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6903U -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6903U
CN212656903U CN202021579830.1U CN202021579830U CN212656903U CN 212656903 U CN212656903 U CN 212656903U CN 202021579830 U CN202021579830 U CN 202021579830U CN 212656903 U CN212656903 U CN 212656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charged engine
heat shield
mounting hole
lock catch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98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良
王振海
田江河
张会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98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6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6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6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包括:隔热罩本体,隔热罩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减振机构,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孔;减振机构包括:上锁扣、下锁扣和减振本体;上锁扣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的端部和第二部分的端部相互连接;下锁扣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且第三部分的端部和第四部分的端部相互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设置于安装孔并沿安装孔的轴向延伸,且两者过盈配合;减振本体设置于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之间;隔热罩本体卡合在减振本体与第二部分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提高了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为实现节能减排,各主机厂均开发有用于搭载紧凑车型的小排量增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占用的空间小且布置紧凑,因此,发动机热端周围部件的保护尤为重要。而隔热罩的作用就是保护发动机热端周围部件不受高温损坏,隔热罩减振机构装配在隔热罩安装点位置,对隔热罩起到减振作用,防止隔热罩开裂。现有技术中,隔热罩减振机构压装完成后与隔热罩本体之间不可相对运动,较难满足整机装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热罩装配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包括:
隔热罩本体,所述隔热罩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
减振机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减振机构包括:上锁扣、下锁扣和减振本体;
所述上锁扣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相互连接;
所述下锁扣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且所述第三部分的端部和所述第四部分的端部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并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延伸,且两者过盈配合;
所述减振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之间;
所述隔热罩本体卡合在所述减振本体与所述第四部分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具有第一弯折部;
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四部分的一端具有第二弯折部;
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向第一方向弯折,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二部分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所述第二弯折部向第二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方向为与所述第四部分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隔热罩本体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具有第一配合间隙。
可选的,所述减振本体包括减振钢丝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包括:增压发动机本体,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
所述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设置于所述增压发动机本体上,并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螺栓与所述增压发动机本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螺栓之间具有第二配合间隙。
可选的,所述螺栓的径向具有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部分抵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压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通过将上锁扣的第一部分和下锁扣的第三部分过盈配合,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上锁扣与下锁扣之间脱离,通过将隔热罩本体卡合在减振本体与第二部分之间,实现了对隔热罩本体的减振效果,且提高了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与增压发农机本体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与增压发动机本体装配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热罩本体与减振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热罩本体,2-减振机构,21-上锁扣,22-下锁扣,23-减振本体,24-第一弯折部,25-第二弯折部,3-第一配合间隙,4-螺栓,5-增压发动机本体,6-第二配合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隔热罩减振机构压装完成后与隔热罩本体之间不可相对运动,导致装配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提高了装配效率。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包括:
隔热罩本体1,如图3所示,隔热罩本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用于实现将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安装在增压发动机本体上。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隔热罩本体1至少包括增压器隔热罩本体和排气歧管隔热罩本体两部分,其中,增压器隔热罩本体覆盖在增压器上,排气歧管隔热罩本体覆盖在排气歧管上。
减振机构2,至少部分设置于安装孔;通过将该减振机构2安装在隔热罩本体1与增压发动机本体之间的安装点上,实现了对隔热罩本体1的减振效果,避免在增压发动机工作时,由于振动导致隔热罩本体1开裂。
如图1和图2所示,减振机构2包括:上锁扣21、下锁扣22和减振本体23;
其中,上锁扣21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的端部和第二部分的端部相互连接;参考图1、图2和图3可知,上锁扣21的第一部分为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相对的两端面为开口端面,且该柱状结构为中空的柱状结构,也就是说,该第一部分为管状。上锁扣21的第二部分为圆环结构,且第一部分的内径与第三部分的内径相同。
下锁扣22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且所述第三部分的端部和所述第四部分的端部相互连接;参考图1、图2和图3可知,下锁扣22的第三部分为中空的柱状结构,且该柱状结构的两端面为开口端面,下锁扣22的第四部分为圆环结构,且第三部分的内径与第四部分的内径相同。也就是说,上锁扣21和下锁扣22的结构类似。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设置于安装孔内并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延伸,且两者过盈配合;具体的,第一部分的中空部分、第二部分的中空部分和该安装孔同轴。
如图1和图2所示,减振本体23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之间;隔热罩本体1卡合在减振本体23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这样,实现了在增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存在沿安装孔轴向的振动时,通过减振本体23的形变实现对隔热罩本体1的减振,避免由于隔热罩本体1承受较大的振动力导致隔热罩本体1开裂,提高了增压发动机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通过将上锁扣21和下锁扣22过盈配合,避免了由于振动导致上锁扣21和下锁扣22分离,通过将隔热罩本体1设置在减振本体23与第四部分之间,实现了通过减振本体23的形变吸收振动力,达到对隔热罩本体1的减振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部分远离第二部分的一端具有第一弯折部24;
