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1908U -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11908U
CN211811908U CN202020258403.7U CN202020258403U CN211811908U CN 211811908 U CN211811908 U CN 211811908U CN 202020258403 U CN202020258403 U CN 202020258403U CN 211811908 U CN211811908 U CN 211811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v
fixed
hole
grooves
locat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84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Da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Da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Da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Da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584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11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11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11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输送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包括第一AGV和第二AVG,第一AGV和第二AVG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机构相连接;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套、通孔、定位杆和挡板,固定套固定连接在第一AGV上,且呈“U”形设置,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二AGV对应固定套的位置上,固定块卡在固定套内,通孔开设在固定套上,且贯穿固定块设置,定位杆穿过通孔设置,挡板固定连接在定位杆的上端,挡板的下端与固定套的外表面相抵,定位杆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在通孔内,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槽、定位块、弹簧和半球形槽。本实用新型使得在第一AGV和第二AVG很好地组合在一起,便于加工长度较长的工件。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背景技术
在商用车行业中,正逐渐推广运用AGV进行自动化生产。随着AGV可靠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商用车车架分装线及底盘总装线采用AGV作为移动工作台,这样可以减少地面设备的安装、提高车间的自动程度和柔性化布局。目前商用车底盘总装线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地板链,地板链再固定工装支架,底盘放置在工装支架上随地板链一起运行。该方式需要大量的地面施工,对车间地面造成一定的破坏,并且维修十分不方便;另一种是采用一体承载式AGV,可以减少地面施工和提高自动化程度,但是这种AGV车不能够多个进行协同作业,在加工长度较长的工件时十分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AGV车不能够多个进行协同作业,在加工长度较长的工件时十分地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包括第一AGV和第二AVG,所述第一AGV和第二AVG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机构相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套、通孔、定位杆和挡板,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第一AGV上,且呈“U”形设置,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第二AGV对应固定套的位置上,所述固定块卡在固定套内,所述通孔开设在固定套上,且贯穿固定块设置,所述定位杆穿过通孔设置,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定位杆的上端,所述挡板的下端与固定套的外表面相抵,所述定位杆通过固定机构连接在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槽、定位块、弹簧和半球形槽,两个所述定位槽对称开设在位于固定块内的通孔侧壁上,所述半球形槽开设在定位杆对应定位槽的杆壁上,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定位槽的槽底,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另一端,且与定位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远离弹簧的一端呈半球形设置,且穿过定位槽的槽口并向半球形槽内延伸。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的槽口并固定连接在定位块的对应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AGV和第二AVG的上端均涂有防腐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AGV上安装有防碰撞预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AGV和第二AVG均为可转弯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AGV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AGV和第二AVG上均安装有四轮差速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通过设置第一AGV、第二AVG、连接机构、固定块、固定套、通孔、定位杆、挡板和固定机构,当需要将第一AGV和第二AVG连接在一起时,将第二AGV上的固定块卡在固定套中,然后将定位杆插进通孔中,固定机构将定位杆固定在通孔中,使得在第一AGV和第二AVG很好地组合在一起,便于加工长度较长的工件。
2、该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定位槽、定位块、弹簧和半球形槽,当将定位杆插进通孔中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定位块在的半球形端卡接在半球形槽中,使得能够对定位杆进行定位,防止定位杆掉落。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使得在第一AGV和第二AVG很好地组合在一起,便于加工长度较长的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AGV、2第二AVG、3连接机构、31固定块、32固定套、33通孔、34定位杆、35挡板、4固定机构、41定位槽、42定位块、43弹簧、44半球形槽、5限位槽、6限位块、7拉环、8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包括第一AGV1和第二AVG2,第一AGV1和第二AVG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机构3相连接;
连接机构3包括固定块31、固定套32、通孔33、定位杆34和挡板35,固定套32固定连接在第一AGV1上,且呈“U”形设置,固定块31固定连接在第二AGV对应固定套32的位置上,固定块31卡在固定套32内,通孔33开设在固定套32上,且贯穿固定块31设置,定位杆34穿过通孔33设置,挡板35固定连接在定位杆34的上端,挡板35的下端与固定套32的外表面相抵,定位杆34通过固定机构4连接在通孔33内,当需要将第一AGV1和第二AVG2连接在一起时,将第二AGV2上的固定块31卡在固定套32中,然后将定位杆34插进通孔33中,固定机构4将定位杆34固定在通孔33中,使得在第一AGV1和第二AVG2很好地组合在一起,便于加工长度较长的工件。
