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7746U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7746U
CN211567746U CN201922444161.0U CN201922444161U CN211567746U CN 211567746 U CN211567746 U CN 211567746U CN 201922444161 U CN201922444161 U CN 201922444161U CN 211567746 U CN211567746 U CN 211567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bag
airbag
seat
exhau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41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城
李�诚
唐婷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41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7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7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7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侧翼、供排气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座椅侧翼包括与座椅骨架连接的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气囊;所述供排气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排气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供排气装置的开启或者关闭,使所述气囊带动所述支撑板朝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转动。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座椅侧翼、供排气装置和控制器实现支撑车内乘员,为车内乘员提供反力,防止车内乘员偏移,为不同体型用户提供不同侧翼包裹感;同时固定板、气囊和支撑板之间形成蚌式结构,加快气囊的充放气速度,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座椅骨架、填充物和表皮结构,通过填充物和表皮结构对车内乘员进行支撑,当车辆快速过弯道时,由于离心力的存在,弯道外侧的座椅侧翼提供反力,然而,现有的车辆座椅在生产出来后,车辆座椅的座椅侧翼的形状为固定不变的,因此在车辆快速过弯道时座椅侧翼的支撑力是固定或者偏弱的,不能适时提供增大反力,导致车内乘员会偏移,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侧翼、供排气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座椅侧翼包括与座椅骨架连接的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气囊;
所述供排气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排气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供排气装置的开启或者关闭,使所述气囊带动所述支撑板朝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气袋和第二气袋,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均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袋垂直于所述第二气袋,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袋叠加在所述第二气袋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袋与所述固定槽连接,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叠加在所述固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包括与所述座椅骨架连接的第一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供排气装置包括气泵组件、第一充气阀和与所述气囊连通的泄气阀,所述第一充气阀的一端与所述气泵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充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泵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充气阀连通的第一气泵。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角度传感器,所述座椅侧翼包括左座椅侧翼和右座椅侧翼,所述供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二充气阀,所述气泵组件还包括第二气泵,所述第二充气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泵连通,所述第二充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气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供排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连通阀,所述连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左座椅侧翼的所述气囊连通,所述连通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右座椅侧翼的所述气囊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板与座椅骨架连接,支撑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气囊,并通过控制器控制供排气装置为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使气囊带动支撑板朝向远离或者靠近固定板方向转动,支撑车内乘员,为车内乘员提供反力,防止车内乘员偏移,为不同体型用户提供不同侧翼包裹感;同时固定板、气囊和支撑板之间形成蚌式结构,加快气囊的充放气速度,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供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座椅侧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座椅侧翼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车辆座椅的气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侧翼20、供排气装置30和控制器(图中未示),
座椅侧翼20包括与座椅骨架10连接的固定板21和与固定板21转动连接的支撑板22,固定板21靠近支撑板22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气囊23;
供排气装置30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供排气装置30的另一端与气囊23连接,控制器控制供排气装置30的开启或者关闭,使气囊23带动支撑板22朝向远离或者靠近固定板21的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座椅主要由座椅骨架10、座椅侧翼20、供排气装置30和控制器组成。
座椅骨架10包括座椅靠背骨架11和座椅坐垫骨架12,座椅侧翼20既可以设置在座椅靠背骨架11上,也可以设置在座椅坐垫骨架12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座椅靠背骨架11和座椅坐垫骨架12上。座椅侧翼20为蚌式结构,其包括固定板21和支撑板22,固定板21大体呈半椭圆形,固定板21与座椅骨架10固定连接,固定板21朝向支撑板22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气囊23,该处所指固定板21朝向支撑板22的一侧面是指固定板21安装时位于座椅内侧的侧面。支撑板22的一侧面与气囊23抵接或者连接,支撑板22的另一侧面可以支撑车内乘员,支撑板22可以通过转轴与固定板21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铰链与固定板21转动连接,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22通过转轴与固定板21转动连接。
