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9896U - 车辆前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9896U
CN213199896U CN202021689452.2U CN202021689452U CN213199896U CN 213199896 U CN213199896 U CN 213199896U CN 202021689452 U CN202021689452 U CN 202021689452U CN 213199896 U CN213199896 U CN 213199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section
subframe
auxilia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94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衍猛
宋永辉
宋红双
才长建
范琦辉
丁伟东
王伟
迟明
李欣芹
杨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894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9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9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9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副车架前段和副车架后段,其中,于副车架前段上构造有前段车身连接部,以及位于副车架前段前侧的防撞梁连接部,和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前电机悬置安装部。而于副车架后段上构造有转向器安装部和后段车身连接部,以及与两个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呈三角形布置的后电机悬置安装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前副车架可在对安装于该车辆前副车架上的部件进行拆卸维修时,仅拆卸相应的副车架前段或副车架后段,以及设于该位置的相关部件即可,无需对其它部件进行拆卸,从而可有效缩短拆卸时间。另外,在安装前悬置、后悬置及电机总成时,可单独微调副车架前段在车辆侧向上的位置,可提高安装精度。

Description

车辆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车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纯电动车辆一般通过电机输出动力,为提高电机悬置的抗扭转性能,现有的电机悬置一般采用质心式悬置,且三个悬置均装配于前副车架上。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当拆卸维修转向器等前悬架零部件时,需降低前副车架的高度,因此需提前拆卸前保险杠、电机等部件,然后将前副车架整体拆卸下来,导致维修拆卸困难,耗时较长。另外,现有结构的前副车架在加工时,导致电机悬置安装点位置精度较差,导致电机悬置装配困难,从而容易导致电机装配后在车辆侧向上的位置偏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可便于安装于该车辆前副车架上的各部件的拆卸维修,同时也可提高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和后电机悬置安装部的位置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前副车架结构,包括:
副车架前段,构造有以与车辆车身连接的前段车身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副车架前段前侧的防撞梁连接部,和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前电机悬置安装部;
副车架后段,与所述副车架前段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后段上构造有转向器安装部和以与所述车辆车身连接的后段车身连接部,以及与两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呈三角形布置的后电机悬置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前段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主体,于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构造有向所述主体的一侧凸出的连接体,所述前段车身连接部和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设于所述主体上,所述防撞梁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体上。
进一步的,两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的两端,且各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包括间隔设于所述主体上的两个前安装架,于两所述前安装架之间形成有以嵌设前电机悬置的前悬置嵌装槽,并于两所述前安装架上贯穿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前悬置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段车身连接部于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各端的所述前段车身连接部为贯穿设于端部的所述前安装架上的前段车身连接孔,且各所述前段车身连接孔沿车辆高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位于端部的所述前安装架上构造有向该前安装架的一侧外伸设置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主体于车辆高度方向上间距设置,所述前段车身连接孔构造于所述连接柱上,且对应于所述前段车身连接孔,于所述主体上设有供外部连接件穿过的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后段包括彼此对置的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两根纵梁,以及位于两所述纵梁中部的以连接两所述纵梁的横梁,所述后电机悬置安装部设于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后段车身连接部于两所述纵梁上分别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电机悬置安装部包括间隔设于所述横梁上的两个后安装架,于两所述后安装架上形成有以嵌设后电机悬置的后悬置嵌装槽,并于两所述后安装架上贯穿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后悬置安装孔。
