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4909U -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4909U
CN211254909U CN201922443210.9U CN201922443210U CN211254909U CN 211254909 U CN211254909 U CN 211254909U CN 201922443210 U CN201922443210 U CN 201922443210U CN 211254909 U CN211254909 U CN 211254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bearing plate
elevator
car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32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鑫
曹建新
吴志清
佴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ENERAL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ENERAL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ENERAL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ENERAL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32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4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4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49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包括轿厢,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为凹槽状,轿厢底段设置在承载板的凹槽内;轿厢的底部四个侧面和承载板之间设有第一减震装置,轿厢的底板和承载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承载板下部与电梯底座之间设有加强防护装置;第一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轿厢下部四个侧面外的第一减震橡胶板和对应设置在承载板凹槽的四个侧边内壁的第二减震橡胶板,第一减震橡胶板和第二减震橡胶板通过若干阵列的第一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已有的减震保护装置进行改进和升级,使得减震装置能够克服重载过程中产生的横向载荷。

Description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在运行中,尤其是启停的时候会有加速度,加速度的产生影响电梯的舒适性,尤其是对于楼层较多、启停频繁的情况。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是竖直方向的,电梯中的乘客在启停的瞬时会有超重或失重的感觉,给乘客带来许多不适。尤其是减震性能较差的电梯,由于失重或超重带来的影响比较明显,一些乘客甚至会产生晕眩感。传统的电梯乘坐舒适性和电梯运行效率之间有着对立的矛盾。因此,对电梯如何提高减震效果,提升乘客的舒适性,是目前电梯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本申请人于2015年6月23日递交了一份名称为“电梯的减震保护装置”,申请号为“201520436250.X”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案披露了一种便于散热,强度高,具有二级保护,机械式的电梯的减震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安装时,连接板和下导向体分别固定在轿厢的轿底和底座之间,通过减震弹簧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当遇有偏载、横向载荷时,由均压弹簧分担导套、壳体和上导向体承受的偏载、横向载荷,起到二级保护,避免导套、壳体和上导向体长期承受重载,从而延长本案的使用周期,提高减震保护装置的强度和安全系数。另在壳体内壁上设有贯通式的排气槽,起到排气、散热的功用,保证本案各部件的机械性能,提高减震效果。在后续的电梯重载试验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当电梯满载货物并且货物排放不平整,造成电梯轿厢在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形成很大的横向偏载,使得电梯轿厢的左右震动剧烈,仅仅依靠原有的均压弹簧来分担导套、壳体和上导向体承受的偏载、横向载荷已经远远不够,所以需要专门设置用于缓冲横向载荷造成的震动的减震装置,适应极端情况下的震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已有的减震保护装置进行改进和升级,使得减震装置能够克服重载过程中产生的横向载荷。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包括轿厢,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为凹槽状,轿厢底段设置在承载板的凹槽内;所述轿厢的底部四个侧面和承载板之间设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轿厢的底板和承载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承载板下部与电梯底座之间设有加强防护装置;
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轿厢下部四个侧面外的第一减震橡胶板和对应设置在承载板凹槽的四个侧边内壁的第二减震橡胶板,第一减震橡胶板和第二减震橡胶板通过若干阵列的第一弹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簧为柱形弹簧,第一弹簧的直径在5-10c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板凹槽四周与轿厢底部四周的间距在10-20cm之间,第一减震橡胶板和第二减震橡胶板的厚度在2-3cm之间,第一弹簧的密度在10-30个每平方米。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的底部四个侧面和承载板之间形成的沟槽内填充弹性橡胶球。
作为优选,第二减震装置包括下导向体、壳体、上导向体、导套、减震弹簧和连接板;所述下导向体呈盘状,中部设有一圈环形凸台;所述壳体呈筒状,套设于所述凸台外圆上,所述壳体上部的内筒壁上设有一圈台阶圈;所述上导向体与所述壳体的内筒滑动配合,所述上导向体上部为小台阶圆,所述小台阶圆伸出所述台阶圈;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下导向体和上导向体之间;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导向体小台阶圆的上端面上;所述导套设在所述小台阶圆与所述台阶圈之间;下导向体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连接板与轿箱底板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防护装置为橡胶减震垫,橡胶减震垫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承载板底面和电梯底座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减震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去除了均压弹簧,由第一减震装置来缓冲电梯轿厢重载情况下产生的横向震动,从而多方位的来缓冲电梯的震动,使得电梯的乘坐更加舒适,电梯在装载重量货物时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第二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包括轿厢7,轿厢7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板8,所述承载板8为凹槽状,轿厢7底段设置在承载板8的凹槽内;所述轿厢7的底部四个侧面和承载板8之间设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轿厢7的底板和承载板8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a;承载板8下部与电梯底座之间设有加强防护装置9。
