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9930U - 刀具分拣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刀具分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9930U
CN210449930U CN201920695931.6U CN201920695931U CN210449930U CN 210449930 U CN210449930 U CN 210449930U CN 201920695931 U CN201920695931 U CN 201920695931U CN 210449930 U CN210449930 U CN 210449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utter
rack
assembly
grab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959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民崇
易钢杨
黄伟
胡振华
聂炎
王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Yuanm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06959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9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9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9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具分拣设备,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夹紧装置、拆分装置、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料仓、输送机构和上料转运机构,输送机构安装于机架上并朝向固定方向流转,料仓安装于机架上并位于输送机构的起始端,料仓用于朝向输送机构上放置料盒,上料转运机构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转运料盒;夹紧装置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夹紧由上料转运机构转运过来的料盒;拆分装置安装于机架上并位于夹紧装置的上方,拆分装置用于拆分经夹紧装置夹紧的料盒;检测装置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检测刀具的外部参数;下料装置安装于机架上并用于将经检测完成的刀具取下,以实现刀具的自动化分拣,代替人工操作,分拣效率高。

Description

刀具分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具分拣设备。
背景技术
料盒一般应用于装载一些较为锐利的需要回收处理的回收件,如刀具和针头等,以防止这些锐利的回收件在回收的过程中伤到人。在机加工或雕刻等领域,通常会用到众多型号的刀具80,这些刀具8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由于刀头磨损需要回收并进行二次修磨加工后而生产新的刀具80。如图15所示,现有技术中,料盒70包括盒体71和盒帽72,在回收刀具80的过程中,通常是人工逐个地将刀具80放置在料盒70的盒体71内并盖上盒帽72,再放入收纳盒内进行回收,收集完成一定量后再统一进行二次修磨加工处理以再利用。那么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就需要逐个地对各个料盒70进行分拣和拆分等一系列操作以取出刀具80,如此就导致操作人员取出刀具80的效率低且费力,以及连续操作久了容易导致手指疼痛。尤其对于大量产的刀具80厂家,采用上述方式回收刀具,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分拣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将各个料盒内的刀具取出时,导致工作效率低且费力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具分拣设备,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夹紧装置、拆分装置、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料仓、输送机构和上料转运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朝向固定方向流转,所述料仓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起始端,所述料仓用于朝向所述输送机构上放置料盒,所述上料转运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末端并用于转运所述料盒;所述夹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转运机构远离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夹紧由所述上料转运机构转运过来的所述料盒;所述拆分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夹紧装置的上方,所述拆分装置用于拆分经所述夹紧装置夹紧的料盒的盒体与盒帽;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检测刀具的外部参数;所述下料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将经检测完成的所述刀具取下。
可选地,所述上料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一抓取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抓取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抓取组件在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夹紧装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抓取组件用于抓取所述料盒。
