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0748U -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 Google Patents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0748U
CN210970748U CN201921557445.4U CN201921557445U CN210970748U CN 210970748 U CN210970748 U CN 210970748U CN 201921557445 U CN201921557445 U CN 201921557445U CN 210970748 U CN210970748 U CN 210970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racket
mounting
plate
passenger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74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Qingdao BYD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Qingdao BYD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Qingdao BYD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574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0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0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0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该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座椅支撑支架、第二座椅支撑支架以及座椅安装支架,座椅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安装在客车侧围上,第二部分用于安装在客车底盘上,座椅安装支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座椅支撑支架的一端用于与客车座椅连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第二座椅支撑支架的一端用于与客车座椅连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座椅安装支架不仅可以实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和第二座椅支撑支架与客车侧围和客车底盘的连接,还建立了客车侧围和客车底盘之间的连接,提高了客车侧围与客车底盘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客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使用该客车座椅安装组件的客车。
背景技术
客车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起着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作用,由于客车比个人车辆更经济且节省能耗,许多国家都优先发展客车。
公告号为CN207156994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公交座椅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底部的横梁和倾斜设置的斜撑柱,横梁支撑座椅底部并通过第一固定板与车身侧围固定连接,斜撑柱的一端与座椅底部固定,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与底盘固定,从而实现对座椅的支撑。由于横梁和斜撑柱分别与车身侧围和底盘连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在车身侧围和底盘上,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只能起到固定横梁和斜撑柱的作用,功能单一,无法对车身侧围和底盘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行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使用该客车座椅安装组件的客车,该客车座椅安装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客车座椅的安装,还能提高客车侧围和客车底盘之间的连接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座椅支撑支架、第二座椅支撑支架以及座椅安装支架,所述座椅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安装在客车侧围上,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安装在客车底盘上,所述座椅安装支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的一端用于与客车座椅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客车座椅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内部连通的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长孔以与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部连通的第二长孔,所述第二长孔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长孔以与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长孔、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并与所述第一螺母紧固,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止挡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内壁上,以将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紧固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长孔、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并与所述第二螺母紧固,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止挡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内壁上,以将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紧固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连接部、以及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上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客车座椅靠近所述客车侧围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客车座椅远离所述客车侧围的一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底板、以及形成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客车侧围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靠近所述客车侧围的一侧,所述第一长孔形成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客车座椅安装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三紧固件与所述客车侧围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紧固件与所述底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为L形且包括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通过所述第三紧固件与所述客车侧围连接,所述水平支架通过所述第四紧固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朝向所述客车侧围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板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构造为与所述客车侧围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竖直板、水平板以及斜板,所述竖直板从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水平板从所述竖直板的下端朝向背离所述客车侧围