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9115U -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9115U
CN212839115U CN202021293050.0U CN202021293050U CN212839115U CN 212839115 U CN212839115 U CN 212839115U CN 202021293050 U CN202021293050 U CN 202021293050U CN 212839115 U CN212839115 U CN 212839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ole
shock absorber
working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30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江洋
张广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run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30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9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9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9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包括贮液筒、工作缸、电磁阀总成、压缩阀、气室、浮动活塞、活塞阀、活塞杆以及油封导向总成,所述电磁阀总成包括复原电磁阀和压缩电磁阀。通过将电磁阀总成设置在贮液筒侧壁上,通过对电磁阀总成改变输入电流的大小,改变减振器油液的流量大小,从而实现阻尼无级可调;根据汽车行驶的实时状况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电磁阀总成包括复原电磁阀和压缩电磁阀,通过在减振器上设置有双阀,可以实现复原阻尼力和压缩阻尼力分开调节,阻尼调节可控性更好,实现更优的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系统是决定其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悬架系统要求能有效衰减、过滤来自不同路面的振动激励,同时兼顾提高汽车的操作稳定性。现有技术中,被动悬挂系统的阻尼与刚度一般是按经验设计确定的,是综合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折衷,故设计的阻尼力有局限性,不能充分发挥减振器衰减振动的优势,无法根据实时路况来对阻尼力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包括贮液筒、工作缸、电磁阀总成、压缩阀、气室、浮动活塞、活塞阀、活塞杆以及油封导向总成;所述贮液筒与工作缸之间形成贮液腔,所述工作缸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工作缸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工作腔通过第一通孔、第四通孔与贮液腔贯通连接;所述电磁阀总成设置在贮液筒的侧壁上,所述贮液筒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电磁阀总成通过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贮液腔贯通连接;所述压缩阀设置在工作缸的底端,所述贮液筒内部底端设置有气室,所述气室顶端设置有浮动活塞,所述浮动活塞与压缩阀之间形成浮动油腔;所述活塞杆一端伸入工作腔内部且与活塞阀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贮液筒外侧;所述油封导向总成固定设置在工作腔的顶端。
所述电磁阀总成包括复原电磁阀和压缩电磁阀,所述复原电磁阀和压缩电磁阀组成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复原电磁阀包括阀套、密封组件、衔铁、电磁线圈以及电源接插件;所述阀套固定设置在电磁阀的顶端,所述密封组件贯通阀套底部且滑动连接,所述衔铁套设在阀套的外侧且滑动连接,所述衔铁与密封组件抵接;所述电磁线圈绕设在衔铁的外侧,所述电磁线圈与电源接插件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推杆以及密封球,所述推杆一端伸入阀套内部,另一端设置在阀套的底端且与密封球抵接,所述密封球设置在衔铁的内部且滑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活塞阀将工作腔分隔为工作上腔和工作下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密封垫将贮液腔分隔为贮液上腔和贮液下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工作上腔通过第一通孔与贮液上腔贯通连接,所述工作下腔通过第四通孔与贮液下腔贯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气室内填充有高压高纯氮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将电磁阀总成设置在贮液筒侧壁上,通过对电磁阀总成改变输入电流的大小,改变减振器油液的流量大小,从而实现阻尼无级可调;根据汽车行驶的实时状况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2、电磁阀总成包括复原电磁阀和压缩电磁阀,通过在减振器上设置有双阀,可以实现复原阻尼力和压缩阻尼力分开调节,阻尼调节可控性更好,从而实现更优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复原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包括贮液筒1、工作缸2、电磁阀总成3、压缩阀4、气室5、浮动活塞6、活塞阀7、活塞杆8以及油封导向总成9。
