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4598B -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4598B
CN111644598B CN202010794284.1A CN202010794284A CN111644598B CN 111644598 B CN111644598 B CN 111644598B CN 202010794284 A CN202010794284 A CN 202010794284A CN 111644598 B CN111644598 B CN 1116445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onveying
sliding
block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42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4598A (zh
Inventor
曾超峰
刘志峰
黎镇源
彭胤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riginal Po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riginal Po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riginal Po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riginal Po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42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45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4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45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45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45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9/00Casting in, on, or around objects which form part of the product
    • B22D19/0009Cylinders, pist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31/00Cutting-off surplus material, e.g. gates; Cleaning and working on cas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7/00Casting pl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动机缸体装配线,从加工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缸套移送工位、铸造设备、上料线、以及加工工位,缸套移送工位用于把缸套移送到铸造设备,铸造设备用于把缸套与发动机缸体铸造形成一体的缸体毛坯,上料线用于把缸体毛坯上料到加工工位,加工工位包括输送机架、设置在输送机架上的输送滑轨、设置在输送滑轨上并滑动连接输送滑轨的滑块、设置在输送机架上的驱动机构、设置在输送滑轨旁侧的去水口装置、设置于输送滑轨旁侧的去料柄装置,驱动机构可拆卸地驱动连接滑块使滑块沿输送滑轨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滑块上设有可对接上料线的轨道。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缸体毛坯上铝屑的掉落而对发动机缸体运输造成的影响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Description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生产线,特别是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出行中常用的交通工具。缸体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汽车的发动机缸体的制造需要经过运输缸套、缸体铸造、去除水口等多道工序。目前的厂家,缸体的缸体生产线并没有实现高度自动化,搬运缸套、去除缸体水口等工序,往往需要人手操作设备,对于操作员来说工作强度较大,而对于企业来说,培养专业的操作技术人员的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实现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
此外,缸体毛坯在经过高压区铸造出来,缸体毛坯上是具有较多的铝屑,缸体毛坯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原因,缸体毛坯上的铝屑容易掉落。
因而,若采用运输链等对缸体毛坯进行运输,容易导致铝屑掉落到运输链上,而影响运输链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缸体毛坯上铝屑的掉落而对发动机缸体运输造成的影响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从加工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缸套移送工位、铸造设备、上料工位、以及加工工位,所述缸套移送工位用于把缸套移送到铸造设备,所述铸造设备用于把缸套与发动机缸体铸造形成一体的缸体毛坯,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上料线,上料线用于把所述缸体毛坯上料到所述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输送机架、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上的输送滑轨、设置在输送滑轨上并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滑轨的滑块、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上的驱动机构、设置在输送滑轨旁侧的去水口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滑轨旁侧的去料柄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可拆卸地驱动连接所述滑块使滑块沿所述输送滑轨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滑块上设有可对接所述上料线的轨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缸套移送工位把缸套移送到铸造设备中,铸造设备把缸套与发动机缸体铸造成一体而形成发动机缸体毛坯,缸体毛坯通过上料工位的上料线输送到加工工位的输送机架上的滑块上,滑块上的输送滑轨与上料线对接,使得缸体毛坯移送到滑块上的轨道上,驱动机构带动滑块沿着输送滑轨依次运动到去水口装置、去料柄装置的加工范围内,利用去水口装置和去料柄装置对缸体毛坯进行去除水口、减压条、料柄的工序,通过驱动机构与滑块分体式设置、驱动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滑块、而滑块与输送滑轨滑动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发动机缸体上的碎屑在运输的过程中直接掉落到驱动机构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套移送工位包括第一机架、容纳箱、设在所述容纳箱旁侧的第一码垛机器手,所述第一机架上放置有夹具组件,所述第一码垛机器手上设有第一快换盘,所述夹具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快换盘相互适配,所述第一机架设置于所述铸造设备旁侧。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使用时,可通过第一码垛机器手和夹具组件对容纳箱内的缸套、网格状的分隔纸、分隔层纸进行逐一夹取,替代了人手操作,操作十分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缸套夹爪,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吸盘,所述第三支架上设有分隔纸夹爪,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设有适配所述第一快换盘的所述第一连接头。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第一码垛机器手能够便捷地通过快换盘更换连接不同的连接头,使第一码垛机器手连接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或第三支架,从而便捷地实现对缸套的抓取、对分隔层纸的抓取、对网格状的分隔纸的抓取等不同操作方式的更换,十分便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销,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上分别开设有对应所述定位销的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定位销一一对应设置。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定位销、开孔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与第一机架之间的定位连接,使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三者分别与第一机架之间的连接或分离十分便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三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二支架设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三支架设在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内。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三位置传感器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判断当前第一码垛机器手利用快换盘所连接的是第一支架还是第二支架还是第三支架,有助于进一步结合自动化编程的设备而实现自动化搬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水口装置包括去水口支架、第二码垛机器手、第一固定机构和去水口组件,所述去水口支架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旁侧,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旁侧,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去水口支架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方,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上设有第二快换盘,所述去水口组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快换盘相互适配。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使用时,第一固定机构用于对滑块上的轨道上的缸体毛坯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码垛机器手、去水口组件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对缸体毛坯上的减压条、水口进行去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水口装置还包括夹具支架,所述夹具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旁侧,所述去水口组件包括减压条气缸夹钳、冲击锤,所述减压条气缸夹钳放置在所述夹具支架上,所述冲击锤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所述减压条气缸夹钳上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头。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对缸体毛坯上的减压条、水口进行去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去水口支架上的第一下压气缸、联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压气缸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方。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对轨道上的待加工的缸体毛坯进行下压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板上固定连接有压板导向杆,所述去水口支架上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压板导向杆插入所述滑套,所述压板导向杆与所述滑套滑动连接。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导向杆、滑套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第一压板的下压方向进行导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板上设有两个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防护板互为镜像,两个所述L型的开口相互朝向设置,所述防护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下方。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在去除缸体毛坯上的减压条、水口等时,能够有效地减少从缸体毛坯上脱落的铝屑飞溅到外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料柄装置包括去料柄机架、固定在所述去料柄机架上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去料柄机架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旁侧,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缸体毛坯,所述去料柄装置还包括冲击气缸、设置在冲击气缸上的冲头,所述冲击气缸带动所述冲头上下运动,所述冲击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去料柄机架。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使用时,通过第二固定机构对缸体毛坯进行固定,通过该冲击气缸带动冲头至缸体毛坯上的料柄,使得料柄与缸体毛坯之间发生断裂,从而实现从缸体毛坯上去除料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下压气缸、连接所述第二下压气缸的料柄压板,所述第二下压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去料柄机架,所述第二下压气缸带动所述料柄压板上下运动。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料柄压板、第二下压气缸的设置,实现对缸体毛坯的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料柄机架上设有第一无杆气缸,所述第一无杆气缸上设有料柄托盘,所述第一无杆气缸带动所述料柄托盘往复运动,所述输送机架旁侧设置有第二码垛机器手,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通过快换盘连接有料柄气缸夹爪,料柄气缸夹爪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空间与所述料柄托盘的运动轨迹相交。