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8249U -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8249U
CN210678249U CN201920940927.1U CN201920940927U CN210678249U CN 210678249 U CN210678249 U CN 210678249U CN 201920940927 U CN201920940927 U CN 201920940927U CN 210678249 U CN210678249 U CN 210678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olishing
fluted disc
lapping
support colum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09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应飞
吴国辉
袁龙城
黄飞雁
黄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orestry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g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09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8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8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8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包括机架和托盘,所述托盘位于机架顶部并与机架相连接,所述托盘可相对于机架进行转动,所述托盘的端面上环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对工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托盘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多个支撑柱可同时向所述托盘的圆心处移动或者同时向远离所述托盘圆心的方向移动;该打磨抛光旋转座具有结构合理、可以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打磨抛光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加工行业中常常需要对工件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打磨或抛光是指对工件进行去除毛边、除锈让工件表面平整光滑的一种加工工艺,比如对作为压力容器部件的罐盖进行打磨抛光。但是现有技术下对于罐盖的打磨抛光时,往往是将罐盖直接放置于地面支架上,然后由工作人员手持打磨机抛光机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由此会产生这样的问题,由于罐盖是放置在地面支架上的且支架并不能转动,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绕着罐盖一边走动才能一边进行打磨抛光的工作,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其次,绕着作为工件的罐盖进行打磨抛光时,工作人员需要时不时的拖动并整理连接打磨机或抛光机的电源线或供气管,由此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的打磨抛光旋转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包括机架和托盘,所述托盘位于机架顶部并与机架相连接,所述托盘可相对于机架进行转动,所述托盘的端面上环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对工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托盘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多个支撑柱可同时向所述托盘的圆心处移动或者同时向远离所述托盘圆心的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托盘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动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托盘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箱和电机,所述电机与减速箱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托盘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多个导轨,所述导轨与支撑柱的数量相同,所述导轨位于支撑柱与托盘之间,且导轨的一面与托盘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个导轨以所述托盘的圆心为基点并在托盘上呈轮辐状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上还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支撑柱在托盘上的移动位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齿盘、第二驱动装置,以及多根连杆,所述连杆的数量与支撑柱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杆沿所述齿盘的圆周方向环设,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齿盘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条个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齿盘与托盘转动连接且齿盘与托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托盘上并与齿盘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涡杆和手轮,所述涡杆与齿盘相啮合且涡杆的端部向托盘外延伸并与手轮相固定,所述涡杆与托盘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上靠近所述齿盘处具有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弧形设形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根连杆上的弯折部皆沿顺时针方向弯折或者沿逆时针方向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由于在机架上设置了可转动托盘,并在机架上置了多个与托盘相互配合的支撑柱,以对待打磨抛光的工件进行支撑固定,随着托盘的转动即可带动工件进行转动,因此在进行打磨抛光的作业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围着工件一边移动一边打磨,其次,也不需要拖动并整理连接打磨机或抛光机的电源线或供气管,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由于支撑柱可以进行移动调节,使得托盘上可以承托不同直径的工件(罐盖),因此提高了抛光旋转座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或销轴固定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包括机架1和托盘2,托盘2位于机架1顶部并与机架1通过转轴相连接,托盘2可相对于机架1进行转动,当转动托盘2时即可带动位于托盘2上的工件0进行转动,因此在进行打磨抛光的作业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围着工件0一边移动一边打磨,即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固定的工位上即可对工件0进行360度的打磨抛光处理;其次,也不需要拖动并整理连接打磨机或抛光机的电源线或供气管。托盘2的端面上环设有多个支撑柱3,支撑柱3用于对工件0进行支撑固定,支撑柱3与托盘2滑动连接且的多个支撑柱3可同时向托盘2的圆心处移动或者同时向远离托盘2圆心的方向移动。
如图1-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托盘2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4,第一驱动装置4动机架1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与托盘2传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包括减速箱41和电机42,电机42的驱动轴与减速箱41传动连接,减速箱41的输出轴与托盘2固定连接。通过减速箱41与电机42的相互配使得托盘2可以自行转动,同时可以降低托盘2的转动速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位于托盘2上的工件0(罐盖)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托盘2上设置有多个导轨5,导轨5与支撑柱3的数量相同,导轨5位于支撑柱3与托盘2之间,且导轨5的一面与托盘2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支撑柱3固定连接,且多个导轨5以托盘2的圆心为基点并在托盘2上呈轮辐状排列。本实施例中的导轨5和支撑柱3皆设置了四个并在托盘2上对称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如3个、5个、7个或者更多的支撑柱3和导轨5。支撑柱3与导轨5相互配合可以使得支撑柱3在托盘2上进行灵活移动,即,使得托盘可以承托并固定不同直径的工件0(罐盖)。托盘2上还设置有调节装置6,调节装置6用于调节支撑柱3在托盘2上的移动位置,调节装置6包括齿盘61、第二驱动装置62,以及多根连杆63,连杆63的数量与支撑柱3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的连杆63为四根,连杆63沿齿盘61的圆周方向均匀环设,连杆63的一端与齿盘61通过销轴形成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条个支撑柱3通过销轴形成转动连接,齿盘61与托盘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齿盘61与托盘2同轴设置,第二驱动装置62位于托盘2上并与齿盘6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62包括涡杆64和手轮65,涡杆64与齿盘61相啮合且涡杆64的端部向托盘2外延伸并与手轮65通过销键相固定,涡杆64与托盘2通过轴承座66形成转动连接。