可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支架和夹紧组件,所述夹紧支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夹紧支架上设有供料盒放置的放置区,所述夹紧组件安装于所述夹紧支架上,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夹紧位于所述放置区内所述料盒的盒帽。
可选地,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夹紧驱动机构,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件和竖向驱动件,所述竖向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竖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水平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水平驱动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水平驱动件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夹紧组件抵接并沿着水平方向驱动所述夹紧组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机架包括转动架体和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夹紧驱动机构,所述转动架体上设有多个所述夹紧机构,各所述夹紧机构沿着所述固定架体环形分布。
可选地,所述拆分装置包括第二移动组件和第三抓取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抓取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三抓取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三抓取组件用于拔出所述放置区内所述料盒上的盒体。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转运机构、刀具检测器和刀具夹持机构,所述刀具检测器上设有检测区,所述刀具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检测区内并用于夹持待测的刀具,所述检测转运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将待测的所述刀具抓取至所述刀具夹持机构上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刀具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驱动件、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夹持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夹持块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夹持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块来回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共同围设形成夹持区。
可选地,所述刀具夹持机构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供待测的所述刀具进行定位的定位基准面,所述定位基准面朝下所述夹持区设置。
可选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三移动组件和第四抓取组件,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抓取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四抓取组件在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四抓取组件用于将经检测后的所述刀具由所述刀具夹持机构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分拣设备,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装有刀具的料盒放入料仓,使得料盒在料仓内逐渐地掉入输送机构上,输送机构将料盒持续朝向上料转运机构输送,然后上料转运机构将输送过来的料盒逐个转运至夹紧装置上进行夹紧,料盒被夹紧后,拆分装置将料盒的盒体与盒帽拆分开来,从而使得刀具需要进行检测的一部分暴露在外部,之后检测装置再对刀具进行检测并判定刀具的合格与否,最后下料装置将经过判定好的刀具分别放置到不同地方进行存放,从而实现刀具的自动化检测与分拣,代替人工操作,分拣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具分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料仓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拆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机架 11—转动架体 12—固定架体
20—上料装置 21—料仓 22—输送机构
23—上料转运机构 30—夹紧装置 31—夹紧机构
32—夹紧驱动机构 40—拆分装置 41—第二移动组件
42—第三抓取组件 43—回收仓 50—检测装置
51—检测转运机构 52—刀具检测器 53—刀具夹持机构
54—影像检测机构 60—下料装置 61—第三移动组件
62—第四抓取组件 63—合格存储仓 64—不合格存储仓
70—料盒 71—盒体 72—盒帽
221—输送架 222—输送带 223—第一挡块
224—第二挡块 231—第一移动组件 232—第一抓取组件
233—第二抓取组件 31a—夹紧支架 31b—夹紧组件
311—放置区 312—导向槽 313—活动区
314—活动件 315—弹性件 316—导向杆
317—第一架体 318—第二架体 321—水平驱动件
322—竖向驱动件 511—检测横移组件 512—检测竖移组件
513—检测机械手 521—检测区 531—夹持驱动件
532—第一夹持块 533—第二夹持块 534—夹持区
