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4354U - 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4354U
CN212604354U CN202021556671.3U CN202021556671U CN212604354U CN 212604354 U CN212604354 U CN 212604354U CN 202021556671 U CN202021556671 U CN 202021556671U CN 212604354 U CN212604354 U CN 212604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stabilizer bar
frame
assembly
front stab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66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川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66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4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4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4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车架组件总成包括:车架纵梁;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沿车架纵梁的长度方向设在车架纵梁上且与车架纵梁相连;前稳定杆总成,前稳定杆总成垂直于车架纵梁设置;前稳定杆安装件,前稳定杆安装件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前稳定杆总成上;两个螺栓,螺栓与前稳定杆安装件、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和车架纵梁分别相连;其中,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包括本体和两个螺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支撑和保护前稳定杆总成,避免前稳定杆总成被损坏,大大提高了前稳定杆总成的使用寿命和越野车车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售后维修和更换,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传统设计中,越野车车架前稳定杆右支架用于固定前稳定杆,通常车架上的前稳定杆右支架有两个安装孔用来固定前稳定杆上的安装卡子、前稳定杆衬套和前稳定杆。车架上的前稳定杆右支架的两个安装孔可以设计在一个冲压件上,也可以设计在两个冲压件上,这两个冲压件有工装定位焊接在一起,定位孔若设计在两个冲压件上,由于焊接变形会导致两个定位孔精度不易保证,容易出现稳定杆装配困难,需要后续维修。由于越野车使用条件很恶劣,稳定杆直径明显高于普通车辆,前稳定杆右支架通常焊接在车架总成上。由于前稳定杆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很高的侧倾刚度,如果前稳定杆右支架强度不足,结构存在缺陷,则会出现车架上前稳定杆右支架本体开裂问题,导致前稳定杆失效,车辆出现侧翻事故。传统的车架组件总成的连接结构不稳定,影响车架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组件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架组件总成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包括:
车架纵梁;
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所述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沿所述车架纵梁的长度方向设在所述车架纵梁上且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
前稳定杆总成,所述前稳定杆总成垂直于所述车架纵梁设置;
前稳定杆安装件,所述前稳定杆安装件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所述前稳定杆总成上;
两个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前稳定杆安装件、所述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和车架纵梁分别相连;
其中,所述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与车架纵梁相连以用于连接前稳定杆总成,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前稳定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设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螺母用于与所述螺栓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为矩形板且沿所述车架纵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两个所述螺母分别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前稳定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形成为下端设有矩形缺口的“L”型板体。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包括: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形成沿所述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板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朝向所述螺母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前稳定杆安装件的横截面形成为“几”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组件总成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设在所述前稳定杆安装件内且套设在所述前稳定杆总成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将前稳定杆总成的一端固定在车架纵梁上,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通过在本体上设置两个安装孔,两个螺母设在本体的下表面且与本体相连,该车架组件总成能够支撑和保护前稳定杆总成,避免前稳定杆总成被损坏,防止稳定杆断裂失效和车辆侧翻,大大提高了前稳定杆总成的使用寿命和越野车车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售后维修和更换,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的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的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架组件总成100;
本体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第四连接板14;安装孔15;
螺母20;
前稳定杆总成30;
前稳定杆安装件40;
螺栓50;
车架纵梁60;
固定套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100包括车架纵梁60、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前稳定杆总成30、前稳定杆安装件40和两个螺栓50。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4所示,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沿车架纵梁60的长度方向设在车架纵梁60上且与车架纵梁60相连,前稳定杆总成30垂直于车架纵梁60设置,前稳定杆安装件40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前稳定杆总成30上,螺栓50与前稳定杆安装件40、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和车架纵梁60分别相连。其中,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包括本体10和两个螺母20,本体10与车架纵梁60相连以用于连接前稳定杆总成30,本体10上位于前稳定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15,两个螺母20分别设在本体10的下表面且分别与两个安装孔15贯通,螺母20用于与螺栓50相配合。
换言之,车架组件总成100主要由车架纵梁60、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前稳定杆总成30、前稳定杆安装件40和两个螺栓50组成。车架前稳定杆总成30与车架纵梁60相互垂直设置,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设在车架纵梁60的安装面上,用于连接车架前稳定杆总成30一端与车架纵梁60。具体地,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主要由本体10和两个螺母20组成,其中,本体10安装在车辆纵梁上,本体10上设有两个安装孔15,两个安装孔15之间的间距可以为84mm,两个安装孔15位于本体10下表面的一侧,分别焊接有两个高强度螺栓50,前稳定杆总成30的一端放置在本体10的上表面且位于两个安装孔15之间,前稳定杆安装件40在前稳定杆总成30的上方且两边与本体10的上表面相贴合,并通过螺栓50与本体10上的螺母20相连,从而将前稳定杆总成30固定在车架上。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100,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将前稳定杆总成30的一端固定在车架纵梁60上,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通过在本体10上设置两个安装孔15,两个螺母20设在本体10的下表面且与本体10相连,该车架组件总成100能够支撑和保护前稳定杆总成30,连接结构稳固,避免前稳定杆总成30被损坏,防止前稳定杆断裂失效和车辆侧翻,大大提高了前稳定杆总成30的使用寿命和越野车车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售后维修和更换,节约资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本体10包括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形成为矩形板且沿车架纵梁60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板11的下表面与车架纵梁60相连,两个螺母20分别沿第一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设在第一连接板11的下表面。
