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8275U - 一种反应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8275U
CN212328275U CN202020584639.XU CN202020584639U CN212328275U CN 212328275 U CN212328275 U CN 212328275U CN 202020584639 U CN202020584639 U CN 202020584639U CN 212328275 U CN212328275 U CN 212328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pipeline
communicated
emulsificat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46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愈杭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hkin Foo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hkin Foo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hkin Foo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hkin Foo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46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8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8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8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罐,涉及食品化工加工设备领域。该反应罐包括罐体,还包括搅拌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乳化剪切装置和真空脱气装置,搅拌装置安装于罐体内;温度调节装置与罐体连接,用于调节罐体内的温度于预设范围内;乳化剪切装置与罐体连通,用于对物料乳化剪切并使乳化后的物料回流至罐体内;真空脱气装置与罐体连通,用于脱出罐体内的气体。该反应罐通过在罐体上设置搅拌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乳化剪切装置和真空脱气装置,实现了物料的搅拌、控温、均匀混合和除气多个功能,集多工艺于一体。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化工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罐。
背景技术
反应罐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现有的反应罐具备温度调控和搅拌等基本功能,这种反应罐的功能单一,物料在一个罐体内只能完成单一的工艺步骤,增加了设备投入和物料损耗,难以适应复杂的生产工艺。
基于此,亟需一种反应罐,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罐,该反应罐能够实现物料的搅拌、控温、均匀混合和除气多个功能,集多工艺于一体。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罐,包括罐体,还包括:
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安装于所述罐体内;
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与所述罐体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罐体内的温度于预设范围内;
乳化剪切装置,所述乳化剪切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用于对物料乳化剪切并使乳化后的所述物料回流至所述罐体内;
真空脱气装置,所述真空脱气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用于脱出所述罐体内的气体。
可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外部;
转轴,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内部,且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旋转桨叶,所述旋转桨叶安装于所述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旋转桨叶上设有多个剐蹭部,多个所述剐蹭部与所述罐体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
夹套,所述夹套设于所述罐体的外周;
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与所述夹套连通,用于向所述夹套内输送高温介质,以将所述罐体内的温度加热至所述预设范围;
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所述夹套连通,用于向所述夹套内输送低温介质,以将所述罐体内的温度冷却至所述预设范围。
可选地,所述夹套包括:
