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1819U -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1819U
CN211891819U CN202020160697.XU CN202020160697U CN211891819U CN 211891819 U CN211891819 U CN 211891819U CN 202020160697 U CN202020160697 U CN 202020160697U CN 211891819 U CN211891819 U CN 211891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ector rod
straight ejector
straight
inner cavity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06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学川
赵义祥
翁光强
邓鸣
张其伍
朱峰
肖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ingwe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ingwe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ingwe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ingwe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06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1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1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1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产生成型时产生顶块印的问题。包括:动模、定模、第一直顶杆和第一直顶块;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之间形成成型内腔,所述动模包括驱动板,所述第一直顶杆置于所述动模内,所述驱动板能够在合模方向推动所述第一直顶杆;所述第一直顶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靠近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一直顶杆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动模侧方向拉紧所述第一直顶杆,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直顶杆和所述驱动板之间设有第一初始间隔。能够避免顶块印的产生。

Description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对轿车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轿车内饰件,如仪表板前除霜面板、门板装饰件、背门装饰板、中控箱侧板等等,这些零件背面都由很多筋加强,极易产生产品外观局部区域有严重的顶块印现象,即使产品外观做皮纹后也无法掩盖。
通常情况下,这些零件在注塑过程中,产品外观局部区域有严重的顶块印时,都是检查顶块与动模是否匹配平整等,仍旧不能解决时,又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调整,如产品冷却时间延长,顶出速度调慢等等方法,但仍旧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且此种方式有严重弊端,具体如下:
1、产品合格率极低,报废量很大;
2、生产过程中调试时间长,且生产严重不稳定;
3、生产周期加长,生产成本高;
4、工艺参数范围狭窄,难于适应连续生产。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需要找到一种彻底解决该问题的模具实现方案,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产生成型时产生顶块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定模、第一直顶杆和第一直顶块;
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之间形成成型内腔,所述动模包括驱动板,所述第一直顶杆置于所述动模内,所述驱动板能够在合模方向推动所有顶杆;
所述第一直顶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靠近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
所述第一直顶杆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合模的方向拉紧所述第一直顶杆,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直顶杆和所述驱动板之间设有第一初始间隔。
可选的,所述第一直顶块位置的成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直顶块环向边侧的某一处或者某几处的成型厚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直顶块位置的成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直顶块环向边侧的每一处的成型厚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直顶块环向边侧为加强筋成型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直顶块环向边侧有狗窝成型腔。
可选的,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初始间隔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当前形变量相等。
可选的,所述驱动板包括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第一直顶杆活动穿过所述上顶板;
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螺栓和所述第一直顶杆配合,所述螺栓轴向活动穿过所述下顶板并和所述第一直顶杆的远离成型内腔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夹在所述螺栓的螺帽和所述下顶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下顶板的远离成型内腔的表面设有台阶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台阶孔的小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置于所述台阶孔的大孔内。
可选的,所述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直顶杆和第二直顶块,所述第二直顶块安装在所述第二直顶杆靠近成型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二直顶杆和所述第二直顶杆通过同一个所述驱动板驱动,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直顶杆的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板接触配合。