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料柄托盘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对从缸体毛坯上脱落的料柄接住,通过该第一无杆气缸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从缸体毛坯上掉落的铝屑影响对料柄托盘的运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线包括上料机架、上料链条、上料链轮、驱动电机、第一缸体导向杆,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架上,所述上料链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旁侧,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上料机架上,所述上料机架上固定有两个以上支撑座,每一个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支撑座,所述转轴与所述上料链轮同轴传动连接,所述上料链轮传动连接所述上料链条,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上料链轮转动,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可对接所述轨道。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实现对缸体毛坯进行移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为第二缸体导向杆,所述第二缸体导向杆可对接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结构的设置,从而第一缸体导向杆与第二缸体导向杆之间的对接便捷,缸体毛坯能够便捷地从第一缸体导向杆运送上第二缸体导向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架,两个所述支撑板上分别开设有轴孔,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朝向的面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轴承孔正对所述轴孔,一条所述转轴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板上的轴孔、两个所述轴承孔,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两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抵接所述轴承座,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轴承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环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上。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而提供了一个结构紧凑结构而用于对缸体毛坯进行上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架上设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设置于所述上料链条所围成的空间中,所述导向条用于向上支撑所述上料链条。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地上料链条进行支撑,避免上料链条在质量比较大的缸体毛坯的重力作用下而被压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条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型材主体、设置在所述型材主体上的支撑导轨,所述型材主体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挡板,所述支撑导轨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向挡板之间,型材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架,所述支撑导轨用于向上支撑所述上料链条。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上料链条进行限位、支撑,有效地提高上料链条的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移电机、第一输送链、伸缩装置,所述滑移电机、所述第一输送链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上,所述滑移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链,所述第一输送链联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可拆卸地联动连接所述滑块,所述第一输送链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滑轨的长度方向同向。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身着装置可拆卸地连接滑块,从而在滑移电机、第一输送链、伸缩装置设置下,可带动滑块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链的气缸架、设置在气缸架上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驱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对应所述插销设置。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而可便捷地实现分体式设置滑块和第一输送链,而可通过伸缩装置带动滑块运动,进而实现带动缸体毛坯的上料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架上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覆盖所述第一输送链。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能够有效地减少缸体毛坯上的铝屑的掉落对第一输送链的影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所述防尘盖延伸到所述防尘罩的上方。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轨道上的缸体毛坯所掉落的铝屑直接掉落到驱动机构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气缸驱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所述伸缩气缸的面上开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厚度,所述台阶孔上设置所述插销,所述插销的侧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插销的定位槽,所述台阶孔的台阶伸入到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气缸架上固定设有套筒,所述插销穿过所述套筒,所述插销滑动配合所述套筒,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套筒与所述伸缩气缸之间。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当插销因为缸体毛坯的质量过大,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曲,其弯曲的位置在于第二固定板与伸缩气缸之间的位置,从而,即使插销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曲变形对实际的影响也会很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上设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滑轨,所述输送滑轨上设有沿输送滑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滑轮的圆周面上环绕设置对应所述凸起的凹陷,所述凸起伸入所述凹陷,所述滑块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下侧边开设有导向卡口,所述导向卡口对应所述凸起设置,所述凸起插入到所述导向卡口内。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滑轮的设置,滑块与输送滑轨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流畅,通过该凹陷、凸起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滑块脱离输送滑轨的可能,通过该导向板的设置,进一步地提高了滑块与输送滑轨之间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架,所述第一限位支架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限位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支架,所述限位轴与所述输送滑轨异面且垂直,所述第一限位支架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限位轴远离加工上游的一侧,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转动轨迹相交,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重心低于所述限位轴。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对上料到轨道上的缸体毛坯进行限位,使得缸体毛坯只能单向地通过该第一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架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倒角,所述限位倒角的角度开口方向朝向加工下游,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所述衬套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衬套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 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杆,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所述限位杆的下端连接有抵接轮,所述抵接轮用于与所述限位倒角相抵使限位杆向下运动。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解除限位杆对轨道上的缸体毛坯的限位,进而再进一步对缸体毛坯进行从轨道上的下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架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定位块、导向销、定位弹簧、滑动定位块和定位轴承,所述固定定位块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架,所述滑动定位块上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定位块,所述导向销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通孔,所述滑动定位块和所述固定定位块之间设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定位块,所述定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定位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上设有V型槽,所述定位轴承用于抵接所述V型槽。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滑块进行初步预定位,此外,在手动使滑块在滑轨上滑动时,能够当V型槽与定位轴承配合时,使用者的手部能够感受到相应的配合振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架上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有固定销,所述升降气缸带动所述固定销上下运动,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和所述固定销相互适配,使得所述固定销可插入到所述卡接孔中。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实现对滑块进行进一步的定位固定,从而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可在例如对轨道上的缸体毛坯进行加工的位置的下方安装该升降气缸、固定销等以对滑块进行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架设有碎屑料斗,所述碎屑料斗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碎屑料斗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架。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轨道上的缸体毛坯上掉落的铝屑更加方便地进行集中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碎屑料斗的下方设置有碎屑箱,所述碎屑箱正对所述碎屑料斗。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对碎料料斗中漏落的铝屑进行收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上料线和所述加工工位之间,所述推料装置用于把上料线上的工件推送到所述滑块的轨道上。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推料装置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实现把上料线上的缸体毛坯逐一推送到滑块上的轨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机架、第一推料气缸、摆臂、第二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机架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的旁侧,所述第一推料气缸固定在所述推料机架上,所述第一推料气缸驱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铰连接所述第二推料气缸,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所述摆臂,所述摆臂的运动轨迹与所述上料线和所述输送滑轨两者上方的空间相交,所述摆臂通过轴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所述第二推料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摆臂铰连接。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摆臂、第二推料气缸、连接架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实现摆臂的摆动,进一步的结合第一推料气缸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利用摆臂对当前的缸体毛坯进行推料,此外,还能实现利用第二推料气缸带动摆臂而对下一个需要上料的缸体毛坯进行避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一固定板、固定块,所述第一推料气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所述第二推料气缸,所述固定块呈U型设置使得所述固定块顶面形成一条通槽,所述U型的开口向上设置,所述轴体连接所述通槽的两侧内壁,所述摆臂转动连接所述轴体,所述摆臂的宽度与所述通槽的宽度相互适配,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推料气缸的伸缩方向。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摆臂的抗弯曲强度,从而在推动质量较大的缸体毛坯时不至于发生弯曲损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下料工位,所述下料工位包括下料机架、下料运输链组件、下料导向杆、下料电机,所述下料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设置两个,所述下料导向杆设置于两个下料运输链组件之间,两个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下料机架,所述下料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连接轴,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和所述下料导向杆沿所述输送滑轨的长度方向延伸。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实现对完成加工的缸体毛坯进行下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滑轨包括依次设置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块,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设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的滑块称为第一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的滑块称为第二块,所述第一块上的轨道可对接所述上料线,所述第一块上的轨道可对接所述第二块上的轨道,所述第一块的滑动轨迹上方的空间与所述去水口装置的加工空间相交,所述第二块的滑动轨迹上方的空间与所述去料柄装置的加工空间相交。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而能够分别针对去水口装置、去料柄装置分别独立地对缸体毛坯进行独立的运输,从而使得去水口装置、去料柄装置形成两个独立的工序。