缠绕弯管,所述缠绕弯管绕设于所述罐体的外周,所述加热系统和所述冷却系统均与所述缠绕弯管连通;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于所述罐体的外周,且所述缠绕弯管位于所述保温层内。
可选地,所述乳化剪切装置包括:
第一乳化管路,所述第一乳化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罐体下端;
乳化泵,所述乳化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乳化管路的另一端;
第二乳化管路,所述第二乳化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乳化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乳化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罐体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反应罐还包括第一清洗装置,所述第一清洗装置包括:
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乳化管路连通;
排水管辂,所述排水管辂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反应罐还包括:
进料管路,包括相连通的前端进料管路和后端进料管路,所述后端进料管路与所述罐体连通;
管路切换装置,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旋转阀和第二旋转阀,所述第一旋转阀与所述前端进料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旋转阀与所述后端进料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管路切换装置还包括第三旋转阀,所述第三旋转阀分别与所述第二旋转阀和所述第二乳化管路连通,所述第二乳化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位于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三旋转阀之间,当开启所述第三旋转阀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一旋转阀均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清洗装置还包括喷淋冲洗机构,所述喷淋冲洗机构安装于所述罐体内,且所述喷淋冲洗机构与所述第二旋转阀连通,用于喷淋冲洗所述罐体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应罐,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实现对物料的搅拌;设置温度调节装置确保罐体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设置乳化剪切装置提高物料细度和混合均匀度;设置真空脱气装置脱出罐体内的气体,减少气泡生成;通过上述搅拌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乳化剪切装置和真空脱气装置的共同作用,实现了物料的搅拌、控温、均匀混合和除气多个功能,从而形成集多工艺于一体的反应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应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罐体;11、进料管路;111、前端进料管路;112、后端进料管路;1121、进料开关阀;2、搅拌装置;21、电机;22、转轴;23、旋转桨叶;231、剐蹭部;3、温度调节装置;31、夹套;311、缠绕弯管;312、保温层;32、加热系统;321、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1、第一阀体;3212、过滤阀;3213、减压阀;322、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1、第一开关阀;3222、疏水阀;33、冷却系统;331、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1、第二阀体;332、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1、第二开关阀;34、排净管路;341、排净开关阀;4、乳化剪切装置;41、第一乳化管路;411、第一乳化开关阀;42、乳化泵;43、第二乳化管路;431、第二乳化开关阀;5、真空脱气装置;51、气体抽吸管路;511、压力检测表;512、调压阀;52、真空脱气机;6、卸料装置;61、卸料管路;611、卸料开关阀;62、转子泵;63、过滤器;7、第一清洗装置;71、进水管路;711、进水开关阀;72、排水管路;721、排水开关阀;73、回程泵;74、第一避让管路;741、第一避让开关阀;75、喷淋冲洗机构;751、喷淋冲洗管路;7511、喷淋冲洗开关阀;8、管路切换装置;81、第一旋转阀;82、第二旋转阀;83、第三旋转阀;9、第二清洗装置;91、清洗管路;911、清洗开关阀;92、第二避让管路;921、第二避让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反应罐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2、温度调节装置3、乳化剪切装置4和真空脱气装置5,罐体1内安装有搅拌装置2,温度调节装置3、乳化剪切装置4和真空脱气装置5均与罐体1连接。具体地,罐体1为用于盛放物料并提供反应场所的密闭压力容器。搅拌装置2能够旋转以搅动物料,提高反应速率和混合均匀度。温度调节装置3用于控制罐体1内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保证物料反应质量。乳化剪切装置4用于对物料乳化剪切并使乳化后的物料回流至罐体1内,以进一步提高物料细度和混合均匀度。真空脱气装置5用于脱出罐体1内的气体,减少物料中夹带的气泡,保证物料品质。该反应罐通过在罐体1上设置搅拌装置2、温度调节装置3、乳化剪切装置4和真空脱气装置5,实现了物料的搅拌、控温、均匀混合和除气多个功能,集多工艺于一体。
