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1689U - 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1689U
CN212291689U CN202020801072.7U CN202020801072U CN212291689U CN 212291689 U CN212291689 U CN 212291689U CN 202020801072 U CN202020801072 U CN 202020801072U CN 212291689 U CN212291689 U CN 212291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box
automatic cooking
dinner plate
dish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10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天辉
王小年
陈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y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y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y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y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10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1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1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1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烹饪系统,其包括自动烹饪设备、菜盒输送线和餐盘输送线,自动烹饪设备用于自动烹饪菜品,自动烹饪设备具有进料口和出菜口,菜盒输送线用于输送菜盒组件,菜盒输送线上设有对应进料口的菜盒驱动模组,菜盒驱动模组能够驱动菜盒组件进入或者离开进料口,餐盘输送线用于输送餐盘组件,餐盘组件的输送方向与菜盒组件的输送方向平行;餐盘输送线上设有对应出菜口的餐盘驱动模组,餐盘驱动模组能够驱动餐盘组件进入或者离开出菜口。该自动烹饪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烹饪设备的自动上料和自动取出菜品,提升了整个厨房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自动烹饪设备能够完成菜品的自动烹饪。但是自动烹饪设备的上料及去除菜品仍然需要人工完成,由于人工的不确定性相对较高,因此容易出现忘记上料或者菜品忘记取出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自动烹饪设备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烹饪系统,该自动烹饪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烹饪设备的自动上料和自动取出菜品,提升了整个厨房的自动化程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烹饪系统,包括:自动烹饪设备,所述自动烹饪设备用于自动烹饪菜品,所述自动烹饪设备具有进料口和出菜口;菜盒输送线,所述菜盒输送线用于输送菜盒组件,所述菜盒输送线上设有对应所述进料口的菜盒驱动模组,所述菜盒驱动模组能够驱动所述菜盒组件进入或者离开所述进料口;餐盘输送线,所述餐盘输送线用于输送餐盘组件,所述餐盘组件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菜盒组件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餐盘输送线上设有对应所述出菜口的餐盘驱动模组,所述餐盘驱动模组能够驱动所述餐盘组件进入或者离开所述出菜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烹饪设备为多个,多个所述自动烹饪设备沿所述菜盒组件的运输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菜盒输送线上设有菜盒承载件,所述菜盒承载件用于承载菜盒组件,所述菜盒承载件在所述菜盒驱动模组的驱动下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进料口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菜盒驱动模组包括:菜盒驱动件;菜盒推杆,所述菜盒推杆与所述菜盒驱动件相连,所述菜盒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菜盒推杆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进料口的方向运动;菜盒磁吸件,所述菜盒磁吸件设在所述菜盒推杆上,所述菜盒磁吸件用于吸合所述菜盒承载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菜盒承载件和所述菜盒组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固定柱,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配合的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餐盘输送线上设有餐盘承载件,所述餐盘承载件用于承载餐盘组件,所述餐盘承载件在所述餐盘驱动模组的驱动下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出菜口的方向运动。