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2936U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2936U
CN212912936U CN202020759333.3U CN202020759333U CN212912936U CN 212912936 U CN212912936 U CN 212912936U CN 202020759333 U CN202020759333 U CN 202020759333U CN 212912936 U CN212912936 U CN 212912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dissipation
casing
circuit board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93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杜国华
刘孝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593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2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2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2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因气流不畅而影响散热效果,影响使用体验。本实用新型包括内置烹饪腔的壳体,烹饪腔的上方设有内置热风组件的发热腔,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进入烹饪腔并烹饪食物,壳体内设有内置线路板的控制腔,壳体内设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机、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底壁上的出风口,进风口处空气在散热风机驱使下流经线路板并通过出风口外排。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进风口,使得外界气流在散热风机作用下侧向流经线路板并通过出风口外排,通过降低气流阻力来提升流速,进而提升热量扩散效率,确保线路板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内置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的上方设有内置热风组件的发热腔,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进入烹饪腔并烹饪食物,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烹饪腔侧部区域设有内置线路板的控制腔,所述壳体内设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底壁中部和周缘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外界气流自下而上穿越进风口后流入控制腔,再被自上而下反向输送至出风口外排,导致进风和出风因相互干涉而影响气流流速,进而影响线路板上热量外排效率,既导致线路板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而缩短了使用寿命,还导致线路板因工作温度过高而影响运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通过在壳体侧壁上设置进风口,使得气流侧向流经控制腔并通过出风口外排,有效提升散热效果,确保线路板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内置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的上方设有内置热风组件的发热腔,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进入烹饪腔并烹饪食物,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烹饪腔侧部区域设有内置线路板的控制腔,所述壳体内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机、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底壁上的出风口,进风口处空气在散热风机驱使下流经线路板并通过出风口外排。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进风口,使得外界气流在散热风机作用下侧向流经线路板并通过出风口外排,通过降低气流阻力来提升流速,进而提升热量扩散效率,确保线路板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腔通过进风口与外界空间通联,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散热风机通过进风口抽取外界空间的空气,进而确保气流被精准吹送至预设区域,通过增加流经线路板的气流来提升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机的进气端与进风口同轴设置,使得进风口与散热风机进气端对齐设置,有效减小外界空气流入散热风机的阻力,既能为散热风机提供充足的气源,提升散热效果,还在确保气流流量的情况下有效减小进风口的尺寸,提升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中圈以及下壳,所述中圈盖合在下壳上并围合形成所述控制腔,所述线路板的顶缘和底缘分别与中圈和下壳固接。中圈和下壳围合形成供线路板安装的控制腔,既方便线路板装配,还有效提升线路板的安装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线路板以竖置姿态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内。竖置姿态的线路板能通过其侧壁接收侧向吹送的气流,通过增大线路板接收外界气流的面积来提升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线路板以倾斜姿态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内,安装到位后,所述线路板的底缘靠近所述烹饪腔设置。线路板倾斜设置,通过充分利用控制腔的宽度来降低控制腔高度,进而有效缩减空气炸锅的体积,方便搬运和收纳。
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下方设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进端口开设在所述控制腔底部朝向烹饪腔侧,出端口与所述出风口通连。流经线路板的气流通过散热通道流向出风口,方便热量随气流外排。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机的轴线为水平设置。散热风机抽取外界空气并形成水平流经线路板的气流,便于气流穿越线路板后通过散热通道外排。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机的轴线为倾斜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底缘弯曲形成与底壁边缘衔接的弧形面,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弧形面上。散热风机斜向上输送气流,通过增加气流流经线路板的区域来提升散热效果。所述散热风机安装在弧形面上,既对散热风机姿态起到定位作用,还有效提升空气炸锅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机的出气端朝向线路板向上倾斜设置,且散热风机的轴线与水平面间具有夹角A,10°<A<90°,既确保散热风机能斜向上吹送气流并完整覆盖所述线路板,提升散热效率,还确保气流顺利流入散热通道,通过降低风阻来提升气流流速。当A<10°时,气流流向趋于水平,气流无法流经控制腔顶部区域,导致控制腔顶部区域会因环境温度上升而发生故障,影响使用稳定性。