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斜板连接在所述竖直板与所述水平板之间并与所述竖直板和水平板围成三角形,所述第二长孔形成在所述斜板上,所述竖直板通过第五紧固件与所述客车侧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为L形且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水平部之间,所述水平部安装在所述客车底盘上并用于支撑客车地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形成为Z字形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与所述客车座椅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包括在所述客车座椅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延伸的支架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在所述客车座椅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座椅安装支架上形成有与第一座椅支撑支架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与第二座椅支撑支架连接的第二安装部,且座椅安装支架一体成型并安装在客车侧围和客车底盘上,这样一方面座椅安装支架可以实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和第二座椅支撑支架与客车侧围和客车底盘的连接,另一方面还建立了客车侧围和客车底盘之间的连接,提高了客车侧围与客车底盘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客车,包括上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的一端与客车座椅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座椅安装支架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客车座椅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座椅安装支架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还示出了客车座椅、客车侧围及客车底盘;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的后视图,其中,还示出了客车座椅、客车侧围及客车底盘;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座椅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第一装饰盖板和第二装饰盖板;
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座椅安装支架的正视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D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座椅支撑支架 11 第一支架
12 第二支架 13 第三支架
2 第二座椅支撑支架 21 支架本体
22 第一安装板 23 第二安装板
3 座椅安装支架 31 第一安装部
311 第一长孔 312 顶板
313 底板 314 第一侧板
315 第二侧板 32 第二安装部
321 第二长孔 322 竖直板
323 水平板 324 斜板
33 连接部 331 第一连接板
332 第二连接板 333 第三连接板
34 第一装饰盖板 341 第一卡接部
342 第一止挡面 35 第二装饰盖板
351 第二卡接部 352 第二止挡面
353 第一搭接边 354 第二搭接边
36 竖直部 37 水平部
4 第一紧固件 41 第一螺栓
42 第二螺母 5 第二紧固件
51 第二螺栓 52 第二螺母
6 固定支架 61 水平支架
62 竖直支架 71 第三紧固件
72 第四紧固件 73 第五紧固件
8 装饰侧板
100 客车侧围 200 客车底盘
300 客车地板 400 客车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通常是相对于客车正常行驶状态而言的,具体地,在客车正常行驶时,朝向客车顶棚的方向为“上”,朝向客车底盘的方向为“下”,朝向客车车头的方向为“前”,朝向客车车尾的方向为“后”,客车的上下为“竖直”,客车的左右为“水平”,“内、外”是指相应部件或结构轮廓的内外。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以及座椅安装支架3,座椅安装支架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安装在客车侧围100上,第二部分用于安装在客车底盘200上,座椅安装支架3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的一端用于与客车座椅400连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安装部31上,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的一端用于与客车座椅400连接,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安装部32上。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和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实现了对客车座椅400的支撑,座椅安装支架3实现了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和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与客车侧围100和客车底盘200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座椅安装支架3上形成有与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连接的第一安装部31和与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连接的第二安装部32,且座椅安装支架3一体成型并安装在客车侧围100和客车底盘200上,这样一方面座椅安装支架3可以实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和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与客车侧围100和客车底盘200的连接,另一方面还建立了客车侧围100和客车底盘200之间的连接,提高了客车侧围100与客车底盘20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
这里,座椅安装支架3可以由铝制成,从而使座椅安装支架3可以通过挤压工艺一体成型,且便于实现座椅安装支架3的轻量化。或者,座椅安装支架3也可以由其他金属材料制成,例如由钢制成,从而可以通过辊压工艺、注模工艺一体成型。
需要注意的是,上文及下文提及的客车可以是城市公交客车、公路客车、旅行客车、铁路客车、游览客车及校车等,本公开对客车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例如,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31形成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安装部31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部31的内部连通的第一长孔311,第一长孔311沿第一安装部31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第一紧固件4穿过第一长孔311以与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连接;第二安装部32形成为中空结构,且第二安装部32上开设有与第二安装部32的内部连通的第二长孔321,第二长孔321沿第二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第二紧固件5穿过第二长孔321以与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连接。由于第一长孔311和第二长孔321分别沿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长孔311和第二长孔321内的任意位置,从而使得客车座椅400的位置能够沿第一长孔311和第二长孔321的长度方向进行调节。这里,第一安装部31的长度方向可以而与第二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可以均为客车的前后方向(即,客车的长度方向),从而使客车座椅400的位置能够沿客车的前后方向进行调节。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客车侧围100或客车底盘200上打孔并攻丝后再利用紧固件连接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与客车侧围100或第二支撑支架与客车底盘200,这样在需要更换客车座椅400时攻丝螺纹容易损坏,从而影响更换后的客车座椅400的固定,在需要调整客车座椅400位置时,之前的孔会暴露,从而影响车内美观度。然而在本公开中,由于第一长孔311和第二长孔321分别沿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长孔311和第二长孔321的任意位置均能供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穿过,从而更加便于客车座椅400的更换和位置调整。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紧固件4包括第一螺栓41和第一螺母42,第一螺栓41的杆部依次穿过第一长孔311、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并与第一螺母42紧固,第一螺栓41的头部止挡在第一安装部31的内壁上,以将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紧固在第一安装部31上。第二紧固件5包括第二螺栓51和第二螺母52,第二螺栓51的杆部依次穿过第二长孔321、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并与第二螺母52紧固,第二螺栓51的头部止挡在第二安装部32的内壁上,以将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紧固在