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餐盘驱动模组包括:餐盘驱动件;餐盘推杆,所述餐盘推杆与所述餐盘驱动件相连,所述餐盘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餐盘推杆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出菜口的方向运动;餐盘磁吸件,所述餐盘磁吸件设在所述餐盘推杆上,所述餐盘磁吸件用于吸合所述餐盘承载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餐盘承载件上设有餐盘槽,所述餐盘组件设在所述餐盘槽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自动烹饪设备均具有排烟管,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烟道,多个所述排烟管分别与所述烟道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菜盒检测件,所述菜盒检测件设在所述自动烹饪设备上,所述菜盒驱动模组被配置为所述菜盒检测件检测到所述菜盒组件时将所述菜盒组件推入所述进料口;餐盘检测件,所述餐盘检测件设在所述自动烹饪设备上,所述餐盘驱动模组被配置为所述餐盘检测件检测到所述餐盘组件时将所述餐盘组件推入所述出菜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由于菜盒输送线上设有对应进料口的菜盒驱动模组,且餐盘输送线上设有对应出菜口的餐盘驱动模组,实现自动烹饪设备的自动上料和自动取出并且输送菜品,提升了整个厨房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自动烹饪设备;11、进料口;12、出菜口;13、排烟管;
2、菜盒输送线;
3、菜盒组件;
4、菜盒承载件;
5、菜盒驱动模组;51、菜盒驱动件;52、菜盒推杆;
6、餐盘输送线;
7、餐盘组件;
8、餐盘承载件;
9、餐盘驱动模组;91、餐盘驱动件;92、餐盘推杆;
10、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烹饪系统,其包括自动烹饪设备1、菜盒输送线2和餐盘输送线6,自动烹饪设备1用于自动烹饪菜品,自动烹饪设备1具有进料口11和出菜口12,菜盒输送线2用于输送菜盒组件3,菜盒输送线2上设有对应进料口11的菜盒驱动模组5,菜盒驱动模组5能够驱动菜盒组件3进入或者离开进料口11,餐盘输送线6用于输送餐盘组件7,餐盘组件7的输送方向与菜盒组件3的输送方向平行;餐盘输送线6上设有对应出菜口12的餐盘驱动模组9,餐盘驱动模组9能够驱动餐盘组件7进入或者离开出菜口1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菜盒输送线2上设有对应进料口11的菜盒驱动模组5,且餐盘输送线6上设有对应出菜口12的餐盘驱动模组9。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菜盒输送线2将装满原材料的菜盒组件3输送到菜盒驱动模组5对应的位置,此时菜盒驱动模组5即可驱动菜盒组件3朝向自动烹饪设备1的进料口11运动,自动烹饪设备1的放料机构就能将进入进料口11的菜盒组件3内的原材料送入自动烹饪设备1的翻炒机构中。这样就实现了自动烹饪设备1的自动上料。而餐盘输送线6将空置的餐盘组件7输送到餐盘驱动模组9对应的位置,此时餐盘驱动模组9驱动餐盘组件7朝向自动烹饪设备1的出菜口12运动,自动烹饪设备1的出菜机构将烹制好的菜品倒入餐盘组件7中,然后餐盘驱动模组9再次驱动餐盘组件7回到餐盘输送线6上,装满菜品的餐盘组件7在餐盘输送线6的输送下运动到指定位置,实现了自动烹饪设备1的自动出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由于菜盒输送线2上设有对应进料口11的菜盒驱动模组5,且餐盘输送线6上设有对应出菜口12的餐盘驱动模组9,实现自动烹饪设备1的自动上料和自动取出并且输送菜品,提升了整个厨房的自动化程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菜盒输送线2及餐盘输送线6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传送带组件、传送链板组件等各种直线运输机构,在此不对菜盒输送线2及餐盘输送线6的具体类型做出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自动烹饪设备1为多个,多个自动烹饪设备1沿菜盒组件3的运输方向间隔排布。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前文叙述,本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烹饪设备1的自动上料和自动取出并且输送菜品,当自动烹饪设备1为多个时,能够实现多个自动烹饪设备1同时烹饪,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烹饪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菜盒输送线2上设有菜盒承载件4,菜盒承载件4用于承载菜盒组件3,菜盒承载件4在菜盒驱动模组5的驱动下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菜盒组件3是装满原材料的,如果菜盒驱动模组5直接驱动菜盒组件3运动或者菜盒输送线2直接运输菜盒组件3,菜盒组件3的运动不稳性较高,极易发生致原材料被倒出菜盒组件3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本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菜盒组件3设置在菜盒承载件4中,菜盒承载件4相当于菜盒组件3的保护壳,一方面避免了运输过程中菜盒组件3受到撞击导致的原材料洒出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菜盒承载件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装载一个或者多个菜盒组件3,从而较好地满足自动烹饪设备1烹制菜品是对原材料的多种需求,从而提升了自动烹饪系统的烹饪多种菜品的兼容能力。