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4130U -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 Google Patents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4130U
CN211484130U CN201921404581.XU CN201921404581U CN211484130U CN 211484130 U CN211484130 U CN 211484130U CN 201921404581 U CN201921404581 U CN 201921404581U CN 211484130 U CN211484130 U CN 211484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r infrared
infrared heating
bakeware
heating pipe
baking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45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刚
林达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45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4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4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4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盘组件及煎烤机,所述烤盘组件包括上盖、至少部分透光的烤盘、固定至所述上盖的反射罩,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烤盘之间的远红外加热管,所述反射罩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第一预设值A,所述第一预设值A不小于5mm,控制第一预设距离A可以避免远红外加热管过分靠近反射罩,从而避免反射罩受热变色,或者烤盘组件是上盖使用温度过高。

Description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中披露的煎烤机中,上下烤盘的加热方式为间接电加热方式,即,由加热管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而传导至烤盘,或者将加热管固定至盘状的加热盘上,以通过加热盘对加热管的热量进行匀化,然后通过加热盘传导至烤盘上。这种方式中,加热管的热量是间接传递,存在较大的热量损失。因此,为了提高热效率,一些煎烤机中采用远红外加热装置作为光热元件,直接通过远红外光线辐射的形式进行煎烤熟化,这种加热形式的煎烤机热效率显著提高。但是,采用远红外加热装置的煎烤机中,由于远红外光线具有很好的渗透效果,当加热装置与食材表面的距离控制不合理时,很容易出现上色不均匀或不上色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烤盘组件及煎烤机,该烤盘组件能够改善食材的烘烤上色情况。
一种烤盘组件,所述烤盘组件包括上盖、至少部分透光的烤盘、固定至所述上盖的反射罩,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烤盘之间的远红外加热管,所述反射罩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第一预设值A,所述第一预设值A不小于5mm。
如此设置,反射罩为具有反射功能的金属材料制成,远红外加热管与反射罩之间的距离过近,会导致反射罩局部变色,而烤盘是至少部分透光的,因此,反射罩的变色情况可以直接透过烤盘被用户观察到;同时远红外加热管与反射罩的距离过小,同时会导致上盖与远红外加热管距离较近,烤盘组件中的用电器件等均设置与上盖与反射罩之间的区域内,远红外加热管的靠近不仅会导致上盖温度高容易烫伤用户,同时还会影响烤盘组件中用电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第一预设值A设置的不小于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加热管与所述烤盘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第二预设值B,所述第二预设值B不小于5mm。
如此设置,远红外加热管与烤盘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控制在大于5mm的范围内,可以避免远红外加热管距离食材表面过近,以避免在距离食材近的位置烤出圆环状的深色区域,导致食材上色不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与所述烤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不超过50mm。
如此设置,反射罩与烤盘之间的距离过大,会导致烤盘组件的厚度过大,不利于产品的美观,同时,两者的垂直距离过大,还会导致远红外加热管与反射罩和烤盘的距离不均匀或者距离过大,这样,远红外加热管的热效率受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A满足如下关系:A≤20mm。
如此设置,远红外加热管与反射罩的最小垂直距离小于20mm并大于5mm时,远红外加热管大致位于反射罩与烤盘中央的位置,可以使食材上色更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加热管与所述烤盘的内表面之间还设置有扩散罩,所述扩散罩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孔,所述扩散罩设置为使得所述远红外加热管的能量均匀辐射至所述烤盘。
