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5580U -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5580U
CN210485580U CN201921330074.6U CN201921330074U CN210485580U CN 210485580 U CN210485580 U CN 210485580U CN 201921330074 U CN201921330074 U CN 201921330074U CN 210485580 U CN210485580 U CN 210485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elements
center
substr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00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石寛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5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5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维持散热性,又能实现发光模块的小型化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包括:灯座;基板,设在所述灯座的其中一端部侧,且具有配线图案;多个发光元件,设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以及多个供电端子,设在所述灯座的内部,且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所述多个供电端子是沿规定方向排列设置。在俯视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灯座的中心大致重合。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基板的跟所述多个供电端子侧为相反侧的周端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多个供电端子侧的周端面之间的距离短。

Description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包括灯座(socket)与设在灯座的其中一端部侧的发光模块(module)。
近年来,期望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小型化。为了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小型化,发光模块的小型化成为必要。但是,在发光模块中,设有发光元件、电阻、二极管(diode)、电容器(condenser)等元件。因此,安装这些元件的基板变大,发光模块的小型化、甚而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小型化变得困难。
此时,若减少发光元件以外的元件,便能减小基板。但是,发光元件中产生的热是经由基板传至灯座。因此,若简单地减小基板,则散热面积将减少,由此,发光元件的温度有可能变高。
因此,期望开发出一种技术,既能维持散热性,又能实现发光模块的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9509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维持散热性,又能实现发光模块的小型化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包括:灯座;基板,设在所述灯座的其中一端部侧,且具有配线图案;多个发光元件,设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以及多个供电端子,设在所述灯座的内部,且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所述多个供电端子是沿规定方向排列设置。在俯视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灯座的中心大致重合。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基板的跟所述多个供电端子侧为相反侧的周端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多个供电端子侧的周端面之间的距离短。
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包括: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框体,安装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既能维持散热性,又能实现发光模块的小型化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3(a)~图3(d)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基板的示意平面图。
图4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的示意平面图。
图5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的示意局部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车辆用照明装置
10:灯座
10a:中心
11:安装部
20:发光模块
20a:发光模块
21:基板
22:发光元件
22a:发光元件
25:框部
26:密封部
30:供电端子
100:车辆用灯具
101:框体
121a~121d: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例示实施方式。另外,各附图中,对于同样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车辆用照明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能够设于汽车或火车等中。作为设于汽车中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例示被用于前组合灯(front combinationlight)(例如将日间行车灯(Daytime Running Lamp,DRL)、示廓灯(positionlamp)、转向信号灯(turn signallamp)等适当组合而成者)或者后组合灯(rearcombination light)(例如将刹车灯(stoplamp)、尾灯(tail lamp)、转向信号灯、倒车灯(back lamp)、雾灯(fog lamp)等适当组合而成者)等者。但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并不限定于这些。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平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能够设置灯座10、发光模块20、供电端子30。
在灯座10中,能够设置安装部11、卡销(bayonet)12、法兰(flange)13、散热鳍片(fin)14、及连接器支架(connector holder)15。
安装部11是设在法兰13的设置散热鳍片14侧的相反侧。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能够设为柱状。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例如能够设为圆柱状。安装部11具有在与法兰13侧为相反侧的端面开口的凹部11a。
而且,在凹部11a的底面11a1设有开口的凹部11a2。凹部11a2的开口尺寸稍大于发光模块20(基板21)的平面尺寸。因此,通过将发光模块20(基板21)插入至凹部11a2,能够进行发光模块20(基板21)的定位。
