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6921U -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6921U
CN210586921U CN201921198281.0U CN201921198281U CN210586921U CN 210586921 U CN210586921 U CN 210586921U CN 201921198281 U CN201921198281 U CN 201921198281U CN 210586921 U CN210586921 U CN 210586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late
rivet
twisting
cutter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82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国明
姜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Zhuoyue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Zhuoyue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Zhuoyue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Zhuoyue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82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6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6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6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包括机床、第一搓槽机构、第二搓槽机构、上料机构和出料口,第一搓槽机构包括滑动座,纵向固定于滑动座上的活动板,活动板靠外侧面为L型凹面结构,L型凹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叠置设有第一垫板、第一搓槽丝板、第一靠板,第二搓槽机构包括纵向固定于机床另一侧的固定板,固定板靠外侧面为L型凹面结构,L型凹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叠置设有第二垫板、第二搓槽丝板、第二靠板,待加工铆钉的铆钉头在上,铆钉柱在下设置于第一靠板、第一搓槽丝板和第二靠板、第二搓槽丝板之间,铆钉柱的下部两侧紧靠第一搓槽丝板和第二搓槽丝板。本方案节省了劳动力、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工厂带来了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钉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铆钉加工,都是用车床来进行的。这种加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加工时需要先逐个将铆钉装于钻头上,再靠近车刀进行车削,加工完成后,又要逐个卸下来再换上新的铆钉,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2)每次人工装卸铆钉,容易引起安装及加工的偏差,使铆钉的精度下降。
(3)人工操作安全性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铆钉车削加工方式中存在人工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每次人工装卸铆钉,容易引起安装及加工的偏差,使铆钉的精度下降,人工操作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包括机床、第一搓槽机构、第二搓槽机构、上料机构和出料口,第一搓槽机构与第二搓槽机构相对设置,且立于机床的一端,出料口位于第二搓槽机构的左端,上料机构的一端位于第二搓槽机构的右端,上料机构的另一端靠机床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搓槽机构包括滑动座,滑动座位于机床的一侧,纵向固定于滑动座上的活动板,活动板靠外侧面为L型凹面结构,L型凹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叠置设有第一垫板、第一搓槽丝板、第一靠板,第一靠板的上侧与滑动座的上平台平齐,上平台至少设有两个向上螺杆,每个螺杆上套装一个压块压在所述第一靠板的上侧,再用螺母拧紧压块。
所述第二搓槽机构包括纵向固定于机床另一侧的固定板,固定板靠外侧面为L型凹面结构,L型凹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叠置设有第二垫板、第二搓槽丝板、第二靠板,第二靠板的上侧与机床的上平台平齐,上平台至少设有两个向上螺杆,每个螺杆上套装一个压块压在所述第二靠板的上侧,再用螺母拧紧压块。
待加工铆钉的铆钉头在上,铆钉的铆钉柱在下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靠板、第一搓槽丝板和第二靠板、第二搓槽丝板之间,铆钉柱的下部两侧紧靠第一搓槽丝板和第二搓槽丝板,所述滑动座往返推动所述活动板,带动所述第一靠板、第一搓槽丝板作往返移动,第一搓槽丝板及第二搓槽丝板,对铆钉柱的下部进行搓槽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搓槽丝板的搓槽面靠近出口端的上部设有第一边槽,第一边槽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一斜刀条,第一斜刀条下边连接第一矩刀条,第一矩刀条下边连接向内凹的第一中槽,第一中槽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二斜刀条,第二斜刀条下边与第一搓槽丝板的外侧面平齐,沿着第一搓槽丝板的搓槽面水平向入口端方向,第一边槽、第一中槽的槽深始终不变,第一斜刀条、第一矩刀条、第二斜刀条的深度逐渐变浅,且宽度逐渐变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靠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边槽的槽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搓槽丝板的搓槽面靠近出口端的上部设有第二边槽,第二边槽