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8866U -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8866U
CN211028866U CN201920763507.0U CN201920763507U CN211028866U CN 211028866 U CN211028866 U CN 211028866U CN 201920763507 U CN201920763507 U CN 201920763507U CN 211028866 U CN211028866 U CN 211028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ate
press
linear guide
heat s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35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姜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Ran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Ran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Ran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Ranzho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35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8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8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8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包括:设有下压模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立柱,其顶端固定有横梁,横梁侧面设置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滑块能被固定在横梁一端的第一气缸驱动以在直线导轨上移动;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气缸,其活塞杆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连接有压力棒,其下端形成压入冲头,压入冲头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吸取散热器卡扣的吸附元件;当滑块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底板的上方时,压入冲头位于下压模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散热器卡扣的压入组装。

Description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卡扣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现有的散热器卡扣组装大多采用人工组装、单工站压入结构。然而,这种方式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散热器卡扣的压入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包括:
底板,其上表面设置有下压模;
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边缘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侧面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被固定在所述横梁一端的第一气缸驱动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移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多个压力棒,所述压力棒的下端形成压入冲头,所述压入冲头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吸取散热器卡扣的吸附元件;
当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时,所述压入冲头位于所述下压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能带动所述压入冲头朝向或远离所述下压模移动。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轨槽,所述轨槽中嵌入楔形推块;所述楔形推块的上表面为倾斜的楔形面,所述楔形推块的楔形面顶触所述下压模的下表面;所述楔形推块被设置在所述底板边缘的第三气缸驱动以在所述轨槽中移动。
优选地,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中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所述下压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板下方,且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止挡圈;所述连接轴外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顶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顶固所述止挡圈。
优选地,所述下压模截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凸字形,所述下压模的中间部位形成压头,两端部位形成位于所述压头两侧的连接部;每个所述下压模对应两个所述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将所述底板架离高出地面。
优选地,所述直线导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块面对所述直线导轨的表面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直线导轨相对应的轨道槽,所述直线导轨嵌设在对应的所述轨道槽中;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轨道槽挂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横梁背对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设置有气缸缓冲组件,所述气缸缓冲组件包括肋板和弹性件,所述肋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横梁背对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侧面,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肋板面对所述第一气缸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横梁的侧面靠近所述气缸缓冲组件的位置处设置有止挡块;当所述滑块被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而朝向所述气缸缓冲组件移动时,所述弹性件先于所述止挡块与所述滑块接触。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下压板,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二穿孔,所述下压板的边缘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多个所述压力棒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二穿孔中,且固定在对应所述固定孔中;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中穿设有止推轴,所述止推轴的下端顶固在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上端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推轴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顶固在所述止挡件的下表面,下端顶固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止推轴为两个,所述止挡件为连接两个所述止推轴上端的连接杆;所述止推轴外套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顶固在所述直线轴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通过由压入冲头来吸附待压入的散热器卡扣,并在压入冲头的下方设置与之相对应的下压模,通过压力设备下压压力棒,将吸附在压入冲头上的待压入的散热器卡扣压入压盘的压入孔中。如此,实现散热器卡扣的自动装配和压入。实践证明,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可实心散热器卡扣低成本高效率的压入组装。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包括:上表面设置有下压模1的底板2,底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框架3,支撑框架3用于将底板2架离高出地面。同时,支撑框架3还作为整个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的支撑构件。