第二安装部32上。由于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内部中空,在安装时可以使第一螺栓41从第一安装部31的两端进入第一安装部31内,且第一螺栓41的杆部伸出于第一长孔311,以便于与位于第一安装部31外的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和第一螺母42连接;使第二螺栓51从第二安装部32的两端进入第二安装部32内,且第二螺栓51的杆部伸出于第二长孔321,以便于与位于第二安装部32外的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和第二螺母52连接。换言之,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内部中空,且第一长孔311与第一安装部31的内部连通,第二长孔321与第二安装部32的内部连通,从而提供了第一螺栓41和第二螺栓51的安装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也可以为自攻螺钉或铆钉。
如图2所示,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座椅安装支架3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连接部33、以及形成在连接部33上的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分别位于连接部33的上下两端,座椅安装支架3的第二部分连接于第二安装部32。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远离第一安装部31的一端用于与客车座椅400靠近客车侧围100的一侧连接,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远离第二安装部32的一端用于与客车座椅400远离客车侧围100的一侧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在座椅安装支架3的上端与客车座椅400靠近客车侧围100的一端之间延伸,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在座椅安装支架3的下端(即客车侧围100的下端)与客车座椅400远离客车侧围100的一端之间延伸,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倾斜设置并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并且,由于座椅安装支架3的第二部分连接于第二安装部32,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安装在第二安装部32上,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与座椅安装支架3的安装位置即为客车侧围100与客车底盘200之间的过渡位置,从而使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能够尽量不占用客车座椅400下方的空间,便于乘客将随身携带的物品放置到客车座椅400下方,且便于对客车座椅400下方的空间进行清扫。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可以形成在座椅安装支架的第一部分上,第二安装部可以形成在座椅安装支架的第二部分上,从而使第一座椅支撑支架通过第一安装部连接客车侧围,第二支撑支架通过第二安装部连接客车底盘,第二支撑支架可以大致垂直地安装在客车座椅下方,从而提高第二支撑支架对客车座椅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图5所示,第一安装部31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312、底板313、以及形成在顶板312与底板313之间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314和第二侧板315,第一侧板314位于第一安装部31远离客车侧围100的一侧,第二侧板315位于第一安装部31靠近客车侧围100的一侧,第一长孔311形成在顶板312上,客车座椅安装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6,固定支架6的一端通过第三紧固件71与客车侧围100连接,固定支架6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紧固件72与底板313连接。由于顶板312和底板313是相对设置的,且第一长孔311形成在顶板312上,因此在将座椅安装支架3的第一部分安装在客车侧围100上时,可以先通过第三紧固件71将固定支架6固定在客车侧围100上,再使第四紧固件72穿过第一长孔311并穿过底板313与固定支架6固定,以利用第一长孔311和第一部分内部的中空结构为第四紧固件72提供装配空间,从而更加便于座椅安装支架3的装配,并且,可以避免第四紧固件72外露影响车辆内部的美观度。
可选地,顶板312和底板313可以相互平行,第一侧板314和第二侧板315可以相互平行,以使第一安装部31的横截面形成为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或者,第一安装部31的横截面也可以形成为梯形。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固定支架6可以为L形且包括水平支架61和竖直支架62,竖直支架62通过第三紧固件71与客车侧围100连接,水平支架61通过第四紧固件72与底板313连接,竖直支架62和水平支架61形成的夹角空间可以为第三紧固件71提供装配空间。连接部33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板331、第二连接板332以及第三连接板333,第一连接板331从第一侧板314的下端向下延伸,第二连接板332从第一连接板331的下端朝向客车侧围100延伸,第三连接板333从第二连接板332远离第一连接板331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第二安装部32连接,第三连接板333构造为与客车侧围100贴合。换言之,第一连接板331和第二连接板332形成L形,这样一方面可以避让固定支架6,提供固定支架6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板331和第二连接板332遮挡第三紧固件71,避免第三紧固件71外露影响车内的美观度。
这里,上文提及的第三紧固件71和第四紧固件72可以为自攻螺钉或铆钉,本公开对第三紧固件71和第四紧固件72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此外,为进一步地提高车内的美观度,如图3所示,客车座椅安装组件还可以包括装饰侧板8,装饰侧板8安装在客车侧围100上,并位于第二侧板315与客车侧围100之间。装饰侧板8可以填补第二侧板315与客车侧围100之间的间隙,提高第二侧板315与客车侧围100之间的密封性,并提升车内的整体美观度。
另外,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安装部32可以包括竖直板322、水平板323以及斜板324,竖直板322从连接部33的下端向下延伸,水平板323从竖直板322的下端朝向背离客车侧围100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部分连接,斜板324连接在竖直板322与水平板323之间并与竖直板322和水平板323围成三角形,第二长孔321形成在斜板324上,竖直板322通过第五紧固件73与客车侧围100连接。由于水平板323从竖直板322的下端朝向背离客车侧围100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部分连接,且第二部分安装在客车底盘200上,也就是说,水平板323位于客车侧围100与客车底盘200之间,从而通过水平板323可以对客车侧围100与客车底盘200之间的缝隙起到密封、防水作用。此外,斜板324与竖直板322和水平板323围成三角形,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操作第五紧固件73穿过第二长孔321并与客车侧围100固定,实现座椅安装支架3与客车侧围100的连接。可选地,第二安装部32的横截面也可以形成为方形,第五紧固件73可以为自攻螺钉或铆钉。