可选的,所述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直顶杆和第二直顶块,所述第二直顶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靠近成型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二直顶杆和所述第二直顶杆通过同一个所述驱动板驱动,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直顶杆的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板设有第二初始间隔,所述第二初始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初始间隔,所述第二直顶杆在动模侧方向被第二弹性件拉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计,使得第一直顶杆能够处于被拉紧状态,拉紧第一直顶杆,防止驱动板在滑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带动第一直顶杆及其上的第一直顶块向前轻微运动,通过初始间隔的设计,使得驱动板在驱动过程中,能够相对于其他部分的成型来说,第一直顶杆能够和驱动板延后接触,第一直顶块能够延后顶出成型,产品局部区域外观有明显顶块印的区域不再形成真空,周围有筋位的地方已松开,抱紧力不再过大,此时产品顶出不再局部产生顶块印,从而彻底解决产品外观局部区域有严重的顶块印现象,保证了产品的良好外观,极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扩大了工艺参数范围,生产周期缩短,不再延长冷却时间等等,节省了成本,生产稳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注塑生产顶块印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直顶杆、第一弹性件和驱动板配合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动模1,定模2,第一直顶杆3,第一直顶块4,成型内腔5,驱动板11,第一弹性件31,第一初始间隔32,上顶板111,下顶板112,台阶孔1121,螺栓310,第二直顶杆6,第二直顶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的实施例,包括:动模1、定模2、第一直顶杆3和第一直顶块4;所述动模1和所述定模2之间形成成型内腔5,所述动模1包括驱动板11,所述第一直顶杆3置于所述动模1内,所述驱动板11能够在合模方向推动所述第一直顶杆3;所述第一直顶块4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3靠近所述成型内腔5的一端;所述第一直顶杆3远离所述成型内腔5的一端设有第一弹性件31,所述第一弹性件31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3远离所述成型内腔5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31用于在动模侧方向拉紧所述第一直顶杆3,在所述驱动板11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直顶杆3和所述驱动板11之间设有第一初始间隔32。通过第一弹性件31的设计,使得第一直顶杆3能够处于被拉紧状态,拉紧第一直顶杆3,防止驱动板11在滑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带动第一直顶杆3及其上的第一直顶块4向前轻微运动,通过初始间隔的设计,使得驱动板11在驱动过程中,能够相对于其他部分的成型来说,第一直顶杆3能够和驱动板11延后接触,第一直顶块4能够延后顶出成型,产品局部区域外观有明显顶块印的区域不再形成真空,周围有筋位的地方已松开,抱紧力不再过大,此时产品顶出不再局部产生顶块印,从而彻底解决产品外观局部区域有严重的顶块印现象,保证了产品的良好外观,极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扩大了工艺参数范围,生产周期缩短,不再延长冷却时间等等,节省了成本,生产稳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注塑生产顶块印难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顶块4位置的成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直顶块4环向边侧的某一处或者某几处的成型厚度。可选的,所述第一直顶块4环向边侧为加强筋成型腔。比如第一直顶块4的边侧仅有一处具有加强筋成型腔。可选的,所述第一直顶块4环向边侧为狗窝成型腔。除了这两种具体结构外,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较大厚度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顶块4位置的成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直顶块4环向边侧的每一处的成型厚度。可选的,所述第一直顶块4环向边侧为加强筋成型腔。比如第一直顶块4边侧对应需要成型的加强筋为环形围绕在第一直顶块4对应的结构四周。除了这加强筋这种具体结构外,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较大厚度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板11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初始间隔32和所述第一弹性件31当前形变量相等。当第一弹性件31不被压缩或者伸状态时,驱动板11和第一直顶杆3刚好接触。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驱动板11包括上顶板111和下顶板112,所述第一直顶杆3活动穿过所述上顶板111;所述第一弹性件31通过螺栓310和所述第一直顶杆3配合,所述螺栓310轴向活动穿过所述下顶板112并和所述第一直顶杆3的远离成型内腔5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件31被夹在所述螺栓310的螺帽和所述下顶板112之间。可选的,所述下顶板112的远离成型内腔5的表面设有台阶孔1121,所述螺栓310穿过所述台阶孔1121的小孔,所述第一弹性件31置于所述台阶孔1121的大孔内。第一弹性件31可以为弹簧,在图1和图2中,初始状时,弹簧被压缩,第一直顶杆3被向下拉紧,避免在合模过程中窜动影响成型精度,通过螺栓310安装第一弹性件31,一方面方便拆卸更换,另一方面方便调整第一弹性件31的预紧程度,在合模时,在外部动力的作用下驱动下顶板112向定模侧方向运动,下顶板112和上顶板111一起向定模侧方向运动,下顶板112上表面和第一直顶杆3接触时,第一直顶杆3开始受力上下运动。由于注塑模具类型较多,而本申请想要保护的是这个延时顶出的这个关键动作,其他部分可以采用现有的模具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够明确知道,此处不再赘述。实际在使用时,动模1和定模2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不是图1和图2展示的上下关系,还可以是左右关系或者倾斜设置时的其他位置关系,本实施中的上下仅是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直顶杆6和第二直顶块7,所述第二直顶块7安装在所述第二直顶杆6靠近成型内腔5的一端,所述第二直顶杆6和所述第一直顶杆3通过同一个所述驱动板11驱动,在所述驱动板11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直顶杆6的远离所述成型内腔5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板11接触配合。下顶板112向定模侧方向运动时,第二直顶杆6能够及时响应,第一直顶杆3延时响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直顶杆6和第二直顶块7,所述第二直顶块7安装在所述第二直顶杆6靠近成型内腔5的一端,所述第二直顶杆6和所述第一直顶杆3通过同一个所述驱动板11驱动,在所述驱动板11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直顶杆6的远离所述成型内腔5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板11设有第二初始间隔0,所述第二初始间隔0小于所述第一初始间隔32,所述第二直顶杆在动模侧方向被第二弹性件拉紧,第二弹性件可以和第一弹性件的安装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下顶板112向定模侧方向运动时,第二直顶杆6下端和下顶板112的上端面的距离越来越短,当下顶板112上表面和第二直顶杆6的下端接触时,第二直顶杆6被驱动板11向定模侧方向驱动运动,下顶板112继续向定模侧方向运动,当第一直顶杆3下端和下顶板112上表面接触时,第一直顶杆3、第二直顶杆6和下顶板112同步向定模侧方向运动,实现第一直顶杆3相对于第二直顶杆6的延时响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弹性件31的存在,使得驱动板11在驱动过程中,能够相对于其他部分的成型来说,第一直顶杆3能够和驱动板11延后接触,第一直顶块4能够延后顶出成型,产品局部区域外观有明显顶块印的区域不再形成真空,周围有筋位的地方已松开,抱紧力不再过大,此时产品顶出不再局部产生顶块印,从而彻底解决产品外观局部区域有严重的顶块印现象,保证了产品的良好外观,极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扩大了工艺参数范围,生产周期缩短,不再延长冷却时间等等,节省了成本,生产稳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注塑生产顶块印难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定模、第一直顶杆和第一直顶块;
