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3120U -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03120U
CN212703120U CN202021716596.2U CN202021716596U CN212703120U CN 212703120 U CN212703120 U CN 212703120U CN 202021716596 U CN202021716596 U CN 202021716596U CN 212703120 U CN212703120 U CN 212703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drive
positive
uni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65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东润
杨鸿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opstar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opstar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opstar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opstar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65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03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03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03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包括转盘输送机构、视觉拍照组件、正负极通电机构及功能测试机构:转盘输送机构定速转动,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驱动的测试工位;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或断开驱动的正负极;功能测试机构包括移动机器人和设置在移动机器人上的测试工位头;移动机器人接收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根据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移动测试工位头;测试工位头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测试位置的正负极测试插针及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的测试元件,测试元件获取驱动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测试并判断驱动是否达标,以提高驱动测试效率,并提高测试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组装SDK灯丝灯时,需先将驱动装入灯头中,驱动的负极输入线搭载至灯头的沿口并与其焊接在一起,驱动的正极输入线搭载至灯头底部与铆钉接触连接,驱动的正极输入线与灯头底部连接。现有的SDK灯丝灯的驱动在和灯头组装完之后需要再次测试驱动和灯头装配后是否有接触不良的情况。
目前的测试工艺为:需要人工将组装完的驱动逐个放至单工位的测试工装上进行测试,测试完后挑拣不良品,然后再将合格品逐个摆在吸塑盘上。因此,传统的测试方式存在如下几个缺陷:一,一条测试线需要配备多名操作人员进行SKD灯丝灯的驱动和灯头装配后的成品件的功能测试;二,人工测试时,还需要实时去观察数据是否达到标准,影响测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测试系统,通过自动化测试并判断驱动是否达标,以提高驱动测试效率,并提高测试准确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包括:
转盘输送机构,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定速转动,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驱动的测试工位;
视觉拍照组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
正负极通电机构,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或断开驱动的正负极;
功能测试机构,所述功能测试机构包括移动机器人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测试工位头;所述移动机器人接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移动所述测试工位头;所述测试工位头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测试位置的正负极测试插针及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的测试元件,所述测试元件获取驱动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在测试驱动时,驱动装入灯头中,驱动的负极输入线与灯头连接,驱动的正极输入线与灯头底部连接,待测试驱动置于测试工位上,定速转动转盘输送机构,输送驱动至视觉拍照组件位置,由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然后转动至正负极通电机构位置,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驱动的正负极,驱动的正负极接通后,移动机器人接收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移动测试工位头,测试工位头的正负极测试插针插入驱动测试位置与驱动连接,测试元件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并获取驱动参数,判断驱动是否合格。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测试并判断驱动是否达标,以提高驱动测试效率,并提高测试准确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测试元件为功率计,所述功率计读取功率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
进一步,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分割器、电木转盘、分度盘及光纤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木转盘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木转盘上设置所述测试工位;所述分度盘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纤传感器探测所述分度盘并反馈信号至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每次旋转一个测试工位距离。