当A=90°时,气流流向趋于竖直,导致气流因吹向控制腔顶部而发生外排受阻的情况,影响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壳体的侧壁上开设进风口,使得外界气流在散热风机作用下侧向流经线路板并通过出风口外排,通过降低气流阻力来提升流速,进而提升热量扩散效率,确保线路板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一所示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二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三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实施例四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发热腔,111、风扇,112、发热管,12、烹饪腔,13、控制腔,14、散热通道,15、中圈,16、下壳,161、弧形面,17、线路板,2、散热组件,21、散热风机,22、进风口,23、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如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由内置烹饪腔12的壳体1组成,所述烹饪腔12的上方设有内置热风组件的发热腔11,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111和发热管112,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进入烹饪腔12并烹饪食物,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烹饪腔12侧部区域设有内置线路板17的控制腔13,所述壳体1内设有散热组件2,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风机21、设置在壳体1侧壁上的进风口22以及设置在壳体1底壁上的出风口23,进风口22处空气在散热风机21驱使下流经线路板17并通过出风口23外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腔11设置在烹饪腔12上方,所述发热腔11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发热腔11的底部设有与烹饪腔12通连的敞口,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自上而下穿越敞口并向下流入烹饪腔12,以使烹饪腔12内的食材受热制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导风罩,导风罩形成发热腔11的顶壁和侧壁并包裹热风组件,在此结构中,导风罩既起到引导热风朝预设区域流动的作用,确保热量被集中输送至烹饪腔12内,提升食材制熟效率,还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量向壳体1顶部传递,防止壳体1顶部内的电气元件因所处环境温度上升而发生故障,确保空气炸锅的使用稳定性,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111和发热管112,风扇111位于发热管112上方,风扇111径向向内抽取沿导风罩侧壁向上流淌的空气并形成沿轴向向下吹送的气流,气流流经发热管112并形成流入烹饪腔12的热风,热风会在流入烹饪腔12后与食材接触并向食材传递热量,以使食材被自外向内逐渐制熟。热风会因与食材接触而导致温度降低并扩散至烹饪腔12周缘,为被热风组件再次抽取加热提供气源,以此对空气进行循环抽取加热来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围合形成烹饪腔12的内胆,所述壳体1底部位于所述烹饪腔12的侧方设有与烹饪腔12互为隔绝的控制腔13,所述控制腔13内设有控制空气炸锅运行的线路板17。在使用时,热风输入烹饪腔12以烹制食材,烹饪腔12内的热量会通过内胆向外扩散,使得控制腔13温度上升,且现有空气炸锅内的进风口22设置在控制腔13的底壁上,所述出风口23设置在壳体1底面中部,由于出风口23和进风口22的轴线互为平行,使得进入控制腔13的气流需要在接触控制腔13顶壁并反射后才能通过出风口23外排,导致气流会因相互对流而增加风阻,进而导致控制腔13内会因散热不畅而出现温度上升的情况,使得线路板17会因环境温度上升而发生故障,影响线路板17运行稳定性。为此,将壳体1上的进风口22开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使得外界气流侧向流入控制腔13,通过增大进风口22轴线与出风口23轴线间的夹角来降低气流风阻,进而通过提升气流流速来提升散热效率,确保线路板17稳定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风机21、设置在壳体1侧壁上的进风口22以及设置在壳体1底壁上的出风口23,进风口22处空气在散热风机21驱使下流经线路板17并通过出风口23外排。散热风机21对气流起到驱动作用,在使用时,散热风机21启动并通过进气端抽取位于进风口22外端口处的空气,空气被散热风机21加速形成侧向流入控制腔13的气流,气流带走积聚在控制腔13内的热量,以使控制腔13内温度降低并确保线路板17稳定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的流动路径穿越线路板17,既对线路板17起到降温作用,还对控制腔13起到降温作用。具体地,所述气流既能通过线路板17上的孔洞穿越线路板17,也能沿线路板17表面流动,均能起到带走线路板17上热量的作用,起到降低线路板17本体温蒂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相较于散热组件2从壳体1下方在狭小空间抽取空气的情况,壳体1的外侧方区域具有较大的空间,使得进气口外侧空间能为散热组件2提供充足的常温空间,既能降低气流温度,增大气流与控制腔13内温差,防止从出风口23排出的热流并再次吸入进风口22的情况,还能提升气流流量,提升散热效果。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腔13通过进风口22与外界空间通联,所述散热风机21设置在所述进风口22处。所述散热风机21具有与进风口22通连的进气端以及朝向控制腔13敞露的出气端。所述散热风机21设置在进风口22处,通过缩减进气端与进风口22间距离来提升散热风机21从外界空间抽取常温气流的效率,防止控制腔13内的热量通过进风口22与进气端间缝隙流入散热风机21的情况,有效降低散热风机21出气端处气流温度维持在较低范围,通过增大温差来提升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17以竖置姿态安装在所述控制腔13内,且所述散热风机21的轴线为水平设置。所述线路板17与散热风机21的轴线互为垂直设置。在使用时,散热风机21通过进风口22抽取外界空气并形成垂直吹向线路板17的气流,气流与线路板17接触后,部分气流直接通过开设在线路板17孔洞穿越,另一部分在线路板17引导下转向并四向均匀扩散至控制腔13内,并在于控制腔13壁面接触后再次转向汇聚后通过散热通道14外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22设置在下壳16侧壁的底部上,且与控制腔13通连。所述进风口22的内端口周缘形成安装平台,散热风机21贴合固接在安装平台上,以使进风端与进风口22轴向对齐并密封衔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23开设在壳体1底面中部,既方便热风顺利外排,还有效防止热风发生烫伤使用者的情况。所述壳体1底面中部包裹若干呈散射状设置的出风口23,利用分置的出风口23来起到扩散热风的作用,进而提升热风扩散效率,防止热风发生在壳体1下方聚集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12下方设有散热通道14,散热通道14的进端口开设在所述控制腔13底部朝向烹饪腔12侧,出端口与所述出风口23通连。所述散热通道14的进端口和进风口22分置在控制腔13两侧,以使散热风机21吹送的气流在流经线路板17后通过进端口流入散热通道14,进而通过出风口23外排。所述散热通道14的进端口水平设置,方便接收来自控制腔13的热风,所述散热通道14的出端口竖向设置,方便热风通过出风口23外排,热风会在散热通道14内完成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机21的进气端与进风口22同轴设置。所述散热风机21的进气端直径与进风口22直径匹配,使得进气端与进风口22密封衔接,既防止控制腔13内热风通过进风口22外排,还提升散热风机21从外界空间抽取常温空气的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中圈15以及下壳16,所述中圈15盖合在下壳16上并围合形成所述控制腔13,所述线路板17的顶缘和底缘分别与中圈15和下壳16固接。所述下壳16与中圈15固接并通过铰链与上壳转动连接,使得上壳可开合地转动连接在下壳16上,通过开合烹饪腔12来进行食材取放操作。所述下壳16顶面通过凹陷形成烹饪腔12和控制腔13,中圈15呈环状且盖着在下壳16上,中圈15中部设有开口,确保发热腔11与烹饪腔12通连,侧缘盖合并封堵控制腔13,对线路板17起到定位和保护作用。具体地,所述线路板17的顶缘和底缘均设有安装板,在安装时,线路板17分别通过安装板与中圈15底面和下壳16螺接锁紧,完成安装后,线路板17以竖置姿态被固接在控制腔13内。
