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2425U -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2425U
CN211432425U CN201921720041.2U CN201921720041U CN211432425U CN 211432425 U CN211432425 U CN 211432425U CN 201921720041 U CN201921720041 U CN 201921720041U CN 211432425 U CN211432425 U CN 211432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ot
air inlet
blast
exhaust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200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张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200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2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2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2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因热风过度外排而影响加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发热腔和烹饪腔,壳体顶部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的端口轴线与所述导风罩顶壁垂直设置,热风沿导风罩顶壁流动,并在进气口内形成限制热风通过排气通道外泄的负压区域。将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导风罩顶壁上,有效减小热风通过排气通道外排的流量,既有效延长热风在烹饪腔内的留存时间,防止因热量过度外泄而影响对食材的加热效果,提升烹饪效率和使用体验,还有效防止使用者因排气通道出风口处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热腔和烹饪腔,所述发热腔内设有导风罩、热风组件和防护罩,热风组件安装在导风罩和防护罩间,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下穿越防护罩并流向炸锅组件以烹饪食物,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与外界通连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进气口开设在烹饪腔顶壁与所述发热腔错位设置的周缘上,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当热风在风扇驱使下向下输送并沿烹饪腔侧壁回流至加热腔时,在此过程中,热风的流向与进气口的朝向对应,使得热风容易通过排气通道向外排放,既会导致烹饪腔内热量流失,影响烹饪效率,还会因排气通道的排气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使用者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将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导风罩顶壁上,使得热风外排量降低,既有效提升加热效果,还确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热腔和烹饪腔,所述发热腔内设有导风罩、热风组件和防护罩,热风组件安装在导风罩和防护罩间,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下穿越防护罩并流向炸锅组件以烹饪食物,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导风罩顶壁周缘的进气口以及开设在壳体顶壁上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端口轴线与所述导风罩顶壁垂直设置,热风沿导风罩顶壁流动,并在进气口内形成限制热风通过排气通道外泄的负压区域。将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导风罩顶壁上,进气口的轴线与热风流向互为垂直设置,使得在进气口内形成阻止热风外泄的负压区域,有效减小热风通过排气通道外排的流量,既有效延长热风在烹饪腔内的留存时间,防止因热量过度外泄而影响对食材的加热效果,提升烹饪效率和使用体验,还有效防止使用者因排气通道出风口处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风扇周缘上方,以使热风径向流经进气口下方区域。风扇转动并驱使气流沿导风罩顶壁四向扩散流动,使得气流流向与进气口轴线方向互为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向后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出气口的轴线与壳体顶壁间夹角为A,20°≤A≤80°。将出气口向后倾斜设置,既能引导外排的热风远离使用者,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还有效防止热风内携带的食材渣液飞溅至安置工位后方的墙面上,确保安装工位附近的清洁度。当A<20°时,出气口的轴线趋于水平,使得食材渣液的飞溅距离较远,容易粘附在安装工位附近的墙面上,增加清洁工作量,影响使用体验;当A>80°时,出气口的轴线区域竖置,使得四向扩散的热风会与使用者接触,存在烫伤风险,此外,携带蒸汽的热风会被冷风通道吸入,使得电机因工作环境潮湿而容易发生故障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冷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的吸风口开设在壳体顶壁的前部,排风口开设在壳体后壁的顶部。