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三斜刀条,第三斜刀条下边连接第二矩刀条,第二矩刀条下边连接向内凹的第二中槽,第二中槽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四斜刀条,第四斜刀条下边与第二搓槽丝板的外侧面平齐,沿着第二搓槽丝板的搓槽面水平向入口端方向,第二边槽、第二中槽的槽深始终不变,第三斜刀条、第二矩刀条、第四斜刀条的深度逐渐变浅,且宽度逐渐变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靠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边槽的槽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靠板与第二靠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边槽与第二边槽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的直径相等,第一靠板与第二靠板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刀条与第二矩刀条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槽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槽与第二中槽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搓槽丝板与第二搓槽丝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尾尾部的最小直径相等,第一搓槽丝板与第二搓槽丝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尾尾部的最小直径相等,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的结构相同。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铆钉车削加工方式中,存在人工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每次人工装卸铆钉,容易引起安装及加工的偏差,使铆钉的精度下降,人工操作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本方案设有的上料机构能自动将待加工铆钉依次进入第一搓槽机构和第二搓槽机构之间,进行自动搓槽加工,加工完成后,自动从下料钉桥上滑落出料口中,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节省了劳动力、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交货期要求,为工厂带来了效益。本方案一方面在第二搓槽机构背面的机床上,设有多个挤压调节螺钉,可调节第二搓槽机构与第一搓槽机构之间精密距离,另一方面在第一搓槽机构和第二搓槽机构的上方设有防斜装置,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铆钉的倾斜,从而确保了铆钉加工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左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当第一搓槽机构远离第二搓槽机构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搓槽丝板的搓槽面的结构图;
图5为铆钉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床,2-活动板,3-固定板,4-进料轨道,5-出料口,6-滑动座,7-L型凹面,8-螺杆,9-第一搓槽丝板,10-第一靠板,11-压块,12-第二搓槽丝板,13-第二靠板,14-铆钉,15-上料机构,16-推送刀,17-挡料刀,18-压头调节螺丝,19-压料板,20-防斜装置,21-直角杆,22-下料钉桥,23-挤压调节螺钉,24-第一搓槽机构,25-第二搓槽机构,26-铆钉头,27-铆钉柱,28-铆钉槽,29-铆钉尾,30-第一边槽,31-第一斜刀条,32-第一矩刀条,33-第一中槽,34-第二斜刀条,35-第二边槽,36-第三斜刀条,37-第二矩刀条,38-第二中槽,39-第四斜刀条,40-第一垫板,41-第二垫板,IN-入口端,OUT-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如下定义:以观察者为参考,观察者面对图3图纸,内容中的左为图中位于观察者的左边部分,内容中的右为图中位于观察者的右边部分。
如图1至5所示,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包括机床1、第一搓槽机构24、第二搓槽机构25、上料机构15和出料口5,第一搓槽机构24与第二搓槽机构25相对设置,且立于机床1的一端,出料口5位于第二搓槽机构25的左端,上料机构15的一端位于第二搓槽机构25的右端,上料机构15的另一端靠机床1的另一端。
第一搓槽机构24包括滑动座6,滑动座6位于机床1的一侧,纵向固定于滑动座6上的活动板2,活动板2靠外侧面为L型凹面7结构,L型凹面7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叠置设有第一垫板40、第一搓槽丝板9、第一靠板10,第一靠板10的上侧与滑动座6的上平台平齐,上平台至少设有两个向上螺杆8,每个螺杆8上套装一个压块11压在第一靠板10的上侧,再用螺母拧紧压块11。
第二搓槽机构26包括纵向固定于机床1另一侧的固定板3,固定板3靠外侧面为L型凹面7结构,L型凹面7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叠置设有第二垫板41、第二搓槽丝板12、第二靠板13,第二靠板13的上侧与机床1的上平台平齐,上平台至少设有两个向上螺杆8,每个螺杆8上套装一个压块11压在第二靠板13的上侧,再用螺母拧紧压块11。
待加工铆钉14的铆钉头26在上,铆钉14的铆钉柱27在下垂直设置于第一靠板10、第一搓槽丝板9和第二靠板13、第二搓槽丝板12之间,铆钉柱27的下部两侧紧靠第一搓槽丝板9和第二搓槽丝板12,滑动座6往返推动活动板2,带动第一靠板10、第一搓槽丝板9作往返移动,也就是如图3所示的第一搓槽丝板9左端(即入口端IN)从第二搓槽丝板12的右端(即入口端)开始向左方向移动至第二搓槽丝板12的左端(即出口端),此时第一搓槽丝板9右端(即出口端OUT)与第二搓槽丝板12的左端(即出口端)重合,再由第一搓槽丝板9右端(即出口端OUT)向右方向返回至初始位置,第一搓槽丝板9及第二搓槽丝板12,对铆钉柱27的下部进行搓槽加工。
