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5470U -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5470U
CN212375470U CN202020435522.5U CN202020435522U CN212375470U CN 212375470 U CN212375470 U CN 212375470U CN 202020435522 U CN202020435522 U CN 202020435522U CN 212375470 U CN212375470 U CN 212375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threads
dimensional
mesh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55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冬青
宋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General Tower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adian General Tower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adian General Tower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adian General Tower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55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5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5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5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三维间隔型织物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织物层以及连接相邻两个织物层的支撑层,支撑层由连接丝线形成,连接丝线包括位于相邻两个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以及织入相邻两个织物层的连接线部,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形成于第一织物层的网孔为第一网孔,形成于第二织物层的网孔为第二网孔,第一网孔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一一对正,或者,部分或全部第一网孔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之间存在错位且错位尺寸不超过网孔最大跨度尺寸的30%;连接丝线中至少部分的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连接丝线的直径与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1.1至1.5。该三维间隔型织物既能获得较高的透光率又能保证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用户的乘坐舒适度,汽车内饰中在表面皮革层内侧设置有海绵层,以获得较柔软的触感,但由于海绵层的弹性差、易变性、透气性差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汽车内饰中采用三维间隔型织物来替代海绵。
三维间隔型织物是一种立体织物,其由两个织物层以及由间隔纱形成在两个织物层之间的支撑层组成,三维间隔型织物具有抗压弹性、透气性、吸湿、导湿性以及结构整体性和可成型性等优点。
随着人们对于汽车内饰质量及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升,人造革产品不再是单纯的包覆性材料,越来越多的功能希望被引入到人造革开发过程中,例如使人造革能具备一定的透光能力从而可借助于背景光源来改善车内氛围。目前常用的间隔纱配置为V型、X型、IXI型,由于间隔纱能够与上下两层织物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织物即使受到横向载荷也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压性,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由于间隔纱的上述配置,对光线具有明显的减弱消除作用,导致现有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性非常差,其包覆于骨架或零件的表面时,设置在骨架或零件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过率较低,从而难以实现汽车内饰的透光型应用场景,或者只能取消三维间隔型织物或海绵,从而以牺牲弹性、降低触感的方式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以解决现有三维间隔型织物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织物层,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织物层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由连接丝线形成,所述连接丝线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以及分别织入相邻两个所述织物层的连接线部,所述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网孔,至少两个相邻织物层分别为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织物层的网孔为第一网孔,形成于所述第二织物层的网孔为第二网孔,其中,第一网孔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一一对正,或者,部分或全部第一网孔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之间存在错位且错位尺寸不超过网孔最大跨度尺寸的30%;所述连接丝线中至少部分的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所述连接丝线的直径与所述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1.1至1.5。
