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0684U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0684U
CN211580684U CN201921602893.1U CN201921602893U CN211580684U CN 211580684 U CN211580684 U CN 211580684U CN 201921602893 U CN201921602893 U CN 201921602893U CN 211580684 U CN211580684 U CN 211580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longitudinal
conveying
frame
connec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28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甲斐裕一
猿渡贤治
山中拓希
镰仓健太
矶崎耕辉
丸山纯一
户田义之
出口翔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0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0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联合收割机,其在将谷粒箱的谷粒排出到机外的谷粒排出装置中具备配置于行驶机体的后端部的纵向输送部以及可上下摆动地与纵向输送部的上端部连接的横向输送部。联合收割机具备纵向框架(19),该纵向框架在比纵向输送部(15)更靠脱粒装置侧的部位以与纵向输送部横向并排的状态且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支承纵向输送部。液压线束(31)从纵向框架的下部起结合在纵向框架上而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纵向框架。由此,能够以简单的对策保护将使横向输送部升降的液压缸和阀单元连接的液压软管免受损伤。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具备:脱粒装置,其对通过收割部收割到的收割物进行脱粒处理;谷粒箱,其以与所述脱粒装置横向并排的状态设置,对通过所述脱粒装置获得的谷粒进行储存;谷粒排出装置,其将储存在所述谷粒箱中的谷粒排出到机外。
背景技术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存在这样一种联合收割机:作为谷粒排出装置,具备具有纵向输送部及横向输送部的谷粒排出装置,纵向输送部配置于行驶机体的后端部并与谷粒箱的后下部连接,且沿着上下方向朝向上方延伸,横向输送部可上下摆动地与纵向输送部的上端部连接且在前端部设有排出口。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联合收割机中,具备作为纵向输送部的纵向绞龙输送机,并具备作为横向输送部的横向绞龙输送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49092号公报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具备使横向输送部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和驱动源通过线状连接部件连接,在转弯行驶和后退行驶等时,如果连接部件与放置在田埂上的部件等接触或卡住,则会损伤连接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纵向输送部配置于行驶机体的后端部但能够以简单的对策保护连接部件免受损伤的联合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具备:脱粒装置,其对通过收割部收割到的收割物进行脱粒处理;谷粒箱,其以与所述脱粒装置横向并排的状态设置,对通过所述脱粒装置获得的谷粒进行储存;谷粒排出装置,其具有纵向输送部以及横向输送部,将储存在所述谷粒箱中的谷粒排出到机外,所述纵向输送部配置于行驶机体的后端部并与所述谷粒箱的后下部连接,且沿着上下方向朝向上方延伸,所述横向输送部可上下摆动地与所述纵向输送部的上端部连接,且在前端部设有排出口;纵向框架,其在比所述纵向输送部更靠所述脱粒装置侧的部位,以与所述纵向输送部横向并排的状态、且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而设置,并支承所述纵向输送部;升降驱动装置,其使所述横向输送部升降;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源;将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和所述驱动源连接的线状的连接部件从所述纵向框架的下部起结合在所述纵向框架上而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所述纵向框架。
根据本结构,连接部件在比纵向输送部更深入脱粒装置侧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纵向框架成为对连接部件的引导部件,因此能够以仅使连接部件沿着纵向框架的简单对策保护连接部件免受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纵向框架的所述脱粒装置侧的横向侧方通过。
根据本结构,连接部件在比纵向框架和纵向输送部之间的空间更宽敞的纵向框架和脱粒装置之间的空间内且在纵向框架的横向侧方沿上下延伸,因此能够易于配备连接部件,同时能够将纵向框架灵活地用于对连接部件进行引导的引导件并保护连接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支承于所述谷粒排出装置的电气设备,针对所述电气设备的线束以沿着所述连接部件的状态与所述连接部件一起支承于所述纵向框架。
