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9043U -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 Google Patents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9043U
CN211439043U CN201922238200.1U CN201922238200U CN211439043U CN 211439043 U CN211439043 U CN 211439043U CN 201922238200 U CN201922238200 U CN 201922238200U CN 211439043 U CN211439043 U CN 211439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rod
chassis
worm
rod
worm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82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杨波
吴浩
甘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ongbo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bo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bo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bo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82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9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9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9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左右支架卧加夹具,针对现有的技术中以机械爪作为夹具进行夹持时,夹持范围过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个机械爪,两个底盘,两个底盘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顶板,两个顶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共同连接有同一个壳体,两个固定柱上均转动安装有转盘,本实用新型中,蜗杆可在蜗轮作用下先进行转动,令机械爪进行旋转,调整角度,且在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的作用下,蜗杆上下运动,使机械爪也上下运动,机械爪可以同时进行旋转和升降,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

Description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背景技术
卧加是指卧式加工,通过卧式加工中心对工件进行加工,其加工过程主要方式与常规加工不同,但加工流程与其他加工装置相同,都是通过将工件进行夹持,随后运送到加工机构处进行加工。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加工时,常采用机械爪对工件进行夹持,机械爪的趾可在气缸的作用下活动,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夹持,但机械爪需要配合机械臂才可以实现多方位的夹持,而机械臂造价过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夹具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以机械爪作为夹具进行夹持时,夹持范围过小的问题,而提出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包括两个机械爪,两个底盘,两个底盘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顶板,两个顶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共同连接有同一个壳体,两个固定柱上均转动安装有转盘,两个转盘上均固定安装有短杆和长杆,且壳体内设有两个电机,两个机械爪设于壳体的内部,电机与机械爪相配合,机械爪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壳体内壁上设有弧形槽,电机滑动安装于弧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短杆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两个底盘均为中空结构,且两个底盘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转动杆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滑槽内,两个底盘内均设有电源,两个转动杆分别与两个电源的开关固定连接,开关上设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底盘的内壁上,长杆与待加工工件进行接触,接触后长杆转动,带动短杆转动,从而令转动杆转动,拨动底盘内的电源的开关,从而为整个设备供电。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内滑动安装有蜗杆,蜗杆可在球形槽内自由滑动,蜗杆上转动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第二转动柱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壁上,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轮的远离第一调节杆的一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即电机可带动蜗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蜗轮的一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调节杆,且第四调节杆转动安装于第一调节杆的一端,第四调节杆的远离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调节杆的一端,第三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第一转动柱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壁上,且第一转动柱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调节杆的一端,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转动连接,即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首尾连接。
