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2677U -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2677U
CN215512677U CN202023195902.5U CN202023195902U CN215512677U CN 215512677 U CN215512677 U CN 215512677U CN 202023195902 U CN202023195902 U CN 202023195902U CN 215512677 U CN215512677 U CN 215512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buffer layer
fabric
composite l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59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伟锋
戴安琪
祁海涛
喻冬青
管世伟
刘建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General Tower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adian General Tower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adian General Tower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adian General Tower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59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2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2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2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所述复合革包括第一缓冲层和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个表面上的表皮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为发泡倍率为25‑35、且透光率不小于30%的泡棉材料层,所述表皮层为透光率不小于18%的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层;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比例为1:1至1:40,其中,所述表皮层的厚度为0.1mm‑1mm,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1‑4mm;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通过熔融粘接、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复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透光复合革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以满足装饰材料的透光装饰效果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背景技术
复合革是制作装饰材料时的常用材料,而随着人们对于交通工具内饰质量及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复合革产品不再是单纯的包覆性材料,越来越多的功能希望被引入到复合革开发过程中,例如使复合革能具备一定的透光能力从而可借助于背景光源来改善车内氛围。
现有的复合革由于其材料特性,对于光线具有阻隔作用,车内光学效果都是通过对复合革材料进行表面打孔来实现透光的,这不仅增加了整车设计的成本,且冲孔工艺会降低产品的力学性能,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以解决复合革材料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透光复合革,包括第一缓冲层和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个表面上的表皮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为发泡倍率为25-35、且透光率不小于30%的泡棉材料层,所述表皮层为透光率不小于18%的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层;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比例为1:1至1:40,其中,所述表皮层的厚度为0.1mm-1mm,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1-4mm;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通过熔融粘接、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复合在一起。
可选地,在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之间还设有图案层,所述图案层的两面分别通过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连接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图案层包括用于透光的镂空部和用于挡光的挡光部,所述镂空部和所述挡光部共同形成图案。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缓冲层背离所述表皮层的一面设有图案层,所述图案层通过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图案层包括用于透光的镂空部和用于挡光的挡光部,所述镂空部和所述挡光部共同形成图案。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背离所述表皮层的一侧且位于最外层,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由连接丝线形成,所述连接丝线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以及分别织入两个所述织物层的连接线部,所述第一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第一网孔,所述第二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第二网孔,第一网孔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面积对正80%到100%;所述连接丝线中至少80%的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均呈I型设置;或者,