根据本结构,能够将连接部件灵活地用于线束的引导部件,将线束和连接部件一起保护起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作为所述电气设备,具备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支承于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所述纵向输送部和所述横向输送部的连接部位,检测所述横向输送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输送部的升降角度,所述纵向框架形成为比所述纵向输送部短,所述线束直到与所述纵向输送部的上部对应的部位为止都与所述连接部件捆扎在一起。
根据本结构,在纵向框架的上端部和角度传感器之间,虽然无法得到纵向框架对线束的支承,但能够将连接部件灵活地用于对线束的支承部件,从而能够以牢固地支承线束的状态进行配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第二纵向框架,其在所述纵向输送部的后方的部位,以与所述纵向输送部前后并排的状态、且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而设置,并支承所述纵向输送部;回转驱动装置,其支承于所述第二纵向框架,使所述纵向输送部绕纵向轴心回转;将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和所述驱动源连接的线状的第二连接部件直到所述纵向框架的上下中间部为止都与所述连接部件一起从所述纵向框架的下部起与所述纵向框架结合而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所述纵向框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从所述上下中间部起在俯视观察下在所述纵向框架和所述第二纵向框架之间通过,并朝向所述第二纵向框架的横向外方延伸。
根据本结构,第二连接部件直到纵向框架的上下中间部为止都在比纵向输送部更深入脱粒装置侧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从纵向框架的上下中间部起在朝向回转驱动装置的部位以被纵向框架以及第二纵向框架引导的状态延伸,因此能够与连接部件同样地保护第二连接部件。另外,能够将第二纵向框架灵活地用于对第二连接部件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作为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具备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伸缩动作而使所述横向输送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输送部进行上下摆动操作,作为所述驱动源,具备阀单元,所述阀单元设于行驶机体的前部并控制所述液压缸,作为所述连接部件,具备液压软管,所述液压软管在所述脱粒装置和所述谷粒箱之间通过,并相对于所述纵向框架的下部延伸到所述脱粒装置侧的横向侧方部位。
根据本结构,能够在脱粒装置和谷粒箱之间检查液压软管,因此易于进行液压软管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2是示出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面向视图。
图5是示出液压缸的安装构造以及角度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液压缸以及角度传感器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液压缸以及角度传感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7 收割部
10 脱粒装置
12 谷粒箱
13 谷粒排出装置
15 纵向输送部
16 横向输送部
19 纵向框架
20 第二纵向框架
23 回转驱动装置(回转马达)
24 升降驱动装置(液压缸)
30 驱动源(阀单元)
31 连接部件(液压软管)
34 电气设备(角度传感器)
37 线束(角度传感器线束)
38 电气设备(作业灯)
39 线束(作业灯线束)
40 驱动源(电池)
41 第二连接部件(马达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将图1、图2中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设为“机体前方”,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机体后方”,将图1中所示的箭头U的方向设为“机体上方”,将箭头D的方向设为“机体下方”,将图2中所示的箭头L的方向设为“机体左方”,将箭头R的方向设为“机体右方”。