冷风通道起到冷却电机的作用,确保电机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冷风通道的吸风口远离排气通道的出气口,防止携带蒸汽的热风被冷风通道吸入,影响散热效果,冷风通道的排风口设置在壳体后壁顶部,与排气通道的出气口毗邻设置,起到将热风向后吹离空气炸锅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串联的进气管和蒸汽转接腔,进气管和蒸汽转接腔间通过硅胶管密封通连,进气管底端穿越导风罩顶壁并形成与发热腔通连的进气口,所述蒸汽转接腔顶部开设与外界空间通连的出气口。烹饪腔内热风依次通过进气管、硅胶管以及蒸汽转接腔后外排至外界空间,硅胶管可形变,既能通过端部与对应部件密封连接,确保沿途部件不会与热风接触,还能利用自身弯曲来避让沿途部件,满足安装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罩的顶壁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周缘向下弯折形成环形翻边,所述进气管底端插入所述翻边并焊接固定,以使进气管底端外侧壁与翻边内侧壁密封贴合。通过设置翻边来增加与进气管外侧壁间的接触面积,既方便焊接固定,还有效提升密封性,防止热风从进气管与穿孔间缝隙外泄。
作为优选,所述翻边的高度为H,1mm≤H≤10mm,既通过增加与进风管间接触面积来提升密封性,方便焊接固定,还有效控制翻边占用体积,进而控制壳体尺寸。当H>10mm时,参数H的增加对提升密封性和连接强度的效果有限,还会占用较大的壳体内空间,导致壳体尺寸变大,影响搬运和收纳便利性;当H<1mm时,翻边与进风管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密封性和连接强度较差,翻边与进气管间容易发生撕裂漏气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转接腔包括竖向贯通的管座以及盖合在管座上端口的出气盖,所述出气盖上设有斜置的冷凝通道,所述冷凝通道的顶端形成所述出气口。蒸汽转接腔相较于进气管具有较大的空间,热风内携带的蒸汽可以在蒸汽转接腔内冷凝呈液体并回流至烹饪腔内,确保烹饪腔内湿度,进而确保食材水分,确保食材口感。所述出气盖上设置冷凝通道,热风沿冷凝通道外排时冷凝形成的液体会通过冷凝通道回流至蒸汽转接腔。冷凝通道倾斜设置,起到引导热风喷射至预设区域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盖的底面周缘向下延伸形成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筋,所述管座的顶缘外侧壁上设有供固定筋插置的L形引导槽,所述出气盖通过连接环套置旋合在所述管座的顶缘上。安装时,固定筋竖向插入引导槽并与管座旋合固接,既方便拆卸清洁,确保冷凝通道畅通,还确保出气盖与管座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设有径向设置的固定卡扣和限位凸点,所述管座的外侧壁上设有径向设置的扣槽以及竖置且底部敞露的限位槽,安装时,管座在限位槽的引导下沿限位凸点插入安装孔,以使固定卡扣卡入对应的扣槽中。管座通过扣槽与固定卡扣扣接,确保管座与壳体的连接强度,限位槽套置在限位凸点上,确保管座以特定姿态与壳体固接,进而确保出气口沿预设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导风罩顶壁上,进气口的轴线与热风流向互为垂直设置,使得在进气口内形成阻止热风外泄的负压区域,有效减小热风通过排气通道外排的流量,既有效延长热风在烹饪腔内的留存时间,防止因热量过度外泄而影响对食材的加热效果,提升烹饪效率和使用体验,还有效防止使用者因排气通道出风口处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二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二所述进气管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 为实施例二所述蒸汽转接腔装配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 为实施例二所述蒸汽转接腔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发热腔,12、烹饪腔,13、导风罩,131、翻边,14、防护罩,15、风扇,16、发热管,17、炸锅组件,18、安装孔,181、固定卡扣,182、限位凸点,2、排气通道,21、进气口,22、出气口,23、进气管,24、蒸汽转接腔,241、管座,2411、引导槽,2412、扣槽,2413、限位槽,242、出气盖,2421、冷凝通道,2422、固定筋,25、硅胶管,3、冷风通道,31、吸风口,32、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如图1所示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由壳体1组成,所述壳体1内设有发热腔11和烹饪腔12,所述发热腔11内设有导风罩13、热风组件和防护罩14,热风组件安装在导风罩13和防护罩14间,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15和发热管16,烹饪腔12内设有炸锅组件17,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下穿越防护罩14并流向炸锅组件17以烹饪食物,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排气通道2,所述排气通道2包括开设在所述导风罩13顶壁周缘的进气口21以及开设在壳体1顶壁上的出气口22,所述进气口21的端口轴线与所述导风罩13顶壁垂直设置,热风沿导风罩13顶壁流动,并在进气口21内形成限制热风通过排气通道2外泄的负压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13、热风组件和防护罩均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部空间。