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9441U -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9441U
CN212529441U CN202021840857.1U CN202021840857U CN212529441U CN 212529441 U CN212529441 U CN 212529441U CN 202021840857 U CN202021840857 U CN 202021840857U CN 212529441 U CN212529441 U CN 212529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oisting mechanism
traveling
cran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08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薇
程海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hang Ke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Shang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Shang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Shang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08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9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9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9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该吊装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底架、顶架和两个侧架,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相对设置,一个所述侧架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一侧边,另一个所述侧架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另一侧边;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架下方的伸缩架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架相对所述顶架沿所述顶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或缩回所述框架;所述伸缩架上设有起吊机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起吊机用于吊装货物,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起吊机沿所述伸缩架的长度方向移动。该吊装机构的设计能够适用于不同车辆,实现货物的自动装卸,提高了装卸货物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车辆搬运货物时,大多还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装卸货物,耗时耗力,人工成本高。
虽然也有货运车辆自身带有起吊设备,用于吊装货物,但是这些起吊设备多固定设置在货运车辆上,只能针对专用的货物实现吊装,也就是说这些货运车辆的针对性强,不具有普适性;在实际中,若因货物运输要求需要调用其他货车时,还是需要人工来搬运货物。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吊装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车辆实现装卸货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该吊装机构的设计能够适用于不同车辆,实现货物的自动装卸,提高了装卸货物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底架、顶架和两个侧架,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相对设置,一个所述侧架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一侧边,另一个所述侧架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另一侧边;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架下方的伸缩架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架相对所述顶架沿所述顶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或缩回所述框架;所述伸缩架上设有起吊机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起吊机用于吊装货物,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起吊机沿所述伸缩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顶架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第一滑道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源和第一传动部,所述伸缩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道部配合的移动部,所述第一驱动源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移动部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伸缩架沿所述第一滑道部移动。
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伸缩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源为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传动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移动部包括两个第一行走部,所述第一行走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行走部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另一端搭接于所述第一滑道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行走部的所述第一齿轮部均啮合配合。
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伸缩架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道部的位置形成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内,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外侧。
