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4901U - 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4901U
CN212514901U CN202021244301.6U CN202021244301U CN212514901U CN 212514901 U CN212514901 U CN 212514901U CN 202021244301 U CN202021244301 U CN 202021244301U CN 212514901 U CN212514901 U CN 212514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test
testing
positioning
ejecto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43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伏冰峰
林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f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f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f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feng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43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4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4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4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设备,包括:承载平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及传送带,传送带通过第一支架架设于承载平台上,传送带上搭载有工件工装,工件工装用于装载工件;测试组件,包括测试驱动件和第一顶针,测试驱动件的本体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一顶针与测试驱动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顶针与工件工装中的工件接触;第二支架,设置在承载平台上;测试盒,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架上,测试盒包括至少一个工件测试位及压紧组件,工件测试位设置有与工件相匹配的第二顶针,第二顶针与测试盒连接,压紧组件用于将工件固定在测试盒上,以使工件与第二顶针接触。

Description

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以其方便、高效的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在工业生产和家庭使用中都能看到电子产品的身影。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分的性能进行测试,以保证产品合格,其中,电特性为电子产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合格与否关系到产品的最终性能。以前的测试方法主要是将电子产品上的柔性电路手动插接到测试装置,或者使用探针连接电子产品上的电路或柔性电路的连接头,以上测试方式都需要测试人员手动操作,在电子产品的产能日益增大的今天,这样的测试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为满足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对诸如电子产品等工件的测试需求,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路通常会配备自动化测试设备,通过设置多组测试设备对工件的多个性能进行测试,设置多个测试设备的方案虽然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时的测试需求,但是多个测试设备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在多个测试设备之间转移工件也会使测试的流程拉长,生产和测试的效率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提供一种测试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自动化测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设备,包括:
承载平台;
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及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第一支架架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传送带上搭载有工件工装,所述工件工装用于装载工件;
测试组件,包括测试驱动件和第一顶针,所述测试驱动件的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测试驱动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工件工装中的工件接触;
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
测试盒,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测试盒包括至少一个工件测试位及压紧组件,所述工件测试位设置有与所述工件相匹配的第二顶针,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测试盒连接,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将工件固定在所述测试盒上,以使所述工件与所述第二顶针接触。
可选的,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和定位驱动件,所述定位驱动件的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定位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定位块及工件工装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凸块和第一凹槽,所述定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工件工装配合,以将所述工件工装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针下方。
可选的,所述传送带包括运动方向相反的两组子传送带。
可选的,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下方,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件,用于在所述两组子传送带之间转运所述工件工装。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工件工装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凸块为磁铁。