进一步的,于各所述纵梁的中部设有向所述纵梁的上方延伸的连接架,所述后段车身连接部包括于各所述连接架的顶端,以及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分别设置的后段车身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前段与所述副车架后段之间搭接相连,所述副车架后段的顶部下凹形成有沉槽,对应于所述沉槽,所述副车架前段的底部上凹形成有搭台,所述搭台可嵌设于所述沉槽内、而与所述副车架后段的顶部平齐;且至少于所述搭台和所述沉槽中构造有对应布置的车架连接孔,以构成所述副车架前段与所述副车架后段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各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均具有向所述副车架前段的后侧凸出的连接座,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副车架后段上构造有对应布置的所述车架连接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通过由可拆卸连接的副车架前段和副车架后段构成,可在对安装于该车辆前副车架上的部件进行拆卸维修时,仅拆卸相应的副车架前段或副车架后段,以及设于该副车架上的相关部件即可,无需对车辆前副车架及所有部件都进行拆卸,从而可有效缩短拆卸时间;另外,在安装前悬置、后悬置及电机总成时,可单独微调副车架前段在车辆侧向上的位置,从而可有效降低该总成在安装于本车辆前副车架上的侧向偏差,可提高安装精度。
(2)通过设置向主体一侧凸出的连接体,有利于实现本车辆前副车架与防撞梁之间的连接。
(3)通过在两个前安装架之间构造以嵌设前电机悬置的前悬置嵌装槽,可提高前电机悬置于副车架前段上的安装效果。
(4)在副车架前段的两端分别设置前段车身连接孔,有利于提高副车架前段于车身上的连接牢固性和平衡性。
(5)通过在主体上构造过孔,可便于经由该过孔而实现外部连接件与前段车身连接孔内的插设。
(6)通过使得两根纵梁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利于提高本车辆前副车架的碰撞吸能效果。
(7)在两个后安装架之间形成后悬置嵌装槽,有利于提高后电机悬置于副车架后段上的安装效果。
(8)通过在纵梁上设置向其上方延伸的连接架,有利于副车架后段与车身之间的连接。
(9)副车架前段与副车架后段之间搭接相连,能够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0)通过在连接座和副车架后段上构造对应设置的车架连接孔,可进一步提高副车架前段和副车架后段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安装有前电机悬置、后电机悬置、防撞梁等部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安装有前电机悬置、后电机悬置、防撞梁等部件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状态图;
图7为图3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副车架前段,101-主体,1011-搭台,102-连接体,1021-过孔,103-连接板,104-端部前安装架,1041-前段车身连接孔,105-内部前安装架,106-连接座;
2-副车架后段,201-纵梁,2011-沉槽,2012-车架连接孔,202-横梁,2021-转向器连接孔,203-连接架,204-后段车身连接孔,205-后安装架,2051-后悬置安装孔;
3-防撞梁,4-前电机悬置,5-转向器,6-后电机悬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副车架前段和副车架后段,其中,于副车架前段上构造有以与车辆车身连接的前段车身连接部,以及位于副车架前段前侧的防撞梁连接部,和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前电机悬置安装部。而于副车架后段上构造有转向器安装部和以与车辆车身连接的后段车身连接部,以及与两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呈三角形布置的后电机悬置安装部。
本实施例的车辆前副车架,相较于现有结构,其由可拆卸连接的副车架前段和副车架后段构成,由此,可在对安装于该车辆前副车架上的部件进行拆卸维修时,仅拆卸相应的副车架前段或副车架后段,以及设于该副车架上的相关部件即可,无需对车辆前副车架及所有部件都进行拆卸,从而可有效缩短拆卸时间。另外,在安装前悬置、后悬置及电机总成时,可单独微调副车架前段在车辆侧向上的位置,从而可有效降低该总成在安装于本车辆前副车架上的侧向偏差,可提高安装精度。
基于以上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车辆前副车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中,为便于进一步说明本车辆前副车架的结构,以下同时结合图3至图7中所示来详细说明。具体地,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前副车架为左右对称结构,副车架前段1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主体101,于主体101的两端分别构造有向主体101的一侧(也即车辆头部方向)凸出的连接体102。
由图1和图3及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前电机悬置安装部设于主体101上,且两个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分别设于主体101的两端。各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包括间隔设于主体101上的两个前安装架,并于两者之间形成有以嵌设前电机悬置4的前悬置安装槽,并于两个前安装架上贯穿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前悬置安装孔。且为便于描述两个前安装架,将靠近主体101端部的前安装架成为“端部前安装架104”,并将另一前安装架成为“内部前安装架105”。
其中,由图2、图4并结合图6中所示,端部前安装架104由左右分支架扣合相连而成,并于其顶部构造有向前侧凸出的连接柱,且该连接柱与主体101于车辆高度方向上间距设置。另外,为便于外部工具对插设于前悬置安装孔内的螺栓等外部连接件进行操作,于端部前安装架104上构造有与前悬置安装孔对正布置的操作孔,以供外部工具进入而对螺栓等外部连接件进行操作。且为提高操作孔处的刚度,于操作孔内嵌设于支撑管。