如此设置,远红外加热管的部分与烤盘之间的垂直距离较近、另外的部分与烤盘的垂直距离较远,导致煎烤时食材上色不均匀:垂直距离较近的位置食材由于远红外光线能量多,渗入深度深,上色也偏深;而垂直距离稍远位置的食材则反之上色偏浅,通过在远红外加热管与烤盘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扩散罩,并在扩散罩上依据需要均匀开设有透孔,使得远红外加热管的远红外光线依据透孔的位置而定向射出,因此,只要透孔均匀分布,则远红外光线就能够均匀射出,并且,设计时还可以通过扩散罩上非透孔所在位置遮挡辐射能量最强的部分,以减少食材局部上色过度问题,最终使得食材上色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加热管设置为环形管,所述透孔沿所述远红外加热管的环形方向等间隔成列分布。
如此设置,可以使远红外加热管的能量自所述透孔均匀辐射至烤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孔沿所述远红外加热管的环形方向等间隔成列分布,沿所述烤盘的内表面延伸方向,所述扩散罩上设置有不少于两列所述透孔,所述远红外加热管与所述烤盘垂直距离最近的部分对应于相邻两列所述透孔之间。
如此设置,两列透孔之间区域遮挡远红外加热管与烤盘垂直距离最近的区域,可以使远红外加热管的远红外光线自错开该区域处的透孔射出,以改善食材上色不均匀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烤盘凸起的弧面。
如此设置,可以使远红外加热管发出的远红外光线辐射至凸起的弧面上,然后发生反射,最终使得远红外加热管的能量在烤盘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煎烤机,所述煎烤机包括上述的烤盘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煎烤机还包括有下烤盘组件,所述烤盘组件作为上烤盘组件并枢接于所述下烤盘组件上。
上述烤盘组件及煎烤机中,通过控制远红外加热管与反射罩和烤盘之间的垂直距离,避免远红外加热管靠近反射罩导致其变色,或者靠近烤盘导致食物局部上色过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红外加热管较佳地位于烤盘与反射罩接近中点的位置,或者稍偏向反射罩设置,从而使得远红外加热管向外辐射的远红外光线能量可以均匀地辐射至食材的表面,提高食材均匀上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煎烤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烤盘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烤盘组件的分解结构图,其中反射罩采用具有凸起的弧顶反射罩,烤盘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架体固定连接;
图4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烤盘组件的分解结构图,其中反射罩采用平顶反射罩,烤盘通过连接至架体的压板实现与架体的连接固定;
图5为烤盘组件的剖面视图,其中反射罩采用平顶反射罩;
图6为烤盘组件的剖面视图,其中反射罩采用具有凸起的弧顶反射罩,并拆去了上盖中的壳体;
图7为图5中结构的C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结构的D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10、壳体;11、架体;110、锁水筋;111、安装槽;112、导流口;113、导油嘴;2、烤盘;20、连接孔;3、远红外加热管;30、扩散罩;300、透孔;4、密封件;5、反射罩;50、弧面;51、压接边;6、固定架;7、下烤盘组件;8、螺纹紧固件;9、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烤盘的外表面,指的是烤盘组件用作上烤盘组件组成煎烤机使用时,面向下烤盘组件的一面为外表面,而面向上盖的表面为内表面。
如图2至图8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烤盘组件,包括上盖1、烤盘2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环状设置的远红外加热管3,其中:远红外加热管3向外发出的远红外光线,为烤盘组件的加热源。为使远红外加热管3的远红外光线能够透出烤盘2并照射于食材上,烤盘2至少部分透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烤盘2的透光部分设置为微晶玻璃板,或者,烤盘2整体设置为一块微晶玻璃板,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烤盘2全部透光。
远红外加热管3与上盖1之间还设置有反射罩5,反射罩5用于将远红外加热管3的分光线反射至烤盘2处,以避免远红外加热管3朝向上盖1辐射的远红外光线散失,同时避免这部分远红外光线照射上盖1导致烤盘组件中的用电器件受热损坏。
参考图4、图5及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反射罩5设置为平顶结构,其与烤盘2接触的位置具有环片状的压接边51,该压接边51与烤盘2的内表面接触。平顶与压接边51之间连接,以形成整体的反射罩5,远红外加热管3辐射至上盖1方向及侧向辐射的远红外光线可以被反射罩5反射至烤盘2的方向。