[关于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联合收割机具备行驶机体,行驶机体装备有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1。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横向右侧部分,形成有搭乘型的驾驶部2。在驾驶部2中,具备覆盖搭乘空间的舱体3。在驾驶部2的下方,形成有具有发动机4的动力部5。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横向左侧部分,连结有收割输送装置6。在收割输送装置6中具备收割部7和供给装置8,收割部7设于行驶机体的前方,在作业行驶时割取位于行驶机体的前方的水稻、小麦或油菜籽等作物的谷秆而进行收割,供给装置8使其前部与收割部7的后部连结,输送通过收割部7收割到的割取后的谷秆。供给装置8以将行驶机体左右方向的连结轴(未图示)作为摆动支点而进行升降的状态与行驶机体连结。通过与供给装置8连结的液压式的升降缸(未图示)的伸缩动作而使供给装置8进行摆动升降,从而使收割部7在下降作业状态和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进行升降操作。在行驶机体的后部,以横向并排的状态设置有脱粒装置10和谷粒箱12,脱粒装置10将供给装置8所输送的割取后的谷秆作为脱粒对象物而接收并进行脱粒处理,并对脱粒处理后的处理物实施分选处理,谷粒箱12被纵向送谷装置11供应通过脱粒装置10获得的谷粒并将其储存起来。脱粒装置10和谷粒箱12以谷粒箱12位于驾驶部2的后方的状态沿行驶机体的横向宽度方向并列。在谷粒箱12上,装备有将储存在谷粒箱12中的谷粒排出到机外的谷粒排出装置13。
[关于谷粒排出装置的结构]
如图1、图2所示,谷粒排出装置13具有以沿行驶机体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于行驶机体的后端部的纵向输送部15和从纵向输送部15的上端部延伸出来的横向输送部16。在横向输送部16的前端部,设有排出口16b。纵向输送部15以及横向输送部16由绞龙输送机构成。
如图1所示,纵向输送部15经由与纵向输送部15的下部和谷粒箱12的后下部连结的连结箱18而与谷粒箱12的后下部连接,并从连接箱18沿着行驶机体的上下方向朝向上方延伸。
纵向输送部15的绞龙15a和设于谷粒箱12的底部内的底绞龙14在连接箱18的内部连动地连结。底绞龙14与设于谷粒箱12的前下部的驱动箱17的内部的驱动机构(未图示)连动地连结。在将发动机4的动力向设于驱动箱17的横向右侧的输入带轮17a传递的传动系统中,设有排出离合器17b。排出离合器17b由带张紧离合器构成。作为排出离合器17b,并不限定于带张紧离合器,可以采用咬合离合器、摩擦离合器等。通过将排出离合器17b切换到接合状态,从而使发动机4的动力从驱动箱17传递到底绞龙14以驱动底绞龙14,通过底绞龙14的动力驱动纵向输送部15的绞龙15a。通过将排出离合器17b切换到切断状态,从而断开向底绞龙14的动力传递以使底绞龙14停止,使纵向输送部15的绞龙15a停止。
纵向输送部15以绞龙轴心P为旋转中心可回转地支承于纵向框架19以及第二纵向框架20,纵向框架19设于纵向输送部15和脱粒装置10之间的部位,第二纵向框架20设于比纵向输送部15更靠后方的部位。
具体地,纵向输送部15的输送筒15b以绞龙轴心P为旋转中心可旋转地与连接箱18连接。纵向框架19在纵向输送部15和脱粒装置10之间的部位,以沿着行驶机体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且以与纵向输送部15横向并排设置的状态,竖立设置于机体架21。纵向框架19形成为比纵向输送部15短。第二纵向框架20在纵向输送部15的后方的部位,以沿着行驶机体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且以与纵向输送部15前后并排设置的状态,竖立设置于机体架21。横跨纵向框架19的上部和第二纵向框架20的上部,设置有可旋转地抱持纵向输送部15的输送筒15b的抱持部件22。
在形成于第二纵向框架20的上下中间部的马达支承部20a(参照图3),作为回转驱动装置而支承有回转马达23。通过回转马达23绕作为纵向轴心的绞龙轴心P回转操作纵向输送部15。具体地,通过回转马达23回转操作纵向输送部15的输送筒15b,从而通过回转马达23回转操作纵向输送部15。在本实施方式中,回转马达23由电动马达构成。
横向输送部16从形成于纵向输送部15的上端部的连接箱部15c延伸出来,且具有绞龙16a。横向输送部16可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连接箱部15c。当对纵向输送部15进行了回转操作时,横向输送部16与纵向输送部15一起进行回转操作。即,通过回转马达23以作为纵向轴心的绞龙轴心P为回转中心而回转操作横向输送部16。在纵向输送部15的上端部和横向输送部16的基部,连结有作为升降驱动装置的液压缸24。横向输送部16通过液压缸24的伸缩动作而相对于纵向输送部15升降操作。
液压缸24向纵向输送部15以及横向输送部16的安装是基于图5、图6、图7所示的安装构造来进行的。即,在纵向输送部15的连接箱部15c具备一对缸支架25。形成于液压缸24的一端部的凸台部24a进入到一对缸支架25之间,并通过连结轴26相对于一对缸支架25可相对旋转地连结。在横向输送部16的横向侧部,形成有具有凸台部27a的缸支承部27。液压缸24的另一端部经由连结轴28可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凸台部27a。
在谷粒排出装置13中,通过利用回转马达23对横向输送部16进行回转操作,从而在收纳姿态和作业姿态之间变更姿态。
当谷粒排出装置13的姿态变更为收纳状态时,如图2所示,横向输送部16变为收纳于机体内侧且支承于支承部件29的初始状态。当横向输送部16变为初始状态时,横向输送部16变为如下状态:横向输送部16从纵向输送部15向左斜前方延伸,排出口16b位于驾驶部2的横向左侧方部位,且横向输送部16的前端侧部分从上方收入到形成于支承部件29的上端部的向上开口的凹部29a,横向输送部16以不横向偏移的方式被凹部29a卡止。支承部件29从脱粒装置10的前上部朝向上方竖立设置。当谷粒排出装置13的姿态变更为作业状态时,横向输送部16从初始状态回转而伸出到机体外侧,从而变为排出口16b位于机外的状态。
在谷粒排出装置13中,通过将排出离合器17b切换到接合状态,从而操作到进行排出作业的状态。即,当排出离合器17b被切换到接合状态时,通过底绞龙14的动力驱动纵向输送部15以及横向输送部16,通过纵向输送部15和横向输送部16对通过底绞龙14从谷粒箱12排出到连接箱18的内部的谷粒进行输送而将其从排出口16b排出。