此外,为提高副车架前段1与副车架后段2之间的连接效果,于端部前安装架104的一侧还设有向其后侧凸出设置的连接座106,以与副车架后段2连接。本实施例的内部前安装架105的结构大致呈“U”形。且为提高对前电机悬置4的安装效果,于内部前安装架105及端部前安装架104上设有前悬置安装孔的位置均构造有向前悬置嵌装槽内凸出的抵接面。
如此设置,不仅可提高各前安装架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制造时仅保证该抵接面的加工精度,即可保证前电机悬置4的安装精度,从而可提高前电机悬置4的安装效果。另外,由图2中所示,与内部前安装架105背对端部前安装架104的一侧焊接有对应于前悬置安装孔设置的螺母。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用于安装前电机悬置4的结构除了由两个分体的端部前安装架104和内部前安装架105围构形成,亦可由一体式的安装架构成,此时,将前悬置嵌装槽直接构造于该一体式的安装架上即可。
结合图1、图3及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前段车身连接部也设于主体101上,并于主体101的两端分别设置。由图8中所示,各端的前段车身连接部为沿车辆高度方向贯穿设于端部前安装架104上的前段车身连接孔1041,且该前段车身连接孔1041具体构造于上述连接柱上,并对应于前段车身连接孔1041,于主体101上设有供外部连接件穿过的过孔1021。
其中,该外部连接件具体采用螺栓即可,如此设置,当于车身上安装副车架前段1时,可通过内六角套筒等外部工具经由过孔1021将螺栓插入前段车身连接孔1041内,然后旋紧螺栓即可实现副车架前段1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另外,为提高过孔1021位置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于过孔1021内嵌设有两端分别与主体101固连的支撑管。
由图3至图6中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撞梁3连接于连接体102上,且为提高连接效果,于两个连接体102上均设有防撞梁连接部。具体地,于连接体102的自由端设有矩形的连接板103,并于该连接板103上构造有呈矩形布置的四个防撞梁连接孔。且该防撞梁连接孔可采用光孔,或者当连接板103的厚度较大时,采用构造于连接板103上的螺纹孔也可。
由图2、图4及图6中所示,副车架后段2包括彼此对置的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两根纵梁201,以及位于两个纵梁201中部的以连接两个纵梁201的横梁202,且通过使得纵梁201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可有效提高本车辆前副车架的碰撞吸能效果。其中,由图2和图7中所示,纵梁201为管梁结构,横梁202为板状结构,后电机悬置安装部设于横梁202的中部,并包括间隔设于横梁202上的两个后安装架205,于两个后安装架205之间形成有以嵌设后电机悬置6的后悬置嵌装槽,且于两个后安装架205上贯穿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后悬置安装孔2051,且于其一后安装架205上对应于后悬置安装孔2051焊接有螺母。
为提高副车架后段2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效果,本实施例的后段车身连接部于两个纵梁201上分别设置。且为便于该连接,由图2和图3中所示,于各纵梁201的中部设有向纵梁201的上方延伸的连接架203,后段车身连接部包括于各连接架203的顶端,以及各纵梁201的后端分别设置的后段车身连接孔204。其中,为便于后段车身连接孔204于连接架203上的设置,于连接架203上固连于有支撑管,后段车身连接孔204即由该支撑管的内部中空部构成。另外,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向器安装部具体为间隔构造于横梁202上的两个转向器连接孔2021。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副车架前段1与副车架后段2之间的连接效果,由图3、图4及图7和图8中所示,副车架前段1与副车架后段2之间搭接相连,副车架后段2中各纵梁201的顶部下凹形成有沉槽2011。且对应于该沉槽2011,副车架前段1的主体101的底部上凹形成有搭台1011,并于搭台1011和沉槽2011中构造有对应布置的车架连接孔2012,以构成副车架前段1与副车架后段2之间的连接。
其中,搭台1011可嵌设于沉槽2011内、而与纵梁201的顶部平齐,并使副车架前段1与副车架后段2之间形成阶梯状搭接,可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效果。另外,为进一步提高副车架前段1与副车架后段2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于上述的连接座106和纵梁201上也构造有对应布置的车架连接孔2012,并对应车架连接孔2012,于连接座106上焊接有螺母。由此,通过在副车架前段1和副车架后段2的左右两侧均构造对应布置的两处连接点,可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效果。
基于以上整体描述,本实施例的车辆前副车架在拆卸转向器5时,先拆卸设于车架连接孔2012内的螺栓等外部连接件,以断开副车架前段1和副车架后段2之间的连接;然后,再拆卸后段车身连接孔204内的螺栓等外部连接孔,即可将副车架后段2从车身上拆卸下来,从而拆卸转向器5即可。相较于现有结构,无需拆卸副车架前段1及安装于其上的前电机悬置4等部件,可有效缩短拆卸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副车架前段(1),构造有以与车辆车身连接的前段车身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副车架前段(1)前侧的防撞梁连接部,和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前电机悬置安装部;
