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4192U -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4192U
CN212564192U CN202021299328.5U CN202021299328U CN212564192U CN 212564192 U CN212564192 U CN 212564192U CN 202021299328 U CN202021299328 U CN 202021299328U CN 212564192 U CN212564192 U CN 212564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working
seat
piston ro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93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江洋
张广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93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4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4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4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包括贮液筒、工作缸、压缩阀、电磁阀总成、活塞杆、油封导向器总成以及缓冲组件。通过将电磁阀总成集成在减振器上,通过改变输入电流的大小改变减振器内部油液流量的大小,从而实现阻尼无级可调,可根据汽车行驶的实时状况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通过将电磁阀总成设置在活塞杆上且设置在减振器内部,节约整体减振器的外部空间,缩减整车的车装空间,方便装配;另外可以有效避免油液泄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是决定其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悬架系统要求能有效衰减、过滤来自不同路面的振动激励,同时兼顾提高汽车的操作稳定性。现有技术中,被动悬挂系统的阻尼与刚度一般是按经验设计确定的,是综合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折衷,故设计的阻尼力有局限性,不能充分发挥减振器衰减振动的优势,限制了悬挂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外置阀式减振器所需要的车装空间大,容易产生干涉且容易出现漏油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包括贮液筒、工作缸、压缩阀、电磁阀总成、活塞杆、油封导向器总成以及缓冲组件;所述贮液筒设置在减振器的最外侧,所述工作缸设置在贮液筒的内侧,所述工作缸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贮液筒与工作缸之间形成贮液腔,所述贮液腔内填充有减振器油和惰性气体;所述压缩阀设置在工作腔的底端,所述电磁阀总成设置在压缩阀的上方,所述活塞杆一端伸入工作腔内部与电磁阀总成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工作腔外部;所述活塞杆内部设置有电源线插件,所述电源线插件一端与电磁阀总成电连接,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油封导向器总成固定设置在工作腔的顶端,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油封导向器总成的底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磁阀总成包括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固定套、阀芯、预紧弹簧、调节弹簧、衔铁、电磁线圈以及导磁管;所述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间隙配合形成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一阀座与固定套间隙配合形成第二流通孔;所述阀芯底端伸入第二阀座的顶端且滑动连接;所述预紧弹簧套设在阀芯的外侧,所述阀芯的顶端设置在弹簧座内,所述弹簧座外侧套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的外侧设置有衔铁,所述衔铁的外周绕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衔铁之间设置有导磁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座、弹簧以及滑动座;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活塞杆的外侧且与工作缸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设置在固定座上,另一端设置在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所述滑动座与工作缸滑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磁阀总成将工作腔分隔为工作上腔和工作下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磁阀总成的底端外侧壁与工作缸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贮液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尘帽,所述防尘帽套设在活塞杆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惰性气体选用高纯氮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电磁阀总成集成在减振器上,通过改变输入电流的大小改变减振器内部油液流量的大小,从而实现阻尼无级可调,可根据汽车行驶的实时状况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2、通过将电磁阀总成设置在活塞杆上且设置在减振器内部,节约整体减振器的外部空间,缩减整车的车装空间,方便装配;另外可以有效避免油液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下行时减振器油液流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上行时减振器油液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包括贮液筒1、工作缸2、压缩阀3、电磁阀总成4、活塞杆5、油封导向器总成6以及缓冲组件7。