535—定位块 536—定位推动件 2321—第一竖向气缸
2322—第一机械手 2331—纵向气缸 2332—转动气缸
2333—第二机械手 3141—抵持体 3142—把持体
3143—容置槽 5311—夹持驱动气缸 5312—传动杆
5321—第一凹槽 5331—第二凹槽 5351—定位基准面
5361—旋转推紧气缸 5362—定位压块 80—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刀具分拣设备,应用于对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修磨的刀具80进行分拣和检测,以挑选出合格的刀具80进行二次加工。具体地,刀具分拣设备包括机架10、上料装置20、夹紧装置30、拆分装置40、检测装置50和下料装置60,上料装置20包括料仓21、输送机构 22和上料转运机构23,输送机构22安装于机架10上并朝向固定方向流转,料仓21安装于机架10上并位于输送机构22的起始端,料仓21用于朝向输送机构22上放置料盒70,上料转运机构23安装于机架10上且位于输送机构22的末端并用于转运料盒70;夹紧装置30安装于机架10上并位于转运机构23远离输送机构22的一端,夹紧装置30用于夹紧由上料转运机构23转运过来的料盒 70;拆分装置40安装于机架10上并位于夹紧装置30的上方,拆分装置40用于拆分经夹紧装置30夹紧的料盒70的盒体71与盒帽72;检测装置50安装于机架10上并用于检测刀具80的外部参数;下料装置60安装于机架10上并用于将经检测完成的刀具80取下。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刀具分拣设备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具分拣设备,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装有刀具80的料盒70放入料仓 21,使得料盒70在料仓21内逐渐地掉入输送机构22上,输送机构22将料盒 70持续朝向上料转运机构23输送,然后上料转运机构23将输送过来的料盒70 逐个转运至夹紧装置30上进行夹紧,料盒70被夹紧后,拆分装置40将料盒70 的盒体71与盒帽72拆分开来,从而使得刀具80需要进行检测的一部分暴露在外部,之后检测装置50再对刀具80进行检测并判定刀具80的合格与否,最后下料装置60将经过判定好的刀具80分别放置到不同地方进行存放,从而实现刀具80的自动化检测与分拣,代替人工操作,分拣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料转运机构23包括第一移动组件231和第一抓取组件232,第一移动组件231呈横向安装于机架10 上,第一移动组件231的输出端与第一抓取组件232连接并驱动第一抓取组件 232在输送机构22与夹紧装置30之间移动,第一抓取组件232用于抓取料盒 70。具体地,在抓取转运过程中,第一移动组件231先带动第一抓取组件232 移动至待抓取料盒70的位置处,做好抓取准备,然后第一抓取组件232对料盒 70进行抓取,抓取完成后再通过第一移动组件231带动第一抓取组件232移动至夹紧装置30处,此时第一抓取组件232将料盒70放至夹紧装置30上进行夹紧,从而完成一次料盒70的抓取;料盒70放置好后,第一移动组件231再带动第一抓取组件232移动至待抓取料盒70的位置处,以进行下一个料盒70的抓取,如此循环往复,代替人工取放,实现高效率的料盒70转运。其中,第一移动组件231为呈横向安装的丝杆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抓取组件232包括第一竖向气缸2321和第一机械手2322,第一竖向气缸2321安装于第一移动组件 231的输出端上,第一机械手2322安装于第一竖向气缸2321的输出端上并用于抓取料盒70,第一竖向气缸2321驱动第一机械手2322在竖向移动。具体地,第一竖向气缸2321可以在第一移动组件23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第一机械手2322提升至靠近第一移动组件231的高度,从而实现避免第一机械手 2322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与其他物件或机构产生碰撞,第一移动组件231将第一机械手2322移动至指定位置后,第一竖向气缸2321可以再驱动第一机械手 2322向下运动,使得第一机械手2322将可以在输送机构22上夹取料盒70或将料盒70放置在夹紧装置30上,适应性好。其中,第一机械手2322优选为气动夹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料转运机构23还包括第二抓取组件233,第二抓取组件233安装于机架10上并位于料仓21与第一抓取组件232之间,第二抓取组件233用于抓取料盒70并调整料盒70的姿态以供第一抓取组件232抓取。具体地,输送机构22包括输送架221和输送带222,输送带222在输送架221上定向流转,料盒70在输送带222的输送下由料仓21 朝向上料转运机构23定向流转,由于料盒70在输送带222流转的过程中,其姿态各异,导致第一抓取组件232无法正常抓取部分料盒70,那么通过第二抓取组件233的设置,第二抓取组件233可以先将第一抓取组件232无法正常抓取的料盒70抓取并将料盒70的姿态调整至第一抓取组件232可以正常抓取,再放置到输送带222上流转至第一抓取组件232位置处进行转运,从而保证输送带222上的料盒70可以全部被转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抓取组件233包括与第一移动组件231垂直设置的纵向气缸2331、转动气缸2332和第二机械手2333,纵向气缸2331安装于机架10上,转动气缸2332安装于纵向气缸2331的输出端上,纵向气缸2331驱动转动气缸2332在纵向移动,第二机械手2333安装于转动气缸2332的输出端上,转动气缸2332驱动第二机械手2333在水平方向转动,第二机械手2333位于第一机械手2322和料仓21之间并用于抓取料盒70,这样第二机械手2333就可以在纵向气缸2331的作用下在纵向(或者说垂直于料盒70流动的方向)移动,那么第二机械手2333就可以先将第一机械手2322 在纵向无法抓取到的料盒70进行移动到正对第一机械手2322的流转路径上,以供第一机械手2322进行抓取,提高料盒70的抓取转运效率;以及同时通过转动气缸2332在水平方向上360°任意旋转,将处于第一机械手2322无法抓取的料盒70的姿态进行调整好并移动至正对第一机械手2322的流转路径上,实现将输送带222上的所有料盒70均可以自动化转运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抓取效率。其中,第二机械手2333优选为气动夹爪。