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4479U - 一种折叠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4479U
CN212654479U CN202021536596.4U CN202021536596U CN212654479U CN 212654479 U CN212654479 U CN 212654479U CN 202021536596 U CN202021536596 U CN 202021536596U CN 212654479 U CN212654479 U CN 212654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ork
seat
tub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65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冬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han Mingdi Bicy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anuo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Metal Alumin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anuo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Metal Alumini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anuo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65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4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4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4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车架,包括车架前叉、车架前管、车把安装杆、车架主体管、座管及车架后叉,车架前叉安装于车架前管上,车把安装杆的底端与车架前叉的顶端之间设有第一折叠器;车架主体管设于车架前管与座管之间,车架主体管于两端之间设有第二折叠器,使车架主体管能横向对折;车架后叉包括后上叉与后下叉,座管与后上叉的顶部之间设有可拆连接结构;座管的底部设有后叉铰接结构,后叉铰接结构与后下叉的顶部以铰接方式连接,使车架后叉能绕后叉铰接结构与后下叉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折叠车架能进行多次折叠,更大程度地减小车架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己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一般情况下,自行车包括车架、车轮、脚踏、车把和车座,其中车架是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其他的部件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安装在车架上。所以车架的结构和性能,是决定自行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的自行车折叠车架,虽然可以实现折叠,但大多仅能横向对折,通过在车架主体管上设置车架折叠器来进行折叠,这种仅能折叠一次的折叠车架,折叠后所能减小的体积较为有限。对于消费者而言,之所以购买具有折叠车架的自行车,正是因为这种自行车能通过折叠车架的折叠在不使用时,减小体积,以减小存放时所需要的空间。但现有的折叠车架虽然能实现折叠,但折叠后所能减小的体积较为有限,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架,该折叠车架能以其折叠方法进行多次折叠,更大程度地减小体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车架,包括车架前叉、车架前管、车把安装杆、车架主体管、座管及车架后叉,所述车架前叉安装于车架前管上,所述车把安装杆设于车架前叉的上方,所述车架主体管设于车架前管与座管之间,车架主体管的两端相对连接车架前管与座管,所述车架后叉设于座管的后方,包括后上叉与后下叉;所述车把安装杆的底端与车架前叉的顶端之间设有第一折叠器;车架主体管于两端之间设有第二折叠器,使车架主体管能横向对折;所述座管与后上叉的顶部之间设有可拆连接结构,通过可拆连接结构建立或拆除座管与后上叉的连接;座管的底部设有后叉铰接结构,后叉铰接结构与后下叉的顶部以铰接方式连接,通过可拆连接结构与后叉铰接结构相配合,使车架后叉能绕后叉铰接结构与后下叉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叠器朝折叠车架的一侧纵向地开合,所述第二折叠器朝折叠车架的另一侧横向地开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可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及减震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安装于座管上,连接座的另一端朝向后上叉的顶部设置,并于其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减震连接组件安装于后上叉的顶部上,其包括橡胶减震件及第二磁体,所述橡胶减震件的底部与后上叉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磁体安装于橡胶减震件的顶部,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对应磁性连接,使座管和后上叉建立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后叉铰接结构包括连接基件及铰接轴,所述连接基件与座管的底部连接,连接基件的后端上设有安装轴套,所述铰接轴安装于安装轴套内,所