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9553U -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9553U
CN211279553U CN201922139245.3U CN201922139245U CN211279553U CN 211279553 U CN211279553 U CN 211279553U CN 201922139245 U CN201922139245 U CN 201922139245U CN 211279553 U CN211279553 U CN 211279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pin
plate
pin plate
ejection
prim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92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efull Tianke Mold&di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efull Tianke Mold&d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efull Tianke Mold&d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efull Tianke Mold&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92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9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9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95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包括模座底板、模脚、一次顶出顶针板、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二次顶出顶针板、树脂开闭器、司同针和强脱直顶,在模座底板上设有模脚,在模座底板上方依次设有一次顶出顶针板、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和二次顶出顶针板,模脚内侧壁下部开槽,在一次顶出顶针板上设有司同针和强脱直顶,在一次顶出顶针板上镶嵌有树脂开闭器,在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与树脂开闭器相对处设有开闭孔,树脂开闭器的顶部延伸至开闭孔中,在二次顶出顶针板上与树脂开闭器相对处设有避让孔。本结构优化改善了传统二次顶出结构,增加了司同针的辅助顶针作用,增强了司同针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类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百姓对电子产品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是适用即可,还要携带方便,外观美观大方,使用简洁。这就使得电子类壳体产品越来越追求小巧便携,也使得产品内部结构繁琐复杂,产品局部筋位卡扣结构紧密林立,从而导致了模具开发的困难、设计结构的难题。并且为了进一步压缩原材料成本,提高组装的生产效率,电子类的壳体产品舍弃了螺钉组装的程序,采用了更高效实用的卡扣连接的固定方式。但是因为壳体产品越来越追求小巧便携,这样就使得一些产品的内部卡扣部位林立密集紧靠,传统的滑块和斜顶脱落倒扣部位模具结构越来越没有空间设置,越来越难以设计该结构部件。鉴于此种情况,研发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解决了产品局部倒扣繁琐,因为模具空间狭小无法设计滑块和斜顶侧抽芯脱模的设计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包括模座底板、模脚、一次顶出顶针板、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二次顶出顶针板、树脂开闭器、司同针和强脱直顶,在所述模座底板上对称设置有模脚,在所述模座底板上方位于模脚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次顶出顶针板、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和二次顶出顶针板,所述模脚内侧壁下部开槽,以限制一次顶出顶针板顶出行程距离,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上设有司同针和强脱直顶,所述司同针和强脱直顶依次穿过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和二次顶出顶针板,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上镶嵌有树脂开闭器,在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与树脂开闭器相对处设有开闭孔,所述树脂开闭器的顶部延伸至开闭孔中,通过树脂开闭器将一次顶出顶针板和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柔性连接,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固定在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在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上与树脂开闭器相对处设有避让孔,以方便模具在注塑机工作状态下调整开闭器松紧程度和操作树脂开闭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背面设有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通过螺丝固定有司同针固定块,通过司同针固定块将司同针和强脱直顶压紧在一次顶出顶针板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模座底板上与司同针固定块相对处设有一个凹槽,作为司同针固定块的避空让位。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开闭器有多个,对称设置在一次顶出顶针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的开闭孔为过孔,其边缘倒R角,所述开闭孔尺寸参照普通三板模树脂开闭器开孔尺寸和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强脱直顶前端为倒扣形状。
进一步的,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上设有若干组司同针和强脱直顶。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上的避让孔倒R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树脂开闭器起到一次顶出顶针板和二次顶出顶针板分离强脱产品倒扣的作用;司同针装置在一次顶出顶针板上,相比较传统二次顶出结构的司同针设置在模座底板上,缩短了高度并附属了顶针作用;强脱直顶代替了传统的斜顶装置,使得模具顶出行程缩短,解决了产品局部空间狭小倒扣部位无法脱模的设计困难;本结构优化改善了传统二次顶出结构,增加了司同针的辅助顶针作用,增强了司同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出装置一次顶出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出装置二次顶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壳体类塑件的产品在模腔内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生产的电子壳体类塑件的产品例图;