所述导风罩13具有朝下设置的开口,导风罩13的开口处设有防护罩,所述热风组件安装在所述导风罩13和防护罩围合形成的发热腔11内,导风罩13既起到隔绝热量向上传递的作用,还起到引导气流流动的作用。防护罩起到隔离外界空间和热风组件的作用,既确保使用者不会因接触热风组件而发生烫伤的情况,还确保热风组件不会因外力作用而发生损坏。所述壳体1顶部内设有驱使风扇15转动的电机,电机设置在导风罩13上方,有效防止电机因受发热腔11内热量辐射而损坏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下部设有烹饪腔12,所述烹饪腔12内设有炸锅组件17,炸锅组件17可拆卸地安装在烹饪腔12内,当炸锅组件17拆离烹饪腔12时,使用者可以实施食材取放操作,当炸锅组件17安装在烹饪腔12内时,烹饪腔12与发热腔11通连且与外界空间隔绝,既能通过接收来自发热腔11的热风对食材进行烹饪,还能有效防止烹饪腔12内热量外泄,确保烹饪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15以及设置在风扇15下方的发热管16,在使用时,电机带动风扇15转动并驱使周边气流向下流动,气流流向发热管16并通过吸收热量形成热风,热风在导风罩13的引导作用下流向炸锅组件17以烹饪食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排气通道2,所述排气通道2的进气口21与烹饪腔12通连,出气口22与外界空间通连,排气通道2起到调节烹饪腔12内气压的作用,确保烹饪腔12内气压与外界空间气压互为平衡,既确保使用安全,还方便取放炸锅组件17。具体地,所述进气口21开设在烹饪腔12顶壁与所述发热腔11错位设置的周缘上,出气口22开设在壳体1后壁上,当热风在风扇15驱使下沿烹饪腔12轴线向下输送并沿烹饪腔12侧壁回流至加热腔时,热风容易通过排气通道2向外排放,既会导致烹饪腔12内热量流失,影响加热效率,还会发生烫伤使用者的情况,此外,热风通过出气口22水平向后吹送,导致空气炸锅安置工位后方墙面容易沾染食材渣液,增加清洗难度,影响使用体验。为此,将所述进气口21开设在所述导风罩13顶壁周缘以及开设在壳体1顶壁上的出气口22,一方面,所述进气口21的端口轴线与所述导风罩13顶壁垂直设置,使得进气口21朝向与热风流向彼此错开,防止热风直接流入进气口并通过排气通道2外排的情况发生,既有效减小烹饪腔12内热量流失,提升加热效果,还有效防止出气口22处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使用者的情况;另一方面,所述出气口22设置在壳体1顶壁上,使得外排的热风能远离位于空气炸锅后方的墙面,通过减少食材渣液粘附来降低清洁工作量,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15旋转并驱使空气形成径向向外流动的热风,热风沿导风罩13顶壁流动,并在进气口21内形成限制热风通过排气通道2外泄的负压区域。具体地,热风流经进气口21端口并抽离位于进气口21内的空气,由此在进气口21内形成负压区域,负压区域会通过排气通道2抽取外界空间的空气,以此来限制热风通过排气通道2外泄。当烹饪腔12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时,烹饪腔12内热风通过加热腔流入进气口21,此时,负压区域消失,热风通过排气通道2外排,确保烹饪腔12内气压与外界空间气压彼此平衡,确保空气炸锅运行安全。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口21开设在所述风扇15周缘上方,以使热风径向流经进气口21下方区域。进气口21的竖向投影与所述风扇15的竖向投影错位设置,既确保风扇15不会阻挡热风通过进气口21外排,确保空气炸锅内外气压均衡,还确保风扇15不会驱使热风吹入进气口21,进而有效控制热风外排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2包括串联的进气管23和蒸汽转接腔24,进气管23和蒸汽转接腔24间通过硅胶管25密封通连,进气管23底端穿越导风罩13顶壁并形成与发热腔11通连的进气口21,所述蒸汽转接腔24顶部开设与外界空间通连的出气口22。具体地,所述硅胶管25具有可形变性能,进气管23的顶端和管座241的底端均设有供硅胶管25端部套置固接的端口,在安装时,硅胶管25的两端端口利用自身形变回复力紧密套置在对应部件的端口上,以使进气管23和蒸汽转接腔24密封通连。此外,硅胶管25中段可以在相邻部件间的缝隙间穿越铺设,既能有效提升壳体1顶部的空间利用效率,还确保外排的热风被密封输送,确保沿途部件平稳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13的顶壁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周缘向下弯折形成环形翻边131(如图3所示),所述进气管23底端插入所述翻边131并焊接固定,以使进气管23底端外侧壁与翻边131内侧壁密封贴合。进气管23的底端外侧壁直径与翻边131内侧壁直径匹配,安装时,进气管23底端竖向插入穿孔,以使进气管23的底端外侧壁与翻边131内侧壁贴合并通过焊接方式密封固接,确保发热腔11与进气管23间连接密封性。安装到位后,所述进气管23底端端面与翻边131的底端齐平设置,既确保两者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还有效减小对进气口21下方热风流动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边131的高度为H,H=5mm,既通过增加与进风管间接触面积来提升密封性,方便焊接固定,还有效控制翻边131占用体积,进而控制壳体1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转接腔24包括竖向贯通的管座241以及盖合在管座241上端口的出气盖242(如图4所示),所述出气盖242上设有斜置的冷凝通道2421,所述冷凝通道2421的顶端形成所述出气口22。所述冷凝通道2421的轴线呈直线状,且向后倾斜设置。在使用时,带有蒸汽的热风流经蒸汽转接腔24并通过冷凝通道2421外排,当蒸汽预冷凝结呈液体时,液体沿冷凝通道2421壁面回流至蒸汽转接腔24,通过减少蒸汽外排来确保食材水分,提升烹饪品质。