参见图5中的标识,远红外加热管3与反射罩5平顶的内表面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第一预设值A,远红外加热管3与烤盘2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第二预设值B,A和B均不小于5mm。
远红外加热管3的工作部分大致呈环状设置,并且,远红外加热管3的截面形状大致为圆形,在远红外加热管3同一截面位置,远红外加热管3的外表面与反射罩5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不相同,其中最小的垂直距离为第一预设值A,其值大于等于5mm;类似地,在远红外加热管3同一截面位置,远红外加热管3的外表面与烤盘2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不相同,其中最小的垂直距离为第二预设值B,其值也大于等于5mm。
如此设置,当第一预设值A小于5mm时,反射罩5会由于与远红外加热管3靠得过近而受热变色,烤盘2又为部分透光设置,因此,在展开使用烤盘组件时,用户可以透过烤盘2看到反射罩5的变色情况,影响用户体验。并且,反射罩5与上盖1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烤盘组件内用电器件的空间,当第一预设值A小于5mm时,这个空间会受到远红外加热管3的热辐射影响而温度升高,空间内的用电器件等容易受热老化使用寿命降低。此外,上盖1的外表面温度过高也会影响烤盘组件的使用安全性。
烤盘组件在使用时,烤盘2的外表面需要与食材的上表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预设距离,一般而言,这个距离最好设置于10mm至20mm之间,如此,远红外加热管3的远红外光线能够对食材的上表面及侧面进行均匀烘烤上色。第二预设距离B小于5mm时,远红外加热管3与食材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容易导致远红外光线能量在食材的部分表面过于集中而部分表面能量较低,食材会出现上色不均匀的问题。
同时,在反射罩5与烤盘2之间垂直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预设距离A也可以避免第二预设距离B过大而导致远红外加热管3的热效率降低。因此,控制第一预设距离A和第二预设距离B,可以使远红外加热管3位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使烤盘组件的使用寿命及烘烤上色效果均衡。
类似地,如图6中所示,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反射罩5具有至少一个朝向烤盘2凸起的弧面50,该凸起的弧面50对应设置于远红外加热管3所环绕区域的几何中心处,如此避免该环绕区域内存在多个方向辐射至该位置的远红外光线,导致局部远红外光线能量集中。反射罩5上除凸起的弧面50以外的部分呈朝向上盖1方向弯曲的弧面设置,如此,反射罩5的内表面与远红外加热管3的弧形外表面之间的间距更加均匀,照射至反射罩5内表面的外红外光线能量也会较为均匀的分布。如图6中的标示所示,第一预设距离A是指远红外加热管3与反射罩5对应弧面顶点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为了避免烤盘组件整体厚度尺寸过大,反射罩5与烤盘2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不超过50mm。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反射罩5最靠近上盖1的弧顶位置与烤盘2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50mm。进一步地,第一预设值A≤20mm,这样,远红外加热管3位于反射罩5和烤盘2之间合适的位置处,不会过分靠近反射罩5或者烤盘2,从而使得食材表面上色更加均匀。
如图3至图6中所示,远红外加热管3与烤盘2内表面之间还设置有扩散罩30,该扩散罩3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孔300,并且,远红外加热管3向烤盘2方向辐射的远红外光线能够通过透孔300定向射出。参考图6所示内容,扩散罩30的至少部分板体分隔设置于远红外加热管3与烤盘2之间,扩散罩30上仅透孔300所在处可以使容远红外光线射出,其余位置对远红外加热光线形成遮挡,这样,可以根据远红外加热管3的远红外光线在烤盘2上的辐射分布情况,在扩散罩30上以合适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均匀设置若干透孔300,从而使得远红外光线能够尽量均匀地辐射至烤盘2上。扩散罩30可以具有与远红外加热管外表面形状相适应的环状弧形罩面,或者具有平行于烤盘2所在平面的平面罩面,只要能够满足均匀远红外加热光线的目的即可。
此外,远红外加热管3的部分表面与烤盘2内表面之间垂直距离较小,直接使这部分远红外加热管3的远红外光线能量辐射至食材表面,将会导致食材表面上出现一个环状的深色区域,因此,扩散罩30较佳地遮挡远红外加热管3与烤盘2垂直距离最近的部分,从而避免上述问题。在扩散罩30上,透孔300沿远红外加热管3的环绕方向等间距布置成列,并且,扩散罩30的平面罩面或弧形罩面上至少分布有两列透孔300,前述远红外加热管3与烤盘2垂直距离最近的部分对应于相邻两列透孔300之间布置。
结合图2至图8中所示,上盖1包括壳体10和可拆卸固定于壳体10上的架体11,壳体10配合于烤盘组件整体的配色需要可以设置为塑料材质,架体11可以采用铝材等质轻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如此,烤盘2、反射罩5等连接至上盖1的结构均可以固定至架体11上。