发光模块20(基板21)能够粘合于凹部11a2的内部。此时,粘合剂优选采用导热率高的粘合剂。例如,粘合剂能够采用混合有使用无机材料的填料(filler)的粘合剂。无机材料优选采用导热率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ceramics))。粘合剂的导热率例如能够设为0.5W/(m·K)以上且10W/(m·K)以下。
而且,发光模块20(基板21)能够经由包含导热脂(grease)(散热脂)的层,而设于凹部11a2的内部。对于导热脂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在改性硅酮(silicone)中混合有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的填料者。导热脂的导热率例如能够设为1W/(m·K)以上且5W/(m·K)以下。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发光模块20(基板21)被嵌入至灯座10的其中一端部。
而且,在安装部11,能够设置至少两个狭缝(slit)11b。在狭缝11b的内部,设置基板21的供电端子30侧的角部。安装部11的周方向上的狭缝11b的尺寸(宽度尺寸)能够稍大于基板21的角部的尺寸。这样,便能够将基板21的角部插入至狭缝11b的内部。
若设置狭缝11b,则能够减小安装部11的外形尺寸,因此能够实现安装部11的小型化,甚而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小型化。
卡销12能够在安装部11的外侧面设置多个。多个卡销12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突出。多个卡销12与法兰13对置。多个卡销12能够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1时使用。多个卡销12能够用于旋锁(twist lock)。
法兰13能够采用呈板状者。法兰13例如能够采用呈圆板状者。法兰13的外侧面较卡销12的外侧面而设于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更外侧。
散热鳍片14能够设在法兰13的与设置安装部11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散热鳍片14能够采用呈板状者。散热鳍片14也能够设置多个。在设置多个散热鳍片14的情况下,多个散热鳍片14能够以彼此平行的方式来排列设置。
连接器支架15能够设在法兰13的与设置安装部11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面。连接器支架15呈筒状。具有密封(seal)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被插入至连接器支架15的内部。因此,连接器支架15的孔的剖面形状成为适合于具有密封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的剖面形状的形状。
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主要经由安装部11及法兰13而传至散热鳍片14。传至散热鳍片14的热主要从散热鳍片14放出至外部。
因此,考虑到将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传至外部的情况,灯座10优选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所形成。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例如能够采用铝等金属。
而且,近年来,期望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轻量化。因此,灯座10优选使用高导热性树脂来形成。高导热性树脂例如能够采用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尼龙(nylon)等树脂中混合有使用无机材料的填料者。无机材料例如能够采用氧化铝等陶瓷或碳等。
若使用高导热性树脂来形成灯座10,则能够使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效率良好地散发。而且,能够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轻量化。此时,安装部11、卡销12、法兰13、散热鳍片14及连接器支架15能够使用射出成形法等来一体地形成。
发光模块20(基板21)能够设于灯座10的其中一端部侧。
在发光模块20中,能够设置基板21及多个发光元件22。
基板21能够采用呈板状者。基板21的平面形状例如能够设为四边形。对于基板21的材料或结构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基板21能够由陶瓷(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等无机材料、酚醛纸或环氧玻璃等有机材料等所形成。而且,基板21也可为利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所得者。另外,在利用绝缘性材料来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性材料既可为包含有机材料者,也可为包含无机材料者。在发光元件22的发热量多的情况下,考虑到散热的观点,优选使用导热率高的材料来形成基板21。作为导热率高的材料,例如能够例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利用绝缘性材料来包覆金属板表面所得者等。而且,基板21既可为具有单层结构者,也可为具有多层结构者。
而且,在基板21的与凹部11a2的底面侧为相反侧的面,能够设置配线图案21a。配线图案21a能够由例如以银为主成分的材料或以铜为主成分的材料等而形成。
发光元件22能够设置多个。在图1及图2所例示的情况下,设有两个发光元件22。多个发光元件22能够串联连接。多个发光元件22能够设于基板21的相对于凹部11a2的底面侧的相反侧。多个发光元件22能够设于基板21上。多个发光元件22能够与设在基板21表面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
多个发光元件22例如能够采用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laserdiode)等。
多个发光元件22能够采用具有封装(package)的表面安装型发光元件。多个发光元件22例如能够采用塑封有引线芯片载体(Plastic Leaded ChipCarrier,PLCC)型的发光元件。
多个发光元件22的光的出射面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多个发光元件22主要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出射光。
在一般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情况下,进而设置电阻、二极管等。电阻是为了对流向发光元件22的电流进行限制或调整而设。二极管是为了避免逆向电压施加于发光元件22、及避免来自反方向的脉冲噪声(pulse noise)施加至发光元件22而设。
但是,对于车辆用照明装置而言,本质上必要的是发光元件22。例如,电阻或二极管等也能够设在与车辆用照明装置电连接的电源或控制电路等中。若除了多个发光元件22以外,还将电阻或二极管等设于基板21,则基板21将变大,发光模块20的小型化、甚而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小型化将变得困难。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与设于基板21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的是多个发光元件22与供电端子30。这样,只要仅安装多个发光元件22即可,因此能够减小基板21。因此,能够实现发光模块20的小型化,甚而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小型化。