在安装时,如图5所示,首先,将管座241的底端插置在硅胶管25的对应端口中,以使管座241与硅胶管25密封连接;之后,将管座241竖向插入安装孔18,在插置过程中,限位凸点182插入限位槽2413,固接卡扣与扣槽2412匹配扣接,以使管座241固接在壳体1上;最后,将出气盖242盖合在管座241的上端口上,固定筋2422竖向插入引导槽2411并旋合固接,以使出气盖242可拆卸地固接在管座24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盖242的底面周缘向下延伸形成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筋2422,所述管座241的顶缘外侧壁上设有供固定筋2422插置的L形引导槽2411,所述出气盖242通过连接环套置旋合在所述管座241的顶缘上。所述引导槽2411包括顶部敞露的竖槽以及与竖槽底端通连的横槽,在安装时,固定筋2422自上而下插入竖槽并旋合至横槽内,安装到位后,固定筋2422顶壁与横槽顶壁抵触,防止出气盖242发生脱离管座241的情况。所述引导槽2411为两个,且分置在管座241顶部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顶壁上设有安装孔18,所述安装孔18的周缘设有径向设置的固定卡扣181和限位凸点182,所述管座241的外侧壁上设有径向设置的扣槽2412以及竖置且底部敞露的限位槽2413,安装时,管座241在限位槽2413的引导下沿限位凸点182插入安装孔18,以使固定卡扣181卡入对应的扣槽2412中。限位凸点182和限位槽2413匹配插接,确保管座241以预设姿态安装在壳体1上,进而确保出气口22沿预设方向设置。所述扣槽2412为三个,且分置在管座241顶部周缘,所述限位槽2413为两个,且与扣槽2412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22向后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出气口22的轴线与壳体1顶壁间夹角为A,A=60°,出气口22向后倾斜地设置在壳体1顶面,通过对外排的热风起到引导作用,既能有效远离位于空气炸锅前方的使用者,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还能有效远离位于空气炸锅后方的墙面,防止墙面因食材残渣粘附而影响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冷风通道3,所述冷风通道3的吸风口31开设在壳体1顶壁的前部,排风口32开设在壳体1后壁的顶部。所述壳体1顶部与所述导风罩13顶面之间设有转轴竖置的电机,转轴的下端穿越导风罩13顶壁并与所述风扇15固接,所述转动上端向上延伸并与设置在冷风通道3内的散热扇固接,当电机运行时,风扇15旋转并形成热风,散热扇驱使冷风通道3内空气流动并对电机进行散热操作。具体地,散热扇通过吸风口31抽取外界常温空气并在流经电机后通过排风口32外排,由此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确保电机正常运行。将吸风口31开设在壳体1顶壁前部,通过避开所述排气口来防止带有蒸汽的热风被吸风口31吸入,既防止因吸风口31处空气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机散热效果,还防止吸风口31处空气湿度较大而影响电机正常运行,确保电机安全。
可以理解地,参数H还可以为1mm、4mm、6mm、10mm等,只要符合1mm≤H≤10mm的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地,参数A还可以为20°、50°、70°、80°等,只要符合20°≤A≤80°的要求即可。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发热腔和烹饪腔,所述发热腔内设有导风罩、热风组件和防护罩,热风组件安装在导风罩和防护罩间,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向下穿越防护罩并流向炸锅组件以烹饪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导风罩顶壁周缘的进气口以及开设在壳体顶壁上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端口轴线与所述导风罩顶壁垂直设置,热风沿导风罩顶壁流动,并在进气口内形成限制热风通过排气通道外泄的负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风扇周缘上方,以使热风径向流经进气口下方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向后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出气口的轴线与壳体顶壁间夹角为A,20°≤A≤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冷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的吸风口开设在壳体顶壁的前部,排风口开设在壳体后壁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串联的进气管和蒸汽转接腔,进气管和蒸汽转接腔间通过硅胶管密封通连,进气管底端穿越导风罩顶壁并形成与发热腔通连的进气口,所述蒸汽转接腔顶部开设与外界空间通连的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的顶壁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周缘向下弯折形成环形翻边,所述进气管底端插入所述翻边并焊接固定,以使进气管底端外侧壁与翻边内侧壁密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的高度为H,1mm≤H≤1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转接腔包括竖向贯通的管座以及盖合在管座上端口的出气盖,所述出气盖上设有斜置的冷凝通道,所述冷凝通道的顶端形成所述出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盖的底面周缘向下延伸形成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筋,所述管座的顶缘外侧壁上设有供固定筋插置的L形引导槽,所述出气盖通过连接环套置旋合在所述管座的顶缘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周缘设有径向设置的固定卡扣和限位凸点,所述管座的外侧壁上设有径向设置的扣槽以及竖置且底部敞露的限位槽,安装时,管座在限位槽的引导下沿限位凸点插入安装孔,以使固定卡扣卡入对应的扣槽中。
