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3159U - 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3159U
CN212603159U CN202021275730.XU CN202021275730U CN212603159U CN 212603159 U CN212603159 U CN 212603159U CN 202021275730 U CN202021275730 U CN 202021275730U CN 212603159 U CN212603159 U CN 212603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eat
movable
groove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57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万友
黄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mx Molding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Amx Molding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Amx Molding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Amx Molding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57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3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3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3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方;滑孔,所述滑孔开设在所述下模上;活动通槽,所述活动通槽开设在所述下模上;联动座,所述联动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和所述底座之间;导向顶杆,所述导向顶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联动座的顶部,所述导向顶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滑孔内并与所述下模的顶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导向顶杆与所述滑孔相适配;斜顶块,所述斜顶块设置在所述活动通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具有避免斜顶被撞受损、使用寿命较高、拆换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它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模具中为了能够制造出内部带有倒钩机构的注塑件,通常都使利用斜顶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制造,从而能够得到预先所想的结构件。
然而,传统的斜顶模具在使用时,由于其上的滑块在合模时,若滑块安装位置出现一些偏差,很容易插伤斜顶杆上的斜顶块,从而导致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需要经常对模具进行更换,在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模具的使用成本,并且模具在使用时,其上的注塑口需要随着注塑件的不同,需要对整个上模进行更换,传统更换方式多是通过螺栓配合销杆进行拆装,拆装过程繁琐,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斜顶被撞受损、使用寿命较高、拆换方便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方;滑孔,所述滑孔开设在所述下模上;活动通槽,所述活动通槽开设在所述下模上;联动座,所述联动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和所述底座之间;导向顶杆,所述导向顶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联动座的顶部,所述导向顶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滑孔内并与所述下模的顶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导向顶杆与所述滑孔相适配;斜顶块,所述斜顶块设置在所述活动通槽内,所述斜顶块与所述活动通槽相适配,所述斜顶块的顶部与所述下模的顶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框口,所述框口开设在所述联动座的顶部;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框口内;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块的顶部,所述衔接块的顶部延伸至所述联动座的上方;推杆,所述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块上,所述推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活动通槽内;承重块,所述承重块设置在所述活动通槽内,所述推杆通过螺栓与所述承重块固定连接;顶槽,所述顶槽开设在所述承重块的顶部;齿牙板,所述齿牙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斜顶块的底部,所述齿牙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顶槽内;承载板,所述承载板滑动安装在所述顶槽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与所述齿牙板固定连接;连杆,所述连杆转动安装在所述顶槽的两侧内壁上;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板相适配;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的一侧,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的一侧;两个油缸,两个所述油缸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油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油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联动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口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所述活动块并与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离罩,所述微型电机和所述蓄电池均位于所述隔离罩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所述下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上方设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底部开设有入槽,所述上模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入槽内并与所述入槽的顶部内壁相接触,所述上模的两侧均开设有嵌槽,所述入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嵌槽相适配,所述卡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凹形座,所述凹形座远离所述卡座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形座外,所述凹形座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连板,所述连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凹形座的下方并与所述凹形座滑动连接,所述嵌槽内设有堵块,两个所述堵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活动孔内,所述堵块与所述嵌槽相适配,所述支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与所述凹形座远离所述卡座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靠近所述卡座的一端与所述连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凹形座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耳,所述凹形座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口,所述连板贯穿所述滑口并与所述滑口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板靠近所述卡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靠近所述上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