优选地,所述网孔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各条边中,所述织物丝线的根数不超过3。
优选地,所述织物丝线、所述连接丝线均为透明或半透明单丝。
优选地,所述网孔的最大跨度尺寸与所述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8-32。
优选地,所述连接丝线的连接线部沿着所述多边形的边迂回。
优选地,所述连接线部沿着所述多边形的任一条边的迂回次数不超过4。
优选地,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为未着色丝线。
优选地,所述网孔的尺寸大于10目。
优选地,所述织物丝线的透光率和所述连接丝线的透光率均为50%至70%。
优选地,所述织物丝线和所述连接丝线的材料均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优选地,所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均呈I型设置;或者,
所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包括呈I型设置的第一支撑线部,还包括呈V型和/或X型设置的第二支撑线部。
优选地,所述织物丝线的直径为0.05至0.1mm。
优选地,所述连接丝线的直径为0.055至0.15mm。
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与所述支撑线部的直径之比为6至55。
优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1至3mm。
优选地,所述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0%。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人造革,包括单革,所述单革和如上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贴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包括如上所述的人造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将分别形成在两织物层上的第一网孔和第二网孔设置为一一对正或接近于一一对正,以减少两织物层上的网孔之间的交错,从而保证更多的光线穿过,将大部分支撑线部设置为I型,使得连接丝线的各支撑线部大致平行且支撑线部与第一网孔、第二网孔的连接位置对应,最大程度的降低从垂直于第一织物层方向看位于网孔内的支撑线部,从而进一步保证更多光线的通过,且通过增加连接丝线的直径,能够有效提高连接丝线的韧性,从而保证三维间隔型织物的力学性能,避免因受到侧向力而导致支撑线部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网孔与第二网孔对正设置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四个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网孔与第二网孔错位设置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四个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本实用新型中的错位尺寸的说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网孔和第二网孔为六边形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两个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的第一织物层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中连接丝线的的连接线部沿第一网孔的边迂回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织物层;110、第一网孔;200、第二织物层;210、第二网孔;300、支撑层;310、连接丝线;311、支撑线部;312、连接线部;400、织物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中所述的透光率(Transmittance)的测试方法为:ASTM E1348。
基于实现汽车内饰中人造革表面能够透出背景光源的光从而改善车内范围的需求,本申请期望通过提高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来提供助力。
针对现有三维间隔型织物存在的透光性差的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的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1.两织物层的网孔之间存在过多的交错,阻碍光线的传播;
2.间隔纱线相互交叉,从垂直三维间隔型织物的方向看会有过多的间隔纱线位于网孔内,也会阻碍光线的传播。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如图1所示,其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织物层,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织物层的支撑层300,织物层例如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两个,也可以设置为三个甚至更多,相邻织物层之间通过支撑层300连接,支撑层300由连接丝线310形成,连接丝线310包括位于相邻两个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311以及分别织入两个织物层的连接线部312,织物层由织物丝线400织成并至少由织物丝线400形成多个网孔,相邻两个织物层分别为第一织物层100和第二织物层200,形成于第一织物层100的网孔为第一网孔110,形成于第二织物层200的网孔为第二网孔210,其中,第一网孔110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210一一对正,例如参照图2,一个第一网孔110与其对应的第二网孔210形成一个结构单元,图2是网孔为四边形的四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中,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一一对正,第一网孔110的每个角均通过连接线部312与第二网孔210的角相连形成直形柱状结构,或者,至少部分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之间存在错位,即有部分