可选地,罐体1包括可拆卸的上盖和罐身,上盖能够扣设于罐身开口处,通过法兰结构密封形成密闭的反应罐体1。具体地,上盖为上凸的弧形结构状,罐身底部设为与上盖结构对应的下凹的光滑弧形结构,以尽可能扩大整个罐体1内部的反应空间。
为实现对物料的搅拌,提高反应效率,搅拌装置2包括电机21、转轴22和旋转桨叶23,电机21安装于罐体1的外部,转轴22和旋转桨叶23均安装于罐体1的内部。具体地,电机21安装于上盖。转轴22的一端穿出上盖与电机21的输出端在上盖处连接,转轴22的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罐身的底部,优选地,转轴22位于罐体1中心处以实现沿罐体1周向均匀搅动物料。旋转桨叶23安装于转轴22上。启动时,电机21带动转轴22旋转,转轴22带动旋转桨叶23转动实现对物料的搅动。
为减少物料粘附于罐体1的内壁,在旋转桨叶23上设有多个剐蹭部231,多个剐蹭部231与罐体1的内壁接触,以实现旋转桨叶23旋转时带动剐蹭部231将罐体1内壁的物料剐蹭下来,使物料充分反应。
为控制罐体1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温度调节装置3包括夹套31、加热系统32和冷却系统33,夹套31设于罐体1的外周,加热系统32和冷却系统33均与夹套31连通。具体地,夹套31套设于罐身外周,加热系统32与夹套31连通,用于向夹套31内输送高温介质,以将罐体1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范围;冷却系统33与夹套31连通,用于向夹套31内输送低温介质,以将罐体1内的温度冷却至预设范围。
具体地,夹套31包括缠绕弯管311和保温层312,缠绕弯管311绕设于罐身的外周,加热系统32和冷却系统33均与缠绕弯管311连通;保温层312设于罐身的外周,且缠绕弯管311位于保温层312内以对罐体1保温。
具体地,加热系统32包括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和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通过缠绕弯管311和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连通,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向缠绕弯管311内输入高温介质以将罐体1内温度加热至预设范围,经换热后的高温介质通过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排出,形成一个动态加热回路,实现对罐体1的持续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高温介质可为高温蒸汽或高温水,低温介质可为冷冻水或低温蒸汽。本实施例中高温介质选用高温蒸汽,低温介质选用冷冻水。
为便于控制高温介质的输入量,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上设有第一阀体3211,通过调整第一阀体3211的阀门开度实现对高温介质的输入量的调节。实际使用时,当罐体1内温度超出预设范围时,减小第一阀体3211的阀门开度,以减少高温介质向缠绕弯管311内的输入量,使罐体1内温度快速回温至预设温度范围;当罐体1内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时,增大第一阀体3211的阀门开度,以增大高温介质向缠绕弯管311内的输入量,使罐体1内的温度快速升温至预设范围。
进一步地,为减少高温介质内的杂质,在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上还设有过滤阀3212,过滤阀3212设于第一阀体3211与缠绕弯管311之间,使高温介质先过滤再进入缠绕弯管311,减少杂质在缠绕弯管311内的堆积。
更进一步地,在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上还设有减压阀3213,以保证高温介质处于正常的压力值范围。具体地,减压阀3213设于过滤阀3212与缠绕弯管311之间,在减压阀3213前后端均设有压力表,以对比减压前和减压后的高温介质压力值是否维持在正常压力范围。如果减压前高温介质的压力值处于正常压力范围,则不启动减压阀3213;反之,启动减压阀3213。
具体地,冷却系统33包括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和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通过缠绕弯管311和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连通,通过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向缠绕弯管311内输入低温介质以将罐体1内温度冷却至预设温度范围,经换热后的低温介质通过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排出,形成一个动态冷却回路,实现对罐体1的持续冷却。