动孔内并与所述堵块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注塑完成后,启动油缸的输出轴伸出,便可将导向顶杆和斜顶块往上带动,继而将注塑件顶出,在顶出后,紧接着正向启动微型电机,带动齿牙板下降,使得斜顶块下降一段距离,紧接着外界用于推料的滑块便会进行合模运动,通过对斜顶块的一个活动式下降,使得滑块的合模运动更加顺畅,不会与斜顶块相碰撞,从而有效避免了斜顶块被撞而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给后续加工的效率带来提升,在更换上模时,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两个拉耳,使得两个连板相互远离,并在各自衔接杆的带动下,将堵块带出相应的嵌槽,使得上模失去了固定,然后便可对上模进行拆换,操作方便,极大的节省了拆换时间,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第一实施例中承重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第一实施例中下模与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第二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第二实施例中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模;2、下模;3、底座;4、滑孔;5、活动通槽;6、联动座;7、导向顶杆;8、斜顶块;9、框口;10、活动块;11、衔接块;12、推杆;13、承重块;14、顶槽;15、齿牙板;16、承载板;17、连杆;18、齿轮;19、微型电机;20、蓄电池;21、油缸;22、卡座;23、入槽;24、嵌槽;25、活动孔;26、凹形座;27、支杆;28、连板;29、堵块;3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底座3,所述底座3设置在所述下模2的下方;滑孔4,所述滑孔4开设在所述下模2上;活动通槽5,所述活动通槽5开设在所述下模2上;联动座6,所述联动座6设置在所述下模2和所述底座3之间;导向顶杆7,所述导向顶杆7固定安装在所述联动座6的顶部,所述导向顶杆7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滑孔4内并与所述下模2的顶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导向顶杆7与所述滑孔4相适配;斜顶块8,所述斜顶块8设置在所述活动通槽5内,所述斜顶块8与所述活动通槽5相适配,所述斜顶块8的顶部与所述下模2的顶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框口9,所述框口9开设在所述联动座6的顶部;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设置在所述框口9内;衔接块11,所述衔接块11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块10的顶部,所述衔接块1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联动座6的上方;推杆12,所述推杆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块11上,所述推杆12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活动通槽5内;承重块13,所述承重块13设置在所述活动通槽5内,所述推杆12通过螺栓与所述承重块13固定连接;顶槽14,所述顶槽14开设在所述承重块13的顶部;齿牙板15,所述齿牙板15固定安装在所述斜顶块8的底部,所述齿牙板15的底部延伸至所述顶槽14内;承载板16,所述承载板16滑动安装在所述顶槽14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承载板16的顶部与所述齿牙板15固定连接;连杆17,所述连杆17转动安装在所述顶槽14的两侧内壁上;齿轮18,所述齿轮18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杆17上,所述齿轮18与所述齿牙板15相适配;微型电机19,所述微型电机19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13的一侧,所述微型电机19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蓄电池20,所述蓄电池20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13的一侧;两个油缸21,两个所述油缸2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底部,所述油缸21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底座3并与所述底座3活动连接,所述油缸21的输出轴与所述联动座6固定连接。
所述框口9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所述活动块10并与所述活动块10滑动连接。
所述承重块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离罩,所述微型电机19和所述蓄电池20均位于所述隔离罩内。
所述底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所述下模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1与外界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本装置中微型电机19与蓄电池20通过导线连接并形成闭合回路;
在注塑完成后,需要先将注塑件顶出,此时上模1先被拉出,然后启动两个油缸21的输出轴伸出,便可带动联动座6上升,联动座6上升的同时,一方面导向顶杆7垂直向上,另一方面由于斜顶块8与活动通槽5为适配关系,因此在斜顶块8与活动通槽5的一侧倾斜内壁的滑动配合下,斜顶块8便会上升,同时在活动块10与滑杆之间的滑动关系,使得斜顶块8能够稳定的按照一定的角度倾斜上升,继而与导向顶杆7一样均上升至下模2的上方,这样便可将注塑件顶出,在顶出后,紧接着正向启动微型电机19,微型电机19输出轴的转动便会带动连杆17转动,这样便可带动齿牙板15下降,进而带动斜顶块8下降一段距离,紧接着外界用于推料的滑块便会进行合模运动,这样搞便使得滑块的合模运动更加顺畅,且不会与斜顶块8相碰撞,合模完毕后,反向启动微型电机19,将斜顶块8上升至原位,并启动油缸21的输出轴缩回,便可将导向顶杆7和斜顶块8带回原位,然后便可进行下一个注塑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注塑完成后,启动油缸21的输出轴伸出,便可将导向顶杆7和斜顶块8往上带动,继而将注塑件顶出,在顶出后,紧接着正向启动微型电机19,带动齿牙板15下降,使得斜顶块8下降一段距离,紧接着外界用于推料的滑块便会进行合模运动,通过对斜顶块8的一个活动式下降,使得滑块的合模运动更加顺畅,不会与斜顶块8相碰撞,从而有效避免了斜顶块8被撞而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给后续加工的效率带来提升。
第二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5-图7,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还包括卡座22,所述卡座22设置在所述下模2的上方,所述卡座22的底部开设有入槽23,所述上模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入槽23内并与所述入槽23的顶部内壁相接触,所述上模1的两侧均开设有嵌槽24,所述入槽2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25,所述活动孔25与所述嵌槽24相适配,所述卡座2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凹形座26,所述凹形座26远离所述卡座22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支杆27,所述支杆27远离所述卡座2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形座26外,所述凹形座26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连板28,所述连板28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凹形座26的下方并与所述凹形座26滑动连接,所述嵌槽24内设有堵块29,两个所述堵块29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活动孔25内,所述堵块29与所述嵌槽24相适配,所述支杆27上套设有弹簧30,所述弹簧30远离所述卡座22的一端与所述凹形座26远离所述卡座2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0靠近所述卡座22的一端与所述连板28固定连接。