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四部分的一端具有第二弯折部25;
其中,第一弯折部24向第一方向弯折,第一方向为与第二部分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第二弯折部25向第二方向弯折,第二方向为与第四部分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弯折部24和第二弯折部25的相互配合,在上锁扣21与下锁扣22装配后,实现了两者的过盈配合,减少了上锁扣21与下锁扣22之间脱落的可能性。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隔热罩本体1与第三部分之间具有第一配合间隙3。实现了在将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安装在增压发动机本体上时,隔热罩本体1能够相对于减振机构2移动,满足整机的装配需求。
具体的,减振本体23包括减振钢丝圈。本实施例通过减振钢丝圈的形变吸收振动力,实现了对隔热罩本体1的减振效果。避免由于振动力导致隔热罩本体1开裂,提高了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隔热罩本体1是薄板冲压件,公差大、精度低,隔热罩本体1装配在增压发动机本体的排气歧管或增压器上,相对尺寸链较长,通过在隔热罩本体1与减振机构2之间设置第一配合间隙3,使得隔热罩本体1与减振机构2之间能够在安装孔的径向相对运动,从而使得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能够满足整机装配要求;通过上锁扣21和下锁扣22之间的局部过盈配合,以及,将减振本体23和隔热罩本体1设置于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之间,使得隔热罩本体1能够沿安装孔的轴向运动,在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与增压发动机本体装配后,可以弥补隔热罩本体1公差不足的问题,同时具备减振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包括:增压发动机本体5,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所述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设置于所述增压发动机本体5上,并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螺栓4与所述增压发动机本体5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螺栓4之间具有第二配合间隙6。通过设置该第二配合间隙6,便于螺栓4拧入安装孔,实现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与增压发动机本体5的快速装配。
具体的,如图1所示,螺栓4的径向具有一抵接部,该抵接部与该第二部分抵接。这样,使得隔热罩本体1设置于第四部分与减振本体3之间,减振机构2卡合在该抵接部与增压发动机本体5之间,在满足隔热罩本体1能够相对于减振机构2运动的情况下,实现增压发动机本体5与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的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压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通过将增压发动机上的上锁扣的第一部分和下锁扣的第三部分过盈配合,避免了汽车行驶过程中上锁扣与下锁扣之间脱离,通过将隔热罩本体卡合在减振本体与第二部分之间,实现了对隔热罩本体的减振效果,且提高了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的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热罩本体(1),所述隔热罩本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
减振机构(2),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减振机构(2)包括:上锁扣(21)、下锁扣(22)和减振本体(23);
所述上锁扣(21)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相互连接;
所述下锁扣(22)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且所述第三部分的端部和所述第四部分的端部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并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延伸,且两者过盈配合;
所述减振本体(23)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之间;
所述隔热罩本体(1)卡合在所述减振本体(23)与所述第四部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具有第一弯折部(24);
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第四部分的一端具有第二弯折部(25);
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24)向第一方向弯折,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二部分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所述第二弯折部(25)向第二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方向为与所述第四部分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本体(1)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具有第一配合间隙(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本体(23)包括减振钢丝圈。
5.一种增压发动机,包括:增压发动机本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
所述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设置于所述增压发动机本体(5)上,并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螺栓(4)与所述增压发动机本体(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螺栓(4)之间具有第二配合间隙(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的径向具有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部分抵接。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发动机。
CN202021579830.1U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Active CN212656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9830.1U CN212656903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9830.1U CN212656903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6903U true CN212656903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68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9830.1U Active CN212656903U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6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5622Y (zh) 钢板弹簧衬套
CN103261615A (zh) 具有承窝安装部的隔离器
CN212656903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增压发动机及汽车
CN205383174U (zh) 曲轴转接件、曲轴飞轮组装配结构和发动机
CN107152356B (zh) 前置式u型机动车燃油催化器
CN201103482Y (zh) 摩托车用发动机双金属气缸体缸套
CN102963532A (zh) 用于航空发动机反推扭矩盒装配的装置
CN20178643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与催化器的隔热罩支架
CN218624390U (zh) 一种排气管总成
CN111688461A (zh) 一种二级隔振悬置结构及应用其的车辆
CN203146394U (zh) C型护风圈
CN107701285B (zh) 一种悬臂式尿素溶液罐固定结构
CN208138031U (zh) 一种车辆排气系统隔热板机构
CN212744873U (zh) 一种高爆压硅油减震器
CN219888148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
CN101603449B (zh) 一种车用排气系统隔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04140U (zh) 电动汽车电机飞轮连接结构
CN2194471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转向器压铸件
CN216974985U (zh) 一种催化器固定支架
CN214741592U (zh) 一种汽油机消声器内阻件装置
CN211777715U (zh) 柴油机用马达支架
CN217804606U (zh) 一种汽车底盘线束捆绑支架
CN213331247U (zh) 一种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总成、gpf及变速器的连接结构
CN216518237U (zh) 后处理排气管插接密封结构
CN217109082U (zh) 机油泵及具有机油泵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