进一步地,第一搓槽丝板9的搓槽面靠近出口端OUT的上部设有第一边槽30,第一边槽30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一斜刀条31,第一斜刀条31下边连接第一矩刀条32,第一矩刀条32下边连接向内凹的第一中槽33,第一中槽33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二斜刀条34,第二斜刀条34下边与第一搓槽丝板9的外侧面平齐,沿着第一搓槽丝板9的搓槽面水平向入口端方向,第一边槽30、第一中槽33的槽深始终不变,第一斜刀条31、第一矩刀条32、第二斜刀条34的深度逐渐变浅,且宽度逐渐变窄。
进一步地,第一靠板10的外侧面与第一边槽30的槽面平齐。
进一步地,第二搓槽丝板12的搓槽面靠近出口端的上部设有第二边槽35,第二边槽35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三斜刀条36,第三斜刀条36下边连接第二矩刀条37,第二矩刀条37下边连接向内凹的第二中槽38,第二中槽38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四斜刀条39,第四斜刀条39下边与第二搓槽丝板12的外侧面平齐,沿着第二搓槽丝板12的搓槽面水平向入口端方向,第二边槽35、第二中槽38的槽深始终不变,第三斜刀条36、第二矩刀条37、第四斜刀条39的深度逐渐变浅,且宽度逐渐变窄。
进一步地,第二靠板13的外侧面与第二边槽35的槽面平齐。
进一步地,第一靠板10与第二靠板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27的直径相等,第一靠板10与第二靠板13的结构相同。第一边槽30与第二边槽35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27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矩刀条32与第二矩刀条37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槽28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中槽33与第二中槽38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27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搓槽丝板9与第二搓槽丝板12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尾29尾部的最小直径相等。第一搓槽丝板9与第二搓槽丝板12的结构相同,第一垫板40与第二垫板41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尾29尾部的最小直径相等,或者最短距离为一个其它的固定值,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15包括进料轨道4,还包括与进料轨道4垂直并靠于固定板3右端的推送刀16,靠推送刀16右侧的挡料刀17,位于推送刀16和挡料刀17的端部上方的压料板19,压料板19上面设有压头调节螺丝18,压料板19压在进料轨道4上的铆钉头26上,推送刀16按生产节拍将进料轨道4上的铆钉14一个一个地向左推送至第一靠板10、第一搓槽板9与第二靠板13、第二搓槽板12的上侧,配合活动板2中的第一靠板10、第一搓槽板9往返移动,对铆钉14进行搓槽加工。
进一步地,在第一靠板10和第二靠板13之间的上方设有防斜装置20,该防斜装置20的固定架固定在机床1的高端端部,防斜装置20的直角杆21压在铆钉头26上。
进一步地,出料口4靠固定板3的上方设有下料钉桥22,使加工好的铆钉14通过下料钉桥22进入出料口5。
进一步地,固定板3背向活动板2的一侧的机床1侧板上设有多个挤压调节螺钉23,通过调节该挤压调节螺钉23能够控制铆钉14的搓槽精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所有的最短距离均发生在第一搓槽丝板9右端(即出口端OUT)与第二搓槽丝板12的左端(即出口端)重合时刻,此时两者的出口端为上述所有的最短距离,但是,在两者的入口端重合时,入口端却是第一斜刀条31与第三斜刀条36之间、第一矩刀条32与第二矩刀条37之间、第二斜刀条34与第四斜刀条39之间的最短距离均为铆钉柱27的直径。可选地,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搓槽机构24的长度比第二搓槽机构25的长度长,相应地,活动板2、第一靠板10、第一搓槽丝板9、第一垫板40的长度分别比固定板3、第二靠板13、第二搓槽丝板12、第二垫板41的长度长。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铆钉车削加工方式中,存在人工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每次人工装卸铆钉,容易引起安装及加工的偏差,使铆钉的精度下降,人工操作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本方案设有的上料机构15能自动将待加工铆钉14依次进入第一搓槽机构24和第二搓槽机构25之间,进行自动搓槽加工,加工完成后,自动从下料钉桥22上滑落出料口5中,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节省了劳动力、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交货期要求,为工厂带来了效益。本方案一方面在第二搓槽机构25背面的机床1上,设有多个挤压调节螺钉23,可调节第二搓槽机构25与第一搓槽机构24之间精密距离,另一方面在第一搓槽机构24和第二搓槽机构25的上方设有防斜装置20,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铆钉14的倾斜,从而确保了铆钉14加工的精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包括机床、第一搓槽机构、第二搓槽机构、上料机构和出料口,第一搓槽机构与第二搓槽机构相对设置,且立于机床的一端,出料口位于第二搓槽机构的左端,上料机构的一端位于第二搓槽机构的右端,上料机构的另一端靠机床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搓槽机构包括滑动座,滑动座位于机床的一侧,纵向固定于滑动座上的活动板,活动板靠外侧面为L型凹面结构,L型凹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叠置设有第一垫板、第一搓槽丝板、第一靠板,第一靠板的上侧与滑动座的上平台平齐,上平台至少设有两个向上螺杆,每个螺杆上套装一个压块压在所述第一靠板的上侧,再用螺母拧紧压块;