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伸缩架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第二滑道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源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驱动源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起吊机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起吊机沿所述第二滑道部移动。
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驱动源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起吊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的第二输出齿轮和两个第二行走部,所述第二行走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行走部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部,另一端搭接于所述第二滑道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二行走部的所述第二齿轮部均啮合配合。
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顶架与各所述侧架的连接处还固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框架内部的滑槽部,所述滑槽部沿所述顶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伸缩架的两侧部滑动插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滑槽部。
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起吊机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具体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起吊机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在所述伸缩架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且分别靠近对应侧的所述侧架设置。
如上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底架、所述顶架、两个所述侧架和所述伸缩架均由杆件拼接形成,所述侧架与所述底架、所述顶架的连接处均通过过渡杆件插接连接,和/或所述侧架、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各自的各杆件通过过渡杆件插接连接,所述伸缩架的各杆件也通过过渡杆件插接连接,通过过渡杆件插接的各杆件的插接长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用于容纳货物的厢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的所述框架与所述厢体的空间匹配,所述吊装机构与所述厢体相对独立,且能够放置于所述厢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装机构,相对于车辆来说独立设置,在需要运输货物时,可以选择具有用于载货厢体的任何车辆,将该吊装机构放置在车辆的厢体内,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伸缩架伸出框架外,即伸出厢体外,其伸出长度可根据货物在车辆外的位置来确定,之后,通过第二驱动部件驱动起吊机沿伸缩架移动至合适位置,利用起吊机吊起货物后,再驱动起吊机吊装着货物向厢体内移动,根据需要同时也可通过第一驱动部件控制伸缩架的位置,以便于起吊机将货物吊运至厢体内的合适位置并放下,之后重复直至将所有货物装车,在卸车时,操作逆向进行。可见,该吊装机构不受限于车辆,可以方便地实现不同货物的自动装卸,无需专门针对货物设计车辆,对于不同的货物运输,在调配车辆时也不受限制,应用性广,能够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吊装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吊装机构的伸缩架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吊装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吊装机构在第一驱动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吊装机构在第一驱动机构处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A向视图;
图8为图3中吊装机构在第二驱动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4中吊装机构在第二驱动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框架100,底架110,顶架120,侧架130,伸缩架140,凹陷区域141,滑槽部150,第一杆件101a,第二杆件101b,过渡杆件102;
第一滑道部210,第一电机220,第一输出齿轮221,第一安装座 230,第一行走部240,第一齿轮部241,第一从动部250;
第二滑道部310,第二电机320,第二输出齿轮321,第二安装座 330,第二行走部340,第二齿轮部341,第二从动部350;
起吊机400;限位板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吊装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吊装机构的伸缩架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吊装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3 的右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吊装机构在第一驱动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吊装机构在第一驱动机构处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5中A-A向视图;图8为图3中吊装机构在第二驱动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4中吊装机构在第二驱动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辆包括用于容纳货物的厢体,还包括与厢体相对独立的吊装机构,该吊装机构能够放置于厢体内。
该吊装机构包括框架,框架100包括底架110、顶架120和两个侧架130,底架110和顶架120相对设置,一个侧架130连接底架110 和顶架120的一侧边,另一个侧架130连接底架110和顶架120的另一侧边,可以理解,这样设置后框架100形成有容纳空间。且框架100的两端具有与该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
该吊装机构还包括连接于顶架120下方的伸缩架140和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伸缩架140相对顶架120沿顶架12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或缩回框架100;伸缩架140上设有起吊机400 和第二驱动部件,起吊机400用于吊装货物,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起吊机400沿伸缩架140的长度方向移动。