底板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多个轨槽202,每个轨槽202中对应嵌入楔形推块4。述楔形推块4的上表面为倾斜的楔形面。楔形推块4的楔形面顶触下压模1的下表面,楔形推块4被设置在底板2边缘的第三气缸5驱动以在对应的轨槽202中移动。
这样,下压模1在楔形推块4倾斜的楔形面的顶触作用下可在底板2的上表面上下浮动。当下压模1被楔形推块4倾斜的楔形面顶触而高出底板2的上表面时,此时可执行散热器卡扣的压入操作。
进一步地,底板2设置有第一穿孔201,第一穿孔201中活动穿设有连接轴6,连接轴6的上端与下压模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轴6的下端延伸至底板2下方。且连接轴6的下端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止挡圈,连接轴6外套设有螺旋式或者矩形式的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的上端顶固底板2的下表面,下端顶固止挡圈。
如此,在完成散热器卡扣的压入操作后,第三气缸5驱动楔形推块4从对应的轨槽202中移出时,下压模1在第一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模1截面可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凸”字形。从而,下压模1较高的中间部位形成压头101,较低的两端部位形成位于压头101两侧的连接部102。并且,每个下压模1对应两个连接轴6,两个连接轴6分别与两个连接部102固定连接。由此,可使下压模1均匀受力,保持平衡。
底板2上表面边缘设置有立柱8,立柱8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横梁9,横梁9的侧面可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设置有直线导轨10,直线导轨10上设置有滑块11,滑块11能被固定在横梁9一端的第一气缸12驱动以在直线导轨10上移动。优选地,直线导轨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直线导轨10平行设置。滑块11面对直线导轨10的表面设置有与两个直线导轨10相对应的轨道槽,直线导轨10嵌设在对应的轨道槽中。并且,滑块11通过轨道槽挂接在直线导轨10上。
滑块11上设置有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向下延伸,并可沿垂直方向上下伸缩移动。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15。固定板15连接有多个压力棒16,压力棒16的下端形成压入冲头17,压入冲头17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吸取散热器卡扣的吸附元件18。压入冲头17的下端设置的吸附元件18可以为φ2cm×H3cm的呈圆柱体状的磁铁。
当滑块11在第一气缸12的驱动下移动至底板2的上方时,压入冲头17位于下压模1的正上方;第一气缸12能带动压入冲头17朝向或远离下压模1移动。具体的,下压模1上可放置具有多个压入孔的压盘,当压入冲头17顶触对应的下压模1上时,压盘被夹持在压入冲头17和下压模1之间。压入冲头17对应压入孔,此时压力设备(例如可以为液压机)向压力棒16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将吸附在压入冲头17上的散热器卡扣压入对应的压入孔中。
滑块11在第一气缸12的驱动下移动至底板2上方的位置为压入位置,即如图1所示意的位置。当完成散热器卡扣的压入后,需要重新上料,使压入冲头17的下端获取散热器卡扣。此时,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缩回,提升压入冲头17。随后,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缩回,驱动滑块11移动至偏离下压模1的上料位置。当滑块11处于上料位置时,滑块11沿垂直方向不与下压模1相对应。此时,压入冲头17的上料将不会被下压模1干涉,从而保证上料能够顺畅的进行。
当完成压入冲头17的上料后,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伸出延长,将滑块11推向压入位置。为了对滑块11的移动进行减速和限位,保证滑块11能够准确的停在压入位置,横梁9上设置有气缸缓冲组件19和止挡块20。
具体的,气缸缓冲组件19设置在横梁9背对第一气缸12的端部,其包括肋板191和弹性件192。肋板19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垂直设置在横梁9背对第一气缸12的端部侧面,弹性件192设置在肋板191面对第一气缸12的表面上。弹性件192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弹性阻尼器。
止挡块20设置在横梁9的侧面靠近气缸缓冲组件19的位置处。并且,当滑块11被第一气缸12驱动而朝向气缸缓冲组件19移动时,弹性件192先于止挡块20与滑块11接触。具体可以为,如图1所示,弹性件192的端部延伸至止挡块20的右边。这样,当滑块11朝向气缸缓冲组件19移动时,会先触碰到弹性件192,弹性件192被滑块11压缩而对滑块11产生回弹力,从而使得滑块11移动速度减慢。随后,滑块11继续压缩弹性件192,直至触碰到止挡块20,彻底停止移动。此时,滑块11即移动到压入位置。
承接上文描述,当执行散热器卡扣压入操作时,压盘被夹持在压入冲头17和下压模1之间。当完成一个周期的散热器卡扣的压入后,需旋转压盘,使尚未压入散热器卡扣的压入空转至压入冲头17和下压模1之间。
因此,为了不干涉压盘的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将可夹持压盘的压入冲头17和下压模1设计成可回缩式的。即,当完成一个周期的散热器卡扣的压入后,需旋转压盘,上抬压入冲头17时,下压模1向下回缩,压入冲头17向上回缩。夹持压盘的压入冲头17和下压模1之间形成缝隙,压盘即可顺利的实现旋转。
其中,下压模1向下回缩已在上文阐述,在此不作赘述。
而下压模1向下回缩的方式为,固定板15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下压板21,固定板15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二穿孔152,下压板21的边缘设置有与多个第二穿孔152相对应的固定孔211。多个压力棒16活动穿设在第二穿孔152中,且固定在对应固定孔211中。
固定板15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穿孔,第三穿孔中穿设有止推轴22,止推轴22的下端顶固在下压板21的上表面,上端设置有止挡件23。止推轴22外套设有螺旋式或者矩形式的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的上端顶固在止挡件23的下表面,下端顶固固定板15的上表面。
第二弹簧2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完成一个周期的散热器卡扣的压入后,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收缩,压入冲头17上抬。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24向止挡件23施加向上的弹性复位力,与止挡件23相固定的止推轴22在该向上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动,进而带动下压板21一起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压入冲头17向上回缩。
在本实施例中,止推轴22为两个,止挡件23为连接两个止推轴22上端的连接杆。此外,止推轴22外套设有直线轴承25,直线轴承25设置在固定板15的上表面,第二弹簧24的下端顶固在直线轴承25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通过由压入冲头17来吸附待压入的散热器卡扣,并在压入冲头17的下方设置与之相对应的下压模1,通过压力设备下压压力棒16,将吸附在压入冲头17上的待压入的散热器卡扣压入压盘的压入孔中。如此,实现散热器卡扣的自动装配和压入。实践证明,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可实心散热器卡扣低成本高效率的压入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1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其上表面设置有下压模;
