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78495U -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78495U
CN210478495U CN201921031652.6U CN201921031652U CN210478495U CN 210478495 U CN210478495 U CN 210478495U CN 201921031652 U CN201921031652 U CN 201921031652U CN 210478495 U CN210478495 U CN 210478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plate
flat
frame
double
auxilia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16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晨
黄璜
杨武红
方娜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TRUK HUBEI HUAWE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TRUK HUBEI HUAWE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TRUK HUBEI HUAWE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TRUK HUBEI HUAWEI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16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78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78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78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包含汽车底盘及装配在汽车底盘上的清障车上装,清障车上装包含清障车平板以及设置在清障车平板下方的副车架、双层车架、平板倾斜油缸及平板伸缩油缸,清障车平板设在副车架上,副车架设在双层车架上,双层车架设在汽车底盘上,清障车上装还包含设在副车架尾部下方的三角式翻转机构,三角式翻转机构分别与双层车架尾部及副车架尾部固接,副车架与双层车架一端通过三角式翻转机构铰接,另一端通过平板倾斜油缸连接,清障车平板与副车架通过平板伸缩油缸及平板导轨相滑移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有:稳定性好、拖拽方便,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能满足多种大、中、重型设备、集装箱及故障车的拖拽施救。

Description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障车,属专用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传统平板清障车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通常生产效率较低,运输成本较高,不能满足运输20T及以上大、中型设备或集装箱的拖拽要求,以及不能满足客户不发底盘只做清障车上装的模块化、批量式生产需求。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传统平板清障车所存在的不足:
1、翻转机构直接与底盘连接配焊,没有底盘就无法完成翻转机构的焊接,而且还需要客户自行焊接翻转机构,对只是经销商的客户来讲焊接过于专业难度较大,无法实现模块化、批量制造。另外,国内传统的翻转机构通常需要制作尾横梁加强件,然后再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底盘大梁上,如果没有底盘翻转机构则无法安装,也无法完成清障车上装出厂前的调试;
2、举升机构直接与底盘连接,即国内的平板举升机构通常是通过螺栓安装在底盘大梁外侧,左右对称各1件倾斜机构,由于倾斜机构非整体式,在进行平板举升和下降动作时,不能满足重载同步举升平板的需求,稳定性较差;
3、清障车上装在出厂发货前无法模拟客户现场底盘来进行出厂前的调试验收;
4、平板面是用模具冲压成型的几字型零件拼接而成,无法满足在平板面上通过液压绞盘拉拽大型设备和集装箱的功能;
5、液压绞盘通常安装在平板左侧,这种安装方式无法满足拖拽大型设备和集装箱的功能;
6、尾灯架通常焊接在副车架尾部两侧,结构简易丑陋,并且不能随平板伸缩而旋转;
7、国内非折叠式清障车的平板落地倾斜角度过大,无法顺利的对低底盘的乘用车或专用车进行施救;
随着国内科技技术力量的快速发展与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尤以中国专用汽车制造企业为代表。然国外客户订单通常是以集装箱装柜为基数下订单,且产品订单量较大,基于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实现批量生产、能满足运输集装箱功能的,且能满足海外市场对20T及以上载重需求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的品牌及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现有清障车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抗扭特性好、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拖拽方便,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且能满足多种大、中、重型设备、集装箱及故障车等拖拽施救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包含汽车底盘及装配在所述汽车底盘上的清障车上装,所述清障车上装包含清障车平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清障车平板下方的副车架、双层车架、平板倾斜油缸及平板伸缩油缸,所述清障车平板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上部,所述副车架设置在所述双层车架上部,所述双层车架设置在所述汽车底盘上部,所述清障车上装还包含有设置在所述副车架尾部下方的三角式翻转机构,所述三角式翻转机构分别与所述所述副车架的尾部及双层车架的尾部固接,所述副车架的尾部与所述双层车架的尾部通过所述三角式翻转机构铰接,所述副车架的前部与所述双层车架的前部通过平板倾斜油缸连接,所述清障车平板通过平板伸缩油缸沿随着平板导轨相对于所述副车架相滑移配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层车架的宽度W2小于所述副车架的宽度W1,并等于所述汽车底盘的宽度,所述副车架的副车架横梁下平面落在所述双层车架的双层车架纵梁上平面上,所述副车架的副车架纵梁下平面低于所述双层车架的双层车架纵梁上平面H;其中,W1-W2=60~100mm,H=25mm~3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为所述清障车平板及副车架相对于所述汽车底盘倾斜运动提供动力,所述平板伸缩油缸为所述清障车平板沿着平板导轨相对于所述副车架滑移运动提供动力,其中,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端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铰接在所述副车架上,下端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铰接在所述双层车架上;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端通过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铰接在所述副车架上,后端通过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铰接在所述清障车平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角式翻转机构包含与所述双层车架尾部固接的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及与所述副车架尾部固接的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所述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的上部固接在所述双层车架的尾部,所述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的下部通过翻转销轴与所述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的下部一端铰接,所述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的下部另一端通过拖牵斜撑组与拖牵装置固接,所述拖牵装置位于所述副车架的尾部下方,所述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的上部固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尾部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包含两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一个双层车架翻转横梁及两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翻转竖衬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对应与双层车架的尾端相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翻转竖衬的下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双层车架翻转横梁的两端相焊接固定;