如图2所示,多个发光元件22沿多个供电端子30的排列方向而排列设置。这样,多个发光元件22的列与多个供电端子30的列变得平行,因此能够缩短多个发光元件22的列与多个供电端子30的列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缩短多个发光元件22的列的中心与基板21的供电端子30侧的周端面21b之间的距离L2,因此能够实现发光模块20的小型化,甚而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小型化。
多个发光元件22各自的中心能够设在通过灯座10的中心10a(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中心轴的位置)的直线上。此时,优选在以灯座10的中心10a为对称点而成大致旋转对称的位置设置发光元件22。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大致”,是指允许制造时的误差程度的差。另外,即使未记载“大致”,但只要未特别言及,便允许制造时的误差程度的差。
而且,优选的是,在俯视时,发光元件22各自的中心不与灯座10的中心10a重合。若将任一发光元件22的中心设在灯座10的中心10a的位置,则为了实现对称的配光,必须在此发光元件22的两侧进一步设置发光元件22。即,若将任一发光元件22的中心设在灯座10的中心10a的位置,则必须设置三个以上的发光元件22。
与此相对,若不将发光元件22各自的中心设在灯座10的中心10a的位置,且在以中心10a为对称点而成大致旋转对称的位置设置发光元件22,则只要设置两个以上的发光元件22即可。因此,能够减少发光元件22的数量,因而能够减小基板21。另外,此时,设置偶数个发光元件22。此时,若考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小型化,则优选将两个发光元件22设在以中心10a为对称点而成旋转对称的位置。
此处,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点亮时发热的主要为发光元件22。因此,即使不设置电阻或二极管等,点亮时产生的热的量也几乎不变。而且,若是简单地减小基板21,则散热面积将减少,因此多个发光元件22的温度有可能变高。若多个发光元件22的温度变高,则有可能多个发光元件22的寿命变短,或者多个发光元件22的功能下降。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在凹部11a2的内部设置基板21。而且,将基板21粘合至凹部11a2的内部,或者经由包含导热脂的层而将基板21设于凹部11a2的内部。即,基板21被嵌入至灯座10的其中一端部。这样,不仅能从基板21的背面侧,从基板21的周端面(侧面)侧也能够进行散热。
而且,在俯视时,多个发光元件22的群集的重心与灯座10的中心10a大致重合。多个发光元件22的群集的重心与基板21的跟多个供电端子30侧为相反侧的周端面21c之间的距离L1,比多个发光元件22的群集的重心与基板21的多个供电端子30侧的周端面21b之间的距离L2短。因此,能够减小基板21。
而且,如前所述,多个发光元件22各自的中心是设在通过灯座10的中心10a的直线上。因此,如图2所示,能够缩短多个发光元件22的群集的重心(多个发光元件22的列的中心、灯座10的中心10a)与基板21的跟供电端子30侧为相反侧的周端面21c之间的距离L1。若作为发热源的多个发光元件22与周端面21c之间的距离L1变短,则能够缩短发光元件22与凹部11a2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热容易从基板21的周端面21c侧传至灯座10。因此,即使减小基板21,也能够抑制多个发光元件22的温度变高的现象。
而且,若将多个发光元件22沿着基板21的周端面21c而排列,则能够将多个发光元件22设在周端面21c附近。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发光元件22与凹部11a2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热更容易从基板21的周端面21c侧传至灯座10。此时,优选使距离L1为4mm以下。或者,优选在俯视时,将发光元件22的周端面21c侧的侧面与周端面21c之间的距离L3设为2mm以下。这样,便能够进一步提高基板21的周端面21c侧的散热效果。
图3(a)~图3(d)是用于例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基板121a~基板121d的示意平面图。
如图3(a)~图3(d)所示,在基板121a~基板121d,设有多个发光元件22及配线图案21a。此时,在基板121a~基板121d中,未设有多个发光元件22及配线图案21a的区域能够予以切除。
例如,如图3(a)所示,能够切除基板121a的角部。
例如,如图3(b)~图3(d)所示,能够根据配线图案21a的形状来切除基板121b~基板121d。
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基板121a~基板121d。
而且,如图3(b)所示,若将位于多个发光元件22的排列方向上的基板121b的周端面121b1予以切除,则能够缩短俯视时的发光元件22与凹部11a2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热容易从基板121b的周端面121b1侧传至灯座10。
如图3(c)所示,若将位于多个发光元件22的排列方向上的基板121c的周端面121c1、周端面121c2予以切除,则能够缩短俯视时的发光元件22与凹部11a2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因此热容易从基板121c的周端面121c1、周端面121c2侧传至灯座10。
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接下来,返回图1及图2,对供电端子30进行说明。
供电端子30设有多个。多个供电端子30设在灯座10的内部。多个供电端子30能够设为棒状体。多个供电端子30从凹部11a2的底面突出。多个供电端子30能够沿规定方向排列设置。多个供电端子30的发光模块20侧的端部与设于基板21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及机械连接。即,多个供电端子30的其中一端部与配线图案21a焊接着。多个供电端子30的散热鳍片14侧的端部露出至连接器支架15的内部。连接器105嵌合于露出至连接器支架15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0。多个供电端子30具有导电性。多个供电端子30例如能够由铜合金等金属所形成。另外,供电端子30的数量、形状、配置、材料等并不限定于例示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如前所述,灯座10优先由导热率高的材料所形成。但是,导热率高的材料有时具有导电性。例如,包含金属、或含有碳的填料的高导热性树脂等具有导电性。因此,在具有导电性的灯座10的情况下,能够在多个供电端子30与灯座10之间设置绝缘部。而且,绝缘部能够还具有保持多个供电端子30的功能。另外,在灯座10由具有绝缘性的高导热性树脂(例如,包含含有陶瓷的填料的高导热性树脂等)形成的情况下,能够省略绝缘部。此时,灯座10保持多个供电端子30。
绝缘部能够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所形成。绝缘部例如能够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尼龙等所形成。绝缘部例如能够压入至设于灯座10的孔的内部,或者粘合至孔的内部,或者熔接于孔的内部。
除此以外,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也能够设置导热部。导热部能够设在发光模块20(基板21)与灯座10之间。导热部能够设在凹部11a2的底面与发光模块20(基板21)之间。导热部例如呈板状,能够由铝或铝合金等金属所形成。
图4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20a的示意平面图。
如图4所示,在发光模块20a中,能够设置基板21、发光元件22a、框部25、及密封部26。
发光元件22a能够设置多个。在图4所例示的情况下,设有四个发光元件22a。多个发光元件22a能够串联连接。多个发光元件22a能够设在基板21的相对于凹部11a2的底面侧的相反侧。多个发光元件22a能够设在基板21上。多个发光元件22a能够与设于基板21表面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