图中标示各部件名称:
1:模座底板;2模脚;3司同针固定块;4:一次顶出顶针板;
5:树脂开闭器;6: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7:二次顶出顶针板;8:司同针;9:强脱直顶;10:动模板;11: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壳体产品结构需要局部有倒扣,但是因为产品空间狭小致使模具无法设置斜顶和滑块侧抽芯脱模的情况下,在模具顶出动作的运行中设置本强顶出结构。
如图1-4所示,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包括模座底板1、模脚2、一次顶出顶针板4、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二次顶出顶针板7、树脂开闭器5、司同针7和强脱直顶8。在所述模座底板1上对称设置有模脚2,在所述模座底板1上方位于模脚2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次顶出顶针板4、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二次顶出顶针板7,所述模脚2内侧壁下部开槽,以限制一次顶出顶针板顶出行程距离。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4上设有若干组司同针7和强脱直顶8,所述强脱直顶8前端为倒扣形状。一次顶出动作运行中司同针7和强脱直顶8跟着一次顶出顶针板4的动作进行顶出作业,起到了顶出产品的附属作用。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4背面设有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通过螺丝固定有司同针固定块3,通过司同针固定块3将司同针7和强脱直顶8压紧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上,司同针固定块3随着一次顶出顶针板4的顶出动作进行同步作业。在所述模座底板1上与司同针固定块3相对处设有一个凹槽,作为司同针固定块3的避空让位。司同针7不再固定在模座底板1上,移动到一次顶出顶针板4上。模座底板1对应处做挖空避让司同针固定,3,如此设计结构就缩短了模具顶出行程,减小了模架厚度,减短了司同针高度,节省了模座成本。所述司同针7和强脱直顶8依次穿过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和二次顶出顶针板7,并伸入到动模板10的模腔中。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4上镶嵌有多个树脂开闭器5,对称设置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上,多个树脂开闭器5同时作业。在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上与树脂开闭器5相对处设有开闭孔,所述树脂开闭器5的顶部延伸至开闭孔中,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上的开闭孔为过孔,其边缘倒R角,所述开闭孔尺寸参照普通三板模树脂开闭器开孔尺寸和标准。通过树脂开闭器将一次顶出顶针板4和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柔性连接,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上,在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7上与树脂开闭器5相对处设有避让孔,以方便模具在注塑机工作状态下调整开闭器松紧程度和操作树脂开闭器。
本实施例各部件工作过程如下:
模座底板1,此部件需要在与一次顶出顶针板4上司同针固定块3相对应处做避空让位设计,此部件在模具的顶出动作和合模动作运行中与传统模座底座无出入。该部件的功能和传统模座底座功能一致。
模脚2,该部件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模座底板1上,其内侧壁下部开槽,均匀避让一次顶出顶针板3并限位一次顶出顶针板3的行程距离,该部件区别传统模脚就是在内侧开槽以限制模具在一次顶出顶针板的顶出行程距离。
司同针固定块3,该部件固定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背侧,主要作用就是压紧固定司同针7和强脱直顶8,该工件会随着一次顶出顶针,4的顶出动作进行同步作业。
一次顶出顶针板4,其底部固定司同针7和强脱直顶8,并在其上对称设置若干个树脂开闭器5,一次顶出顶针板4通过其上的树脂开闭器5嵌合住了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所以一次顶出顶针板4在模具顶出动作运行中带动司同针7和强脱直顶8一起进行顶出动作。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顶出行程到达两侧模脚2限位处时,因为树脂开闭器5受到顶出力的拉扯而脱落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至此,一次顶出顶针板4的顶出动作完成,强脱直顶8和司同针7附属顶出作用完成。产品倒扣部位会随着模具的二次顶出动作进行安全脱离金型。
合模状态:在合模动作运行中,一次顶出顶针板4在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回位的动作中树脂开闭器5嵌合住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后,受到复位弹簧的压力后嵌合进树脂开闭器孔内,然后依靠复位弹簧的压力安全复位。至此,该工件在模具合模中的复位动作完成。
树脂开闭器5,此开闭器采用标准树脂开闭器,在模具顶出动作运行中,该部件跟随一次顶出顶针板顶出到模脚2限位处时,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受到顶力继续顶出动作,一次顶出顶针板4因为有两侧模脚2的限制阻挡,树脂开闭器5脱离二次顶出顶针板7,一次顶出顶针板4和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脱开连接。至此,一次顶出动作完成,该部件的功能作用完成。模具接下来会运行二次顶出工作。
合模状态:模具在合模复位状态下,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过孔与树脂开闭器5有间隙避让。此工件会在二次顶出顶针板7复位的动作中跟随一次顶出顶针板4复位。该部件会被二次顶出顶针板7的R角导向进二次顶出顶针板7的避让孔内,然后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复位后受到模具复位弹簧的反弹压力,压合进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的开闭孔内。该部件会随着一次顶出顶针板4和二次顶出顶针板7连接完成嵌合状态完成完全复位。至此,该部件在合模运行中的动作完成。模具在顶出工作状态下,一次顶出顶针板4和二次顶出顶针板7同时做顶出工作。一次顶出顶针板4在行程运行到模脚2限位处时,树脂开闭器5和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开闭孔起到摩擦阻塞作用,树脂开闭器发挥作用,以使一次顶出顶针板4和二次顶出顶针板6脱开链接。至此,树脂开闭器作用完成。
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上的开闭孔尺寸样式参考标准三板模开闭器孔尺寸样式。(注: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开闭孔底部需要做R角加工)。次工件中心处和上下左右处需要做顶出块的设置。(具体位置和数量根据注塑机台进行设计)。此工件在模具的顶出动作和合模动作运行中与传统顶针垫板一致。