本发明用于:对发动机的缸体的进行装配,去除压铸出来的缸体上的水口、减压条、料柄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缸套移送工位、铸造设备、上料工位、加工工位、下料工位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伸缩装置的第一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伸缩装置的第二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伸缩装置的第三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机架的第一轴测图;
图7是发发明第一机架的第二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夹具支架的第一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的夹具支架的第二轴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去料柄装置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去料柄装置的第一轴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去料柄装置的下料工位部分轴测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去水口支架第一轴测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去水口支架第二轴测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输送机架、驱动机构、滑块、推料装置、防尘罩的第一轴测图;
图16是本发明的输送机架、驱动机构、滑块、推料装置、防尘罩的第二轴测图;
图17是本发明的上料线的第一轴测图;
图18是本发明的上料线的侧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推料装置第一轴测图;
图20是本发明的推料装置的第二轴测图;
图21是本发明的滑块的第一轴测图;
图22是本发明的滑块的俯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滑块的第二轴测图;
图24是本发明的滑块的第三轴测图;
图25是本发明的滑块的第四轴测图;
图26是本发明的上料线第二轴测图,该附图中未示出上料链条;
图27是本发明的第一块、第二块、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上料线的俯视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图26中的A的放大图。
附图中:1-缸套移送工位,2-铸造设备,3-上料工位,4-输送机架,5-输送滑轨,6-滑块,7-驱动机构,8-去水口装置,9-去料柄装置,10-第一机架,11-容纳箱,12-第一码垛机器手,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第三支架,16-缸套夹爪,17-吸盘,18-分隔纸夹爪,19-定位销,20-开孔,21-第一位置传感器,22-第二位置传感器,23-第三位置传感器,24-去水口支架,25-第二码垛机器手,26-夹具支架,27-冲击锤,28-减压条气缸夹钳,29-第一下压气缸,30-第一压板,31-压板导向杆,32-滑套,33-防护板,34-去料柄机架,35-第二固定机构,36-冲击气缸,37-冲头,38-第二下压气缸,39-料柄压板,40-第一无杆气缸,41-料柄托盘,42-料柄气缸夹爪,43-上料机架,44-上料链条,45-上料链轮,46-驱动电机,47-第一缸体导向杆,48-转轴,49-轨道,50-底板,51-支撑板,52-台阶孔,53-轴承座,54-固定环,55-导向条,56-型材主体,57-支撑导轨,58-竖向挡板,59-滑移电机,60-第一输送链,61-气缸架,62-伸缩气缸,63-插销,64-第一连接板,65-连接孔,66-防尘罩,67-防尘盖,68-定位槽,69-套筒,70-滑轮,71-凸起,72-凹陷,73-导向板,74-导向卡口,75-第一限位支架,76-限位轴,77-限位挡板,78-第一限位块,79-第二限位块,80-限位倒角,81-衬套,82-限位杆,83-复位弹簧,84-抵接轮,85-固定定位块,86-滑动定位块,87-定位弹簧,88-导向销,89-定位轴承,90-抵接块,91-V型槽,92-卡接孔,93-升降气缸,94-固定销,95-碎屑料斗,96-碎屑箱,97-推料机架,98-第一推料气缸,99-摆臂,100-第二推料气缸,101-轴体,102-第二连接板,103-第一固定板,104-固定块,105-通槽,106-下料机架,107-下料运输链组件,108-下料导向杆,109-下料电机,110-第一滑轨,111-第二滑轨,112-第一块,113-第二块,114-上料线,115-上料机器手,116-托盘气缸,117-顶升气缸,118-顶升杆,119-伸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28,发动机缸体装配线,从加工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缸套移送工位1、铸造设备2、上料工位3、以及加工工位,所述缸套移送工位1用于把缸套移送到铸造设备2,所述铸造设备2用于把缸套与发动机缸体铸造形成一体的缸体毛坯,所述上料工位3包括上料线114,上料线114用于把所述缸体毛坯上料到所述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输送机架4、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4上的输送滑轨5、设置在输送滑轨5上并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滑轨5的滑块6、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4上的驱动机构7、设置在输送滑轨5旁侧的去水口装置8、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滑轨5旁侧的去料柄装置9,所述驱动机构7可拆卸地驱动连接所述滑块6使滑块6沿所述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滑块6上设有可对接所述上料线114的轨道49。
传统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需要采用输送链对缸体进行运输,但是,缸体在经过高压区浇铸出来时,其产物称为缸体毛坯,缸体毛坯上是具有较多的铝屑,传统的缸体毛坯在运输时缸体毛坯与运输所用的链条直接接触,通过链条直接带动缸体毛坯进行移送,缸体毛坯在输送链运输的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原因,缸体上的铝屑容易掉落到运输缸体毛坯所用的链条中,铝屑容易掉落到链条上的两个相邻的,一方面需要经常对链条进行维护,另外一方面,严重影响链条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缸套移送工位1把缸套移送到铸造设备2中,铸造设备2把缸套与发动机缸体铸造成一体而形成发动机缸体毛坯,缸体毛坯通过上料工位3的上料线114输送到加工工位的输送机架4上的滑块6上,滑块6上的输送滑轨5与上料线114对接,使得缸体毛坯移送到滑块6上的轨道49上,驱动机构7带动滑块6沿着输送滑轨5依次运动到去水口装置8、去料柄装置9的加工范围内,利用去水口装置8和去料柄装置9对缸体毛坯进行去除水口、减压条、料柄的工序,通过驱动机构7与滑块6分体式设置、驱动机构7可拆卸地连接滑块6、而滑块6与输送滑轨5滑动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发动机缸体上的碎屑在运输的过程中直接掉落到驱动机构7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工位3还包括上料机器手115,该上料机器手115可设置于铸造设备2与上料线114之间,通过该上料机器手115把从铸造设备2产出的缸体毛坯搬运到上料线114上,从而有效地节省人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缸套移送工位1包括第一机架10、容纳箱11、设在所述容纳箱11旁侧的第一码垛机器手12,所述第一机架10上放置有夹具组件,所述第一码垛机器手12上设有第一快换盘,所述夹具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快换盘相互适配,所述第一机架10设置于所述铸造设备2旁侧。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实际使用中,第一码垛机器手12可通过盘连接第一连接头,通过夹具组件对容纳箱11内的缸套进行夹取,使用便捷。
使用时,容纳箱11用于放置待加工的缸套,容纳箱11内设有沿上下方向阵列排布的分隔层纸,每一层的分隔层纸上设有呈网格状的网格纸,上述的网格状是指具有若干个横向设置于瓦楞纸与若干个纵向设置的瓦楞纸交错设置而形成的网格,待加工的缸套设置于网格内,一个缸套设置于上述网格纸的一个格子内,方便使用者利用夹具组件对缸套进行抓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0上的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三支架15,所述第一支架13上设有缸套夹爪16,所述第二支架14上设有设有若干个吸盘17,所述第三支架15上设有分隔纸夹爪18,所述第一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三支架15分别设有适配所述第一快换盘的所述第一连接头。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三支架15分别放置在第一机架10上,第一码垛机器手12可通过快换盘分别连接单个第一连接头,从而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第一快换盘连接第一支架13上的第一连接头或第二支架14上的第一连接头或第三支架15上的第一连接头,从而能够便捷地实现不同的功能,在实际的使用中,优选地,该缸套夹爪16可采用气缸夹爪。
此外,为了实现第一码垛机器手12的精确定位,第一码垛机器手12上还设有视觉传感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该视觉传感器使第一码垛机器手12能够判断例如容纳箱11、缸套、网格状的分隔纸、分隔层纸、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三支架15等等的实际位置。
该缸套夹爪16用于对放置在网格状的格子中的缸套进行抓取,当同一层分隔纸上的缸套都被抓取后,该层的横向的瓦楞纸与纵向的瓦楞纸都失去了缸套对其的限位,网格纸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倾侧,在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发生倾侧的分隔纸进行夹取,如果采用一些高精度的传感器其成本相对较高。
而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架15上的分隔纸夹爪18包括气缸主体和两个夹板,气缸主体驱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板,气缸主体可带动两个所述夹板相互朝向运动或相互远离运动地往复运动。优选的,该气缸主体可设置两个以上,但不排除一个;相应地,每个气缸主体驱动连接两个夹板并带动两个夹板相互朝向或相互远离地往复运动。使用时,可使用两个气缸主体,而同一个气缸主体上的两个夹爪同时竖直地插入到一个格子内,即一个气缸主体对应一个格子,在气缸主体的驱动下,两个夹爪相互远离运动通过使得格子内壁形成一个膨胀的趋势,优选地,两个气缸主体上的夹爪的相互远离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夹起网格状的分隔纸。
当分隔纸被夹走后,第一码垛机器手12可通过第一快换盘更换连接到第二支架14上的第一连接头,使第一码垛机器手12通过第一快换盘、第一连接头而连接第二支架14,第二支架14上的吸盘17对分隔层纸进行吸住并移走,优选的,该吸盘17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吸盘17可围成一个四边形,如此,通过吸盘17对分隔层纸进行抓取十分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码垛机器手12可通过第一快换盘可对第一支架13上的第一连接头、第二支架14上的第一连接头或第三支架15上的第一连接头进行快速更换安装,使用便捷,使得第一码垛机器手12能够快速地实现第一支架13上的气缸夹爪、第二支架14上的吸盘17、第三支架15上的分隔纸夹爪18的功能,不需要设置多个码垛机器手,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的成本、以及生产所需要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机架10上设有若干个定位销19,所述第一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三支架15上分别开设有对应所述定位销19的开孔20,所述开孔20与所述定位销19一一对应设置。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定位销19、开孔20的设置,从而能够便捷地把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三支架15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安装固定十分的便捷,优选的,使用时,该定位销19沿竖直向上设置,定位十分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机架10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21、第二位置传感器22、第三位置传感器23,所述第一支架13设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21的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二支架14设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22的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三支架15设在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23的感应区域内。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21、第二位置传感器22、第三位置传感器23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判断第一码垛机器手12当前是通过第一快换盘连接的是第一支架13上的第一连接头还是第二支架14上的第一连接头还是第三支架15上的第一连接头,更加容易实现自动化的通过第一快换盘更换第一支架13上的第一连接头、第二支架14上的第一连接头或第三支架15上的第一连接头,在实际使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结合例如可编程控制器和/或单片机等实现第一码垛机器手12的自动化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去水口装置8包括去水口支架24、第二码垛机器手25、第一固定机构和去水口组件,所述去水口支架24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旁侧,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旁侧,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去水口支架24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块6上方,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上设有第二快换盘,所述去水口组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快换盘相互适配。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
