CN212764601U -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4601U
CN212764601U CN202021303110.2U CN202021303110U CN212764601U CN 212764601 U CN212764601 U CN 212764601U CN 202021303110 U CN202021303110 U CN 202021303110U CN 212764601 U CN212764601 U CN 212764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at
ejector pin
ejector
plate
top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31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仕春
刘红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me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me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me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meng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31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4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4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4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其包括: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底端固定在模具的顶针板上,顶端插入镶件内;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可活动设置在模具的底板内,且不能从底板内出来,所述安装座顶端位于顶针板下方,所述安装座顶端设有顶针槽;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底板内,位于所述安装座下方,所述弹簧对所述安装座有一个向上顶的作用力;以及第二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底端与所述安装座卡扣连接,顶端顶着镶件底面,所述第二顶针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顶针槽相配合。采用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且结构极其简单巧妙,需要额外加工的部分也少,使得制作成本较为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为了量产的需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这样的顶出动作设计,称为二次顶出。当产品边缘底部有装配,不能有顶针痕迹,造成产品底部表面高低不平,或是筋骨太深,容易粘模,也需要分成两次顶出,以减少产品不良风险。其中,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由于仅有单套的顶针板组合,因此仅提供传统的一次顶出;另一次顶出就必须配合其他的模具机构设计来进行。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包括:
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底端固定在模具的顶针板上,顶端插入镶件内;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可活动设置在模具的底板内,且不能从底板内出来,所述安装座顶端位于顶针板下方,所述安装座顶端设有顶针槽;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底板内,位于所述安装座下方,所述弹簧对所述安装座有一个向上顶的作用力;以及
第二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底端与所述安装座卡扣连接,顶端顶着镶件底面,所述第二顶针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顶针槽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呈倒T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底面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顶端插入所述弹簧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槽纵截面为凸字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槽两侧开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倒T型,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座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底端固定在模具的顶针板上,顶端插入镶件内;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可活动设置在模具的底板内,且不能从底板内出来,所述安装座顶端位于顶针板下方,所述安装座顶端设有顶针槽;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底板内,位于所述安装座下方,所述弹簧对所述安装座有一个向上顶的作用力;以及第二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底端与所述安装座卡扣连接,顶端顶着镶件底面,所述第二顶针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顶针槽相配合。采用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且结构极其简单巧妙,需要额外加工的部分也少,使得制作成本较为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其虚线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座和第二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第二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
2、顶针板;
3、镶件;
4、第一顶针;
5、第二顶针;51、卡槽;
6、安装座;61、顶针槽;62、弹簧槽;
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包括:
第一顶针4,所述第一顶针4底端固定在模具的顶针板2上,顶端插入镶件3内;
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底端可活动设置在模具的底板1内,且不能从底板1内出来,所述安装座6顶端位于顶针板2下方,所述安装座6顶端设有顶针槽61;
弹簧7,所述弹簧7设置在底板1内,位于所述安装座6下方,所述弹簧7对所述安装座6有一个向上顶的作用力;以及