所述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包含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竖衬、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斜撑Ⅰ、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斜撑Ⅱ、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横梁、一个副车架翻转上横梁、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连接板及四个副车架翻转耳板;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竖衬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与副车架的两个副车架纵梁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竖衬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与副车架的两个副车架纵梁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斜撑Ⅱ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连接板与副车架的两个副车架纵梁相应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斜撑Ⅱ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横梁平行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之间,且每个副车架翻转横梁两端均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相焊接固定;所述副车架翻转上横梁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之间,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的上端相焊接固定;四个副车架翻转耳板每两个为一组,且每组所对应的两个副车架翻转耳板一端夹套住一个副车架翻转竖衬的下端,并通过调节螺栓与对应的副车架翻转竖衬相紧固,每组所对应的两个副车架翻转耳板另一端夹套住一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的下端,并通过所述翻转销轴与对应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相铰接;
所述拖牵斜撑组包含两个呈V型设置的拖牵斜撑,每个所述拖牵斜撑的上端均通过一个拖牵斜撑连接板对应与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连接,每个所述拖牵斜撑的下端均通过一个拖牵加强板对应与拖牵装置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翻转销轴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一个翻转销轴钢套,每个所述翻转销轴钢套一端与同侧设置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外侧面相贴合,另一端与同侧设置的副车架翻转耳板内侧面相贴合;
在每个所述双层车架翻转竖衬的下端均还焊接有一个与同侧设置的翻转销轴钢套相滚动配合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加强板;
在所述翻转销轴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一个副车架翻转耳板加强板,且每个所述副车架翻转耳板加强板均与同侧设置的副车架翻转耳板外侧面相焊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层车架包含有两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纵梁及若干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横梁,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纵梁分别对应与汽车底盘的两个底盘纵梁通过螺栓及连接板相紧固连接,所述的若干个双层车架横梁平行设置在两个双层车架纵梁之间,且每个所述双层车架横梁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纵梁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
所述副车架包含有两个副车架纵梁及若干个副车架横梁,两个所述副车架纵梁对应穿设在清障车平板底部设有的两个平板导轨中,并与所述平板导轨相滑移配合连接,所述的若个副车架横梁平行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纵梁之间,且每个所述副车架横梁的下平面均落在所述双层车架的两个双层车架纵梁的上平面上,每个所述副车架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副车架横梁连接板对应与两个所述副车架纵梁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每组副车架横梁连接板包含两个副车架横梁连接板且对称分设在对应的副车架横梁上下两侧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纵梁靠近汽车底盘驾驶室一端的1/3处连接着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包含有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及四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两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的上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双层车架纵梁及两个底盘纵梁相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的下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分别对应与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的两端相焊接固定;四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每两个为一组,并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的两端,且每组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对应与一个平板倾斜油缸的缸筒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下销轴相铰接;
在两个所述副车架纵梁靠近汽车底盘驾驶室一端的1/3处连接着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包含有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Ⅱ及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Ⅱ位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一端焊接固定,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连接板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B的两端,并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焊接固定;每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均对应与一个平板倾斜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上销轴相铰接;
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靠近三角式翻转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每个所述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均包含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及一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Ⅱ,所述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Ⅱ位于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一端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连接板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
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靠近汽车底盘驾驶室的一侧设置着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包含有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及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耳板,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连接板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耳板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中部的上下两侧面上,并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前销轴对应与平板伸缩油缸的缸筒相铰接;