述后下叉的顶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于安装轴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基件的前端上设有五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五通与车架主体管之间设有车架下管,所述车架下管呈弧形,车架下管的两端相对连接五通与车架主体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车架主体管的两端分别为前管连接端及座管连接端,所述座管连接端的长度长于前管连接端,座管连接端与座管围成用以容纳后轮的容纳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后上叉的顶部设有拖行辅轮结构,所述拖行辅轮结构包括安装基杆及拖行辅轮,所述安装基杆横向地安装于后上叉的顶部上,所述拖行辅轮共有两个,两个拖行辅轮可转动地相对设置至安装基杆的两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后上叉的顶部与后下叉的顶部之间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两端相对连接后上叉的顶部与后下叉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车架,该折叠车架能以其折叠方法进行多次折叠,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小车架体积,使折叠后的车架体积更小,存放所需的空间更小,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车架的未折叠状态图。
图2为可拆连接结构的结构图。
图3为折叠车架的局部图。
图4为折叠车架通过可拆连接结构及后叉铰接结构配合的局部折叠图。
图5为折叠车架进行折叠方法的步骤1与步骤2后的示意图。
图6为折叠车架的完全折叠状态图。
图7为图6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折叠车架,包括车架前叉10、车架前管20、车把安装杆30、车架主体管40、座管50、车架后叉60、可拆连接结构70及后叉铰接结构80,所述车架前叉10安装于车架前管20上,所述车把安装杆30设于车架前叉10的上方,车把安装杆30的底端与车架前叉10的顶端之间设有第一折叠器101,通过第一折叠器101连接车把安装杆30与车架前叉10,以及使车把安装杆30能相对于车架前叉10纵向折叠;
所述车架主体管40设于车架前管20与座管50之间,车架主体管40的两端相对连接车架前管20与座管50,车架主体管40于两端之间设有第二折叠器102,通过第二折叠器102连接车架主体管40的两端,以及使车架主体管40能横向对折;
参阅图1、图3及图4,所述车架后叉60设于座管50的后方,其包括后上叉61与后下叉62,所述座管50与后上叉61的顶部之间设有所述可拆连接结构70,通过可拆连接结构70建立或拆除座管50与后上叉61的连接;所述后叉铰接结构80设于座管50的底部,后叉铰接结构80与后下叉62的顶部以铰接方式连接,通过可拆连接结构70与后叉铰接结构80相配合,使车架后叉60能绕后叉铰接结构80与后下叉62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
进一步地,参阅图5,所述第一折叠器101朝所述折叠车架的一侧纵向地开合,所述第二折叠器102朝所述折叠车架的另一侧横向地开合,以供车把安装杆30通过第一折叠器101相对于车架前叉10纵向折叠,及车架主体管40的两端通过第二折叠器102横向对折后,车把安装杆30并非容置于车架主体管40的两端之间的内侧中,而是位于车架主体管40的外侧,便于车把安装杆30重新安装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器101与车架前叉10的顶部可转动地连接,以便于调整车把安装杆30能相对于车架前叉10纵向折叠的折叠方向。
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3及图5,所述车架主体管40的两端分别为前管连接端41及座管连接端42,所述第二折叠器102设于前管连接端41与座管连接端42之间,所述座管连接端42的长度长于前管连接端41,座管连接端42与座管50围成用以容纳后轮201的容纳空间103,以供后轮201安装至车架后叉60上,车架后叉60带动后轮201,绕后叉铰接结构80与后下叉62的铰接点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将后轮201容置于容纳空间103内。
进一步地,参阅图2、图3及图4,所述可拆连接结构70包括连接座71及减震连接组件72,所述连接座71的一端安装于座管50上,连接座71的另一端朝向后上叉61的顶部设置,并于其内设有第一磁体711;所述减震连接组件72安装于后上叉61的顶部上,其包括橡胶减震件721及第二磁体722,所述橡胶减震件721的底部与后上叉61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磁体722安装于橡胶减震件721的顶部,通过第一磁体711与第二磁体722对应磁性连接,使座管50和后上叉61建立连接,也便于拆除座管50与后上叉61的连接。
进一步地,参阅图3、图4,所述后叉铰接结构80包括连接基件81及铰接轴(图未示),所述连接基件81与座管50的底部连接,连接基件81的后端上设有安装轴套811,所述铰接轴安装于安装轴套811内,所述后下叉62的顶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于安装轴套811上,以供可拆连接结构70拆除座管50与后上叉61的连接,车架后叉60绕后下叉62与安装轴套811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件81的前端上设有五通812,通过五通812在所述折叠车架上安装中轴与脚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五通812与车架主体管40之间设有车架下管301,所述车架下管301呈弧形,车架下管301的两端相对连接五通812与车架主体管40,起到支撑车架主体管40的作用。