部分架体11在烤盘2的外缘处延伸并超出烤盘2的外表面,以在烤盘2的外侧形成环绕烤盘2的锁水筋110。锁水筋110超出烤盘2外表面的高度优选设置的不小于2mm,以使锁水筋110围合形成具有一定侧壁高度的煎烤区,当烤盘组件展平使用时,烤盘2的外表面朝上并基本水平,锁水筋110环绕设置于烤盘2外侧以止挡烤盘2外表面的液体(如,油液、食材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汤汁、水)任意流出。与此同时,烤盘组件所应用的煎烤机在扣盖使用时,下烤盘组件中的食材会受热发生一定的高度变化,向上顶烤盘2,或者内部水分压等原因造成烤盘组件向上浮动,由于在扣合时锁水筋110完全伸入下烤盘内腔中,烤盘组件向上浮动时,锁水筋110能够在其高度范围内保持烹饪腔室的基本闭合,减少食材的水分流失。
如图7和图8中局部放大图所示,锁水筋110超出烤盘2外表面的端部朝向烤盘2的外表面回弯,并形成朝向烤盘2外表面开口的安装槽111,安装槽111的槽底壁与烤盘2的内表面之间嵌装有密封件4。密封件4可以选择为硅胶等耐高温材质的密封圈,其可以具有矩形或n字型或“匚”型截面。烤盘2自上盖1的内部向外安装至抵靠安装槽111开口处的边缘,从而限定烤盘2向外脱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加强烤盘2与上盖1的固定连接,上盖1上还可以设置有将烤盘2连接至架体11上的连接件。此外,远红外加热管3通过图3中所示的固定架6与架体11固定。
架体1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烤盘2至锁水筋110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图3、图5和图7中所示的螺纹紧固件8,螺纹紧固件8自烤盘2的内表面穿过烤盘2上的连接孔20和反射罩5的压接边51,并螺接固定至锁水筋110上。螺纹紧固件8的末端可以不穿透锁水筋110,即,锁水筋110上的螺纹孔为盲孔,从而避免螺纹紧固件8的末端露出烤盘组件以外。
连接件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为图4、图6及图8中所示的压板9,该压板9为折弯的金属板件,其一端固定连接至架体11上,另一端抵压于反射罩5的压接边51上,并将反射罩5和烤盘2共同推压至抵靠安装槽111开口处的边缘。压板9的沿锁水筋110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板体的长度限定了烤盘2及反射罩5被抵持之力的大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密封件4同时可以在烤盘2的外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力,避免烤盘2水平滑移。
无论是采用螺纹紧固件8还是采用压板9做连接件,连接件的数量均可以沿烤盘2的周向均匀间隔地布置多个,以对烤盘2形成多点固定。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种形式的连接件也可以共同使用,即,沿烤盘2的圆周方向,架体11与烤盘2之间同时设置有螺纹紧固件8和压板9,由于压板9作为连接件时,烤盘2上无需开设连接孔20,联用两种形式的连接件可以在烤盘2连接定位可靠的同时,减少连接孔20的数量,避免削弱烤盘2的强度。
结合图2中所示内容,锁水筋110上开设有导流口112,该导流口112用于将锁水筋110环绕区域内的液体定向排出,避免烤盘2外表面滞留汤汁、油液。可以理解的,导流口112的深度以不破坏安装槽111为准,从而避免液体流入安装槽111并最终进入上盖1内部。
进一步地,架体11的外边缘上还设置有导油嘴113,该导油嘴113与导流口112连通。沿烤盘2至上盖1的方向,导油嘴113自上而下倾斜设置。这样,在烤盘组件展开至烤盘2外表面朝上使用时,液体可以自导流口112流动至导油嘴113中排出。当烤盘组件所在的煎烤机中,下烤盘组件具有相应的接油结构时,导油嘴113可以直接将液体引导至接油结构中,与下烤盘中的液体共同排出。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煎烤机,该煎烤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烤盘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烤盘组件作为上烤盘组件使用,并枢接至下烤盘组件7上。使用时,烤盘2在食材上方与下烤盘中的食材表面间隔预设值,从而使得食材的下表面与下烤盘接触煎烤、上表面被远红外光线的能量烘烤,食材的上色效果好,且表皮也更加酥脆。当然,烤盘组件也可以作为下烤盘组件使用,或者煎烤机的上下烤盘组件均采用上述的烤盘组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盘组件包括上盖(1)、至少部分透光的烤盘(2)、固定至所述上盖(1)的反射罩(5),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射罩(5)与所述烤盘(2)之间的远红外加热管(3),所述反射罩(5)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3)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第一预设值A,所述第一预设值A不小于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3)与所述烤盘(2)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第二预设值B,所述第二预设值B不小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5)与所述烤盘(2)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不超过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A不超过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3)与所述烤盘(2)的内表面之间还设置有扩散罩(30),所述