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7191U -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7191U
CN210617191U CN201921400876.XU CN201921400876U CN210617191U CN 210617191 U CN210617191 U CN 210617191U CN 201921400876 U CN201921400876 U CN 201921400876U CN 210617191 U CN210617191 U CN 210617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thimble
glue
automatic production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08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斌华
林嘉辉
梁晓斌
詹仕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beixin Di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beixin D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beixin D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beixin 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08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7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7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7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对称的两侧端设有两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依次向上排列设有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所述第二模盒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之间设有模仁,所述两支撑块之间设置有二次顶出装置,所述二次顶出装置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产品胶位顶针,在开模时通过第一顶升板将其顶出,使得产品胶位顶针上的刮胶头剪切浇口,在顶出后通过流道顶针将其产品顶出,实现产品与流道浇口自动分离的全自动生产,节省人工剪切的工序流程,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普通顶出方式在实际生产中产品成型后,产品和浇口无法分离,需人工剪切胶口,这样不但增加人工成本,而且人工剪切易产生不良品,采用潜浇口和点浇口进胶方式,虽然可以实现产品和浇口的自动分离,但对产品的进浇口位置和模具空间都有一定在要求,点浇口还存在浪费料头的问题,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该装置通过各结构的合理布局及配合运作,无需人工剪切浇口,在顶出后可实现产品与流道浇口自动分离的全自动生产,节省人工剪切的工序流程,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对称的两侧端设有两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依次向上排列设有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所述第二模盒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之间设有模仁,所述两支撑块之间设置有二次顶出装置,所述二次顶出装置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所述二次顶出装置包括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所述第二顶升板位于第一顶升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顶升板上设有多个产品胶位顶针和多个流道顶针,所述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贯穿第二顶升板和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且产品胶位顶针的顶端设有刮胶头,所述与产品胶位顶针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的配合,在顶出后可实现产品与流道浇口自动分离的全自动生产,节省人工剪切的工序流程,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盖设在下模仁上中间形成一塑模空腔,所述下模仁在位于塑模空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分别位于导向孔内,所述刮胶头与下模仁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导向孔的设置使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在顶出时不会偏离轨迹,确保其顶出位置精准,而且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能够稳定的下模仁底部顶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仁上设有与刮胶头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下模仁在刮胶头对应一侧端设有导流道,所述导流道与塑模空腔相连接通。放置槽的设置使其在成模的时候,刮胶头能够稳定位于下模仁内,导流道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刮胶头的顶端为弧形,且弧形的画面向下凹陷形成两凹槽,所述刮胶头顶端的一侧端向内凹陷设有一阻挡槽,且阻挡槽位于两凹槽之间。刮胶头形状的设定使其在剪切浇口能够更加的顺畅,且还能顺便清理模具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上嵌设有多个导向柱,所述第一顶升板底端在位于流道顶针对应的位置开设顶升延时槽,所述顶升延时槽的端口大于流道顶针的底端面积。该顶升延时槽的设定,使其流道顶针能够在产品胶位顶针完成剪切浇口完成后,再将其产品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产品胶位顶针分为十六组,且每组有两根产品胶位顶针,所述该两根产品胶位顶针与对应的刮胶头相连接。