如图6至图8所示,为提高座椅安装支架3的美观度,座椅安装支架3还可以包括第一装饰盖板34和第二装饰盖板35,第一装饰盖板34安装在第一安装部31上并遮挡第一长孔311,第二装饰盖板35安装在第二安装部32上并遮挡第二长孔321,从而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长孔311和第二长孔321直接暴露在乘客的视野中,提高车内的美观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其他物体通过第一长孔311和第二长孔321掉落到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内部,从而影响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和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的安装。可选地,第一装饰盖板34可以设置为遮挡第一紧固件4,或者使第一紧固件4露出(即,第一紧固件4可以穿过第一装饰盖板34),第二装饰盖板35可以设置为遮挡第二紧固件5,或者使第二紧固件5露出(即,第二紧固件5可以穿过第二装饰盖板35),对此本公开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第一装饰盖板34上形成有一对第一卡接部341,一对第一卡接部34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一止挡面342,一对第一卡接部341穿过第一长孔311并弹性地张开,以使第一止挡面342止挡在第一安装部31的内壁上。如图8所示,第二装饰盖板35上形成有一对第二卡接部351,一对第二卡接部351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向外凸出的第二止挡面352,一对第二卡接部351穿过第二长孔321并弹性地张开,以使第二止挡面352止挡在第二安装部32的内壁上。通过第一卡接部341和第二卡接部351与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弹性卡接的方式可以便于第一装饰盖板34和第二装饰盖板35的安装和更换。
进一步地,座椅安装支架3的第二部分用于支撑客车地板300,即,第二部分安装在客车底盘200上,客车地板300铺设在第二部分上,第二部分位于客车底盘200与客车地板300之间,第二装饰盖板35上形成有第一搭接边353和第二搭接边354,第一搭接边353搭接在连接部33上,第二搭接边354用于搭接在客车地板300上。通过第一搭接边353和第二搭接边354可以使第二装饰盖板35与连接部33和客车地板300之间平滑过渡,且遮挡第二部分与连接部33和客车地板300之间的连接过渡处,进一步地提升座椅安装支架3的美观度。
回到座椅安装支架3的第二部分,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形成为L形且包括竖直部36和水平部37,竖直部36连接在第一部分与水平部37之间,水平部37安装在客车底盘200上并用于支撑客车地板300。设置竖直部36可以使竖直部36的高度与客车地板300的厚度相适配,从而第二部分能够安装在客车底盘200上并用于支撑客车地板300。可选地,客车地板300可以包括地板本体和铺设在地板本体上的地板革,以提高客车地板300的耐磨性、防潮性以及防水性。
另外,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和形状,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形成为Z字形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的第三支架13,第一支架11用于与客车座椅400连接,第二支架12安装在第一安装部31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座椅支撑支架也可以形成为L形。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可以包括在客车座椅400和第二安装部32之间延伸的支架本体21、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架本体21两端的第一安装板22和第二安装板23,第一安装板22用于安装在客车座椅400上,第二安装板23安装在第二安装部32上,第一安装板22和第二安装板23可以便于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的两端分别与客车座椅400和第二安装部32装配。为进一步地提高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支架本体21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方形或圆形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客车,包括上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的一端与客车座椅400连接,另一端安装在座椅安装支架3的第一安装部31上,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的一端与客车座椅400连接,另一端安装在座椅安装支架3的第二安装部32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以及座椅安装支架(3),所述座椅安装支架(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安装在客车侧围(100)上,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安装在客车底盘(200)上,所述座椅安装支架(3)上形成有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的一端用于与客车座椅(400)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客车座椅(400)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形成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1)的内部连通的第一长孔(311),所述第一长孔(311)沿所述第一安装部(3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紧固件(4)穿过所述第一长孔(311)以与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32)形成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二安装部(3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部(32)的内部连通的第二长孔(321),所述第二长孔(321)沿所述第二安装部(3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紧固件(5)穿过所述第二长孔(321)以与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4)包括第一螺栓(41)和第一螺母(42),所述第一螺栓(41)的杆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长孔(311)、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并与所述第一螺母(42)紧固,所述第一螺栓(41)的头部止挡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1)的内壁上,以将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紧固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所述第二紧固件(5)包括第二螺栓(51)和第二螺母(52),所述第二螺栓(51)的杆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长孔(321)、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并与所述第二螺母(52)紧固,所述第二螺栓(51)的头部止挡在所述第二安装部(32)的内壁上,以将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紧固在所述第二安装部(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连接部(33)、以及形成在所述连接部(33)上的所述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所述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33)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32),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31)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客车座椅(400)靠近所述客车侧围(100)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3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客车座椅(400)远离所述客车侧围(100)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312)、底板(313)、以及形成在所述顶板(312)与所述底板(313)之间的