在谷粒排出装置13中,通过将排出离合器17b切换到切断状态,从而使底绞龙14停止,由此使纵向输送部15以及横向输送部16停止,停止从谷粒箱12取出谷粒。
如图1、图2所示,阀单元30作为液压缸24的驱动源设于行驶机体的前部。详细地,阀单元30设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中的驾驶部2的下部。阀单元30进行向液压缸24供应压力油或从液压缸24排出压力油而使液压缸24伸缩动作的控制。液压缸24和阀单元30通过作为线状的连接部件的液压软管31连接。液压软管31如图1、图3所示地配备。
即,如图1所示,液压软管31从阀单元30延伸到驾驶部2的后部的横向左侧部分,从横向左侧部分延伸到驾驶部2的横向外侧部位,从驾驶部2的横向外侧部位以沿着机体前后方向的状态在脱粒装置10和谷粒箱12之间通过,相对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延伸到脱粒装置侧的横向侧方部位。如图3所示,液压软管31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沿着纵向框架19以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延伸到与纵向框架19的上端部对应的部位。液压软管31从与纵向框架19的上端部对应的部位朝向纵向输送部15所在侧向上方延伸到与纵向输送部15的上部对应的部位,从与纵向输送部15的上部对应的部位朝向液压缸24弯曲地延伸并与液压缸24连接。如图4所示,液压软管31在沿着纵向框架19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通过纵向框架19的脱粒装置侧的横向侧方。液压软管31在沿着纵向框架19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支承于纵向框架19的上下方向上的多个部位。如图4所示,液压软管31经由从纵向框架19伸出的支承臂32以及绑扎带32a支承于纵向框架19。如图3所示,液压软管31在与纵向输送部15的上部对应的部分卡止于从纵向输送部15伸出的支承部件33的环部33a,经由支承部件33支承于纵向输送部15。
如图6所示,在谷粒排出装置13中的纵向输送部15和横向输送部16的连接部位,支承有作为电气设备的角度传感器34。角度传感器34将横向输送部16相对于纵向输送部15的升降角度作为横向输送部16的前端侧部分相对于行驶机体的高度位置而检测出来。
具体地,角度传感器34由旋转式电位器构成。如图5、图6所示,在形成于缸支架25的传感器支承部25a支承有角度传感器34。在角度传感器34的操作轴34a上以不可相对旋转的方式设有检测臂35。在检测臂35的前端部以横向突出的方式设置有感知部35a。从液压缸24的凸台部24a朝向感知部35a延伸出操作臂36。在对横向输送部16进行了升降操作时,液压缸24伴随着横向输送部16的升降而相对于缸支架25摆动,通过液压缸24以连结轴26为摆动支点而摆动操作操作臂36。操作臂36的前端侧部分与感知部35a抵接同时摆动,检测臂35被操作臂36摆动操作而旋转操作操作轴34a,从而角度传感器34检测出横向输送部16的升降角度。
角度传感器34和基于角度传感器34的检测结果控制液压缸24的控制装置(未图示)通过线束37(以下,称为角度传感器线束37)而连接在一起。角度传感器线束37如图3、图4所示地布线。
即,如图3所示,角度传感器线束37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沿着液压软管31延伸到与纵向输送部15的上部对应的部位,从与纵向输送部15的上部对应的部位通过纵向输送部15的连接箱部15c的下方并与角度传感器34连接。如图3、图4所示,角度传感器线束37在与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纵向框架19的上部的范围对应的部分与液压软管31捆扎在一起并支承于纵向框架19。角度传感器线束37在纵向框架19的上部和角度传感器34之间捆扎在液压软管31上而支承于液压软管31。
如图2所示,在谷粒排出装置13中的横向输送部16的前端部,支承有对谷粒的排出目标位置等进行照明的作业灯38。与作业灯38连接并将电力供应到作业灯38的线束39(以下,称为作业灯线束39)如图2、图3、图4所示地布线。
如图2、图3所示,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与纵向输送部15的上部对应的部位为止,作业灯线束39与角度传感器线束37相同,是沿着液压软管31延伸,从与纵向输送部15的上部对应的部位起,作业灯线束39沿着横向输送部16的上部向横向输送部16的前端部直线状地延伸并与作业灯38连接。在与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上部的范围对应的部分,作业灯线束39与角度传感器线束37相同,与液压软管31捆扎在一起并支承于纵向框架19。作业灯线束39在纵向框架19的上部和作业灯38之间捆扎在角度传感器线束37以及液压软管31上而支承于液压软管31。
如图2所示,作为回转马达23的驱动源的电池40设于行驶机体的前部中的驾驶部地板的下方的部位。回转马达23和电池40通过作为线状的第二连接部件的线束41(以下,称为马达线束41)而连接在一起。马达线束41如图3、图4所示地配备。