可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板及弹簧,所述压紧板设置在所述测试盒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用于驱使所述压紧板将所述工件压紧在测试盒上。
可选的,所述压紧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测试盒下方设置有顶起组件,所述顶起组件用于竖直方向推动所述连接杆,使得所述连接杆举升所述压紧板,以使所述压紧板与所述测试盒的上表面分离。
可选的,所述顶起组件包括顶起驱动件和顶块,所述顶起驱动件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或第二支架上,所述顶块设置在所述顶起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顶块下表面连接有限位柱,所述承载平台或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套筒。
可选的,所述测试盒上设置有测试触点,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测试触点相匹配的第三顶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传送带对工件进行运送,利用测试组件对工件进行测试,可以实现工件测试的自动化,测试组件可以设置多个,对工件进行多个维度的测试或者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测试,将多个测试项目整合到同一个设备上,使多个测试组件共用一个支架,不需要单独为每一个测试项目设置一台测试设备,有效减少了测试设备的空间占用,将经过测试组件测试后的工件转移至同一测试设备的测试盒中,进行批量测试,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承载平台;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工件工装;14-工件;
2-传送带;21-第一子传送带;22-第二子传送带;
31-第一顶针;32-测试驱动件;
4-测试盒;41-工件测试位;42-压紧板;43-第二顶针;44-测试触点;
51-定位块;52-定位驱动件;53-第一凸起;54-第一凹槽;
61-第一气缸;62-第二气缸;63-连接件;64-第二凸起;
71-第三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连通”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连通,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设备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盒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测试设备包括承载平台1传送组件,传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承载平台1上的第一支架11,以及通过第一支架11架设在承载平台1上的传送带2,传送带2上搭载有工件工装13,工件工装13用于装载工件14。传送带2的工件工装13的路径上设置有测试组件,测试组件包括测试驱动件32和第一顶针31,测试驱动件32的本体和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第一顶针31和测试驱动件32传动连接,通过测试驱动件32驱动第一顶针31与工件工装13中的工件14接触进行测试。承载平台1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架12,第二支架12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测试盒4,测试盒4用于放置经过测试组件测试合格的工件14,以批量进行进一步测试,测试盒4包括至少一个工件测试位41及压紧组件,工件测试位41设置有与工件14相匹配的第二顶针43,当工件14放置在工件测试位41中时,工件14上的触点与第二顶针43相接触。压紧组件用于将工件14固定在测试盒4上,以确保工件14与第二顶针43保持接触。
在进行工件14测试时,将工件14放置到传送带2初始位置的工件工装13上,传送带2将工件工装13运送至测试工位,即与测试组件对应的位置,测试驱动件32驱动第一顶针31下落,使第一顶针31与工件14上的触点接触,进行测试,测试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包括但不限于输入/输出电流和输入/输出电压等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测试设备上设置有多个测试组件,可以分别测试工件14的不同参数,或者同时测试多个工件14,例如设置三个测试组件按顺序分别测试工件14的电流、功率和电阻,或者同时测试三个工件14的电阻等。经过测试组件的测试后,传送带2将工件工装13运送至传送带2的末端,通过机械臂将合格的工件14转移到测试盒4的未装载工件14的工件测试位41中,工件工装13转运回到传送带2的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批工件14。
测试盒4用于容纳多个工件14进行进一步的批量测试,测试盒4在等待工件14时首先松开压紧组件,机械臂将工件14转移到测试盒4中的工件测试位41中,当测试盒4的工件测试位41装满工件14,或者装载工作到达目标量,压紧组件将所有工件14压紧在测试盒4上。工件14在测试盒4的工件测试位41中与第二顶针43接触,测试盒4中的所有第二顶针43与测试盒4中的测试模块相信号连接,用于对测试盒4中的所有工件14进行批量的进一步测试,例如老化测试。在压紧组件将所有工件14压紧到测试盒4上之后,将测试盒4送往测试房进行批量测试。
上述实施例通过传送带对工件14进行运送,利用测试组件对工件14进行测试,可以实现工件14测试的自动化,测试组件可以设置多个,对工件14进行多个维度的测试或者同时对多个工件14进行测试,将多个测试项目整合到同一个设备上,减少了测试设备的空间占用,将经过测试组件测试后的工件14转移至测试盒中,进行批量测试,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测试盒进行批量测试后,需要对工件进行复测,复测可以利用另一组传送组件及测试组件(图中未示出),另一组传送组件及测试组件设置在承载平台上,结构上述传送组件及测试组件相同。在批量测试之后,测试盒松开压紧组件,机械臂将测试盒中合格的工件转移到另一组传送组件的传送带上,然后传送带带动工件移动到测试工位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由机械臂将工件进行转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测试设备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与测试组件配套设置,定位组件对称设置在测试设备下方靠近传送带2的位置,包括定位块51和定位驱动件52,定位驱动件52的本体与第一支架11连接,定位块51设置在定位驱动件52的输出端。定位块51及工件工装13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凸块53和第一凹槽54,当工件工装13通过传送带2运送至测试工位时,定位驱动件52驱动定位块51夹紧工件工装13,此时第一凸块53和第一凹槽54相匹配,以将工件工装13固定在第一顶针31下方的测试工位上,确保第一顶针31下落时可以与工件14的触点相接触从而进行测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块53和第一凹槽54上设置有倒角,在定位块51夹紧工件工装13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对工件工装13进行位置的较正,确保第一凸块53和第一凹槽54可以顺利配合,进一步提高对工件工装13定位的效率。