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0341U - 一种模内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切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90341U CN210590341U CN201921502776.8U CN201921502776U CN210590341U CN 210590341 U CN210590341 U CN 210590341U CN 201921502776 U CN201921502776 U CN 201921502776U CN 210590341 U CN210590341 U CN 210590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front mould
- benevolence
- cutting structure
-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0396 ir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切结构,包括前模组件以及后模组件,前模组件包括前模面板、安装在前模面板下底面的前模板以及嵌在前模板下表面上的前模仁,前模仁的下表面开设有前成型腔,后模组件包括底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的后模板、定位在后模板上表面的后模仁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的内模切刀,后模仁的上表面开设有后成型腔,前模仁相对后模仁活动设置,前模仁盖合在后模仁上,以使得前成型腔和后成型腔连通形成成型腔,后成型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内模切刀的刀头进行移动的开口,底板带动刀头进出成型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内切结构,属于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带有孔的塑料制品时,其孔洞位置往往存在毛刺和飞边的情况,极大影响了塑料制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出塑料制品质量更高的模内切结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内切结构,包括前模组件以及后模组件,前模组件包括前模面板、安装在前模面板下底面的前模板以及嵌在前模板下表面上的前模仁,前模仁的下表面开设有前成型腔,后模组件包括底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的后模板、定位在后模板上表面的后模仁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的内模切刀,后模仁的上表面开设有后成型腔,前模仁相对后模仁活动设置,前模仁盖合在后模仁上,以使得前成型腔和后成型腔连通形成成型腔,后成型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内模切刀的刀头进行移动的开口,底板带动刀头进出成型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前模面板和底板之间的相对运动,控制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相对运动,当前模仁盖合在后模仁上时,在成型腔内进行注塑,此时内模切刀的刀头位于成型腔的外侧。注塑完成后,刀头对准塑料件上需要开孔的部位,由底板活动,带动刀头进入成型腔,对塑料件进行切割,从而生产出塑料成品,同时利用刀头切割生产孔洞相比直接成型孔洞的方式毛刺更少,生产出的塑料成品品质更为优异。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方铁、顶针板以及用于将产品从后成型腔中顶出的顶针,方铁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方铁围拢形成定位槽,顶针板卡在定位槽中,顶针的下端拆装在顶针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顶针板上表面的弹簧柱以及套在弹簧柱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顶针板的上表面和后模板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簧柱平行于顶针,且弹簧柱的上端在后模板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顶针长度小于内模切刀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模板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多个卡槽,后模组件还包括拆装于卡槽中的多个卡块,所有卡块围拢后模仁,后模仁通过卡块定位在后模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前模面板上的导柱,导柱贯穿后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前模面板上开设有连通至前成型腔的注塑口。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内切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展示的一种模内切结构,包括前模组件以及后模组件。
前模组件包括前模面板1、安装在前模面板1下底面的前模板2以及嵌在前模板2下表面上的前模仁3。前模面板1、前模板2和前模仁3三者同步运动。前模仁3的下表面开设有前成型腔,前模面板1上开设有连通至前成型腔的注塑口,由注塑口向前成型腔内通入熔融塑料。
后模组件包括底板4、方铁11、顶针板12、顶针13、弹簧柱14、复位弹簧15、活动设置在底板4上的后模板6、定位在后模板6上表面的后模仁7以及内模切刀5。
方铁11固定在底板4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方铁11数量共有两个,两个方铁11并排设置,两个方铁11围拢,其二者之间的空间形成定位槽。顶针板12则卡在定位槽中,顶针板12的下表面和底板4的上表面贴合,顶针板12的侧边则与方铁11的侧壁贴合,顶针板12的厚度低于方铁11的高度,从而使顶针板12完全没入在定位槽中。
弹簧柱14、内模切刀5和顶针13均垂直于顶针板12设置,因此弹簧柱14、内模切刀5和顶针13三者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弹簧柱14、内模切刀5和顶针13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弹簧柱14的下端、内模切刀5的下端和顶针13的下端均安装在顶针板12的上表面上。其中弹簧柱14的下端和内模切刀5的下端与顶针板12固定,从而使得内模切刀5固定在底板4上。底板4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带动弹簧柱14、内模切刀5和顶针13同时沿竖直方向移动。
复位弹簧15套在弹簧柱14上,同时弹簧柱14的上端位于后模板6中,后模板6相对底板4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相对运动,复位弹簧15的上端顶在后模板6的下表面,复位弹簧15的下端顶在顶针板12的上表面,后模板6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底板4运动,以控制复位弹簧15形变。其中后模板6位于方铁11的上方,后模板6的下表面贴合挤压至方铁11上时,方铁11能够对后模板6进行限位。
后模仁7和后模板6在竖直方向上同步移动,后模仁7的上表面开设有后成型腔,后模仁7和后模板6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内模切刀5的上端和顶针13的上端能够进出后成型腔。其中内模切刀5的上端为刀头。
前模面板1和后模板6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活动设置,以使得前模仁3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后模仁7活动设置。前模仁3和后模仁7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当前模仁3盖合在后模仁7上时,前成型腔和后成型腔连通形成成型腔,此时由注塑口注入的熔融塑料在成型腔内成型,此时刀头和顶针13的上端均位于成型腔外。后成型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刀头以及顶针13的上端进行移动的开口,注塑过程中刀头和顶针13的上端将开口堵住。
