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17540U -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17540U
CN211117540U CN201922281543.6U CN201922281543U CN211117540U CN 211117540 U CN211117540 U CN 211117540U CN 201922281543 U CN201922281543 U CN 201922281543U CN 211117540 U CN211117540 U CN 211117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ft
connecting plate
pull rod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15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Getrag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Getrag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Getrag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15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17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17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17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包括一端转动设置的棘爪、与所述棘爪另外一端啮合或者分离的棘轮、选档轴、安装于所述选档轴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棘爪转动的凸轮组件、执行器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执行器上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设有驱动板,所述选档轴上远离所述凸轮组件一端固设有连接板,所述选档轴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驱动板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两端弯曲设置,所述拉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以及驱动板转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驱动轴与选档轴不同轴,可以增加驻车系统以及执行器的的布置灵活性,同时利用驱动板、拉杆以及连接板之间配合,可以将执行器输出轴的转动传递至选档轴上。

Description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自动变速箱,具体涉及到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行车安全也是现如今非常重要的事,为了提高行车安全,通常会在变速箱内增加驻车系统。
公布号为CN208221575U的中国专利公布一种驻车机构及汽车。驻车机构通过驻车电机输出轴带动凸轮轴旋转,使固定于凸轮轴上的限位件旋转,通过扭簧带动凸轮件旋转,使得棘爪本体上的棘爪回位轴沿凸轮件的异形槽移动,异形槽包括驻车段、呈直线状且偏离凸轮轴中心设置的推程段及休止段。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驻车电机的输出轴和驻车系统的凸轮轴同轴连接,所以驻车系统安装位置与驻车电机的安装位置是对应的,但是现有的变速箱中,整车空间有限,需要优先安装驻车电机来满足变速箱符合整车空间,此时布置驻车系统的位置就很唯一,就会导致变速箱内空间利用方面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执行器在满足整车搭载性的前提下可以任意安装在变速箱端面,同时增强驻车系统布置的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包括一端转动设置的棘爪、与所述棘爪另外一端啮合或者分离的棘轮、选档轴、安装于所述选档轴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棘爪转动的凸轮组件、执行器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执行器上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设有驱动板,所述选档轴上远离所述凸轮组件一端固设有连接板,所述选档轴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驱动板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两端弯曲设置,所述拉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以及驱动板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执行器,执行器带动驱动轴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板转动,驱动板转动会带动拉杆摆动,拉杆摆动进而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带动选档轴转动,进而选档轴上的凸轮组件也会随之转动,凸轮组驱动棘爪转动至与棘轮啮合。驱动板与连接板案通过拉杆连接,拉杆与驱动板以及连接板转动连接,所以当执行器带动驱动轴转动时,驱动板、拉杆以及连接板之间配合,可以将转动传递至选档轴上。将选档轴与驱动轴平行且异轴设置,可以使驻车系统灵活布置,进而使变速箱内的空间利用率更好,同时执行器可以任意安装在变速箱端面以便满足整车搭载性;通过驱动板、连接板以及拉杆之间的配合,可以使驱动轴上的转动传递至选档轴,进而驱动驻车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端部周壁上固设有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块交错设置,两个所述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且大于所述驱动板的厚度,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选档轴的一端以及所述驱动板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贯穿开设且用于所述拉杆的端部通过的连接孔以及贯穿开设且用于所述卡块通过的通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杆端部与卡块可分别穿过连接孔和通槽,此时连接板与驱动板均位于对应的两个卡块之间,进而可以实现拉杆两端部分别与驱动板以及连接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圆柱孔,所述通槽为U型槽,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通槽连通,位于所述驱动板上的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驱动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执行器的输出扭矩相匹配,位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选档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执行器的输出扭矩相匹配,所述拉杆的长度与两个所述连接结构的位置相匹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变连接结构的位置,同时改变拉杆的长度,使拉杆两端可以分别转动连接于驱动板以及连接板上,此时拉杆两端的转动半径也会发生改变,进而可以获得不同的杠杆比。