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输送架221上靠近输送带222的位置处设有第一挡块223和第二挡块224,第一挡块223和第二挡块224均用于限位料盒70 且呈错位布置。具体地,第一挡块223靠近于第一机械手2322且连接于输送带 222的一侧以阻止料盒70在输送带222的该侧继续流转,第二挡块224靠近于第二机械手2333且连接于输送带222的另一侧以阻止料盒70在输送带222的该侧继续流转(其中,第二挡块224所正对的料盒70流动路径在位于第一机械手2322在纵向无法抓取的位置),如此输送带222上便形成了一个类似于“Z”型的料盒70流转通路。当料盒70被第二挡块224阻止时,第二机械手2333抓取该料盒70通过纵向气缸2331移动至第一机械手2322能够抓取的流转路径(即输送带222上正对第一挡块223的流转路径)上,并且转动气缸2332的转动以调整料盒70的姿态,调整好后,第二机械手2333将料盒70放下继续通过输送带222输送,直至流转至第一机械手2322的正下方,此时第一机械手2322就可以直接抓取料盒70进行转运;而第一挡块223在输送带222流转的方向上更靠近于料仓21的位置,通过第一挡块223的设置,可以避免料盒70直接朝向第一机械手2322流转,以减缓料盒70流向第一机械手2322的速度,从而使得第一机械手2322可以更好地完成抓取任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7所示,夹紧装置30包括夹紧机构31,夹紧机构31包括夹紧支架31a和夹紧组件31b,夹紧支架31a设于机架 10上,夹紧支架31a上设有供料盒70放置的放置区311,夹紧组件31b安装于夹紧支架31a上,夹紧组件31b用于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夹紧位于放置区311内料盒70的盒帽72。具体地,未使用时,夹紧组件31b处于自然状态,放置区 311内无法正常放置料盒70;在需要使用时,操作人员拨动夹紧组件31b,使得夹紧组件31b相对放置区311移动以腾出空间供料盒70放置且放置时料盒70 盒帽72的一端靠近夹紧组件31b,料盒70放置到放置区311内后,操作人员松手,使得夹紧组件31b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逐渐朝向靠近料盒70的方向移动,直至与料盒70的盒帽72抵接,此时夹紧组件31b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将料盒 70的盒帽72夹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夹紧支架31a上还设有导向槽312和活动区313,导向槽312连通于放置区311和活动区313之间,夹紧组件31b包括活动件314和弹性件315,活动件314的一端设于活动区313内,活动件314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槽312延伸至放置区311内,弹性件3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活动件314远离放置区311的一端与活动区313的侧壁之间。具体地,未使用时,弹性件315处于自然状态,此时活动件314在弹性件315的作用下,活动件314的末端比较靠近放置区311的侧壁。那么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先拨动活动件314,使得活动件314沿着导向槽312朝向压缩弹性件315的方向(即远离放置区311的方向)移动以留出放置料盒70的空间,然后料盒70 放置在放置区311内(其中,将料盒70的盒帽72放置在靠近活动件314的位置处),此时操作人员松手,以使得活动件314在弹性件315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槽312逐渐复位直至与料盒70的盒帽72抵接,从而夹紧料盒70的盒帽72。其中,弹性件315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如橡皮筋等弹性件315,按需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6~7所示,活动件314包括抵持体3141和把持体3142,抵持体3141的一端设于活动区313内,抵持体3141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槽312延伸至放置区311内,把持体3142的一端与抵持体3141远离放置区311的一端连接,把持体3142的另一端朝向背离抵持体3141的方向延伸至活动区313外,弹性件3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抵持体3141靠近把持体3142的一端与活动区313 的侧壁之间,水平驱动件321的输出端与把持体3142抵接,如此通过将把持体3142延伸出活动区313外,那么在需要拨动活动件314时,就可以通过拨动把持体3142即可,使用方便。其中,抵持体3141上靠近把持体3142的一端设有容置槽3143,容置槽3143沿着抵持体3141的长度方向延伸,弹性件315的一端容置于容置槽3143内并与容置槽3143的底壁抵接,弹性件315的另一端与活动区313的侧壁抵接,这样当弹性件315在压缩时,就会沿着容置槽3143的侧壁进行压缩,使得容置槽3143达到导向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弹性件315与抵持体3141之间发生相对移位,保证弹性件315可以始终在抵持件的移动路径上提供作用力;进一步地,活动件314还包括导向杆316,导向杆316的一端容置于容置槽3143内,导向杆316的另一端与活动区313的侧壁活动连接,弹性件315套接于导向杆316上,导向杆316穿过活动区313的侧壁可以自由移动,那么在拨动活动件314时,通过在弹性件315上穿设导向杆316,从而保证弹性件315在压缩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弯曲的现象,保证弹性件315的弹力始终在抵持件的移动路径上,从而保证活动件314可以良好地夹紧料盒7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夹紧支架31a包括第一架体317和与第一架体317垂直连接的第二架体318,放置区311设于第一架体 317上,活动区313设于第二架体318上,导向槽312设于第二架体318上并连通于放置区311与活动区313之间。具体地,第二架体318连接于第一架体317 的一端形成呈“L”型状的支架,抵持体3141的横截面与导向槽312的横截面相适配,以使得抵持体3141可以在导向槽312内具有确定的运动方向。