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1871U - 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21871U
CN211221871U CN201921963426.1U CN201921963426U CN211221871U CN 211221871 U CN211221871 U CN 211221871U CN 201921963426 U CN201921963426 U CN 201921963426U CN 211221871 U CN211221871 U CN 211221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ower die
die holder
slid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34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日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uigang Ya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uigang Ya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uigang Ya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uigang Ya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34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21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21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218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模腔;下模座:下模座为长方体,下模座的四角分别垂直开设有两个滑孔和螺孔,下模座的侧面安装有下模动力单元,下模动力单元的齿条地面固定连接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柱,滑柱与下模座的滑孔对应,且滑柱滑动连接滑孔,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柱,螺柱与下模座的螺孔对应,且螺柱螺纹连接螺孔,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顶针,顶针的端部穿过下模座的中心点,且顶针滑动连接下模座;本装置在上模座上开设了透气孔,透气孔内设有透气挡板,这样不仅解决了使用时内部有一定量的气体不易排出的问题,更使溶液不会通过透气孔溢出,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玩具制品基本由塑料制成,塑料因其便于加工的性质被广泛使用,玩具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注塑进行加工;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但是目前的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依旧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改进,目前的注塑模具使用时内部有一定量的气体不易排出,大量的气体导致注塑过程 中导注塑品内部或者外表面残留气泡,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次成型注塑模具,本装置在上模座上开设了透气孔,透气孔内设有透气挡板,这样不仅解决了使用时内部有一定量的气体不易排出的问题,更使溶液不会通过透气孔溢出,方便操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和模腔;
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为长方体,下模座的四角分别垂直开设有两个滑孔和螺孔,下模座的侧面安装有下模动力单元,所述下模动力单元的齿条地面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柱,所述滑柱与下模座的滑孔对应,且滑柱滑动连接滑孔,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与下模座的螺孔对应,且螺柱螺纹连接螺孔,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的端部穿过下模座的中心点,且顶针滑动连接下模座;
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滑柱的顶端,且上模座的底面转动连接螺柱的顶端,上模座与下模座对应设置且无缝贴合,上模座的一侧安装有进料单元,上模座的另一侧设有观察孔,上模座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观察盖,所述观察盖与观察孔对应设置;
模腔:所述模腔分别开设于下模座的上表面和上模座的上表面,且两个模腔对应的设置;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于底座的侧面,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开设于上模座的上表面,透气孔内设有透气挡板。透气孔内设有透气挡板,这样不仅解决了使用时内部有一定量的气体不易排出的问题,更使溶液不会通过透气孔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齿轮、夹块和齿条,所述动力电机设于下模座的侧边,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所述齿条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的上表面,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齿条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夹块设于下模座的侧面,夹块滑动连接于齿条的滑槽内,动力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于齿条啮合,来时下模座可以实现上下移动,方便卸料。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冷却槽、冷液箱、水泵、第一风琴式软管和第二风琴式软管,所述冷却槽开设于模腔于模座的夹层,所述冷液箱设于底座的上表面,冷液箱上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入水口连通冷液箱的出水口,水泵出水口连接有第一风琴式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风琴式软管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槽,所述第二风琴式软管的一端连通冷却槽,第二风琴式软管的另一端连通冷液箱的入水口,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冷却单元对注塑好的模腔进行冷却,使溶液能更快速的冷却凝管,加快工作效率,且整个冷却单元装置形成一个循环回路,这样不但节省冷却液,并且也保证冷却液不会外露,进入到模腔内,影响模具的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单元包括进料口、进料管、连接口和电热环,所述进料口开设于上模座的侧边,进料口连通模腔,进料口内套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端部设有连接口,进料管的中端设有电热环,电热环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在进料口处设置了进料管,进料管端部的连接口方便模具于外部浇口的连接,使溶液不会流出,并且电热环能对进料管内的溶液持续加热,使溶液不会在进料管内凝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具有以下好处:
1、在进料口处设置了进料管,进料管端部的连接口方便模具于外部浇口的连接,使溶液不会流出,并且电热环能对进料管内的溶液持续加热,使溶液不会在进料管内凝固;
2、冷却单元对注塑好的模腔进行冷却,使溶液能更快速的冷却凝管,加快工作效率,且整个冷却单元装置形成一个循环回路,这样不但节省冷却液,并且也保证冷却液不会外露,进入到模腔内,影响模具的成型;
3、本装置在上模座上开设了透气孔,透气孔内设有透气挡板,这样不仅解决了使用时内部有一定量的气体不易排出的问题,更使溶液不会通过透气孔溢出,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下模座、3上模座、4滑柱、5螺柱、6透气孔、7下模动力单元、71动力电机、72齿轮、73夹块、74齿条、8冷却单元、81冷却槽、82冷液箱、83水泵、84第一风琴式软管、85第二风琴式软管、9进料单元、91进料口、92进料管、93连接口、94电热环、10模腔、11观察孔、12观察盖、13控制开关组、14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座2、上模座3和模腔10;
下模座2:下模座2为长方体,下模座2的四角分别垂直开设有两个滑孔和螺孔,下模座2的侧面安装有下模动力单元7,下模动力单元7的齿条74地面固定连接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柱4,滑柱4与下模座2的滑孔对应,且滑柱4滑动连接滑孔,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柱5,螺柱5与下模座2的螺孔对应,且螺柱5螺纹连接螺孔,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顶针14,顶针14的端部穿过下模座2的中心点,且顶针14滑动连接下模座2;下模座2可通过下模动力单元7上下移动,方便模具的形成,并且顶针14能使注塑好的模具顶出,方便下料。下模动力单元7包括动力电机71、齿轮72、夹块73和齿条74,动力电机71设于下模座2的侧边,动力电机7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72,齿条74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上表面,齿条74与齿轮72相互啮合,齿条74的表面开设有滑槽,夹块73设于下模座2的侧面,夹块73滑动连接于齿条74的滑槽内,动力电机7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3的输出端。通过动力电机71输出轴上的齿轮72于齿条74啮合,来时下模座可以实现上下移动,方便卸料。还包括冷却单元8,冷却单元8包括冷却槽81、冷液箱82、水泵83、第一风琴式软管84和第二风琴式软管85,冷却槽81开设于模腔10于模座的夹层,冷液箱82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冷液箱82上设有水泵83,水泵83的入水口连通冷液箱82的出水口,水泵83出水口连接有第一风琴式软管84的一端,第一风琴式软管84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槽81,第二风琴式软管85的一端连通冷却槽81,第二风琴式软管85的另一端连通冷液箱82的入水口,水泵8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3的输出端。冷却单元8对注塑好的模腔进行冷却,使溶液能更快速的冷却凝管,加快工作效率,且整个冷却单元8装置形成一个循环回路,这样不但节省冷却液,并且也保证冷却液不会外露,进入到模腔10内,影响模具的成型。
上模座3:上模座3的底面固定连接滑柱4的顶端,且上模座3的底面转动连接螺柱5的顶端,上模座3与下模座2对应设置且无缝贴合,上模座3的一侧安装有进料单元9,上模座3的另一侧设有观察孔11,上模座3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观察盖12,观察盖12与观察孔11对应设置;还包括透气孔6,透气孔6开设于上模座3的上表面,透气孔6内设有透气挡板。透气孔6内设有透气挡板,这样不仅解决了使用时内部有一定量的气体不易排出的问题,更使溶液不会通过透气孔6溢出。进料单元9包括进料口91、进料管92、连接口93和电热环94,进料口91开设于上模座3的侧边,进料口91连通模腔10,进料口91内套接有进料管92,进料管92的端部设有连接口93,进料管92的中端设有电热环94,电热环9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3的输出端。在进料口91处设置了进料管92,进料管92端部的连接口93方便模具于外部浇口的连接,使溶液不会流出,并且电热环94能对进料管92内的溶液持续加热,使溶液不会在进料管92内凝固。
模腔10:模腔10分别开设于下模座2的上表面和上模座3的上表面,且两个模腔10对应的设置;模腔10为所需求模具的外形,将溶液浇筑在模腔10内就可形成。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3,控制开关组13设于底座1的侧面,控制开关组1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在使用时:动力电机71工作,带动齿轮72转动,齿轮72与齿条74啮合,带动下模座2向上移动,使下模座2与上模座3无缝贴合,将外部注头连接在连接口93上,使溶液通过进料管92进入模腔10内,溶液在进入途中由电热环94加热,使溶液不会在进料管92内凝固,模腔10内的空气从透气孔6排出,等溶液充满模腔10时,打开水泵83,水泵83将冷液箱82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风琴式软管84导入冷却槽81内,冷却液在冷却槽81内转一圈后通过第二风琴式软管85回到冷液箱82,使模腔10内的溶液快速冷却,这时可以打开观察盖12通过观察孔11来观察模腔10内的情况,等溶液凝固好,动力电机71反向转动,使下模座2下移,这时顶针14可以顶住模腔10内的模具,方便脱模,使操作更简单,方便下个模具的继续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组13核心芯片选用的是PLC单片机,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动力电机71、水泵83和电热环94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动力电机71可选用广州红森伺服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驱动器60系列伺服电机,水泵83可选用佳浦泵业公司所生产的TL-A02水泵,电热环94可选用宁波江东金田电热器材厂所生产的电热环。控制开关组13控制动力电机71、水泵83和电热环94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2)、上模座(3)和模腔(10);