第二顶针5,所述第二顶针5底端与所述安装座6卡扣连接,顶端顶着镶件3底面,所述第二顶针5底端设有卡槽51,所述卡槽51与所述顶针槽61相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6呈倒T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6底面设有弹簧槽62,所述弹簧7顶端插入所述弹簧槽6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槽61纵截面为凸字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槽61两侧开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倒T型,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座6相配合。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镶件3设置在下模腔的产品下方,镶件3上设置有竖直的通孔,第一顶针4的顶端插入该通孔内,但没有到顶,第一顶针4的顶端与该通孔的顶端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第一顶针4的底端固定在顶针板2上。第二顶针5的顶端顶着镶件3的底面,底端穿过顶针板2插入进安装座6内,第二顶针5的底端设有卡槽51,卡槽51和安装座6的顶针槽61互相配合,形成卡扣连接,在模具本体的配合下,第二顶针5无法从顶针槽61内脱离出来。安装座6设置在底板1上,底板1上设置一个安装槽或安装孔,安装座6呈倒T型,包括横板和竖杆,横板处于安装槽内,竖杆上端部分伸出该安装槽,处于顶针板2下方,竖杆上还设置顶针槽61,顶针槽61的纵截面呈凸字形,顶针槽61两侧是开口设置,便于第二顶针5组进出顶针槽61,横板底面设置弹簧槽62,弹簧7顶端插入进弹簧槽62内,底端抵住底板1,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对安装座6有一个向上顶的力。至于为了能将安装座6组装进底板1,可以在安装槽下方设置为开口,将安装座6组装进去后,通过螺丝用板子把安装槽下方封口就行。
在产品脱模前,安装座6压缩弹簧7,此时安装槽内、安装座6的横板上方有一定空间,安装座6的顶面顶住顶针板2的底面。令顶针板2上升一定距离,固定在顶针板2上的第一顶针4也上升一定距离,而安装座6由于没有了顶针板2向下压的压力,弹簧7可以将安装座6向上顶,直至安装座6被底板1限制住,不能再上升为止,在安装座6被向上顶的同时,第二顶针5也被向上顶,使得第二顶针5顶着镶件3也向上运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产品实现第一次顶出。继续令顶针板2上升,此时安装座6被限制住,因此第二顶针5不动,被第二顶针5顶着的镶件3也不动,而第一顶针4随着顶针板2向上,直至第一顶针4顶端超过通孔的顶端,伸出镶件3的通孔,顶着产品完全脱离模腔,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将上下模压合在一起,顶针板2向下运动,可以使得镶件3、第一顶针4、第二顶针5及安装座6回到原位。
由于镶件3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比第一顶针4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更大,所以第一次顶出时,能更轻易将产品顶出一部分,受产品与模腔之间的粘膜力影响更小,对产品的伤害也更小,当产品与模腔的粘膜力不在后,用第一顶针4顶出产品将不会再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顶针4,所述第一顶针4底端固定在模具的顶针板2上,顶端插入镶件3内;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底端可活动设置在模具的底板1内,且不能从底板1内出来,所述安装座6顶端位于顶针板2下方,所述安装座6顶端设有顶针槽61;弹簧7,所述弹簧7设置在底板1内,位于所述安装座6下方,所述弹簧7对所述安装座6有一个向上顶的作用力;以及第二顶针5,所述第二顶针5底端与所述安装座6卡扣连接,顶端顶着镶件3底面,所述第二顶针5底端设有卡槽51,所述卡槽51与所述顶针槽61相配合。采用上述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且结构极其简单巧妙,需要额外加工的部分也少,使得制作成本较为低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者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机构包括:
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底端固定在模具的顶针板上,顶端插入镶件内;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可活动设置在模具的底板内,且不能从底板内出来,所述安装座顶端位于顶针板下方,所述安装座顶端设有顶针槽;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底板内,位于所述安装座下方,所述弹簧对所述安装座有一个向上顶的作用力;以及
第二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底端与所述安装座卡扣连接,顶端顶着镶件底面,所述第二顶针底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顶针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呈倒T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底面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顶端插入所述弹簧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槽纵截面为凸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槽两侧开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倒T型,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安装座相配合。
CN202021303110.2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Active CN212764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3110.2U CN212764601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3110.2U CN212764601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4601U true CN21276460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5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3110.2U Active CN212764601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4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44238A1 (en) Injection mold
CN212764601U (zh)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08164332U (zh) 用于组装连接器五金件与注塑件的工装
CN214188273U (zh) 一种前模顶出结构
CN216263020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顶盖拉延模天线孔成型及顶件机构
CN216139340U (zh) 一种外表面内凹立方体壳体的注塑模具
CN218749028U (zh) 一种前模辅助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08696082U (zh) 带负角侧整斜楔机构的整形模具
CN217552990U (zh) 无虚位二次顶出模具
CN212764600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1363334U (zh) 一种折叠叉子注塑模具的滑块弹出机构
CN219405294U (zh) 小卡扣的二次顶出结构
CN213618145U (zh) 具有防粘前模的顶出结构的高精度模具
CN211763240U (zh) 一种内行位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17258084U (zh) 斜顶顶针辅助脱模注塑模具
CN108973040A (zh) 一种先退位后回位的双角度滑块机构
CN220314065U (zh) 多角度顶出模具
CN220805379U (zh) 一种抽屉式快速铆接模具
CN212920279U (zh) 二次顶出式模具
CN212764520U (zh) 一种用于压住五金件的压件装置
CN109774080B (zh) 一种模具组件
CN212636408U (zh) 一种用于u形件的注塑模具
CN211279553U (zh)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CN218139649U (zh) 一种塑料制品模具的前模斜顶装置
CN214601478U (zh) 一种便于出件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