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5409U -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5409U
CN212285409U CN202021661674.3U CN202021661674U CN212285409U CN 212285409 U CN212285409 U CN 212285409U CN 202021661674 U CN202021661674 U CN 202021661674U CN 212285409 U CN212285409 U CN 212285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ead
sliding
upper die
sliding tabl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616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宇
耿金良
张景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16616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5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5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5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包括工作台:该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上模头组件、下模头组件和直线驱动机构,以上模头组件指向下模头组件的方向为向下;上模头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机构、第一上模头和第二上模头,第二调节机构带动第一上模头和第二上模头沿左右方向滑动;下模头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机构、第一下模头和第二下模头,第一调节机构带动第一下模头和第二下模头沿左右方向滑动,第一下模头和第一上模头相向设置,第二下模头和第二上模头相向设置;直线驱动机构带动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一调节机构互相靠近或远离。由此,能够便捷地弯折形成具有三横边两立边的形状,无须采用两套模具。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背景技术
对板材冲压形成如图6所示的至少具有三横边两立边的板材,根据现有的冲压工艺需要通过两次冲压完成,第一次冲压主要利用下凸模形成第一横边和两条第一立边得到过渡弯折板,例如如图5所示的形状,第二次冲压主要利用上凸模冲压形成两条第二横边,以得到所需的形状,例如如图6所示的形状。
现有的冲压工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上凸模、下凸模的外形尺寸均是固定的,一套上下凸模模具只能完成一道折弯工序。当冲压不同尺寸的板面凹槽,需要匹配更换相应的上凸模和下凸模,更换完成后需要对上下凸模间的安装间隙等进行调整和产品试制,安装调试时间长而且易产生废品;二是当产品需双面折弯时,工件要执行两次冲压工序,需要配备两个工位,占用空间较大,并且工件从第一工位转移至第二工位需要一定时间和重新定位,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折弯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包括工作台:该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上模头组件、下模头组件和直线驱动机构,以所述上模头组件指向所述下模头组件的方向为向下;
所述上模头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机构、第一上模头和第二上模头,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上模头和第二上模头沿左右方向滑动;
所述下模头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机构、第一下模头和第二下模头,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下模头和所述第二下模头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下模头和所述第一上模头相向设置,所述第二下模头和所述第二上模头相向设置;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一调节机构沿上下方向互相靠近或远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带动上模头组件和下模头组件相对移动,配合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改变第一下模头、第二下模头和第一上模头和第二上模头的相对位置,能够便捷地弯折形成具有三横边两立边的形状,无须采用多套模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第一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下模头和所述第二下模头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一上模头和所述第二上模头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
通过以上设置,使得便于实现对中调节第一上模头和第二上模头之间的距离,和/或,便于实现对中调节第一下模头和第二下模头之间的距离,对中调节第一上模头与第二上模头有利于实现快速弯折和快速调整弯折尺寸,对中调节第一下模头和第二下模头则有利于快速调整弯折尺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下滑座、第一下滑台、第二下滑座、第二下滑台、第一丝母、第二丝母、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下滑座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第一下滑台与所述第一下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模头安装在所述第一下滑台的顶面;所述第二下滑座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第二下滑台与所述第二下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头安装在所述第二下滑台的顶面;所述第一丝母与所述第一下滑台固接;所述第二丝母与所述第二下滑台固接;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一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同时与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驱动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当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通过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带动第一下滑台和第二下滑台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实现同时驱动第一下模头和所述第二下模头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上滑座、第一上滑台、第二上滑座、第二上滑台、第三丝母、第四丝母、第三丝杆、第四丝杆和第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上滑座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第一上滑台与所述第一上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模头