在所述清障车平板靠近三角式翻转机构的一端设置着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包含有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及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清障车平板底部设有的两个平板导轨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中部的前后两侧,并对应与清障车平板设有底部的平板横梁连接,两个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中部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对应与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及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还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后销轴对应与平板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相铰接;
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的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之间、以及在每个所述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的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之间均预留有一个让平板伸缩油缸的缸筒穿过的油缸间隙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障车平板包含一个平板底板、两个平板侧板、若个平板横梁、两个平板纵梁及两个平板导轨,两个所述平板侧板分设在所述平板底板的左右两侧,若干个所述平板横梁平行设置在所述平板底板的底面上,两个所述平板纵梁平行设置在若干个所述平板横梁的底部,两个平板导轨平行设置两个平板纵梁之间,并对应与副车架的两个副车架纵梁相滑移配合连接;
在所述平板底板四周的边缘处均还开设有若干个设备固定孔及若干个集装箱固定孔;在每个所述平板侧板上均还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若干个挂绳孔、若干个边灯孔及一个爬梯孔;在每个所述爬梯孔内侧均还设有一个与之相连通的爬梯滑道,在每个所述爬梯滑道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悬挂式爬梯;每个所述悬挂式爬梯均包含两个爬梯竖衬、两个爬梯挂板、若干个爬梯横衬及一个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所述的若干爬梯横衬平行设置在两个爬梯竖衬之间,所述的两个爬梯竖衬滑动设置在对应的爬梯滑道内,且两个爬梯竖衬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一个爬梯挂板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爬梯横衬相连,所述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通过一个转动螺栓可旋转式设置在位于两个爬梯竖衬尾端的爬梯横衬中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障车上装还包含有龙门架工具箱、液压绞绳盘、可旋转式尾灯架及液压支腿,所述龙门架工具箱固设在所述清障车平板前端上部,所述液压绞绳盘固设在所述清障车平板前端上部中央,所述可旋转式尾灯架可旋转式固设在副车架尾部,并位于所述清障车平板尾端下方,所述液压支腿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设在副车架及双层车架尾部的两侧,并分别与双层车架及汽车底盘通过螺栓及连接板紧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有:
(1)副车架与双层车架尾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角式翻转机构连接,不仅可以防止副车架尾部变形,还有效降低了翻转中心位置,在重载拖拽货物或设备时,可以有效降低对汽车底盘的损伤,其次还加长了平板倾斜油缸的作用力臂,即减轻了倾斜油缸座的受力,又降低了倾斜油缸的规格,还加强了整车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2)副车架采用下降式悬浮结构设计,即副车架下平面落在双层车架上平面上,并且副车架下平面低于双层车架下平面,这样设计优点有:可以起到降低清障车平板离地高度,进而起到降低货物重心离地高度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平板车运输过程的稳定性,还可以降低清障车平板落地后的倾斜角度α,以便于设备能够更容易被液压绞盘拖拽至平板上方;
(3)副车架的宽度设计为大于双层车架的宽度,能有效提高清障车平板重载运输时平板的横向抗扭特性;
(4)双层车架的宽度设计为与汽车底盘的宽度相同,便于清障车上装模块化生产,减少客户后续将清障车上装与汽车底盘进行总装的工作量;由于双层车架是整个清障车上装的基础,其实质上是虚拟底盘,客户在收到清障车上装后,只需将其固定在对应的汽车底盘上即可完成总装工作;
(5)清障车平板落地后的倾斜角度α可以达到8°~10°,能够便于对低底盘的乘用车或专用车的顺利施救,目前,国内只有折叠式平板清障车才能做到8°,而非折叠式平板清障车通常只能做到12°~16°;
(6)倾斜油缸下座设计为整体式,结构强度更可靠,更适合大负载运输,平板倾斜油缸在举升动作时两个油缸的同步性能更好,平板举升和下降动作稳定性也更好;
(7)爬梯采用悬挂式结构设计,使用时,通过挂板卡接在平板侧板爬梯孔中,不使用时收回至平板内部,使得整车外形更加美观;
(8)既可以用于运输20T及以上的大、中、重型设备,也可以用于同时运输三辆故障车,还可以用于运输20寸及以上的集装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状态图一;
图3为图2中清障车上装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1的左视状态图二;
图6为图1的左视状态图三;
图7为图6中清障车上装的左视图;
图8为图7中清障车上装的立体图;
图9为副车架、双层车架及拖牵装置连接的立体图一;
图10为副车架、双层车架及拖牵装置连接的立体图二;
图11为副车架与双层车架连接的立体图一;
图12为副车架与双层车架连接的立体图二;
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1的左视图;
图15为双层车架的立体图一;
图16为双层车架的立体图二;
图17为副车架的立体图一;
图18为副车架的立体图二;
图19为清障车平板的背立面图;
图20为悬挂式爬梯的立体图;
图21为拖牵装置的立体图;
图22为拖牵大型设备时的拖牵状态图一;
图23为拖牵大型设备时的拖牵状态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00、汽车底盘;101、底盘纵梁;200、清障车上装;210、清障车平板;211、平板底板;211a、设备固定孔;211b、集装箱固定孔;2312、平板侧板;212a、排水孔;212b、挂绳孔;212c、边灯孔;212d、爬梯孔;213、平板横梁;214、平板纵梁;215、平板导轨;216、爬梯滑道;230、双层车架;231、双层车架纵梁;232、双层车架横梁;220、副车架;221、副车架纵梁;222、副车架横梁;223、副车架横梁连接板;240、平板倾斜油缸;241、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a、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b、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Ⅱ;241c、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241d、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连接板;242、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242a、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242b、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242c、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242d、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250、平板伸缩油缸;251、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251a、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251b、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耳板;251c、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连接板;252、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252a、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b、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252c、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253、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253a、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b、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Ⅱ;253c、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连接板;260、三角式翻转机构;261、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a、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b、双层车架翻转横梁;261c、双层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1d、双层车架翻转竖衬加强板;262、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a、副车架翻转竖衬;262b、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c、副车架翻转斜撑Ⅱ;262d、副车架翻转横梁;262e、副车架翻转上横梁;262f、副