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B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送带2包括运动方向相反的两组子传送带,本实施例假定运送工件14进行测试的子传送带为第一子传送带21,另一条子传送带为第二子传送带22,当工件工装13运送到第一子传送带21的末端时,由机械臂带走工件14之后,将空的工件工装13转移到第二子传送带22的初始端,然后由第二子传送带22将空的工件工装13运送至第一子传送带21的初始端附近,再将空的工件工装13由第二子传送带22上转运至第一子传送带21的初始端,以等待下一个工件14。通过设置方向相反的两组子传送带,实现了工件工装13的循环利用,使工件工装13的来回运输更加便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条子传送带上下平行设置,第二子传送带22设置在第一子传送带21的下方,测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2首尾两端的两套转运组件,用于将工件工装13在两个子传送带之间进行转运。具体的,转运组件包括第一气缸61、第二气缸62和连接件6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气缸61为平移气缸,第二气缸62为旋转气缸。第一气缸61竖直设置在传送带2下方,第二气缸62设置在第一气缸61的输出端,第二气缸62的输出端设置连接件63,以使第一气缸61可以带动第二气缸62及连接件63竖直方向移动,第二气缸62可以带动连接件63在水平面上转动。
在进行工件工装13的转运时,第一子传送带21将工件工装13运送到转运组件的上方,第一气缸61推动第二气缸62及连接件63竖直向上移动,连接件63与工件工装13接触,第一气缸61继续向上推动,使工件工装13脱离第一子传送带21,然后第二气缸62带动连接件63及工件工装13旋转预设的角度,使工件工装13可以避开传送带2,第一气缸61的输出端下降,带动工件工装13下降至低于第一子传送带21且高于第二子传送带22的位置,第二气缸62回转,工件工装13回到原始的角度,第一气缸61继续下降,工件工装13搭在第二子传送带22上,与连接件63脱离。第二子传送带22将工件工装13运送到传送带另一端的转运组件上方,另一组转运组件的第一气缸61向上顶起,使连接件63与工件工装13接触后顶起,工件工装13与第二子传送带22脱离,第二气缸62旋转预设的角度使工件工装13避开传送带2,第一气缸61继续上升,将工件工装13顶起至高于第一子传送带21的位置,第二气缸62回转使工件工装13回到原始角度,第一气缸61下降,工件工装13搭在第一子传送带21上,与连接件63脱离,完成工件工装13的转运。
在一些实施方式,连接件63和工件工装13的底部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二凸块64和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在连接件63顶起工件工装13时,第二凸块64和第二凹槽相匹配,对工件工装13进行限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凸块64为磁铁,工件工装13及连接件63均可以为可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材质,使转运过程中工件工装13与连接件63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板42和弹簧(图中未示出),压紧板42设置在测试盒4的上表面,通过弹簧驱使压紧板42将工件14压紧在测试盒4上,压紧板42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图中未示出),测试盒4上开设有容纳连接杆穿过的通孔,连接杆穿过通孔延伸至测试盒4下方,测试盒4下方设置有顶起组件(图中未示出),顶起组件包括顶起驱动件和顶块,顶起驱动件的本体设置在承载平台1或第二支架12上,顶块设置在顶起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顶起驱动件驱动顶块向上运动后推动连接杆,使压紧板42克服弹簧作用与测试盒4的上表面分离,从而松开测试盒4上的工件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块下表面连接有限位柱(图中未示出),所述承载平台1或第二支架1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套筒(图中未示出),以限制推块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测试盒4上设置有测试触点44,第二支架12上设置有与测试触点44相匹配的第三顶针71,在测试盒4放置工件14之前先对测试盒4进行测试,确定测试盒4上的各个工件测试位41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当测试盒4上的某些工件测试位41无法正常工作时,将信息反馈至控制中心,控制机械臂不将工件14放置在无法工作的工件测试位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12远离测试第三顶针71的一端设置有测试盒定位组件(图中未示出),测试盒定位组件包括可在竖直平面中旋转的定位柱以及驱动定位柱进行旋转的旋转驱动件,定位柱未工作时为水平状态,在测试盒4需要进行工件14装载或者测试时,旋转驱动件驱动定位柱由水平状态旋转为竖直状态,定位柱与测试盒4远离第三顶针71的一面接触,以确保测试盒4与第三顶针71之间的接触,并且无法脱离第三顶针71,实现测试盒4的定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柱可以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测试盒定位组件还包括移动驱动件,当定位柱旋转至竖直状态时,移动驱动件带动定位柱及旋转驱动件一起朝第三顶针71的方向移动,以利用定位柱驱使测试盒4压紧第三顶针71,进一步确保测试盒4与第三顶针71的接触,同时确保测试盒2的位置以使机械臂可以将工件14转移到测试盒4的工件测试位41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测试盒4与定位柱上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定位凸点(图中未示出)和定位凹槽(图中未示出),当进行测试盒4的定位时,定位凸点和定位凹槽相匹配,以确保测试盒4定位准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12下方设置有抬升组件(图中未示出),包括抬升推块及抬升驱动件,用于竖直方向抬升第二支架12上的测试盒4。当需要对测试盒4进行抬升时,抬升驱动件驱动抬升推块向上运动,抬升推块接触到测试盒4底面后继续向上移动,以推动测试盒4向上抬升。通过设置抬升堆块,可以将测试盒4抬升至指定的高度,在测试盒4需要进行转移时可以适应不同的转移装置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平台(1);
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1)及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通过所述第一支架(11)架设于所述承载平台(1)上,所述传送带(2)上搭载有工件工装(13),所述工件工装(13)用于装载工件(14);
测试组件,包括测试驱动件(32)和第一顶针(31),所述测试驱动件(32)的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针(31)与所述测试驱动件(3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顶针(31)与所述工件工装(13)中的工件(14)接触;
