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4295U -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24295U
CN211424295U CN202020178510.9U CN202020178510U CN211424295U CN 211424295 U CN211424295 U CN 211424295U CN 202020178510 U CN202020178510 U CN 202020178510U CN 211424295 U CN211424295 U CN 211424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lange
ligh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785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石宽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24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24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对于框体能够定位车辆用照明装置并且在定位时能够抑制产生灰尘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凸缘,其呈板状;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一个面上;及发光模块,其至少具有一个发光元件且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侧。在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

Description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有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灯座及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设置在灯座的一侧的端部侧。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框体上时,设置有发光模块的灯座的端部插入于设置在框体的孔中。
在此,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于车辆用灯具的框体上的情况下,若灯座端部的位置出现偏差,则设置于车辆用灯具的透镜等与发光模块之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能会无法得到规定的配光特性。
此时,若将灯座端部的外侧表面与设置在框体的孔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设为较小,则能够减小灯座端部的位置的偏差,因此,容易获得规定的配光特性。然而,若将灯座端部的外侧表面与孔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设为较小,则灯座端部的外侧表面与孔的内壁面会彼此摩擦而容易产生灰尘。在框体的外部,灯座的凸缘与框体经由密封部件紧贴在一起。因此,所产生的灰尘无法排出到外部,有时会进入框体的内部。若灰尘进入框体的内部,则可能会导致车辆用灯具的品质下降。
对此,期待研发出相对于框体能够定位车辆用照明装置并且在定位时能够抑制产生灰尘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04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框体能够定位车辆用照明装置并且在定位时能够抑制产生灰尘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凸缘,其呈板状;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一个面上;及发光模块,其至少具有一个发光元件且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侧。在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
在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中,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的平坦面。
在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中,在所述平坦面还设置有在所述平坦面开口的凹部或者从所述平坦面突出的突起。
在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中,所述定位部为在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开口的凹部及从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突出的突起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具备:上述车辆用照明装置;框体,其供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及凸部,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部,且其与设置在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所具有的凸缘的外侧表面上的定位部协作而进行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相对于框体能够定位车辆用照明装置并且在定位时能够抑制产生灰尘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2中(a)及(b)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定位的示意立体图。
图3中(a)是用于例示凹部的作用的示意图,(b)是用于例示突起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5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6中(a)是用于例示定位部的作用的示意图,(b)是用于例示定位部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图中:1-车辆用照明装置、1a-车辆用照明装置、1b-车辆用照明装置、10-灯座、10a-灯座、10b-灯座、11-安装部、11b-外侧表面、13-凸缘、13a-外侧表面、13b-定位部、13b1-凹部、13b2-突起、20-发光模块、21-基板、22-发光元件、43-凸缘、43a-定位部、53-凸缘、53a-外侧表面、53b-定位部、53c-定位部、100-车辆用灯具、101-框体、101c-凸部、101c1-突起、101c2-凹部、101c3-突起、101c4-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例示。另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说明。
(车辆用照明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设置于汽车或轨道车辆等。作为设置于汽车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例如可以使用于前组合灯(例如,日间行车灯(DRL:Daytime Running Lamp)、示宽灯、转向灯等适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灯)、后组合灯(例如,刹车灯、尾灯、转向灯、倒车灯、雾灯等适当组合在一起的组合灯)等。但是,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并不只限定于此。
图1是用于例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1所示,车辆用照明装置1可以具有灯座10、发光模块20及供电端子30。
灯座10可以具有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13、散热片14及连接器座15。
