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8428U -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8428U
CN214728428U CN202120990982.9U CN202120990982U CN214728428U CN 214728428 U CN214728428 U CN 214728428U CN 202120990982 U CN202120990982 U CN 202120990982U CN 214728428 U CN214728428 U CN 214728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wrecker
support
bucket
fla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09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世海
张军
章付金
贾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erfect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erfect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erfect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Perfect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09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8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8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8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清障车,涉及道路清障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车体,还包括用于装载摩托车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包括固定支架、升降支架和升降平板;固定支架设置在车体侧面,且固定支架设置有升降滑槽;升降支架可沿升降滑槽滑动,且升降支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升降平板的一端与连接座铰接,升降平板的中部通过收放连杆与升降支架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清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障车功能较为单一,仅能单独实现小型乘用车、三轮车或者摩托车的清理工作。目前,缺乏一种综合型清障车,用于城市道路两边违停的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和乘用车的清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清障车,能够用于城市道路两边违停的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和乘用车的清理工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清障车,包括车体,还包括用于装载摩托车的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固定支架、升降支架和升降平板;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车体侧面,且固定支架设置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支架可沿升降滑槽滑动,且升降支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升降平板的一端与连接座铰接,升降平板的中部通过收放连杆与升降支架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支架运动的升降油缸。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平板的底面设置有减振垫,且升降平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折叠尾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体的尾端设置有托举装置,用于托举小型乘用车,实现对小型乘用车的举起运输。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托举装置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抱胎装置,用于抱紧三轮车和摩托车的前轮,实现对三轮车和摩托车的举起运输。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抱胎装置包括骨架主管和铲斗;所述骨架主管包括水平段和翘起段;所述骨架主管的翘起段通过连接支架连接有抓臂,所述抓臂用于勾住托举装置;所述骨架主管的水平段设置有连接横梁,连接横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板;所述铲斗设置在两调节板之间,且铲斗的两侧分别通过回转轴与调节板连接;所述调节板和铲斗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棘齿机构和限位块;所述棘齿机构固定设置在连接横梁上,所述限位块的上端与铲斗的侧壁铰接,限位块的下端设置有与棘齿机构相适配的限位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板与骨架主管的翘起段之间连接有承拉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板设置有若干调节孔,所述回转轴安装于其中一个调节孔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与铲斗的铰接处设置有回力弹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解锁拉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升降平台可实现摩托车的升降,便于将摩托车转移至车体;通过托举装置可实现对小型乘用车的举起运输;通过在托举装置上加装抱胎装置,可实现对三轮车和摩托车的举起运输。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城市道路两边违停的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和乘用车的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平台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平台下降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平台上升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平台展开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平台收拢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平台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举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抱胎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抱胎装置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抱胎装置的仰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抱胎装置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轮入位前抱胎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轮入位中抱胎装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轮入位后抱胎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轮入位前限位块及棘齿机构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轮入位后限位块及棘齿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体;
2-升降平台;21-固定支架;22-升降滑槽;23-升降支架;24-升降油缸;25-连接座;26-升降平板;27-收放连杆;28-折叠尾板;29-减振垫;
3-托举装置;
4-抱胎装置;401-骨架主管;402-连接横梁;403-铲斗;404-调节板;405-回转轴;406-棘齿机构;407-限位块;408-连接支架;409-抓臂;410-承拉管;411-回力弹簧;412-解锁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清障车,包括车体、用于装载摩托车的升降平台2,升降平台2包括固定支架21、升降支架23和升降平板26;