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滑台的底面;所述第二上滑座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第二上滑台与所述第二上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模头安装在所述第二上滑台的底面;所述第三丝母与所述第一上滑台固接;所述第四丝母与所述第二上滑台固接;所述第三丝杆与所述第三丝母螺纹连接;所述第四丝杆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三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四丝杆与所述第四丝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同时与所述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驱动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当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三丝杆转动时,第三丝杆通过第三丝母和第四丝母带动第一上滑台和第二上滑台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实现同时驱动第一上模头和所述第二上模头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实现了第一下模头和第二下模头的对中调节,第二调节机构实现了第一上模头和第二上模头的对中调节,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调节效率,第一调节机构的中心和第二调节机构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共线,从而在调整时便于保证两侧的板厚间隙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一上滑座、第二上滑座、所述第一下滑座、所述第二下滑座均称为滑座,所述第一上滑台、第二上滑台、所述第一下滑台、所述第二下滑台均称为滑台,所述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梢板,所述梢板设置在至少一组互相滑动连接的滑座和滑台之间,所述梢板与该组互相滑动连接的滑座和滑台的其中一个可分离式连接。通过设置滑座和所述滑台通过所述梢板滑动连接,使得滑座和滑台发生滑动磨损时,能够通过调整梢板的方式来弥补间隙,无须更换滑座和滑台等,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简化维护操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梢板通过调整结构与滑台或滑座连接,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开设在滑台上的第一螺孔、开设在所述梢板上的第一盲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一盲孔的顶面抵接的第一螺钉。梢板在第一螺钉的作用下保持与第一螺钉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在发生磨损导致第一下滑台和第一下滑座之间的间隙增大时,通过旋进第一螺钉能够使得梢板保持抵接,弥补磨损间隙,实现简单维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一下滑座和所述第二下滑座均称为滑座,所述第一下滑台和第二下滑台均称为滑台,所述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使互相滑动连接的所述滑座与所述滑台保持锁定状态或可滑动状态。通过设置锁紧机构,在对工件折弯时产生的应力不易引起滑台和滑座发生错动,一方面对第一旋转驱动装置或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锁定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以滑座和滑台互相滑动连接的平面为滑动面,滑台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向滑动面,所述锁定件沿所述第一通孔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锁定件沿所述第一通孔滑动。通过以上设置,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锁定件朝向滑动面运动时,通过锁定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顶紧滑座和滑台,从而锁定滑座和滑台,需要解除锁定时,仅需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锁定件复位即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下模头组件还包括承台和弹簧,所述第一下滑台和/或第二下滑台上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承台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滑柱,所述第一滑柱沿所述第一滑孔滑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承台与所述第一下滑台和/或第二下滑台之间,并驱使所述承台远离所述第一下滑台和/或第二下滑台。通过设置承台和弹簧,使得上模头组件移对板材进行弯折时,承台一方面能够起到承托板材的作用,有利于保持板材的平整度,另一方面,在工件完成冲压后,有利于弹出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一上模头上的底面设有第一下压条,所述第一下压条向下伸出,所述第一下压条与所述第一上模头可拆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上模头的底面设有第二下压条,所述第二下压条向下伸出,所述第二下压条与所述第二上模头可拆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当第一上模头下压时,第一下压条首先与工件进行接触,第一上模头的损耗发生在第一下压条上,当第一下压条损耗严重影响弯折精度时,仅需通过替换第一下压条即可,维护方式简单,维护成本较低;当第二上模头下压时,第二下压条首先与工件进行接触,第二上模头的损耗发生在第二下压条上,当第二下压条损耗严重影响弯折精度时,仅需通过替换第二下压条即可,维护方式简单,维护成本较低。
为了简化描述以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全文出现的特征名称中:包含“模头”的特征名称均统称为模头,例如第一上模头、第二上模头、第一下模头和第二下模头;包含“滑台”的特征名称均统称为滑台,例如第一下滑台、第二下滑台、第一上滑台和第二上滑台;包含“滑座”的特征名称均统称为滑座,例如第一下滑座、第二下滑座、第一上滑座和第二上滑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截面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过渡弯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弯折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滑动面;
100-上模头组件;110-第一上模头;111-第一下压条;120-第一上滑座;130-第一上滑台;140-第二上模头;141-第二下压条;150-第二上滑座;160-第二上滑台;170-第二调节机构;171-第一丝母;172-第二丝母;173-第一丝杆;174-第二丝杆;175-第二旋转驱动装置;
200-下模头组件;210-第一下模头;220-第一下滑座;230-第一下滑台;240-第二下模头;250-第二下滑座;260-第二下滑台;270-第一调节机构;271-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80-承台;281-第一滑柱;290-弹簧;
310-梢板;320-第一螺钉;330-第一螺孔;
410-第二驱动机构;420-锁定件;430-第一通孔;440-第一盲孔;