二次顶出顶针板7上的避让孔开孔尺寸在不影响模具强度和功能的情况下,需要往大尺寸开孔做避让,因为需要方便模具在注塑机台上工作的状态下调整树脂开闭器的松紧程度。此工件的运行状况和传统顶针板一致。
司同针8跟随一次顶出顶针板4动作同步作业,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顶出动作运行到模脚2限位处时,一次顶出顶针板4动作停止,至此,司同针8的附属顶出工作完成。此结构区别于司同针设计到底板上的传统结构,改为装置在了一次顶出顶针板4上,这样就缩短了司同针的高度,减少了司同针的摩擦部位,增强了司同针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该部件会跟随一次顶出顶针板移动,增加了顶出产品的附属性能。
合模状态:在模具合模复位动作运行中,此工件跟随一次顶出顶针板4在与二次顶出顶针板7合闭的状态下跟随一次顶出顶针板后退复位到初始状态,安全复位。至此,该部件在合模运行中的动作完成。
强脱直顶9,因为产品结构有装卡要求,但是该产品局部狭窄,没有空间设置传统的斜顶或者滑块的的结构进行抽芯脱模,所以产品局部部位设计成强脱直顶工件结构,以满足产品安全脱模需求。此工件跟随一次顶出顶针板4动作同步作业,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运行到模脚2限位处时,强脱直顶9运行动作停止。二次顶出顶针板7顶出运行,该部件的倒扣部位会随着二次顶出动作的运行强制脱离金型直顶工件。至此,产品倒扣部位完全脱离金型,达到安全完整的脱模状态。
动模板10,此工件与传统动模板无出入。
模具在工作顶出动作下,树脂开闭器5与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6上的开闭孔起到摩擦阻塞作用,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顶出行程达到模脚2限位处时,树脂开闭器5发挥作用,导开一次顶出顶针板4和二次顶出顶针板7的连接,一次顶出动作完成。模具在顶出动作运行中一次顶出顶针板和二次顶出顶针板借助树脂开闭器的作用使一次顶出顶针板4和二次顶出顶针板7进行脱离工作,以达到产品倒扣部位自然脱离金型的目的。司同针设置在一次顶出顶针板4背侧,缩短司同针长度,减少司同针摩擦部位。延长司同针的使用寿命,并增加了司同针顶出产品的附属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底板、模脚、一次顶出顶针板、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二次顶出顶针板、树脂开闭器、司同针和强脱直顶,在所述模座底板上对称设置有模脚,在所述模座底板上方位于模脚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一次顶出顶针板、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和二次顶出顶针板,所述模脚内侧壁下部开槽,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上设有司同针和强脱直顶,所述司同针和强脱直顶依次穿过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和二次顶出顶针板,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上镶嵌有树脂开闭器,在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与树脂开闭器相对处设有开闭孔,所述树脂开闭器的顶部延伸至开闭孔中,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固定在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在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上与树脂开闭器相对处设有避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背面设有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有司同针固定块,通过司同针固定块将司同针和强脱直顶压紧在一次顶出顶针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座底板上与司同针固定块相对处设有一个凹槽,作为司同针固定块的避空让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开闭器有多个,对称设置在一次顶出顶针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通过螺钉固定在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垫板上的开闭孔为过孔,其边缘倒R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脱直顶前端为倒扣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次顶出顶针板上设有若干组司同针和强脱直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顶针板上的避让孔倒R角。
CN201922139245.3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Active CN211279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9245.3U CN211279553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9245.3U CN211279553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9553U true CN211279553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9245.3U Active CN211279553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95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20104A (zh) 基于高效脱模的注塑模具快速顶出机构
CN211279553U (zh) 一种电子壳体类注塑模具强脱司同针连体结构
CN216139340U (zh) 一种外表面内凹立方体壳体的注塑模具
CN216267418U (zh) 一种雾化机壳的注塑模具
CN212147402U (zh) 注塑模具的弹针顶出机构
CN209191227U (zh) 便捷式二次顶出强推式模具
CN211389852U (zh) 一种游戏摇杆双色模具
CN211416097U (zh) 一种产品顶出脱模装置
CN210453610U (zh) 一种脱模装置及模具设备
CN220362928U (zh) 具有直顶加斜顶脱模结构的模具
CN109366905B (zh) 一种侧抽芯机构及注塑系统
CN209794442U (zh) 具有弹性顶出复位机构的内分型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
CN209207948U (zh) 注塑模具的滑块t型槽导向机构
CN215242490U (zh) 一种直顶式注塑模具脱模装置
CN220742012U (zh) 一种具有二次顶出结构的模具
CN217144752U (zh) 一种三次顶出模具
CN220163108U (zh) 一种塑胶外壳注塑模具
CN220700303U (zh) 模具顶出机构
CN220808346U (zh) 生产电池盖子用的前模、模具组件及生产设备
CN114147929B (zh) 汽车车灯壳体的注塑模具
CN211165096U (zh) 一种电子类注塑模具脱模结构
CN216804116U (zh) 具有直身结构的usb盖成型模具
CN211640805U (zh) 一种用于生产轮胎压力监测器外壳的注塑模具
CN217373294U (zh) 静模斜抽芯模具
CN212764601U (zh) 一种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