进一步,所述测试工位包括导电底座和绝缘放置块;所述绝缘放置块上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置剖槽;所述容置腔的底部通过导电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导电底座上,所述容置腔中容纳驱动并驱动的正极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视觉拍照组件包括支架、光源架、光源、相机架及工业相机;所述光源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架上,所述相机架设置在支架上端,所述工业相机设置在所述相机架,所述工业相机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包括水平移动单元、第一导电毛刷头及第二导电毛刷头;所述第一导电毛刷头及第二导电毛刷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单元的移动端上,所述第一导电毛刷头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毛刷头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所述测试工位头还包括脱模板、导杆、基板及压缩弹簧;所述脱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正负极测试插针穿过的让位孔;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脱模板上;所述基板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所述正负极测试插针,所述基板与所述移动机器人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导杆上,其两端分别抵靠所述脱模板及所述基板。
进一步,还包括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作升降移动以压平置于所述测试工位上的驱动。
进一步,所述压平机构包括支撑杆、气缸座、升降气缸及压头;所述气缸座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端,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座上,所述压头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的移动端。
进一步,还包括输入取料机构,所述输入取料机构包括连接座、升降单元、旋转单元及第一夹取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旋转单元设置在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一夹取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单元上,所述第一夹取单元夹取驱动并经所述旋转单元旋转后置于所述测试工位上。
进一步,还包括输出取料机构,所述输出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横向移动单元、第一纵向移动单元及第二夹取单元;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单元上;所述第二夹取单元设置在第一纵向移动单元上。
进一步,还包括输送流水线,所述输送流水线包括动力驱动单元、同步输送带及压紧单元;所述动力驱动单元驱使所述同步输送带移动;所述同步输送带上设有用于放置驱动的工位头;压紧单元具有能升降的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同步输送带上方。
进一步,还包括不良品剔除机构,所述不良品剔除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横向移动单元、第二纵向移动单元、第三夹取单元及下料槽;所述第二横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纵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移动单元上;所述第三夹取单元设置在第二纵向移动单元上;所述下料槽位于所述第三夹取单元下方接收所述第三夹取单元释放的不良品。
进一步,还包括合格品摆盘机构,所述合格品摆盘机构包括多轴机器人和摆盘夹爪单元;所述摆盘夹爪单元包括固定基座、滑动件、推板、滑轨、多个滑块、剪叉连杆结构、多个第四夹取单元;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多轴机器人连接;所述滑动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推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多个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首个滑块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剪叉连杆结构的一端与首个滑块铰接,然后依次铰接每一滑块,至所述剪叉连杆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基座铰接;所述多个第四夹取单元一一对应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还包括摆放机构,所述摆放机构包括旋转气缸、电木大板、第一吸塑盘和第二吸塑盘;所述电木大板设置在所述旋转气缸上;所述第一吸塑盘和第二吸塑盘并排设置在所述电木大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盘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觉拍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负极通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工位头的分解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入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良品剔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格品摆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盘夹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摆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转盘输送机构1、测试工位11、导电底座111、绝缘放置块112、容置腔1121、导电连接件1122、驱动电机12、分割器13、电木转盘14、分度盘15;
视觉拍照组件2、支架21、光源架22、光源23、相机架24、工业相机25;
正负极通电机构3、水平移动单元31、第一导电毛刷头32、第二导电毛刷头33、绝缘板34、第一铜块35、第二铜块36、第三铜块37、第四铜块38;
功能测试机构4、移动机器人41、测试工位头42、正负极测试插针421、脱模板422、让位孔4221、导杆423、基板424;
压平机构5、支撑杆51、气缸座52、升降气缸53、压头54;
输入取料机构6、连接座61、升降单元62、旋转单元63、第一夹取单元64;