供排气装置30的一端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供排气装置30的另一端通过气管与气囊23连通,控制器用于控制供排气装置30的开启或者关闭,使供排气装置30为气囊23进行充气和放气,控制气囊23内的气体压力。当控制器控制供排气装置30为气囊23充气时,气囊23通过膨胀带动支撑板22朝向远离固定板21的方向转动,减小座椅宽度方向的距离,使支撑板22支撑车内乘员;当控制器控制供排气装置30为气囊23放气时,气囊23通过收缩带动支撑板22朝向靠近固定板21的方向转动,增加座椅宽度方向的距离,使支撑板22支撑车内乘员,实现为车内乘员提供反力,防止车内乘员偏移。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既可以集成在供排气装置30内,也可以单独设置。
座椅侧翼20可以包括左座椅侧翼和右座椅侧翼,左座椅侧翼设置在座椅靠背和/或座椅坐垫的左侧,右座椅侧翼设置在座椅靠背和/或座椅坐垫的右侧,同时在座椅靠背或者座椅坐垫上设置左座椅侧翼和右座椅侧翼称为一组座椅侧翼,供排气装置30既可以为单个座椅侧翼20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也可以同时为一组座椅侧翼20进行充气或者放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座椅,通过固定板与座椅骨架连接,支撑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气囊,并通过控制器控制供排气装置为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使气囊带动支撑板朝向远离或者靠近固定板方向转动,支撑车内乘员,为车内乘员提供反力,防止车内乘员偏移,为不同体型用户提供不同侧翼包裹感;同时固定板、气囊和支撑板之间形成蚌式结构,加快气囊的充放气速度,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气囊2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均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气袋231垂直于第二气袋232,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气袋231叠加在第二气袋232上。
气囊23包括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气袋231垂直于第二气袋232,减小气囊23的体积,降低气囊23充满需求的气量,进一步加快气囊23的充放气速度,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气袋231叠加在第二气袋232上,增加支撑板22的行程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固定板21靠近支撑板22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槽211,气囊23设置在固定槽211内。
固定槽211用于固定和支撑气囊23,固定槽211的形状与气囊23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槽211的形状为圆形,固定槽211与固定板21一体成型,通过固定槽211对气囊23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为气囊23的充放气提供导向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气袋232与固定槽211连接,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叠加在固定槽211内。
固定槽211的槽壁的高度大于等于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叠加在一起的厚度,通过固定槽211可以保护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防止第一气袋231和第二气袋232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固定板21包括与座椅骨架10连接的第一侧边212、以及与第一侧边212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213,气囊23设置在第二侧边213上。
安装时,固定板21的第一侧边212与座椅骨架10连接,固定板21的第二侧边213悬空,通过将气囊23设置在第二侧边213上,使气囊23能够更快地带动支撑板22朝向远离固定板21方向展开,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供排气装置30包括气泵组件、第一充气阀31和与气囊23连通的泄气阀32,第一充气阀31的一端与气泵组件连通,第一充气阀31的另一端与气囊23连通。
当控制器接收到设置在车辆座椅上的手动开关、或者虚拟开关或者语音信号发送的充气信号时,控制器控制气泵组件工作,并控制第一充气阀31开启,通过气泵组件对气囊23进行充气;当控制器接收到设置在车辆座椅上的手动开关、或者虚拟开关或者语音信号发送的放气信号时,控制器控制气泵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第一充气阀31关闭,泄气阀32开启,气囊23通过泄气阀32进行放气,实现座椅侧翼的被动调节,适应手动/DA控制座椅侧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泵组件包括与第一充气阀31连通的第一气泵3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还包括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角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座椅侧翼20包括左座椅侧翼和右座椅侧翼,供排气装置30还包括第二充气阀34,气泵组件还包括第二气泵35,第二充气阀34的一端与第二气泵35连通,第二充气阀34的另一端与第一充气阀31连通。
角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方向的转向。
座椅侧翼20包括左座椅侧翼24和右座椅侧翼25,左座椅侧翼24的第一充气阀31和右座椅侧翼25的第一充气阀31与第二充气阀34并联连接,第一气泵33分别与左座椅侧翼24的第一充气阀31和右座椅侧翼25的第一充气阀31连接,第二气泵35通过第二充气阀34与左座椅侧翼24的第一充气阀31和右座椅侧翼25的第一充气阀31连接。
当角度传感器检测到车辆方向盘的转向为左转弯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气泵33和第二气泵35工作,控制右座椅侧翼25的第一充气阀31和第二充气阀34打开,通过第一气泵33和第二气泵35同时为右座椅侧翼25的气囊23充气,并控制左座椅侧翼24的泄气阀32打开,使左座椅侧翼24的气囊23放气,或者控制左座椅侧翼24的泄气阀32关闭,左座椅侧翼24的气囊23保持不变;当角度传感器检测到车辆方向盘的转向为右转弯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气泵33和第二气泵35工作,同时控制左座椅侧翼25的第一充气阀31和第二充气阀34打开,通过第一气泵33和第二气泵35同时为左座椅侧翼24的气囊23充气,并控制右座椅侧翼25的泄气阀32打开,使右座椅侧翼25的气囊23放气,或者控制右座椅侧翼25的泄气阀32关闭,右座椅侧翼25的气囊23保持不变;当角度传感器检测到车辆方向盘转弯结束时,控制器控制左座椅侧翼24和右座椅侧翼25的第一充气阀31、第二充气阀34和泄气阀32打开或者关闭,使左座椅侧翼24的气囊23内的气压和右座椅侧翼25的气囊23内的气压一致,支撑板22恢复到初始位置或者调节前的位置,支撑板22的初始位置通常为气囊23处于收缩状态,进一步加快气囊的充放气速度,实现座椅侧翼的主动调节和自适应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供排气装置30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连通阀36,连通阀36的一端与左座椅侧翼的气囊23连通,连通阀36的另一端与右座椅侧翼的气囊23连通。