安装部11可以设置于凸缘13的一个面上。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可以为柱状。安装部11的外形形状例如可以为圆柱状。安装部11可以具有在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面开口的凹部11a。
发光模块20(基板21)可以粘接于凹部11a的底面上。此时,粘接剂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粘接剂。例如,粘接剂可以为混合有由无机材料构成的填料的粘接剂。无机材料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粘接剂的导热系数例如可以设为0.5W/(m·K)以上且10W/(m·K)以下。
发光模块20(基板21)还可以经由由导热硅脂构成的层而设置于凹部11a的底面上。导热硅脂的种类并不受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可以使用将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构成的填料混合于改性硅油而成的导热硅脂。导热硅脂的导热系数例如可以设为1W/(m·K)以上且5W/(m·K)以下。
并且,在发光模块20(基板21)与凹部11a的底面之间可以设置传热部。例如,传热部可以呈板状,并且可以由铝、铝合金、铜、铜合金等金属制成。例如,传热部可以利用上述导热系数较高的粘接剂而粘接于凹部11a的底面上,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法而埋入于凹部11a的底面,还可以经由上述导热硅脂而安装于凹部11a的底面上。
在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11b可以设置有多个接合销12。多个接合销12可以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突出。多个接合销12可以与凸缘13对峙。多个接合销12可以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1上时使用。多个接合销12可以用作扭锁。
凸缘13可以呈板状。凸缘13的外侧表面13a可以位于比接合销12的外侧表面更靠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外侧。
散热片14可以设置在凸缘13的与设置有安装部11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散热片14可以呈板状。散热片14可以设置有多个。在设置多个散热片14时,多个散热片14可以彼此平行地排列设置。
连接器座15可以设置在凸缘13的与设置有安装部11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连接器座15可以呈筒状。具有密封部件105a的连接器105插入于连接器座15的内部。因此,连接器座15的孔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对应于具有密封部件105a的连接器105的截面形状的形状。
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量主要经由安装部11及凸缘13而传递到散热片14。传递到传热片14的热量主要可以从散热片14向外部释放。因此,考虑到将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量释放到外部,优选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灯座10。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铝等金属。
并且,近年来,人们期待灯座10的轻型化。因此,优选由高导热性树脂制成灯座10。高导热性树脂例如可以为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尼龙(Nylon)等树脂中混合由无机材料构成的填料而成的树脂。无机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铝等陶瓷或碳等。
若用高导热性树脂制成灯座10,则能够有效地释放发光模块20中产生的热量。并且,能够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轻型化。此时,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法等来一体地成型出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13、散热片14及连接器座15。
发光模块20可以设置在安装部11的与凸缘13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侧。发光模块20可以具有基板21、发光元件22及电阻23。
基板21可以呈板状。基板21的平面形状例如可以为四边形。基板21的材料及结构并不受特别限定。例如,基板21可以由陶瓷(例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等无机材料、酚醛纸或玻璃环氧等有机材料等制成。并且,基板21也可以是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基板。另外,在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的情况下,绝缘性材料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绝缘性材料,也可以是由无机材料构成的绝缘性材料。在发光元件22的发热量较高的情况下,从散热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基板21。作为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可例举出氧化铝或氮化铝等陶瓷、高导热性树脂、用绝缘性材料包覆金属板表面而成的材料等。并且,基板21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并且,在基板21的与凹部11a的底面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可以设置有配线图案21a。配线图案21a例如可以由以银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以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等形成。
发光元件22可以设置在基板21之上。发光元件22可以与设置在基板21的表面上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发光元件22可以至少设置有一个。在图1中例示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设置有两个发光元件22。另外,在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22时,多个发光元件22可以彼此串联连接。并且,发光元件22可以与电阻23串联连接。
发光元件22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等。
发光元件22的形态并不受特别限定。发光元件22可以是PLCC(Plastic LeadedChip Carrier/带引线的塑料芯片载体)型等表面安装型的发光元件,炮弹型等带有引线的发光元件、利用COB(Chip On Board/板上芯片)技术进行封装的芯片状的发光元件等。图1中例示的发光元件22为PLCC型的发光元件。
另外,若利用COB技术封装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则能够在狭窄的区域设置更多的发光元件22。因此,能够实现发光模块20的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小型化。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可以使用倒装片型的发光元件、上部电极型的发光元件及上下电极型的发光元件中的任意一种。上部电极型的发光元件或上下电极型的发光元件例如可以利用引线接合法与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倒装片型的发光元件可以直接安装于配线图案21a上。
电阻23可以设置在基板21之上。电阻23可以与设置在基板21的表面上的配线图案21a电连接。电阻23例如可以是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带有引线的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通过丝网印刷法等而形成的膜状的电阻器等。另外,图1中例示的电阻23为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
