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5697U - 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5697U
CN209955697U CN201920376782.7U CN201920376782U CN209955697U CN 209955697 U CN209955697 U CN 209955697U CN 201920376782 U CN201920376782 U CN 201920376782U CN 209955697 U CN209955697 U CN 209955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opening
vehicle
ventilation
ven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67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兴来
钟灵贵
曾志新
何靖慧
钟广桦
覃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67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5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5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5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孔,其设于汽车的车身面板上;启闭件,其与所述通风孔相对设置,所述启闭件具有在所述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符合预设要求时盖住所述通风孔的关闭状态以及在所述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开启所述通风孔的打开状态;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汽车的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致动器配置为能在所述控制单元的作用下控制所述启闭件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该汽车通风装置,通过控制单元对致动器的控制来相应的控制启闭件打开/关闭,能实现智能化控制通风孔开启/关闭以自适应的优化车内空气环境和声环境,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汽车通风装置的汽车。

Description

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汽车中,为了保护汽车的内车厢不受外部环境(例如外排气、噪声等)的侵袭,汽车车身往往是与外部大气密封隔离的。然而,在汽车的某些特定运行状态下,例如在车门关闭、空调开启时,车辆内部的气压通常会升高,由此将大幅增加关闭车门所需的力,并且车内气压的升高还会造成司机和乘客的不适。
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在汽车车身面板上开设通风孔以起到平衡汽车内外气压的作用。目前,大部分汽车车身面板上的通风孔设置为常开状态,即不管汽车处于何种运行状态(例如车门是否关闭、空调开启什么循环等),车内始终通过通风孔与外界大气保持连通状态,常开的通风孔虽然可以始终保证车内外空气的流通,但在长期行车过程中,车内空气质量较差,并且噪声较大,极大的影响用户驾乘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通风装置,旨在更好的解决现有汽车车内空气环境和声环境较差而严重影响驾乘体验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风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通风装置,包括:
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于汽车的车身面板上;
启闭件,所述启闭件与所述通风孔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启闭件具有在所述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符合预设要求时盖住所述通风孔的关闭状态以及在所述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开启所述通风孔的打开状态;
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汽车的控制单元连接,并且所述致动器配置为能在所述控制单元的作用下控制所述启闭件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致动器为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设于所述启闭件远离所述通风孔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启闭件包括盖板以及与所述盖板连接的金属块,所述盖板与所述通风孔相对设置,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车身面板连接,所述金属块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相对设置并设于所述盖板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至少所述金属块朝向所述电磁继电器的一面设有第一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层为橡胶件,所述盖板和所述金属块与所述橡胶件通过硫化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为弹簧片。
进一步的,该汽车通风装置还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凸设于所述车身面板上并用于载置所述电磁继电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朝向所述车身面板的一面设有第二缓冲层。
进一步的,该汽车通风装置还包括:
第三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设于所述启闭件与所述车身面板之间,并且所述第三缓冲层设有与所述通风孔贯通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车汽车通风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所述通风孔相对的启闭件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致动器,通过控制单元对致动器的控制来相应的控制启闭件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可在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不符合预设要求(例如在车内外存在气压差、车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具体体现在汽车处于车门关闭、空调开启、开启空气循环等运行状态时)时开启通风孔,以允许车内外气体的流通,从而平衡车内外的气压差、改善空气质量,在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符合预设要求(例如车内外气压平衡、无需开启空气进行空气调节或无需进行空气循环)时盖住通风孔,以隔离向车内传递的噪音,由此,可大幅改善汽车的驾乘舒适性。该汽车通风装置,结构简单,启闭件和致动器可方便的安装在车身上,将致动器由控制单元控制,可充分利用控制单元快速、准确的获取汽车当前的运行状态,并进一步判断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从而能实现智能化控制通风孔开启/关闭以自适应的优化车内空气环境和声环境,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汽车通风装置中车身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汽车通风装置在通风孔关闭时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汽车通风装置在通风孔开启时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汽车通风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汽车通风装置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面板;1a:通风孔;1-1:第三缓冲层;2:启闭件;2-1:盖板;2-2:金属块;2-3:第一缓冲层;3:安装支架;3a:第一安装底板;3b:第一折弯板;3c:顶板;3d:第二折弯板;3e:第二安装底板;3-1:第二缓冲层;4:电磁继电器;5:第一安装螺栓;6:第二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上、下、顶、底、侧、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通风装置,包括:
通风孔1a,通风孔1a设于汽车的车身面板1上;
启闭件2,启闭件2与通风孔1a相对设置,并且启闭件2具有在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符合预设要求时盖住通风孔1a的关闭状态以及在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开启通风孔1a的打开状态;
以及致动器,致动器与汽车的控制单元(未示出)连接,并且致动器配置为能在控制单元的作用下控制启闭件2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可基于汽车的运行状态判断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是否符合预设要求。例如,在汽车处于关闭车门、空调开启或开启外循环的运行状态时,判断汽车的车内外存在气压差(不符合车内空气环境要求),需要进行泄压,从而控制致动器来使启闭件2切换至打开状态,以开启通风孔1a;在汽车处于车门关已关紧、空调关闭或未启动外循环时,判断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符合预设要求,从而控制致动器来使启闭件2切换至关闭状态,以关闭通风孔1a。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置与控制单元相连的空气检测设备来对车内空气环境进行检测,从而使控制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判断。相对而言,前述由控制单元根据汽车运行状态来控制致动器的方式更加简单易行。该控制单元为汽车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即电子控制单元)。
该汽车通风装置,通过设置与通风孔1a相对的启闭件2以及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致动器,通过控制单元对致动器的控制来相应的控制启闭件2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可在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不符合预设要求(例如在车内外存在气压差、车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具体体现在汽车处于车门关闭、空调开启、开启空气循环等运行状态时)时开启通风孔1a,以允许车内外气体的流通,从而平衡车内外的气压差、改善空气质量,在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符合预设要求(例如车内外气压平衡、无需开启空气进行空气调节或无需进行空气循环)时盖住通风孔1a,以隔离向车内传递的噪音,由此,可大幅改善汽车的驾乘舒适性。该汽车通风装置,结构简单,启闭件2和致动器可方便的安装在车身上,将致动器由控制单元控制,可充分利用控制单元快速、准确的获取汽车当前的运行状态,并进一步判断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从而能实现智能化控制通风孔1a开启/关闭以自适应的优化车内空气环境和声环境,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请一并参照图1、图2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致动器为电磁继电器4,该电磁继电器4设于启闭件2远离通风孔1a一侧。如此,电磁继电器4可以通过响应于来自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而方便、高效的控制启闭件2进行开/关操作,结构简单。