该吊装机构相对车辆来说独立设置,在需要运输货物时,可以选择具有用于载货厢体的任何车辆,将该吊装机构放置在车辆的厢体内,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动伸缩架140伸出框架100外,即伸出厢体外,其伸出长度可根据货物在车辆外的位置来确定,之后,通过第二驱动部件驱动起吊机400沿伸缩架140移动至合适位置,利用起吊机400 吊起货物后,再驱动起吊机400吊装着货物向厢体内移动,根据需要同时也可通过第一驱动部件控制伸缩架140的位置,以便于起吊机400 将货物吊运至厢体内的合适位置并放下,之后重复直至将所有货物装车,在卸车时,操作逆向进行即可。
可见,该吊装机构不受限于车辆,可以适用于各种具有厢体的车辆,方便地实现不同货物的自动装卸,无需专门针对货物设计车辆,对于不同的货物运输,在调配车辆时也不受限制,应用性广,能够节省成本。
该实施例中,在顶架120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第一滑道部 210,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源和第一传动部,伸缩架140上设置有与第一滑道部210配合的移动部,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一传动部与移动部传动连接,以带动伸缩架140沿第一滑道部210移动。
具体的,伸缩架140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230,第一驱动源具体为第一电机220,第一电机220和第一传动部均安装在第一安装座 230上,第一传动部包括与第一电机220的输出轴固接的第一输出齿轮221,移动部包括两个第一行走部240,第一行走部24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安装座230,第一行走部240的一端为与第一输出齿轮221 啮合的第一齿轮部241,另一端搭接于第一滑道部210;第一输出齿轮 221与两个第一行走部240的第一齿轮部241均啮合配合。
如图5和图7所示,为实现上述相关配合,两个第一行走部240 沿第一滑道部210的长度方向排布,第一输出齿轮221位于两个第一行走部240之间,以便同时与两个第一行走部240的第一齿轮部241 啮合。
这样,第一电机220转动时,驱动第一输出齿轮221转动,由于第一输出齿轮221与两个第一行走部240的第一齿轮部241均啮合配合,在齿轮啮合的传动作用下,带动两个第一行走部240沿第一滑道部210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安装座230及与第一安装座230固接的伸缩架140一起沿第一滑道部210移动,实现伸缩架140相对框架100 的伸缩。
具体的,第一滑道部210包括截面呈工字形的工字梁,如图6所示,第一行走部240搭接于工字梁的底壁,在第一输出齿轮221的传动作用下,第一行走部240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同时沿工字梁的底壁移动。
结合图5至图7,第一行走部240的第一齿轮部241为圆形结构,其与第一滑道部210搭接的一端可以呈圆柱状结构,基于配合,第一齿轮部241的径向尺寸大于搭接部的径向尺寸,当然,实际设置时,第一行走部240与第一滑道部210搭接的部分也可以呈圆台状结构。这样,第一行走部240的截面大致呈T形结构。
具体的,伸缩架140在对应于第一滑道部210的位置形成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区域141,第一安装座230位于该凹陷区域141内,第一电机220位于凹陷区域141的外侧,也就是说,第一电机220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30的远离凹陷区域141的一侧,这样,与第一电机220配合的第一输出齿轮221及第一行走部240位于凹陷区域141内,便于与第一滑道部210形成配合。
可以理解,第一行走部240只能与第一滑道部210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搭接配合,在此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还设有两个第一从动部250,两个第一从动部250均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座230,第一从动部250具体位于第一滑道部210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行走部 240相对的一侧,在第一安装座230沿第一滑道部210移动时,第一从动部250能够随动,也就是说,第一从动部250与第一行走部240 同步转动,第一行走部240和第一从动部250位于前述工字梁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从动部250起到受力支撑的作用,与第一行走部240配合,确保伸缩架140伸缩移动的稳定性。
实际设置时,第一安装座230可以与伸缩架140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
除了上述通过齿轮结构配合实现伸缩架140的伸缩移动方式外,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以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来实现伸缩架140相对顶架120的伸缩移动,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比如丝杠螺母的传动形式等。
该实施例中,为确保伸缩架140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顶架 120与两个侧架130的连接处固设有开口朝向框架100内部的滑槽部 150,伸缩架140的两侧部滑道插装于对应位置的滑槽部150,可以理解,滑槽部150与第一滑道部210一样,沿着顶架120的长度方向延伸,对伸缩架140起到限位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该实施例中,在伸缩架140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第二滑道部310,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源和第二传动部,第二驱动源通过第二传动部与起吊机400传动连接,以带动起吊机400沿第二滑道部310移动。
具体的,第二驱动源为第二电机320,还设有第二安装座330,起吊机400、第二电机320和第二传动部均安装在第二安装座330上,第二传动部包括与第二电机320的输出轴固接的第二输出齿轮321和两个第二行走部340,第二行走部340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座330,第二行走部340的一端为与第二输出齿轮321啮合的第二齿轮部341,另一端搭接于第二滑道部321;第二输出齿轮321与两个第二行走部 340的第二齿轮部341均啮合配合。
如图8所示,为实现上述相关配合,两个第二行走部340沿第二滑道部310的长度方向排布,第二输出齿轮321位于两个第二行走部 340之间,以便同时与两个第二行走部340的第二齿轮部341啮合。
这样,第二电机320转动时,驱动第二输出齿轮321转动,由于第二输出齿轮321与两个第二行走部340的第二齿轮部341均啮合配合,在齿轮啮合的传动作用下,带动两个第二行走部340沿第二滑道部310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安装座330及与第二安装座330上的起吊机400一起沿第二滑道部310移动,实现起吊机400相对伸缩架140 的移动。
具体的,第二滑道部310也包括截面呈工字形的工字梁,如图9 所示,第二行走部340搭接于工字梁的底壁,在第二输出齿轮321的传动作用下,第二行走部340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同时沿工字梁的底壁移动。
与前述第一行走部240类似,第二行走部340的第二齿轮部341 也为圆形结构,与第二滑道部3210搭接的一端可以呈圆柱状结构,也可以呈圆台状结构。