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之间存在错位,或者是全部的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均存在错位,存在错位的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的结构参照图3,在存在错位情形的结构单元中,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错位设置,第一网孔110的每个角均通过连接线部312与第二网孔210的角相连形成斜柱状结构,并且,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的错位尺寸不超过网孔最大跨度尺寸的30%,此处所述的一一对正指的是,第一网孔110在第二织物层200上的投影与第二织物层200上的第二网孔210相重叠,如图4所示,此处所述的错位尺寸指的是第一网孔110在第二织物层200上的投影的中心C1和距离其最近的第二网孔210的中心C2之间的距离D,网孔最大跨度尺寸指的是网孔轮廓线上距离最大的两个点的连线距离,例如,当网孔为方形时,其最大跨度尺寸为其对角线的长度。将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设置为一一对正或者接近于一一对正,减少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的交错,从而保证更多的光线穿过。
进一步地,连接丝线310中至少部分的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具体地,呈I型设置的各支撑线部311大致平行,且各支撑线部311垂直于第一织物层100,或者,各支撑线部311随着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之间的错位而相对于第一织物层100倾斜。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述的垂直,指的是支撑线部311与第一网孔110的连接位置和支撑线部311与第二网孔210的连接位置对正,即,支撑线部311与第一网孔110的连接位置在第二织物层200上的投影与支撑线部311与第二网孔210的连接位置重合,因编织和丝线自身的挺度造成的弯曲(参照图1)也属于本申请所述的垂直的范畴。由于连接丝线310的大部分支撑线部311大致平行,且支撑线部311与第一网孔110、第二网孔210的连接位置对应,最大程度的降低从垂直于第一织物层100方向看位于网孔内的支撑线部311,从而进一步保证更多光线的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丝线中各支撑线部均呈I型设置,这样更有利于透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丝线中一部分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另一部分支撑线部则采用其他支撑性能更好的设置方式,例如采用V型、X型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包括呈I型设置的第一支撑线部,还包括呈V型和/或X型设置的第二支撑线部,V型设置即第二支撑线部的形状为由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形成的V形(左侧为第一线部,右侧为第二线部),V形的上部两端点与第一织物层100中的连接线部312相连,V形的下部端点与第二织物层200中的连接线部312相连,X型设置即第二支撑线部的形状为由第三线部和第四线部形成的X形(由上至下向右倾斜为第三线部,由上至下向左倾斜为第四线部),X形的上部两端点与第一织物层100中的连接线部312相连,X形的下部两端点与第二织物层200中的连接线部312相连,其中,优选地,第一支撑线部的数量占支撑线部总量的80%以上,且在第二支撑线部仅呈V型设置的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线部相互平行,所有的第三线部相互平行,在第二支撑线部仅呈X型设置的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三线部相互平行,所有的第四线部相互平行,在第二支撑线部中既有呈V型设置又有呈X型设置的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线部、第三线部相互平行,所有的第二线部、第四线部相互平行,使得第二支撑部尽量少的挡光,如此,既能够保证三维间隔织物的透光性,又能够利用第二支撑线部来加强三维间隔型织物的支撑强度。为了尽量降低第二支撑部对透光效果的影响,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三维间隔型织物的边缘位置。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尽可能的对正,一方面使得支撑线部311尽可能地与织物层相垂直,能够有效降低对光线的阻碍,保证更多的光线能够通过,从而大大提高了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
由于各支撑线部311大致平行且与织物层大致垂直,在受到侧向力时易导致支撑线部311发生变形,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中,连接丝线310的直径大于织物丝线400的直径,连接丝线310的直径与织物丝线400的直径之比为1.1至1.5,通过增加连接丝线310的直径,能够有效提高连接丝线310的韧性,从而保证三维间隔型织物的力学性能,避免因受到侧向力而导致支撑线部311变形。进一步地,支撑层300的厚度即支撑线部311的长度也会影响三维间隔型织物的支撑性能,本申请中,通过对支撑层300的厚度与连接丝线310的组合限定进一步保证三维间隔型织物的力学性能,优选地,支撑层300的厚度与支撑线部311的直径之比为6至55,进一步优选地为18至20。
另外,申请人发现,当支撑层300较厚时,会造成光线的散射,影响透光性能,而当支撑层300较薄时会影响乘坐的舒适度,优选地,支撑层300的厚度为1至3mm。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通过对连接丝线310的织法进行改进,使得从垂直于第一织物层100方向看连接丝线310尽量少的占用网孔的孔口空间,从而进一步避免连接丝线310对光线的遮挡,具体地,连接丝线310的连接线部312沿形成网孔的边进行走线,通常情况下,网孔为多边形,连接丝线310的连接线部312沿着多边形的边迂回,例如,如图5所示,图中为相邻两个网孔为六边形的结构单元,图中粗线部分即为相邻两个结构单元共用的连接丝线310迂回走线的位置,即连接线部312的位置,如此,使得连接线部312不会跨越网孔的孔口,以利于更多光线的通过。