请一并参照图1、图3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启闭件2包括盖板2-1以及与盖板2-1连接的金属块2-2。其中,盖板2-1与通风孔1a相对设置,盖板2-1的一端与车身面板1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较为简单的是,盖板2-1的一端与车身面板1之间可通过第一安装螺栓5连接固定,盖板2-1上可设有用于螺钉安装的第一安装孔;金属块2-2与电磁继电器4相对设置并设于盖板2-1的另一端。在部分实施例中,金属块2-2与电磁继电器4之间可以弹性元件连接,以利用电磁继电器4通电时的电磁力和弹性元件的复位力控制金属块2-2朝贴紧车身面板1或远离车身面板1的方向运动,从而相应的控制通风孔1a的开启/关闭。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的是,上述盖板2-1为弹簧片,如此,该弹簧片不仅能根据实际情况盖住/打开通风孔1a,还可以直接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回复力实现复位,从而可使金属块2-2与电磁继电器4之间无需再设置弹性元件,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并且电磁继电器4也无需与金属块2-2进行物理结构上的连接,有利于简化安装,并能提高电磁继电器4安装位置的灵活性。此外,采用弹簧片与金属块2-2的结合相对于完全采用弹簧片,而通过弹簧片与电磁继电器4的配合实现开/闭通风孔1a而言,一方面能避免弹簧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与电磁继电器4相对的一端出现翘起而难以准确复位的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利用金属块2-2自身的重力起到关闭通风孔1a的辅助作用。该弹簧片优选采用力学性能和耐用性较好的弹簧钢材料制成。
在实际应用时,参照图4,在控制单元判断汽车处于关车门或者车门未关紧的运行状态时,控制单元可控制使电磁继电器4通电,电磁继电器4产生电磁力吸引金属块2-2,使金属块2-2贴紧电磁继电器4,以相应的开启通风孔1a,从而使车内空气与外界大气连通,实现车内外气压的平衡,方便车门的关闭操作;参照图3,在控制单元判断车门处于关紧状态,且空调未开启外循环、车内无需换气时,控制单元可控制电磁继电器4断电,电磁继电器4不产生电磁力,金属块2-2可在弹簧片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恢复至贴紧车身面板1的位置,弹簧片也相应的恢复至盖住通风孔1a的关闭状态,从而避免车外噪声通过通风孔1a进入车内,形成较安静的车内环境,提升车内声品质;参照图4,在控制单元判断车门处于关紧状态,但空调开启外循环或者车内需要换气时,控制单元可控制使电磁继电器4通电,电磁继电器4产生电磁力吸引金属块2-2,使金属块2-2贴紧电磁继电器4,以相应的开启通风孔1a,从而使车内空气与外界大气连通,方便的实现车内外气体流通循环。
请一并参照图1、图3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至少金属块2-2朝向电磁继电器4的一面设有第一缓冲层2-3,如此,可对金属块2-2与电磁继电器4之间在电磁力吸引下的贴合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直接且反复撞击而造成损坏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上述第一缓冲层2-3为橡胶件,盖板2-1和金属块2-2与橡胶件通过硫化连接在一起。如此,不仅可以利用橡胶件起到减震缓冲因电磁吸引而造成的冲击力,还能通过橡胶件将盖板2-1和金属块2-2固化为一个整体的模块,结构更加紧凑,能提高安装和使用的便利性。
请一并参照图1、图3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上述汽车通风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3,安装支架3凸设于车身面板1上并用于载置电磁继电器4。凸设于车身面板1上的安装支架3,可以限制启闭件2(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硫化连接在一起的弹簧片和金属块2-2)打开的最大角度,从而能避免因打开角度过大而导致在车内外通风过程中车外通过通风孔1a进入车内的噪音较大,同时也提高了启闭件2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照图1、图4及图5,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支架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底板3a、第一折弯板3b、顶板3c、第二折弯板3d以及第二安装底板3e,第一折弯板3b、顶板3c和第二折弯板3d呈倒U型结构凸设于车身面板1上,顶板3c上可设有用于安装电磁继电器4的安装孔,第一安装底板3a和第二安装底板3e均朝远离顶板3c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安装底板3a和第二安装底板3e与车身面板1之间可通过第二安装螺栓6连接固定。该安装支架3的结构简单,并且顶板3c结构有利于金属块2-2受电磁继电器4的电磁力的作用与安装支架3贴紧时能保持面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时,第一安装底板3a和第二安装底板3e与车身面板1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请一并参照图1、图3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上述安装支架3朝向车身面板1的一面设有第二缓冲层3-1。该第二缓冲层具体可以设置在顶板3c上。第二缓冲层3-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启闭件2(具体为其金属块2-2)在电磁力吸引下贴紧安装支架3的顶板3c时,起到缓冲减震,以避免损坏启闭件2、安装支架3和电磁继电器4。
上述第二缓冲层3-1也可为橡胶件,安装支架3和电磁继电器4也可与橡胶件通过硫化连接在一起。如此,不仅可以利用橡胶件起到减震缓冲因电磁吸引而造成的冲击力,还能通过橡胶件将安装支架3和电磁继电器4固化为一个整体的模块,结构更加紧凑,能提高安装和使用的便利性。
请一并参照图3至图6,由于车身面板1往往为钣金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上述汽车通风装置还包括:第三缓冲层1-1,第三缓冲层1-1设于启闭件2与车身面板1之间,并且第三缓冲层1-1设有与通风孔1a贯通的开口(未示出)。第三缓冲层1-1的设置可以在启闭件2由开启通风孔1a的打开状态切换至盖住通风孔1a的关闭状态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避免损坏车身面板1,并且还可以在启闭件2盖住通风孔1a时在启闭件2与车身面板1之间起到密封作用,进一步减小外界噪声以及电磁继电器4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对车内驾乘人员的影响,对优化车内声环境具有更好的效果。
类似的,上述第三缓冲层1-1也可为橡胶件,车身面板1也可与橡胶件通过硫化连接在一起。利用橡胶件起到缓冲减震和密封的作用,并可进一步提高安装和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汽车通风装置。