而在现有技术中,对缸体毛坯上的水口、减压条等进行去除的方式,一般也是采用机器手来进行,但是,传统对缸体毛坯上的水口、减压条的去除方式如下:利用机器手抓取缸体毛坯,使机器手抓着缸体毛坯并带动缸体毛坯向外设的硬物方向撞击,使缸体毛坯上的水口、减压条等于外设的外物之间产生碰撞而折断掉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样的操作,一方面容易由于程序的错误而直接撞坏发动机的缸体毛坯,另一方面,水口、减压条的折断位置难以控制,加工的误差相对比较大,此外,缸体毛坯体积和质量相对减压条、水口而言比较大,采用机器手带动质量较大的缸体毛坯所需要消耗的能源比较大而导致不利于绿色环保,同时,缸体毛坯上具有诸多的铝屑,利用机器手甩动缸体毛坯的话,缸体毛坯上大量由于压铸而产生的铝屑的向外散落,影响生产卫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取水口机架,该第一固定机构用于对放置在滑块6上的缸体毛坯进行固定,使得缸体毛坯处于静止状态,通过第二码垛机器手25上的第二快换盘连接的去水口组件上的第二连接头来去除缸体毛坯上的水口和减压条,有效地避免了缸体毛坯上的铝屑的散落,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二码垛机器手25去甩动缸体毛坯而需要大量的能量,此外,通过第二码垛机器手25上的去水口组件针对缸体毛坯上的减压条、水口进行精准的去除;而且,本实施例能够结合其他的实施例而实现对发动机缸体与缸套组装后的缸体毛坯进行自动化加工的生产线,自动化的程度更高,与上述现有技术中对缸体进行去除水口的方式进行对比,本实施例不需要通过机器手对逐个抓取缸体毛坯进行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去水口装置8还包括夹具支架26,所述夹具支架26设置于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旁侧,所述去水口组件包括减压条气缸夹钳28、冲击锤27,所述减压条气缸夹钳28放置在所述夹具支架26上,所述冲击锤2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所述减压条气缸夹钳28上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头。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夹具支架26设置于第二码垛机器手25的旁侧,第二码垛机器手25可通过第二快换盘来更换并连接夹具支架26上的减压条气缸夹钳2上的第二连接头,第二码垛机器手25利用该冲击锤27对缸体毛坯上的水口进行敲击,使缸体毛坯上的水口脱落,第二码垛机器手25可通过第二快换盘连接减压条气缸夹钳28上的第二连接头,然后通过减压条气缸夹钳28对缸体毛坯上的减压条进行夹紧,在第二码垛机器手25的带动下,减压条被减压条气缸夹钳28夹住并来回往复运动,使减压条折弯变形倒减压条的疲劳极限而折断。
使用时,减压条气缸夹钳28可放置多个在夹具支架26上,每个减压条气缸夹钳28上设有适配第二快换盘的第二连接头,多个减压条气缸夹钳的规格尺寸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从而达到方便更换不影响加工效率,同时,可针对不同大小的减压条进去去除。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该去水口组件包括冲击锤27、减压条气缸夹钳28,冲击锤27和减压条28上分别设有适配第二快换盘的第二连接头,第二码垛机器手25还可通过第二快换盘连接一个第二连接头,从而,第二码垛机器手25可便捷地更换操作的功能,其使用更加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去水口支架24上的第一下压气缸29、联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压气缸29的第一压板30,所述第一压板30设置于所述滑块6上方。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实际使用时,第一下压气缸29的固定部固定连接去水口支架24,第一下压气缸29的活动部固定连接第一压板30,第一下压气缸29带动第一压板30上下往复运动,当需要对滑块6上的缸体毛坯进行固定时,可利用第一下压气缸29驱动该第一压板30向下运动,使第一压板30压住滑块6上的缸体毛坯而实现对缸体毛坯的固定,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可再利用其他机构或者设备对被固定的缸体毛坯上的水口、减压条进行去除,该固定方式十分方便。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机构中的第一下压气缸29可由第一电动丝杆替换,通过第一电动丝杆带动第一压板30上下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压板30上固定连接有压板导向杆31,所述去水口支架24上固定连接有滑套32,所述压板导向杆31插入所述滑套32,所述压板导向杆31与所述滑套32滑动连接。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滑套32固定连接去水口支架24,滑套32与压板导向杆31滑动连接,压板导向杆31与第一压板30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压板导向杆31、滑套32的滑动配合,避免第一压板30向下压的时候,在力的作用下而发生倾斜等现象,此外,能够有效地减少第一下压气缸29在工作时,因外力的作用而使其活塞杆发生弯曲变形的可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压板30上设有两个防护板33,所述防护板33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防护板33互为镜像,两个所述L型的开口相互朝向设置,所述防护板33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30的下方。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两个L型的防护板33互为镜像设置,两个L型的防护板33沿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从而留有一个供第二码垛机器手25伸入进行加工的间隙,两个L型的防护板33共同形成一个凵型,其凵型的开口朝向第二码垛机器手25所伸入的方向,进而,在第一压板30下压固定缸体毛坯后,两个L型的防护板33可从两侧进行防护,在第二码垛机器手25带动冲击锤27或者减压条气缸夹钳28对缸体毛坯进行加工时,减少从缸体毛坯上脱落的减压条或水口或铝屑向外部空间的飞溅,使较多的减压条或水口或铝屑留在输送机架4、以及防护板33所阻挡的范围内,一方面,更加方便进行清洁,另外一方面,避免飞溅的水口或者铝屑或者减压条对人造成伤害。
此外,在下压气缸的带动下,第一压板30可上下运动,进而,防护板33也可上下运动,在加工完成后,下压气缸带动第一压板30向上运动,使防护板33向上运动,从而避免防护板33对滑块6的运动造成阻挡,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压板30下压后,该防护板33也可以作为是对滑块6和/或缸体毛坯进行限位的一种安全措施,使滑块6和/或缸体毛坯限制在两个防护板33之间的空间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码垛机器手25上也可安装视觉传感器,从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结合一些自动化的可编程设备,而提高第二码垛机器手25的自动化程度,此外,还可提高第二码垛机器手25的加工精度以及进行加工的灵活程度,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编程使第二码垛机器手25结合视觉传感器的情况下,第二码垛机器手25可通过第二快换盘与冲击锤27上的第二连接头或减压条气缸夹钳28上的第二连接头进行自动化的更换并将更换下来的冲击锤27或减压条气缸夹钳28放置到夹具支架26上;或者是,第二码垛机器手25通过第二快换盘更换不同第二连接头,使得第二码垛机器手25通过第二快换盘、第二连接头更换连接不同的减压条气缸夹钳28,使用完成后,第二码垛机器手25把减压条气缸夹钳28放置回夹具支架26上而后解除第二快换盘与第二连接头的连接,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其可实现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为减少人力成本提供了可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去料柄装置9包括去料柄机架34、固定在所述去料柄机架34上的第二固定机构35,所述去料柄机架34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旁侧,所述第二固定机构35用于固定缸体毛坯,所述去料柄装置9还包括冲击气缸36、设置在冲击气缸36上的冲头37,所述冲击气缸36带动所述冲头37上下运动,所述冲击气缸36固定连接所述去料柄机架34。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利用第二固定机构35对缸体毛坯进行固定,并利用冲击气缸36、冲头37对被第二固定机构35所固定的缸体毛坯上的料柄进行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去料柄机架34上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机构35,该第二固定机构35用于固定缸体毛坯上,该冲击气缸36的固定部固定连接去料柄机架34,该冲击气缸36带动冲头37向下运动向料柄施加向下的应力,由于料柄的下方并未有提供与冲头37向下的压力所对应的支持力,当冲头37向下施加的应力超过料柄与缸体毛坯的连接处的极限时,料柄与缸体毛坯之间断开,进而实现对缸体毛坯上的料料的去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机构35包括第二下压气缸38、连接所述第二下压气缸38的料柄压板39,所述第二下压气缸38固定连接所述去料柄机架34,所述第二下压气缸38带动所述料柄压板39上下运动。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第二下压气缸38、料柄压板39的设置,可对缸体毛坯进行固定。
而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该第二固定机构35可采用第二电动丝杆来替代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下压气缸38,利用第二电动丝杆来带动料柄压板39上下运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缸体毛坯先经过对减压条、水口等去除的工序,再进行对该缸体毛坯上的料柄的去除工序。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先进行先去除料柄的工序,再进行对减压条、水口等去除的工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去料柄机架34上设有第一无杆气缸40,所述第一无杆气缸40上设有料柄托盘41,所述第一无杆气缸40带动所述料柄托盘41往复运动,所述输送机架4旁侧设置有第二码垛机器手25,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通过快换盘连接有料柄气缸夹爪42,料柄气缸夹爪42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空间与所述料柄托盘41的运动轨迹相交。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通过快换盘连接有料柄气缸夹爪42中的快换盘是指其它实施例中的第二快换盘,该料柄气缸夹爪42上设有适配第二快换盘中的第二连接头,此外,该料柄气缸夹爪43可放置在夹具支架26上,其使用便捷。
进一步的,第一无杆气缸40上设有托盘气缸116,该托盘气缸116带动所述料柄托盘41上下运动,第一无杆气缸40带动托盘气缸116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通过快换盘连接有料柄气缸夹爪42,料柄气缸夹爪42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空间与所述料柄托盘41的运动轨迹相交。
现有技术中对物料进行线性运输搬运的话,一般采用电机带动运输带或链来实现,利用运输带或链带动物料,但是在实施例中,料柄在外力的作用下与缸体毛坯断开,在这个过程中,缸体毛坯上会有大量的铝屑掉落,若采用运输带或链来对料柄进行运输的话,从缸体毛坯上掉落大量的铝屑有可能会影响运输带或链的链轮的工况,影响例如运输带或链的运输机构的上的润滑脂的寿命,此外,若采用丝杆螺母副对物料进行搬运的话,同样的,从缸体毛坯上掉落的铝屑会直接影响丝杆螺母副上的润滑脂的使用寿命;如果额外添加盖子的话,其结构相对复杂,安装亦不够方便。
本实施例中,去料柄机架34上设有第一无杆气缸40,第一无杆气缸40带动料柄托盘41来回运动,在冲击气缸36带动冲头37下压待去除料柄的缸体毛坯前,在第一无杆气缸40的驱动下使料柄托盘41移动到待去除料柄的缸体毛坯的料柄的正下方,当料柄从缸体毛坯上脱离后将掉落到料柄托盘41上。在第一无杆气缸40的驱动下,带动该料柄托盘41运动到第二码垛机器手25的旁侧,第二码垛机器手25通过快换盘连接料柄气缸夹爪42,进而再通过料柄气缸夹爪42对料柄进行搬运。如此,实现了对料柄的回收再利用,节省材料、更加环保。