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两端朝向相反方向弯曲设置且弯曲角度为9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板转动时,可以将转动更加充分的传递至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同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选档轴一端的转套、固设于所述转套周壁上的套齿以及固设于所述转套上的凸轮,所述选档轴靠近所述转套一端固设有多个卡接圆柱,所述转套一端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圆柱卡接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套齿端部抵接所述棘爪远离其转动端的一端,所述棘爪靠近所述凸轮一端固设有导向杆,所述凸轮朝向所述导向杆一端贯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导向杆伸入至所述限位孔中,所述选档轴上位于连接板与凸轮之间的周壁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凸轮以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杆带动连接板绕选档轴转动时,可以利用扭簧与凸轮之间的配合带动转套转动,进而可以带动套齿以及凸轮转动,套齿转动可以迫使棘爪端部与棘轮啮合,当需要将棘爪与棘轮分开时,反向转动选档轴,限位孔随之转动,进而可以迫使导向杆朝向远离棘轮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使棘爪与棘轮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一端贯穿开设有卡孔,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选档轴一端侧壁上固设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有U槽,所述扭簧一端插接于所述卡孔内,另外一端卡接于所述U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扭簧两端分别与凸轮以及连接板固定连接,扭簧可以使轴套不易于朝向连接板移动,卡接圆柱与卡接槽配合使转套不会远离连接板移动,进而使转套位置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选档轴与驱动轴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两个水平设置的轴线上,一方面可以使驻车系统的布置更加灵活,再者执行器可以满足整车的搭载性且可以任意安装在变速箱端面上,然后通过拉杆将驱动板与连接板连接,驱动板上的转动传递至拉杆,拉杆再将其传递至连接板上,通过驱动板、拉杆以及连接板之间的配合,使执行器可以驱动驻车系统;
2、通过将拉杆端部以及卡块分别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和通槽,可以使驱动板以及连接板位于对应的两个卡块之间,进而可以实现拉杆两端分别与连接板以及驱动板转动连接;
3、通过改变连接板上或者驱动板上连接孔以及通槽的开设位置,可以改变连接板或驱动板转动时的受力扭矩,进而可以获得相应的杠杆比,以适应执行器的输出扭矩,吉尔可以降低执行器的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中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中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中凸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中棘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执行器;2、驱动轴;3、驱动板;4、选档轴;5、拉杆;6、连接板;7、连接孔;8、通槽;9、卡块;10、转套;11、凸轮;12、套齿;13、卡接槽;14、卡接圆柱;15、限位孔;16、卡孔;17、L型板;18、U槽;19、扭簧;20、棘爪;21、棘轮;22、连接销;23、平滑轨道;24、长斜轨道;25、短斜轨道;26、凸块;27、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包括执行器1、选档组件以及锁止组件,其中,执行器1的输出端设有驱动轴2,执行器1可驱动驱动轴2转动。驱动轴2上固设有驱动板3,驱动轴2贯穿驱动板3一端设置,驱动轴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驱动板3。
选档组件包括选档轴4、拉杆5以及凸轮组件,其中,选档轴4的长度方向与驱动轴2的长度方向平行,选档轴4与驱动轴2之间有间隙,选档轴4靠近执行器1设置且与驱动轴2位于执行器1的同一侧。选档轴4靠近执行器1一端固设有连接板6,选档轴4与连接板6一端固定连接,选档轴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连接板6较大端面,连接板6与执行器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驱动板3与执行器1之间的垂直距离。
拉杆5为圆柱杆,拉杆5两端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弯折90°设置,拉杆5弯折处呈弧形。拉杆5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驱动板3远离驱动轴2一端以及连接板6远离选档轴4一端。
参照图1和图3,结合图4,驱动板3与拉杆5连接处以及连接板6与拉杆5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孔7以及通槽8,其中,两个连接孔7分别贯穿驱动板3以及连接板6设置,连接孔7的轴径等于拉杆5端部的轴径;通槽8分别贯穿驱动板3以及连接板6设置,通槽8与连接孔7连通。驱动板3上的连接孔7以及连接槽视情况开设于驱动板3上合适的位置处,以至于可以改变连接孔7和通槽8两者与驱动轴2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通过改变连接孔7以及通槽8的位置来改变拉杆5上与驱动板3连接一端的旋转半径;连接上的连接孔7以及连接槽视情况开设于连接板6上合适的位置处,以至于可以改变连接孔7和通槽8两者与选档轴4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通过改变连接孔7以及通槽8的位置来改变拉杆5上与连接板6连接的一端的旋转半径,当连接孔7以及通槽8的位置改变时,拉杆5长度对应改变。通过调节拉杆5两端的旋转半径,可以获得不同的杠杆比,进而可以调节驻车系统传导到电子执行器1端的输出扭矩,降低电子执行器1的负载,增加了电子执行器1的可选择性。