上述汽车,由于与上述汽车通风装置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汽车通风装置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实用新型汽车通风装置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于汽车的车身面板上;
启闭件,所述启闭件与所述通风孔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启闭件具有在所述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符合预设要求时盖住所述通风孔的关闭状态以及在所述汽车的车内空气环境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开启所述通风孔的打开状态;
以及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汽车的控制单元连接,并且所述致动器配置为能在所述控制单元的作用下控制所述启闭件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为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设于所述启闭件远离所述通风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件包括盖板以及与所述盖板连接的金属块,所述盖板与所述通风孔相对设置,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车身面板连接,所述金属块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相对设置并设于所述盖板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金属块朝向所述电磁继电器的一面设有第一缓冲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为橡胶件,所述盖板和所述金属块与所述橡胶件通过硫化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弹簧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凸设于所述车身面板上并用于载置所述电磁继电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朝向所述车身面板的一面设有第二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缓冲层,所述第三缓冲层设于所述启闭件与所述车身面板之间,并且所述第三缓冲层设有与所述通风孔贯通的开口。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通风装置。
CN201920376782.7U 2019-03-22 2019-03-22 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Active CN209955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6782.7U CN209955697U (zh) 2019-03-22 2019-03-22 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6782.7U CN209955697U (zh) 2019-03-22 2019-03-22 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5697U true CN209955697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9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6782.7U Active CN209955697U (zh) 2019-03-22 2019-03-22 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5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8122B2 (en) Structure of tail gate guide bumper using magnetic force
EP2444690B1 (en) Vibration damper of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reducing vibration
JPH07305739A (ja) 液圧式に減衰する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CN103042898B (zh) 装有动力的隔膜抽气机和控制系统
CN209955697U (zh) 汽车通风装置及汽车
KR20190059227A (ko) 차량용 환기 밸브
CN105041077A (zh) 一种新型前门限位器总成
CN210139762U (zh) 电动汽车上的空调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12400880U (zh) 自加热橡胶悬置系统
JP2019059411A (ja) 車両用ベント装置
KR101230886B1 (ko) 자동차용 라디에이터 방진장치
KR100448777B1 (ko) 자동차의 쇽업소버 진동흡수장치
CN115095234A (zh) 一种车门限位器、车辆及车门限位方法
US8042792B2 (en) Hydraulic engine bearing
CN219910411U (zh) 汽车车门保持无级限位装置
JPS61191781A (ja) 自動車用ドア開度保持装置
CN219904255U (zh) 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密封条
CN216231566U (zh)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CN217294430U (zh) 汽车的泄压阀及汽车
CN214304986U (zh) 汽车用吸音减震海绵
CN211417101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及汽车
JPS631072Y2 (zh)
KR200150766Y1 (ko) 자동차의 슬라이딩 글래스 소음 방지장치
JP4863104B2 (ja) 自動車用ペダル
KR100774433B1 (ko) 차량의 익스트랙터 그릴 밸브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