优选地,本体10还包括第二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2垂直于第一连接板11设置且上端与第一连接板11朝向前稳定杆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接板12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缺口,圆弧形缺口与车架上的管状结构形状相吻合,便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0还包括第三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3垂直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设置且上端与第一连接板11沿宽度方向的一端相连,第三连接板13形成为下端设有矩形缺口的“L”型板体。“L”形的第三连接板13用于避让车架上的其它结构,便于与车架贴合,节省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本体10还包括第四连接板14,第四连接板14垂直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三连接板13设置且上端与第一连接板11相连,第四连接板14形成沿第一连接板11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板体,第四连接板14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安装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为一体成型件。
换言之,本体10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模具费用低。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相当于第一连接板11的翻边,便于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朝向螺母20的一侧分别与车架纵梁60相连。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分别与车架纵梁60焊接相连。
具体地,本体10采用“凹”型结构,类似于簸箕形状,本体10与车架上相邻零部件无间隙匹配贴合,不存在干涉和间隙大问题,不占用额外的安装空间。此外,本体10与车架线性贴合封闭焊接,焊接后的零部件结构牢固,强度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分别为B510L材料件(汽车大梁钢),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分别与车架上对应的安装面焊接相连,结构牢固,能够承受较大的强度,可以有效地固定支撑前稳定杆总成30,相邻两个连接板交接处采用焊接相连,结构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相邻的边两两焊接相连。
优选地,以上焊接均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前稳定杆安装件的横截面形成为“几”字型。进一步地,车架组件总成还包括固定套70,固定套70设在前稳定杆安装件40内且套设在前稳定杆总成30上。
也就是说,前稳定杆安装件40大致形成为两端设有翻边的拱形,该种形状便于和前稳定杆总成30相互配合,固定套70套设在前稳定杆总成30上不仅能够使前稳定杆总成30与前稳定杆安装件40连接稳固,而且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100,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将前稳定杆总成30的一端固定在车架纵梁60上,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通过在本体10上设置两个安装孔15,两个螺母20设在本体10的下表面且与本体10相连,该车架组件总成100能够支撑和保护前稳定杆总成30,连接结构稳固,避免前稳定杆总成30被损坏,防止前稳定杆断裂失效和车辆侧翻,大大提高了前稳定杆总成30的使用寿命和越野车车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售后维修和更换,节约资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架组件总成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支撑和保护前稳定杆总成30,大大提高了前稳定杆总成30的使用寿命和越野车车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售后维修和更换,节约资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纵梁;
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所述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沿所述车架纵梁的长度方向设在所述车架纵梁上且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
前稳定杆总成,所述前稳定杆总成垂直于所述车架纵梁设置;
前稳定杆安装件,所述前稳定杆安装件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所述前稳定杆总成上;
两个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前稳定杆安装件、所述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和车架纵梁分别相连;
其中,所述前稳定杆右支架总成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与车架纵梁相连以用于连接前稳定杆总成,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前稳定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
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分别设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且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螺母用于与所述螺栓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为矩形板且沿所述车架纵梁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两个所述螺母分别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朝向所述前稳定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
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形成为下端设有矩形缺口的“L”型板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
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设置且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形成为沿所述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板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为一体成型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朝向所述螺母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稳定杆安装件的横截面形成为“几”字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设在所述前稳定杆安装件内且套设在所述前稳定杆总成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组件总成。
CN202021556671.3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2604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6671.3U CN212604354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6671.3U CN212604354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4354U true CN212604354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30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6671.3U Active CN212604354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4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47268B2 (en) Mot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101094772A (zh) 扭转梁式悬架
KR20050085946A (ko) 다용도 차량을 위한 전방프레임부품
US724393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stabilizer bar in vehicle
CN212604354U (zh) 一种车架组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3129666B (zh) 正三轮摩托车的车架
CN212604353U (zh) 一种前稳定杆左支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043143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管梁加强支架总成结构
KR100828835B1 (ko) 버스의 윈도우 필러 보강구조
CN109080702B (zh) 一种轻卡车架前横梁与纵梁的加强连接方法
CN104527789A (zh) 一种多连杆悬架系统的副车架
JP5044288B2 (ja) マウントブラケット結合構造
CN218664068U (zh)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CN210970635U (zh) 电动汽车电机固定组合横梁
CN218367291U (zh) 用于车辆的推力杆支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651763U (zh) 一种叉车顶架
CN219487576U (zh) 前轮罩总成及车辆
CN213199896U (zh) 车辆前副车架
CN219687007U (zh) 板簧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063989U (zh) 一种金属软管安装定位组合防松结构
CN206614444U (zh) 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支架
JP3165944B2 (ja) 独立懸架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CN210309802U (zh) 全地形车
CN216546372U (zh) 一种分体式龙门梁及车架总成
CN217415884U (zh) 一种专用底盘前段与后段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