结合图5,拉杆5两端周壁上均交错180°固设有两个卡块9,卡块9较大端平行于拉杆5的端部轴线,两个卡块9之间存在间隙,其中,靠近驱动板3的两个卡块9之间的间隙大于驱动板3的厚度;靠近连接板6的两个卡块9之间的间隙大于连接板6的厚度,卡块9的厚度小于通槽8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将拉杆5端部对准连接孔7,同时将拉杆5端部的卡块9对准通槽8,靠近驱动板3的拉杆5端部和卡块9可分别通过连接孔7以及通槽8穿过驱动板3,进而使驱动板3位于两个卡块9之间,实现拉杆5端部与驱动板3转动连接;靠近连接板6的拉杆5端部和卡块9可分别通过连接孔7以及通槽8穿过连接板6,进而使连接板6位于两个卡块9之间,实现拉杆5端部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
参照图1和图6,凸轮组件位于选档轴4远离连接板6一端,凸轮组件包括转套10、凸轮11以及套齿12,其中,转套10同轴转动设置于选档轴4上远离连接板6一端,轴套远离连接板6一端开设有两个贯穿轴套侧壁的卡接槽13,两个卡接槽13位于轴套同一轴径上。选档轴4远离连接板6一端周壁上固设有两个卡接圆柱14,两个卡接圆柱14位于选档轴4同一轴径上,卡接圆柱14的轴径小于卡接槽13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两个卡接圆柱14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接槽13内。选档轴4转动可以通过卡接圆柱14与卡接槽13的配合带动轴套转动。轴套周壁一体固设有一个套齿12,套齿12截面呈梯形设置且套齿12远离轴套一端较小。
凸轮11固设于转套10周壁上靠近连接板6一端且凸轮11与套齿12靠近连接板6一端一体连接,凸轮11较大端面垂直于选档轴4轴线,凸轮11端部贯穿开设有限位孔15,凸轮11上远离套齿12一侧贯穿开设有卡孔16,限位孔15呈不规则形状设置,限位孔15自凸轮11上靠近套齿12较小端开设至凸轮11上靠近卡孔16处。连接板6上靠近选档轴4且背向卡孔16一侧上一体设置有L型板17,L型板17与连接板6之间形成有U槽18,U槽18的开口背向选档轴4设置。选档轴4上于连接板6以及凸轮11之间套设有扭簧19,扭簧19一端卡接于卡孔16内,另外一端卡接于U槽18内。转套10卡在卡接圆柱14以及扭簧19之间,利用扭簧19与卡接圆柱14的配合可以将转套10的位置固定。
参照图1,锁止组件包括棘爪20以及棘轮21,其中,棘轮21与设置于机壳(图中未示出)内的输出轴(图中未示出)连接,棘轮21的轴线与选档轴4的轴线平行,棘轮21的周壁正对套齿12设置。机壳内转动设置有连接销22,棘爪20一端固定套装于连接销22上,连接销22转动时可以带动棘爪20转动。棘爪20的转动平面与棘轮21的轴线垂直,棘爪20远离连接销22一端位于套齿12和棘轮21之间,当棘爪20绕连接销22转动时,棘爪20远离连接销22且靠近棘轮21一侧可与棘轮21啮合。
参照图1和图7,棘爪20远离连接销22一端且背向棘轮21的一侧切除形成有用于套齿12移动的运行轨道,运行轨道包括平滑轨道23、长斜轨道24以及短斜轨道25,长斜轨道24两端分别与平滑轨道23以及短斜轨道25连接。平滑轨道23位于棘爪20背向棘轮21一侧,平滑轨道23远离连接销22一端与长斜轨道24一端连接,长斜轨道24朝向棘轮21倾斜设置且与平滑轨道23之间的角度为钝角,长斜轨道24另外一端与短斜轨道25一端连接,短斜轨道25朝向套齿12设置且短斜轨道25与长斜轨道24之间的角度为钝角设置,短斜轨道25远离长斜轨道24一端与棘爪20远离连接销22一端连接。当驻车系统处于非P档状态时,套齿12较小端部与短斜轨道25抵接,此时棘爪20与棘轮21之间脱离。
参照图1和图7,棘爪20背向棘轮21一侧且靠近平滑轨道23处固设有凸块26,凸块26内嵌设有导向杆27,导向杆27为圆柱杆,导向杆27的轴线与选档轴4的轴线平行。限位孔15远离轴套的一侧壁背向轴套呈不规则弯曲设置。导向杆27远离凸块26一端伸入至限位孔15内,导向杆27周壁抵接限位孔15远离轴套的侧壁上。当驻车系统为非P档状态时,导向杆27位于限位孔15内靠近卡孔16一侧且导向杆27的周壁与限位孔15的侧壁抵接,当需要转换至P档驻车时,选档轴4转动,选档轴4通过连接板6带动转套10转动,进而带动套齿12延长斜轨道24滑移至平滑轨道23中,同时导向杆27延限位孔15的侧壁运动至靠近套齿12,套齿12滑移时可以迫使棘爪20与棘轮21啮合。当需要转换为非P档状态时,向相反方向转动选档轴4,进而可以使凸轮11向相反反向转动,此时限位槽的侧壁会迫使导向杆27朝向远离棘轮21的方向摆动,进而带动棘爪20脱离棘轮2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效果为:
确定好执行器1的输出扭矩后,根据此扭矩确定好驱动板3上以及连接板6上的连接孔7和通槽8的开设位置,然后将拉杆5两端穿过连接孔7,通过卡块9与通槽8的配合可以使拉杆5两端分别与驱动板3和连接板6转动连接,连接孔7和通槽8的位置均可改变,可以使拉杆5两端的转动半径改变,进而可以获得与执行器1输出扭矩相适配的杠杆比,使驻车系统传导到电子执行器1端的输出扭矩与执行器1适应,降低电子执行器1的负载,增加了电子执行器1的可选择性。驱动轴2与选档轴4平行设置且不同轴,此设置可以使执行器1与驻车系统之间的位置关系互不牵制,使驻车系统的布置变得灵活,进而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执行器1的布置也变得灵活,执行器1可以在满足整车搭载性的前提下任意安装于变速箱端面。将执行器1输出轴与驱动轴2连接,启动执行器1,执行器1带动驱动轴2转动,驱动轴2带驱动板3转动,驱动板3带动拉杆5摆动,拉杆5另外一端带动里连接板6转动,进而带动选档轴4转动,通过驱动板3、拉杆5以及连接板6之间的配合,可以将执行器1输出轴的转动传递至选档轴4,使选档轴4转动,选档轴4转动可以通过卡接圆柱14与卡接槽13的配合使轴套转动,轴套转动带动套齿12以及凸轮11转动,进而可以实现棘爪20与棘轮21啮合或分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包括一端转动设置的棘爪、与所述棘爪另外一端啮合或者分离的棘轮、选档轴、安装于所述选档轴上且用于驱动所述棘爪转动的凸轮组件、执行器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执行器上的驱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上固设有驱动板,所述选档轴上远离所述凸轮组件一端固设有连接板,所述选档轴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驱动板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两端弯曲设置,所述拉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以及驱动板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端部周壁上固设有