为便于控制低温介质的输入量,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上设有第二阀体3311,通过调整该第二阀体3311的阀门开度实现对低温介质的输入量的调节。实际使用时,当罐体1内温度超出预设范围时,增大第二阀体3311的阀门开度,以增大低温介质向缠绕弯管311内的输入量,使罐体1内温度快速降温至预设范围;当罐体1内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时,减小第二阀体3311的阀门开度,以减少低温介质向缠绕弯管311内的输入量,使罐体1内的温度通过物料反应升温至预设范围。
为减少管路设置,实现一管多用,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与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连通,且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与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的连通位置位于减压阀3213与缠绕弯管311之间以避免第一阀体3211和减压阀3213对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使用的干涉。
相应地,为避免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对高温介质输入管路321使用的干涉,在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上设有第一开关阀3221,以在冷却系统33关闭后,关闭低温介质输出管路332。
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与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连通,且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与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的连通位置位于第二阀体3311与缠绕弯管311之间,以避免第二阀体3311对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的干涉。
相应地,为避免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对其他管路使用的干涉,在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上设有第二开关阀3321,以在加热系统32关闭后,关闭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
更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例的高温介质选用高温蒸汽,故在第二开关阀3321下游设有疏水阀3222以实现阻汽排水作用,既能及时排出自缠绕弯管311内流出的冷凝水,又能防止高温蒸汽泄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选用高温水作为加热介质时,则可不用设置疏水阀3222。
为便于快速排净缠绕弯管311内的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该温度调节装置3还包括排净管路34,排净管路34与缠绕弯管311连通。具体地,排净管路34与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连通,排净管路34与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的连通处位于缠绕弯管311与第一阀体3211之间,以避免第一阀体3211对排净管路34使用的干涉。
相应地,为避免排净管路34对低温介质输入管路331以及高温介质输出管路322使用的干涉,在排净管路34上设有排净开关阀341,以在排出缠绕弯管311内的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后,关闭排净管路34。排净管路34主要用于加热系统32与冷却系统33切换时,需先对缠绕弯管311内残留的低温介质或高温介质快速排净,再通入另一种介质。或在整个反应罐反应结束后,也需通过排净管路34将缠绕弯管311中的高温介质或低温介质排净。
为进一步提高物料细度及混合均匀度,该乳化剪切装置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乳化管路41、乳化泵42和第二乳化管路43。具体地,第一乳化管路41的一端连通于罐身的下端;乳化泵4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乳化管路41的另一端;第二乳化管路43的一端连接于乳化泵42的另一端,第二乳化管路43的另一端连通于上盖的上端。乳化剪切装置4启动时,罐体1内的物料从罐身下端经第一乳化管路41进入乳化泵42进行乳化剪切,乳化剪切后的物料经第二乳化管路43从上盖上端回流至罐体1内,通过如此的动态循环的乳化剪切提高物料细度和混合均匀度。
由于物料在乳化剪切过程中可能会引入空气,使物料内夹杂气泡,降低物料品质,故在乳化剪切装置4启动时,同时打开真空脱气装置5对罐体1持续脱气。具体地,该真空脱气装置5包括气体抽吸管路51和真空脱气机52,气体抽吸管路51两端分别连接真空脱气机52与罐体1的顶部,利用真空脱气机52使气体抽吸管路51压力小于罐体1内的压力,从而利用压差将罐体1内的气体抽吸出去。
进一步地,为确保气体抽吸管路51内的压力维持在预设压力范围,在气体抽吸管路51上设有压力检测表511以检测气体抽吸管路51内的压力和调压阀512以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值进行适当地压力调节,使气体抽吸管路51内的压力维持在预设压力范围,既能确保将罐体1内空气脱出,又能避免气体抽吸管路51与罐体1的压差过大使物料进入气体抽吸管路51。
为将罐体1内反应完成后的物料卸料,该反应罐还包括卸料装置6,卸料装置6与罐体1的底部连通。