而活动区313的横截面大于导向槽312的横截面,这样把持件就可以与活动区313靠近放置区311的侧壁抵接,以保证抵持件在弹性件315的作用下不会完全脱离导向槽3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5、8所示,夹紧装置30还包括夹紧驱动机构32,夹紧驱动机构32包括水平驱动件321和竖向驱动件322,竖向驱动件322安装于机架10上,竖向驱动件322的输出端与水平驱动件321连接并驱动水平驱动件32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水平驱动件321的输出端用于与夹紧组件31b抵接并沿着水平方向驱动夹紧组件31b移动。具体地,水平驱动件321的输出端用于与活动件314抵接并沿着水平方向驱动活动件314移动,在拨动活动件314使得活动件314相对放置区311移动以腾出空间供料盒70放置时,通过夹紧驱动机构32进行驱动,减少人工的参与度,以实现更高效率的拆分料盒70。驱动时,水平驱动件321在水平方向驱动活动件314,以代替人工拨动,当将料盒70放置到放置区311内后,水平驱动件321的输出端慢慢回收,以使得活动件314在弹性件315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槽312逐渐复位直至与料盒70的盒帽72抵接,从而夹紧料盒70。进一步地,通过竖向驱动件322的设置,使得水平驱动件321可以在竖向驱动件322的带动下在竖向移动,从而使得夹紧驱动机构32在驱动活动件314时具有更好的自由度,驱动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好。其中,水平驱动件321和竖向驱动件322均优选为驱动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5所示,机架10包括转动架体11和固定架体12,固定架体12上设有至少一个夹紧驱动机构32,转动架体 11上设有多个夹紧机构31,各夹紧机构31沿着固定架体12环形分布。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夹紧机构31,并且使得各夹紧机构31呈环形分布在固定架体12 的外周,这样就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分拣设备可以同时对多个料盒70进行夹紧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料盒70的处理效率。即,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转动驱动电机(图未示)进行驱动,并且驱动时通过对转动驱动电机设置好转动参数,使得转动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架体11每次转动的角度相同(具体转动的角度为相邻的两个夹紧机构31之间形成的夹角),从而更加高效地达到了使得每个夹紧机构31可以依次转动至夹紧驱动机构32面前的目的,提升了自动化程度,进而提升了对料盒70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上述夹紧驱动机构32可以设置多个,其具体数量为少于或等于夹紧机构31设置的数量,这样各个夹紧驱动机构32就可以同时对各个夹紧机构31的活动件314进行拨动,从而实现同时处理多个料盒70,极大地提升了处理效率。其中,上述各个夹紧机构31固定安装在转动架体11 上,竖向驱动件322安装于固定架体12上,由于各个夹紧机构31的活动件314 均会经过水平驱动件321的输出端所在的位置并与水平驱动件321的输出端抵接,那么通过设置竖向驱动件322,使得每次转动架体11在需要转动以更换处理下一个料盒70时,竖向驱动件322均会带动水平驱动件321向上移动,以避让夹紧机构31的活动件314,保证转动架体11转动的连续性。当各个夹紧机构 31在每次转动至与水平驱动件321的输出端呈现错位后,竖向驱动件322再带动水平驱动件321向下移动以抵接下一个夹紧机构31的活动件314,如此循环往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拆分装置40包括第二移动组件41和第三抓取组件41,第二移动组件41安装于机架10上,第二移动组件41的输出端与第三抓取组件41连接并驱动第三抓取组件4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三抓取组件41用于拔出放置区311内料盒70上的盒体71。具体地,当料盒70在放置区311内被夹紧(此时活动件314抵接住料盒70的盒帽72,使得料盒70被夹紧)后,第二移动组件41在水平方向上带动第三抓取组件41 在朝向远离活动件314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三抓取组件41将料盒70的盒体71 由盒帽72上拔出,实现料盒70的拆分,拔出后,第二移动组件41继续带动第三抓取组件41以将料盒70的盒体71转运至存放位置,如此实现自动化拆分以代替人工操作,拆分效率高。其中,第二移动组件41为丝杆模组等移动机构,第三抓取组件41为气动夹爪等夹持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拆分装置40还包括用于回收料盒70的盒体71的回收仓43,回收仓43安装于机架10上。具体地,当第三抓取组件41将料盒70的盒体71拆分下来后,第二移动组件41带动第三抓取组件41移动至回收仓43的上方,然后第三抓取组件41松开使得料盒70的盒体71自由掉落至回收仓43内进行收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50包括检测转运机构51、刀具检测器52和刀具夹持机构53,刀具检测器52上设有检测区521,刀具夹持机构53设于检测区521内并用于夹持待测的刀具80,检测转运机构 51安装于机架10上并用于将待测的刀具80抓取至刀具夹持机构53上进行检测。具体地,使用时,检测转运机构51将需要待测的刀具80放置到刀具夹持机构 53上,然后刀具夹持机构53将该刀具80夹紧以防止刀具80松动,此时刀具检测器52再对刀具80的直径或其他外部参数进行测定,然后取下刀具80,即完成刀具80的检测,如此循环往复地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其中,刀具检测器 52为高精测径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检测转运机构51包括检测横移组件511、检测竖移组件512和检测机械手513,检测横移组件511安装于机架10上,检测横移组件511的输出端与检测竖移组件512并驱动检测竖移组件512在水平方向移动,检测竖移组件512的输出端与检测机械手513连接并驱动检测机械手513在竖向移动,检测机械手513用于抓取待检测的刀具80。