在此,发光元件22的正向电压特性存在波动,因此,若将阳极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的施加电压设为恒定,则从发光元件22照射出的光的亮度(光通量、光亮度、发光强度、照度)会产生波动。因此,通过电阻23将流过发光元件22的电流的值调整为规定的范围内,从而使发光元件22所照射出的光的亮度落入规定的范围内。此时,通过改变电阻23的电阻值,能够将流过发光元件22的电流的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在电阻23为表面安装型的电阻器或带有引线的电阻器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发光元件22的正向电压特性来选择具有适当电阻值的电阻23。在电阻23为膜状的电阻器的情况下,通过去除电阻23的一部分,能够加大电阻值。例如,通过对电阻23照射激光,能够容易去除电阻23的一部分。电阻23的数量、大小、配置等并不限定于例示,可以根据发光元件22的数量或规格等适当改变电阻23的数量、大小、配置等。
并且,在发光模块20还可以设置有二极管、下拉电阻及包覆部等。为了不让反向电压施加到发光元件22以及不让反向的脉冲噪声施加于发光元件22,可以设置二极管。为了检测发光元件22的导通或为了防止错误点亮等,可以设置下拉电阻。二极管及下拉电阻可以与配线图案21a电连接。包覆部可以覆盖配线图案21a及膜状的电阻器等。包覆部例如可以包含玻璃材料。
并且,在发光元件22为芯片状的发光元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框部及密封部。框部可以设置在基板21之上。框部可以呈框状。在被框部包围的区域可以设置有发光元件22。例如,框部可以包围多个发光元件22。框部例如可以由热塑性树脂形成。并且,为了提高对发光元件22所射出的光的反射率,框部可以包含氧化钛等的粒子或者可以是由白色树脂形成框部。并且,也可以使框部的内壁面倾斜,从而使入射于内壁面的光容易朝向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正面侧射出。即,框部可以兼具确定密封部的形成范围的功能和反射镜的功能。另外,也可以省略框部。在省略了框部的情况下,在基板21上形成有圆顶状的密封部。
密封部可以设置在被框部包围的区域。密封部可以设置成覆盖芯片状的发光元件22。密封部例如可以通过在被框部包围的区域填充硅酮树脂等而形成。树脂的填充例如可以使用点胶机等液体定量吐出装置进行。并且,密封部可以根据需要包含YAG系荧光体(钇铝石榴石系荧光体)等荧光体。但是,也可以适当改变荧光体的种类,以便根据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用途等得到规定的发光色。
供电端子30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供电端子30可以设置在灯座10的内部。多个供电端子30可以为棒状体。多个供电端子30可以从凹部11a的底面突出并且钎焊于设置在基板21的配线图案21a。多个供电端子30的散热片14侧的端部可以暴露于连接器座15的内部。连接器105可以嵌合在暴露于连接器座15的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0。多个供电端子30例如可以由铜合金等金属制成。另外,供电端子30的数量、形状、配置、材料等不只限于例示,可以进行适当改变。
如上所述,优选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灯座10。然而,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有时具有导电性。例如,金属或包含由碳构成的填料的高导热性树脂等具有导电性。因此,在灯座10为具有导电性的灯座时,可以在多个供电端子30与灯座10之间设置绝缘部。另外,在灯座10由具有绝缘性的高导热性树脂(例如,包含由陶瓷构成的填料的高导热性树脂等)制成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绝缘部。此时,由灯座10保持多个供电端子30。
在此,如后述的图2及图7所示,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车辆用灯具100的框体101上时,设置有发光模块20的灯座10的端部(安装部11)插入于设置在框体101的安装孔101a中。此时,若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11b与安装孔10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较大,则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安装位置会出现偏差。若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安装位置的偏差变大,则车辆用灯具100的光学元件103与发光模块20之间的位置关系会出现偏差,可能会出现无法得到规定的配光特性的情况。
另一方面,若将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11b与安装孔10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设为较小,则能够减小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安装位置的偏差。因此,容易获得规定的配光特性。然而,若将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11b与安装孔10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设为较小,则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11b与安装孔101a的内壁面会彼此摩擦而容易产生灰尘。在框体101的外部,灯座10的凸缘13与框体101经由密封部件104紧贴在一起。因此,所产生的灰尘无法排出到框体101的外部,有时会进入框体101的内部。若灰尘进入框体101的内部,则可能会导致车辆用灯具100的品质下降。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在暴露于框体101的外部的凸缘13上设置有定位部13b。由于定位部13b设置在框体101的外部,因此,即使在进行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定位时产生灰尘,也能够抑制灰尘进入框体101的内部。并且,由于利用凸缘13的定位部13b来进行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定位,因此,即使将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11b与安装孔10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设为较大,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安装位置也不会出现偏差。因此,能够将安装部11的外侧表面11b与安装孔101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设为较大,因此能够抑制其彼此摩擦而产生灰尘。
图2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定位的示意立体图。
图2中(a)是表示将安装部11插入于安装孔101a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2中(b)是用于例示利用定位部13b与凸部101c来进行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定位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定位部13b可以设置于凸缘13的外侧表面13a。例如,定位部13b可以是设置在外侧表面13a的平坦面。例如,可以切除圆板状的凸缘13的周缘附近从而设置平坦面(定位部13b)。定位部13b可以至少设置一个。但是,若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部13b,则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并且,若设置三个以上的定位部13b,则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并且能够选择用于定位的定位部13b。因此,能够适用于凸部101c的数量或位置不同的多种框体101。例如,在图1中例示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中设置有四个定位部13b。而且,如图2中(a)及(b)所示,使用四个定位部13b中的两个定位部13b进行定位。