卸料装置6包括卸料管路61和转子泵62,卸料管路61分别与罐体1的底部和转子泵62连接。具体地,卸料管路61与第一乳化管路41连通,且卸料管路61与第一乳化管路41的连通处位于罐体1与乳化泵42之间。进一步地,为避免第一乳化管路41与卸料管路61间相互干涉,在第一乳化管路41上设第一乳化开关阀411,在卸料管路61上设卸料开关阀611,且第一乳化开关阀411位于乳化泵42与卸料管路61之间以避免第一乳化开关阀411对卸料管路61的干涉。使用时,启动乳化剪切装置4时,打开第一乳化开关阀411且关闭卸料开关阀611;当进行物料卸料时,打开卸料开关阀611且关闭第一乳化开关阀411。
为进一步提高物料纯度,该卸料装置6还包括过滤器63,过滤器63设于卸料管路61上以对物料进行过滤。具体地,过滤器63设于转子泵62后端,过滤器63优选为双联管道过滤器。
物料反应完成卸料后,为实现对乳化管路及罐体1的清洗,该反应罐还包括第一清洗装置7,第一清洗装置7包括进水管路71和排水管路72,进水管路71与第一乳化管路41连通,排水管路72与罐体1的底部连通。具体地,进水管路71与第一乳化管路41的连通位置位于第一乳化开关阀411与乳化泵42之间以避免第一乳化开关阀411对进水管路71使用的干涉。相应地,进水管路71上设有进水开关阀711以避免对第一乳化管路41的干涉。
具体地,排水管路72也与第一乳化管路41连通,排水管路72与第一乳化管路41的连通处位于罐体1与第一乳化开关阀411之间以避免第一乳化开关阀411关闭干涉排水管路72的正常使用。相应地,在排水管路72上设有排水开关阀721以避免对第一乳化管路41的干涉。
进一步地,在排水管路72的末端设有回程泵73以持续对罐体1进行动态循环清洗。
为实现对第一乳化管路41和第二乳化管路43的清洗,第一清洗装置7还包括第一避让管路74,第一避让管路74两端分别连通第一乳化管路41和第二乳化管路43。进一步为避免第一避让管路74对乳化泵42使用形成干涉,在第一避让管路74上设有第一避让开关阀741。在乳化泵42工作时,第一避让开关阀741处于关闭状态;当乳化完成,关闭乳化泵42,启动第一清洗装置7时,打开第一避让开关阀741,第一乳化管路41通过第一避让管路74与第二乳化管路43连通。
启动第一清洗装置7时,打开进水开关阀711、第一避让开关阀741和排水开关阀721,其他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启动回程泵73,清洗液经进水管路71、第一乳化管路41、第一避让管路74、第二乳化管路43进入罐体1内,再从罐体1的底部流经第一乳化管路41至排水管路72,形成动态的清洗回路,实现对第一乳化管路41、第二乳化管路43和罐体1的清洗。
进一步地,为实现对物料的进料,该反应罐还包括进料管路11和管路切换装置8,进料管路11通过管路切换装置8与罐体1内连通。具体地,进料管路11包括相连通的前端进料管路111和后端进料管路112,后端进料管路112与罐体1连通。管路切换装置8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旋转阀81和第二旋转阀82,第一旋转阀81与前端进料管路111连通,第二旋转阀82与后端进料管路112连通。进料时,打开第一旋转阀81和第二旋转阀82,使前端进料管路111与后端进料管路112连通,以实现物料的进料。
进一步地,为实现对进料后的后端进料管路112的清洗,后端进料管路112通过管路切换装置8与第二乳化管路43连通。具体地,管路切换装置8还包括第三旋转阀83,第三旋转阀83分别与第二旋转阀82和第二乳化管路43连通。为避免第二乳化管路43对后端进料管路112清洗的干涉,在第二乳化管路43上设有第二乳化开关阀431,第二乳化开关阀431位于罐体1与第三旋转阀83之间。在对后端进料管路112清洗时,第二乳化开关阀431和第一旋转阀81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第二旋转阀82和第三旋转阀83,清洗液经第二乳化管路43流入后端进料管路112及罐体1内实现清洗。
为进一步对罐体1内壁进行喷淋冲洗,第一清洗装置7还包括喷淋冲洗机构75,喷淋冲洗机构75安装于罐体1内,且喷淋冲洗机构75与第二旋转阀82连通,用于喷淋冲洗罐体1的内壁。具体地,喷淋冲洗机构75通过喷淋冲洗管路751与后端进料管路112连通。为避免后端进料管路112与喷淋冲洗管路751间的相互干涉,在后端进料管路112上设有进料开关阀1121,在喷淋冲洗管路751上设有喷淋冲洗开关阀7511,且喷淋冲洗开关阀7511位于进料开关阀1121与第二旋转阀82之间。实际使用时,可先对后端进料管路112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打开喷淋冲洗开关阀7511及喷淋冲洗机构75,关闭进料开关阀1121,实现对罐体1内壁的冲洗。
实际使用时,启动第一清洗装置7对第一乳化管路41和第二乳化管路43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打开第二旋转阀82、第三旋转阀83及进料开关阀1121、关闭第二乳化开关阀431,实现对后端进料管路112的清洗。后端进料管路112清洗完成后,打开喷淋冲洗机构75及喷淋冲洗开关阀7511、关闭进料开关阀1121,清洗液经后端进料管路112进入喷淋冲洗管路751到达喷淋冲洗机构75,实现对罐体1内壁的喷淋冲洗。
物料反应完成卸料后,为实现对卸料装置6的清洗,该反应罐还包括第二清洗装置9,第二清洗装置9与卸料装置6连接。具体地,第二清洗装置9设有清洗管路91,清洗管路91与卸料管路61连通以对卸料管路61及过滤器63进行清洗。为避免清洗管路91与卸料管路61间相互干涉,清洗管路91与卸料管路61的连通位置设于转子泵62及卸料开关阀611之间且在清洗管路91上设有清洗开关阀911。在卸料时,清洗开关阀911处于关闭状态。对卸料装置6清洗时,关闭卸料开关阀611且打开清洗开关阀911。