具体设置时,第二电机320和起吊机400分别设于第二安装座330 的两侧,组装后,也位于第二滑道部310的两侧,以确保第二安装座 330及其上结构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样地,也可以设置与第一行走部340同步转动的第二从动部 350,第二从动部350也设有两个,均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座330,第二从动部350具体位于第二滑道部310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二行走部 340相对的一侧,如图8所示,在第二安装座330沿第二滑道部310 移动时,第二从动部350能够随动;第二行走部340和第二从动部350 位于第二滑道部310的工字梁在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二从动部350起到受力支撑的作用,与第一行走部340配合,提高起吊机400沿伸缩架140移动的稳定性。
图示方案中,以齿轮结构配合实现起吊机400相对伸缩架140的移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以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来实现起吊机400 相对伸缩架140的移动,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比如丝杠螺母的传动形式等。
该实施例中,起吊机400和用于驱动其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具体设有两组,两组起吊机400和第二驱动部件在伸缩架140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且分别靠近对应侧的侧架130设置。
如此设置后,在吊装较大的货物时,可使两个起吊机400同步动作,一起配合吊装货物,在吊装货物较小时,可使一个起吊机400作业实现货物的吊装,两个起吊机400分别作业吊装货物,可以提高装卸货物的效率。
该实施例中,用于驱动伸缩架140相对顶架120伸缩的第一驱动部件及相关结构具体设为一组,为保证伸缩架140伸缩受力的平衡性,第一驱动部件及相对结构设于框架100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上。
可以理解,实际设置时,第一驱动部件及相关结构也可以设为两组,但是两个第一驱动源需要同步动作。
具体的方案中,为限制伸缩架140相对框架100伸缩的位置及起吊机400沿伸缩架140移动的位置,在前述第一滑道部210和第二滑道部310的两个端部可以均固设有限位板500。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框架100的两端均开口设计,伸缩架140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伸缩,如图2所示,其中的箭头表示了伸缩架140 可伸缩的方向,所以在装入车辆的厢体内时,无需选择装入方向,都能实现货物的装卸。
该实施例中,底架110、顶架120、两个侧架130和伸缩架140 均可以通过杆件拼接而成,侧架130与底架110、顶架120的连接处均通过过渡杆件102插接连接,和/或侧架130、底架110和顶架120 各自的各杆件通过过渡杆件102插接连接,伸缩架140的各杆件也通过过渡杆件102插接连接,通过过渡杆件102插接的各杆件的插接长度可调。这样,可以通过过渡杆件102和与其插接的杆件的插接长度的调整,可以调节框架100的长度、高度和宽度,以及伸缩架140的尺寸,如此可以使吊装机构能够与不同尺寸厢体的车辆配合,适应性更广。
以图示方案来说,底架110、顶架120和两个侧架130均包括多个沿框架100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杆件101a,侧架130的第一杆件101a与对应位置处的底架110、顶架120的第一杆件101a均通过过渡杆件102插接连接,通过过渡杆件102插接的各第一杆件101a的插接长度均可调节。
可以理解,为了保证框架100的强度,其各架部的前述相邻第一杆件101a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杆件连接,比如图示中,侧架130的相邻第一杆件101a之间连接有第二杆件101b,第二杆件101b与第一杆件101a也通过过渡杆件102插接连接,并插接长度可调,以适应侧架 130尺寸的变化。
同样地,为适应框架100尺寸的变化,伸缩架140的各组成杆件也通过类似上述方式连接。
图中只是示例性说明框架100各架部的结构及尺寸可调方式,可以理解,实际设置时,各架部的杆件101的拼接方式不限于图中所示,但尺寸可调的连接方式可以与上述相同,即通过过渡杆件102插接来调节尺寸。
该实施例中的起吊机400可以选用任何具有起吊功能的设备,比如电卷扬机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底架、顶架和两个侧架,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相对设置,一个所述侧架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一侧边,另一个所述侧架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另一侧边;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架下方的伸缩架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架相对所述顶架沿所述顶架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或缩回所述框架;所述伸缩架上设有起吊机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起吊机用于吊装货物,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起吊机沿所述伸缩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第一滑道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驱动源和第一传动部,所述伸缩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道部配合的移动部,所述第一驱动源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移动部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伸缩架沿所述第一滑道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伸缩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源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传动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移动部包括两个第一行走部,所述第一行走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行走部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部,另一端搭接于所述第一滑道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一行走部的所述第一齿轮部均啮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滑道部的位置形成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区域,所述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凹陷区域内,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凹陷区域