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9526U - 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9526U
CN211279526U CN201921894758.9U CN201921894758U CN211279526U CN 211279526 U CN211279526 U CN 211279526U CN 201921894758 U CN201921894758 U CN 201921894758U CN 211279526 U CN211279526 U CN 211279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groove
frame
desktop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47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由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aixiang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aixia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aixiang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aixia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947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9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9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9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桌面注塑结构生产出的产品油料把的问题。本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包括上动模和下定模,上动模和下定模之间形成有用于产品成型的成型腔,上动模的上部设有连接模与注塑板,注塑板、连接模与上动模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注塑液的注塑容腔,注塑板上开设有与注塑容腔相连通的注塑口,上动模上开设有若干个将注塑容腔内注塑溶液引入到成型腔内的注塑流道,上动模与连接模之间还设有用于加热注塑溶液的加热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对于包边桌面的成型,常规的注塑模具大多都是采用冷流道的注塑方法来进行产品的成型,冷流道注塑成型会产生料把,每模次生产后需要将料把从模具上取出,取出的料把需要重新粉碎利用,对于大面积类产品的包边桌面来说,后续处理粉碎利用较为繁琐,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包括上动模和下定模,所述的上动模和下定模之间形成有用于产品成型的成型腔,所述上动模的上部设有连接模与注塑板,所述注塑板、连接模与上动模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注塑液的注塑容腔,所述注塑板上开设有与注塑容腔相连通的注塑口,所述的上动模上开设有若干个将注塑容腔内注塑溶液引入到成型腔内的注塑流道,所述的上动模与连接模之间还设有用于加热注塑溶液的加热构件。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的加热构件包括设置固定在上动模顶部的保持架,所述的保持架上开设有用于设置电发热件的容纳槽,所述的连接模上开设有与保持架相配合的外接槽,所述外接槽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模外,外接槽的另一端与注塑容腔内部相连通。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的保持架包括轴向架以及若干个连接于轴向架上的横向架,所述的轴向架沿上动模的轴向设置,所述的横向架与轴向架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连接模的内侧面上具有与横向架相配合的供横向架插入的内容槽。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的保持架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上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均匀分布于轴向架与横向架上。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的外接槽包括外接总槽以及与外接总槽相连通的侧分槽,所述的侧分槽朝向轴向架一侧。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保持架与注塑口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缓冲槽。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的保持架整体覆盖于注塑流道上,上动模上开设有连通注塑流道与注塑容腔的引流槽。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的下定模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产品边框成型的镶框,所述的镶框沿成型腔的内表面分布,且与内表面相互贴合。
在上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中,所述的上动模与下定模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块,当上动模向下运动与下定模贴合,通过定位块定位配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板、连接模与上动模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注塑液的注塑容腔,上动模与连接模之间设有用于加热注塑溶液的加热构件,通过加热构件采用热流道的方式来加工无料把包边桌面,无需人工回收料把,节省了材料损耗和人工费用,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保持架通过轴向架和横向架来增加与注塑容腔的接触面积,使得在对注塑溶液进行加热时可能更加均匀稳定。