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314)和第二侧板(315),所述第一侧板(314)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远离所述客车侧围(100)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315)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靠近所述客车侧围(100)的一侧,所述第一长孔(311)形成在所述顶板(312)上,所述客车座椅(400)安装组件还包括固定支架(6),所述固定支架(6)的一端通过第三紧固件(71)与所述客车侧围(100)连接,所述固定支架(6)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紧固件(72)与所述底板(3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6)为L形且包括水平支架(61)和竖直支架(62),所述竖直支架(62)通过所述第三紧固件(71)与所述客车侧围(100)连接,所述水平支架(61)通过所述第四紧固件(72)与所述底板(313)连接,所述连接部(33)包括第一连接板(331)、第二连接板(332)以及第三连接板(333),所述第一连接板(331)从所述第一侧板(314)的下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332)从所述第一连接板(331)的下端朝向所述客车侧围(100)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板(333)从所述第二连接板(33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331)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32)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333)构造为与所述客车侧围(100)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32)包括竖直板(322)、水平板(323)以及斜板(324),所述竖直板(322)从所述连接部(33)的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水平板(323)从所述竖直板(322)的下端朝向背离所述客车侧围(100)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斜板(324)连接在所述竖直板(322)与所述水平板(323)之间并与所述竖直板(322)和水平板(323)围成三角形,所述第二长孔(321)形成在所述斜板(324)上,所述竖直板(322)通过第五紧固件(73)与所述客车侧围(10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为L形且包括竖直部(36)和水平部(37),所述竖直部(36)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水平部(37)之间,所述水平部(37)安装在所述客车底盘(200)上并用于支撑客车地板(300)。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形成为Z字形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的第三支架(13),所述第一支架(11)用于与所述客车座椅(400)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2)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包括在所述客车座椅(40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2)之间延伸的支架本体(2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21)两端的第一安装板(22)和第二安装板(23),所述第一安装板(22)用于安装在所述客车座椅(400)上,所述第二安装板(23)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32)上。
10.一种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客车座椅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座椅支撑支架(1)的一端与客车座椅(400)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座椅安装支架(3)的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所述第二座椅支撑支架(2)的一端与所述客车座椅(400)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座椅安装支架(3)的所述第二安装部(32)上。
CN201921557445.4U 2019-09-16 2019-09-16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Active CN210970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7445.4U CN210970748U (zh) 2019-09-16 2019-09-16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7445.4U CN210970748U (zh) 2019-09-16 2019-09-16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0748U true CN210970748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18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7445.4U Active CN210970748U (zh) 2019-09-16 2019-09-16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07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35129B1 (en) 2021-08-17 2022-12-2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mounting bracket for energy attenuating memb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35129B1 (en) 2021-08-17 2022-12-2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mounting bracket for energy attenuating memb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13919A (ko) 자동차의 상부차체구조
US9180917B1 (en) Supplemental support flange for a vehicle frame pillar and expanded daylight opening of panoramic sunroof
CN210970748U (zh)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US4787670A (en) Floor subframe for cargo truck sleeper cab
JP4048474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の取付構造
JP3658900B2 (ja) 鉄道車両の天井部内装装置
JPH05139303A (ja) 鉄道車両
JP4476799B2 (ja) 鉄道車両の内装構造
HU225708B1 (en) Body particularly for bus made of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
CN208085622U (zh) 汽车顶棚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04340275B (zh) 车辆前部的梁结合构造
JP2011063118A (ja) ハイルーフ車両のルーフ補強構造
JP2021516643A (ja) 鉄道車両及びその端壁
CN216300950U (zh) 一种车顶行李架
CN220562646U (zh) 一种车用行李架及车辆
CN216002413U (zh) 皮卡车多功能顶柜装置
CN204367897U (zh) 一种汽车副仪表板的安装总成以及汽车
CN220785746U (zh) 一种驾驶室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
CN218229153U (zh) 发动机罩装饰板
CN220314883U (zh) 一种后车门dcu安装支架及后车门
CN220555305U (zh) 一种汽车外骨骼结构及汽车
JP3574703B2 (ja) 鉄道車両用荷物棚装置
CN213413772U (zh) 用于轨道客车的一体式侧墙板
CN215322855U (zh) 一种便于安装悬置的汽车加强板
CN220842529U (zh) 一种具有挡风板结构的地铁车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