输出取料机构7、第一安装座71、第一横向移动单元72、第一纵向移动单元73、第二夹取单元74;
输送流水线8、动力驱动单元81、同步输送带82、压紧单元83、压板831;
不良品剔除机构91、第二安装座911、第二横向移动单元912、第二纵向移动单元913、第三夹取单元914、下料槽915;
合格品摆盘机构92、多轴机器人921、摆盘夹爪单元922、基座9221、滑动件9222、推板9223、滑轨9224、滑块9225、剪叉连杆结构9226、第四夹取单元9227;
摆放机构93、旋转气缸931、电木大板932、第一吸塑盘933、第二吸塑盘9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包括转盘输送机构1、视觉拍照组件2、正负极通电机构3及功能测试机构4。
转盘输送机构1定速转动,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驱动的测试工位11,视觉拍照组件2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正负极通电机构3接通或断开驱动的正负极,功能测试机构4包括移动机器人41和设置在移动机器人41上的测试工位头42;移动机器人41接收视觉拍照组件2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根据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移动测试工位头42;测试工位头42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测试位置的正负极测试插针421及与正负极测试插针421连接的测试元件,测试元件获取驱动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其中,测试元件可以为功率计,功率计方便读取功率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
在测试驱动时,驱动装入灯头中,驱动的负极输入线与灯头连接,驱动的正极输入线与灯头底部连接,待测试驱动置于测试工位11上,定速转动转盘输送机构1,输送驱动至视觉拍照组件2位置,由视觉拍照组件2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然后转动至正负极通电机构3位置,正负极通电机构3接通驱动的正负极,驱动的正负极接通后,移动机器人41接收视觉拍照组件2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移动测试工位头42,测试工位头42的正负极测试插针421插入驱动测试位置与驱动连接,测试元件与正负极测试插针421连接并获取驱动参数,判断驱动是否合格。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测试并判断驱动是否达标,以提高驱动测试效率,并提高测试准确率。
可选地,如图2所示,转盘输送机构1包括驱动电机12、分割器13、电木转盘14、分度盘15及光纤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驱动电机12与分割器13的输入端连接,电木转盘14与分割器13的输出端连接,电木转盘14上设置测试工位11;分度盘15与分割器13的输出端连接,光纤传感器探测分度盘15并反馈信号至驱动电机12,控制驱动电机12每次旋转一个测试工位距离。在测试驱动时,先将待测试驱动置于测试工位11上,接着驱动电机12控制电木转盘14旋转一个测试工位距离,以便于下道工序运作。本示例中,电木转盘14上可以设置八个测试工位11,八个测试工位11位于同一圆周上并等间距设置,以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测试工位11包括导电底座111和绝缘放置块112;绝缘放置块112上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置腔1121,容置腔1121的侧壁设置剖槽;容置腔1121的底部通过导电连接件1122固定于导电底座111上,容置腔1121中容纳驱动并驱动的正极与导电连接件1122连接。
其中,导电底座111优选为铜底座,绝缘放置块112放置块优选为优力胶放置块,导电连接件1122可以为螺丝。优力胶放置块通过螺丝锁固于铜底座上,驱动成品件放置于优力胶放置块上,驱动成品件的铆钉端与螺丝的螺帽接触,测试时,电源正极可以与铜底座连接,电源负极可以与灯头外圈连接,从而给驱动成品件通电,方便测试。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视觉拍照组件2可以包括支架21、光源架22、光源23、相机架24及工业相机25;光源架22设置在支架21上,光源23设置在光源架22上,相机架24设置在支架21上端,工业相机25设置在相机架24,工业相机25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工作时,光源23将光发射至驱动成品件上,接着,工业相机25拍摄驱动成品件上的两个测试口,再将信号传输至移动机器人41中进行测试。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正负极通电机构3包括水平移动单元31、第一导电毛刷头32及第二导电毛刷头33;第一导电毛刷头32及第二导电毛刷头33分别设置在水平移动单元31的移动端上,第一导电毛刷头32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导电毛刷头33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水平移动单元31优选为双轴气缸,双轴气缸的活动端连接第一导电毛刷头32及第二导电毛刷头33,并驱使驱使第一导电毛刷头32及第二导电毛刷头33运动。当需通电测试时,双轴气缸驱使第一导电毛刷头32接触灯头的外圈,同时,双轴气缸驱使第二导电毛刷头33通过螺丝接触铜底座,从而给驱动成品件通电,以方便测试。
另外,为了防止第一导电毛刷头32与第二导电毛刷头33直接接触,第一导电毛刷头32与第二导电毛刷头33之间可以设置绝缘板34,绝缘板34优选为环氧板。第一导电毛刷头32可以设置在第一铜块35与第二铜块36之间,第一铜块35与第二铜块36对锁而夹紧第一导电毛刷头32,第二铜块36可以固定于环氧板一侧。第二导电毛刷头33可以设置在第三铜块37与第四铜块38之间,第三铜块37与第四铜块38对锁而夹紧第二导电毛刷头33,第四铜块38可以固定于环氧板另一侧。如此,有效防止第一导电毛刷头32与第二导电毛刷头33直接接触,极大提高安全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测试工位头42还包括脱模板422、导杆423、基板424及压缩弹簧(图中未示出);脱模板422上设有供正负极测试插针421穿过的让位孔4221;导杆423固定在脱模板422上;基板424滑动套设在导杆423上,基板424上设置正负极测试插针421,基板424与移动机器人41连接;压缩弹簧套接在导杆423上,其两端分别抵靠脱模板422及基板424。
正负极测试插针421插入驱动成品件对应的两个测试口中进行功能测试,测试完成后,移动机器人41驱使整个测试工位头42上升时,脱模板422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把整个驱动成品件顶下去防止被测试工位头42带起,使得测试方便,以提高测试效率,且测试准确。
可选地,如图7所示,还包括压平机构5,压平机构5作升降移动以压平置于测试工位11上的驱动。其中,压平机构5可以包括支撑杆51、气缸座52、升降气缸53及压头54;气缸座52安装在支撑杆51上端,升降气缸53安装在气缸座52上,压头54安装在升降气缸53的移动端。
