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0838U - 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0838U
CN211500838U CN201922135806.2U CN201922135806U CN211500838U CN 211500838 U CN211500838 U CN 211500838U CN 201922135806 U CN201922135806 U CN 201922135806U CN 211500838 U CN211500838 U CN 211500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hole
cylinder head
eng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58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勰
吴斌峰
刘聪
李聪
李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1358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0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0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0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通孔和气道,其中,第一通孔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上部,用于供所述喷水器插入;气道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下部,用于供所述进气歧管的气体流入所述气缸盖进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连接件内相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能够连接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进气歧管及喷水器,结构简单,且无需对发动机气缸盖做任何改动,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发动机气缸盖和进气歧管的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工作原理都是吸气—压缩—燃烧做功—排气这四个冲程的作用,实现发动机周而复始的运转。为了使活塞在压缩行程结束后,一进入做功冲程能立即获得动力,通常都会在活塞达到上止点前提前点火,而过于提早的点火会使得活塞还在压缩行程时,大部分油气已经燃烧,此时未燃烧的油气会承受极大的压力自燃,造成爆震。爆震将带来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噪音加大、汽车舒适性变差、排放恶化等危害,严重时甚至直接损坏发动机。由于水具有高汽化潜热和高比热容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油气混合物的冷却媒介,因此在汽车发动机内喷入适量水,能够降低缸内温度抑制爆震趋势。新型的发动机缸内喷水技术可以通过向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内喷射水雾降低进气温度,减小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从而允许更高的压缩比,使得控制程序可以采用更大的点火提前角并优化燃烧过程,实现更高的热效率,进而减少燃油的消耗,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并且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然而,如何实现喷水器与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之间的连接,是妨碍新型的发动机缸内喷水技术发展的问题之一。此外,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紧凑,没有多余的空间布置喷水器,喷水器的安装问题也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具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这种连接件能够连接连接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进气歧管及喷水器,结构简单,且无需对发动机气缸盖做任何改动,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发动机气缸盖和进气歧管的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进气歧管及喷水器,其包括第一通孔和气道,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上部,用于供所述喷水器插入;所述气道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下部,用于供所述进气歧管的气体流入所述气缸盖进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连接件内相通。
由于具有气道,可以使进气歧管内的气体经过所述气道流入气缸盖进气道中,因此可以实现连通进气歧管和气缸盖进气道;又由于具有与气道相通的第一通孔,因此喷水器可以插入第一通孔中并向气道内喷射水雾,水雾随着来自进气歧管的进气气流进入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能够降低燃油和空气所形成混合气的温度,减小发动机的爆震倾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通孔旁设有螺栓孔,可以使用螺栓将喷水器固定于本连接件的上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的下部正面设有定位销孔和第二通孔。
由于所述连接件的下部正面设有定位销孔,因此可以将进气歧管固定于该连接件上;又由于设有第二通孔,同一螺栓可通过第二通孔同时紧固连接件和进气歧管,因此无需分别设置紧固连接件的螺栓孔和紧固进气歧管的螺栓孔,节省了螺栓孔的布置空间,从而使连接件更小巧紧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反面设有定位销。
由于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反面设有定位销,因此可以将连接件通过该定位销固定在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法兰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道的截面与进气歧管和气缸盖进气道的截面均相同。
由于所述气道的截面与进气歧管和气缸盖进气道的截面均相同,因此可以实现进气歧管、连接件气道、气缸盖进气道之间无缝衔接,使得进气气流可以无损地通过本连接件,而不产生额外的进气损失。此外,由于无需对现有的进气歧管和气缸盖进气道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改动,因此仍然可以使用原有的产线及设备进行生产,且带有喷水器的发动机和不带有喷水器的发动机都可以通用同一产线,无需为带有喷水器的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新的产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的上部为斜面,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气道的轴线的夹角为30°。