所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包括呈I型设置的第一支撑线部,还包括呈 V型和/或X型设置的第二支撑线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为1-4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内饰,包括如上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饰材料,包括如上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透光复合革,无需打孔就能保证交通工具内饰所期望的透光性能,表皮材料环保耐用且有一定的透光性,第一缓冲层采用发泡倍率为25-35的泡棉材料层,该发泡倍率保证了泡棉内部孔洞的平均孔径较大,降低了光线在泡棉内部的折射及散射,由此显著提高了复合革产品的透光率,而且通过设置热塑性聚烯烃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比例为1:1至1: 40,兼顾了良好的缓冲回弹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透光复合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透光复合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透光复合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透光复合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网孔与第二网孔对正设置的透光织物四个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网孔与第二网孔错位设置的透光织物四个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对本实用新型中的错位尺寸的说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网孔和第二网孔为六边形的透光织物两个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基于实现交通工具内饰中复合革表面能够透出背景光源的光从而改变车内氛围的需求,本申请期望通过提供一种高透光的复合革来提供助力。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透光复合革,包括第一缓冲层10和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10一个表面上的表皮层20,所述第一缓冲层10为发泡倍率为25-35、且透光率不小于30%的泡棉材料层,所述表皮层为透光率不小于18%的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层;所述表皮层20和所述第一缓冲层10的厚度比例为1:1至1:40,其中,所述表皮层的厚度为0.1mm-1mm,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1-4mm;所述表皮层20和所述第一缓冲层10通过熔融粘接、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复合在一起。
其中,对于上述复合革中的透光热塑性聚烯烃(TPO)表皮层20,可选用如下原料制备:PP、PE、色母粒、烯烃共聚物、硫化三元乙丙橡胶和助剂;其中,硫化三元乙丙橡胶是三元乙丙橡胶分散在PP和/或PE塑料基体中制备得到的;所述表皮材料原料重量份组成为:PP不超过10份,PE不超过10份,烯烃共聚物20-70份,硫化三元乙丙橡胶不超过30份,色母粒0.5-2份,助剂 0.1-0.5份,且PP、PE、烯烃共聚物和硫化三元乙丙橡胶总重量为100份;所述PP、PE和烯烃共聚物的透光率均为80%以上。
通过上述的原料配比设置,一方面通过先将三元乙丙橡胶硫化,硫化后的三元乙丙橡胶的对于表皮材料的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能有显著提升,硫化后的三元乙丙橡胶相比未经硫化的三元乙丙橡胶,可以通过更低的含量实现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性能,相比现有技术中的TPO表皮材料,大大降低了透光性低的橡胶材料的含量;另一方面,对于橡胶含量降低的部分,采用高透光率的烯烃共聚物材料代替,该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对光线的阻碍,保证更多的光线能够通过,从而大大提高了表皮材料的透光率,且烯烃共聚物材料也有着优良的增强增韧作用,通过和硫化三元乙丙橡胶的配合,依然可以保证表皮材料的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强度和韧性。通过这种原料配比得到的透光热塑性聚烯烃表皮层的透光率采用ASTM E1348标准测试,不小于18%。
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方式,对于透光热塑性聚烯烃(TPO)表皮层20,也可选用如下原料制备:原料包括PP、PE、POE、色母粒和助剂;原料重量份组成为:PP不超过15份,PE不超过15份,POE 70-90份,色母粒0.5-2份,助剂0.1-1份,且PP、PE和POE总重量为100份;所述PP、PE和POE的透光率均为80%以上;所述POE为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 丁烯共聚物和乙烯-丁烯-辛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该原料配比制作的TPO表皮材料同样具有轻量化的特点,而且在保证后加工过程中的强度和韧性的同时,有一定的透光性,提高装饰效果。
对于上述复合革中的第一缓冲层10,采用高发泡倍率的泡棉材料层,具体来说,发泡倍率为25-35,该发泡倍率可以保证泡棉内部的平均孔径较大,以此,降低了光在泡棉内部的折射和散射现象的发生,有效缩短了光程且减少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有效增大了第一缓冲层的透光率,该第一缓冲层的透光率采用ASTM E1348标准测试,不小于30%,可达50%以上。
将表皮层和第一缓冲层的厚度比例设置为1:1至1:40,其中,所述表皮层的厚度为0.1mm-1mm,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1-4mm,有效保证了缓冲层的足够厚度,使其可产生足够的回弹缓冲效果,又不至于过厚,如果缓冲层厚度过厚,也会延长光程和增大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损失,难于实现高透光效果。
可以通过透明胶水将表皮材料与第一缓冲层粘贴在一起,上述的透明胶水指的是热熔胶等通透性较好的胶水,其是在表皮材料制备完成后涂覆于其上的,以便与泡棉材料粘接。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也可以采用透明胶膜将表皮材料与第一缓冲层粘贴在一起。
另外,还可以通过熔融粘接实现表皮层和第一缓冲层的复合,具体来说,通过加热使得泡棉材料表面部分发生融化,趁热将表皮层与泡棉材料粘合,以使得表皮层和泡棉材料层复合。
可选地,参见图2,在所述表皮层20和所述第一缓冲层10之间还设有图案层30,所述图案层30的两面分别通过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连接所述表皮层 20和所述第一缓冲层10;所述图案层30包括用于透光的镂空部和用于挡光的挡光部,所述镂空部和所述挡光部共同形成图案。
在某些应用场景中,需要在可透光复合革的表面呈现出具有装饰效果或指示功能的图案,基于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表皮层20和所述第一缓冲层10之间还设有图案层30,所述图案层30的两面分别通过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连接所述表皮层20和所述第一缓冲层10;所述图案层30包括用于透光的镂空部和用于挡光的挡光部,所述镂空部和所述挡光部共同形成图案。
如此,将该可透光复合结构覆盖在光源上,当光源关灭时,可透光复合革表面呈现常规的人造革外观,而当光源点亮时,在可透光复合革的表面呈现出图案。这样设置,一方面对光源的形状无要求,无需将光源设置为特定造型,另外,将图案层植于可透光复合结构内,能够使得图案层距离透光性复合结构的表面非常近,光线几乎不会发生散射,因此呈现的图案非常清晰。
可选地,参见图3,在所述第一缓冲层10背离所述表皮层20的一面设有图案层30,所述图案层30通过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图案层包括用于透光的镂空部和用于挡光的挡光部,所述镂空部和所述挡光部共同形成图案,这样通过将表皮层和图案层分设在泡棉材料层两侧,使泡棉材料不与其它结构(例如交通工具内部骨架)等直接接触,对泡棉材料形成保护。