3、本实用新型保持架上端面与下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电发热件的容纳槽,容纳槽均匀分布于轴向架与横向架,多个容纳槽的设计可以放置更多的电发热件,提升加热的效率,进而加快产品的产出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外接槽包括外接总槽侧分槽,通过外接槽将电发热件引入到模具内部,再通过侧分槽将电发热件布置到轴向架与横向架上,布局合理,工作性能会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塑容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注塑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镶框与下定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动模;2、下定模;3、成型腔;4、连接模;5、注塑板;6、注塑容腔;7、注塑口;8、注塑流道;9、加热构件;10、保持架;11、容纳槽;12、外接槽;13、轴向架;14、横向架;15、内容槽;16、外接总槽;17、侧分槽;18、缓冲槽;19、引流槽;20、镶框;21、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包括上动模1和下定模2,上动模1和下定模2之间形成有用于产品成型的成型腔3,上动模1的上部设有连接模4与注塑板5,注塑板5、连接模4与上动模1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注塑液的注塑容腔6,注塑板5上开设有与注塑容腔6相连通的注塑口7,上动模1上开设有若干个将注塑容腔6内注塑溶液引入到成型腔3内的注塑流道8,上动模1与连接模4之间还设有用于加热注塑溶液的加热构件9。
在本实施例中,注塑板5、连接模4与上动模1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注塑液的注塑容腔6,通过注塑板5上的注塑口7注入注塑溶液,注塑溶液进入到注塑容腔6内后,加热构件9会工作保持注塑溶液处于溶液状态,不会因外温出现冷却结块,注塑溶液会再通过注塑流道8进入到成型腔3中用于产品的成型,通过加热构件9采用热流道的方式来加工无料把包边桌面,无需人工回收料把,节省了材料损耗和人工费用,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构件9包括设置固定在上动模1顶部的保持架10,保持架10上开设有用于设置电发热件的容纳槽11,连接模4上开设有与保持架10相配合的外接槽12,外接槽12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模4外,外接槽12的另一端与注塑容腔6内部相连通。
通过外接槽12将外接的电发热件接入到注塑容腔6中,然后固定在保持架10的容纳槽11中来保持电发热件连接的稳定性,使电发热件在发热时不会发生错位现象,导致加热不均匀,作为优选,电发热件可为电热丝。
结合图3所示,作为优选,保持架10包括轴向架13以及若干个连接于轴向架13上的横向架14,轴向架13沿上动模1的轴向设置,横向架14与轴向架13相互垂直。横向架14沿轴向架13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于轴向架13的两个侧部,且轴向架13与横向架1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连接模4的内侧面上具有与横向架14相配合的供横向架14插入的内容槽15,通过交错分布的轴向架13与横向架14来提高保持架10在注塑容腔6中的接触面积,同时,为了限定注塑容腔6中的注塑溶液可以可到均匀有效的加热,通过内容槽15来限定注塑容腔6整体的体积。
作为优选,为了使加热效果更好,保持架10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上均开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均匀分布于轴向架13与横向架14上。
结合图3所示,为了能使电加热件可以更好的排布,外接槽12包括外接总槽16以及与外接总槽16相连通的侧分槽17,侧分槽17朝向轴向架13一侧,通过外接槽12可以将外接的电加热件引入到模具内部,然后通过侧分槽17将电加热件分散到保持架10的每个容纳槽11中,使得电加热件的固定位置更加稳定,进而保持加热时的稳定性。
结合图3所示,为了减缓注塑溶液从注塑口7注入时对保持架10造成的冲击,保持架10与注塑口7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缓冲槽18,注塑溶液在进入注塑容腔6内时,会先经过缓冲槽18将其动能释放,然后再慢慢的平缓流动到注塑容腔6内,可以减缓注塑溶液冲击对保持架10造成磨损。
结合图2、图3所示,保持架10整体覆盖于注塑流道8上,上动模1上开设有连通注塑流道8与注塑容腔6的引流槽19。引流槽19设置于注塑流道8的侧部,从侧向接入到注塑流道8内,引流槽19将注塑溶液引入到注塑流道8内然后再进入到成型腔3中的过程中,由于存在流道方向的改变,可以有效的减缓注塑溶液的流速,进而保持注塑溶液进入到成型腔3时性能的稳定,提升产品的质量。
结合图5所示,下定模2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产品边框成型的镶框20,镶框20沿成型腔3的内表面分布,且与内表面相互贴合。镶框20与下定模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由于门面本体的结构都是相同的,不同桌面之间的差异往往都在边角处,可以根据加工不同类型的桌面而更换不同镶框20来实现加工,一模多用,节省成本。
作为优选,上动模1与下定模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块21,配合块相互配合设置在上动模1与下定模2的边沿处,当上动模1向下运动与下定模2贴合,通过定位块21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注塑板5、连接模4与上动模1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注塑液的注塑容腔6,通过注塑板5上的注塑口7注入注塑溶液,注塑溶液进入到注塑容腔6内后,加热构件9会工作保持注塑溶液处于溶液状态,不会因外温出现冷却结块,注塑溶液会再通过注塑流道8进入到成型腔3中用于产品的成型,产品成型之后脱模时,电加热件停止加热,然后注塑溶液经冷却会固化无法从注塑流道8内流出,当对产品脱模完成,需要进行下一个产品的生产时,再次加热电加热件即可再次进行注塑加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上动模1、下定模2、成型腔3、连接模4、注塑板5、注塑容腔6、注塑口7、注塑流道8、加热构件9、保持架10、容纳槽11、外接槽12、轴向架13、横向架14、内容槽15、外接总槽16、侧分槽17、缓冲槽18、引流槽19、镶框20、定位块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包括上动