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36075U - 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36075U
CN211136075U CN201921917514.8U CN201921917514U CN211136075U CN 211136075 U CN211136075 U CN 211136075U CN 201921917514 U CN201921917514 U CN 201921917514U CN 211136075 U CN211136075 U CN 211136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ing
adjusting
block
positioning sea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175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秋媛
刘娇龙
郑全龙
李召攀
曹景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ch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c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c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c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175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36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36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36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对中工装,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前叉配合的前对中工位和与后端头配合的后对中工位;前对中工位包括前支座、调节对中组件、第二压紧件和第三侧方定位座;调节对中组件包括支座和对中调节块,对中调节块的上端对称设置两个叉臂,沿两个叉臂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的外侧端套设有凸台型的加紧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支撑座、端部定位座的中轴线与U型的对中调节块的中轴线同轴设置,实现了前叉和后端头精准地对中,调节对中组件实现了两侧的加紧块同步调节,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斗杆和动臂的焊接的同时,规避了利用外侧加紧件进行固定,调节量无法同步控制导致对中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背景技术:
挖掘机的主要执行部件由动臂、斗杆和铲斗铰接而成,由于局部应力的特殊要求,动臂与斗杆均采用非对称长臂式不规则箱形焊接结构,这种结构对动臂、斗杆的各部分对位焊接造成了很大困难,而焊接过程全靠员工用卷尺和角尺来保证,对员工技能要求很高,而且拼装尺寸不稳定,属于原始类拼装组焊技术,劳动强度很大。
专利号为200920141156.6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液压挖掘机斗杆拼焊模具,斗杆拼焊模具中共有五组可以自动对中的定位体,分别用来定位构成斗杆的五组主要零部件,使用五组主要零部件的对称线重合统一,从而保证斗杆拼焊后符合设计要求。
专利号为201220508093.5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挖掘机斗杆液压组焊工装自动化生产线,通过不同位置的对中夹紧组件夹紧零部件,并且可调节各对中夹紧组件的位置,使得点焊过程更加方便可靠,同时可适应不同型号尺寸斗杆的拼装焊接过程。
但是上述的两个专利中的对中夹紧组件均设置在动臂、斗杆的两侧,通过夹紧组件对动臂、斗杆的侧壁进行加紧,实现对中的效果,但是,由于在加紧过程中,两侧的调节量无法同步调节,从而可能存在误差,特别是当动臂、斗杆初始放置存在倾斜时,从而导致对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动臂与斗杆均采用非对称长臂式不规则箱形焊接结构,这种结构对动臂、斗杆的各部分对位焊接造成了很大困难;
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对中装置两侧的调节量无法同步调节,且对中结构较为复杂,从而可能存在误差,特别是当动臂、斗杆防止存在倾斜时,从而导致对中效果较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自动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前叉配合的前对中工位和与后端头配合的后对中工位;所述前对中工位与后对中工位处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后对中工位包括后支座,后支座上端面的外侧端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配合后端头末端面的端部定位座,端部定位座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后端头上端面的第一压紧件;第一压紧件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后端头侧面的第一侧方定位座和第二侧方定位座;
所述前对中工位包括前支座,前支座上端面的外侧端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调节对中组件,调节对中组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前叉上端面的第二压紧件;第二压紧件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前叉侧面的第三侧方定位座;
所述调节对中组件包括支座,支座通过铰接设置有对中调节块,所述对中调节块设置成U型,对中调节块的底部端通过铰接的与支座相连,对中调节块的上端对称设置两个叉臂,沿两个叉臂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的外侧端套设有凸台型的加紧块;
所述叉臂之间还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套设在通孔的内侧端,并延伸设置至加紧块内,通过螺纹与加紧块配合;加紧块的侧面上开设有槽口结构,对中调节块的叉臂上开设有与槽口结构对应的螺栓孔,螺栓孔内通过螺纹设置有将槽口结构和螺栓孔固定的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件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旋转调节件的调节孔。
进一步地,前对中工位与后对中工位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斗杆或动臂铰接位点的固定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加紧块与前叉的内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座、端部定位座的中轴线与U型的对中调节块的中轴线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调节对中组件实现了两侧的加紧块同步调节,固定支撑座、端部定位座的中轴线与U型的对中调节块的中轴线同轴设置,实现了前叉和后端头精准地对中,调节对中组件实现了两侧的加紧块同步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斗杆和动臂的焊接的同时,保证了精准的对中,规避了利用外侧加紧件进行固定,由于调节量无法同步控制导致对中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对中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1.前对中工位;2.第三侧方定位座;3.固定支撑座;4.后对中工位;5. 第二侧方定位座;6.第二压紧件;7.第一侧方定位座;8.第一压紧件;9.端部定位座;10.支座;11.对中调节块;12.加紧块;13.槽口结构;14.螺栓孔;15.通孔;16.调节件;17.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 1-5更全面地描述。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后”、“左下”、“右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自动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前叉配合的前对中工位1和与后端头配合的后对中工位4;所述前对中工位1与后对中工位4处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后对中工位4包括后支座,后支座上端面的外侧端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配合后端头末端面的端部定位座9,端部定位座9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后端头上端面的第一压紧件8;第一压紧件8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后端头侧面的第一侧方定位座7和第二侧方定位座5;