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轿厢7下部四个侧面外的第一减震橡胶板11和设置在承载板8凹槽的四个侧边内壁的第二减震橡胶板12,第一减震橡胶板11和第二减震橡胶板12位置相互对应,两者之间通过若干阵列的第一弹簧13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13采用直径在5-10cm之间的小型柱形弹簧。由于轿厢7的横向载荷造成的震动远小于纵向震动,所以承载板8凹槽四周与轿厢7底部四周的间距在10-20cm之间即可,第一减震橡胶板11和第二减震橡胶板12的厚度在2-3cm之间,橡胶板的作用主要是缓冲第一弹簧13的变形力。根据已有的电梯轿厢7的规格,第一弹簧13的密度在10-30个每平方米,且按照阵列排列整齐。
因为承载板8为凹槽结构,且轿厢7底部设置在凹槽内,所以在轿厢7的底部四个侧面和承载板8之间形成的沟槽内填充弹性橡胶球14,弹性橡胶球14在第一减震装置内来弥补第一弹簧13由于密度问题带来的缓冲盲区,进一步加强第一减震装置的减震缓冲效果。(弹性橡胶球14也会填充至承载板8的凹槽内的任何地方,均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轿厢7的底部四个侧面和承载板8之间形成的沟槽上部边缘设置网状袋15来固定弹性橡胶球14,由于弹性橡胶球14无需安装且价格低廉所以使用弹性橡胶球14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减震装置a包括下导向体6、壳体2、上导向体5、导套4、减震弹簧3和连接板1;所述下导向体6呈盘状,中部设有一圈环形凸台;所述壳体2呈筒状,套设于所述凸台外圆上,所述壳体2上部的内筒壁上设有一圈台阶圈;所述上导向体5与所述壳体2的内筒滑动配合,所述上导向体5上部为小台阶圆,所述小台阶圆伸出所述台阶圈;所述减震弹簧3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下导向体6和上导向体5之间;所述连接板1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导向体5小台阶圆的上端面上;所述导套4设在所述小台阶圆与所述台阶圈之间。
所述减震弹簧3包括弹簧一和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外径小于所述弹簧一的内径,使得弹簧二设置在弹簧一内。
所述第二减震装置a设置在轿厢7底部的四个角的位置或者设置在轿厢7底部的四个角和中间部位的位置。
下导向体6固定连接在承载板8上,连接板1与轿箱底板相连;有垂直方向的冲击载荷、震动时,(减震弹簧3)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遇有偏载、横向载荷时,第一减震装置起到缓冲作用,由于导套4、壳体2的作用,轿厢7底部相对于承载板8不会发生偏移。
所述加强防护装置9为橡胶减震垫,橡胶减震垫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承载板8底面和电梯底座16上,起到二重保护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为凹槽状,轿厢底段设置在承载板的凹槽内;所述轿厢的底部四个侧面和承载板之间设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轿厢的底板和承载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装置;承载板下部与电梯底座之间设有加强防护装置;
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轿厢下部四个侧面外的第一减震橡胶板和对应设置在承载板凹槽的四个侧边内壁的第二减震橡胶板,第一减震橡胶板和第二减震橡胶板通过若干阵列的第一弹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为柱形弹簧,第一弹簧的直径在5-10c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凹槽四周与轿厢底部四周的间距在10-20cm之间,第一减震橡胶板和第二减震橡胶板的厚度在2-3cm之间,第一弹簧的密度在10-30个每平方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底部四个侧面和承载板之间形成的沟槽内填充弹性橡胶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减震装置包括下导向体、壳体、上导向体、导套、减震弹簧和连接板;所述下导向体呈盘状,中部设有一圈环形凸台;所述壳体呈筒状,套设于所述凸台外圆上,所述壳体上部的内筒壁上设有一圈台阶圈;所述上导向体与所述壳体的内筒滑动配合,所述上导向体上部为小台阶圆,所述小台阶圆伸出所述台阶圈;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下导向体和上导向体之间;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导向体小台阶圆的上端面上;所述导套设在所述小台阶圆与所述台阶圈之间;下导向体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连接板与轿箱底板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防护装置为橡胶减震垫,橡胶减震垫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承载板底面和电梯底座上。
CN201922443210.9U 2019-12-30 2019-12-30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54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210.9U CN211254909U (zh) 2019-12-30 2019-12-30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3210.9U CN211254909U (zh) 2019-12-30 2019-12-30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4909U true CN211254909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321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54909U (zh) 2019-12-30 2019-12-30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49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4053A (zh) * 2022-11-30 2023-01-13 杭州静之源噪声控制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自适应减振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4053A (zh) * 2022-11-30 2023-01-13 杭州静之源噪声控制技术有限公司(Cn)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自适应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75320U (zh) 电梯防坠缓冲装置
CN211254909U (zh) 电梯的改进型减震保护装置
CN205854162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动车的组合式减振缓冲装置
CN202116141U (zh) 一种电梯轿厢减震架
CN211142865U (zh) 市政道路减速装置
CN205937635U (zh) 应用于双质量飞轮的减震结构、双质量飞轮和汽车
CN205397798U (zh) 一种电梯减震装置
CN115594053B (zh)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自适应减振器
CN216161877U (zh) 一种承重式电动汽车电池箱结构
CN202785180U (zh) 一种自带减震装置的电梯轿厢
CN108842923A (zh) 一种三维组合隔震橡胶支座
CN208668619U (zh) 一种三维组合隔震橡胶支座
CN211496514U (zh) 一种曳引机布置结构
CN202924692U (zh) 底盘配重的安装结构、底盘及高空作业平台
CN202255605U (zh) 新型缓冲式电子秤
CN217969762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自行车
CN218754417U (zh) 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CN213228522U (zh) 一种汽车机脚胶
CN214564454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缓冲装置
CN213387356U (zh) 一种特速电梯曳引消音隔振装置
CN215266504U (zh) 一种具有缓震防冲击功能的电动车电池放置盒
CN214928775U (zh) 防止异响汽车控制臂
CN214036693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汽车飞轮
CN213479052U (zh) 一种农机发动机减震装置
CN211684554U (zh)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导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