进一步地,参阅图4、图6,所述后上叉61的顶部设有拖行辅轮结构90,所述拖行辅轮结构90包括安装基杆91及拖行辅轮92,所述安装基杆91横向地安装于后上叉61的顶部上,所述拖行辅轮92共有两个,两个拖行辅轮92可转动地相对设置至安装基杆91的两端上,以供前轮202安装至车架前叉10上,通过第二折叠器102将车架主体管40的两端横向对折,且车架后叉60带动后轮201,绕后下叉62与安装轴套811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将后轮201容置于容纳空间103内后,前轮202、后轮201与两个拖行辅轮92最底部均对应地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在拖行折叠车架时,前轮202、后轮201与两个拖行辅轮92均接触地面,两个拖行辅轮92配合前轮202与后轮201,形成更为平稳的四轮结构,能更为方便与省力地拖行折叠车架。
进一步地,所述后上叉61的顶部与后下叉62的顶部之间设有加固杆302,所述加固杆302的两端相对连接后上叉61的顶部与后下叉62的顶部,对车架后叉60起到加固作用;所述加固杆302共有两根,两根加固杆302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参阅图5、图7,所述车架前叉10与车架后叉60之间设有连接磁扣结构400,所述连接磁扣结构400包括相匹配的两件磁扣件401,两件磁扣件401设于所述折叠车架以第二折叠器102横向开合的一侧上,一磁扣件401设于车架前叉10上,具体为车架前叉10的前叉支杆上;另一磁扣件401设于车架后叉60上,具体为车架后叉60后下叉62的后叉支杆上,以供车架主体管40横向对折,与车架后叉60绕后叉铰接结构80与后下叉62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后,两件磁扣件401呈相对设置并对应地磁性连接,使车架前叉10与车架后叉60连接,对折叠后的折叠车架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折叠松开。
参阅图1、图5及图6,所述折叠车架的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启第一折叠器101,将车把安装杆30相对于车架前叉10纵向地向折叠车架的一侧折叠;
步骤2:开启第二折叠器102,前管连接端41带动车架前管20、车架前叉10、折叠后的车把安装杆30与前轮202向折叠车架的另一侧横向对折;
步骤3:可拆连接结构70拆除座管50与后上叉61的连接,车架后叉60带动后轮201绕后下叉62与安装轴套811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将后轮201容置于容纳空间103内。
可以理解的,所述折叠车架主要通过三次折叠来进行折叠,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小体积,使折叠后的体积更小,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在折叠后,还可通过连接磁扣结构400进行加固,防止折叠后的车架松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车架能通过进行多次折叠,从而更大程度地减小车架体积,使折叠后的车架体积更小,存放所需的空间更小,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折叠车架,包括车架前叉(10)、车架前管(20)、车把安装杆(30)、车架主体管(40)、座管(50)及车架后叉(60),所述车架前叉(10)安装于车架前管(20)上,所述车把安装杆(30)设于车架前叉(10)的上方,所述车架主体管(40)设于车架前管(20)与座管(50)之间,车架主体管(40)的两端相对连接车架前管(20)与座管(50),所述车架后叉(60)设于座管(50)的后方,包括后上叉(61)与后下叉(6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安装杆(30)的底端与车架前叉(10)的顶端之间设有第一折叠器(101);车架主体管(40)于两端之间设有第二折叠器(102),使车架主体管(40)能横向对折;所述座管(50)与后上叉(61)的顶部之间设有可拆连接结构(70),通过可拆连接结构(70)建立或拆除座管(50)与后上叉(61)的连接;座管(50)的底部设有后叉铰接结构(80),后叉铰接结构(80)与后下叉(62)的顶部以铰接方式连接,通过可拆连接结构(70)与后叉铰接结构(80)相配合,使车架后叉(60)能绕后叉铰接结构(80)与后下叉(62)的铰接点,纵向地向前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器(101)朝折叠车架的一侧纵向地开合,所述第二折叠器(102)朝折叠车架的另一侧横向地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连接结构(70)包括连接座(71)及减震连接组件(72),所述连接座(71)的一端安装于座管(50)上,连接座(71)的另一端朝向后上叉(61)的顶部设置,并于其内设有第一磁体(711);所述减震连接组件(72)安装于后上叉(61)的顶部上,其包括橡胶减震件(721)及第二磁体(722),所述橡胶减震件(721)的底部与后上叉(61)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磁体(722)安装于橡胶减震件(721)的顶部,通过第一磁体(711)与第二磁体(722)对应磁性连接,使座管(50)和后上叉(61)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铰接结构(80)包括连接基件(81)及铰接轴,所述连接基件(81)与座管(50)的底部连接,连接基件(81)的后端上设有安装轴套(811),所述铰接轴安装于安装轴套(811)内,所述后下叉(62)的顶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于安装轴套(8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件(81)的前端上设有五通(8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812)与车架主体管(40)之间设有车架下管(301),所述车架下管(301)呈弧形,车架下管(301)的两端相对连接五通(812)与车架主体管(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管(40)的两端分别为前管连接端(41)及座管连接端(42),所述座管连接端(42)的长度长于前管连接端(41),座管连接端(42)与座管(50)围成用以容纳后轮(201)的容纳空间(1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叉(61)的顶部设有拖行辅轮结构(90),所述拖行辅轮结构(90)包括安装基杆(91)及拖行辅轮(92),所述安装基杆(91)横向地安装于后上叉(61)的顶部上,所述拖行辅轮(92)共有两个,两个拖行辅轮(92)可转动地相对设置至安装基杆(91)的两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叉(61)的顶部与后下叉(62)的顶部之间设有加固杆(302),所述加固杆(302)的两端相对连接后上叉(61)的顶部与后下叉(62)的顶部。