可以理解地,所述进风口22可以开设在下壳16侧壁的中部、上部等,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相较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线路板17以倾斜姿态安装在所述控制腔13内,安装到位后,所述线路板17的底缘靠近所述烹饪腔12设置。将线路板17以倾斜姿态定位安装在控制腔13内,有效降低对控制腔13高度的要求,通过降低下壳16的高度来降低空气炸锅的整体高度,方便收纳和搬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17倾斜设置,具体地,线路板17的顶缘背向烹饪腔12移动,使得线路板17朝向散热风机21的出气端倾斜,线路板17通过增大接收气流的面积来提升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二一致,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相较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风机21的轴线为倾斜设置,所述壳体1的侧壁底缘弯曲形成与底壁边缘衔接的弧形面161,所述进风口22开设在所述弧形面161上。所述散热风机21的出风方向为倾斜设置,使得散热风机21的出气端轴线朝向线路板17中部,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机21的出气端朝向线路板17向上倾斜设置,且散热风机21的轴线与水平面间具有夹角A,A=75°,既确保气流朝向线路板17中部吹送,还有效抽取进风口22外的常温气流。
可以理解地,参数A还可以为11°、45°、70°、89°等,只要符合10°<A<90°的要求即可。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二一致,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内置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的上方设有内置热风组件的发热腔,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进入烹饪腔并烹饪食物,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烹饪腔侧部区域设有内置线路板的控制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机、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底壁上的出风口,进风口处空气在散热风机驱使下流经线路板并通过出风口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通过进风口与外界空间通联,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的进气端与进风口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中圈以及下壳,所述中圈盖合在下壳上并围合形成所述控制腔,所述线路板的顶缘和底缘分别与中圈和下壳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以竖置姿态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以倾斜姿态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内,安装到位后,所述线路板的底缘靠近所述烹饪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下方设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进端口开设在所述控制腔底部朝向烹饪腔侧,出端口与所述出风口通连。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的轴线为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的轴线为倾斜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底缘弯曲形成与底壁边缘衔接的弧形面,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弧形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的出气端朝向线路板向上倾斜设置,且散热风机的轴线与水平面间具有夹角A,10°<A<90°。
CN202020759333.3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Active CN212912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9333.3U CN21291293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9333.3U CN21291293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2936U true CN212912936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4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9333.3U Active CN21291293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29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6396A1 (zh) * 2022-07-21 2024-01-25 佛山市拓众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防烫效果的空气炸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16396A1 (zh) * 2022-07-21 2024-01-25 佛山市拓众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防烫效果的空气炸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9378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风道结构
CN21291293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212281056U (zh) 一种锅盖及其空气炸锅
CN220192746U (zh) 烹饪设备
CN109965671A (zh) 电饭锅
CN211432425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21127018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物处理机
CN218791882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38333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0930820U (zh) 双风扇散热锅体
CN113208454A (zh) 一种无叶式空气炸机
CN108167879A (zh) 加热烹饪器具
CN102056357B (zh) 加热烹调器
CN213309175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空气炸锅
CN21360591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N209341349U (zh) 对流式电暖器
CN209171527U (zh) 毛发干燥装置
CN208692908U (zh) 一种烹饪器
CN21538333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191046U (zh) 一种无叶式空气炸机
CN205829392U (zh) 一种料理机的散热结构
CN213309195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炸锅
CN208573499U (zh)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煎烤器
CN215777510U (zh) 烹饪器具
CN213605939U (zh) 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