将驱动成品件置于测试工位11时,每次放置于测试工位11上的驱动成品件高度可能不一致,为了便于测试,通常将驱动成品件压平至同一水平面上,以提高测试效果。当驱动成品件旋转至压平机构5工位时,升降气缸53驱使压头54定距离下降,驱使每一驱动成品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后续工位运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所示,还包括输入取料机构6,输入取料机构6包括连接座61、升降单元62、旋转单元63及第一夹取单元64;升降单元62设置在连接座61上,旋转单元63设置在升降单元62上,第一夹取单元64设置在旋转单元63上,第一夹取单元64夹取驱动并经旋转单元62旋转后置于测试工位11上。
第一夹取单元64优选为夹爪气缸,旋转单元63优选为旋转气缸,升降单元62优选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驱使旋转气缸及夹爪气缸做升降运动,以便于夹爪气缸调整位置以夹取驱动,夹爪气缸夹取驱动后,旋转气缸将夹爪气缸旋转一百八十度,即将驱动做翻转运动,以使驱动置于测试工位11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9所示,还包括输出取料机构7,输出取料机构7包括第一安装座71、第一横向移动单元72、第一纵向移动单元73及第二夹取单元74;第一横向移动单元72设置在第一安装座71上;第一纵向移动单元73设置在第一横向移动单元72上;第二夹取单元74设置在第一纵向移动单元73上。当驱动测试合格后,第一横向移动单元72驱使第一纵向移动单元73及第二夹取单元74横向运动,然后,第一纵向移动单元73驱使第二夹取单元74纵向运动,以方便第二夹取单元74夹取合格的驱动件,在第一横向移动单元72、第一纵向移动单元73的作用下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行存放。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0所示,还包括输送流水线8,输送流水线8包括动力驱动单元81、同步输送带82及压紧单元83;动力驱动单元81驱使同步输送带82移动;同步输送带82上设有用于放置驱动的工位头821;压紧单元83具有能升降的压板831,压板831位于同步输送带82上方。本示例中,可以通过输出取料机构7将合格的驱动夹取至工位头821上,动力驱动单元81驱使同步输送带82移动,以方便将多个工位头821放置驱动,当驱动放置到一定数量时,如放满八个驱动后,动力驱动单元81驱使同步输送带82停止移动,同时,压紧单元83驱使压板831下降,然后,其他工序可将多个驱动同时夹取至放置位置进行存放。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1所示,还包括不良品剔除机构91,不良品剔除机构91包括第二安装座911、第二横向移动单元912、第二纵向移动单元913、第三夹取单元914及下料槽915;第二横向移动单元912设置在第二安装座911上;第二纵向移动单元913设置在第二横向移动单元912上;第三夹取单元914设置在第二纵向移动单元913上;下料槽915位于第三夹取单元914下方接收第三夹取单元914释放的不良品。
当驱动测试不合格后,第二横向移动单元912驱使第二纵向移动单元913及第三夹取单元914横向运动,然后,第二纵向移动单元913驱使第三夹取单元914纵向运动,以方便第三夹取单元914夹取不合格的驱动件,在第二横向移动单元912及第二纵向移动单元913的作用下输送至下料槽915中进行剔除。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合格品摆盘机构92,合格品摆盘机构92包括多轴机器人921和摆盘夹爪单元922;摆盘夹爪单元922包括固定基座9221、滑动件9222、推板9223、滑轨9224、多个滑块9225、剪叉连杆结构9226、多个第四夹取单元9227;固定基座9221与多轴机器人921连接;滑动件9222固定在固定基座9221上;推板9223与滑动件9222的滑动端连接;滑轨9224固定在固定基座9221上;多个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9224上,首个滑块9225与推板9223连接;剪叉连杆结构9226的一端与首个滑块9225铰接,然后依次铰接每一滑块9225,至剪叉连杆结构9226的另一端与固定基座9221铰接;多个第四夹取单元9227一一对应分别设置在滑块9225上。
在夹取合格品驱动时,多轴机器人921移动驱使摆盘夹爪单元922移动,多个夹取单元9227夹取多个合格品驱动摆放至吸塑盘的放料槽中,通过自动化摆盘,以提高驱动测试效率;同时,滑动件9222的滑动端移动时,驱使首个滑块9225移动,而首个滑块9225移动连带剪叉连杆结构9226动作,并驱使各个滑块9225移动并调整各滑块9225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间距放料槽的吸塑盘。
可选地,如图14所示,还包括摆放机构93,摆放机构93包括旋转气缸931、电木大板932、第一吸塑盘933和第二吸塑盘934;电木大板932设置在旋转气缸931上;第一吸塑盘933和第二吸塑盘934并排设置在电木大板932上。
多轴机器人921可以将驱动输送至第一吸塑盘933上,当第一吸塑盘933放满驱动后,旋转气缸931驱使电木大板932旋转一百八十度,从而将第二吸塑盘934与第一吸塑盘933调换位置,然后,第二吸塑盘934可以接受驱动,而第一吸塑盘933可以取走,重新放置空的吸塑盘,最后,重复上述步骤,而将合格的驱动一一摆放至吸塑盘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盘输送机构,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定速转动,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驱动的测试工位;
视觉拍照组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
正负极通电机构,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或断开驱动的正负极;
功能测试机构,所述功能测试机构包括移动机器人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测试工位头;所述移动机器人接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移动所述测试工位头;所述测试工位头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测试位置的正负极测试插针及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的测试元件,所述测试元件获取驱动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元件为功率计,所述功率计读取功率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分割器、电木转盘、分度盘及光纤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木转盘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木转盘上设置所述测试工位;所述分度盘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纤传感器探测所述分度盘并反馈信号至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每次旋转一个测试工位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工位包括导电底座和绝缘放置块;所述绝缘放置块上