由于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气道的轴线的夹角为30°,能够在满足喷水器安装条件的同时,使得喷水器喷射的水雾在气道内贯穿尽量远的距离,避免水雾落在气道的内壁上,因此可以减少“湿壁”现象产生的几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通孔为阶梯台阶孔。
由于第一通孔为阶梯台阶孔,因此可以将喷水器卡合于第一通孔中,而不需要借助其他额外的辅助件实现对喷水器的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道的反面沿边缘设有密封条安装槽。
由于设有密封条安装槽,可以在气道的出口边缘安装密封条,因此能够避免进气气流通过本连接件进入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时产生泄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个所述气道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连接件内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其包括:连接件、气缸盖进气道、进气歧管和喷水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通孔和气道,其中,第一通孔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上部,气道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同时,气道与第一通孔在所述连接件内相通;气缸盖进气道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后侧;进气歧管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前侧,进气歧管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道流入气缸盖进气道;所述喷水器插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发动机总成,其包括连接件、气缸盖进气道、进气歧管和喷水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通孔和气道,其中,第一通孔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上部,气道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同时,气道与第一通孔在所述连接件内相通;气缸盖进气道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后侧;进气歧管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前侧,进气歧管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道流入气缸盖进气道;所述喷水器插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整体安装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侧面剖面示意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侧面剖面示意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反面示意图。
图中:1-气缸盖进气道,2-进气歧管,3-喷水器,4-连接件,5-第一通孔,6-气道,7-螺栓孔,8-定位销孔,9-第二通孔,10-定位销,11-密封条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1、进气歧管2及喷水器3,其具体包括:第一通孔5和气道6,其中第一通孔5位于连接件4的上部,用于供喷水器3插入,气道6位于所述连接件4的下部,用于供进气歧管2的气体流入气缸盖进气道1,气道6与所述第一通孔5在所述连接件4内相通。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连接件4位于进气歧管2和气缸盖进气道1之间,喷水器3插入第一通孔5后,喷射的水雾进入气道6,随着进气歧管2内的进气气流进入气缸盖进气道1,由此实现了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1、进气歧管2与喷水器3的连接,并实现了向发动机内喷射水雾的功能。喷水器3喷射的水雾进入气缸盖进气道1,能够降低燃油和空气所形成混合气的温度,减小发动机的爆震倾向。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4由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喷水器3喷射的高压水雾呈圆锥状,圆锥状的水雾分布在气道6与气缸盖进气道1的结合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5旁设有螺栓孔7,可以使用螺栓将喷水器3固定在连接件4的上部,而不用另外设置喷水器3的安装之处,节省了空间。参见图1和图3所示,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4的下部正面设有定位销孔8和贯穿的第二通孔9,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将进气歧管2通过定位销孔8固定在连接件4上,然后用螺栓穿过第二通孔9,将连接件4固定在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法兰面上。由于同一螺栓能够同时紧固连接件4和进气歧管2,连接件4和进气歧管2的紧固安装能够通用同一套孔即第二通孔9,既减少了螺栓的使用数量,又节省了螺栓孔7的布置空间,使得连接件4更小巧紧凑。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9为内壁光滑的通孔。
参见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栓孔7和定位销孔8均为不贯穿的盲孔。
参见图1和图5所示,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5为阶梯台阶孔。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喷水器3卡合于第一通孔5中,而不需要其他额外的辅助件帮助实现对喷水器3的固定。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气道6的截面与进气歧管2和气缸盖进气道1的截面均相同。气道6、进气歧管2、气缸盖进气道1之间无缝衔接,气道6的内表面光滑平顺,不阻碍进气气流的流动,使得进气气流可以无损地通过连接件4,而不产生额外进气损失。此外,由于无需对现有的进气歧管2和气缸盖进气道1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改动,因此仍然可以使用原有的产线及设备进行生产,且带有喷水器3的发动机和不带有喷水器3的发动机都可以通用同一产线,无需为带有喷水器3的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新的产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的上部为斜面,所述第一通孔5的轴线与所述气道6的轴线的夹角为30°,能够在满足喷水器3安装条件的同时,使喷水器3喷射的水雾在气道6内贯穿尽量远的距离,避免水雾落在气道6的内壁上,因此可以减少“湿壁”现象产生的几率。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5为阶梯台阶孔。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喷水器3卡合于第一通孔5中,而不需要其他额外的辅助件帮助实现对喷水器3的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4的下部反面设有定位销10,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连接件4通过该定位销10固定在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法兰面上。