500-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表示三个并列方案,例如,A和/或B表示A满足的方案、B满足的方案或者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有含有多个并列特征的短句,其中的定语所限定的是最接近的一个特征,例如:设置在A上的B、C、与D连接的E,所表示的是B设置在A上,E与D连接,对C并不构成限定;但对于表示特征之间关系的定语,如“间隔设置”、“环形排布”等,不属于此类。定语前带有“均”字的,则表示是对该短句中所有特征的限定,如均设置在A上的B、C、D,则表示B、C和D均设置在A上。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的实施例,包括工作台(图中未示出):该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上模头组件100、下模头组件200和直线驱动机构,以所述上模头组件100指向所述下模头组件200的方向为向下;
所述上模头组件100包括第二调节机构170、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带动所述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沿左右方向滑动;
所述下模头组件200包括第一调节机构270、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带动所述第一下模头210和所述第二下模头240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下模头210和所述第一上模头110相向设置,所述第二下模头240和所述第二上模头140相向设置;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和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沿上下方向互相靠近或远离。
使用时,首先,外设的板材放置在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之上,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的顶面共面形成板材放置面;第一调节机构270移动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第二调节机构170移动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使得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均位于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之间,并且,使得第一上模头110、第一下模头210沿左右方向互相靠近的侧面保持合适的距离作为板厚间隙,同样的,第二上模头140、第二下模头240沿左右方向互相靠近的侧面也保持合适的距离作为板厚间隙,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带动下模头组件200和上模头组件100互相靠近,从而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均越过第一上模头110的底面和第二上模头140的底面,加工出呈倒置的“凵”形的过渡弯折板,如图5所示;然后,通过直线驱动机构使两者分离,通过第二调节机构170带动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移动,使得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均移动至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之间,并且使得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一下模头210之间保持合适的板厚间隙,第二上模头140和第二下模头240之间保持合适的板厚间隙,此时直线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一下模头210越过板材放置面向下压,即形成具有三横边两竖边的弯折板。
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带动上模头组件100和下模头组件200相对移动,配合第一调节机构270、第二调节机构170改变第一下模头210、第二下模头240和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的相对位置,能够便捷地弯折形成具有三横边两竖边的形状,无须采用多套模具。
第一调节机构270和第二调节机构170均可以采用两个独立的直线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两个模头移动的方案或者采用同时驱动两个模头移动的方案。直线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机械领域中常规直线执行部件或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直线移动机构,例如气缸、油缸、电动推杆、线性模组等,又例如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连杆机构等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双面折弯机构用油压机执行,上模头组件100安装在油压机的活动横梁上,下模头组件200安装在油压机的工作上台,此时直线驱动机构为油压机的油缸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机构270、第二调节机构170均采用的是同时驱动两个模头的方案,第一调节机构270带动所述第一上模头110和所述第二上模头140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有利于快速调整弯折尺寸,第二调节机构170带动所述第一下模头210和所述第二下模头240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使得便于实现对中调节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之间的宽度,便于实现快速弯折和快速调整弯折尺寸。
具体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包括:第一下滑座220、第一下滑台230、第二下滑座250、第二下滑台260、第一丝母171、第二丝母172、第一丝杆173、第二丝杆174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所述第一下滑座220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第一下滑台230与所述第一下滑座2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模头210安装在所述第一下滑台230的顶面;所述第二下滑座250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第二下滑台260与所述第二下滑座25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头240安装在所述第二下滑台260的顶面;所述第一丝母171与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固接;所述第二丝母172与所述第二下滑台260固接;所述第一丝杆173与所述第一丝母17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74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一丝杆173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丝杆174与所述第二丝母17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同时与所述第一丝杆173和第二丝杆174驱动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当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驱动第一丝杆173转动时,第一丝杆173通过第一丝母171和第二丝母172带动第一下滑台230和第二下滑台260