如图2中(b)所示,可以使定位部13b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框体101的情况下与凸部101c接触。此时,例如可以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凸部101c的与定位部13b接触的部分的附近。如此一来,容易使凸部101c紧贴于定位部13b。并且,也可以在多个凸部101c中的一部分凸部101c上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部分而在其余凸部101c则不设置由弹性材料形成的部分。如此一来,可以将不具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部分的凸部101c作为定位的基准而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另外,例如,凸部101c的与定位部13b接触的部分也可以通过弹簧等弹性部件而进行移动。
并且,例如还可以利用螺钉等连接部件将多个凸部101c中的一部分凸部101c固定于框体101上。利用连接部件固定的凸部101c可以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能够使凸部101c紧贴于定位部13b。并且,例如,由于能够将与框体101设置成一体的凸部101c作为定位的基准而进行定位,因而能够提高定位精度。
并且,如图1所示,在定位部13b还可以设置凹部13b1。
图3中(a)是用于例示凹部13b1的作用的示意图。
如图3中(a)所示,在凸部101c的端部可以设置突起101c1。并且,可以使突起101c1嵌合于凹部13b1的内部。如此一来,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在围绕中心轴的方向上出现错位。即,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在旋转方向上出现错位。另外,在设置有多个定位部13b的情况下,只要在至少一个定位部13b上设置凹部13b1即可。
图3中(b)是用于例示突起13b2的作用的示意图。
如图3中(b)所示,在定位部13b上还可以设置突起13b2。此时,可以在凸部101c的端部设置凹部101c2。并且,能够使突起13b2嵌合于凹部101c2的内部。如此一来,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在围绕中心轴的方向上出现错位。
并且,也可以在一个定位部13b上设置凹部13b1,在另一个定位部13b上设置突起13b2。
如上所述,在平坦面(定位部13b)可以设置在平坦面开口的凹部13b1或者从平坦面突出的突起13b2。
图4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a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4所示,车辆用照明装置1a可以具有灯座10a、发光模块20及供电端子30。
灯座10a可以具有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43、散热片44及连接器座15。
凸缘43可以是平面形状为多边形的板状体。如此一来,凸缘43的外侧表面就成为平坦面,因而能够将凸缘43的外侧表面作为定位部43a。另外,多边形并不只限于例示的多边形,可以根据设置车辆用照明装置1a的空间等进行适当变更。
散热片44的结构可以与上述散热片14相同。但是,散热面44的外侧表面可以是与凸缘43的外侧表面(定位部43a)连续的平坦面。如此一来,能够节省空间。
图5是用于例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照明装置1b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5所示,车辆用照明装置1b可以具有灯座10b、发光模块20及供电端子30。
灯座10b可以具有安装部11、接合销12、凸缘53、散热片14级连接器座15。
凸缘53可以呈圆板状。在凸缘53的外侧表面53a可以设置有凹状的定位部53b。即,定位部53b可以是在凸缘53的外侧表面53a开口的凹部。定位部53b还可以开口于凸缘53的设置有安装部11的面上。
定位部53b可以至少设置有一个。但是,若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部53b,则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并且,若设置三个以上的定位部53b,则能够提高定位精度并且能够选择用于定位的定位部53b。因此,能够适用于凸部101c的数量或位置不同的多种框体101。
图6中(a)是用于例示定位部53b的作用的示意图。
如图6中(a)所示,在凸部101c的端部可以设置突起101c3。并且,可以使突起101c3嵌合于定位部53b的内部。如此一来,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b在围绕中心轴的方向上出现错位。即,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b在旋转方向上出现错位。另外,也可以使凸部101c的端面与凸缘53的外侧表面53a接触。
并且,也可以代替凹状的定位部53b而设置凸状的定位部53c,或者可以同时设置凹状的定位部53b及凸状的定位部53c。定位部53c可以是从凸缘53的外侧表面53a突出的突起。
图6中(b)是用于例示定位部53c的作用的示意图。
如图6中(b)所示,在凸部101c的端部可以设置凹部101c4。并且,可以使定位部53c嵌合于凹部101c4的内部。如此一来,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b在围绕中心轴的方向上出现错位。即,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b在旋转方向上出现错位。另外,也可以使凸部101c的端面与凸缘53的外侧表面53a接触。
如上所述,定位部53c可以是在凸缘53的外侧表面53a开口的凹部及从凸缘53的外侧表面53a突出的突起中的至少一个。
(车辆用灯具)
接着,对车辆用灯具100进行例示。
另外,以下将车辆用灯具100为设置于汽车的前组合灯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是,车辆用灯具100并不限定为设置于汽车的前组合灯。只要车辆用灯具100是设置于汽车或轨道车辆等的车辆用灯具即可。
并且,以下对设置车辆用照明装置1时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是,设置车辆用照明装置1a、1b时也可以与其同样。
图7是用于例示车辆用灯具100的局部示意剖视图。
如图7所示,在车辆用灯具100可以设置有车辆用照明装置1、框体101、罩102、光学元件103、密封部件104以及连接器105。
在框体101上可以安装车辆用照明装置1。框体101可以保持安装部11。框体101可以呈一个端部侧开口的箱状。框体101例如可以由不透光的树脂等制成。在框体101的底面可以设置有供安装部11的设置有接合销12的部分插入的安装孔101a。在安装孔101a的周缘可以设置有供设置于安装部11的接合销12插入的凹部101b(例如,参考图2中(a))。另外,在此虽然例示了在框体101上直接设置安装孔101a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框体101上设置具有安装孔101a的安装部件。并且,在框体101的外表面且在安装孔101a的周围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凸部101c。即,可以在框部101的外部设置与设置在凸缘13的外侧表面13a上的定位部13b协作而进行车辆用照明装置1的定位的凸部101c。
如图2中(a)所示,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框体101上时,将安装部11的设置有接合销12的部分插入安装孔101a中,并且旋转车辆用照明装置1。如此一来,接合销12保持在设置于安装孔101a的周缘的嵌合部。这种安装方法被称作扭锁。
并且,如图2中(b)所示,在将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框体101上的情况下,定位部13b与凸部101c接触从而对车辆用照明装置1进行定位。另外,定位部13b及凸部101c等的作用在上面已经叙述,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罩102可以设置成盖住框体101的开口。罩102可以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等制成。罩102也可以具有透镜等的功能。
