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6746U -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16746U CN210416746U CN201920449347.2U CN201920449347U CN210416746U CN 210416746 U CN210416746 U CN 210416746U CN 201920449347 U CN201920449347 U CN 201920449347U CN 210416746 U CN210416746 U CN 2104167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work
- luggage compartment
- grille
- central keel
- driving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1),中央龙骨(2)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焊接工作量、框架式、无需行李舱内额外设置立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全承载车架是先搭建车架中央龙骨、再在整车骨架合拢时将中央龙骨两侧与侧围搭接的支撑梁现场配焊,在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鱼骨刺结构式的原骨架合拢工位工作量比较集中、生产效率较低、已经成为整车产能提升的瓶颈之一,如图1-3所示的装配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焊接工作量、框架式、无需行李舱内立柱的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1),中央龙骨(2) 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中央龙骨(2)左侧设置有行李舱左底骨架(9),中央龙骨(2)右侧设置有行李舱右底骨架(8)。
进一步地,前桥前格栅(4)分别与右侧驾驶区骨架(1)后部、左侧驾驶区骨架(3)后部相连。
进一步地,前桥后格栅(5)分别与行李舱右底骨架(8)前部、行李舱左底骨架(9)前部相连,前桥后格栅(5)承载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重力方向的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各组合框代替原来底架中各“骨刺梁”使用,并与中央龙骨连接从而形成车架,进而减小整车(车架与侧围骨架、前后围及顶盖骨架拼焊)焊接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前桥前格栅、前桥后格栅设置分别承载了(左右)驾驶区骨架、行李舱(左右)底骨架的强度,直接的好处就是行李舱内不用在单独设置立柱,而用前桥后格栅承担立柱承载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中央龙骨示意图;
图2为现有龙骨两侧骨刺梁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骨刺梁和两侧骨架配焊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全承载客车车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龙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驾驶区骨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驾驶区骨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桥前格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桥后格栅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上骨架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上骨架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舱右底骨架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舱左底骨架;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后上骨架;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地板骨架;
其中,1:右侧驾驶区骨架,2:中央龙骨,3:左侧驾驶区骨架,4:前桥前格栅,5:前桥后格栅,6:右前上骨架,7:左上骨架,8:行李舱右底骨架,9:行李舱左底骨架,10:右后上骨架,11:高地板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4-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其中图4中“前”、“后”、“左”、“右”、“上”、“下”、“顶”、“底”以驾驶员坐在车内驾驶位置的方位为准,上述方位仅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限定。
如图4-15所示,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 (1),中央龙骨(2)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 (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中央龙骨(2)左侧设置有行李舱左底骨架(9),中央龙骨(2)右侧设置有行李舱右底骨架(8)。前桥前格栅(4)分别与右侧驾驶区骨架(1) 后部、左侧驾驶区骨架(3)后部相连。前桥后格栅(5)分别与行李舱右底骨架(8)前部、行李舱左底骨架(9)前部相连,前桥后格栅(5)承载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重力方向(垂直地面方向)的受力。
拼装过程:第一步现将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构成为组合框架(结构);第二步按照图4所示,将上述各个组合框架依次焊接到中央龙骨(2)上,构成客车车架;第三步,根据需要再将侧围骨架、前后围及顶盖骨架拼焊形成整车骨架。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中央龙骨(2)中前部设置有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中央龙骨(2)前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侧驾驶区骨架(1),中央龙骨(2)后部设置有高地板骨架(11),中央龙骨(2)右侧上部分别连接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中央龙骨(2)左侧上部连接左上骨架(7);右侧驾驶区骨架(1)、左侧驾驶区骨架(3)、右前上骨架(6)、右后上骨架(10)、左上骨架(7)、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高地板骨架(11)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桥前格栅(4)、前桥后格栅(5)分别为组合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中央龙骨(2)左侧设置有行李舱左底骨架(9),中央龙骨(2)右侧设置有行李舱右底骨架(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桥前格栅(4)分别与右侧驾驶区骨架(1)后部、左侧驾驶区骨架(3)后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桥后格栅(5)分别与行李舱右底骨架(8)前部、行李舱左底骨架(9)前部相连,前桥后格栅(5)承载行李舱右底骨架(8)、行李舱左底骨架(9)重力方向的受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49347.2U CN210416746U (zh) | 2019-04-04 | 2019-04-04 |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49347.2U CN210416746U (zh) | 2019-04-04 | 2019-04-04 |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16746U true CN210416746U (zh) | 2020-04-28 |
Family
ID=7036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49347.2U Active CN210416746U (zh) | 2019-04-04 | 2019-04-04 |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1674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96971A (zh) * | 2021-08-27 | 2021-11-26 |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客车的车架 |
-
2019
- 2019-04-04 CN CN201920449347.2U patent/CN21041674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96971A (zh) * | 2021-08-27 | 2021-11-26 |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客车的车架 |
CN113696971B (zh) * | 2021-08-27 | 2022-07-19 |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客车的车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82689B (zh) | 一种新能源公交客车全承载式车身结构 | |
CN204323486U (zh) | 轻型纯电动客车及其底盘车架 | |
JP2005521587A (ja) | 自動車両 | |
CN103287509B (zh) |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结构 | |
CN202935431U (zh) | 车身骨架结构 | |
CN102390438A (zh) | 具有大件装载功能的地板结构 | |
CN203544138U (zh) |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顶盖骨架结构 | |
CN206067886U (zh) | 一种纯电动微型卡车车架 | |
CN105946977A (zh) | 汽车车身骨架 | |
CN207089430U (zh) | 一种电动汽车车身骨架 | |
CN210416746U (zh) | 一种电动全承载客车车架 | |
CN203958311U (zh) | 一种电动车的底盘车架结构 | |
CN116749746A (zh) | 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电池一体化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 |
CN112455549A (zh) | 一种车身结构及自动驾驶车辆 | |
CN202463930U (zh) | 一种新能源公交客车全承载式车身结构 | |
CN106364562A (zh) | 一种四轮车车架 | |
CN205819334U (zh) | 一种轻量化汽车白车身 | |
CN203172735U (zh) | 电动汽车全承载车身 | |
CN206218015U (zh) | 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骨架结构 | |
CN106143615B (zh) | 一种搭接式宽度变化客车车架连接结构 | |
US2254457A (en) | Vehicle | |
CN214356304U (zh) | 一种车厢底架结构以及车厢 | |
CN211507711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 | |
CN207790853U (zh) | 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 |
CN203268154U (zh) | 乘用车前地板总成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