参见图6所示,更进一步地,所述气道6的出口边缘设有密封条安装槽11。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在密封条安装槽11中安装密封条,从而避免进气气流通过连接件4进入气缸盖进气道1时产生泄露。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4上设置有三个气道6,每个气道6对应两个第一通孔5,共设有六个第一通孔5,螺栓孔7的数量为两个,第二通孔9的数量为四个,定位销孔8的数量为两个,定位销10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需要对发动机的气缸盖做任何更改,只需要稍微减少进气歧管2的长度,即可实现喷水器3与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1、进气歧管2的连接,以及喷水器3的安装,得益于连接件4,安装有喷水器3的发动机能减少爆震倾向,优化燃烧过程,实现更高的热效率,减少燃油的消耗,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并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气缸盖进气道(1)、进气歧管(2)及喷水器(3),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通孔(5),其位于所述连接件(4)的上部,用于供所述喷水器(3)插入;
气道(6),其位于所述连接件(4)的下部,用于供所述进气歧管(2)的气体流入所述气缸盖进气道(1),所述气道(6)与所述第一通孔(5)在所述连接件(4)内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旁设有螺栓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下部正面设有定位销孔(8)和第二通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下部反面设有定位销(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6)的截面与进气歧管(2)和气缸盖进气道(1)的截面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上部为斜面,所述第一通孔(5)的轴线与所述气道(6)的轴线的夹角为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为阶梯台阶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6)的出口边缘设有密封条安装槽(11)。
9.一种发动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连接件(4),其包括第一通孔(5)和气道(6),所述第一通孔(5)位于所述连接件(4)的上部,所述气道(6)位于所述连接件(4)的下部,同时,所述气道(6)与所述第一通孔(5)在所述连接件(4)内相通;
气缸盖进气道(1),其位于所述连接件(4)的后侧;
进气歧管(2),其位于所述连接件(4)的前侧,所述进气歧管(2)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气道(6)流入所述气缸盖进气道(1);
喷水器(3),其插于所述第一通孔(5)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安装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CN201922135806.2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Active CN211500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5806.2U CN21150083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5806.2U CN21150083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0838U true CN211500838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1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5806.2U Active CN211500838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0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9449B (zh) 一种汽油增压发动机气缸盖罩、汽油增压发动机和汽车
CN204060916U (zh) 用于气体燃料内燃发动机的进气道和阀座的配置
CN211500838U (zh) 一种连接件、发动机总成和安装有该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CN114135390B (zh) 一种发动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067384U (zh) 一种带多喷嘴的双燃料进气歧管
CN108266268A (zh) 发动机
CN210599209U (zh) 汽油机箱体及其汽油机
CN209781027U (zh) 多气门发动机的燃烧室及气门布置结构
CN213360257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无egr搭配排气制动阀
CN218407641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道法兰连接结构
CN209781048U (zh) 一种发动机
CN220101395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缸盖
CN219139207U (zh) 三缸柴油发动机缸盖结构
CN2906088Y (zh) 一种改进的4125柴油机气缸盖总成
JP5243922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装置
CN210509448U (zh) 一种双燃料喷射器的发动机连接结构
CN108825410A (zh) 一种分流式燃气喷射装置及其燃气喷管
CN220979703U (zh) 一种气体混合器、废气再循环系统和发动机
CN215333185U (zh) 一种燃气机进气管
CN213063795U (zh) 一种发动机活塞缸进气加长管及应用其的二冲程发动机
CN2497072Y (zh) 柴油机双喷油器燃烧系统结构
CN219638930U (zh) 一种集成废气再循环通道的排气歧管
CN108412569B (zh) 一种喷水排气门
CN217002027U (zh) 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
CN209212429U (zh) 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