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2g、副车架翻转斜撑连接板;262h、副车架翻转耳板;262i、副车架翻转耳板加强板;263、翻转销轴;264、翻转销轴钢套;270、拖牵装置;271、拖牵斜撑组;271a、拖牵斜撑;271b、拖牵斜撑连接板;271c、拖牵加强板;280、悬挂式爬梯;280a、爬梯竖衬;280b、爬梯挂板;280c、爬梯横衬;280d、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280e、转动螺栓;290、龙门架工具箱;2100、液压绞绳盘;2101、钢绞绳;2110、可旋转式尾灯架;2120、液压支腿;300、集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参阅如图1至图21所示,包含汽车底盘100及装配在汽车底盘100上的清障车上装200;其中,清障车上装200包含清障车平板210、副车架220、双层车架230、平板倾斜油缸240、平板伸缩油缸250、三角式翻转机构260、拖牵装置270、悬挂式爬梯280、龙门架工具箱290、液压绞绳盘2100、可旋转式尾灯架2110及液压支腿2120;清障车平板210设置在副车架220上部,副车架220设置在双层车架210上部,双层车架230设置在汽车底盘100上部,平板倾斜油缸240及平板伸缩油缸250均位于清障车平板210的下方,且平板倾斜油缸240的两端分别与副车架220及双层车架230连接,平板伸缩油缸250的两端分别与清障车平板210及副车架220连接;三角式翻转机构260位于副车架220的尾部下方,并分别与副车架220尾部及双层车架230尾部固接,副车架220的尾部与双层车架230的尾部通过三角式翻转机构260铰接,副车架220的前部与双层车架230的前部通过平板倾斜油缸240连接,清障车平板210通过平板伸缩油缸250沿着平板导轨215相对于副车架220滑移配合连接;拖牵装置270位于三角式翻转机构260的尾部下方,并通过拖牵斜撑组271与三角式翻转机构260固接;龙门架工具箱290固设在清障车平板210前端上部,液压绞绳盘2100固设清障车平板210前端上部中央,可旋转式尾灯架2110可旋转式固设在副车架220的尾部,并位于清障车平板210尾端的下方,液压支腿2120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设在副车架220及双层车架230尾部的两侧,并分别与双层车架230及汽车底盘100通过螺栓及连接板相紧固连接;
其中,平板倾斜油缸240,为清障车平板210和副车架220提供倾斜运动的动力;平板伸缩油缸250,为清障车平板210沿着平板导轨215相对于副车架220做滑移运动的动力,使得清障车平板210尾部能够尽量接近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8所示,平板倾斜油缸240上端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铰接在副车架220上,下端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242铰接在双层车架230上;平板伸缩油缸250前端通过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251铰接在副车架220上,后端通过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252铰接在清障车平板210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双层车架230包含有两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纵梁231及若干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横梁232,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分别对应与汽车底盘100的两个底盘纵梁101通过螺栓及连接板相紧固连接,若干个双层车架横梁232平行设置在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之间,且每个双层车架横梁232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副车架220包含有两个副车架纵梁221及若干个副车架横梁222,两个副车架纵梁221对应穿设在清障车平板210底部设有的两个平板导轨235中,并与平板导轨215相滑移配合连接,若个副车架横梁222平行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纵梁221之间,且每个副车架横梁222的下平面均落在双层车架230的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的上平面上,每个副车架横梁2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副车架横梁连接板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每组副车架横梁连接板包含两个副车架横梁连接板223且分设在对应的副车架横梁222的上下两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双层车架230的宽度W2小于副车架220的宽度W1,并等于汽车底盘100的宽度,副车架220的副车架横梁222下平面落在双层车架230的双层车架纵梁231上平面上,且副车架220的副车架纵梁221下平面低于双层车架230的双层车架纵梁231上平面H;其中,W1-W2=60~100mm,H=25mm~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9至图18所示,上述三角式翻转机构260包含与双层车架230尾部固接的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及与副车架220尾部固接的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其中: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的上部固接在双层车架230的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的尾部,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的下部通过翻转销轴263与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的下部一端铰接,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的下部另一端通过拖牵斜撑组271与拖牵装置270固接,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的上部固接在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的尾端内侧。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包含两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一个双层车架翻转横梁261b及两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1c;两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1c对应与双层车架230的尾端焊接固定,两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下端分别对应与双层车架翻转横梁261b的两端焊接固定;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包含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斜撑Ⅱ262c、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横梁262d、一个副车架翻转上横梁262e、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2f、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连接板262g及四个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2f与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内侧一一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与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内侧一一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Ⅱ262c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连接板262g与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内侧一一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Ⅱ262c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上表面的中部一一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副车架翻转横梁262d平行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之间,且每个副车架翻转横梁262d两端均分别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相焊接固定;副车架翻转上横梁262e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之间,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的上端相焊接固定;四个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每两个为一组,且每组所对应的两个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一端夹套住一个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的下端,并通过调节螺栓与对应的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相紧固连接,每组所对应的两个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另一端夹套住一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下端,并通过翻转销轴263与对应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相铰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拖牵斜撑组271包含两个呈V型设置的拖牵斜撑271a,每个拖牵斜撑271a的上端均通过一个拖牵斜撑连接板271b对应与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连接,每个拖牵斜撑271a的下端均通过一个拖牵加强板271c对应与拖牵装置270连接;如图21所示,该拖牵装置270包含有拖牵装置一臂270a、拖牵装置二臂270b、锁止销轴270c、牵引钩270d及牵引钩安装座207e,在拖牵装置一臂270a一端固定有拖牵装置一臂限位板207f,拖牵装置一臂270a另一端通过锁止销轴270c与拖牵装置二臂270b一端连接,拖牵装置二臂270b另一端通过牵引钩安装座207e与牵引钩270d连接,拖牵装置一臂270a及拖牵装置二臂270b均还通过拖牵加强板271c与拖牵斜撑组271连接固定。