CN201921720041.2U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Active CN211432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0041.2U CN211432425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20041.2U CN211432425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2425U true CN211432425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7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20041.2U Active CN211432425U (zh) 2019-10-14 2019-10-14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24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313A (zh) * 2021-01-28 2021-04-3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速度自适应可调的烹饪排气结构及烤制烹饪装置
CN113679260A (zh) * 2021-09-01 2021-11-23 宁波市聚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食物烘烤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6313A (zh) * 2021-01-28 2021-04-3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速度自适应可调的烹饪排气结构及烤制烹饪装置
CN112716313B (zh) * 2021-01-28 2022-05-1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速度自适应可调的烹饪排气结构及烤制烹饪装置
CN113679260A (zh) * 2021-09-01 2021-11-23 宁波市聚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食物烘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32425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EP2083223A1 (en) Device for diluting discharged vapor and cooker with the same
CN209437012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WO2018228401A1 (zh) 一种上投辐射式烧烤盘
CN108451338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和电饭煲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CN21538333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291293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214712117U (zh) 一种烘烤装置
CN213309175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空气炸锅
CN210930820U (zh) 双风扇散热锅体
CN210611905U (zh) 一种热风循环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CN211270195U (zh) 一种使用可靠的空气炸锅
CN21961367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09863485U (zh) 一种电烤机
CN214017269U (zh) 杯体组件及料理机
CN219629376U (zh)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03977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3909851U (zh) 加热组件、盖体以及烹饪器具
CN220403823U (zh) 一种无烟烹饪的多功能食物烹饪设备
CN217987339U (zh) 一种多功能料理锅
CN215937086U (zh) 盖头、锅盖及锅具
CN21711821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69618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961366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