所述第二搓槽机构包括纵向固定于机床另一侧的固定板,固定板靠外侧面为L型凹面结构,L型凹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叠置设有第二垫板、第二搓槽丝板、第二靠板,第二靠板的上侧与机床的上平台平齐,上平台至少设有两个向上螺杆,每个螺杆上套装一个压块压在所述第二靠板的上侧,再用螺母拧紧压块;
待加工铆钉的铆钉头在上,铆钉的铆钉柱在下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靠板、第一搓槽丝板和第二靠板、第二搓槽丝板之间,铆钉柱的下部两侧紧靠第一搓槽丝板和第二搓槽丝板,所述滑动座往返推动所述活动板,带动所述第一靠板、第一搓槽丝板作往返移动,第一搓槽丝板及第二搓槽丝板,对铆钉柱的下部进行搓槽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搓槽丝板的搓槽面靠近出口端的上部设有第一边槽,第一边槽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一斜刀条,第一斜刀条下边连接第一矩刀条,第一矩刀条下边连接向内凹的第一中槽,第一中槽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二斜刀条,第二斜刀条下边与第一搓槽丝板的外侧面平齐;沿着第一搓槽丝板的搓槽面水平向入口端方向,第一边槽、第一中槽的槽深始终不变,第一斜刀条、第一矩刀条、第二斜刀条的深度逐渐变浅,且宽度逐渐变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边槽的槽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搓槽丝板的搓槽面靠近出口端的上部设有第二边槽,第二边槽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三斜刀条,第三斜刀条下边连接第二矩刀条,第二矩刀条下边连接向内凹的第二中槽,第二中槽下边连接向外倾斜的第四斜刀条,第四斜刀条下边与第二搓槽丝板的外侧面平齐;沿着第二搓槽丝板的搓槽面水平向入口端方向,第二边槽、第二中槽的槽深始终不变,第三斜刀条、第二矩刀条、第四斜刀条的深度逐渐变浅,且宽度逐渐变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边槽的槽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板与第二靠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的直径相等,第一靠板与第二靠板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槽与第二边槽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的直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刀条与第二矩刀条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槽的直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槽与第二中槽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柱的直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铆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搓槽丝板与第二搓槽丝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尾尾部的最小直径相等,第一搓槽丝板与第二搓槽丝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与铆钉尾尾部的最小直径相等,第一垫板与第二垫板的结构相同。
CN201921198281.0U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Active CN210586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8281.0U CN21058692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8281.0U CN21058692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6921U true CN210586921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8281.0U Active CN21058692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6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6620B (zh) 一种磨损小的橡皮擦切割设备
CN108620832B (zh) 一种长杆螺栓校直装置及方法
CN210586921U (zh) 一种铆钉加工装置
CN202225275U (zh) 一种竹片切条机
CN209830402U (zh) 一种刨槽机的双向刀架
CN211072073U (zh) 一种铝板开槽机
CN212043737U (zh) 滚剪倒角机进料装置
CN212707222U (zh) 实木门窗用四面刨铣机
CN115178585A (zh) 一种铅酸电池板栅加工用轧制冲切装置
CN209773328U (zh) 一种钢筋切断机
CN104511521A (zh) 简易型材冲口模
CN209998427U (zh) 一种龙门铣床
CN212885312U (zh) 一种防划伤的金属板材剪板机
CN112223564A (zh) 一种石材板快速切条装置
CN206882904U (zh) 辊式冷轧成型机c型板断面两端半切口装置
CN218694435U (zh) 一种钢板剪板机送料机构
CN213729701U (zh) 一种角钢生产加工用剪切机
CN111531630A (zh) 一种印刷纸加工系统
CN21946492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切割机
CN218365027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单刀切纸机
CN217992829U (zh) 一种电脑数控裁板机
CN215543924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水混合加湿器的折弯机
CN218396214U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圆钢截断装置
CN213080238U (zh) 一种托盘边框剪切装置
CN218799443U (zh) 一种方便送料的剪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