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实现同时驱动第一下模头210和所述第二下模头240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包括:第一上滑座120、第一上滑台130、第二上滑座150、第二上滑台160、第三丝母、第四丝母、第三丝杆、第四丝杆和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所述第一上滑座120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第一上滑台130与所述第一上滑座1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上模头110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滑台130的底面;所述第二上滑座150与所述工作台固接;所述第二上滑台160与所述第二上滑座15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模头140安装在所述第二上滑台160的底面;所述第三丝母与所述第一上滑台130固接;所述第四丝母与所述第二上滑台160固接;所述第三丝杆与所述第三丝母螺纹连接;所述第四丝杆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三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四丝杆与所述第四丝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同时与所述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驱动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当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驱动第三丝杆转动时,第三丝杆通过第三丝母和第四丝母带动第一上滑台130和第二上滑台160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实现同时驱动第一上模头110和所述第二上模头140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实现了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的对中调节,第二调节机构170实现了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的对中调节,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调节效率,第一调节机构270的中心和第二调节机构170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共线,从而在调整时便于保证两侧的板厚间隙相同。
第一丝杆173、第二丝杆174、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统称为丝杆,第一丝母171、第二丝母172、第三丝母和第四丝母统称为丝母,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丝杆和丝母均通过滚珠进行连接,换而言之,所有的丝杆和丝母分别对应为滚珠丝杆和滚珠丝母,采用滚珠丝杆和滚珠丝母有利于提高传动的平稳性。此外,在丝杆远离的自由端(即不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或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连接的一端)处设有套设有轴承座500,轴承座500与对应的滑座固定连接,以对丝杆的自由端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丝杆和丝母传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梢板310,所述梢板310设置在至少一组互相滑动连接的滑座和滑台之间,所述梢板310与该组互相滑动连接的滑座和滑台的其中一个可分离式连接。通过设置滑座和所述滑台通过所述梢板310滑动连接,使得滑座和滑台发生滑动磨损时,能够通过调整梢板310的方式来弥补间隙,无须更换滑座和滑台等,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简化维护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一组互相滑动连接的滑座与滑台之间均配置有一块梢板310,以弥补间隙,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依据具体情况配置一块或多块梢板310。
进一步的,所述梢板310通过调整结构与滑台或滑座连接,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开设在滑台上的第一螺孔330、开设在所述梢板310上的第一盲孔440(图中未示出)以及与所述第一螺孔330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一盲孔440的顶面抵接的第一螺钉320。梢板310在第一螺钉320的作用下保持与第一螺钉320与第一螺孔330螺纹连接,在发生磨损导致第一下滑台230和第一下滑座220之间的间隙增大时,通过旋进第一螺钉320能够使得梢板310保持抵接,弥补磨损间隙,实现简单维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孔330开设在滑台上,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使互相滑动连接的所述滑座与所述滑台保持锁定状态或可滑动状态。通过设置锁紧机构,在对工件折弯时产生的应力不易引起滑台和滑座发生错动,一方面对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或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锁紧机构的具体形式,可以采用机械领域中的锁紧机构,例如偏心轮锁紧机构、插销式锁紧机构等。
具体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410和锁定件42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10固定设置,以滑座和滑台互相滑动连接的平面为滑动面10,滑台上设有第一通孔430,所述第一通孔430通向滑动面10,所述锁定件420沿所述第一通孔430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10驱动所述锁定件420沿所述第一通孔430滑动。通过以上设置,第二驱动机构410驱动锁定件420朝向滑动面10运动时,通过锁定件420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顶紧滑座和滑台,从而锁定滑座和滑台,需要解除锁定时,仅需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10驱动锁定件420复位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互相滑动的滑座和滑台对应地配置有一个锁紧机构,以其中一组互相滑动的滑座和滑台为例,第一通孔430与第一螺孔330的位置相对应,第一通孔430也开设在滑台上,第一通孔430贯通滑台后与梢板310连通,第二驱动机构410的设置位置与第一通孔430向对应,第二驱动机构410设置在滑台上,第二驱动机构410在本实施例中为直线驱动机构,更具体的为气缸,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机械领域中常规直线执行部件或者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直线移动机构,例如油缸、电动推杆、线性模组等,又例如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齿轮齿条机构、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连杆机构等之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锁定件420为一销轴类零件,其包括两根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的销轴,对应的该个滑台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430两根销轴各自对应地伸入开设在滑台上的第一通孔430,锁定件420在第二驱动机构410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梢板310,锁定件420在第二驱动机构410的作用下靠近梢板310时,通过梢板310顶紧滑座,从而锁定滑台与滑座之间的移动。