所述动模和所述定模之间形成成型内腔,所述动模包括驱动板,所述第一直顶杆置于所述动模内,所述驱动板能够在合模方向推动所述第一直顶杆;
所述第一直顶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靠近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
所述第一直顶杆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在动模侧方向拉紧所述第一直顶杆,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直顶杆和所述驱动板之间设有第一初始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顶块位置的成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直顶块环向边侧的某一处或者某几处的成型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顶块位置的成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直顶块环向边侧的每一处的成型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顶块环向边侧为加强筋成型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顶块环向边侧有狗窝成型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初始间隔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当前形变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包括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第一直顶杆活动穿过所述上顶板;
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螺栓和所述第一直顶杆配合,所述螺栓轴向活动穿过所述下顶板并和所述第一直顶杆的远离成型内腔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夹在所述螺栓的螺帽和所述下顶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板的远离成型内腔的表面设有台阶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台阶孔的小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置于所述台阶孔的大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直顶杆和第二直顶块,所述第二直顶块安装在所述第二直顶杆靠近成型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二直顶杆和所述第二直顶杆通过同一个所述驱动板驱动,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直顶杆的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板接触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直顶杆和第二直顶块,所述第二直顶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直顶杆靠近成型内腔的一端,所述第二直顶杆和所述第二直顶杆通过同一个所述驱动板驱动,在所述驱动板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直顶杆的远离所述成型内腔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板设有第二初始间隔,所述第二初始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初始间隔,所述第二直顶杆在动模侧方向被第二弹性件拉紧。
CN202020160697.XU 2020-02-11 2020-02-11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11891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0697.XU CN211891819U (zh) 2020-02-11 2020-02-11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0697.XU CN211891819U (zh) 2020-02-11 2020-02-11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1819U true CN211891819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03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0697.XU Active CN211891819U (zh) 2020-02-11 2020-02-11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18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7713A (zh) * 2021-06-30 2021-09-24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除霜薄壁成型的模具及脱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7713A (zh) * 2021-06-30 2021-09-24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除霜薄壁成型的模具及脱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91819U (zh)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02088455U (zh) 用于制作塑料杯盖的热成型模具
CN111152424A (zh) 局部延时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21022181U (zh) 一种模具上使用的简易二次顶出机构
CN108908867B (zh) 一种节能稳定脱模装置
CN105856519A (zh) 一种导光条模具的二次抽芯结构
CN114043665B (zh) 一种双层产品生产用双色注塑模具
CN215849440U (zh) 一种模具自动切水口结构
CN212884642U (zh) 一种便于取件的成型模具
CN213166581U (zh) 一种制作儿童座椅部件的模具
CN210553225U (zh) 一种五金模具便捷式脱模结构
CN210679448U (zh) 一种具有二次顶出机构的双色模具
CN114210948A (zh) 一种前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
CN210233875U (zh) 一种具有双推板的模具
CN211763158U (zh) 一种便于调节顶出位置的注塑模
CN219028365U (zh) 一种让顶针加速顶出的曲柄铰链机构
CN221659982U (zh) 一种斜顶顶出机构和斜顶脱模注塑模具
CN218429723U (zh) 一种塑料模具二次顶出斜抽芯装置
CN217964372U (zh) 一种具有无弹簧驱动结构的模具
CN219855571U (zh) 一种塑料模具油缸斜抽滑块内置斜顶装置
CN211941846U (zh) 一种具有大角度倒扣脱模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1679582U (zh) 一种型钢生产开启自动顶出的冷轧模具
CN218256557U (zh) 一种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9445980U (zh) 一种倒扣脱模设备
CN213006353U (zh) 一种防卡死加速顶出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