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置剖槽;所述容置腔的底部通过导电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导电底座上,所述容置腔中容纳驱动并驱动的正极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包括水平移动单元、第一导电毛刷头及第二导电毛刷头;所述第一导电毛刷头及第二导电毛刷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单元的移动端上,所述第一导电毛刷头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毛刷头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工位头还包括脱模板、导杆、基板及压缩弹簧;所述脱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正负极测试插针穿过的让位孔;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脱模板上;所述基板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所述正负极测试插针,所述基板与所述移动机器人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导杆上,其两端分别抵靠所述脱模板及所述基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作升降移动以压平置于所述测试工位上的驱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取料机构,所述输出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横向移动单元、第一纵向移动单元及第二夹取单元;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单元上;所述第二夹取单元设置在第一纵向移动单元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流水线,所述输送流水线包括动力驱动单元、同步输送带及压紧单元;所述动力驱动单元驱使所述同步输送带移动;所述同步输送带上设有用于放置驱动的工位头;压紧单元具有能升降的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同步输送带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合格品摆盘机构,所述合格品摆盘机构包括多轴机器人和摆盘夹爪单元;所述摆盘夹爪单元包括固定基座、滑动件、推板、滑轨、多个滑块、剪叉连杆结构、多个第四夹取单元;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多轴机器人连接;所述滑动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推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多个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首个滑块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剪叉连杆结构的一端与首个滑块铰接,然后依次铰接每一滑块,至所述剪叉连杆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基座铰接;所述多个第四夹取单元一一对应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CN202021716596.2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Active CN212703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6596.2U CN21270312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6596.2U CN21270312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03120U true CN21270312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18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6596.2U Active CN21270312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03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5989B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电池的极耳裁切检测分拣机构
CN112058696A (zh)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CN111874610B (zh) 一种兼容不同尺寸圆柱体软包锂电池的全自动测试设备
CN108494071B (zh) 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11980569U (zh) 一种com芯片测试机设备
CN111707900A (zh) 一种数据线摇摆电测及视觉检测机
CN217369300U (zh) 一种激光芯片测试分选机
CN114733782A (zh) 一种激光芯片测试分选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47820B (zh) 流媒体后视镜扭矩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6810336B (zh) 一种转盘插针系统
CN110860490A (zh) 全自动牛角电容过程监控老化机
CN116020777B (zh) 一种led照明电器的灯珠检测设备
CN212703120U (zh)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CN108469588B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设备
CN111185761A (zh) 一种节能灯装配工艺
CN108405363B (zh) 音圈电机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CN212750956U (zh) 一体化设备
CN109765483A (zh) 一种双路vcm马达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218584680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质检设备
CN115400960B (zh) 一种金属钽电容的整形测试编带设备
CN208571639U (zh) 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08879104U (zh) 一种保险丝测试设备
CN110947648A (zh) 全自动牛角电容老化数据监控测试方法
CN210474722U (zh) 一种vcm马达自动特性测试机
CN210547694U (zh) 一种端子切脚及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