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为长方体,下模座(2)的四角分别垂直开设有两个滑孔和螺孔,下模座(2)的侧面安装有下模动力单元(7),所述下模动力单元(7)的齿条(74)地面固定连接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柱(4),所述滑柱(4)与下模座(2)的滑孔对应,且滑柱(4)滑动连接滑孔,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螺柱(5),所述螺柱(5)与下模座(2)的螺孔对应,且螺柱(5)螺纹连接螺孔,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顶针(14),所述顶针(14)的端部穿过下模座(2)的中心点,且顶针(14)滑动连接下模座(2);
上模座(3):所述上模座(3)的底面固定连接滑柱(4)的顶端,且上模座(3)的底面转动连接螺柱(5)的顶端,上模座(3)与下模座(2)对应设置且无缝贴合,上模座(3)的一侧安装有进料单元(9),上模座(3)的另一侧设有观察孔(11),上模座(3)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观察盖(12),所述观察盖(12)与观察孔(11)对应设置;
模腔(10):所述模腔(10)分别开设于下模座(2)的上表面和上模座(3)的上表面,且两个模腔(10)对应的设置;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3),所述控制开关组(13)设于底座(1)的侧面,控制开关组(13)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开设于上模座(3)的上表面,透气孔(6)内设有透气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动力单元(7)包括动力电机(71)、齿轮(72)、夹块(73)和齿条(74),所述动力电机(71)设于下模座(2)的侧边,动力电机(7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72),所述齿条(74)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上表面,齿条(74)与齿轮(72)相互啮合,齿条(74)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夹块(73)设于下模座(2)的侧面,夹块(73)滑动连接于齿条(74)的滑槽内,动力电机(7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3)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单元(8),所述冷却单元(8)包括冷却槽(81)、冷液箱(82)、水泵(83)、第一风琴式软管(84)和第二风琴式软管(85),所述冷却槽(81)开设于模腔(10)于模座的夹层,所述冷液箱(82)设于底座(1)的上表面,冷液箱(82)上设有水泵(83),所述水泵(83)的入水口连通冷液箱(82)的出水口,水泵(83)出水口连接有第一风琴式软管(84)的一端,所述第一风琴式软管(84)的另一端连通冷却槽(81),所述第二风琴式软管(85)的一端连通冷却槽(81),第二风琴式软管(85)的另一端连通冷液箱(82)的入水口,水泵(8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3)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9)包括进料口(91)、进料管(92)、连接口(93)和电热环(94),所述进料口(91)开设于上模座(3)的侧边,进料口(91)连通模腔(10),进料口(91)内套接有进料管(92),所述进料管(92)的端部设有连接口(93),进料管(92)的中端设有电热环(94),电热环(9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3)的输出端。
CN201921963426.1U 2019-11-14 2019-11-14 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21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3426.1U CN211221871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3426.1U CN211221871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21871U true CN21122187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34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21871U (zh) 2019-11-14 2019-11-14 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21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1871U (zh) 一次成型注塑模具
CN213919299U (zh) 一种自动化注塑成型机
CN210999860U (zh) 一种注塑模型成型装置
CN217258178U (zh) 一种包装塑料盒用注塑模具
CN111231250A (zh) 一种旋转脱模式注塑模具
CN211221930U (zh) 一种高温注塑模
CN113650250B (zh) 一种塑胶产品用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3891103U (zh) 一种循环式注塑模具
CN215619739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精密模具
CN210969741U (zh) 一种具有镶针水冷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4872492U (zh) 一种平板后盖注塑冷却结构
CN217670661U (zh) 一种汽车塑胶配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N109049524A (zh) 一种多喷嘴小型注塑模具
CN217729510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4605752U (zh) 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机构
CN214026904U (zh) 一种热固性塑胶注塑模具
CN211763276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冷却装置
CN22012934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注塑模具
CN214820420U (zh) 一种塑胶面盖塑料模具气辅机构
CN212288487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CN216885083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水回路装置
CN213500663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模具
CN216001278U (zh) 一种耐高温耳机外壳的成型模具
CN21861526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脱模机构
CN219883197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取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