CN202021536596.4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折叠车架 Active CN212654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6596.4U CN21265447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折叠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6596.4U CN21265447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折叠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4479U true CN212654479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69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6596.4U Active CN212654479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折叠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4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1280A (zh) 一种折叠车架及其折叠方法
CN206155702U (zh) 一种轻型折叠车
WO2012152069A1 (zh) 箱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13384574U (zh) 一种折叠车架的纵向折叠结构
CN212654479U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101244739B (zh) 双人折叠自行车
CN213384576U (zh) 用于折叠车架的折叠固定结构
CN102358372A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车架总成
CN202481218U (zh) 折叠自行车
CN100540389C (zh) 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13384575U (zh) 用于折叠车架的拖行辅轮结构
CN202115671U (zh) 电动山地自行车
CN205971689U (zh) 一种中置电机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CN105438367B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10455070U (zh) 一种车架
CN207523872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219565357U (zh)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CN202987421U (zh) 多功能折叠自行车
CN201777332U (zh) 多功能自行车后货架
CN206664836U (zh) 一种电动车后轮拉簧式组合减震装置
CN205273745U (zh) 一种小型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16332513U (zh) 一种可纵向折叠的电动自行车
CN219029654U (zh) 一种分体可拆装自行车架
CN210101765U (zh) 一种折叠式拖车架
CN220884667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8

Address after: 528244 No.1, henger Road, nanshai Road, Xiaxi Industrial Zone, Fengyong,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ETAL ALUMINI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25 No.1, henger Road, nanshai Road, Xiaxi Industrial Zone, Fengyong,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ETAL ALUMINIUM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Foshan Jianuo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1

Address after: 529799 No. 723-3, Shihu Road, Yayao Town, Heshan City,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shan Mingdi bicyc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44 No.1, henger Road, nanshai Road, Xiaxi Industrial Zone, Fengyong,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ETAL ALUMINIUM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