如图3所示,马达线束41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是与液压软管31一起沿着纵向框架19沿上下方向延伸。如图3、图4所示,马达线束41从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起在俯视观察下在纵向框架19和第二纵向框架20之间通过并朝向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方延伸,通过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侧的侧方并与回转马达23连接。马达线束41在从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朝向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方延伸的部分通过比第二纵向框架20更靠纵向输送部侧的部位(第二纵向框架20的前侧的部位)。马达线束41在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为止的部分与液压软管31捆扎在一起并支承于纵向框架19。
在回转马达23的下方设有回转角传感器42。回转角传感器42支承于第二纵向框架20的马达支承部20a。回转角传感器42将纵向输送部15的回转角作为谷粒排出装置13整体的回转位置而检测出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回转角传感器42由旋转式电位器构成。
回转角传感器42和基于回转角传感器42的检测结果控制回转马达23的控制装置(未图示)通过线束43(以下,称为回转角传感器线束43)而连接在一起。回转角传感器线束43如图3、图4所示地布线。
如图3、图4所示,与马达线束41相同,回转角线束43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为止是沿着纵向框架19沿上下方向延伸,从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起,在俯视观察下是在纵向框架19和第二纵向框架20之间通过并朝向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方延伸,且通过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侧的侧方并与回转角传感器42连接。回转角线束43在沿着纵向框架19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为止的部分与液压软管31捆扎在一起并支承于纵向框架19。回转角线束43在从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朝向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方延伸的部分通过比第二纵向框架20更靠纵向输送部侧的部位(第二纵向框架20的前侧的部位)。回转角线束43在从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朝向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方延伸的部分与马达线束41捆扎在一起。回转角线束43以及马达线束41在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方部位为止的区间中,共同被一个覆盖部件46覆盖。
在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支承有警报蜂鸣器44。警报蜂鸣器44对机体的后退发出警报,或是报知在各种装置部分中产生了谷秆或秸秆屑卡塞等问题。在第二纵向框架20的上部,支承有右用的方向指示灯45。在脱粒装置10的后上部,支承有左用的方向指示灯45。
与警报蜂鸣器44连接的警报线束47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纵向框架19的上下中间部为止与回转角线束43以同样方式布线,与液压软管31捆扎在一起并支承于纵向框架19。与右用的方向指示灯45连接的方向线束48从纵向框架19的下部到第二纵向框架20的横向外侧为止以与回转角线束43同样方式布线,在沿着纵向框架19的部分,与液压软管31捆扎在一起并支承于纵向框架19。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采用液压软管31通过纵向框架19的脱粒装置侧的横向侧方的结构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通过纵向框架19的纵向输送部侧的横向侧方、纵向框架19的后侧或前侧的结构。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采用液压缸24作为升降驱动装置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采用液压马达、电动马达或电动缸等电动促动器的升降驱动装置。在采用电动促动器的情况下,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的线状的连接部件变为电气用线束。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采用由电动马达构成的回转马达23作为回转驱动装置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采用液压马达等液压促动器、电动缸等电动促动器的回转驱动装置。在采用液压促动器的情况下,与回转驱动装置连接的线状的第二连接部件变为液压软管。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谷粒排出装置13上设有角度传感器34以及作业灯38的例子,但也可以是设有角度传感器34以及作业灯38以外的任意电气设备的谷粒排出装置。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具备舱体3的例子,但也可以不具备舱体3。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束沿着液压软管31(线状连接部件),与液压软管31捆扎在一起并支承于纵向框架19的例子,但也可以省略线束,仅使液压软管31沿着纵向框架19被支承。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并限于具备履带式行驶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还能够应用在具有行驶用车轮的联合收割机中。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全秆投入型的联合收割机,还能够应用在半秆投入型的联合收割机中。