多个发光元件22a例如能够采用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
多个发光元件22a例如能够采用芯片状的发光元件。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a能够通过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COB)而安装。这样,便能够在狭小的区域中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2a。因此,能够将多个发光元件22a沿供电端子30的排列方向、及与供电端子30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而排列设置。即,能在规定区域的任意位置配置多个发光元件22a。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a例如能够采用倒装芯片型的发光元件、上部电极型的发光元件、上下电极型的发光元件等。
多个发光元件22a也能够如前述的表面安装型发光元件22那样,排列设置在通过灯座10的中心10a的直线上。
而且,如图4所示,能够在以灯座10的中心10a为对称点而成大致旋转对称的位置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2b。这样,便容易成为朗伯(Lambert)配光。
例如,多个发光元件22a各自的中心能够设在以灯座10的中心10a为中心的圆周上。
例如,能够使发光元件22a的数量为偶数,且在俯视时,发光元件22a各自的中心不与灯座10的中心10a重合。
例如,如图4所示,能够在以灯座10的中心10a为中心的正方形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发光元件22a。而且,例如,能够在以灯座10的中心10a为中心的十字的四个端部分别设置发光元件22a。而且,例如,也能够在以灯座10的中心10a为重心的正三角形的三个角部分别设置发光元件22a。
另外,若将四个发光元件22a设在成旋转对称的位置,则更容易形成朗伯配光。
本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20a中,也与前述的同样,能够缩短多个发光元件22的群集的重心(灯座10的中心10a)、与基板21的跟供电端子30侧为相反侧的周端面21c之间的距离L1。因此,能够获得前述的散热效果。
框部25能够设在基板21的相对于凹部11a2的底面侧的相反侧。框部25能够粘合于基板21上。框部25能够采用呈框状者。在由框部25所围成的区域,能够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2a。例如,框部25能够包围多个发光元件22a。框部25能够由树脂所形成。树脂例如能够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Nylon)、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等热塑性树脂。
而且,能够在树脂中混合氧化钛等粒子,以提高对从多个发光元件22a出射的光的反射率。另外,并不限定于氧化钛粒子,只要混合包含对从多个发光元件22a出射的光的反射率高的材料的粒子即可。而且,框部25例如也能够由白色的树脂所形成。
框部25的内面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设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随着远离基板21而朝远离框部25的中心轴的方向倾斜。框部25的内面也能够设为与基板21的面大致垂直的面。框部25的内面的至少一部分也能够设为朝向内侧突出的曲面。另外,若框部25的内面成为倾斜面,则容易使入射至内面的光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出射。框部25能够具有规定密封部26的形成范围的功能与反射体的功能。
密封部26能够设在由框部25所围成的区域内。密封部26能够以覆盖由框部25所围成的区域的方式而设。即,密封部26能够以覆盖多个发光元件22a的方式而设。密封部26能够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所形成。密封部26例如能够通过向由框部25围成的区域内填充树脂而形成。树脂的填充例如能够使用分注器(dispenser)等液体定量喷出装置来进行。所填充的树脂例如能够采用硅酮树脂等。而且,在密封部26中,能够包含荧光体。荧光体例如能够采用钇铝石榴石系荧光体(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系荧光体)。但是,荧光体的种类能够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等来适当变更,以获得规定的发光色。
(车辆用灯具)
接下来例示车辆用灯具100。
另外,以下,作为一例,对车辆用灯具100为设于汽车的前组合灯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车辆用灯具100并不限定于设于汽车的前组合灯。车辆用灯具100只要是设于汽车或火车等的车辆用灯具即可。
图5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100的示意局部剖面图。
如图5所示,在车辆用灯具100中,设有车辆用照明装置1、框体101、罩102、光学元件103、密封构件104及连接器105。
框体101保持安装部11。框体101呈其中一端部侧开口的箱状。框体101例如能够由不透光的树脂等所形成。在框体101的底面,设有安装孔101a,所述安装孔101a供安装部11的设有卡销12的部分插入。在安装孔101a的周缘,设有供设于安装部11的卡销12插入的凹部。另外,尽管例示了在框体101直接设置安装孔101a的情况,但也可将具有安装孔101a的安装构件设于框体101。
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将安装部11的设有卡销12的部分插入至安装孔101a,使车辆用照明装置1旋转。于是,卡销12被保持于安装孔101a的周缘所设的嵌合部。此种安装方法被称作旋锁。
罩102是以封闭框体101的开口的方式而设。罩102能够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等所形成。罩102也能够采用具有透镜(lens)等的功能者。
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出射的光入射至光学元件103。光学元件103进行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出射的光的反射、扩散、导光、聚光、规定配光图案的形成等。例如,图5所例示的光学元件103为反射体。此时,光学元件103对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出射的光进行反射,以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
密封构件104是设在法兰13与框体101之间。密封构件104能够采用呈环状者。密封构件104能够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形成。
当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时,密封构件104被夹在法兰13与框体101之间。因此,通过密封构件104来密闭框体101的内部空间。而且,借助密封构件104的弹性力,卡销12被按压至框体101。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从框体101脱离。
连接器105嵌合于露出至连接器支架15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0的端部。在连接器105,电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等。因此,通过使连接器105嵌合于供电端子30的端部,从而将未图示的电源等与发光元件22予以电连接。而且,连接器105具有阶差部分。并且,密封构件105a被安装于阶差部分。密封构件105a是为了防止水侵入连接器支架15的内部而设。当将具有密封构件105a的连接器105插入至连接器支架15的内部时,连接器支架15的内部被密闭成水密。密封构件105a能够采用呈环状者。密封构件105a能够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形成。连接器105例如也能够使用粘合剂等而粘合于连接器支架15等。