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菜盒驱动模组5包括菜盒驱动件51、菜盒推杆52和菜盒磁吸件,菜盒驱动件51设在菜盒输送线2上,菜盒推杆52与菜盒驱动件51相连,菜盒驱动件51能够驱动菜盒推杆52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菜盒磁吸件设在菜盒推杆52上,菜盒磁吸件用于吸合菜盒承载件4。
可以理解的是,菜盒磁吸件能够确保菜盒推杆52与菜盒承载件4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确保菜盒驱动件51在驱动菜盒推动运动的过程中,菜盒承载件4能够稳定地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
有利地,菜盒磁吸件为电磁铁。可以理解的是,当菜盒组件3内的原材料倾倒完毕后需要重新回到菜盒输送线2上以实现回收,当菜盒组件3回到菜盒输送线2上时,菜盒磁吸件如果还吸附在菜盒组件3上就会影响到菜盒输送线2的正常运输。在本实施例中,菜盒磁吸件为电磁铁,当控制的菜盒组件3回到菜盒输送线2上后,电磁铁失电,从而使得菜盒组件3冲菜盒磁吸件上脱离,这样菜盒输送线2就可以较为顺畅的继续运输菜盒组件3。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菜盒驱动件51可以选用直线电机、气缸、旋转电机配合丝杠螺母等直线驱动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菜盒驱动模组5也可以直接形成为手指气缸等夹持机构,同样能够实现菜盒组件3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的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菜盒承载件4和菜盒组件3中的一个上设有固定柱,菜盒承载件4和菜盒组件3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固定柱配合的固定孔。由此,能够确保菜盒组件3在菜盒承载件4上稳定性,从而确保了原材料能够稳定地被传输出去,避免了原材料倒出的现象发生。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菜盒承载件4和菜盒组件3还可以通过磁吸结构等其他结构实现固定,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固定柱配合固定孔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餐盘输送线6上设有餐盘承载件8,餐盘承载件8用于承载餐盘组件7,餐盘承载件8在餐盘驱动模组9的驱动下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出菜口12的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餐盘是用来盛装烹饪完毕的菜品,如果餐盘驱动模组9直接驱动餐盘组件7运动或者餐盘输送线6直接运输餐盘组件7,餐盘组件7的运动不稳性较高,极易发生致烹饪完毕的菜品被倒出餐盘组件7的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本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餐盘组件7设置在餐盘承载件8中,餐盘承载件8相当于餐盘组件7的保护壳,避免了运输过程中餐盘组件7受到撞击导致的烹饪完毕的菜品洒出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餐盘驱动模组9包括餐盘驱动件91、餐盘推杆92和餐盘磁吸件,餐盘驱动件91设在餐盘输送线6上,餐盘推杆92与餐盘驱动件91相连,餐盘驱动件91能够驱动餐盘推杆92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餐盘磁吸件设在餐盘推杆92上,餐盘磁吸件用于吸合餐盘承载件8。
可以理解的是,菜盒磁吸件能够确保菜盒推杆52与菜盒承载件4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确保菜盒驱动件51在驱动菜盒推动运动的过程中,菜盒承载件4能够稳定地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
有利地,餐盘磁吸件为电磁铁。可以理解的是,当空的餐盘组件7的装满烹制完毕的菜品后需要重新回到餐盘输送线6上以实现继续输送,当餐盘组件7回到餐盘输送线6上时,餐盘磁吸件如果还吸附在餐盘组件7上就会影响到餐盘输送线6的正常运输。在本实施例中,餐盘磁吸件为电磁铁,当控制的餐盘组件7回到餐盘输送线6上后,电磁铁失电,从而使得餐盘组件7冲餐盘磁吸件上脱离,这样餐盘输送线6就可以较为顺畅的继续运输餐盘组件7。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餐盘驱动件91可以选用直线电机、气缸、旋转电机配合丝杠螺母等直线驱动结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餐盘驱动模组9也可以直接形成为手指气缸等夹持机构,同样能够实现餐盘组件7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出菜口12的方向运动的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餐盘承载件8上设有餐盘槽,餐盘组件7设在餐盘槽内。