固定支架21设置在车体1侧面,且固定支架21设置有升降滑槽22;具体的,固定支架2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支架23运动的升降油缸24。
升降支架23可沿升降滑槽22滑动,且升降支架2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25;
升降平板26的一端与连接座25铰接,升降平板26的中部通过收放连杆27与升降支架23连接。具体的,升降平板26的底面设置有减振垫29,且升降平板26的另一端设置有折叠尾板28。
参见图7所示,车体1的尾端设置有托举装置3,用于托举小型乘用车,实现对小型乘用车的举起运输。
参见图8所示,托举装置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抱胎装置4,用于抱紧三轮车和摩托车的前轮,实现对三轮车和摩托车的举起运输。
参见图9~图16所示,抱胎装置4包括骨架主管401和铲斗403;骨架主管401包括水平段和翘起段;骨架主管401的翘起段通过连接支架408连接有抓臂409,抓臂409用于勾住托举装置3;骨架主管401的水平段设置有连接横梁402,连接横梁4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板404;铲斗403设置在两调节板404之间,且铲斗403的两侧分别通过回转轴405与调节板404连接;调节板404和铲斗403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棘齿机构406和限位块407;棘齿机构406固定设置在连接横梁402上,限位块407的上端与铲斗403的侧壁铰接,限位块407的下端设置有与棘齿机构406相适配的限位部,当车轮入位后,限位块407下端的限位部抵持于棘齿机构406的卡齿中,实现为铲斗403的限位。具体的,调节板404与骨架主管401的翘起段之间连接有承拉管410。调节板404设置有若干调节孔,回转轴405安装于其中一个调节孔内。限位块407与铲斗403的铰接处设置有回力弹簧411。限位块407上设置有解锁拉环412,当需要对车轮解锁时,通过解锁拉环412将限位块407的限位部自棘齿机构406的卡齿抽出即可。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清障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装载摩托车的升降平台(2),所述升降平台(2)包括固定支架(21)、升降支架(23)和升降平板(26);
所述固定支架(21)设置在车体(1)侧面,且固定支架(21)设置有升降滑槽(22);
所述升降支架(23)可沿升降滑槽(22)滑动,且升降支架(2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座(25);
所述升降平板(26)的一端与连接座(25)铰接,升降平板(26)的中部通过收放连杆(27)与升降支架(2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支架(23)运动的升降油缸(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板(26)的底面设置有减振垫(29),且升降平板(26)的另一端设置有折叠尾板(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尾端设置有托举装置(3),用于托举小型乘用车,实现对小型乘用车的举起运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装置(3)上可拆卸的连接有抱胎装置(4),用于抱紧三轮车和摩托车的前轮,实现对三轮车和摩托车的举起运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抱胎装置(4)包括骨架主管(401)和铲斗(403);所述骨架主管(401)包括水平段和翘起段;所述骨架主管(401)的翘起段通过连接支架(408)连接有抓臂(409),所述抓臂(409)用于勾住托举装置(3);所述骨架主管(401)的水平段设置有连接横梁(402),连接横梁(4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板(404);所述铲斗(403)设置在两调节板(404)之间,且铲斗(403)的两侧分别通过回转轴(405)与调节板(404)连接;所述调节板(404)和铲斗(403)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棘齿机构(406)和限位块(407);所述棘齿机构(406)固定设置在连接横梁(402)上,所述限位块(407)的上端与铲斗(403)的侧壁铰接,限位块(407)的下端设置有与棘齿机构(406)相适配的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04)与骨架主管(401)的翘起段之间连接有承拉管(4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04)设置有若干调节孔,所述回转轴(405)安装于其中一个调节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7)与铲斗(403)的铰接处设置有回力弹簧(41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清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07)上设置有解锁拉环(412)。
CN202120990982.9U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Active CN214728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0982.9U CN214728428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0982.9U CN214728428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8428U true CN214728428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0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0982.9U Active CN214728428U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8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59838A1 (en) Cargo area extending foldable loading ramp
JP5963724B2 (ja) 作業車
JPH08511223A (ja) 縦に調節自在な積載台を有する車両
CN206384597U (zh) 运车架
CN109368103B (zh) 一种狭窄路段垃圾桶转运小车
EP1292476A1 (fr) Systeme de transport et de chargement/dechargement des wagons en oblique dans une gare ferroviaire de transport combine rail/route et son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WO1999012800A1 (en) Stowable trailer/dolly system
CN214728428U (zh) 一种多功能清障车
CN110386048B (zh)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EP1772358B1 (en) Trailer which can be coupled behind a passenger ca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apting such trailer
JP2008143458A (ja) 折り畳み式リヤカー
CN201320989Y (zh) 全挂侧翻自卸车
CN110293890A (zh) 一种军用卡车便携式提升机及用其装卸物料的方法
CA2084236C (en) Off-highway truck frame
US5040814A (en) Road transport unit with demountable body
CN210478495U (zh)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CN110217154B (zh) 一种清障装置及拖拉机清障车
RU2391228C1 (ru) Опорно-силов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автоэвакуатора с частичной погрузкой
CN210161973U (zh) 一种清障装置及拖拉机清障车
JPH09315348A (ja) 貨物自動車
WO2021026616A1 (en)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load carrying vehicle thereof
CN111039233A (zh) 一种汽车叉车与清障车拖臂的联结架
CN112124179A (zh) 一种可搭载大型无人机的车舱和车辆
CN219770742U (zh) 一种平装托车架
CN217377067U (zh) 一种起竖装置及起竖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