控制器还用于控制连通阀36的开启或者关闭,当控制器控制连通阀36开启时,连通阀36连通左座椅侧翼的气囊23和右座椅侧翼的气囊23,左座椅侧翼的气囊23和右座椅侧翼的气囊23内的气压相同,使用户感受不到左、右座椅侧翼的气囊23存在差异,关闭座椅侧翼的主动调节和自适应功能;当控制器控制连通阀36关闭时,开启座椅侧翼的主动调节和自适应功能,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座椅,通过固定板与座椅骨架连接,支撑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气囊,并通过控制器控制供排气装置为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使气囊带动支撑板朝向远离或者靠近固定板方向转动,支撑车内乘员,为车内乘员提供反力,防止车内乘员偏移,为不同体型用户提供不同侧翼包裹感;同时固定板、气囊和支撑板之间形成蚌式结构,加快气囊的充放气速度,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侧翼、供排气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座椅侧翼包括与座椅骨架连接的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气囊;
所述供排气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排气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供排气装置的开启或者关闭,使所述气囊带动所述支撑板朝向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气袋和第二气袋,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均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袋垂直于所述第二气袋,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袋叠加在所述第二气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袋与所述固定槽连接,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一气袋和所述第二气袋叠加在所述固定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与所述座椅骨架连接的第一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边,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边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气装置包括气泵组件、第一充气阀和与所述气囊连通的泄气阀,所述第一充气阀的一端与所述气泵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充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充气阀连通的第一气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角度传感器,所述座椅侧翼包括左座椅侧翼和右座椅侧翼,所述供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二充气阀,所述气泵组件还包括第二气泵,所述第二充气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泵连通,所述第二充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气阀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连通阀,所述连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左座椅侧翼的所述气囊连通,所述连通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右座椅侧翼的所述气囊连通。
CN201922444161.0U 2019-12-30 2019-12-30 车辆座椅 Active CN211567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4161.0U CN211567746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车辆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4161.0U CN211567746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7746U true CN211567746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50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4161.0U Active CN211567746U (zh) 2019-12-30 2019-12-30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77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9829A (zh) * 2022-07-25 2022-10-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贴合人体的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CN115366765A (zh) * 2022-06-06 2022-11-22 惠州市唐群座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主动侧翼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6765A (zh) * 2022-06-06 2022-11-22 惠州市唐群座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主动侧翼结构
CN115179829A (zh) * 2022-07-25 2022-10-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贴合人体的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8188B2 (en) Motor vehicle armrest
US9821697B2 (en) Inflatable cushion disposed between front and rear seats of a vehicle
CN104875708A (zh) 用于引导侧气囊的展开方向的侧支撑枕的装置
CN211567746U (zh) 车辆座椅
US11052794B2 (en) Combination adult/child seat
EP3275724A2 (en) Variable-shape seat back for a vehicle seat
CN111655550B (zh) 驾驶员气囊
CN210502413U (zh) 侧翼可调式汽车座椅
JP2018187977A (ja)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乗物用シートユニット
CN202429165U (zh) 带后排气囊装置的车体
CN205256095U (zh) 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18257852U (zh) 一种汽车座椅侧翼支撑调节装置
CN208006776U (zh) 车辆后排座椅以及车辆
CN110654283A (zh) 一种可智能调节汽车座椅
JP2008264291A (ja) 格納式シート
CN105270271B (zh) 可调节的后托架
CN114312519A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支撑侧翼的汽车座椅总成及其控制方法
CN211280736U (zh) 一种具有柔性调节功能的腿托装置及车辆座椅
WO2018170666A1 (zh) 一种用于软体沙发调节头枕部位角度的充气机构
CN212074275U (zh) 一种电动车充气垫
CN114987381B (zh) 一种座椅气囊、汽车座椅及座椅气囊的控制方法
KR200364966Y1 (ko) 차량용 등받이 시트
CN217835438U (zh) 集成式颈托及座椅头枕
CN101100176A (zh) 一种汽车座椅侧碰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300883U (zh) 座椅的腿托装置及座椅、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