可选地,参见图4-6,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革还包括第二缓冲层40,所述第二缓冲层40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10背离所述表皮层20的一侧且位于最外层,所述第二缓冲层40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织物层100和第二织物层 20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支撑层300,所述支撑层300 由连接丝线310形成,所述连接丝线310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311以及分别织入两个所述织物层的连接线部312,所述第一织物层100 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第一网孔,所述第二织物层200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第二网孔,第一网孔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面积对正80%到100%;所述连接丝线310中至少80%的支撑线部311呈I型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图案层30可以如图4般位于第一缓冲层10背离表皮层20的一面,也可以设置在表皮层20和第一缓冲层10之间。
具体地,参见图5和6,第二缓冲层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织物层,还包括连接两个织物层的支撑层300,支撑层300由连接丝线310形成,连接丝线310包括位于两个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311以及分别织入两个织物层的连接线部312,织物层由织物丝线400织成并至少由织物丝线400形成多个网孔,两个织物层分别为第一织物层100和第二织物层200,形成于第一织物层100的网孔为第一网孔110,形成于第二织物层200的网孔为第二网孔 210,其中,第一网孔110与相应的第二网孔210面积对正80%到100%,即,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对正的面积为各自面积的80%到100%,当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一一对正时,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面积对正 100%时,例如参照图2,一个第一网孔110与其对应的第二网孔210形成一个结构单元,图5是网孔为四边形的四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中,第一网孔 110与第二网孔210一一对正,第一网孔110的每个角均通过连接线部312与第二网孔210的角相连形成直形柱状结构,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面积对正大于等于80%且小于100%时,参照图6,每个结构单元中,第一网孔110 与第二网孔210错位设置,第一网孔110的每个角均通过连接线部312与第二网孔210的角相连形成斜柱状结构,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对正的部分如图4所示,指的是第一网孔110在第二织物层200上的投影和距离其最近的第二网孔210重叠的部分,即图7中的阴影部分,对正的面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将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设置为一一对正或者接近于一一对正,减少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的交错,从而保证更多的光线穿过。
进一步地,连接丝线310中至少80%的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具体地,呈 I型设置的各支撑线部311大致平行,且各支撑线部311垂直于第一织物层100,或者,各支撑线部311随着第一网孔110与第二网孔210之间的错位而相对于第一织物层100倾斜。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述的垂直,指的是支撑线部311 与第一网孔110的连接位置和支撑线部311与第二网孔210的连接位置对正,即,支撑线部311与第一网孔110的连接位置在第二织物层200上的投影与支撑线部311与第二网孔210的连接位置重合,因编织和丝线自身的挺度造成的弯曲(参照图4)也属于本申请所述的垂直的范畴。由于连接丝线310的大部分支撑线部311大致平行,且支撑线部311与第一网孔110、第二网孔210的连接位置对应,最大程度的降低从垂直于第一织物层100方向看位于网孔内的支撑线部311,从而进一步保证更多光线的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丝线中各支撑线部均呈I型设置,这样更有利于透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包括呈I型设置的第一支撑线部,还包括呈V型和/或X型设置的第二支撑线部,具体地,连接丝线中一部分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另一部分支撑线部则采用其他支撑性能更好的设置方式,例如采用V型、X型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包括呈I型设置的第一支撑线部,还包括呈V型和/或X型设置的第二支撑线部,V型设置即第二支撑线部的形状为由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形成的V形(左侧为第一线部,右侧为第二线部),V形的上部两端点与第一织物层100中的连接线部312相连,V形的下部端点与第二织物层200中的连接线部312相连,X型设置即第二支撑线部的形状为由第三线部和第四线部形成的X形(由上至下向右倾斜为第三线部,由上至下向左倾斜为第四线部), X形的上部两端点与第一织物层100中的连接线部312相连,X形的下部两端点与第二织物层200中的连接线部312相连,其中,第一支撑线部的数量占支撑线部总量的80%以上,且在第二支撑线部仅呈V型设置的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线部相互平行,所有的第三线部相互平行,在第二支撑线部仅呈X型设置的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三线部相互平行,所有的第四线部相互平行,在第二支撑线部中既有呈V型设置又有呈X型设置的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线部、第三线部相互平行,所有的第二线部、第四线部相互平行,使得第二支撑部尽量少的挡光,如此,既能够保证三维间隔织物的透光性,又能够利用第二支撑线部来加强透光织物的支撑强度。为了尽量降低第二支撑部对透光效果的影响,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透光织物的边缘位置。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一网孔110和第二网孔210尽可能的对正,一方面使得支撑线部311尽可能地与织物层相垂直,能够有效降低对光线的阻碍,保证更多的光线能够通过,从而大大提高了透光织物的透光率。