优选的,所述长杆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用于延长长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右支架卧加夹具中,通过设置转盘,并在转盘上设置长杆与短杆,使得待加工的发动机或变速箱壳体在触及长杆时,长杆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短杆转动,短杆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触碰电源的开关,给整个装置供电,开始加工,一个工件加工结束后,长杆在弹簧作用下弹回,带动开关将电源关闭,待下一个工件移到加工位置,再次重复同样的流程,实现了整个加工过程中开关自动打开和关闭,能够节省装置在待机状态时耗费的电力。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机械爪固定在蜗杆上,蜗杆可在蜗轮作用下先进行转动,令机械爪进行旋转,调整角度,且在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第三调节杆、第四调节杆的作用下,蜗杆被带动上下运动,使机械爪也上下运动,机械爪可以同时进行旋转和升降,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中,电源对装置的供电为周期性供电,可以避免装置在待机状态时耗电的问题,且机械爪的移动仅需一个电机控制,可以节省所需电机的数量,从而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的部分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中底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固定柱、3转盘、4短杆、5长杆、6伸缩杆、7转动杆、8顶板、9固定杆、10壳体、11机械爪、12电机、13电源、14蜗杆、15支架、16第一调节杆、17第二调节杆、18第三调节杆、19第四调节杆、20蜗轮、21第一转动柱、22第二转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4,左右支架卧加夹具,包括两个机械爪11,两个底盘1,两个底盘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2,两个固定柱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顶板8,两个顶板8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9,两个固定杆9共同连接有同一个壳体10,两个固定柱2上均转动安装有转盘3,两个转盘3上均固定安装有短杆4和长杆5,且壳体10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12,两个机械爪11设于壳体10的内部,电机12与机械爪11相配合,壳体10内壁上设有弧形槽,电机12滑动安装于弧形槽内,机械爪11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充当装置中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中,短杆4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7,两个底盘1均为中空结构,且两个底盘1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转动杆7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滑槽内,两个底盘1内均设有电源13,两个转动杆7分别与两个电源13的开关固定连接,开关上设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底盘的内壁上,长杆5与待加工工件进行接触,接触后长杆5转动,带动短杆4转动,从而令转动杆7转动,拨动底盘1内的电源13的开关,从而为整个设备供电,工件加工完毕而被运走时,在弹簧作用下,开关弹回,电源断开,长杆5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9上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内滑动安装有蜗杆14,蜗杆14可在球形槽内自由滑动,蜗杆14上转动安装有支架15,支架1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16,第一调节杆1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22,第一转动柱21固定安装于壳体10的内壁上,第一调节杆16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蜗轮20,蜗轮20与蜗杆14相啮合,蜗轮20的远离第一调节杆16的一侧与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即电机12可带动蜗轮20转动,蜗轮20转动时带动蜗杆14转动,并带动第一调节杆16转动,同时电机12可滑动于弧形槽内,带动蜗轮20转动时,可避免自转。
本实用新型中,蜗轮20的一侧与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调节杆19,且第四调节杆19转动安装于第一调节杆16的一端,第四调节杆19的远离第一调节杆1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调节杆18的一端,第三调节杆18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21,第一转动柱21固定安装于壳体10的内壁上,且第一转动柱21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调节杆17的一端,第二调节杆17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16转动连接,即第一调节杆16、第二调节杆17、第三调节杆18、第四调节杆19首尾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长杆5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6,伸缩杆6用于延长长杆5,便于与待加工的工件进行接触。
实施例二
参照图1-4,左右支架卧加夹具,包括两个机械爪11,两个底盘1,两个底盘1的顶部均焊接有固定柱2,两个固定柱2的顶部均焊接有顶板8,两个顶板8的顶部均焊接有固定杆9,两个固定杆9共同连接有同一个壳体10,两个固定柱2上均转动安装有转盘3,两个转盘3上均焊接有短杆4和长杆5,且壳体10的内壁上焊接有两个电机12,两个机械爪11设于壳体10的内部,电机12与机械爪11相配合,壳体10内壁上设有弧形槽,电机12滑动安装于弧形槽内,机械爪11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充当装置中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中,短杆4上均焊接有转动杆7,两个底盘1均为中空结构,且两个底盘1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转动杆7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滑槽内,两个底盘1内均设有电源13,两个转动杆7分别与两个电源13的开关固定连接,开关上设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底盘的内壁上,长杆5与待加工工件进行接触,接触后长杆5转动,带动短杆4转动,从而令转动杆7转动,拨动底盘1内的电源13的开关,从而为整个设备供电,工件加工完毕而被运走时,在弹簧作用下,开关弹回,电源断开,长杆5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9上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内滑动安装有蜗杆14,蜗杆14可在球形槽内自由滑动,蜗杆14上转动安装有支架15,支架15上焊接有第一调节杆16,第一调节杆1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22,第一转动柱21焊接于壳体10的内壁上,第一调节杆16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蜗轮20,蜗轮20与蜗杆14相啮合,蜗轮20的远离第一调节杆16的一侧与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即电机12可带动蜗轮20转动,蜗轮20转动时带动蜗杆14转动,并带动第一调节杆16转动,同时电机12可滑动于弧形槽内,带动蜗轮20转动时,可避免自转。