实际使用时,铸造设备2制造出来的缸体毛坯中,该缸体毛坯的后侧面连接料柄、其前侧面连接若干减压条及水口,导致到减压条和料柄处于缸体毛坯上的两个相互背向的面上,因而只采用第二码垛机器手25难以使去除缸体毛坯前后两侧面上的减压条、水口以及料柄。从而,在实际使用中,冲击气缸36和第二码垛机器手25分设于缸体毛坯的前后两侧。为了实现对料柄的机械化回收,可添加多一台机械手于去料柄装置9背向第二码垛机器手25的一侧,但是这样做的话,额外增加的购置机器手的成本,而且其占用的空间也增大了。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该去料柄机架34和去水口支架24之间具有间隔的距离,第一无杆气缸40可通过料柄托盘41把料柄运输到去料柄机架34和去水口支架24之间的间隔中,第二码垛机器手25穿过去料柄机架34和去水口支架24之间的间隔通过料柄气缸夹爪42对料柄托盘41上的料柄进行夹取。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料柄气缸夹爪42可放置在所述夹具支架26上,更加方便第二码垛机器手25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而更换不同的工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上料线114包括上料机架43、上料链条44、上料链轮45、驱动电机46、第一缸体导向杆47,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架43上,所述上料链条44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旁侧,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所述驱动电机46设在所述上料机架43上,所述上料机架43上固定有两个以上支撑座,每一个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转轴48,所述转轴48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支撑座,所述转轴48与所述上料链轮45同轴传动连接,所述上料链轮45传动连接所述上料链条44,所述驱动电机46带动所述上料链轮45转动,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可对接所述轨道49。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该第一缸体导向杆47用于向上支撑并对缸体毛坯进行导向,驱动电机46带动上料链轮45转动,转轴48转动连接支撑座,通过转轴48带动上料链轮45转动从而带动上料链条44运动;较佳地,上料链条44的输送方向与第一缸体导向杆47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上料链条44带动缸体毛坯沿着第一缸体导向杆47的长度方向移送。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驱动电机46固定设置在上料机架43上,较佳的,驱动电机46采用链传动或者带传动连接所述上料链轮45,使得驱动电机46的输出轴不需要直接同轴传动所述上料链轮45,能够有效地节省使用空间,可选地,该驱动电机46设置于的第一缸体导向杆47的下方。
上料机架43上固定设有顶升气缸117,所述顶升气缸117上设有顶升杆118,所述顶升气缸117带动所述顶升杆118上下运动,所述顶升杆118设置在上料机架43还输送机架4之间,所述顶升杆118顶端的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与所述高于所述上料链条44的最高点,所述顶升杆118顶端的运动轨迹的最最低点低于所述上料链条44。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轨道49为第二缸体导向杆,所述第二缸体导向杆可对接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该简单简单、设置方便,通过第二缸体导向杆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第一缸体导向杆47与第二缸体导向杆进行对接,优选的,第一缸体导向杆47和第二导向杆的结构相同,其结构相同但第一缸体导向杆47和第二导向杆的尺寸上是可以存在差异的,较佳地,第一缸体导向杆47和第二导向杆两者的轴线共线设置。
在现有技术中,与转轴48转动连接的底座,一般底座上会设有会设置对应转轴48的通道孔,该通道孔沿水平方向设置,转轴48插入到通道孔内,转轴48与通道孔内壁通过轴承连接,为了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转轴48发生轴向窜动,会在转轴48的两端会分别连接一个链轮,每一个链轮与底座之间设置一个端盖,端盖上会开设供转轴48伸出的孔,通道孔内需要设置两个轴承,在两个轴承之间转轴48上需要设置轴肩或者卡箍来从两个轴承之间的空间向通道孔外的方向抵住两个轴承,两个端盖则分别从通道孔外向通道孔内抵住轴承,从而实现对轴承的固定,进而,实现对转轴48的固定,端该与底座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但是,上料线114是用来对铸造设备2产出的缸体毛坯进行搬运,从铸造设备2出来的缸体毛坯上具有料柄,而料柄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以及连接第二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的连接段,当缸体毛坯被放置到第一缸体导向杆47上时,第一水平段连接缸体毛坯,而第二水平段的高度低于第一水平段,此时,由于,端盖、底座的整体宽度较大,第二水平段与端盖是会出现干涉的现象,难以实现对缸体毛坯的运输,如果缩小底座的宽度尺寸的话,缸体毛坯的质量比较大,在运输时候产生的振动的话,不够稳固、有可能底座有可能会翻侧,若采用螺钉使底座固定,这样的话,长时间使用底座容易变形,导致第一缸体导向杆47旁侧的上料链条44难以带动缸体毛坯运动或者上料链条44对缸体施加的力的方向产生偏移,影响实际运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50、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51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51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0,所述底板50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架43,两个所述支撑板51上分别开设有轴孔,两个所述支撑板51相互朝向的面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座53,所述轴承座53的轴承孔正对所述轴孔,一条所述转轴48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板51上的轴孔、两个所述轴承孔,两个所述轴承座53之间设有两个固定环54,所述固定环54抵接所述轴承座53,所述固定环54与所述轴承座5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环54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48上。该结构紧凑、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固定转轴48、上料链轮45,使转轴48在轴承座53上转动。
在实际使用中,两个支撑板51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51的相互朝向的面上固定设置轴承座53,同时,支撑板51上开设供转轴48穿过的轴孔,两个支撑板51的外侧分别连接转轴48两端的两个上料链轮45,固定环54固定连接该转轴48,固定环54与轴承座53一一对应地抵接,从而实现对转轴48的固定,此外,通过固定环54、轴承座53的设置,从而不需要采用端盖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支撑座的宽度,避免料柄与支撑座之间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上料机架43上设有导向条55,所述导向条55设置于所述上料链条44所围成的空间中,所述导向条55用于向上支撑所述上料链条44。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导向条55能够有效地向上支撑上料链条44,结构更加稳定,避免上料链条44在缸体毛坯的重量下拉断上料链条44。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导向条55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型材主体56、设置在所述型材主体56上的支撑导轨57,所述型材主体56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挡板58,所述支撑导轨57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向挡板58之间,型材主体56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架43,所述支撑导轨57用于向上支撑所述上料链条44。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两个竖向挡板58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上料链条44进行限位,竖向挡板58的最高处的高度低于上料链条44的最高处的高度,避免竖向挡板58与被运输的缸体毛坯之间发生干涉现象。
在某些实施例中,优选的,该上料链条44可采用带顶滚轮的上料链条44,在使用时,可通过带顶滚轮的上料链条44上的滚轮与缸体毛坯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滑移电机59、第一输送链60、伸缩装置119,所述滑移电机59、所述第一输送链60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4上,所述滑移电机59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链60,所述第一输送链60联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119,所述伸缩装置119可拆卸地联动连接所述滑块6,所述第一输送链6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同向。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实现驱动机构7与滑块6之间的分体式设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缸体毛坯上的铝屑的掉落会影响驱动机构7上的第一输送链60的使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其中,所述伸缩装置119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链60的气缸架61、设置在气缸架61上的伸缩气缸62,所述伸缩气缸62驱动连接有插销63,所述滑块6上设有第一连接板64,所述第一连接板64上开设有连接孔65,所述连接孔65对应所述插销63设置。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通过该伸缩气缸62带动插销63伸缩运动,从而,伸缩气缸62可带动插销63插入到滑块6上的第一连接板64上的连接孔65内,或者伸缩气缸62可带动插销63从第一连接板64上的连接孔65脱离,通过第一输送链60带动气缸架61沿第一输送链60的输送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用者可通过第一输送链60带动滑块6运动,优选的,第一输送链60的输送方向与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在实际使用中,该连接孔65可以是盲孔或者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输送机架4上设有防尘罩66,所述防尘罩66覆盖所述第一输送链60。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缸体毛坯上的铝屑比较容易地掉落到第一输送链60上,减少从缸体上所掉落的铝屑掉落到第一输送链60的可能。此外,能够有效地防止外界的粉尘能够直接地与第一输送链60接触。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为了使插销63插入到第一连接板64上的连接孔65,因而,防尘罩66在朝向滑块6面上必然需要敞开有一个开口供插销63伸出插入到连接孔65中,如此,铝屑就有可能从该防尘罩66在朝向滑块6面上敞开的开口中掉落到驱动机构7上,从而有可能会影响到驱动机构7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防尘盖67,所述防尘盖67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所述防尘盖67延伸到所述防尘罩66的上方。该结构简单、设置便捷,该防尘盖67从滑块6上延伸至防尘罩66的正上,可选的,防尘盖67的长度等于滑块6上的第二缸体导向杆的长度,而防尘盖67与第二缸体导向杆的两端对齐,从而从缸体毛坯上所掉落的铝屑能够有效地被防尘盖67和防尘罩66阻挡,能够有效地减少从第二缸体导向杆上的缸体毛坯上掉落的铝屑比较掉落到第一输送链60上。
当然,该防尘盖67的长度也可以比第二缸体导向杆长或者短,使用者可根据实际的缸体毛坯的长度来确定实际的防尘盖67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伸缩气缸62驱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所述伸缩气缸62的面上开设有台阶孔52,所述台阶孔52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厚度,所述台阶孔52上设置所述插销63,所述插销63的侧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插销63的定位槽68,所述台阶孔52的台阶伸入到所述定位槽68内,所述气缸架61上固定设有套筒69,所述插销63穿过所述套筒69,所述插销63滑动配合所述套筒69,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套筒69与所述伸缩气缸62之间。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实际使用中,该台阶孔52可以是腰型孔,该腰型孔的长度方向沿竖向设置,并且该腰型孔下侧边敞开形成一个安装口,使用者可通过该安装口把插销63由下往上插入到腰型孔内,使定位槽68与台阶孔52的台阶凹凸配合,从而再伸缩气缸62带动第二固定板运动时,可进一步带动插销63运动;通过该套筒69的设置,从而有效地避免插销63脱离后从腰型孔下侧的敞开的安装口掉落,使用时,插销63始终与套筒69的内部空间相交。
在现有技术中,若不采用第二固定板、台阶孔52,而是直接采用伸缩气缸62带动插销63插入到连接孔65中,由于缸体毛坯的质量较大,因而其惯性也会比较大,在改变其运动状态时需要比较的力,因而在长时间使用插销63来带动滑块6滑移后,一旦插销63发生变形,则无法继续利用该插销63与连接孔65进行配合而进一步带动滑块6运动,需要更换新的插销63,如果采用抗弯曲强度比较强的插销63,而插销63与伸缩气缸62直接连接,一方面,插销63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另外一方面,伸缩气缸62的活塞杆未必有插销63的抗弯曲强度高,因而有可能会是伸缩气缸62直接受到损耗。
而本实施例中,伸缩气缸62通过台阶孔52带动插销63进行伸缩运动,而插销63与套筒69之间滑动连接,当插销63插入到连接孔65使带动缸体毛坯进行运动时,若缸体毛坯的质量过大而使插销63发生变形,此时,发生应力集中的点有可能发生在插销63与套筒69滑动配合的边缘、插销63与连接孔配合的边缘、以及插销与台阶孔52配合的边缘,插销63是通过定位槽68与台阶孔52连接的,因而其中的一个应力集中的点是在定位槽68和台阶孔52的连接处,插销63与台阶孔52配合连接处插销63直径最小,因而插销63最有可能会在插销63与台阶孔52配合连接处发生变形,而本实施例中允许插销63在插销63与台阶孔52配合连接处发生一定的变形弯曲,此时,由于插销63已经插入到连接孔65中,而且插销63与套筒69滑动连接,套筒69提供了对插销63的支持力,避免了插销63在套筒69内的部分发生弯曲,从而使得实际插销63发生变形的部分位于第二固定板背向滑块6的一侧,最有可能位于定位槽68的边缘。因而,即使插销63发生变形也不会影响到插销63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滑块6上设有滑轮70,所述滑轮70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滑轨5,所述输送滑轨5上设有沿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71,所述滑轮70的圆周面上环绕设置对应所述凸起71的凹陷72,所述凸起71伸入所述凹陷72,所述滑块6上设有导向板73,所述导向板73的下侧边开设有导向卡口74,所述导向卡口74对应所述凸起71设置,所述凸起71插入到所述导向卡口74内。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滑轮70与滑块6相互匹配设置,可选的,该凸起71其横截面为三角形,相应地,该凹陷72对应该凸起71的形状设置,当然,该凸起71的横截面除了是三角形以外,还可以是其他形状,通过该凸起71、凹陷72的设置,从而滑轮70不容易脱离输送滑轨5。导向板73上设置的导向卡口74对应凸起71设置,凸起71与卡口凹凸配合,从而进一步地避免滑轮70与输送滑轨5之间发生脱轨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架75,所述第一限位支架75上设有第一限位块78,所述第一限位块78通过限位轴7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支架75,所述限位轴76与所述输送滑轨5异面且垂直,所述第一限位支架75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77,限位挡板77设置于所述限位轴76远离加工上游的一侧,所述限位挡板77与所述第一限位块78的转动轨迹相交,所述第一限位块78的重心低于所述限位轴76。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优选的,该限位轴76设置于输送滑轨5的正上方,该设置简单方便。缸体毛坯推送到滑块6上的轨道49时,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轨道49即为第二缸体导向杆,当然,该轨道49也可以是工字钢等等。