所述支杆27位于所述凹形座26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耳,所述凹形座26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口,所述连板28贯穿所述滑口并与所述滑口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连板28靠近所述卡座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靠近所述上模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动孔25内并与所述堵块29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卡座22与外界液压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当需要更换上模1时,只需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拉动两个拉耳,使得两个连板28相互远离,并在各自衔接杆的带动下,将堵块29带出相应的嵌槽24,使得上模1失去了固定,然后便可对上模1进行拆换,操作方便,极大的节省了拆换时间,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和下模;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方;
滑孔,所述滑孔开设在所述下模上;
活动通槽,所述活动通槽开设在所述下模上;
联动座,所述联动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和所述底座之间;
导向顶杆,所述导向顶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联动座的顶部,所述导向顶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滑孔内并与所述下模的顶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导向顶杆与所述滑孔相适配;
斜顶块,所述斜顶块设置在所述活动通槽内,所述斜顶块与所述活动通槽相适配,所述斜顶块的顶部与所述下模的顶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框口,所述框口开设在所述联动座的顶部;
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框口内;
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块的顶部,所述衔接块的顶部延伸至所述联动座的上方;
推杆,所述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块上,所述推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活动通槽内;
承重块,所述承重块设置在所述活动通槽内,所述推杆通过螺栓与所述承重块固定连接;
顶槽,所述顶槽开设在所述承重块的顶部;
齿牙板,所述齿牙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斜顶块的底部,所述齿牙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顶槽内;
承载板,所述承载板滑动安装在所述顶槽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与所述齿牙板固定连接;
连杆,所述连杆转动安装在所述顶槽的两侧内壁上;
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板相适配;
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的一侧,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承重块的一侧;
两个油缸,两个所述油缸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油缸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油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联动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口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所述活动块并与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隔离罩,所述微型电机和所述蓄电池均位于所述隔离罩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所述下模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方设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底部开设有入槽,所述上模的顶部延伸至所述入槽内并与所述入槽的顶部内壁相接触,所述上模的两侧均开设有嵌槽,所述入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嵌槽相适配,所述卡座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凹形座,所述凹形座远离所述卡座的一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凹形座外,所述凹形座的顶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连板,所述连板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凹形座的下方并与所述凹形座滑动连接,所述嵌槽内设有堵块,两个所述堵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活动孔内,所述堵块与所述嵌槽相适配,所述支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与所述凹形座远离所述卡座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靠近所述卡座的一端与所述连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凹形座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耳,所述凹形座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口,所述连板贯穿所述滑口并与所述滑口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板靠近所述卡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靠近所述上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动孔内并与所述堵块固定连接。
CN202021275730.X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Active CN212603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5730.XU CN212603159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5730.XU CN212603159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3159U true CN212603159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7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5730.XU Active CN212603159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3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88753U (zh) 一种显微镜加工用镜座成型模具
CN107415166B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仁的模架
CN107310105B (zh) 一种实现奶粉盖模内贴标的延迟顶出模具结构
CN213035212U (zh) 注塑模具弯销二次侧抽芯机构
CN212603159U (zh) 一种防止滑块碰斜顶插伤结构的模具
CN103831957B (zh) 一种汽车装饰件注塑模具的机械式顶出机构
CN115556309B (zh) 一种倒钩塑胶件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CN207256774U (zh) 一种汽车拉手盒成型模具
CN110625893A (zh) 一种自动化注塑模具
CN203357823U (zh) 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
CN211221864U (zh) 充电宝外壳注塑模具
CN214353936U (zh) 一种注塑模具模内切断水口加速顶出水口机构
CN211031091U (zh) 一种可自动脱模汽车凹类零件的注塑模具
CN108015994B (zh) 基于型腔取件的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
CN220973204U (zh) 一种汽车排挡盖板注塑模具
CN217144800U (zh) 塑料开口篮模具拉钩防撞机构
CN220331862U (zh) 一种模具内抽结构
CN216152965U (zh) 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用自动顶出结构
CN215849392U (zh) 一种新型塑胶模具
CN219133062U (zh) 蜗轮盖的注塑模
CN211842979U (zh) 一种动模斜抽芯注射模具
CN219855796U (zh) 新风风门产品的组合滑块出模结构
CN214239273U (zh) 大型薄壁轻量化汽车后尾门注塑模具
CN220903869U (zh) 一种延迟顶杆设备
CN219855824U (zh) 一种模具用顶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