扩散罩(3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孔(300),所述扩散罩(30)设置为使得所述远红外加热管(3)的能量均匀辐射至所述烤盘(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3)设置为环形管,所述透孔(300)沿所述远红外加热管(3)的环形方向等间隔成列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烤盘(2)的内表面延伸方向,所述扩散罩(30)上设置有不少于两列所述透孔(300),所述远红外加热管(3)与所述烤盘(2)垂直距离最近的部分对应于相邻两列所述透孔(3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5)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烤盘(2)凸起的弧面(50)。
9.一种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烤机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烤盘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烤机还包括有下烤盘组件,所述烤盘组件作为上烤盘组件并枢接于所述下烤盘组件上。
CN201921404581.XU 2019-08-27 2019-08-27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Active CN211484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4581.XU CN211484130U (zh) 2019-08-27 2019-08-27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4581.XU CN211484130U (zh) 2019-08-27 2019-08-27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4130U true CN211484130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4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4581.XU Active CN211484130U (zh) 2019-08-27 2019-08-27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4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60821B1 (ko) 오븐
EP3245922B1 (en) Infrared heating cooker
CN211484133U (zh) 煎烤机
KR20110135004A (ko) 바닥 저면에 형성된 곡면에 요철부를 갖는 조리용기
CN211484130U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211484132U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211484137U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US3938495A (en) Grilling apparatus with supporting surface
CN211484177U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211484129U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211484131U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211484176U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KR101467484B1 (ko) 근적외선을 이용한 가열 조리기구
CN211484178U (zh) 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213850177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KR101045571B1 (ko) 직화 조리기
KR101232617B1 (ko) 직화 가열용 조리기구
CN217565784U (zh) 电饼铛
JP6690145B2 (ja) 加熱調理器
US20230371737A1 (en) A Cooking Appliance Comprising A Heating Assembly In The Lid
CN217429796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6822999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RU280323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пищи, содержащее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в крышке
CN218791828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KR200472341Y1 (ko) 기름 또는 이물질 배출 구조를 구비한 구이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