在使用时,缸体毛坯被推料装置推送到滑块6上的轨道49上,为了避缸体毛坯由于轨道49的有一定的倾斜而导致或者缸体毛坯被推送到轨道49上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沿轨道49运动至其行程末端发生碰撞而反弹沿轨道49返回,在滑块6上设置该第一限位支架75,第一限位支架75上的第一限位块78用于对缸体毛坯进行限位,实现缸体毛坯只能是从加工上游往加工下游的方向通过第一限位块78这样的单向导通的方式。在缸体毛坯从加工上游往加工下游的方向经过第一限位块78的过程中,缸体毛坯与第一限位块78接触,在缸体毛坯的带动下,第一限位块78绕限位轴76转动而避让缸体毛坯;第一限位块78旋转一周,位于限位轴76上方的第一限位块78的运动轨迹的最低点低于缸体毛坯的底部最低点,从而在缸体毛坯的推动下,使第一限位块78正向转动而对缸体毛坯避让,当缸体毛坯经过限位轴76的上方后,第一限位块78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复位。
如果缸体毛坯反向运动,缸体毛坯抵住复位后的第一限位块78使第一限位块78有反向转动的趋势,通过该限位挡板77的设置,限位挡板77对第一限位块78进行限位阻挡,从而第一限位块78不能够继续反向转动而对反向运动的缸体毛坯进行避让,使得第一限位块78阻挡住反向运动的缸体毛坯,进而达到了避免缸体毛坯反向运动而脱离输送滑轨5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输送机架4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9,所述第二限位块79上设有限位倒角80,所述限位倒角80的角度开口方向朝向加工下游,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衬套81,所述衬套8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所述衬套8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衬套81滑动连接有限位杆82,所述限位杆82上设有复位弹簧83,所述复位弹簧83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杆82,所述复位弹簧8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6,所述限位杆82的下端连接有抵接轮84,所述抵接轮84用于与所述限位倒角80相抵使限位杆82向下运动。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限位杆82的设置,在缸体毛坯被推送到滑块6上的轨道49上时,限位杆82能够有效地对缸体毛坯进行阻挡,避免缸体毛坯在滑块6上通过其自身的惯性作用而向前运动导致脱离轨道49。
缸体毛坯能够运送到滑块6上的轨道49上,并且通过限位杆82可对缸体毛坯进行限位,为了可实现对缸体进行下料,在使用时,驱动机构7带动滑块6从加工上游往加工下游方向运动,当滑块6运动到使滑块6上的抵接轮84与第一限位块78上的限位倒角80相抵,此时,驱动机构7继续带动滑块6往加工下游的方向运动,在限位倒角80向抵接轮84施加的外力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杆82克服复位弹簧83的弹簧力而向下运动直至不会对缸体毛坯造成阻挡,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而调整限位倒角80的角度、抵接轮84的外径、第二限位块79的位置,从而调节限位杆82向下运动的位移大小。当驱动机构7带动滑块6远离该第二限位块79的方向运动使抵接轮84脱离限位倒角80,而限位杆82在复位弹簧83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输送机架4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定位块85、导向销88、定位弹簧87、滑动定位块86和定位轴承89,所述固定定位块85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架4,所述滑动定位块86上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销8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定位块85,所述导向销88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通孔,所述滑动定位块86和所述固定定位块85之间设有定位弹簧87,所述定位弹簧87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定位块85,所述定位弹簧8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定位块86,所述滑块6上设有抵接块90,所述抵接块90上设有V型槽91,所述定位轴承89用于抵接所述V型槽91。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而需要使用手动移动滑块6时,可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从而实现对滑块6的初步预定位,当然,为了实现精确的定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例如位置传感器来实现较为精准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6上设有抵接块90,而抵接块90上设有V型槽91,该抵接块90与滑块6之间固定连接,其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一体成型、螺丝连接、焊接、卡扣固定等等。该V型槽91可与定位轴承89相互配合连接。在滑块6、抵接块90向固定定位块85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当抵接块90的外侧面抵住定位轴承89时,此时,抵接块90继续向固定定位块85的方向运动,抵接块90使轴承带动滑动定位块86沿导向销88的长度方向往固定定位块85的方向运动,在滑动定位块86往固定定位块85运动的过程中,滑动定位块86与固定定位块85之间的定位弹簧87被压缩,当滑块6运动到使V型槽91正对定位轴承89时,滑动定位块86在定位弹簧87的弹力作用下远离固定定位块85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轴承插入到V型槽9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输送机架4上设有升降气缸93,所述升降气缸93连接有固定销94,所述升降气缸93带动所述固定销94上下运动,所述滑块6上开设有卡接孔92,所述卡接孔92和所述固定销94相互适配,使得所述固定销94可插入到所述卡接孔92中。。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实际使用中,该卡接孔92可以是通孔或者盲孔。
在某些实施例中,滑块6运动到需要定位的位置,例如滑块6运动到输送滑轨5的两个形成末端、去水口装置8的加工位置、去料柄装置9的加工位置等位置时,可在输送机架4上设置对应输送滑轨5的两个形成末端、去水口装置8的加工位置、去料柄装置9的加工位置等位置设置升降气缸93并对应该升降气缸93设置相应的固定销94。输送机架4上设置升降气缸93,在升降气缸93的带动下带动固定销94向上运动,使得固定销94插入到卡接孔92中,从而实现对滑块6的固定,当滑块6需要滑动时,只需要使升降气缸93带动固定销94,使固定销94脱离卡接孔92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输送机架4设有碎屑料斗95,所述碎屑料斗95设置于所述滑块6的下方,所述碎屑料斗95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架4。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该碎屑料斗95呈漏斗状,从缸体毛坯上掉落的碎屑掉落到碎屑料斗95中,碎屑经过碎屑料斗95进行集中再向下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碎屑料斗95上所集中的铝屑进行收集,所述碎屑料斗95的下方设置有碎屑箱96,所述碎屑箱96正对所述碎屑料斗95。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滑块6上的缸体毛坯上掉落的碎屑能够从碎屑料斗95掉落到碎屑箱96中,而实现对铝屑的回收。而在实际使用中,该碎屑料斗9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碎屑料斗95排列在输送机架4上,每一个漏斗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个碎屑箱96。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碎屑箱96上设有多个轮子,使用者可通过该轮子对碎屑箱96进行搬运,实用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还包括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上料线114和所述加工工位之间,所述推料装置用于把上料线114上的工件推送到所述滑块6的轨道49上。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工件所指为缸体毛坯,但在实际使用中,不限于推送缸体毛坯;通过该推料装置的设置,实现把上料线114上的缸体毛坯推送到滑块6上的轨道49,实现上料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机架97、第一推料气缸98、摆臂99、第二推料气缸100,所述推料机架97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的旁侧,所述第一推料气缸98固定在所述推料机架97上,所述第一推料气缸98驱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铰连接所述第二推料气缸100,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所述摆臂99,所述摆臂99的运动轨迹与所述上料线114和所述输送滑轨5两者上方的空间相交,所述摆臂99通过轴体10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所述第二推料气缸100的伸缩端与所述摆臂99铰连接。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
使用时,推料机架97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的旁侧,该推料机架97可固定地面或者固定连接输送机架4。该推料机架97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推料气缸98的固定部,通过第一推料气缸98带动连接架从而带动第二推料气缸100沿着上料线114、滑块6的输送滑轮70运动,优选的,上料线114和滑块6的滑动方向同向设置。连接架上设有摆臂99,该摆臂99所述摆臂99的运动轨迹与所述上料线114和所述输送滑轨5两者上方的空间相交,该摆臂99用于抵住缸体毛坯在第一推料气缸98的带动下而推动缸体毛坯,第二推料气缸100带动该摆臂99摆动,从而当需要使缸体毛坯从上料线114上料到轨道49上时,在第一推料气缸98带动连接架运动,使得摆臂99位于缸体毛坯的后侧,第二推料气缸100带动摆臂99摆动使得摆臂99位于缸体毛坯的正后方,从而在第二推料气缸100的驱动下摆臂99带动缸体毛坯运动。推送完毕后,第二推料气缸100带动摆臂99复位、第一推料气缸98复位,通过该第二推料气缸100带动摆臂99复位,避免摆臂99对下一个需要从上料线114上料到滑块6上的输送滑轨5的缸体毛坯造成阻挡。
使用时,由于缸体毛坯的质量比较大,从而在推动缸体毛坯时,需要比较大的力才可以对缸体毛坯进行推动,摆臂99通过轴体101连接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但是这样的话,摆臂99与连接架的之间的力矩比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摆臂99发生弯曲变形,摆臂99与连接架通过轴体101的连接处发生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二连接板102、第一固定板103、固定块104,所述第一推料气缸98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2,所述第一固定板103、所述固定块104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2,所述第一固定板103和所述固定块104之间设置所述第二推料气缸100,所述固定块104呈U型设置使得所述固定块104顶面形成一条通槽105,所述U型的开口向上设置,所述轴体101连接所述通槽105的两侧内壁,所述摆臂99转动连接所述轴体101,所述摆臂99的宽度与所述通槽105的宽度相互适配,所述通槽10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推料气缸98的伸缩方向。通过该结构的设置,结构更加的稳固,摆臂99与连接架的连接处不容易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104呈U型设置使得所述固定块104顶面形成一条通槽105,轴体1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通槽105的两侧内壁,摆臂99在推动缸体毛坯时,第二推料气缸100带动摆臂99摆动到通道内,使得摆臂99与通道的长度方向共线设置,从而,摆臂99在推动缸体毛坯时,固定板可对摆臂99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有效地提高摆臂99的强度,避免摆臂99在使用的过程中弯曲损坏。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该推料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带动第一电动推杆上下运动,第一电动推杆用于推动缸体毛坯从上料线114往滑块6的方向运动。使用时,第二电动推杆带动第一电动推杆向下运动,使第一电动推杆推动缸体毛坯,完成推料动作后,第二电动推杆带动第一电动推杆向上运动复位、第一电动推杆缩回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还包括下料工位,所述下料工位包括下料机架106、下料运输链组件107、下料导向杆108、下料电机109,所述下料电机109驱动连接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107,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107设置两个,所述下料导向杆108设置于两个下料运输链组件107之间,两个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107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下料机架106,所述下料电机109驱动连接所述连接轴,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107和所述下料导向杆108沿所述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延伸。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地实现对完成去除料柄、水口、减压条的缸体毛坯进行下料。
使用时,下料机架106上的运输链组件用于对加工完成的缸体毛坯进行移送,该下料导向杆108用于对缸体毛坯进行导向支撑的作用;通过下料电机109带动下料运输链组件107运动。
进一步的,每一组下料运输链组件107包括下料链和配合该下料链的至少两个下料链轮,连接轴带动两组运输链组件中的对应的两个下料链轮,而下料电动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下料链轮转动。