贮液筒1设置在减振器的最外侧,工作缸2设置在贮液筒1的内侧,工作缸2之间形成工作腔21。贮液筒1与工作缸2之间形成贮液腔11,贮液腔11内填充有减振器油和惰性气体。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惰性气体选用高纯氮气。在贮液腔11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可以为减振器内部工作空间提供稳定的压力,提高使用安全性。
压缩阀3设置在工作腔21的底端,电磁阀总成4设置在压缩阀3的上方,活塞杆5一端伸入工作腔21内部与电磁阀总成4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工作腔21外部。活塞杆5内部设置有电源线插件8,电源线插件8一端与电磁阀总成4电连接,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油封导向器总成6固定设置在工作腔21的顶端,缓冲组件7设置在油封导向器总成6的底端。需要说明的是活塞杆延伸至减振器外部的一侧为减振器的顶端。通过在减振器内部设置有油封导向器总成6,一方面对内部工作空间进行密封,对减振器油和惰性气体有效密封,避免产生泄露问题;另一方便可以对油封起有效地支撑作用,对活塞杆5的上下行运动产生导向作用。
通过将电磁阀总成4设置在活塞杆5上且设置在减振器内部,节约整体减振器的外部空间,缩减整车的车装空间,方便装配;另外可以有效避免油液泄露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如图2所示,电磁阀总成4包括第一阀座41、第二阀座42、固定套43、阀芯44、预紧弹簧45、调节弹簧46、衔铁47、电磁线圈48以及导磁管49;第一阀座41与第二阀座42间隙配合形成第一流通孔12,第一阀座41与固定套43间隙配合形成第二流通孔13;阀芯44底端伸入第二阀座42的顶端且滑动连接;预紧弹簧45套设在阀芯44的外侧,阀芯44的顶端设置在弹簧座50内,弹簧座50外侧套设有调节弹簧46;调节弹簧46的外侧设置有衔铁47,衔铁47的外周绕设有电磁线圈48,电磁线圈48与衔铁47之间设置有导磁管49。工作时,通过电源线插件8对电磁阀总成4进行通电,电磁线圈感48应电流产生磁场,导磁管49进行导磁并产生磁路,衔铁47在磁力作用下产生位移,调节弹簧46的压缩量发生变化,带动阀芯44和阀座产生位移;具体地,活塞杆5下行时,第一阀座41与第二阀座42之间产生间隙变化即第一流通孔12大小发生变化;活塞杆5上行时,第一阀座41、第二阀座42一起位移与固定套43产生间隙即第二流通孔13大小发生变化。根据流通孔大小的变化,减振器油液的流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阻尼力的无级调节。
通过将电磁阀总成4集成在减振器上,通过改变输入电流的大小改变减振器内部油液流量的大小,从而实现阻尼无级可调,可根据汽车行驶的实时状况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缓冲组件7包括固定座71、弹簧72以及滑动座73;固定座71套设在活塞杆5的外侧且与工作缸2内壁固定连接;弹簧72一端设置在固定座71上,另一端设置在滑动座73上,滑动座73固定设置在活塞杆5上,滑动座73与工作缸2滑动连接。通过在工作腔21内设置有缓冲组件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减振器拉伸至最大位置时起缓冲作用,可以有效保护电磁阀总成4。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电磁阀总成4将工作腔21分隔为工作上腔22和工作下腔23。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电磁阀总成4的底端外侧壁与工作缸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套9。通过密封套9将工作上腔22和工作下腔23进行分隔,在实际工作时,使减振器油流经电磁阀总成4在工作上腔22和工作下腔23之间进行流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贮液筒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尘帽10,防尘帽10套设在活塞杆5的外侧。通过设置防尘帽10,可以对减振器进行有效防尘,减少外界环境对减振器产生的不利影响。
工作时,活塞杆5下行时,减振器油液的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工作下腔23的减振器油一部分通过压缩阀3,冲击阀片变形,产生一部分阻尼力;另一部分减振器油液流入电磁阀总成4,通过第一流通孔12,最终流入工作上腔22,一部分产生阻尼力;两部分阻尼力最终形成减振器压缩阻尼力。当电磁阀总成4中通入电流发生改变时,电磁阀总成4内流通孔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减振器油液的流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压缩阻尼力的改变,即实现压缩阻尼力的无级可调。
活塞杆5上行时,减振器油液流动方向相反,如图4所示。减振器油液从工作上腔22流入电磁阀总成4,通过第二流通孔13,最终进入工作下腔23,从而产生复原阻尼力。当电磁阀总成4中通入电流发生改变时,电磁阀总成4内流通孔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减振器油的流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复原阻尼力的改变,即实现复原阻尼力的无级可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液筒(1)、工作缸(2)、压缩阀(3)、电磁阀总成(4)、活塞杆(5)、油封导向器总成(6)以及缓冲组件(7);所述贮液筒(1)设置在减振器的最外侧,所述工作缸(2)设置在贮液筒(1)的内侧,所述工作缸(2)之间形成工作腔(21);所述贮液筒(1)与工作缸(2)之间形成贮液腔(11),所述贮液腔(11)内填充有减振器油和惰性气体;所述压缩阀(3)设置在工作腔(21)的底端,所述电磁阀总成(4)设置在压缩阀(3)的上方,所述活塞杆(5)一端伸入工作腔(21)内部与电磁阀总成(4)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工作腔(21)外部;所述活塞杆(5)内部设置有电源线插件(8),所述电源线插件(8