如图2-3所示,在使用调节装置6对支撑柱3进行调节时地,转动手论65并带动涡杆64进行旋转,当随着涡杆64的转动并驱动齿盘61进行顺时针旋转时,连杆63与齿盘61的连接点会随着齿盘61的转动而远离与离相对应的导轨5,进而拉动与连杆63相连的支撑柱3沿导轨5向托盘2的圆心处滑动,即使得托盘2上的支撑柱3进行同步收缩,反之则使得托盘2上的支撑柱3进行同步扩散;从而可以使托盘2与支撑柱3相互配合承托并固定不同直径的工件0,同时也提高了打磨抛光旋转座在使用时的便捷性。其次,涡杆64传动具有自锁性,当支撑柱3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即可保持不变,即锁定齿盘61使其不能转动,从而避免了支撑柱3在工件0的重力作用下而沿着导轨5发生位移失去支撑固定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打磨抛光旋转座在使用时的便捷性和适用性。
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连杆63上靠近齿盘61处具有一个弯折部67,弯折部67呈弧形设形置。多根连杆63上的弯折部67皆沿顺时针方向弯折或者沿逆时针方向弯折。折弯部67可以使得调节装置在收缩状态下,连杆63能相对远离齿盘61上相邻的连杆63与齿盘61的连接点,从而最小化了支撑柱3在托盘2上的收缩距离;即,使得托盘2可以承托尺寸更少的工件0(罐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由于在机架上设置了可转动托盘,并在机架上置了多个与托盘相互配合的支撑柱,以对待打磨抛光的工件进行支撑固定,随着托盘的转动即可带动工件进行转动,因此在进行打磨抛光的作业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围着工件一边移动一边打磨,其次,也不需要拖动并整理连接打磨机或抛光机的电源线或供气管,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由于支撑柱可以进行移动调节,使得托盘上可以承托不同直径的工件(罐盖),因此提高了抛光旋转座的适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托盘,所述托盘位于机架顶部并与机架相连接,所述托盘可相对于机架进行转动,所述托盘的端面上环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对工件进行支撑固定,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托盘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多个支撑柱可同时向所述托盘的圆心处移动或者同时向远离所述托盘圆心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托盘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动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托盘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箱和电机,所述电机与减速箱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与托盘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多个导轨,所述导轨与支撑柱的数量相同,所述导轨位于支撑柱与托盘之间,且导轨的一面与托盘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支撑柱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导轨以所述托盘的圆心为基点并在托盘上呈轮辐状排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还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支撑柱在托盘上的移动位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齿盘、第二驱动装置,以及多根连杆,所述连杆的数量与支撑柱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杆沿所述齿盘的圆周方向环设,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齿盘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条个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齿盘与托盘转动连接且齿盘与托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托盘上并与齿盘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涡杆和手轮,所述涡杆与齿盘相啮合且涡杆的端部向托盘外延伸并与手轮相固定,所述涡杆与托盘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靠近所述齿盘处具有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弧形设形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磨抛光旋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连杆上的弯折部皆沿顺时针方向弯折或者沿逆时针方向弯折。
CN201920940927.1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Active CN210678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0927.1U CN210678249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0927.1U CN210678249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8249U true CN210678249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0927.1U Active CN210678249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8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57201U (zh) 抛光机
CN106181610A (zh) 硅棒多工位组合加工机
CN206029479U (zh) 硅棒多工位组合加工机
CN210588477U (zh) 轧辊外圆磨床
CN212311576U (zh) 一种金属制品打磨装置
CN210678249U (zh) 一种打磨抛光旋转座
CN112846960A (zh) 一种食品机械部件用环保合金新材料合金棒制备装置
CN210550205U (zh) 一种星盆圆角成型设备
CN212444099U (zh) 一种加工轧辊用机床
CN210046407U (zh) 电机定子壳体端面打磨装置
CN210499698U (zh) 一种不锈钢制品焊接打磨设备
CN112872997A (zh) 一种翻转打磨一体式机械器件端面打磨装置
CN218947268U (zh) 一种管子砂带磨削抛光机
CN209811898U (zh) 一种滚丝轮加工用磨外圆设备
CN220347511U (zh) 一种焊条生产的药皮磨边装置
CN219925645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加工用的抛光机
CN214292624U (zh) 一种优化型机械加工圆磨装夹装置
CN107695806A (zh) 一种车间加工用全方位钢管快速打磨装置
CN220463456U (zh) 一种打磨锥形管的拉丝机
CN219704562U (zh)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表面除锈设备
CN215317593U (zh) 一种摆动式打磨装置
CN218110178U (zh) 一种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不锈钢冲压件制作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1540837U (zh) 全自动打磨设备的夹具
CN220783280U (zh) 不锈钢面板焊缝打磨机
CN218461755U (zh) 一种碳纤维辊体端部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58 Nansha Street Pearl Circuit 69,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forestry industri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Nansha Street Pearl Circuit 69,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INGONG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