该下料运输链组件107中的运输链为带顶滚轮的运输链,可选的,其与上料线114中的上料链条44的结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输送滑轨5包括依次设置第一滑轨110、第二滑轨111,所述第一滑轨110和所述第二滑轨11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块6,所述驱动机构7与所述滑块6一一对应设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110的滑块6称为第一块1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11的滑块6称为第二块113,所述第一块112上的轨道49可对接所述上料线114,所述第一块112上的轨道49可对接所述第二块113上的轨道49,所述第一块112的滑动轨迹上方的空间与所述去水口装置8的加工空间相交,所述第二块113的滑动轨迹上方的空间与所述去料柄装置9的加工空间相交。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第一块112可用于把缸体毛坯运送到去水口装置8的加工空间内进行去水口处理,经过去水口处理后的缸体毛坯从第一块112移送到第二块113上,第二块113把缸体毛坯移送到去料柄装置9的加工空间内进行去料柄处理。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料装置设有多个,优选的,设置三个所述推料装置,上料线114和第一块112之间设置一个推料装置,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11之间设置一个推料装置,第二滑轨111和下料工位之间设置一个推料装置。
此外,下料导向杆108可与第二块113上的轨道49对接,从而第二滑轨111与下料工位之间的推料装置可把加工完成的缸体毛坯从第二块113的轨道49上推送到下料导向杆108上。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34)

1.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从加工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缸套移送工位(1)、铸造设备(2)、上料工位(3)、以及加工工位,所述缸套移送工位(1)用于把缸套移送到铸造设备(2),所述铸造设备(2)用于把缸套与发动机缸体铸造形成一体的缸体毛坯,所述上料工位(3)包括上料线(114),上料线(114)用于把所述缸体毛坯上料到所述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输送机架(4)、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4)上的输送滑轨(5)、设置在输送滑轨(5)上并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滑轨(5)的滑块(6)、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4)上的驱动机构(7)、设置在输送滑轨(5)旁侧的去水口装置(8)、以及设置于所述输送滑轨(5)旁侧的去料柄装置(9),所述驱动机构(7)可拆卸地驱动连接所述滑块(6)使滑块(6)沿所述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滑块(6)上设有可对接所述上料线(114)的轨道(49),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滑移电机(59)、第一输送链(60)、伸缩装置(119),所述滑移电机(59)、所述第一输送链(60)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4)上,所述滑移电机(59)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链(60),所述第一输送链(60)联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119),所述伸缩装置(119)可拆卸地联动连接所述滑块(6),所述第一输送链(6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同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移送工位(1)包括第一机架(10)、容纳箱(11)、设在所述容纳箱(11)旁侧的第一码垛机器手(12),所述第一机架(10)上放置有夹具组件,所述第一码垛机器手(12)上设有第一快换盘,所述夹具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快换盘相互适配,所述第一机架(10)设置于所述铸造设备(2)旁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0)上的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三支架(15),所述第一支架(13)上设有缸套夹爪(16),所述第二支架(14)上设有若干个吸盘(17),所述第三支架(15)上设有分隔纸夹爪(18),所述第一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三支架(15)分别设有适配所述第一快换盘的所述第一连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0)上设有若干个定位销(19),所述第一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三支架(15)上分别开设有对应所述定位销(19)的开孔(20),所述开孔(20)与所述定位销(19)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0)上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21)、第二位置传感器(22)、第三位置传感器(23),所述第一支架(13)设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21)的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二支架(14)设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22)的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三支架(15)设在所述第三位置传感器(23)的感应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水口装置(8)包括去水口支架(24)、第二码垛机器手(25)、第一固定机构和去水口组件,所述去水口支架(24)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旁侧,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旁侧,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去水口支架(24)上,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块(6)上方,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上设有第二快换盘,所述去水口组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快换盘相互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水口装置(8)还包括夹具支架(26),所述夹具支架(26)设置于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旁侧,所述去水口组件包括减压条气缸夹钳(28)、冲击锤(27),所述减压条气缸夹钳(28)设置在所述夹具支架(26)上,所述冲击锤(2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所述减压条气缸夹钳(28)上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去水口支架(24)上的第一下压气缸(29)、联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压气缸(29)的第一压板(30),所述第一压板(30)设置于所述滑块(6)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30)上固定连接有压板导向杆(31),所述去水口支架(24)上固定连接有滑套(32),所述压板导向杆(31)插入所述滑套(32),所述压板导向杆(31)与所述滑套(32)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30)上设有两个防护板(33),所述防护板(33)呈L型设置,两个所述防护板(33)互为镜像,两个所述L型的开口相互朝向设置,所述防护板(33)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30)的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料柄装置(9)包括去料柄机架(34)、固定在所述去料柄机架(34)上的第二固定机构(35),所述去料柄机架(34)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旁侧,所述第二固定机构(35)用于固定缸体毛坯,所述去料柄装置(9)还包括冲击气缸(36)、设置在冲击气缸(36)上的冲头(37),所述冲击气缸(36)带动所述冲头(37)上下运动,所述冲击气缸(36)固定连接所述去料柄机架(3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35)包括第二下压气缸(38)、连接所述第二下压气缸(38)的料柄压板(39),所述第二下压气缸(38)固定连接所述去料柄机架(34),所述第二下压气缸(38)带动所述料柄压板(39)上下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料柄机架(34)上设有第一无杆气缸(40),所述第一无杆气缸(40)上设有料柄托盘(41),所述第一无杆气缸(40)带动所述料柄托盘(41)往复运动,所述输送机架(4)旁侧设置有第二码垛机器手(25),所述第二码垛机器手(25)通过快换盘连接有料柄气缸夹爪(42),料柄气缸夹爪(42)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空间与所述料柄托盘(41)的运动轨迹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线(114)包括上料机架(43)、上料链条(44)、上料链轮(45)、驱动电机(46)、第一缸体导向杆(47),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架(43)上,所述上料链条(44)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旁侧,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所述驱动电机(46)设在所述上料机架(43)上,所述上料机架(43)上固定有两个以上支撑座,每一个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转轴(48),所述转轴(48)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支撑座,所述转轴(48)与所述上料链轮(45)同轴传动连接,所述上料链轮(45)传动连接所述上料链条(44),所述驱动电机(46)带动所述上料链轮(45)转动,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可对接所述轨道(49)。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9)为第二缸体导向杆,所述第二缸体导向杆可对接所述第一缸体导向杆(47)。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50)、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51)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51)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0),所述底板(50)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架(43),两个所述支撑板(51)上分别开设有轴孔,两个所述支撑板(51)相互朝向的面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座(53),所述轴承座(53)的轴承孔正对所述轴孔,一条所述转轴(48)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板(51)上的轴孔、两个所述轴承孔,两个所述轴承座(53)之间设有两个固定环(54),所述固定环(54)抵接所述轴承座(53),所述固定环(54)与所述轴承座(5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环(54)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48)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架(43)上设有导向条(55),所述导向条(55)设置于所述上料链条(44)所围成的空间中,所述导向条(55)用于向上支撑所述上料链条(44)。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55)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型材主体(56)、设置在所述型材主体(56)上的支撑导轨(57),所述型材主体(56)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竖向挡板(58),所述支撑导轨(57)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向挡板(58)之间,型材主体(56)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机架(43),所述支撑导轨(57)用于向上支撑所述上料链条(44)。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119)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链(60)的气缸架(61)、设置在气缸架(61)上的伸缩气缸(62),所述伸缩气缸(62)驱动连接有插销(63),所述滑块(6)上设有第一连接板(64),所述第一连接板(64)上开设有连接孔(65),所述连接孔(65)对应所述插销(63)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架(4)上设有防尘罩(66),所述防尘罩(66)覆盖所述第一输送链(6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防尘盖(67),所述防尘盖(67)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所述防尘盖(67)延伸到所述防尘罩(66)的上方。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62)驱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所述伸缩气缸(62)的面上开设有台阶孔(52),所述台阶孔(52)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厚度,所述台阶孔(52)上设置所述插销(63),所述插销(63)的侧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插销(63)的定位槽(68),所述台阶孔(52)的台阶伸入到所述定位槽(68)内,所述气缸架(61)上固定设有套筒(69),所述插销(63)穿过所述套筒(69),所述插销(63)滑动配合所述套筒(69),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套筒(69)与所述伸缩气缸(62)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上设有滑轮(70),所述滑轮(70)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滑轨(5),所述输送滑轨(5)上设有沿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71),所述滑轮(70)的圆周面上环绕设置对应所述凸起(71)的凹陷(72),所述凸起(71)伸入所述凹陷(72),所述滑块(6)上设有导向板(73),所述导向板(73)的下侧边开设有导向卡口(74),所述导向卡口(74)对应所述凸起(71)设置,所述凸起(71)插入到所述导向卡口(74)内。