Claims (9)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脱粒装置,其对通过收割部收割到的收割物进行脱粒处理;
谷粒箱,其以与所述脱粒装置横向并排的状态设置,对通过所述脱粒装置获得的谷粒进行储存;
谷粒排出装置,其具有纵向输送部以及横向输送部,将储存在所述谷粒箱中的谷粒排出到机外,所述纵向输送部配置于行驶机体的后端部并与所述谷粒箱的后下部连接,且沿着上下方向朝向上方延伸,所述横向输送部可上下摆动地与所述纵向输送部的上端部连接,且在前端部设有排出口;
纵向框架,其在比所述纵向输送部更靠所述脱粒装置侧的部位,以与所述纵向输送部横向并排的状态、且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而设置,并支承所述纵向输送部;
升降驱动装置,其使所述横向输送部升降;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源;
将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和所述驱动源连接的线状的连接部件从所述纵向框架的下部起结合在所述纵向框架上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所述纵向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纵向框架的所述脱粒装置侧的横向侧方通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支承于所述谷粒排出装置的电气设备,
针对所述电气设备的线束以沿着所述连接部件的状态与所述连接部件一起支承于所述纵向框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支承于所述谷粒排出装置的电气设备,
针对所述电气设备的线束以沿着所述连接部件的状态与所述连接部件一起支承于所述纵向框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电气设备,具备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支承于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所述纵向输送部和所述横向输送部的连接部位,检测所述横向输送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输送部的升降角度,
所述纵向框架形成为比所述纵向输送部短,
所述线束直到与所述纵向输送部的上部对应的部位为止都与所述连接部件捆扎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电气设备,具备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支承于所述谷粒排出装置中所述纵向输送部和所述横向输送部的连接部位,检测所述横向输送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输送部的升降角度,
所述纵向框架形成为比所述纵向输送部短,
所述线束直到与所述纵向输送部的上部对应的部位为止都与所述连接部件捆扎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纵向框架,其在所述纵向输送部的后方的部位,以与所述纵向输送部前后并排的状态、且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而设置,并支承所述纵向输送部;
回转驱动装置,其支承于所述第二纵向框架,使所述纵向输送部绕纵向轴心回转;
将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和所述驱动源连接的线状的第二连接部件直到所述纵向框架的上下中间部为止都与所述连接部件一起从所述纵向框架的下部起与所述纵向框架结合而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支承于所述纵向框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从所述上下中间部起在俯视观察下在所述纵向框架和所述第二纵向框架之间通过,并朝向所述第二纵向框架的横向外方延伸。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具备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伸缩动作而使所述横向输送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输送部进行上下摆动操作,
作为所述驱动源,具备阀单元,所述阀单元设于行驶机体的前部并控制所述液压缸,
作为所述连接部件,具备液压软管,
所述液压软管在所述脱粒装置和所述谷粒箱之间通过,并相对于所述纵向框架的下部延伸到所述脱粒装置侧的横向侧方部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具备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通过伸缩动作而使所述横向输送部相对于所述纵向输送部进行上下摆动操作,
作为所述驱动源,具备阀单元,所述阀单元设于行驶机体的前部并控制所述液压缸,