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翻转销轴263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一个翻转销轴钢套264,每个翻转销轴钢套264一端与同侧设置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外侧面相贴合,另一端与同侧设置的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的内侧面相贴合;在每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下端均还焊接有一个与同侧设置的翻转销轴钢套264相滚动配合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加强板261d;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翻转销轴263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一个副车架翻转耳板加强板262i,且每个副车架翻转耳板加强板262i均与同侧设置的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的外侧面焊接固定。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靠近汽车底盘100驾驶室一端的1/3处连接着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242,该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242包含有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242a、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242b、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242c及四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242d;其中: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242b的上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的外侧面及两个底盘纵梁101的外侧面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242b的下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242c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242c分别对应与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242a的两端相焊接固定;四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242d每两个为一组,并对称分设在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242a的两端,且每组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242d对应与一个平板倾斜油缸240的缸筒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下销轴(图中未示出)相铰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两个副车架纵梁221靠近汽车底盘100驾驶室一端的1/3处连接着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包含有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Ⅱ241b及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241c,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Ⅱ241b位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一端焊接固定,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连接板241d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241c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Ⅱ241b的两端,并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相焊接固定;每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241c均对应与一个平板倾斜油缸240的活塞杆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上销轴(图中未示出)相铰接;
在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靠近三角式翻转机构260的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253,每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253均包含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及一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Ⅱ253b,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Ⅱ253b位于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一端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连接板253c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
在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靠近汽车底盘100驾驶室的一侧设置着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251,该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251包含有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251a及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耳板251b,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251a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连接板251c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耳板251b对称分设在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251a中部的上下两侧面上,并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前销轴(图中未示出)对应与平板伸缩油缸250的缸筒相铰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在清障车平板210靠近三角式翻转机构260的一端设置着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252,该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252包含有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252b及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252c,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清障车平板210底部设有的两个平板导轨215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252b对称分设在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中部的前后两侧,并对应与清障车平板210设有底部的平板横梁214连接,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252c对称分设在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中部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对应与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及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252b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252c还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后销轴(图中未示出)对应与平板伸缩油缸250的活塞杆相铰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在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的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之间、以及在每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253的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之间均预留有一个让平板伸缩油缸260的缸筒穿过的油缸间隙M。