具体地,检测机械手513在检测横移组件511和检测竖移组件512的相互配合带动下,可以在夹紧机构31的位置处轻松地将刀具80夹取至夹持区534内进行夹持固定后的检测操作,其抓取并转运刀具80的效率高,使用效果好。进一步地,检测横移组件511为丝杆模组,且该丝杆模组呈横向安装在机架10上;检测竖移组件512为电缸,且该电缸呈竖向安装在丝杆模组的移动螺母上;检测机械手513为气动夹爪,且该气动夹爪安装在电缸的输出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下料装置60包括第三移动组件61和第四抓取组件62,第三移动组件61安装于机架10上,第三移动组件61的输出端与第四抓取组件62连接并驱动第四抓取组件62在水平方向移动,第四抓取组件62用于将经检测后的刀具80由刀具夹持机构53上取下。具体地,刀具80检测完成后,刀具检测器52对所检测的刀具80进行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当刀具80合格时,第三移动组件61带动第四抓取组件62将经检测完成的刀具80取下放置到存放合格刀具80的位置处,当刀具80不合格时,第三移动组件61带动第四抓取组件62将经检测完成的刀具80取下放置到存放不合格刀具80的位置处,如此实现刀具80的分拣,代替人工操作,分拣效率高。进一步地,下料装置60还包括合格存储仓63和不合格存储仓64,当刀具80合格时,第三移动组件61带动第四抓取组件62将经检测完成的刀具80取下放置到合格存储仓63内,当刀具80不合格时,第三移动组件61带动第四抓取组件62将经检测完成的刀具80取下放置到存放不合格存储仓64内。其中,第三移动组件61优选为丝杆模组,第四抓取组件62优选为气动夹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刀具夹持机构53包括夹持驱动件531、第一夹持块532和第二夹持块533,夹持驱动件531安装于机架10上,第一夹持块532安装于机架10上,夹持驱动件531的输出端与第二夹持块533连接并驱动第二夹持块533相对第一夹持块532来回移动,第一夹持块532和第二夹持块533共同围设形成夹持区534。具体地,装夹待测的刀具 80时,先将刀具80放置到第一夹持块532上,然后夹持驱动件531驱动第二夹持块533朝向第一夹持块532移动,使得第二夹持块533与刀具80轻微接触并压住刀具80以防止刀具80移动,刀具80夹持好后,刀具检测器52对刀具80 的直径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结果,如此完成刀具80的直径的检测。上述第一夹持块532和第二夹持块533之间可以直接放置众多型号的刀具80,而不受限于刀具80的直径的大小(满足第一夹持块532和第二夹持块533的横截面大于刀具80的直径即可),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其中,夹持驱动件531包括夹持驱动气缸5311和传动杆5312,夹持驱动气缸5311安装于机架10上,夹持驱动气缸5311的输出端与传动杆5312的一端连接并驱动传动杆5312在竖直方向上来回移动,传动杆5312的另一端延伸至检测区521 内并与第二夹持块533连接,从而在夹持驱动气缸5311推动传动杆5312在竖向移动的过程中,传动杆5312同步带动第二夹持块533移动,进而实现第二夹持块533在竖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块532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第一夹持块532上设有供刀具80放置的第一凹槽5321,第二夹持块533上设有第二凹槽5331,第一凹槽5321和第二凹槽5331相对设置并共同围设形成夹持区534。具体地,第一凹槽5321和第二凹槽5331均为V型凹槽,使用时,刀具80先放置到第一夹持块532上呈V型的第一凹槽5321内并通过第一凹槽5321的两侧壁对刀具80 继续限位,防止刀具80滚动,然后夹持驱动件531驱动第二夹持块533朝向第一夹持块532移动,使得第二夹持块533上呈V型的第二凹槽5331的内壁在上部与刀具80抵接,以限制刀具80相对第二夹持块533滚动,从而可以稳定的夹持住刀具80供刀具检测器52扫描分析,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刀具夹持机构53还包括定位块535,定位块535安装于第一夹持块532的一端,定位块535上设有供待测的刀具80进行定位的定位基准面5351,定位基准面5351朝下夹持区534 设置。具体地,定位块535用于与刀具80的尾部抵接,刀具80被轻夹在第一凹槽5321和第二凹槽5331之间后,通过推动刀具80沿着第一凹槽532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刀具80与定位基准面5351抵接,达到刀具80定位的目的,进而提高检测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刀具夹持机构53还包括定位推动件536,定位推动件536安装于机架10上,定位推动件536的输出端朝向检测区521延伸,定位推动件536用于推动待测的刀具80移动至定位基准面5351处进行定位。具体地,在对刀具80定位时,通过定位推动件536对刀具80的刀头沿着第一凹槽532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刀具80的背部与定位基准面5351抵接,达到对刀具80自动定位的目的,从而避免人为操作而造成刀具80对人的误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定位推动件536包括旋转推紧气缸5361和定位压块5362,旋转推紧气缸5361安装于机架10上,旋转推紧气缸5361的输出端与定位压块5362连接并驱动定位压块5362在竖直方向转动和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定位压块5362用于与刀具80的抵接并推动刀具80 与定位基准面5351抵接。具体地,旋转推紧气缸53611即为回转气缸,定位压块5362起始状态呈水平状,定位推动件536在推动刀具80时,旋转推紧气缸 5361先旋转90°,使得定位压块5362呈竖直状,然后旋转推紧气缸5361回缩以带动定位压块5362朝向刀具80的刀头水平移动,直至将刀具80推动至定位基准面5351处完成定位,定位完成后,旋转推紧气缸5361再推动定位压块5362 朝向远离刀具80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时旋转推紧气缸5361再旋转以带动定位压块5362回到水平状态,如此循环往复,对放置在夹持区534内的刀具80 进行推动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刀具分拣设备还包括影像检测机构54,影像检测机构54安装于机架10上,影像检测机构54的检测端朝向检测区521设置并用于对待测的刀具80进行外部影像检测。