贮液筒1与工作缸2之间形成贮液腔11,工作缸2之间形成工作腔21,工作缸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和第四通孔23,工作腔21通过第一通孔22、第四通孔23与贮液腔11贯通连接。电磁阀总成3设置在贮液筒1的侧壁上,贮液筒1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电磁阀总成3通过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与贮液腔11贯通连接。压缩阀4设置在工作缸2的底端,贮液筒1内部底端设置有气室5,气室5顶端设置有浮动活塞6,浮动活塞6与压缩阀4之间形成浮动油腔10。活塞杆8一端伸入工作腔21内部且与活塞阀7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贮液筒1外侧。油封导向总成9固定设置在工作腔21的顶端。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减振器上活塞杆延伸至贮液筒外部的一侧为减振器顶端。
电磁阀总成3包括复原电磁阀31和压缩电磁阀32,复原电磁阀31和压缩电磁阀32组成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如图2所示,复原电磁阀31包括阀套311、密封组件312、衔铁313、电磁线圈314以及电源接插件315;阀套311固定设置在电磁阀的顶端,密封组件312贯通阀套311底部且滑动连接,衔铁313套设在阀套311的外侧且滑动连接,衔铁313与密封组件312抵接;电磁线圈314绕设在衔铁313的外侧,电磁线圈314与电源接插件315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密封组件312包括推杆316以及密封球317,推杆316一端伸入阀套311内部,另一端设置在阀套311的底端且与密封球317抵接,密封球317设置在衔铁313的内部且滑动连接。
工作时,通过对电源接插件315进行通电后,电磁线圈314会产生磁场,衔铁313在磁力作用下发生位移,衔铁313与阀套311侧壁间隙配合,衔铁313发生位移后与阀套311之间出现间隙即减振器油液的流通孔18;其中减振器油从进油口17进入时会推动推杆316和密封球317抵接在衔铁313的内部实现更优化的密封性。工作过程中根据对电磁阀输入电流进行改变,减振器油液在电磁阀内部的流通孔大小会发生改变,即油液流通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工作过程中阻尼力的无级可调。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活塞阀7将工作腔21分隔为工作上腔24和工作下腔25。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第二通孔12与第三通孔1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4。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密封垫14将贮液腔11分隔为贮液上腔15和贮液下腔16。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工作上腔24通过第一通孔22与贮液上腔15贯通连接,工作下腔25通过第四通孔23与贮液下腔16贯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气室5内填充有高压高纯氮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浮动活塞6将贮液腔11与气室5分隔开,形成油气分离式减振器。在气室5内填充有高压高纯氮气,可以保证减振器贮液腔11内不会出现空腔,为减振器内部空间提供稳定的压力,从而保证减振器更好地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活塞杆8上行时,复原电磁阀31工作;工作上腔24中的减振器油液一部分通过复原阀,产生一部分复原阻尼力;另一部分减振器油液通过第一通孔22进入贮液上腔15,然后通过第二通孔12进入复原电磁阀31内,减振器油液流经复原电磁阀31后依次经过第三通孔13、贮液下腔16、第四通孔23后进入工作下腔25,产生部分复原阻尼力;两部分复原阻尼力最终形成减振器复原阻尼力。当复原电磁阀31通入电流时,复原电磁阀31内部流通孔改变,减振器油液的流量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阻尼力的大小,实现复原阻尼力的实时无级调节。
活塞杆8下行时,压缩电磁阀32工作;工作下腔25中的减振器油液一部分通过压缩阀4,产生部分压缩阻尼力;另一部分减振器油液通过第四通孔23进入贮液下腔16,然后通过第三通孔13进入压缩电磁阀32内,减振器油液流经压缩电磁阀32后依次经过第二通孔12、贮液上腔15、第一通孔22进入工作上腔24内,产生部分压缩阻尼力;两部分压缩阻尼力力最终形成减振器压缩阻尼力。当压缩电磁阀32通入电流时,压缩电磁阀32内部流通孔改变,减振器油液的流量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阻尼力的大小,实现压缩阻尼力的实时无级调节。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磁阀总成3设置在贮液筒1侧壁上,通过对电磁阀总成3改变输入电流的大小,改变减振器油液的流量大小,从而实现阻尼无级可调;根据汽车行驶的实时状况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力,改善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其中电磁阀总成3包括复原电磁阀31和压缩电磁阀32,通过在减振器上设置有双阀,可以实现复原阻尼力和压缩阻尼力分开调节,阻尼调节可控性更好,从而实现更优的减振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贮液筒(1)、工作缸(2)、电磁阀总成(3)、压缩阀(4)、气室(5)、浮动活塞(6)、活塞阀(7)、活塞杆(8)以及油封导向总成(9);所述贮液筒(1)与工作缸(2)之间形成贮液腔(11),所述工作缸(2)之间形成工作腔(21),所述工作缸(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2)和第四通孔(23),所述工作腔(21)通过第一通孔(22)、第四通孔(23)与贮液腔(11)贯通连接;所述电磁阀总成(3)设置在贮液筒(1)的侧壁上,所述贮液筒(1)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所述电磁阀总成(3)通过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与贮液腔(11)贯通连接;所述压缩阀(4)设置在工作缸(2)的底端,所述贮液筒(1)内部底端设置有气室(5),所述气室(5)顶端设置有浮动活塞(6),所述浮动活塞(6)与压缩阀(4)之间形成浮动油腔(10);所述活塞杆(8)一端伸入工作腔(21)内部且与活塞阀(7)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贮液筒(1)外侧;所述油封导向总成(9)固定设置在工作腔(21)的顶端;