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转子泵62对第二清洗装置9的干涉,该第二清洗装置9还包括第二避让管路92,第二避让管路92两端均连通卸料管路61,且转子泵62位于第二避让管路92与卸料管路61之间。相应地,为避免第二避让管路92对转子泵62的干涉,在第二避让管路92上设有第二避让开关阀921。卸料时,第二避让开关阀921处于关闭状态;对卸料装置6清洗时,转子泵62停止运作,打开第二避让开关阀921,清洗液经清洗管路91流入卸料管路61、第二避让管路92到达过滤器63,最后经卸料管路61排出去,实现对卸料管路61及过滤器63的清洗。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对该反应罐的工作过程做如下描述:
进料阶段,打开第一旋转阀81和第二旋转阀82,通过进料管路11对罐体1内进料;
升温阶段,打开加热系统32,向缠绕弯管311内注入高温蒸汽,以将罐体1内的温度加热至预设范围,并通过调节第一阀体3211的阀门开度控制高温蒸汽的量,使罐体1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
搅拌反应阶段,启动搅拌装置2,利用电机21带动转轴22、转轴22带动旋转桨叶23旋转实现对物料的搅拌扰动,提高反应速率;
降温阶段,由于罐体1内物料引发聚合反应放热,故需对罐体1进行降温使其维持在反应所需的预设范围,关闭加热系统32,通过排净管路34将缠绕弯管311内残留的高温蒸汽和冷凝水排出,再启动冷却系统33,对缠绕弯管311内注入冷冻水以对罐体1实现降温,并通过调节第二阀体3311的阀门开度控制冷冻水的量,使罐体1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
乳化剪切阶段,启动乳化剪切装置4,物料从罐体1底部流出,经乳化泵42乳化剪切后回流至罐体1内,提高物料细度及混合均匀度;
真空脱气阶段,在启动乳化剪切装置4时,打开真空脱气装置5对罐体1内进行脱气;
卸料阶段,当物料反应完成后,启动卸料装置6,从罐体1底部将物料全部卸出;
清洗阶段,上述阶段均完成后,打开第一清洗装置7,依次对乳化剪切装置4、后端进料管路112和罐体1内壁进行清洗;打开第二清洗装置9对卸料装置6进行清洗。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过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范围的界定,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例如,可根据化合物的具体反应类型(吸热、放热或先吸热后放热等)确定加热和冷却的顺序;真空脱气装置5也可在物料乳化剪切后启动;第一清洗装置7和第二清洗装置9可同时开启也可先后开启。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应罐,通过设置搅拌装置2实现对物料的搅拌;设置温度调节装置3确保罐体1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设置乳化剪切装置4提高物料细度和混合均匀度;设置真空脱气装置5脱出罐体1内的气体,减少气泡生成;设置卸料装置6实现物料卸料;设置第一清洗装置7实现对乳化剪切装置4及罐体1的清洗。通过上述搅拌装置2、温度调节装置3、乳化剪切装置4、真空脱气装置5、卸料装置6和第一清洗装置7的共同作用,实现了物料的搅拌、控温、均匀混合、除气、卸料和对罐体1的清洗多个功能,从而形成集多工艺于一体的反应罐。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反应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安装于所述罐体(1)内;
温度调节装置(3),所述温度调节装置(3)与所述罐体(1)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罐体(1)内的温度于预设范围内;
乳化剪切装置(4),所述乳化剪切装置(4)与所述罐体(1)连通,用于对物料乳化剪切并使乳化后的所述物料回流至所述罐体(1)内;
真空脱气装置(5),所述真空脱气装置(5)与所述罐体(1)连通,用于脱出所述罐体(1)内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
电机(21),所述电机(21)安装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
转轴(22),所述转轴(22)安装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且所述转轴(22)与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
旋转桨叶(23),所述旋转桨叶(23)安装于所述转轴(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桨叶(23)上设有多个剐蹭部(231),多个所述剐蹭部(231)与所述罐体(1)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3)包括:
夹套(31),所述夹套(31)设于所述罐体(1)的外周;
加热系统(32),所述加热系统(32)与所述夹套(31)连通,用于向所述夹套(31)内输送高温介质,以将所述罐体(1)内的温度加热至所述预设范围;
冷却系统(33),所述冷却系统(33)与所述夹套(31)连通,用于向所述夹套(31)内输送低温介质,以将所述罐体(1)内的温度冷却至所述预设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31)包括:
缠绕弯管(311),所述缠绕弯管(311)绕设于所述罐体(1)的外周,所述加热系统(32)和所述冷却系统(33)均与所述缠绕弯管(311)连通;
保温层(312),所述保温层(312)设于所述罐体(1)的外周,且所述缠绕弯管(311)位于所述保温层(3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剪切装置(4)包括:
第一乳化管路(41),所述第一乳化管路(4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罐体(1)下端;
乳化泵(42),所述乳化泵(4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乳化管路(41)的另一端;
第二乳化管路(43),所述第二乳化管路(4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乳化泵(4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乳化管路(43)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罐体(1)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清洗装置(7),所述第一清洗装置(7)包括:
进水管路(71),所述进水管路(71)与所述第一乳化管路(41)连通;
排水管辂(72),所述排水管辂(72)与所述罐体(1)的底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料管路(11),包括相连通的前端进料管路(111)和后端进料管路(112),所述后端进料管路(112)与所述罐体(1)连通;
管路切换装置(8),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旋转阀(81)和第二旋转阀(82),所述第一旋转阀(81)与所述前端进料管路(111)连通,所述第二旋转阀(82)与所述后端进料管路(11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装置(8)还包括第三旋转阀(83),所述第三旋转阀(83)分别与所述第二旋转阀(82)和所述第二乳化管路(43)连通,所述第二乳化管路(43)上设有第二乳化开关阀(431),所述第二乳化开关阀(431)位于所述罐体(1)与所述第三旋转阀(83)之间,当开启所述第三旋转阀(83)时,所述第二乳化开关阀(431)和所述第一旋转阀(81)均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装置(7)还包括喷淋冲洗机构(75),所述喷淋冲洗机构(75)安装于所述罐体(1)内,且所述喷淋冲洗机构(75)与所述第二旋转阀(82)连通,用于喷淋冲洗所述罐体(1)的内壁。
CN202020584639.X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反应罐 Active CN212328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4639.XU CN212328275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反应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4639.XU CN212328275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反应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8275U true CN212328275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4639.XU Active CN212328275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反应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8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8688U (zh) 一种循环反应釜
CN109107511A (zh) 一种加料精准的化工生产用反应釜
CN212328275U (zh) 一种反应罐
CN213699861U (zh) 一种可调节压力的反应釜
CN210357147U (zh) 恒温加热反应釜
CN218741451U (zh) 一种物料保质及保温密闭输送的生产装置
CN216321922U (zh) 一种反应釜温度控制装置
CN212492951U (zh) 一种具有温度可控的化工用品加工反应釜
CN216224335U (zh) 一种生物质MOFs吸附-催化材料用可调节温度的反应釜
CN212819839U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且便于取样的化工反应釜
CN213110824U (zh) 一种控温节能成品接收罐
CN214735476U (zh) 一种合成1,3-二甲氧基丙二亚胺二盐酸盐的装置
CN211562968U (zh) 一种皮革助剂反应釜
CN212999950U (zh) 一种节能型恒温的不锈钢反应釜
CN211562967U (zh) 一种皮革匀染剂生产装置
CN210815240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化工反应釜
CN212348434U (zh) 一种生物制药用反应釜
CN207430073U (zh) 一种新型增压冷却真空乳化锅
CN208032561U (zh) 一种钙盐反应釜
CN218359150U (zh) 一种顺酐加氢制丁二酸酐反应装置
CN216654566U (zh) 一种减水剂磺化缩合反应釜降温装置
CN214829819U (zh) 一种温控型污泥调理反应釜
CN210138664U (zh) 一种新型聚丙烯聚合反应釜
CN219252619U (zh) 管道式反应器
CN213050503U (zh) 一种用于环氧乙烷制备的聚合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