从车辆用照明装置1射出的光可以入射于光学元件103。光学元件103例如可以对车辆用照明装置1所射出的光进行反射、扩散、导光、聚光、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图7中例示的光学元件103为反射镜。此时,光学元件103对车辆用照明装置1所射出的光进行反射,从而形成规定的配光图案。
密封部件104可以设置于凸缘13与框体101之间。密封部件104可以呈环状。密封部件104可以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在车辆用照明装置1安装于框体101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04夹在凸缘13与框体101之间。因此,通过密封部件104可以密闭框体101的内部空间。并且,通过密封部件104的弹力,将接合销12按压于框体101。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用照明装置1从框体101脱落。
连接器105可以与暴露在连接器座15的内部的多个供电端子30的端部嵌合。在连接器105可以电连接有未图示的电源等。因此,通过将连接器105嵌合于供电端子30的端部,可以将未图示的电源等与发光元件22电连接。而且,通过将具有密封部件105a的连接器105插入于连接器座15的内部,连接器座15的内部被密闭成水密。密封部件105a可以呈环状,密封部件105a可以由橡胶或硅酮树脂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例示,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并没有限定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意图。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宗旨内,并且也包含在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另外,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也可以相互组合实施。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凸缘,其呈板状;
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凸缘的一个面上;及
发光模块,其至少具有一个发光元件且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与所述凸缘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侧,
在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的平坦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坦面还设置有在所述平坦面开口的凹部或者从所述平坦面突出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为在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开口的凹部及从所述凸缘的外侧表面突出的突起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框体,其供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安装;及
凸部,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外部,且其与设置在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所具有的凸缘的外侧表面上的定位部协作而进行所述车辆用照明装置的定位。
CN202020178510.9U 2019-05-28 2020-02-17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Active CN2114242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9217A JP2020194689A (ja) 2019-05-28 2019-05-28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9-099217 2019-05-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24295U true CN211424295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4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78510.9U Active CN211424295U (zh) 2019-05-28 2020-02-17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94689A (zh)
CN (1) CN21142429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94689A (ja) 2020-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149282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1526328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12987103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JP2017212166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9153374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012831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和车辆用灯具
JP7157915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1853876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JP2019153521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0118338B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车辆用灯具及灯座的制造方法
CN212132307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11424295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10107280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JP6718602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024143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和车辆用灯具
CN113719803A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JP7056433B2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8041550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JP2018085300A (ja) 車両用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1468923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10485580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用灯具
CN216744189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110118337B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车辆用灯具及灯座的制造方法
CN112066335B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213019467U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