具体地,影像检测机构54可以为CCD相机或激光检测设备等光学设备,通过影像检测机构54 的设置还可以对刀具80的外部结构进行扫描分析,以确认合格的刀具8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分拣设备,在分拣刀具80时,其过程是:先是料盒70由料仓21内掉落至输送带222上,然后通过上料转运机构23转运至夹紧机构31上,此时料盒70通过夹紧驱动机构32带动夹紧机构31对料盒70 的盒帽72进行夹紧,夹紧完后,转动架体11将料盒70逐步转动至拆分装置40 的位置处,此时拆分装置40将料盒70的盒体71由盒帽72上拨出,从而将刀具80需要进行检测的部分暴露在外,料盒70的盒体71被拆分下来后,转动架体11继续带动料盒70转动,直至转动至检测转运机构51的位置处,此时检测转运机构51将刀具80取下并放置至刀具夹持机构53上以固定刀具80,然后刀具检测器52和影像检测机构54对刀具80的外部特征进行检测并进行判定,判定完后,下料装置60再将刀具80取下并对应放置至相应的合格存储仓63或不合格存储仓64内,如此实现刀具80自动化分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夹紧装置、拆分装置、检测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料仓、输送机构和上料转运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朝向固定方向流转,所述料仓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起始端,所述料仓用于朝向所述输送机构上放置料盒,所述上料转运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末端并用于转运所述料盒;所述夹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转运机构远离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夹紧由所述上料转运机构转运过来的所述料盒;所述拆分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夹紧装置的上方,所述拆分装置用于拆分经所述夹紧装置夹紧的料盒的盒体与盒帽;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检测刀具的外部参数;所述下料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将经检测完成的所述刀具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转运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一抓取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抓取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抓取组件在所述输送机构与所述夹紧装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抓取组件用于抓取所述料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支架和夹紧组件,所述夹紧支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夹紧支架上设有供料盒放置的放置区,所述夹紧组件安装于所述夹紧支架上,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夹紧位于所述放置区内所述料盒的盒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夹紧驱动机构,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件和竖向驱动件,所述竖向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竖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水平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水平驱动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水平驱动件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夹紧组件抵接并沿着水平方向驱动所述夹紧组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转动架体和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夹紧驱动机构,所述转动架体上设有多个所述夹紧机构,各所述夹紧机构沿着所述固定架体环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分装置包括第二移动组件和第三抓取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抓取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三抓取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三抓取组件用于拔出所述放置区内所述料盒上的盒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转运机构、刀具检测器和刀具夹持机构,所述刀具检测器上设有检测区,所述刀具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检测区内并用于夹持待测的刀具,所述检测转运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用于将待测的所述刀具抓取至所述刀具夹持机构上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驱动件、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