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9所示,清障车平板210包含一个平板底板211、两个平板侧板212、若个平板横梁213、两个平板纵梁214及两个平板导轨215,两个平板侧板212分设在平板底板211的左右两侧,若干个平板横梁213平行设置在平板底板211的底面上,两个平板纵梁214平行设置在若干个平板横梁213的底部,两个平板导轨215平行设置两个平板纵梁214之间,并对应与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相滑移配合连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平板底板211四周的边缘处均还开设有若干个设备固定孔211a及若干个集装箱固定孔211b;如图2所示,在每个平板侧板212上均还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212a、若干个挂绳孔212b、若干个边灯孔212c及一个爬梯孔212d;如图19所示,在每个爬梯孔212d内侧均还设有一个与之相连通的爬梯滑道216,在每个爬梯滑道216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悬挂式爬梯280;如图20所示,每个悬挂式爬梯280均包含两个爬梯竖衬280a、两个爬梯挂板280b、若干个爬梯横衬280c及一个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280d;若干爬梯横衬280c平行设置在两个爬梯竖衬280a之间,两个爬梯竖衬280a可抽拉式滑动设置在对应的爬梯滑道216内,且两个爬梯竖衬280a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一个爬梯挂板280b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爬梯横衬280c相连,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280d通过一个转动螺栓280e可转动式设置在位于两个爬梯竖衬280a尾端的爬梯横衬280c中部上。
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使用到悬挂式爬梯280时,操作者可先通过将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280d转动至与爬梯横衬280c平行,然后再将悬挂式爬梯280从爬梯滑道216及爬梯孔212d中拉出,直至其爬梯竖衬280a完全抽出后,利用悬挂式爬梯280的自重将悬挂式爬梯280翻转至与地面垂直(如图6和图7所示),并通过爬梯挂板280b将悬挂式爬梯280悬挂在与之相对的爬梯孔212d中;当需要将悬挂式爬梯280收起时,操作者可先通过将悬挂式爬梯280d翻转至与地面平行,然后将悬挂式爬梯280从爬梯孔212d推入到爬梯滑道216中,直至其爬梯竖衬280a完全被推入到爬梯滑道216中,最后在将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280d转动至与爬梯横衬280c垂直,将悬挂式爬梯280d锁定在爬梯滑道216内(如图2和图5所示)。
当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进行大型设备或集装箱拖拽时,其操作过程如下:
(1)启动平板倾斜油缸240工作,通过平板倾斜油缸240将副车架220及清障车平板210举升倾斜至与地面呈一定倾角α时,启动液压支腿2120工作,通过液压支腿2120将双层车架230尾部及副车架220尾部支撑起来,如图22所示,然后再启动平板伸缩油缸250工作,通过平板伸缩油缸250将清障车平板210沿着平板导轨215相对于副车架220向下滑移,直至清障车平板210的尾端落地,如图22所示;
(2)通过液压绞绳盘2100及缠绕在液压绞绳盘2100上的钢绞绳2101,将待拖拽的设备或集装箱300沿着清障车平板210的尾端拖拽到清障车平板210的上部,如图22所示;
(3)待设备或集装箱300拖拽到位后,先通过平板伸缩油缸250将清障车平板210沿着平板导轨215相对于副车架220向上滑移,恢复原位,然后再通过平板倾斜油缸240带动副车架220及清障车平板210下降,并恢复如图2所示的原位,最后再通过绑扎带将其绑扎固定在清障车平板210上设有的设备固定孔211a、或集装箱固定孔211b或挂绳孔212b中,如图23所示,即完成设备或集装箱300拖拽就位。
当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进行故障车拖拽时,其主要是通过设置在三角式翻转机构260的尾部下方的拖牵装置270利用其牵引钩270d拉动故障车前行,其具体操作方法与现有的清障车拖牵方式相同,故不再赘述。
另外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龙门架工具箱290、液压绞绳盘2100、可旋转式尾灯架2110及液压支腿2120均为现有技术,具体可参见专利文件CN208515460U,故不再赘述。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包含汽车底盘(100)及装配在所述汽车底盘(100)上的清障车上装(200),所述清障车上装(200)包含清障车平板(210)以及设置在所述清障车平板(210)下方的副车架(220)、双层车架(230)、平板倾斜油缸(240)及平板伸缩油缸(250),所述清障车平板(210)设置在所述副车架(220)上部,所述副车架(220)设置在所述双层车架(210)上部,所述双层车架(210)设置在所述汽车底盘(100)上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障车上装(200)还包含有设置在所述副车架(220)尾部下方的三角式翻转机构(260),所述三角式翻转机构(260)分别与所述副车架(220)的尾部及双层车架(230)的尾部固接,所述副车架(220)的尾部与所述双层车架(230)的尾部通过所述三角式翻转机构(260)铰接,所述副车架(220)的前部与所述双层车架(230)的前部通过平板倾斜油缸(240)连接,所述清障车平板(210)通过平板伸缩油缸(250)沿随着平板导轨(215)相对于所述副车架(220)相滑移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车架(230)的宽度W2小于所述副车架(220)的宽度W1,并等于所述汽车底盘(100)的宽度,所述副车架(220)的副车架横梁(222)下平面落在所述双层车架(230)的双层车架纵梁(231)上平面上,所述副车架(220)的副车架纵梁(221)下平面低于所述双层车架(230)的双层车架纵梁(231)上平面H;其中,W1-W2=60~100mm,H=25mm~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倾斜油缸(240)为所述清障车平板(210)及副车架(220)相对于所述汽车底盘(100)倾斜运动提供动力,所述平板伸缩油缸(250)为所述清障车平板(210)沿着平板导轨(235)相对于所述副车架(220)滑移运动提供动力,其中,所述平板倾斜油缸(240)上端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铰接在所述副车架(220)上,下端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242)铰接在所述双层车架(230)上;所述平板伸缩油缸(250)前端通过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251)铰接在所述副车架(220)上,后端通过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252)铰接在所述清障车平板(2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式翻转机构(260)包含与所述双层车架(230)尾部固接的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及与所述副车架(220)尾部固接的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所述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的上部固接在所述双层车架(230)的尾部,所述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的下部通过翻转销轴(263)与所述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的下部一端铰接,所述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的下部另一端通过拖牵斜撑组(271)与拖牵装置(270)固接,所述拖牵装置(270)位于所述副车架(220)的尾部下方,所述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的上部固接在所述副车架(220)的尾部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式双层车架翻转机构(261)包含两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一个双层车架翻转横梁(261b)及两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1c);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1c)对应与双层车架(230)的尾端相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下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双层车架翻转横梁(261b)的两端相焊接固定;