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架(75),所述第一限位支架(75)上设有第一限位块(78),所述第一限位块(78)通过限位轴(7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支架(75),所述限位轴(76)与所述输送滑轨(5)异面且垂直,所述第一限位支架(75)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77),限位挡板(77)设置于所述限位轴(76)远离加工上游的一侧,所述限位挡板(77)与所述第一限位块(78)的转动轨迹相交,所述第一限位块(78)的重心低于所述限位轴(76),第一限位块(78)用于对缸体毛坯进行限位,使缸体毛坯沿加工上游到加工下游方向单向地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78)。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架(4)设置有第二限位块(79),所述第二限位块(79)上设有限位倒角(80),所述限位倒角(80)的角度开口方向朝向加工下游,所述滑块(6)上设置有衬套(81),所述衬套(8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所述衬套(8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衬套(81)滑动连接有限位杆(82),所述限位杆(82)上设有复位弹簧(83),所述复位弹簧(83) 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杆(82),所述复位弹簧(8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6),所述限位杆(82)的下端连接有抵接轮(84),所述抵接轮(84)用于与所述限位倒角(80)相抵使限位杆(82)向下运动。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架(4)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定位块(85)、导向销(88)、定位弹簧(87)、滑动定位块(86)和定位轴承(89),所述固定定位块(85)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架(4),所述滑动定位块(86)上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销(8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定位块(85),所述导向销(88)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通孔,所述滑动定位块(86)和所述固定定位块(85)之间设有定位弹簧(87),所述定位弹簧(87)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定位块(85),所述定位弹簧(8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定位块(86),所述滑块(6)上设有抵接块(90),所述抵接块(90)上设有V型槽(91),所述定位轴承(89)用于抵接所述V型槽(91)。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架(4)上设有升降气缸(93),所述升降气缸(93)连接有固定销(94),所述升降气缸(93)带动所述固定销(94)上下运动,所述滑块(6)上开设有卡接孔(92),所述卡接孔(92)和所述固定销(94)相互适配,使得所述固定销(94)可插入到所述卡接孔(92)中。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架(4)设有碎屑料斗(95),所述碎屑料斗(95)设置于所述滑块(6)的下方,所述碎屑料斗(95)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架(4)。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屑料斗(95)的下方设置有碎屑箱(96),所述碎屑箱(96)正对所述碎屑料斗(95)。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上料线(114)和所述加工工位之间,所述推料装置用于把上料线(114)上的工件推送到所述滑块(6)的轨道(49)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机架(97)、第一推料气缸(98)、摆臂(99)、第二推料气缸(100),所述推料机架(97)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架(4)的旁侧,所述第一推料气缸(98)固定在所述推料机架(97)上,所述第一推料气缸(98)驱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铰连接所述第二推料气缸(100),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所述摆臂(99),所述摆臂(99)的运动轨迹与所述上料线(114)和所述输送滑轨(5)两者上方的空间相交,所述摆臂(99)通过轴体(10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所述第二推料气缸(100)的伸缩端与所述摆臂(99)铰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二连接板(102)、第一固定板(103)、固定块(104),所述第一推料气缸(98)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2),所述第一固定板(103)、所述固定块(104)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02),所述第一固定板(103)和所述固定块(104)之间设置所述第二推料气缸(100),所述固定块(104)呈U型设置使得所述固定块(104)顶面形成一条通槽(105),所述U型的开口向上设置,所述轴体(101)连接所述通槽(105)的两侧内壁,所述摆臂(99)转动连接所述轴体(101),所述摆臂(99)的宽度与所述通槽(105)的宽度相互适配,所述通槽(10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推料气缸(98)的伸缩方向。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工位,所述下料工位包括下料机架(106)、下料运输链组件(107)、下料导向杆(108)、下料电机(109),所述下料电机(109)驱动连接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107),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107)设置两个,所述下料导向杆(108)设置于两个下料运输链组件(107)之间,两个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107)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下料机架(106),所述下料电机(109)驱动连接所述连接轴,所述下料运输链组件(107)和所述下料导向杆(108)沿所述输送滑轨(5)的长度方向延伸。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滑轨(5)包括依次设置第一滑轨(110)、第二滑轨(111),所述第一滑轨(110)和所述第二滑轨(11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所述滑块(6),所述驱动机构(7)与所述滑块(6)一一对应设置,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110)的滑块(6)称为第一块(1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11)的滑块(6)称为第二块(113),所述第一块(112)上的轨道(49)可对接所述上料线(114),所述第一块(112)上的轨道(49)可对接所述第二块(113)上的轨道(49),所述第一块(112)的滑动轨迹上方的空间与所述去水口装置(8)的加工空间相交,所述第二块(113)的滑动轨迹上方的空间与所述去料柄装置(9)的加工空间相交。
CN202010794284.1A 2020-08-10 2020-08-10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Active CN1116445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4284.1A CN111644598B (zh) 2020-08-10 2020-08-10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4284.1A CN111644598B (zh) 2020-08-10 2020-08-10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4598A CN111644598A (zh) 2020-09-11
CN111644598B true CN111644598B (zh) 2021-01-12

Family

ID=7234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4284.1A Active CN111644598B (zh) 2020-08-10 2020-08-10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45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2414B (zh) * 2021-03-15 2023-01-13 西交思创智能科技(河北雄安)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CN113587766B (zh) * 2021-06-25 2023-03-28 湖北中达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气门杆的通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263325B (zh) * 2021-07-16 2022-02-08 广安市超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振动马达生产系统
CN114905202B (zh) * 2022-04-29 2023-07-07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焊接生产线
CN114905252B (zh) * 2022-05-11 2024-04-26 安徽莱特气弹簧有限公司 一种气弹簧组装生产设备
CN115770870B (zh) * 2023-02-08 2023-05-16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缸体去水口和料柄装置
CN116460665B (zh) * 2023-06-20 2023-10-03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生产线
CN117718377B (zh) * 2024-02-07 2024-05-03 广州立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发动机缸体输送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7315A2 (en) * 1987-11-18 1989-05-24 D'sa Robert A method of making a casting mould
CN105855505A (zh) * 2016-06-03 2016-08-1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压铸产品水口冲裁自动化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CN107139069A (zh) * 2017-05-31 2017-09-08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带导向机构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用上料架
CN206527330U (zh) * 2017-02-27 2017-09-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缸盖低压铸造后处理生产线
CN110682111A (zh) * 2019-12-10 2020-01-14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生产线
CN110817325A (zh) * 2020-01-13 2020-02-21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的下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7315A2 (en) * 1987-11-18 1989-05-24 D'sa Robert A method of making a casting mould
CN105855505A (zh) * 2016-06-03 2016-08-17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压铸产品水口冲裁自动化系统及其工艺流程
CN206527330U (zh) * 2017-02-27 2017-09-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缸盖低压铸造后处理生产线
CN107139069A (zh) * 2017-05-31 2017-09-08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带导向机构的发动机缸体加工用上料架
CN110682111A (zh) * 2019-12-10 2020-01-14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生产线
CN110817325A (zh) * 2020-01-13 2020-02-21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缸体的下料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4598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4598B (zh) 发动机缸体装配线
CN106629042A (zh) 全自动上料流水线的上料方法
CN218426242U (zh) 一种三卡盘激光切管系统
CN109103008B (zh) 电感元件自动组装设备
CN106944820A (zh)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盖全自动装配线
CN210649840U (zh) 一种钻头研磨设备用上下料装置
CN108857360A (zh) 用于蓄电池的充电螺钉拆卸装置
CN210938421U (zh) 一种带有上下料装置的无心磨床
CN210335112U (zh) 一种用于加工弹簧夹头的设备
CN109333316B (zh) 全自动化抛光生产线
CN217836375U (zh) 一种自动拆箱输送机构
CN114789339B (zh) 一种电推剪调节手柄的组装设备
CN216464596U (zh) 一种用于加工整体刀具的多关节柔性上下料机构
CN213923123U (zh) 镀膜机上下料设备
CN112222587B (zh) 置物篮自动点焊设备及其焊接方法
CN115156779A (zh) 一种压缩机上盖与排气管、螺栓的全自动焊接生产线
CN115464382A (zh) 全自动锁螺丝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9731998B (zh) 一种断路器底片的加工设备
CN111185754B (zh) 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生产线
KR101394593B1 (ko) 부품 반출 장치 및 그 반출 장치를 구비한 공작 기계
CN210255473U (zh) 一种双工位去毛刺工作站
CN109712794B (zh) 一种电抗器脱漆装置
CN112387920A (zh) 断路器的全自动铆接设备
CN210209370U (zh) 一种自动下料的套壳自动组装机
CN112275656B (zh) 一种蔬果分选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