夹持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夹持块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夹持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一夹持块来回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共同围设形成夹持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夹持机构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供待测的所述刀具进行定位的定位基准面,所述定位基准面朝下所述夹持区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具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三移动组件和第四抓取组件,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移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抓取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第四抓取组件在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四抓取组件用于将经检测后的所述刀具由所述刀具夹持机构上取下。
CN201920695931.6U 2019-05-15 2019-05-15 刀具分拣设备 Active CN210449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5931.6U CN210449930U (zh) 2019-05-15 2019-05-15 刀具分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5931.6U CN210449930U (zh) 2019-05-15 2019-05-15 刀具分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9930U true CN210449930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3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95931.6U Active CN210449930U (zh) 2019-05-15 2019-05-15 刀具分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99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636A (zh) * 2019-05-15 2019-09-06 深圳市圆梦精密技术研究院 刀具直径检测装置
CN112517413A (zh) * 2020-11-26 2021-03-19 江西锦囊商旅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物传送报警设备
CN114919001A (zh) * 2022-04-21 2022-08-19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回刀设备及回刀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636A (zh) * 2019-05-15 2019-09-06 深圳市圆梦精密技术研究院 刀具直径检测装置
CN112517413A (zh) * 2020-11-26 2021-03-19 江西锦囊商旅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物传送报警设备
CN114919001A (zh) * 2022-04-21 2022-08-19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回刀设备及回刀方法
CN114919001B (zh) * 2022-04-21 2024-04-26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回刀设备及回刀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9930U (zh) 刀具分拣设备
CN110293074B (zh) 刀具自动分拣设备
CN111644598B (zh)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CN110948227A (zh) 主板装配线
TWI445655B (zh) Multi - groove cutting and feeding device for striped objects
CN114755181A (zh) 视觉检测设备
CN209961199U (zh) 刀具自动检测设备
CN110171710B (zh) 料盒上料装置及分拣设备
CN211361305U (zh) 主板装配线
CN110253338B (zh) 刀具检测设备
CN110788600A (zh) 一种抓取装置以及采用其的压装设备
CN216806201U (zh) 一种物品取放容纳设备
CN116276134A (zh) 一种穿刺针自动化输送加工专机
CN114147148B (zh) 一种二极管引脚长度检测裁切组件
CN210452788U (zh) 料盒拆分装置
KR102466780B1 (ko) 와이어 싱귤레이션 장치를 갖는 와이어 전달 시스템
CN115015569A (zh) 一种检测试纸盒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0165928U (zh) 一种铣刀检测装置
CN112400259B (zh) 线缆加工机设备和用于将线缆从线缆加工机的取出槽中取出的方法
CN115319300B (zh) 基板打标设备
KR101871377B1 (ko) 렌즈배럴용 레이저 마킹장치
CN218694566U (zh) 一种龙门式焊管倒角机
CN213568334U (zh) 治具收料上料机
CN217832598U (zh) 一种传感器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5314925U (zh) 自动卷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