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边缘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侧面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被固定在所述横梁一端的第一气缸驱动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移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多个压力棒,所述压力棒的下端形成压入冲头,所述压入冲头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吸取散热器卡扣的吸附元件;
当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底板的上方时,所述压入冲头位于所述下压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能带动所述压入冲头朝向或远离所述下压模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轨槽,所述轨槽中嵌入楔形推块;所述楔形推块的上表面为倾斜的楔形面,所述楔形推块的楔形面顶触所述下压模的下表面;所述楔形推块被设置在所述底板边缘的第三气缸驱动以在所述轨槽中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中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所述下压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板下方,且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止挡圈;所述连接轴外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顶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顶固所述止挡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模截面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凸字形,所述下压模的中间部位形成压头,两端部位形成位于所述压头两侧的连接部;每个所述下压模对应两个所述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将所述底板架离高出地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块面对所述直线导轨的表面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直线导轨相对应的轨道槽,所述直线导轨嵌设在对应的所述轨道槽中;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轨道槽挂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背对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设置有气缸缓冲组件,所述气缸缓冲组件包括肋板和弹性件,所述肋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横梁背对所述第一气缸的端部侧面,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肋板面对所述第一气缸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侧面靠近所述气缸缓冲组件的位置处设置有止挡块;当所述滑块被所述第一气缸驱动而朝向所述气缸缓冲组件移动时,所述弹性件先于所述止挡块与所述滑块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下压板,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第二穿孔,所述下压板的边缘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多个所述压力棒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二穿孔中,且固定在对应所述固定孔中;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中穿设有止推轴,所述止推轴的下端顶固在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上端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推轴外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顶固在所述止挡件的下表面,下端顶固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轴为两个,所述止挡件为连接两个所述止推轴上端的连接杆;所述止推轴外套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顶固在所述直线轴承上。
CN201920763507.0U 2019-05-26 2019-05-26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Active CN211028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3507.0U CN211028866U (zh) 2019-05-26 2019-05-26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3507.0U CN211028866U (zh) 2019-05-26 2019-05-26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8866U true CN211028866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40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3507.0U Active CN211028866U (zh) 2019-05-26 2019-05-26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88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2813A (zh) * 2019-05-26 2019-07-26 昆山冉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CN112518793A (zh) * 2020-10-14 2021-03-19 爱威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之间卡扣的自动装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2813A (zh) * 2019-05-26 2019-07-26 昆山冉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CN112518793A (zh) * 2020-10-14 2021-03-19 爱威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之间卡扣的自动装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28866U (zh)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CN210877011U (zh) 一种侧向冲孔冲压机构
CN101695809B (zh) 橡胶波纹管机械密封装配机
CN110052813A (zh) 散热器卡扣自动压入机构
CN113477817A (zh) 一种冲压装置
CN117139470A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壳体的预固定冲压设备
CN107932025A (zh) 一种应用在卡环压入机上的压入机构
CN217665889U (zh) 一种汽车异形件加工用冲压模具
CN214417939U (zh) 随动定位机构、上定位装置及激光焊接设备
CN213495884U (zh) 一种冲压型零件加工装置
CN212147169U (zh) 一种混炼胶用的平板硫化机
CN210060894U (zh) 浮动压紧机构
CN108723186B (zh) 一种液压机
CN110405126B (zh) 一种支撑环生产锻压装置
CN212884574U (zh) 液压冲床
CN216801266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的厚板冲压装置
CN216461255U (zh) 一种具有物料弹出装置的冲压模具
CN218856109U (zh) 一种分度盘压装机构
CN213350422U (zh) 一种筒机前盖用冲孔治具
CN216857961U (zh) 一种金属板材的冲压模具
CN218925896U (zh) 一种不锈钢孔板冲孔机构
CN220461768U (zh) 一种凸台拉拔模
CN219119055U (zh) 窗框组装平台
CN216398867U (zh) 一种夹持效率高的油缸缸体夹具
CN216523501U (zh) 一种轴承保持架压坡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