由于梢板310与滑座的接触面积较大,锁定件420通过梢板310顶紧滑座有利于增大滑座与滑台之间的锁紧力,起到更好的锁定效果。在滑台与滑座滑动的状态下,第一螺钉320与第一螺孔330在螺纹连接,第一螺钉320伸入第一盲孔440并与第一盲孔440的底面抵接,梢板310受第一螺钉320的作用力保持与滑座抵接,起到滑动支撑的作用;由于第一螺钉320通过顶进第一盲孔440的形式对梢板310施加作用力,梢板310和第一螺钉320为可分离式连接,在锁紧状态下,锁定件420受第二驱动机构410的驱动顶紧梢板310,也不会引起第一螺钉320额外受力,有利于保证第一螺钉320的强度,提高寿命,降低维护频次。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头组件200还包括承台280和弹簧290,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和/或第二下滑台260上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承台280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滑柱281,所述第一滑柱281沿所述第一滑孔滑动,所述弹簧290位于所述承台280与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和/或第二下滑台260之间,并驱使所述承台280远离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和/或第二下滑台260。通过设置承台280和弹簧290,使得上模头组件100移对板材进行弯折时,承台280一方面能够起到承托板材的作用,有利于保持板材的平整度,另一方面,在工件完成冲压后,有利于弹出工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下滑座220和第二下滑座250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孔,第一下滑座220和第二下滑座250上布置的数量均为四个,承台280设置有两个,两个承台280分别对应第一下滑座220和第二下滑座250,每个承台280上均对应地设置有四支分别与四个第一滑孔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柱281,弹簧290的数量与滑柱的数量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每条第一滑柱281上均套设有一个弹簧290,弹簧290位于承台280的底面与第一下滑座220或第二下滑座250的顶面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足每个承台280均至少配置有一个弹簧290的前提下,弹簧290也可以采用其他配置的形式;同样地,在满足每个承台280至少配置有一套第一滑柱281和设置在第一下滑台230或第二下滑台260上的第一滑孔的前提下,第一滑柱281和第一滑孔也可以采用其他配置的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模头110上的底面设有第一下压条111,所述第一下压条111向下伸出,所述第一下压条111与所述第一上模头110可拆连接,所述第二上模头140的底面设有第二下压条141,所述第二下压条141向下伸出,所述第二下压条141与所述第二上模头140可拆连接。通过以上设置,当第一上模头110下压时,第一下压条111首先与工件进行接触,第一上模头110的损耗发生在第一下压条111上,当第一下压条111损耗严重影响弯折精度时,仅需通过替换第一下压条111即可,维护方式简单,维护成本较低;当第二上模头140下压时,第二下压条141首先与工件进行接触,第二上模头140的损耗发生在第二下压条141上,当第二下压条141损耗严重影响弯折精度时,仅需通过替换第二下压条141即可,维护方式简单,维护成本较低。第一下压条111和第二下压条141可拆连接的形式可以是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磁吸或其他机械领域中常用的可拆连接形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螺钉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连接。
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或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均可以采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其主要效果是提供旋转输出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各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头组件(100)、下模头组件(200)和直线驱动机构,以所述上模头组件(100)指向所述下模头组件(200)的方向为向下;
所述上模头组件(100)包括第二调节机构(170)、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带动所述第一上模头(110)和第二上模头(140)沿左右方向滑动;
所述下模头组件(200)包括第一调节机构(270)、第一下模头(210)和第二下模头(240),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带动所述第一下模头(210)和所述第二下模头(240)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下模头(210)和所述第一上模头(110)相向设置,所述第二下模头(240)和所述第二上模头(140)相向设置;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和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沿上下方向互相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机构(270)带动所述第一下模头(210)和所述第二下模头(240)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带动所述第一上模头(110)和所述第二上模头(140)同时互相远离或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70)包括:
第一下滑座(220),所述第一下滑座(220)与所述工作台固接;
第一下滑台(230),所述第一下滑台(230)与所述第一下滑座(2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模头(210)安装在所述第一下滑台(230)的顶面;
第二下滑座(250),所述第二下滑座(250)与所述工作台固接;
第二下滑台(260),所述第二下滑台(260)与所述第二下滑座(25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头(240)安装在所述第二下滑台(260)的顶面;
第一丝母(171),所述第一丝母(171)与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固接;
第二丝母(172),所述第二丝母(172)与所述第二下滑台(260)固接;
第一丝杆(173),所述第一丝杆(173)与所述第一丝母(171)螺纹连接;
第二丝杆(174),所述第二丝杆(174)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一丝杆(173)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丝杆(174)与所述第二丝母(172)螺纹连接;
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271)同时与所述第一丝杆(173)和第二丝杆(174)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170)包括:
第一上滑座(120),所述第一上滑座(120)与所述工作台固接;
第一上滑台(130),所述第一上滑台(130)与所述第一上滑座(120)滑动连接,第二上滑座(150),所述第一上模头(110)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滑台(130)的底面;
第二上滑座(150),所述第二上滑座(150)与所述工作台固接;
第二上滑台(160),所述第二上滑台(160)与所述第二上滑座(15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上模头(140)安装在所述第二上滑台(160)的底面;
第三丝母,所述第三丝母与所述第一上滑台(130)固接;
第四丝母,所述第四丝母与所述第二上滑台(160)固接;
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与所述第三丝母螺纹连接;
第四丝杆,所述第四丝杆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三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四丝杆与所述第四丝母螺纹连接;
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175)同时与所述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滑座(120)、第二上滑座(150)、所述第一下滑座(220)、所述第二下滑座(250)均称为滑座,所述第一上滑台(130)、第二上滑台(160)、所述第一下滑台(230)、所述第二下滑台(260)均称为滑台,所述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梢板(310),所述梢板(310)设置在至少一组互相滑动连接的滑座和滑台之间,所述梢板(310)与该组互相滑动连接的滑座和滑台的其中一个可分离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梢板(310)通过调整结构与滑台或滑座连接,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开设在滑台上的第一螺孔(330)、开设在所述梢板(310)上的第一盲孔(440)以及与所述第一螺孔(330)螺纹连接后与所述第一盲孔(440)的顶面抵接的第一螺钉(3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滑座(220)和所述第二下滑座(250)均称为滑座,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和第二下滑台(260)均称为滑台,所述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使互相滑动连接的所述滑座与所述滑台保持锁定状态或可滑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410)和锁定件(42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10)固定设置,以滑座和滑台互相滑动连接的平面为滑动面(10),滑台上设有第一通孔(430),所述第一通孔(430)通向滑动面(10),所述锁定件(420)沿所述第一通孔(430)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10)驱动所述锁定件(420)沿所述第一通孔(430)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头组件(200)还包括承台(280)和弹簧(290),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和/或第二下滑台(260)上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承台(280)的下侧设置有第一滑柱(281),所述第一滑柱(281)沿所述第一滑孔滑动,所述弹簧(290)位于所述承台(280)与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和/或第二下滑台(260)之间,并驱使所述承台(280)远离所述第一下滑台(230)和/或第二下滑台(2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头(110)上的底面设有第一下压条(111),所述第一下压条(111)向下伸出,所述第一下压条(111)与所述第一上模头(110)可拆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上模头(140)的底面设有第二下压条(141),所述第二下压条(141)向下伸出,所述第二下压条(141)与所述第二上模头可拆连接。
CN202021661674.3U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Active CN212285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1674.3U CN212285409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1674.3U CN212285409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5409U true CN212285409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8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61674.3U Active CN212285409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54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4992A (zh) * 2020-08-11 2020-12-08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4992A (zh) * 2020-08-11 2020-12-08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069041A1 (en) Stock lifter for metal forming di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12285409U (zh)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CN112044992A (zh) 一种可调节的双面折弯机构
CN108637115B (zh) 一种气动可调节组角机
JP6845947B2 (ja) マシニングセンター
CN215824805U (zh) 一种复合导轨移动工作台
CN215788290U (zh) 一种卧加定位平面用工装夹具
CN220480349U (zh) 一种用于铣削设备的进给机构
CN215392762U (zh) 剪切机
CN113664910B (zh) 一种宽幅可调节冲孔装置
CN211757915U (zh) 一种平板、槽钢通用型数控冲孔机
CN216681199U (zh) 一种轴承座cnc钻孔快速定位装夹装置
CN117564155A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配件加工的冲压装置
CN216682567U (zh) 一种镶块雕刻刀模
CN219513938U (zh) 限位治具及叠压机
CN219724479U (zh) 一种用于大型机床加工治具的三维移动组件
CN220806238U (zh) 一种具有多向铣钻结构的金属件加工设备
CN220838826U (zh) 一种机壳铆压治具
CN217256889U (zh) 一种新型钻铣加工设备
CN218363170U (zh) 工件翻转装置
CN216610221U (zh) 一种用于纸箱压型件切口加深架结构
CN217667791U (zh) 一种二维一体式导轨驱动结构
CN211251878U (zh) 一种曲轴拉装金属打标机
CN217619314U (zh) 一种排料端面铣床的工进装置
CN214238562U (zh) 一种pp板的双工位自动冲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