)一端与电磁阀总成(4)电连接,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油封导向器总成(6)固定设置在工作腔(21)的顶端,所述缓冲组件(7)设置在油封导向器总成(6)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总成(4)包括第一阀座(41)、第二阀座(42)、固定套(43)、阀芯(44)、预紧弹簧(45)、调节弹簧(46)、衔铁(47)、电磁线圈(48)以及导磁管(49);所述第一阀座(41)与第二阀座(42)间隙配合形成第一流通孔(12),所述第一阀座(41)与固定套(43)间隙配合形成第二流通孔(13);所述阀芯(44)底端伸入第二阀座(42)的顶端且滑动连接;所述预紧弹簧(45)套设在阀芯(44)的外侧,所述阀芯(44)的顶端设置在弹簧座(50)内,所述弹簧座(50)外侧套设有调节弹簧(46);所述调节弹簧(46)的外侧设置有衔铁(47),所述衔铁(47)的外周绕设有电磁线圈(48),所述电磁线圈(48)与衔铁(47)之间设置有导磁管(4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固定座(71)、弹簧(72)以及滑动座(73);所述固定座(71)套设在活塞杆(5)的外侧且与工作缸(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72)一端设置在固定座(71)上,另一端设置在滑动座(73)上,所述滑动座(73)固定设置在活塞杆(5)上,所述滑动座(73)与工作缸(2)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总成(4)将工作腔(21)分隔为工作上腔(22)和工作下腔(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总成(4)的底端外侧壁与工作缸(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套(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筒(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尘帽(10),所述防尘帽(10)套设在活塞杆(5)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选用高纯氮气。
CN202021299328.5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Active CN212564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9328.5U CN21256419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9328.5U CN21256419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4192U true CN212564192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9328.5U Active CN21256419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41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6660A (zh) * 2021-06-10 2021-08-17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内置cdc减振器
CN117072605A (zh) * 2023-08-22 2023-11-17 浙江朝日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的油气混合减振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6660A (zh) * 2021-06-10 2021-08-17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内置cdc减振器
CN117072605A (zh) * 2023-08-22 2023-11-17 浙江朝日减振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的油气混合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64192U (zh)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CN107314077B (zh) 一种内外双线圈的双筒式磁流变减振器
CN105605141B (zh) 一种多筒式可协同工作的磁流变阻尼减振器
CN103423364A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
KR20140022583A (ko) 쇽 업소버의 밸브 조립체
CN110017349B (zh) 一种车用刚度可控磁流变减振器及刚度调控方法
CN102889329A (zh) 一种双缸带浮动活塞总成的高压减震器
CN207454650U (zh) 一种复合式磁流变减震器
CN205896020U (zh) 刚度和阻尼可调式高速列车半主动空气悬挂装置
CN206000927U (zh) 比例电磁铁式汽车减震器用调节阀总成
CN212839114U (zh) 一种外置式单阀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US9765844B2 (en) Suspension device
CN212839115U (zh)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CN202790291U (zh) 一种双缸带浮动活塞总成的高压减震器
CN104385874B (zh) 一种谐振频率自跟踪的超磁致伸缩车辆悬架减振装置
CN211343837U (zh) 一种电动车用的稳定液压减震器
CN206000928U (zh) 比例电磁铁式汽车减震器
CN214367447U (zh) 汽车、悬架系统及其阻尼可切换的减震器
CN211343836U (zh) 一种电动车用的液压减震器
CN112253668A (zh) 一种减振器的可调节低速回弹阻尼结构
CN219062297U (zh) 一种可调节阻尼减振器
CN112594320A (zh) 一种惯容与磁流变阻尼融合式悬架减振机构
CN220134497U (zh) 一种可调节式车用减震器
CN220668223U (zh) 列车连续阻尼控制减振装置
CN202284623U (zh) 汽车减振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