作为所述连接部件,具备液压软管,
所述液压软管在所述脱粒装置和所述谷粒箱之间通过,并相对于所述纵向框架的下部延伸到所述脱粒装置侧的横向侧方部位。
CN201921602893.1U 2018-09-28 2019-09-25 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2115806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5101 2018-09-28
JP2018185101A JP7166123B2 (ja) 2018-09-28 2018-09-28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0684U true CN211580684U (zh) 2020-09-29

Family

ID=70105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2893.1U Active CN211580684U (zh) 2018-09-28 2019-09-25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66123B2 (zh)
CN (1) CN211580684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1923A (ja) * 1985-09-02 1987-03-06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穀粒排出装置
JPH0392943U (zh) * 1990-01-11 1991-09-20
JP2531206Y2 (ja) * 1990-11-30 1997-04-02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穀粒排出筒の旋回装置
JP3583023B2 (ja) 1999-06-01 2004-10-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のアンローダ
JP2001299069A (ja) 2000-04-26 2001-10-30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伸縮穀粒移送装置
JP5374125B2 (ja) 2008-11-28 2013-12-25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6338491B2 (ja) 2014-09-02 2018-06-06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2016082956A (ja) 2014-10-29 2016-05-1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6532399B2 (ja) 2015-12-25 2019-06-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4244A (ja) 2020-04-09
JP7166123B2 (ja) 202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56725B1 (en) Header float system for use with an agricultural windrower or combine
US3341039A (en) Baled hay pickup and unload truck
US7874899B2 (en) Unload rate control for an unloading system in an agricultural harvester
CN211580684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6982588B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1211911A (ja) コンバイン
CN106793754B (zh) 收割机
JP2015000028A (ja)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KR101324008B1 (ko) 콤바인
JP2013233108A (ja)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JP2010172319A (ja) コンバイン
CN110959368B (zh) 联合收割机
CN216163469U (zh) 联合收割机
JP4507800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10637610B (zh) 联合收割机
CN211531855U (zh) 联合收割机
WO2015178100A1 (ja) コンバイン
CN110313309B (zh) 收割机
JP432542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0124787A (ja) コンバイン
JP619258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19259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4510411B2 (ja) 自走式のロールベール運搬機
JP4438911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16941416A (zh) 收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