所述电磁阀总成(3)包括复原电磁阀(31)和压缩电磁阀(32),所述复原电磁阀(31)和压缩电磁阀(32)组成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电磁阀(31)包括阀套(311)、密封组件(312)、衔铁(313)、电磁线圈(314)以及电源接插件(315);所述阀套(311)固定设置在电磁阀的顶端,所述密封组件(312)贯通阀套(311)底部且滑动连接,所述衔铁(313)套设在阀套(311)的外侧且滑动连接,所述衔铁(313)与密封组件(312)抵接;所述电磁线圈(314)绕设在衔铁(313)的外侧,所述电磁线圈(314)与电源接插件(31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12)包括推杆(316)以及密封球(317),所述推杆(316)一端伸入阀套(311)内部,另一端设置在阀套(311)的底端且与密封球(317)抵接,所述密封球(317)设置在衔铁(313)的内部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7)将工作腔(21)分隔为工作上腔(24)和工作下腔(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2)与第三通孔(1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14)将贮液腔(11)分隔为贮液上腔(15)和贮液下腔(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上腔(24)通过第一通孔(22)与贮液上腔(15)贯通连接,所述工作下腔(25)通过第四通孔(23)与贮液下腔(16)贯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5)内填充有高压高纯氮气。
CN202021293050.0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Active CN212839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3050.0U CN212839115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3050.0U CN212839115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9115U true CN212839115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81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3050.0U Active CN212839115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91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1252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空气弹簧组件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1252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空气弹簧组件及汽车
CN114321252B (zh) * 2021-12-30 2023-12-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空气弹簧组件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9202B2 (en) Vehicular shock absorb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1290036B (zh) 流体压力缓冲器
CN101476571B (zh) 参数自适应调整皮囊式液压蓄能器
CN103423364B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
CN202674143U (zh) 机车车辆用横向减振器
CN103775557B (zh) 一种可调式减震器
CN212839115U (zh) 一种外置式双阀无级可调阻尼减振器
CN212564192U (zh) 一种内置式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CN102518730A (zh) 一种充气式减震器
CN201461828U (zh) 电控可变阻尼式减震器
CN2608759Y (zh) 液力减振器
CN112682451B (zh) 一种阻尼连续可调的油气弹簧
CN212839114U (zh) 一种外置式单阀阻尼无级可调减振器
CN103557262A (zh) 一种阻尼自调节减振器
CN201317237Y (zh) 节流面积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
US20220128117A1 (en) Shock absorber
US11047445B2 (en) Damper with dual pistons
CN206000928U (zh) 比例电磁铁式汽车减震器
CN212177743U (zh) 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
CN211599384U (zh) 一种具有车辆车身高度调节功能的减震器
CN220566484U (zh) 减振器及车辆
CN102128230B (zh) 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油气弹簧
CN107989947B (zh) 一种多活塞阻尼可调式减震器机构
CN201385558Y (zh) 开阀压力可控型三级阻尼可调油气悬架
CN212775306U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用单循环外置可调的抗蛇行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