第二支架(12),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上;
测试盒(4),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2)上,所述测试盒(4)包括至少一个工件测试位(41)及压紧组件,所述工件测试位(41)设置有与所述工件(14)相匹配的第二顶针(43),所述第二顶针(43)与所述测试盒(4)连接,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将工件(14)固定在所述测试盒(4)上,以使所述工件(14)与所述第二顶针(4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51)和定位驱动件(52),所述定位驱动件(52)的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定位块(51)设置在所述定位驱动件(52)的输出端,所述定位块(51)及工件工装(13)上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凸块(53)和第一凹槽(54),所述定位驱动件(52)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块(51)与所述工件工装(13)配合,以将所述工件工装(13)固定在所述第一顶针(3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包括运动方向相反的两组子传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转运组件,所述转运组件包括第一气缸(61)和第二气缸(62),所述第一气缸(61)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下方,所述第二气缸(62)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6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气缸(62)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件(63),用于在所述两组子传送带之间转运所述工件工装(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3)和所述工件工装(1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二凸块(64)和第二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块(64)为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板(42)及弹簧,所述压紧板(42)设置在所述测试盒(4)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用于驱使所述压紧板(42)将所述工件(14)压紧在测试盒(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42)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测试盒(4)下方设置有顶起组件,所述顶起组件用于竖直方向推动所述连接杆,使得所述连接杆举升所述压紧板(42),以使所述压紧板(42)与所述测试盒(4)的上表面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组件包括顶起驱动件和顶块,所述顶起驱动件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或第二支架(12)上,所述顶块设置在所述顶起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顶块下表面连接有限位柱,所述承载平台(1)或第二支架(1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套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盒(4)上设置有测试触点(44),所述第二支架(12)上设置有与所述测试触点(44)相匹配的第三顶针(71)。
CN202021244301.6U 2020-06-29 2020-06-29 测试设备 Active CN212514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4301.6U CN212514901U (zh) 2020-06-29 2020-06-29 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4301.6U CN212514901U (zh) 2020-06-29 2020-06-29 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4901U true CN212514901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4301.6U Active CN212514901U (zh) 2020-06-29 2020-06-29 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4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7422A (zh) 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合镭雕生产线
CN210222136U (zh) 一种易于扩容的电子产品老化测试设备
CN204449907U (zh) 一种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合镭雕设备
CN213715411U (zh) 一种双片电池片测试装置
TW201341825A (zh) 電子元件測試裝置及其應用測試設備
TW202014708A (zh) 電子元件測試設備
CN112934757A (zh) 一种全自动老化测试系统
TW201407171A (zh) 電子元件測試分類設備
CN212514901U (zh) 测试设备
CN219608741U (zh) 电芯贴胶检测机构及电芯检测装置
CN112024428B (zh) Ocv测试机及电池
CN114069015B (zh) 一种自适应居中堆叠设备
CN114192445A (zh) 芯片自动测试分选设备
CN215695969U (zh) 一种分选测试自动化平台
CN111638082A (zh) 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TWI534442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s operating equi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of the test classification equipment
KR100352609B1 (ko) 수평식 테스터 핸들러의 디바이스 콘택장치
CN212110613U (zh) 测试设备
CN218567548U (zh) Vcm马达端子电测检测装置
CN216827336U (zh) 芯片自动测试分选设备
WO2005027218A1 (ja) 被処理体の搬送システム及び被処理体の搬送方法
CN213619898U (zh) 推送老化板的中转车及老化测试系统
CN115041429B (zh) 一种通信模块类产品多品种混线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7018432U (zh) 触头泵铆压检测设备
CN115275368B (zh) 一种电芯热压上下料装置、电池生产设备及其热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