所述前对中工位1包括前支座,前支座上端面的外侧端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调节对中组件,调节对中组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前叉上端面的第二压紧件6;第二压紧件6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前叉侧面的第三侧方定位座2;
所述调节对中组件包括支座10,支座10通过铰接设置有对中调节块11,所述对中调节块11设置成U型,对中调节块11的底部端通过铰接的与支座10 相连,对中调节块11的上端对称设置两个叉臂,沿两个叉臂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内的外侧端套设有凸台型的加紧块12;
所述叉臂之间还设置有调节件16,调节件16套设在通孔15的内侧端,并延伸设置至加紧块12内,通过螺纹与加紧块12配合;加紧块12的侧面上开设有槽口结构13,对中调节块11的叉臂上开设有与槽口结构13对应的螺栓孔14,螺栓孔14内通过螺纹设置有将槽口结构13和螺栓孔14固定的固定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件16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旋转调节件16的调节孔 17。
进一步地,前对中工位1与后对中工位4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斗杆或动臂铰接位点的固定支撑座3。
进一步地,所述加紧块12与前叉的内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座3、端部定位座9的中轴线与U型的对中调节块 11的中轴线同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对中工装,具体工作时,
1.首先将动臂、斗杆支撑在固定支撑座3上;
2.然后将动臂、斗杆的后端头的端部与端部定位座9配合,并利用第一压紧件8对后端头的端部的上端面进行固定;利用第一侧方定位座7和第二侧方定位座5对后端头的侧壁进行固定;
3.根据动臂、斗杆的前叉的规格,调节调节对中组件,具体包括:利用扳手插入调节孔17,转动调节件16,调节件16的两端均延伸设置至加紧块12内,两侧通过正反螺纹与加紧块12配合;且加紧块12因槽口结构13被固定螺栓限位,此时调节件16的转动,带动了两侧的加紧块12同步移动;
4.翻转调节对中组件,对中调节块11两侧的加紧块12与前叉的内壁进行配合,此时由于调节对中组件与端部定位座9同轴设置,此时确保前叉与后端头在同一轴线上;
5.最后利用第二压紧件6对前叉上端面进行压紧;利用第三侧方定位座2 定位前叉侧面,确保焊接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自动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前叉配合的前对中工位(1)和与后端头配合的后对中工位(4);所述前对中工位(1)与后对中工位(4)处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后对中工位(4)包括后支座,后支座上端面的外侧端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用于配合后端头末端面的端部定位座(9),端部定位座(9)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后端头上端面的第一压紧件(8);第一压紧件(8)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后端头侧面的第一侧方定位座(7)和第二侧方定位座(5);
所述前对中工位(1)包括前支座,前支座上端面的外侧端部沿中轴线方向设置有调节对中组件,调节对中组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前叉上端面的第二压紧件(6);第二压紧件(6)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前叉侧面的第三侧方定位座(2);
所述调节对中组件包括支座(10),支座(10)通过铰接设置有对中调节块(11),所述对中调节块(11)设置成U型,对中调节块(11)的底部端通过铰接的与支座(10)相连,对中调节块(11)的上端对称设置两个叉臂,沿两个叉臂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内的外侧端套设有凸台型的加紧块(12);
所述叉臂之间还设置有调节件(16),调节件(16)套设在通孔(15)的内侧端,并延伸设置至加紧块(12)内,通过螺纹与加紧块(12)配合;加紧块(12)的侧面上开设有槽口结构(13),对中调节块(11)的叉臂上开设有与槽口结构(13)对应的螺栓孔(14),螺栓孔(14)内通过螺纹设置有将槽口结构(13)和螺栓孔(14)固定的固定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件(16)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旋转调节件(16)的调节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前对中工位(1)与后对中工位(4)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斗杆或动臂铰接位点的固定支撑座(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紧块(12)与前叉的内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对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座(3)、端部定位座(9)的中轴线与U型的对中调节块(11)的中轴线同轴设置。
CN201921917514.8U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Active CN211136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7514.8U CN211136075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17514.8U CN211136075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36075U true CN211136075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7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17514.8U Active CN211136075U (zh) 2019-11-08 2019-11-08 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36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92389U (zh) 一种板、管通用全位置焊接考试试件支撑定位架
CN210878214U (zh) 一种抱箍加强角焊机
CN21305340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埋构件焊接固定平台
CN209598563U (zh) 多角度焊接施工夹具
CN206982038U (zh) 一种板对板船型角接自动焊设备
CN211136075U (zh) 一种自动对中工装
CN215919520U (zh) 管板焊接机器人
CN201040340Y (zh) 挖掘机斗杆组焊用工装
CN205660328U (zh) 一种半挂车车轴与板簧座焊接工装
CN206010259U (zh) 三轮摩托车电气件安装支架的焊接工装
CN112123285B (zh) 一种焊接刀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04910B (zh) 一种船舶板材智能焊接定位装置
CN213257878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包装箱支架焊接工装
CN208409013U (zh) 一种小车变幅机构机架焊接工装
CN207547990U (zh) 一种焊接定位装置
CN213916748U (zh) 一种装载机机罩铰接座拼焊定位装置
CN220882080U (zh) 一种工装件定位夹具
CN109332973B (zh) 一种半自动化方管组装中的纵向顶紧装置
CN216576192U (zh) 一种平板车锁止机构中锁止块的焊接装置
CN216829438U (zh) 一种用于智能塔机标准节焊接的旋转工装
CN209055089U (zh) 用于重卡转向节三坐标检测的工具
CN210081053U (zh) 挖斗铲背组焊夹具
CN220838762U (zh) 一种汽车后桥壳加工用焊接工装
CN219074755U (zh) 一种摆臂垃圾车用翻转式拼焊工装
CN217149899U (zh) 一种桥梁上部结构梁类钢模板顶部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72500 No.1 Jincheng Road, Wens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c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2500 No.1 Jincheng Road, Wens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JINCHE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after: 272500 No.1 Jincheng Road, Wens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c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2500 No.1 Jincheng Road, Wens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che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