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架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第二滑道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驱动源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驱动源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部与所述起吊机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起吊机沿所述第二滑道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驱动源为第二电机,所述起吊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传动部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的第二输出齿轮和两个第二行走部,所述第二行走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行走部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部,另一端搭接于所述第二滑道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二行走部的所述第二齿轮部均啮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与各所述侧架的连接处还固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框架内部的滑槽部,所述滑槽部沿所述顶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伸缩架的两侧部滑动插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滑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具体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起吊机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在所述伸缩架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布置,且分别靠近对应侧的所述侧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所述顶架、两个所述侧架和所述伸缩架均由杆件拼接形成,所述侧架与所述底架、所述顶架的连接处均通过过渡杆件插接连接,和/或所述侧架、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各自的各杆件通过过渡杆件插接连接,所述伸缩架的各杆件也通过过渡杆件插接连接,通过过渡杆件插接的各杆件的插接长度可调。
10.车辆,包括用于容纳货物的厢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的所述框架与所述厢体的空间匹配,所述吊装机构与所述厢体相对独立,且能够放置于所述厢体内。
CN202021840857.1U 2020-08-28 2020-08-28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Active CN212529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857.1U CN212529441U (zh) 2020-08-28 2020-08-28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857.1U CN212529441U (zh) 2020-08-28 2020-08-28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9441U true CN212529441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9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0857.1U Active CN212529441U (zh) 2020-08-28 2020-08-28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94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3883A (zh) * 2020-08-28 2020-11-03 亚洲商宇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3883A (zh) * 2020-08-28 2020-11-03 亚洲商宇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9798B2 (en) System for moving loads
JP2022531014A (ja) リバーステレスコピックシステムと自動運搬装置
CN106740379B (zh) 一种散货车载自卸系统
CN212529441U (zh)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CN109018364B (zh) 一种物流箱及含其的物流无人机
CN104442514A (zh) 一种汽车起重尾板结构
CN109607426A (zh) 一种agv叉车
CN112896213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轨道车辆的运输系统
CN110979137A (zh) 一种带可伸缩滑臂吊装机构的厢式运输车
CN105584492A (zh) 一种驮背式运输用新型铁路货车
CN106144673B (zh) 一种旋转式迁车台的迁车方法
WO2001056835A1 (en) Flat goods clamping and transporting apparatus
CN111873883A (zh) 吊装机构及具有该吊装机构的车辆
CN112550124A (zh) 一种输送夹紧装置
CN215756214U (zh) 一种自动装卸装置及运输平台
CN113022604A (zh) 铁路运载平车
KR200273148Y1 (ko) 화물 자동차 상,하차 슬라이딩 자동장치
JP4591822B2 (ja) 貨物自動車の荷物庫用運搬装置、並びに荷物庫用運搬装置を備えた貨物自動車
CN212637277U (zh) 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车
KR101662955B1 (ko) 자동화물 시스템용 이동셔틀
CN201998874U (zh) 颗粒状货物运输自卸车车厢
CN110723051B (zh) 一种新型自卸车后门的翻启装置
CN216996761U (zh) 一种货物运输装车装卸货设备
CN216945092U (zh) 汽车配件上下料装置及系统
CN218431001U (zh) 一种货车车箱互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8

Address after: Room 0010, Area A, 5th Floor, Building C, Building 1, No. 10, Longyu North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Yashang Ke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8 floor 428, building 28, yard 9, Huinan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Asia Shang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