副车架后段(2),与所述副车架前段(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后段(2)上构造有转向器安装部和以与所述车辆车身连接的后段车身连接部,以及与两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呈三角形布置的后电机悬置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前段(1)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主体(101),于所述主体(101)的两端分别构造有向所述主体(101)的一侧凸出的连接体(102),所述前段车身连接部和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设于所述主体(101)上,所述防撞梁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体(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101)的两端,且各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包括间隔设于所述主体(101)上的两个前安装架,于两所述前安装架之间形成有以嵌设前电机悬置(4)的前悬置嵌装槽,并于两所述前安装架上贯穿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前悬置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车身连接部于所述主体(101)的两端分别设置,各端的所述前段车身连接部为贯穿设于端部的所述前安装架上的前段车身连接孔(1041),且各所述前段车身连接孔(1041)沿车辆高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端部的所述前安装架上构造有向该前安装架的一侧外伸设置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主体(101)于车辆高度方向上间距设置,所述前段车身连接孔(1041)构造于所述连接柱上,且对应于所述前段车身连接孔(1041),于所述主体(101)上设有供外部连接件穿过的过孔(10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后段(2)包括彼此对置的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两根纵梁(201),以及位于两所述纵梁(201)中部的以连接两所述纵梁(201)的横梁(202),所述后电机悬置安装部设于所述横梁(202)的中部,所述后段车身连接部于两所述纵梁(201)上分别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电机悬置安装部包括间隔设于所述横梁(202)上的两个后安装架(205),于两所述后安装架(205)之间形成有以嵌设后电机悬置(6)的后悬置嵌装槽,并于两所述后安装架(205)上贯穿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的后悬置安装孔(205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于各所述纵梁(201)的中部设有向所述纵梁(201)的上方延伸的连接架(203),所述后段车身连接部包括于各所述连接架(203)的顶端,以及各所述纵梁(201)的后端分别设置的后段车身连接孔(20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前段(1)与所述副车架后段(2)之间搭接相连,所述副车架后段(2)的顶部下凹形成有沉槽(2011),对应于所述沉槽(2011),所述副车架前段(1)的底部上凹形成有搭台(1011),所述搭台(1011)可嵌设于所述沉槽(2011)内、而与所述副车架后段(2)的顶部平齐;且至少于所述搭台(1011)和所述沉槽(2011)中构造有对应布置的车架连接孔(2012),以构成所述副车架前段(1)与所述副车架后段(2)之间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前电机悬置安装部均具有向所述副车架前段(1)的后侧凸出的连接座,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副车架后段(2)上构造有对应布置的所述车架连接孔(2012)。
CN202021689452.2U 2020-08-13 2020-08-13 车辆前副车架 Active CN213199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9452.2U CN213199896U (zh) 2020-08-13 2020-08-13 车辆前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9452.2U CN213199896U (zh) 2020-08-13 2020-08-13 车辆前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9896U true CN213199896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9452.2U Active CN213199896U (zh) 2020-08-13 2020-08-13 车辆前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9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4141A (zh) 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车身承载结构
CN102398632A (zh) 汽车车身底板的框架结构、底板单元、下部结构和车身
WO2022156506A1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106005013A (zh) 电动汽车前挡板下横梁
CN104554451A (zh) 汽车车身的车尾侧的侧壁组件
CN110696924A (zh) 半挂车及其车架总成
CN211308731U (zh) 一种带有螺母安装座的后副车架
CN110406596B (zh) 一种客车用后桥段车架
CN213199896U (zh) 车辆前副车架
CN110435765A (zh) 前副车架和汽车
CN210000406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11032742U (zh) 半挂车及其车架总成
CN110588781B (zh) 一种高形态多用模块化后副车架
CN210364050U (zh) 一种贯通纵梁式客车车架
CN110843915A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CN217146138U (zh)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CN213057209U (zh) 一种车辆底盘纵臂安装结构
CN112158260B (zh) 一种装配式铝合金鹅颈车架分总成
CN214451307U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112124432B (zh) 一种汽车下框梁结构总成、汽车底盘及汽车
CN110775083B (zh) 一种调车机车模块化车体模块之间的连接结构
CN105799782A (zh) 一种汽车悬置的安装结构
CN107972745B (zh) 一种备胎安装点加强组件
CN220243373U (zh) 一种通用免焊接滑板底盘
CN205971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地板框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