为了保证前模仁3在成型过程中能准确盖合在后模仁7上,前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前模面板1上的导柱8,导柱8同样沿竖直方向设置,导柱8贯穿后模板6,从而对前模面板1和后模板6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
注塑完成后,首先维持前模仁3和后模仁7的盖合状态,控制底板4向上移动,移动带动刀头相对后模板6向上移动,从而使刀头进入成型腔,对成型腔内的塑料进行切割开孔。顶针13长度一般小于内模切刀5的长度,其高度差大约为成型腔的高度,因此刀头进行切割时顶针13的上端还未进入成型腔。切割完成后,前模面板1上移,以带动前模仁3和后模仁7分离,此时下压后模板6,使得后模板6相对底板4在竖直方向上进一步靠近,使得顶针13的上端进入后成型腔,将留在后成型腔处切割完成的塑料件顶出后成型腔,同时刀头相对后模板6进一步向上运动,将切割的多余塑料和所需的成品塑料件件分离。上述工序完成后由复位弹簧15带动后模板6和底板4的相对位置进行复位。
由于后模仁7在后模板6上可以进行拆卸,前模仁3在前模板2上可以进行拆卸,故而前成型腔、后成型腔和由二者拼接形成的成型腔形状不定,故而顶针13的下端拆装在顶针板12的上表面,以配合不同形状的塑料件在后成型腔处的顶出过程。
同理内模切刀5的下端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顶针板12的上表面,从而便于内模切刀5进行拆卸替换。
此外,为了同时兼顾后模仁7在后模板6上的位置准确性,同时便于后模仁7的拆装,本实施例中后模板6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多个卡槽10,后模组件还包括拆装于卡槽10中的多个卡块9,每个卡槽10中均卡接有一个卡块9,卡块9通过螺钉固定在卡槽10处。所有卡块9围拢后模仁7,利用卡块9将后模仁7定位在后模板6的上表面。需要拆卸替换后模仁7时先将卡块9拆除,之后可以便捷地将后模仁7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模内切结构,包括前模组件以及后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前模面板、安装在前模面板下底面的前模板以及嵌在前模板下表面上的前模仁,前模仁的下表面开设有前成型腔,后模组件包括底板、活动设置在底板上的后模板、定位在后模板上表面的后模仁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内模切刀,后模仁的上表面开设有后成型腔,前模仁相对后模仁活动设置,前模仁盖合在后模仁上,以使得前成型腔和后成型腔连通形成成型腔,后成型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内模切刀的刀头进行移动的开口,底板带动刀头进出成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方铁、顶针板以及用于将产品从后成型腔中顶出的顶针,方铁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方铁围拢形成定位槽,顶针板卡在定位槽中,顶针的下端拆装在顶针板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顶针板上表面的弹簧柱以及套在弹簧柱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顶针板的上表面和后模板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内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平行于顶针,且弹簧柱的上端在后模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内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长度小于内模切刀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内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的上表面内凹形成多个卡槽,后模组件还包括拆装于卡槽中的多个卡块,所有卡块围拢后模仁,后模仁通过卡块定位在后模板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前模面板上的导柱,导柱贯穿后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面板上开设有连通至前成型腔的注塑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02776.8U CN210590341U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模内切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02776.8U CN210590341U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模内切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90341U true CN210590341U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700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0277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90341U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模内切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90341U (zh) |
-
2019
- 2019-09-10 CN CN201921502776.8U patent/CN2105903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90341U (zh) | 一种模内切结构 | |
CN210651689U (zh) | 一种导航风口面板的成型模具 | |
CN205148818U (zh) | 一种点浇口单分型面多型腔模具的自动切断浇口凝料装置 | |
CN210590340U (zh) | 一种后模组件及一次注塑成型模具 | |
CN213321397U (zh) | 一种延时顶出注塑模具 | |
CN211389852U (zh) | 一种游戏摇杆双色模具 | |
CN210651688U (zh) | 一种一出多成型cd音响钮帽的模具 | |
CN211054340U (zh) | 一种带冷却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1165131U (zh) | 汽车立柱内饰板模具大角度斜抽芯机构 | |
CN113510899A (zh) | 一种水桶注塑模具 | |
CN112757583A (zh) | 一种实现将注塑件顶出的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 |
CN217834542U (zh) | 一种用于双层壳体的模具 | |
CN210552764U (zh) | 一种针阀式入料的前模组件及注塑成型装置 | |
CN221136754U (zh) | 一种便于扣位大而内部空间小的工件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0651686U (zh) | 一种空调控制面板的成型模具 | |
CN218985576U (zh) | 一种成型效果好易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7196457U (zh) | 一种三板式冷流道卧式模具的顶出复位结构 | |
CN218053759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滤光器注塑用模具 | |
CN215039800U (zh) | 一种水桶注塑模具 | |
CN210161529U (zh) | 一种汽车壳体生产模具 | |
CN215396519U (zh) | 一种按键安装框模具 | |
CN221775174U (zh) | 一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 | |
CN218519086U (zh) | 圆形外壳注塑模具 | |
CN217319063U (zh) |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 |
CN216658766U (zh) | 一种具有倒扣自动脱离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