由于各支撑线部311大致平行且与织物层大致垂直,在受到侧向力时易导致支撑线部311发生变形,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连接丝线310的直径大于织物丝线400的直径,连接丝线310的直径与织物丝线 400的直径之比为1.1至1.5,通过增加连接丝线310的直径,能够有效提高连接丝线310的韧性,从而保证透光织物的力学性能,避免因受到侧向力而导致支撑线部311变形。进一步地,支撑层300的厚度即支撑线部311的长度也会影响透光织物的支撑性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支撑层300的厚度与连接丝线310的组合限定进一步保证透光织物的力学性能,优选地,支撑层300的厚度与支撑线部311的直径之比为6至55,进一步优选地为18至20。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内饰,该内饰可用在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中,采用如上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从而实现交通工具内饰的透光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饰材料,该装饰材料可用于交通工具装饰用,也可用于家具装饰和3C设备(通讯设备、电脑设备、消费类电子设备)等其它应用环境,采用如上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从而实现装饰材料的透光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透光复合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缓冲层和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个表面上的表皮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为发泡倍率为25-35、且透光率不小于30%的泡棉材料层,所述表皮层为透光率不小于18%的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层;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比例为1:1至1:40,其中,所述表皮层的厚度为0.1mm-1mm,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1-4mm;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通过熔融粘接、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复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之间还设有图案层,所述图案层的两面分别通过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连接所述表皮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图案层包括用于透光的镂空部和用于挡光的挡光部,所述镂空部和所述挡光部共同形成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缓冲层背离所述表皮层的一面设有图案层,所述图案层通过透明胶水或透明胶膜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图案层包括用于透光的镂空部和用于挡光的挡光部,所述镂空部和所述挡光部共同形成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背离所述表皮层的一侧且位于最外层,所述第二缓冲层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由连接丝线形成,所述连接丝线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织物层之间的支撑线部以及分别织入两个所述织物层的连接线部,所述第一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第一网孔,所述第二织物层由织物丝线织成并至少由所述织物丝线形成多个第二网孔,第一网孔与相对应的第二网孔面积对正80%到100%;所述连接丝线中至少80%的支撑线部呈I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均呈I型设置;或者,
所述连接丝线中的各支撑线部包括呈I型设置的第一支撑线部,还包括呈V型和/或X型设置的第二支撑线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厚度为1-4mm。
7.一种交通工具内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
8.一种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透光复合革。
CN202023195902.5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Active CN215512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5902.5U CN21551267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5902.5U CN21551267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2677U true CN215512677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5902.5U Active CN21551267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2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45075U (zh) 一种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KR100950602B1 (ko) 자동차 내장용 방음재
JP4968168B2 (ja) 内装表皮材
CN113235309B (zh) 透光性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复合革、汽车内饰
KR101795155B1 (ko) 통풍시트 표피재용 원단
US20210362461A1 (en) Three-dimensional thermoplastic sandwich panel composite
KR20180041926A (ko) 차량 시트용 직물 및 차량용 시트
CN113072765B (zh) 可透光皮革材料及其制作工艺和可透光复合结构
CN215512677U (zh) 一种可透光复合革、交通工具内饰和装饰材料
KR200478995Y1 (ko) 가죽들뜸 방지 및 통풍 기능을 갖는 자동차 시트커버용 원단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차 시트커버
EP3909812A1 (en) Light-transmitting fabric, artificial leather and automobile interior trim
CN206085875U (zh) 一种自然抗皱仪纶面料
CN113232394B (zh) 透光性复合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US20220403589A1 (en) A kind of multi-layer artificial leathe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 automotive seat and an automobile
CN113071171B (zh) 一种可透光复合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KR20190005499A (ko) 경량화와 흡음성이 향상된 부직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212372899U (zh) 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N211868826U (zh) 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
CN113235210B (zh) 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N210590864U (zh) 一种高强度多层无纺布
JP5772300B2 (ja) 樹脂積層板
CN212375470U (zh) 一种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CN113232377B (zh) 一种透光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WO2021195868A1 (zh) 具有高透光率的三维间隔型织物、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WO2021195865A1 (zh) 透光性复合人造革及汽车内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