固定机构4包括定位槽41、定位块42、弹簧43和半球形槽44,两个定位槽41对称开设在位于固定块31内的通孔33侧壁上,半球形槽44开设在定位杆34对应定位槽41的杆壁上,弹簧43固定连接在定位槽41的槽底,定位块42固定连接在弹簧43的另一端,且与定位槽41之间滑动连接,定位块42远离弹簧43的一端呈半球形设置,且穿过定位槽41的槽口并向半球形槽44内延伸,当将定位杆34插进通孔33中时,在弹簧43的作用下,定位块42在的半球形端卡接在半球形槽44中,使得能够对定位杆34进行定位,防止定位杆34掉落。
定位槽41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6,限位块6远离限位槽5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5的槽口并固定连接在定位块42的对应侧壁上,使得定位块42在定位槽41内移动地更加稳定可靠。
挡板3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7,便于通过挡板35将定位杆34拉出。
第一AGV1和第二AVG2的上端均涂有防腐涂层,起了防腐的作用。
第一AGV1上安装有防碰撞预紧装置,防止发生碰撞事故。
第一AGV1和第二AVG2均为可转弯设置,便于转弯。
第一AGV1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台8,便于对第一AGV1进行控制。
第一AGV1和第二AVG2上均安装有四轮差速系统,使得第一AGV1和第二AVG2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将第一AGV1和第二AVG2连接在一起时,将第二AGV2上的固定块31卡在固定套32中,然后将定位杆34插进通孔33中,固定机构4将定位杆34固定在通孔33中,使得在第一AGV1和第二AVG2很好地组合在一起,便于加工长度较长的工件,当将定位杆34插进通孔33中时,在弹簧43的作用下,定位块42在的半球形端卡接在半球形槽44中,使得能够对定位杆34进行定位,防止定位杆34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包括第一AGV(1)和第二AVG(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GV(1)和第二AVG(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机构(3)相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固定块(31)、固定套(32)、通孔(33)、定位杆(34)和挡板(35),所述固定套(32)固定连接在第一AGV(1)上,且呈“U”形设置,所述固定块(31)固定连接在第二AGV()对应固定套(32)的位置上,所述固定块(31)卡在固定套(32)内,所述通孔(33)开设在固定套(32)上,且贯穿固定块(31)设置,所述定位杆(34)穿过通孔(33)设置,所述挡板(35)固定连接在定位杆(34)的上端,所述挡板(35)的下端与固定套(32)的外表面相抵,所述定位杆(34)通过固定机构(4)连接在通孔(3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定位槽(41)、定位块(42)、弹簧(43)和半球形槽(44),两个所述定位槽(41)对称开设在位于固定块(31)内的通孔(33)侧壁上,所述半球形槽(44)开设在定位杆(34)对应定位槽(41)的杆壁上,所述弹簧(43)固定连接在定位槽(41)的槽底,所述定位块(42)固定连接在弹簧(43)的另一端,且与定位槽(4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42)远离弹簧(43)的一端呈半球形设置,且穿过定位槽(41)的槽口并向半球形槽(44)内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41)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远离限位槽(5)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5)的槽口并固定连接在定位块(42)的对应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环(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GV(1)和第二AVG(2)的上端均涂有防腐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GV(1)上安装有防碰撞预紧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GV(1)和第二AVG(2)均为可转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GV(1)的上端安装有控制台(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GV(1)和第二AVG(2)上均安装有四轮差速系统。
CN202020258403.7U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Active CN211811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8403.7U CN211811908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8403.7U CN211811908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11908U true CN211811908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97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8403.7U Active CN211811908U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119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4814A (zh) * 2020-12-07 2021-03-19 白代汾 一种宠物投食玩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4814A (zh) * 2020-12-07 2021-03-19 白代汾 一种宠物投食玩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11908U (zh) 一种智能组合分体承载式agv
CN104902740A (zh) 将农用工具挂接到农用拖拉机三点提升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211032654U (zh) 一种侧围转运装置
CN213888038U (zh) 一种用于棒料的入料托架
JP5057564B2 (ja) 二車両の連結構造並びに二車両の連結及び切り離し方法
CN217002899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固定线缆的牵引拖链
CN215845894U (zh) 车身打孔工装
CN210416200U (zh) 动力总成组件及车辆
CN211639863U (zh) 一种减震器自动放置稳定装置
CN218932366U (zh) 涂装挂具
CN220410758U (zh) 一种承载型驱动轮总成上盖板结构
CN113339456A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固定线缆的牵引拖链
CN217002900U (zh) 可快速拆装的新型牵引拖链
KR102633828B1 (ko) 지게차와 전동차 이송장치 사이를 연결하는 연결프레임
CN204870405U (zh) 一种导向装置
CN214398823U (zh) 一种带挡位功能的罗纹袖口加固配件
CN218253770U (zh) 一种牵引电机橡胶节点压装防错装置
CN219257491U (zh) 一种车厢和车架连接装置
CN217800304U (zh) 一种用于销轴加工的快装夹具
CN216830697U (zh) 汽车遮阳板镜盖销轴压入工装
CN104669996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及汽车
CN215973461U (zh) 一种驾驶室外板防撞工装
CN220863134U (zh) 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管路的装配工装
CN217779842U (zh) 一种背伏式agv用转运车
CN210680880U (zh) 白车身转运小车的托块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