以上,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并不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可在不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的范围内。而且,前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彼此组合实施。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座;
基板,设在所述灯座的其中一端部侧,且具有配线图案;
多个发光元件,设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以及
多个供电端子,设在所述灯座的内部,且与所述配线图案电连接,
所述多个供电端子是沿规定方向排列设置,
在俯视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灯座的中心重合,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基板的跟所述多个供电端子侧为相反侧的周端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群集的重心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多个供电端子侧的周端面之间的距离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是具有封装的表面安装型发光元件,沿所述多个供电端子的排列方向而排列,且设在以所述灯座的中心为对称点而成旋转对称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各自的中心是设在通过所述灯座中心的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偶数,在俯视时,所述发光元件各自的中心不与所述灯座的中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为芯片状的发光元件,且设在以所述灯座的中心为对称点而成旋转对称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各自的中心是设在以所述灯座的中心为中心的圆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偶数,在俯视时,所述发光元件各自的中心不与所述灯座的中心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四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偶数,在俯视时,所述发光元件各自的中心不与所述灯座的中心重合,且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四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被嵌入至所述灯座的其中一端部。
12.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
框体,安装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
CN201921330074.6U 2018-11-27 2019-08-16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21048558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1268 2018-11-27
JP2018221268A JP2020087737A (ja) 2018-11-27 2018-11-27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5580U true CN210485580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0074.6U Active CN210485580U (zh) 2018-11-27 2019-08-16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87737A (zh)
CN (1) CN21048558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87737A (ja)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149282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9036404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9153374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7212166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1526328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1012831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和车辆用灯具
US11168863B2 (en) Vehicular luminaire, vehicular lamp,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vehicular luminaire
JP7157915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7714802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12132307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10107280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10485580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JP2018160412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9036406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024143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和车辆用灯具
JP2018037197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6106355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424295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2052392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JP2019053849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9550323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17714796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JP7112675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7781209A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JP2023078614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