所述三角式副车架翻转机构(262)包含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斜撑Ⅱ(262c)、两个平行相对的副车架翻转横梁(262d)、一个副车架翻转上横梁(262e)、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2f)、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连接板(262g)及四个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竖衬连接板(262f)与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与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斜撑Ⅱ(262c)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连接板(262g)与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相应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斜撑Ⅱ(262c)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相对应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副车架翻转横梁(262d)平行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之间,且每个副车架翻转横梁(262d)两端均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相焊接固定;所述副车架翻转上横梁(262e)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之间,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两个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的上端相焊接固定;四个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每两个为一组,且每组所对应的两个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一端夹套住一个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的下端,并通过调节螺栓与对应的副车架翻转竖衬(262a)相紧固,每组所对应的两个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另一端夹套住一个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下端,并通过所述翻转销轴(263)与对应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相铰接;
所述拖牵斜撑组(271)包含两个呈V型设置的拖牵斜撑(271a),每个所述拖牵斜撑(271a)的上端均通过一个拖牵斜撑连接板(271b)对应与一个副车架翻转斜撑Ⅰ(262b)连接,每个所述拖牵斜撑(271a)的下端均通过一个拖牵加强板(271c)对应与拖牵装置(27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翻转销轴(263)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一个翻转销轴钢套(264),每个所述翻转销轴钢套(264)一端与同侧设置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外侧面相贴合,另一端与同侧设置的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内侧面相贴合;
在每个所述双层车架翻转竖衬(261a)的下端均还焊接有一个与同侧设置的翻转销轴钢套(264)相滚动配合的双层车架翻转竖衬加强板(261d);
在所述翻转销轴(263)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一个副车架翻转耳板加强板(262i),且每个所述副车架翻转耳板加强板(262i)均与同侧设置的副车架翻转耳板(262h)外侧面相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层车架(230)包含有两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纵梁(231)及若干个平行相对的双层车架横梁(232),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纵梁(231)分别对应与汽车底盘(100)的两个底盘纵梁(101)通过螺栓及连接板相紧固连接,所述的若干个双层车架横梁(232) 平行设置在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之间,且每个所述双层车架横梁(232)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纵梁(23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
所述副车架(220)包含有两个副车架纵梁(221)及若干个副车架横梁(222),两个所述副车架纵梁(221)对应穿设在清障车平板(210)底部设有的两个平板导轨(215)中,并与所述平板导轨(215)相滑移配合连接,所述的若个副车架横梁(222)平行设置在两个副车架纵梁(221)之间,且每个所述副车架横梁(222)的下平面均落在所述双层车架(230)的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的上平面上,每个所述副车架横梁(2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副车架横梁连接板对应与两个所述副车架纵梁(22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每组副车架横梁连接板包含两个副车架横梁连接板(223)且对称分设在对应的副车架横梁(222)上下两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
在两个所述双层车架纵梁(231)靠近汽车底盘(100)驾驶室一端的1/3处连接着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242),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支座(242)包含有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242a)、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242b)、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242c)及四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242d);两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242b)的上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双层车架纵梁(231)及两个底盘纵梁(101)相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Ⅰ(242b)的下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242c)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连接板Ⅱ(242c)分别对应与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242a)的两端相焊接固定;四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242d)每两个为一组,并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242a)的两端,且每组平板倾斜油缸下横梁耳板(242d)对应与一个平板倾斜油缸(240)的缸筒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下销轴相铰接;
在两个所述副车架纵梁(221)靠近汽车底盘(100)驾驶室一端的1/3处连接着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包含有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Ⅱ(241b)及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241c),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Ⅱ(241b)位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一端焊接固定,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连接板(241d)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241c)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B(241b)的两端,并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焊接固定;每个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耳板(241c)均对应与一个平板倾斜油缸(240)的活塞杆通过平板倾斜油缸上销轴相铰接;
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靠近三角式翻转机构(260)的一侧还设置有若干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253),每个所述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253)均包含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及一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Ⅱ(253b),所述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Ⅱ(253b)位于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的下方,且其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一端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连接板(253c)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