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块交错设置,两个所述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且大于所述驱动板的厚度,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选档轴的一端以及所述驱动板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贯穿开设且用于所述拉杆的端部通过的连接孔以及贯穿开设且用于所述卡块通过的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圆柱孔,所述通槽为U型槽,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通槽连通,位于所述驱动板上的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驱动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执行器的输出扭矩相匹配,位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选档轴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执行器的输出扭矩相匹配,所述拉杆的长度与两个所述连接结构的位置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两端朝向相反方向弯曲设置且弯曲角度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组件包括同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选档轴一端的转套、固设于所述转套周壁上的套齿以及固设于所述转套上的凸轮,所述选档轴靠近所述转套一端固设有多个卡接圆柱,所述转套一端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接圆柱卡接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套齿端部抵接所述棘爪远离其转动端的一端,所述棘爪靠近所述凸轮一端固设有导向杆,所述凸轮朝向所述导向杆一端贯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导向杆伸入至所述限位孔中,所述选档轴上位于连接板与凸轮之间的周壁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凸轮以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一端贯穿开设有卡孔,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选档轴一端侧壁上固设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形成有U槽,所述扭簧一端插接于所述卡孔内,另外一端卡接于所述U槽内。
CN201922281543.6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Active CN211117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1543.6U CN211117540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1543.6U CN211117540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17540U true CN211117540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0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1543.6U Active CN211117540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17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4371A (zh) 一种驻车换挡机构
CN108930789B (zh) 一种简易电子式驻车机构
CN211117540U (zh) 一种增加传动装置的新型驻车系统
CN212804189U (zh) 自动变速器换挡塔驱动式驻车机构
CN208951286U (zh) 驻车执行机构及驻车机构和车辆
CN205918888U (zh) 一种自动驻车机构
CN210371891U (zh) 一种基于纯电动汽车的两档变速器
CN201866179U (zh) 正反向超越离合变挡机构
CN209972427U (zh) 一种车辆电子驻车制动动力装置及车辆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CN201982642U (zh)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驻车驱动机构
CN116557475A (zh) 一种驱动器
CN209146314U (zh) 一种驻车机构和车辆
CN112431904A (zh) 一种带无极变速的电动车驱动系统
CN114811035A (zh) 适用于汽车两挡变速箱的换挡机构
CN1916439A (zh) 双向驱动器
CN112128370A (zh) 一种减速器驻车机构及车辆
CN217481392U (zh) 一种无级变速发动机
CN215284221U (zh) 半轴总成及车辆传动结构
CN211550511U (zh) 一种变速箱驻车机构
CN220615453U (zh) 一种载人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和电动车
CN113431871B (zh) 一种单向传动齿轮结构
CN2671952Y (zh) 三轮摩托车倒档器
CN212251080U (zh) 变速器的换档机构
KR100414011B1 (ko) 자동변속기용 파킹시스템
CN115013488A (zh) 一种电动车用齿轮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00 no.239 houguanhu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feng Dingxi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239 houguanhu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GETRAG TRANSMISSIO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1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339 Zhuanya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ix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239 houguanhu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Dingxi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