通常情况下,在织物丝线400、连接丝线310的纺丝过程中添加二氧化钛等着色剂,本申请中,为了提高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通透性,优选地,织物丝线400、连接丝线310为未着色丝线,且将织物丝线400、连接丝线310设置为透明或半透明单丝,例如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种透明材料制成,使得织物丝线400和连接丝线310的透光率达到50%至70%。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半透明指的是允许光线通过但不一定符合斯奈尔定律,即半透明介质允许光的传输,而透明介质不仅允许光的传输,而且允许图像形成。
为了提高透光率,通常是需要尽可能小的网孔密度以利于更多的光线通过,因为网孔过密会造成严重的挡光,但申请人发现,网孔密度过小会严重影响三维间隔型织物的支撑能力和弹性,若要保证三维间隔型织物的支撑能力和弹性,则势必要增加织物丝线400的粗度或者增加形成网孔的边的整体粗度,这样在光源照射下非常容易在人造革表面呈现出网孔的轮廓,影响美观性。另外,在实现透光率提高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弹性和支撑能力,以便保持汽车内饰应有的舒适性等要求,本申请中,通过对形成网孔的边的丝线根数、网孔密度、网孔尺寸、丝线直径等参数的综合限定来满足上述需求。具体地,形成网孔的边可以仅包含织物丝线400,也可以既包含织物丝线400又包含连接丝线310,织物丝线400的直径设置为0.05至0.1mm,进一步优选为0.06至0.08mm。形成网孔的边的丝线总条数不超过7条,织物丝线400的条数不超过3条,连接丝线310的条数不超过4条即连接丝线310在多边形的边上的迂回次数不超过4,例如,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中的粗线代表织物丝线400,细线代表连接线部312,左上的织物丝线400以及下方的两条织物丝线400形成的边上的连接线部312的迂回次数均为2,而右上的织物丝线400形成的边上的连接线部312的迂回次数为3,可以理解的是,图7中的线条粗细仅用于区分织物丝线和连接线部,并不是限定两者之间的粗细关系,进一步地,网孔通常设置为多边形,在形成多边形的各条边中,织物丝线400的根数不超过3,各条边的织物丝线400的根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网孔呈四边形,其中相邻的两边的织物丝线400(图中粗线代表根数为2的织物丝线400)的根数为2,另外相邻的两边的织物丝线400(图中细线代表根数为1的织物丝线400)的根数为1,再例如,网孔呈六边形,由于六边形的结构更加稳定,因此在保证支撑能力的前提下可采用更少的织物丝线400根数,六边形的个边的织物丝线400的根数均可设置为1,另外,网孔的尺寸大于10目,进一步优选为大于14目,例如,在网孔呈四边形的实施例中,四边形的边长为0.9至1.1mm。网孔的最大跨度尺寸与织物丝线400的直径之比为8-32。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提供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可高于7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三维间隔型织物存在很多对正的网孔结构,在对正的网孔处透光率为100%,而在丝线区域透光度则为50%至70%,此处所述的透光率为三维间隔型织物单位面积的平均透光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人造革,其包括贴附在一起的单革和如上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由于三维间隔型织物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形成的人造革的透光率大于8%。该人造革可应用于汽车内饰,例如用于汽车座椅、汽车顶棚、汽车中控台等位置,如此,在汽车的骨架等包覆人造革的位置设置光源,当光源关灭时,呈现常规的内饰效果,而当光源点亮时可实现人造革的透光效果。
其中的单革可以与三维间隔型织物通过整体工艺加工而成,例如,单革包括表皮层、支撑层和胶水层,在制备的胶水层未干时,将三维间隔型织物贴附于胶水层,以使得两者黏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的人造革的透光率能够达到9%至17%。
当然,也可以首先将单革制备完成,然后通过透明胶水将单革与三维间隔型织物粘贴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单革包括表皮层、支撑层、胶水层和织物层,织物层例如可以为针织布、无纺布等,织物层通过透明胶水与三维间隔型织物粘贴在一起。这种结构形式的人造革的透光率能够达到8%至15%。由于织物层的设置会对透光率有一定的影响,优选地,可省去胶水层和织物层,利用三维间隔型织物作为单革的支撑结构,具体地,单革包括表皮层和支撑层,支撑层通过透明胶水与三维间隔型织物粘贴在一起,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人造革的透光率,该结构形式的人造革的透光率能够达到10%至18%。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胶水层为通过单革制备工艺例如通过压延工艺或离型纸涂覆工艺形成的材料层,是单革的一部分,形成胶水层的原料包括PVC粉末等主料以及增塑剂、稳定剂等,而上述的透明胶水指的是热熔胶等通透性较好的胶水,其是在单革制备完成后涂覆于其上的,以便与透光织物粘接。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采用如上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或人造革,从而实现汽车内饰的透光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织物层(100,200),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织物层(100,200)的支撑层(300),所述支撑层(300)由连接丝线(310)形成,所述连接丝线(310)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织物层(100,200)之间的支撑线部(311)以及分别织入相邻两个所述织物层(100,200)的连接线部(312),所述织物层(100,200)由织物丝线(400)织成并由所述织物丝线(400)形成多个网孔(110,2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织物层(100,200)分别为第一织物层(100)和第二织物层(200),形成于所述第一织物层(100)的网孔为第一网孔(110),形成于所述第二织物层(200)的网孔为第二网孔(210),其中,第一网孔(110)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210)一一对正,或者,部分或全部第一网孔