多根产品胶位顶针的设置,能够实现同一时间多个浇口同时切断,且两根产品胶位顶针为一组增加其稳定性和坚韧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上贯穿设有多根导向支杆,且导向支杆的数量为四根,四个所述导向支杆分别对应位于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的四个角上,所述导向支杆的底端与两支撑块对应连接。导向支杆的设定能固定好模具,且在开模时有一个引导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一注塑口,且注塑口上嵌设有一注塑头,所述注塑头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模盒与模仁相连通。注塑口位置的设置,使其在注塑时能够利用一定的重力,使其材料稳定的流入模具中成型。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产品胶位顶针,在开模时通过第一顶升板将其顶出,使得产品胶位顶针上的刮胶头剪切浇口,在顶出后通过流道顶针将其产品顶出,实现产品与流道浇口自动分离的全自动生产,节省人工剪切的工序流程,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顶升板上开设有顶升延时槽,使其在第一顶升板向上移动时,流道顶针会在顶升延时槽内移动,从而先推动产品胶位顶针向上移动完成剪切,到达一定位置时流道顶针就会移动到顶升延时槽从而跟随第一顶板向上移动顶出产品,从而实现一个延时顶出的作用,使其先剪切浇口再顶出产品,确保其产品的完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二次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下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刮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第一顶升板和流道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支撑块,3、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连接板,501、注塑口,502、注塑头,601、上模仁,602、下模仁,6021、导流道,6022、放置槽,6023、导向孔,603、塑模空腔,7、二次顶出装置,701、第一顶升板,7011、顶升延时槽,702、第二顶升板,703、产品胶位顶针,704、刮胶头,7041、凹槽,7042、阻挡槽,705、流道顶针,706、导向柱,8、导向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7,本实施例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对称的两侧端设有两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依次向上排列设有第一模盒3和第二模盒4,所述第二模盒4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第一模盒3和第二模盒4之间设有模仁,所述连接板5中间位置开设有注塑口501,且注塑口501内嵌设有一注塑头502,且注塑头502的输出端向下延伸贯穿第二模盒4与模仁相连通。所述两支撑块2之间设置有二次顶出装置7,所述二次顶出装置7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模盒3延伸至模仁内,所述二次顶出装置7包括第一顶升板701和第二顶升板702,所述第二顶升板702位于第一顶升板701的上方,且第二顶升板702的下表面面与第一顶升板701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顶升板701上嵌设有多个产品胶位顶针703和十一个流道顶针705,所述产品胶位顶针703和流道顶针705向上延伸贯穿第二顶升板702和第一模盒3延伸至模仁内,且产品胶位顶针703的顶端设有刮胶头704,所述刮胶头704位于模仁内,所述流道顶针705与产品胶位顶针703的刮胶头704处于同一水平面。具体地,所述多个产品胶位顶针703分为十六组,且每组有两根产品胶位顶针703,所述该两根产品胶位顶针703与对应的刮胶头704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601和下模仁602,所述上模仁601的四个角向上突起有四个凸块,所述下模仁602对应凸块的位置凹陷有四个定位槽,所述凸块与定位槽相匹配,所述上模仁601盖设在下模仁602上中间形成一塑模空腔603,所述下模仁602在位于塑模空腔603的位置开设有三十七个导向孔6023,所述产品胶位顶针703和流道顶针705分别位于导向孔6023内,所述刮胶头704与下模仁602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塑模空腔603内。具体地,所述下模仁602上设有与刮胶头704相匹配的放置槽6022,所述下模仁602在刮胶头704对应一侧端设有导流道6021,所述导流道6021与塑模空腔603相连接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刮胶头704的顶端为弧形,且弧形的画面向下凹陷形成两凹槽7041,所述刮胶头704顶端向着导流道6021的一侧端向内凹陷设有一阻挡槽7042,所述阻挡槽7042与导流道6021未连接塑模空腔603的一侧端相匹配,且阻挡槽7042位于两凹槽7041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升板701和第二顶升板702上嵌设有四个导向柱706,且四个导向杆对应设置在第一顶升板701和第二顶升板702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顶升板701底端在位于流道顶针705对应的位置开设顶升延时槽7011,所述顶升延时槽7011的端口大于流道顶针705的底端面积,且顶升延时槽7011的上表面与流道顶针705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盒3和第二模盒4上贯穿设有多根导向支杆8,且导向支杆8的数量为四根,四个所述导向支杆8分别对应位于第一模盒3和第二模盒4的四个角上,所述导向支杆8的底端与两支撑块2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模盒3和第二模盒4中间设有与模仁相匹配的空腔。