模(1)和下定模(2),所述的上动模(1)和下定模(2)之间形成有用于桌面成型的成型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动模(1)的上部设有连接模(4)与注塑板(5),所述注塑板(5)、连接模(4)与上动模(1)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注塑液的注塑容腔(6),所述注塑板(5)上开设有与注塑容腔(6)相连通的注塑口(7),所述的上动模(1)上开设有若干个将注塑容腔(6)内注塑溶液引入到成型腔(3)内的注塑流道(8),所述的上动模(1)与连接模(4)之间还设有用于加热注塑溶液的加热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构件(9)包括设置固定在上动模(1)顶部的保持架(10),所述的保持架(10)上开设有用于设置电发热件的容纳槽(11),所述的连接模(4)上开设有与保持架(10)相配合的外接槽,所述外接槽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模(4)外,外接槽的另一端与注塑容腔(6)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10)包括轴向架(13)以及若干个连接于轴向架(13)上的横向架(14),所述的轴向架(13)沿上动模(1)的轴向设置,所述的横向架(14)与轴向架(13)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4)的内侧面上具有与横向架(14)相配合的供横向架(14)插入的内容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10)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上均开设有容纳槽(11),所述的容纳槽(11)均匀分布于轴向架(13)与横向架(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槽包括外接总槽(16)以及与外接总槽(16)相连通的侧分槽(17),所述的侧分槽(17)朝向轴向架(13)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0)与注塑口(7)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缓冲槽(1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10)整体覆盖于注塑流道(8)上,上动模(1)上开设有连通注塑流道(8)与注塑容腔(6)的引流槽(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定模(2)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用于产品边框成型的镶框(20),所述的镶框(20)沿成型腔(3)的内表面分布,且与内表面相互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动模(1)与下定模(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块(21),当上动模(1)向下运动与下定模(2)贴合,通过定位块(21)定位配合。
CN201921894758.9U 2019-11-05 2019-11-05 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Active CN211279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4758.9U CN211279526U (zh) 2019-11-05 2019-11-05 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4758.9U CN211279526U (zh) 2019-11-05 2019-11-05 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9526U true CN211279526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3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4758.9U Active CN211279526U (zh) 2019-11-05 2019-11-05 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9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7884U (zh) 一种汽车中控集成电子接插件模具
CN208180137U (zh) 一种自动脱模塑胶注塑模具
CN211279526U (zh) 大长度无料把包边桌面注塑结构
CN209320172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
CN206493530U (zh) 一种模具侧流道自动切断结构
CN206426387U (zh) 一种高效注塑模具
CN212664865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热塑形装置
CN207105436U (zh) 复合模注塑机
CN105818337A (zh) 一种新型蓄电池外壳注塑模具
CN213353330U (zh) 一种衣架注塑成型专用模具
CN216992878U (zh) 一种多穴位自动射蜡用模具
CN217169568U (zh) 一种电器按键多型腔精密注塑模具
CN215661581U (zh) 一种颗粒花纹大底三合模边墙外翻结构组合成型模具
CN220946541U (zh) 内设冷却水路的注塑模具
CN217944164U (zh) 一种能够快速成型的双色包胶模具
CN211518412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10910919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顶出装置
CN209937544U (zh) 一种奶粉刮板的注塑模具
CN212948918U (zh) 多点辅助定位注塑模结构
CN216506431U (zh) 洗衣机瀑布板过滤器高精密成型模具
CN211334289U (zh) 一种手机外壳注塑装置
CN21199400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
CN211054293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2572817U (zh) 一种采用热流道加工镜片的模具定模结构
CN110561702A (zh) 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