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之间存在错位且错位尺寸不超过网孔最大跨度尺寸的30%;所述连接丝线(310)中至少部分的支撑线部(311)呈I型设置,所述连接丝线(310)的直径与所述织物丝线(400)的直径之比为1.1至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110,210)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各条边中,所述织物丝线(400)的根数不超过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400)、所述连接丝线(310)均为透明或半透明单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110,210)的最大跨度尺寸与所述织物丝线的直径之比为8-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线(310)的连接线部(312)沿着所述多边形的边迂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部(312)沿着所述多边形的任一条边的迂回次数不超过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400)和所述连接丝线(310)为未着色丝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110,210)的尺寸大于10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400)的透光率和所述连接丝线的透光率均为50%至7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线(310)中的各支撑线部(311)均呈I型设置;或者,
所述连接丝线(310)中的各支撑线部(311)包括呈I型设置的第一支撑线部,还包括呈V型和/或X型设置的第二支撑线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丝线(400)的直径为0.05至0.1mm。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线(310)的直径为0.055至0.1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300)的厚度与所述支撑线部(311)的直径之比为6至55。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300)的厚度为1至3mm。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间隔型织物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70%。
16.一种人造革,包括单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革和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三维间隔型织物贴合在一起。
17.一种汽车内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人造革。
CN202020435522.5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Active CN212375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5522.5U CN212375470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5522.5U CN212375470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5470U true CN212375470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58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5522.5U Active CN212375470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54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99692A (zh) 特别适用于制造人体支撑结构的机织织物
CN212375470U (zh)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N111764020B (zh) 一种多层纱布提花面料、空调被及织物产品
CN113232377B (zh) 一种透光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WO2021195864A1 (zh) 一种透光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N214137629U (zh) 一种透气舒适型天丝面料
CN212372899U (zh) 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N212955547U (zh) 一种高弹性提花面料
CN213947713U (zh) 一种棉感弹力布
CN113235210B (zh) 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N113232394B (zh) 透光性复合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WO2021195868A1 (zh) 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N210104207U (zh) 一种抗紫外贾卡网布
CN201393887Y (zh) 横向折叠帘
CN220946989U (zh) 防滑涤棉面料
CN216107427U (zh) 一种车辆遮光帘、车窗及车辆
CN204617695U (zh) 一种学步带网布
CN211542667U (zh) 一种高弹性网布
CN219096136U (zh) 一种多层复合织物面料
CN213534051U (zh) 一种高色牢度环保印花面料
CN219727522U (zh) 一种抗撕裂窗帘布
CN218558198U (zh) 一种耐用型提花面料
CN218861026U (zh) 高强耐磨涤纶布
CN215512677U (zh)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CN214419786U (zh) 一种透气抗菌的三层网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