由此,能够确保餐盘组件7在餐盘槽内稳定性,从而确保了烹制完毕的菜品能够稳定地被传输出去,避免了烹制完毕的菜品倒出的现象发生。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餐盘承载件8和餐盘组件7还可以通过磁吸机构、定位柱配合定位孔等其他结构实现固定,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餐盘槽与餐盘组件7的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自动烹饪设备1均具有排烟管13,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烟道10,多个排烟管13分别与烟道10配合。有次,自动烹饪设备1烹饪产生的油烟可以通过排烟管13统一排放到烟道10内,从而确保了厨房内的洁净度,提升了自动烹饪系统的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菜盒检测件和餐盘检测件,菜盒检测件设在自动烹饪设备1上,菜盒驱动模组5被配置为菜盒检测件检测到菜盒组件3时将菜盒组件3推入进料口11,餐盘检测件设在自动烹饪设备1上,餐盘驱动模组9被配置为餐盘检测件检测到餐盘组件7时将餐盘组件7推入出菜口12。
可以理解的是,菜盒检测件能够确保菜盒组件3运动到正对进料口11的位置时停止运动,并且同时菜盒组件3时将菜盒组件3推入进料口11,从而避免了菜盒组件3卡死在进料口11的现象发生。餐盘检测件能够确保餐盘组件7运动到正对出菜口12的位置时停止运动,并且同时餐盘组件7时将餐盘组件7推入出菜口12,从而避免了餐盘组件7卡死在出菜口12的现象发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菜盒检测件和餐盘检测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光电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种的任何一种,在此不对菜盒检测件和餐盘检测件的具体类型做出限定。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菜盒输送线2和餐盘输送线6均可以采用步进电机这样的驱动部件,这样可以预设步进电机的转动步数,从而实现菜盒组件3或者餐盘组件7的精准定位。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在对菜盒组件3和餐盘组件7进行定位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的菜盒检测件配合餐盘检测件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烹饪系统包括三个自动烹饪设备1、菜盒输送线2、餐盘输送线6和烟道10,三个自动烹饪设备1沿菜盒组件3的运输方向间隔排布,自动烹饪设备1用于自动烹饪菜品,每个自动烹饪设备1具有进料口11、出菜口12和排烟管13,每个排烟管13分别与烟道10配合。
菜盒输送线2用于输送菜盒组件3,菜盒输送线2上设有对应进料口11的菜盒驱动模组5和用于承载菜盒组件3的菜盒承载件4,菜盒承载件4在菜盒驱动模组5的驱动下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菜盒驱动模组5包括菜盒驱动件51、菜盒推杆52和菜盒磁吸件,菜盒驱动件51设在菜盒输送线2上,菜盒推杆52与菜盒驱动件51相连,菜盒磁吸件用于吸合菜盒承载件4。
餐盘输送线6用于输送餐盘组件7,餐盘输送线6位于餐盘组件7下方,餐盘输送线6上设有对应出菜口12的餐盘驱动模组9和用于承载餐盘组件7的餐盘承载件8,餐盘承载件8在餐盘驱动模组9的驱动下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出菜口12的方向运动。餐盘驱动模组9包括餐盘驱动件91、餐盘推杆92和餐盘磁吸件,餐盘驱动件91设在餐盘输送线6上,餐盘推杆92与餐盘驱动件91相连,餐盘磁吸件用于吸合餐盘承载件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烹饪设备(1),所述自动烹饪设备(1)用于自动烹饪菜品,所述自动烹饪设备(1)具有进料口(11)和出菜口(12);
菜盒输送线(2),所述菜盒输送线(2)用于输送菜盒组件(3),所述菜盒输送线(2)上设有对应所述进料口(11)的菜盒驱动模组(5),所述菜盒驱动模组(5)能够驱动所述菜盒组件(3)进入或者离开所述进料口(11);
餐盘输送线(6),所述餐盘输送线(6)用于输送餐盘组件(7),所述餐盘组件(7)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菜盒组件(3)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餐盘输送线(6)上设有对应所述出菜口(12)的餐盘驱动模组(9),所述餐盘驱动模组(9)能够驱动所述餐盘组件(7)进入或者离开所述出菜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烹饪设备(1)为多个,多个所述自动烹饪设备(1)沿所述菜盒组件(3)的运输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盒输送线(2)上设有菜盒承载件(4),所述菜盒承载件(4)用于承载菜盒组件(3),所述菜盒承载件(4)在所述菜盒驱动模组(5)的驱动下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盒驱动模组(5)包括:
菜盒驱动件(51);
菜盒推杆(52),所述菜盒推杆(52)与所述菜盒驱动件(51)相连,所述菜盒驱动件(51)能够驱动所述菜盒推杆(52)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进料口(11)的方向运动;
