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3650U -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3650U
CN212473650U CN202021075370.9U CN202021075370U CN212473650U CN 212473650 U CN212473650 U CN 212473650U CN 202021075370 U CN202021075370 U CN 202021075370U CN 212473650 U CN212473650 U CN 212473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unting
fixedly arranged
suspension
chassi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53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都
叶阳奇
彭倩
韩锋钢
林铭忠
熊宗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Vehicle Design &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Vehicle Design &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Vehicle Design &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Vehicle Design &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53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3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3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3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包括上框架、侧框架、中部框架及安装框架;上框架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侧框架;中部框架固设于上框架中,并位于两侧框架之间,中部框架与上框架形成有部件安装空间,中部框架与两侧框架分别形成有悬架安装空间;安装框架固设于悬架安装空间中,并将悬架安装空间分隔成两个子安装空间,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悬架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块化结构的上框架、侧框架、中部框架及安装框架,中部框架与上框架形成有部件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电池等核心部件,中部框架与两侧框架分别形成有悬架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悬架系统,整个底盘平台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可以提升无人车操控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日益发展,作为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无人车辆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汽车与交通出行领域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分布式驱动轮毂电机直驱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可用于无人电动车的轮毂电机成熟产品,因此如何合理设计无人车底盘平台的前、后悬模块以及下车体和轮毂电机的有效集成,使底盘平台的结构更加紧凑,以提升无人车操控的稳定性,成为当前无人车车厂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采用模块化的布局设计,使底盘平台的结构更加紧凑,提升了无人车操控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包括上框架、侧框架、中部框架及安装框架;所述上框架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所述侧框架;所述中部框架固设于所述上框架中,并位于两所述侧框架之间,所述中部框架与上框架形成有部件安装空间,所述中部框架与两所述侧框架分别形成有悬架安装空间;所述安装框架固设于所述悬架安装空间中,并将所述悬架安装空间分隔成两个子安装空间,所述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悬架系统。
优选地,所述上框架包括第一横梁和一组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两端固设有所述第一横梁,所述侧框架包括第二横梁和一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底面固设有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横梁固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中部框架包括一组第二立柱、一组第二纵梁及一组第三横梁,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固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固设有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之间固设有所述第三横梁。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梁之间设有一组第四横梁,所述第四横梁位于所述第三横梁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及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固设于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座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均固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用于连接悬架。
优选地,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固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用于连接减震器总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模块化结构的上框架、侧框架、中部框架及安装框架,中部框架与上框架形成有部件安装空间,用于安装电池等核心部件,中部框架与两侧框架分别形成有悬架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悬架系统,整个底盘平台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可以提升无人车操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悬架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横梁110、第一纵梁120、第四横梁130;
第二横梁210、第一立柱220;
第二立柱310、第二纵梁320、第三横梁330;
第一连接座410、第二连接座420、第一安装座430、第一铰接座440、第二安装座450、第二铰接座460;
悬架500;
减震器总成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配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包括上框架、侧框架、中部框架及安装框架,底盘平台采用这种模块化的布局设计,不仅可以使底盘平台的结构更加紧凑,提升无人车操控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将这种整车开发技术应用于不同车型,以派生或者衍生出多款车型,实现不同系列车型之间零部件的通用化,使不同系列的车型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从而节省设计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上框架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侧框架,上框架包括第一横梁110和一组第一纵梁120,第一纵梁120的两端固设有第一横梁110,侧框架包括第二横梁210和一组第一立柱220,第一横梁110两端的底面固设有第一立柱220,第二横梁210固设于第一立柱220的下端。
中部框架固设于上框架中,并位于两侧框架之间,中部框架与上框架形成有部件安装空间,中部框架与两侧框架分别形成有悬架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悬架系统。中部框架包括一组第二立柱310、一组第二纵梁320及一组第三横梁330,第二立柱310的上端固设于第一纵梁120上,第二立柱310的下端固设有第二纵梁320,第二纵梁320之间固设有第三横梁330。第一纵梁120之间设有一组第四横梁130,第四横梁130位于第三横梁330的正上方。第二立柱310、第二纵梁320、第三横梁330及第四横梁130构成部件安装空间,其不仅可以用于安装电池等核心部件,而且可以起到保护核心部件的作用。
安装框架固设于悬架安装空间中,并将悬架安装空间分隔成两个子安装空间,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悬架系统。安装框架包括第一连接座410、第二连接座420及第一安装座430,第一连接座410固设于第二横梁210和第三横梁330之间的中部位置,第二连接座420固设于第一横梁110和第四横梁130之间的中部位置,第一安装座430固设于第一连接座410和第二连接座42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430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数量为两个,每一第一安装座430上均固设有第一铰接座440,第一铰接座440用于连接悬架500。安装框架还包括第二安装座450,第二安装座450固设于第一纵梁120与第二连接座420之间,第二安装座450上设有第二铰接座460,第二铰接座460不仅可以用于连接减震器总成600,还具有加强安装框架结构稳固性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架、侧框架、中部框架及安装框架;所述上框架的两侧分别固设有所述侧框架;所述中部框架固设于所述上框架中,并位于两所述侧框架之间,所述中部框架与上框架形成有部件安装空间,所述中部框架与两所述侧框架分别形成有悬架安装空间;所述安装框架固设于所述悬架安装空间中,并将所述悬架安装空间分隔成两个子安装空间,所述子安装空间用于安装悬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包括第一横梁和一组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两端固设有所述第一横梁,所述侧框架包括第二横梁和一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底面固设有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横梁固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框架包括一组第二立柱、一组第二纵梁及一组第三横梁,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固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固设有所述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之间固设有所述第三横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之间设有一组第四横梁,所述第四横梁位于所述第三横梁的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及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固设于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座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座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均固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用于连接悬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固设于所述第一纵梁与第二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用于连接减震器总成。
CN202021075370.9U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Active CN212473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5370.9U CN212473650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5370.9U CN212473650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3650U true CN212473650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17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5370.9U Active CN212473650U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3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9021A1 (en) Wheel-beam axleless vehicle frame
CN203427884U (zh) 电动汽车及其底盘结构
CN2032681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车架结构
KR102322265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프레임
CN113998009A (zh) 汽车及其后地板骨架总成
CN203958311U (zh) 一种电动车的底盘车架结构
CN215322860U (zh) 一种中重型车辆组合支架和集成式车架
CN212473650U (zh) 一种地面无人车辆底盘平台
CN10343438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
CN203581235U (zh) 分块式三轮车
CN211195824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的连接支撑结构
CN203666874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16943268U (zh) 纯电动微型货车下车架
CN103481967B (zh) 三轮车
CN111634334B (zh) 一种小微型电动车用后副车架及悬架装置
CN202480854U (zh)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装结构总成
CN208812973U (zh) 可变电动平台、车身骨架及电动汽车
CN210416746U (zh)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CN218367988U (zh) 一种纯电动轻卡的车架总成布置结构
CN217892999U (zh) 纯电动牵引底盘架构和牵引车
CN2871361Y (zh) 电动车车架
CN213502575U (zh) 一种结构紧凑型无人车底盘
CN213057348U (zh) 四轮车车架前段
CN218703485U (zh) 一种可拓展的新能源汽车底盘及汽车
CN20549859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