本实用新型中,蜗轮20的一侧与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侧焊接有第四调节杆19,且第四调节杆19转动安装于第一调节杆16的一端,第四调节杆19的远离第一调节杆16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调节杆18的一端,第三调节杆18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21,第一转动柱21焊接于壳体10的内壁上,且第一转动柱21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调节杆17的一端,第二调节杆17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16转动连接,即第一调节杆16、第二调节杆17、第三调节杆18、第四调节杆19首尾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长杆5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6,伸缩杆6用于延长长杆5,便于与待加工的工件进行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将整个装置安装到卧式加工装置旁,将长杆5置于工件流水线上,当待加工的发动机或变速箱外壳移动至装置旁,与两个长杆5相接触时,会带动长杆5转动,长杆5长度不够时,可拉出长杆5中的伸缩杆6来延长长杆5,长杆5转动时,带动转盘3转动,转盘3转动时带动短杆4转动,短杆4带动转动杆7转动,转动杆7滑动于底盘1上的滑槽中,并在底盘1内部与电源13的开关固定连接,因此转动杆7拨动开关,使电源对整个装置供电,此时电机12运转,电机12带动蜗轮20转动,蜗轮20带动蜗杆14转动,蜗杆14带动机械爪11进行旋转,可令机械爪11转动,实现从多个角度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夹持,同时蜗轮20带动第一调节杆16、第二调节杆17、第三调节杆18、第四调节杆19调节转动,从而令蜗杆14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机械爪11上下移动,蜗杆14一边转动一边上下运动,可令机械爪11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多方位的夹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左右支架卧加夹具,包括两个机械爪,两个底盘,两个底盘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顶板,两个顶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共同连接有同一个壳体,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柱上均转动安装有转盘,两个转盘上均固定安装有短杆和长杆,且壳体的内设有两个电机,两个机械爪设于壳体的内部,电机与机械爪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两个底盘均为中空结构,且两个底盘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转动杆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滑槽内,两个底盘内均设有电源,两个转动杆分别与两个电源的开关固定连接,开关上设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底盘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球形槽,球形槽内滑动安装有蜗杆,蜗杆上转动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柱,第二转动柱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壁上,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轮的远离第一调节杆的一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的一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调节杆,且第四调节杆转动安装于第一调节杆的一端,第四调节杆的远离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调节杆的一端,第三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柱,第一转动柱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壁上,且第一转动柱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调节杆的一端,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支架卧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
CN201922238200.1U 2019-12-13 2019-12-13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Active CN211439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8200.1U CN211439043U (zh) 2019-12-13 2019-12-13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8200.1U CN211439043U (zh) 2019-12-13 2019-12-13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9043U true CN211439043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8200.1U Active CN211439043U (zh) 2019-12-13 2019-12-13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9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7226U (zh) 翻转工作台
CN21180612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手结构
CN115213591A (zh) 一种波纹管接头熔焊装置
CN104759801B (zh) 一种箱型壳体自动焊接平台
CN208178811U (zh) 一种快速调节角度的焊装夹具
CN203459839U (zh) 一种双环缝自动焊接设备
CN201353678Y (zh) 异型管件自动焊接装置
CN201744895U (zh) 实现工件多工位自动流转的上料设备
CN108772625A (zh) 一种矩形电池焊接机
CN209811537U (zh) 一种板材焊接结构
CN211439043U (zh) 左右支架卧加夹具
CN214109297U (zh) 一种旋转焊接工作站
CN103056694A (zh) 组合夹具
CN218341350U (zh) 一种电子设备元器件组装用焊接装置
CN216576138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双轴变位机双工位工作台
CN217392721U (zh) 一种多功能板材加工用喷油设备
CN216829352U (zh) 一种门窗生产用铝型材焊接机
CN202097504U (zh) 大型工件焊接架
CN201345586Y (zh) 一种自动转子焊锡机
CN208289225U (zh) 一种矩形电池激光焊接机
CN204430614U (zh) 夹紧定位装置
CN217911045U (zh) 一种新型翻转机
CN213857797U (zh) 一种全自动小件焊接装置
CN220806445U (zh) 一种阀轴夹具
CN218082355U (zh) 一种驱动稳定的翻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eft and right bracket horizontal fix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b branch

Pledgor: WUHAN HONGBOXI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4200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