菜盒磁吸件,所述菜盒磁吸件设在所述菜盒推杆(52)上,所述菜盒磁吸件用于吸合所述菜盒承载件(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盒承载件(4)和所述菜盒组件(3)中的一个上设有固定柱,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配合的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输送线(6)上设有餐盘承载件(8),所述餐盘承载件(8)用于承载餐盘组件(7),所述餐盘承载件(8)在所述餐盘驱动模组(9)的驱动下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出菜口(12)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驱动模组(9)包括:
餐盘驱动件(91);
餐盘推杆(92),所述餐盘推杆(92)与所述餐盘驱动件(91)相连,所述餐盘驱动件(91)能够驱动所述餐盘推杆(92)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出菜口(12)的方向运动;
餐盘磁吸件,所述餐盘磁吸件设在所述餐盘推杆(92)上,所述餐盘磁吸件用于吸合所述餐盘承载件(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承载件(8)上设有餐盘槽,所述餐盘组件(7)设在所述餐盘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自动烹饪设备(1)均具有排烟管(13),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烟道(10),多个所述排烟管(13)分别与所述烟道(10)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烹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烹饪系统还包括:
菜盒检测件,所述菜盒检测件设在所述自动烹饪设备(1)上,所述菜盒驱动模组(5)被配置为所述菜盒检测件检测到所述菜盒组件(3)时将所述菜盒组件(3)推入所述进料口(11);
餐盘检测件,所述餐盘检测件设在所述自动烹饪设备(1)上,所述餐盘驱动模组(9)被配置为所述餐盘检测件检测到所述餐盘组件(7)时将所述餐盘组件(7)推入所述出菜口(12)。
CN202020801072.7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Active CN212291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1072.7U CN212291689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1072.7U CN212291689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1689U true CN212291689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1072.7U Active CN212291689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16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8406A (zh) * 2021-05-24 2021-08-06 广州东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智能烹饪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8406A (zh) * 2021-05-24 2021-08-06 广州东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智能烹饪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1689U (zh) 一种自动烹饪系统
CN206153169U (zh) 圆柱电芯分档机
CN114161147A (zh) 一种旋钮电位器双工位自动组装设备
CN113752011A (zh) 自动组装机
CN112171275B (zh) 合金啪钮组装机
CN210176055U (zh) 一种自动分餐具分饭分菜生产线
CN216882646U (zh) 一种旋钮电位器双工位自动组装设备
CN211748749U (zh) 料品传输机构及具有其的烹饪设备
CN213293984U (zh) 一种吸嘴取料装置及pcb板摆盘机
CN210276391U (zh) 一种旋转式智能快递柜
CN210008779U (zh) 器具自动出料机
CN217852648U (zh) 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CN108637672B (zh) 变速箱全自动智能组装工艺
CN211722901U (zh) 食材投料结构和烹饪机
CN209793061U (zh) 环形摩擦片装配系统
CN220617194U (zh) 华司入料机构
CN217852649U (zh) 投料装置和烹饪设备
CN211354947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111381057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40446A (zh) 自动上料组件与清洗机
CN216051779U (zh) 一种分拣推送装置及免疫分析仪
CN214609679U (zh) 一种标本传送装置
CN219980626U (zh) 送线机构
CN211354949U (zh) 一种料盒传送机构及烹饪装置
CN215622872U (zh) 备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