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靠近汽车底盘(100)驾驶室的一侧设置着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251),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支座(251)包含有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251a)及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耳板(251b),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251a)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连接板(251c)对应与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的内侧面相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耳板(251b)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前横梁(251a)中部的上下两侧面上,并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前销轴对应与平板伸缩油缸(250)的缸筒相铰接;
在所述清障车平板(210)靠近三角式翻转机构(260)的一端设置着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252),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支座(252)包含有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252b)及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252c),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清障车平板(210)底部设有的两个平板导轨(215) 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252b)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中部的前后两侧,并对应与清障车平板(210)设有底部的平板横梁(214)连接,两个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252c)对称分设在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中部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对应与所述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252a)及平板伸缩油缸后纵梁(252b)相焊接固定,两个平板伸缩油缸后横梁耳板(252c)还通过一个平板伸缩油缸后销轴对应与平板伸缩油缸(250)的活塞杆相铰接;
在所述平板倾斜油缸上支座(241)的两个平板倾斜油缸上横梁Ⅰ(241a)之间、以及在每个所述平板伸缩油缸中支座(253)的两个平板伸缩油缸中横梁Ⅰ(253a)之间均预留有一个让平板伸缩油缸(250)的缸筒穿过的油缸间隙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障车平板(210)包含一个平板底板(211)、两个平板侧板(212)、若个平板横梁(213)、两个平板纵梁(214)及两个平板导轨(215),两个所述平板侧板(212)分设在所述平板底板(211)的左右两侧,若干个所述平板横梁(213)平行设置在所述平板底板(211)的底面上,两个所述平板纵梁(214)平行设置在若干个所述平板横梁(213)的底部,两个平板导轨(215)平行设置两个平板纵梁(214)之间,并对应与副车架(220)的两个副车架纵梁(221)相滑移配合连接;
在所述平板底板(211)四周的边缘处均还开设有若干个设备固定孔(211a)及若干个集装箱固定孔(211b);在每个所述平板侧板(212)上均还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212a)、若干个挂绳孔(212b)、若干个边灯孔(212c)及一个爬梯孔(212d);
在每个所述爬梯孔(212d)内侧均还设有一个与之相连通的爬梯滑道(216),在每个所述爬梯滑道(216)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悬挂式爬梯(280);每个所述悬挂式爬梯(280)均包含两个爬梯竖衬(280a)、两个爬梯挂板(280b)、若干个爬梯横衬(280c)及一个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280d);所述的若干爬梯横衬(280c)平行设置在两个爬梯竖衬(280a)之间,所述的两个爬梯竖衬(280a)滑动设置在对应的爬梯滑道(216)内,且两个爬梯竖衬(280a)的一端分别对应与一个爬梯挂板(280b)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个爬梯横衬(280c) 相连,所述可旋转式爬梯限位板(280d)通过一个转动螺栓(280e)可旋转式设置在位于两个爬梯竖衬(280a)尾端的爬梯横衬(280c)中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障车上装(200)还包含有龙门架工具箱(290)、液压绞绳盘(2100)、可旋转式尾灯架(2110)及液压支腿(2120),所述龙门架工具箱(290)固设在所述清障车平板(210)前端上部,所述液压绞绳盘(2100)固设在所述清障车平板(210)前端上部中央,所述可旋转式尾灯架(2110)可旋转式固设在副车架(220)的尾部,并位于所述清障车平板(210)尾端的下方,所述液压支腿(2120)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设在副车架(220)及双层车架(230)尾部的两侧,并分别与双层车架(230)及汽车底盘(100)通过螺栓及连接板相紧固连接。
CN201921031652.6U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Active CN210478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1652.6U CN210478495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1652.6U CN210478495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78495U true CN210478495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31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1652.6U Active CN210478495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78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6048A (zh) * 2019-07-04 2019-10-29 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6048A (zh) * 2019-07-04 2019-10-29 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CN110386048B (zh) * 2019-07-04 2024-04-16 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6048B (zh)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CN210478495U (zh)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CN202063186U (zh) 一种低平板运输车整体车架
CN102923100A (zh) 一种设置有履带、轮式悬挂行走机构的起重机支腿
CN106004954B (zh) 水平收放式平推叉车卸料机构
CN202187714U (zh) 新型履带式钻机的自起升及起吊装置
CN204296683U (zh) 一种拖车架
CN205292374U (zh) 一种牵引随车起重运输车
CN203580733U (zh) 一种加强型的半挂后翻自卸车厢
CN210591582U (zh) 用于大型报废汽车的牵引车结构
CN21543950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叉车尾吊的新型叉车
CN203497000U (zh) 一种自卸车工程顶底座总成
CN208515452U (zh) 一种履带式工程车辆辅助攀爬装置
CN104210472B (zh) 一种清障车后部支撑装置
CN207524923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双层副车架结构
CN220615948U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213442822U (zh) 一种轻量化多功能侧翻自卸半挂车
CN102191781B (zh) 超功能铲运装卸多用车
CN114312684B (zh) 一种甩挂结构混凝土搅拌运输半挂车
CN214728428U (zh)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CN109018007A (zh) 一种重型工程用低平板车
CN218616408U (zh) 一种战术平台结构
CN103612584A (zh) 一种加强型的半挂后翻自卸车厢
CN217435687U (zh) 一种折叠支腿
CN219133954U (zh) 一种新型自卸车举升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