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6070U -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6070U
CN209956070U CN201920499551.5U CN201920499551U CN209956070U CN 209956070 U CN209956070 U CN 209956070U CN 201920499551 U CN201920499551 U CN 201920499551U CN 209956070 U CN209956070 U CN 209956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mounting point
rear mounting
beams
auxilia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95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95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6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6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6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是,位于车身下底板,包括后安装点,车身下底板在与后安装点的相对侧设有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包括若干根相交的加强梁,所有加强梁的交点与后安装点的位置重合,加强梁的端部设有加强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加强支架提高后安装点的刚性,进而提高后安装点的动刚度;同时,后安装点所受的力被加强支架分解,降低了后安装点的受力,进而降低螺栓松动的风险,避免了行驶异响。

Description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悬架系统的骨架,摆臂、转向器、稳定杆、发动机后悬置均先装配在副车架上,副车架再通过四个安装点,用四颗安装螺栓固定到车身底盘上。由于副车架安装前点装在车身下底板的纵梁上,而纵梁是车身下底板中刚性最大的件,后安装点虽然装在车身下底板上,但不在纵梁上,车体动刚度随着刚性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副车架后安装点没有安装前点动刚度高。副车架后安装点比前安装点受力大,容易造成后安装点螺栓松动,进而造成后安装点行驶异响。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申请号为CN 201810438153,公开日为2018年10月9日公开的名为“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发明专利,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副车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与车辆的车身固定的安装点,多个安装点在车辆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位置可调。根据本发明的副车架,可以实现安装点的位置调节,从而副车架可以与更多尺寸的车型进行固定,满足更多车型的开发需求。其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更改了安装点的位置形式,实现安装点的可调节,但是未对后安装点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后安装点的位置较前安装点受力大,容易造成后安装点上的螺栓松动,造成后安装点出现行驶异响。
因此设计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来提高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强度就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动刚度低于前安装点,容易产生松动和发出异响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能够加强副车架后安装点的动刚度,防止后安装点的螺栓松动,甚至出现行驶异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是,位于车身下底板,包括后安装点,车身下底板在与后安装点的相对侧设有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包括若干根相交的加强梁,所有加强梁的交点与后安装点的位置重合,加强梁的端部设有加强孔。通过加强支架提高后安装点的刚性,进而提高后安装点的动刚度;同时,后安装点所受的力被加强支架分解,降低了后安装点的受力,进而降低螺栓松动的风险,避免了行驶异响。
作为优选,加强支架与车身下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加强支架在车身下底板的位置和后安装点相对,后安装点、车身下底板和加强支架形成从上到下的三层排列,加强支架起到垫片缓冲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后安装点螺栓松动的风险,提高后安装点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优选,加强梁设有两根,加强支架的侧面设有三根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加强梁的边沿,三根加强筋分别连接两加强梁的端部和每一根加强梁的两端。通过加强筋提高加强梁的结构强度,提高加强梁传递能量的能力,确保加强梁能将后安装点的压力分解,提高后安装点的强度。
作为优选,部分加强梁端部的形状为圆弧形,加强梁端部的圆弧直径范围在加强梁宽度的1.1到1.3倍之间。加强梁端部形成大头圆弧结构,有效防止加强梁端部的应力集中,提高加强梁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部分加强梁端部的形状为三角形,加强梁端部上设有过渡圆角,加强梁的端部设有向加强孔凸起的弧形强化筋。加强梁端部的过渡圆角防止加强梁端部应力集中,弧形强化筋增强加强孔处的结构强度,防止加强孔扭曲变形,将加强孔所受的应力分散到加强梁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加强支架提高后安装点的刚性,进而提高后安装点的动刚度;后安装点所受的力被加强支架分解,降低了后安装点的受力;降低螺栓松动的风险,避免了行驶异响;制造安装方便,能配合现有的副车架结构使用,不用另外开模,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车身下底板1 后安装点11 加强支架2 加强梁21 加强孔22 加强筋23弧形强化筋24 过渡圆角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和图2中,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位于车身下底板1,包括后安装点11,车身下底板1在与后安装点11的相对侧设有加强支架2;加强支架2包括两根相交的加强梁21,两根加强梁21的交点与后安装点11的位置重合,加强梁21的端部设有加强孔22。加强支架2与车身下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加强支架2的侧面设有三根加强筋23,加强筋23位于加强梁21的边沿,加强筋23分别连接两加强梁21的端部和每一根加强梁21的两端。图1中,从左往右的第一、第三、第四根加强梁21的端部的形状为圆弧形,第一和第三根加强梁21端部的圆弧直径范围是加强梁21宽度的1.2倍,第四根加强梁21端部的圆弧直径范围是加强梁21宽度的1.3倍。从左往右第二根加强梁21端部的形状为三角形,第二根加强梁21端部的三个角上均设有过渡圆角25,第二根加强梁21的端部设有向加强孔22凸起的弧形强化筋24。
通过加强支架2提高后安装点11的刚性,进而提高后安装点11的动刚度;后安装点11所受的力被加强支架2分解,降低了后安装点11的受力;降低螺栓松动的风险,避免了行驶异响;制造安装方便,能配合现有的副车架结构使用,不用另外开模,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Claims (5)

1.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是,位于车身下底板,包括后安装点,车身下底板在与后安装点的相对侧设有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包括若干根相交的加强梁,所有加强梁的交点与后安装点的位置重合,加强梁的端部设有加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支架与车身下底板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梁设有两根,加强支架的侧面设有三根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加强梁的边沿,加强筋分别连接两加强梁的端部和每一根加强梁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是,部分所述加强梁端部的形状为圆弧形,加强梁端部的圆弧直径范围在加强梁宽度的1.1到1.3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其特征是,部分所述加强梁端部的形状为三角形,加强梁端部的角上设有过渡圆角,加强梁的端部设有向加强孔凸起的弧形强化筋。
CN201920499551.5U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Active CN209956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9551.5U CN209956070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9551.5U CN209956070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6070U true CN209956070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9551.5U Active CN209956070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6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8721U (zh) 后悬置支架、发动机悬置系统及汽车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CN209956070U (zh) 一种副车架后安装点加强结构
CN107161217B (zh) 一种提升后悬置安装点刚度的前副车架加强支架结构
CN103832473B (zh) 一种前副车架
CN203283293U (zh) 汽车副车架
CN204567766U (zh) 一种前副车架交叉加强结构
CN104875596A (zh)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CN212447786U (zh) 前副车架
CN214451378U (zh) 后副车架与后纵梁连接结构
CN114013507A (zh) 一种非框式型材铸造的铝前副车架
CN204488953U (zh) 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
CN211308730U (zh) 一种suv用的前悬挂横梁总成
CN211167096U (zh) 一种前副车架和车辆
CN202071885U (zh) 汽车纵梁结构
CN201646866U (zh) 一种连接汽车纵梁与前轮罩边梁的连接组件
CN211568092U (zh) 一种后悬架安装横梁的加强结构
CN104590376A (zh) 一种前副车架交叉加强结构
CN218558973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
JP2006027316A (ja) 作業車両
CN200988451Y (zh) 四点定位式自卸汽车尾灯支架
CN201201685Y (zh) 摩托车车架
CN213649316U (zh) 一种带单长柄固定结构的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16424266U (zh) 一种汽车低音炮安装结构
CN210174967U (zh) 一种副车架定位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0051 1st and 6th floors, no.451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1st and 6th floors, no.451 Internet of things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