在具体使用时,通过连接板5上注塑口501内的注塑头502将其材料注塑进模仁内,使其材料将其塑模内腔填满后,就会沿着导流道6021流动至刮胶头704上的阻断槽后停止,然后等材料稍微冷却后,将其第二模盒4抬起连通上模仁601一同抬升起来,从而通过驱动第一顶升板701推动其第二顶升板70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产品胶位顶针703向上推动刮胶头704进行剪切浇口,同时由于第一顶升板701的上升顶升延时槽7011就会跟随上升,且顶升延时槽7011的端口大于流道顶针705的底端面积,从而使其流道顶针705的底端没有受到第一顶升板701的推力从而保持不动,且产品胶位顶针703带动刮胶头704完成剪切浇口后,从而顶升延时槽7011的底端就会顶住流道顶针705,从而使其第一顶升板701带动流道顶针705一同上升,通过流道顶针705将其产品顶出,实现产品与流道浇口自动分离的全自动生产,节省人工剪切的工序流程,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对称的两侧端设有两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依次向上排列设有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所述第二模盒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之间设有模仁,所述两支撑块之间设置有二次顶出装置,所述二次顶出装置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所述二次顶出装置包括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所述第二顶升板位于第一顶升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顶升板上设有多个产品胶位顶针和多个流道顶针,所述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贯穿第二顶升板和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且产品胶位顶针的顶端设有刮胶头,所述流道顶针与产品胶位顶针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盖设在下模仁上中间形成一塑模空腔,所述下模仁在位于塑模空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分别位于导向孔内,所述刮胶头与下模仁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上设有与刮胶头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下模仁在刮胶头对应一侧端设有导流道,所述导流道与塑模空腔相连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头的顶端为弧形,且弧形的画面向下凹陷形成两凹槽,所述刮胶头顶端的一侧端向内凹陷设有一阻挡槽,且阻挡槽位于两凹槽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上嵌设有多个导向柱,所述第一顶升板底端在位于流道顶针对应的位置开设顶升延时槽,所述顶升延时槽的端口大于流道顶针的底端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产品胶位顶针分为十六组,且每组有两根产品胶位顶针,所述该两根产品胶位顶针与对应的刮胶头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上贯穿设有多根导向支杆,且导向支杆的数量为四根,四个所述导向支杆分别对应位于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的四个角上,所述导向支杆的底端与两支撑块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一注塑口,且注塑口上嵌设有一注塑头,所述注塑头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模盒与模仁相连通。
CN201921400876.XU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Active CN210617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0876.XU CN210617191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0876.XU CN210617191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7191U true CN210617191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7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0876.XU Active CN210617191U (zh) 2019-08-27 2019-08-27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71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1799A (zh) * 2019-08-27 2019-11-08 厦门新倍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1799A (zh) * 2019-08-27 2019-11-08 厦门新倍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7191U (zh)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CN207359525U (zh) 塑胶制品的快速注塑模具
CN109016374A (zh) 一种壳体多扣位脱模机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51712A (zh) 上模四次下模两次开模结构复合瓶盖注塑模具
CN210633998U (zh) 一种双色注射成型模具
CN108407223A (zh) 一种前模顶出结构注塑模具
CN218139599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大型蝶形格栅模具
CN110919995A (zh) 用于滑块包裹成型环状产品防粘连脱模结构
CN111844639B (zh) 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
CN203171965U (zh) 一种全自动级进式精密注塑模架
CN212194079U (zh) 拉链加工注塑模具
CN212795714U (zh) 一种衣架主体成型模具
CN210047017U (zh) 一种具有倒扣行位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9699751U (zh) 带有斜销侧抽芯机构的茶杯盖注塑机构
CN210308893U (zh) 一种易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9095909U (zh) 一种自动断水口模具
CN216267322U (zh) 一种用于饰盖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17098649U (zh) 一种带自动切水口的模具
CN214324061U (zh) 全地形车摩托车链轮罩模具斜顶上走直顶滑块结构
CN211054302U (zh) 一种点进胶冷流道注塑模具
CN219727082U (zh) 电动车工具箱注塑模具滑块斜顶脱模机构
CN219855683U (zh) 一种汽车插头内架成型模具
CN215943583U (zh) 用于吊顶钉成型的模具结构
CN219838150U (zh) 一种模具浇口剪切机构
CN220095363U (zh) 景观工程用塑料隔离围栏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