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1566U -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1566U
CN216231566U CN202122421600.3U CN202122421600U CN216231566U CN 216231566 U CN216231566 U CN 216231566U CN 202122421600 U CN202122421600 U CN 202122421600U CN 216231566 U CN216231566 U CN 216231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damping device
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damping
magne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216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宇
陈卫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216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1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1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1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电磁减震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工作腔;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设在工作腔内且相互排斥,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两者中至少一者为电磁件,电磁件包括:铁磁体和围绕铁磁体设置的线圈,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两者中一者为移动件,移动件上设有滑块,滑块可上下滑动地设在工作腔上;承载件,承载件穿设于筒体上并连接移动件;加速度检测件,加速度检测件设在承载件上,加速度检测件电连接线圈以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调整线圈的电流值。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减震装置整体刚度可调整和可选择,能实现对刚度的线性变化调节,结构简单,调整刚度的方式灵活、平稳、便捷。

Description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车辆系统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非线性激励,减少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车辆能平顺地行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车辆的舒适性、多功能性要求逐渐提高,要求车辆在不同路况条件下都能有较好的通过性和舒适性。
目前,悬架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减震装置为钢板弹簧,但是,由于钢板弹簧的刚度是固定的,难以适应不同路面工况的减震,整体减震效果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钢板弹簧的刚度是固定的而导致难以适应不同工况减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车辆悬架,以应用上述的电磁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车辆,以应用上述的车辆悬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减震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工作腔;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设在所述工作腔内且相互排斥,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两者中至少一者为电磁件,所述电磁件包括:铁磁体和围绕所述铁磁体设置的线圈,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两者中一者为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上下滑动地设在所述工作腔上;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穿设于所述筒体上并连接所述移动件;加速度检测件,所述加速度检测件设在所述承载件上,所述加速度检测件电连接所述线圈以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调整所述线圈的电流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减震装置,通过在筒体内设置可相互排斥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两者中至少一者为电磁件,电磁件包括铁磁体和围绕铁磁体设置的线圈,以及加速度检测件电连接线圈并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能调整线圈的电流值,使得电磁减震装置整体刚度可调整和可选择,并且实现对刚度的线性变化调节,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减震,具有比较好的减震效果,该电磁减震装置结构简单,采用电磁力调整刚度的方式灵活、平稳、便捷。
可选地,所述滑块至少设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滑块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移动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为滑套,所述滑套外套在所述移动件上,所述滑套内套在所述工作腔上。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两者中一者为电磁件时,所述电磁件和所述移动件为同一部件,所述滑套外套在所述铁磁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两者中一者为电磁件且另一者为永磁件,所述永磁件设在所述工作腔的底部上,所述电磁件为所述移动件且位于所述永磁件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减震装置还包括: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设在所述铁磁体的朝向所述永磁件一侧的端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缓冲件的朝向所述永磁件一侧的端部上设有垫块。
可选地,所述承载件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设有套孔,所述筒体部分套设在所述套孔内,所述加速度检测件设在所述固定套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在所述固定套上,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套孔内且穿设于所述筒体,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铁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横梁和安装支架;下摆臂,所述下摆臂设在所述横梁上;电磁减震装置,所述电磁减震装置为根据前文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所述承载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所述筒体连接所述下摆臂;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加速度检测件,以根据所述加速度检测件检测到的加速度控制通入所述线圈的电流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通过设置刚度可调整和可选择的电磁减震装置,并通过控制板电连接加速度检测件,可以自动调节电磁减震装置的刚度以适应突然变化的路况,提高整车的平稳性,保证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还能保证悬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车辆悬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其车辆悬架的刚度可调和可选择,可以更好地适应突然变化的路况,提高整车的平稳性,保证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减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磁减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悬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悬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磁减震装置;
10、筒体;101、工作腔;102、第一安装部;
20、第一磁性件;2、电磁件;210、铁磁体;220、线圈;
30、第二磁性件;
40、滑块;
50、承载件;510、固定套;5101、套孔;5102、第二安装部;520、连接杆;
60、加速度检测件;70、弹性缓冲件;80、垫块;
1000、车辆悬架;
200、车架;201、横梁;202、安装支架;
300、下摆臂;400、控制板;500、缓冲块支架;600、缓冲块;700、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减震装置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包括:筒体10、第一磁性件20、第二磁性件30、承载件50、加速度检测件60。
筒体10内设有工作腔101;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设在工作腔101内且相互排斥,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至少一者为电磁件2,电磁件2包括:铁磁体210和围绕铁磁体210设置的线圈220,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一者为移动件,移动件上设有滑块40,滑块40可上下滑动地设在工作腔101上;承载件50穿设于筒体10上并连接移动件;加速度检测件60设在承载件50上,加速度检测件60电连接线圈220以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调整线圈220的电流值。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可以应用在需要减震的设备上,例如车辆悬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受到路面传来的非线性激励时,如路面工况较差而导致车辆发生剧烈颠簸,此时在电磁减震装置100中,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的朝向彼此的一端磁性相同可以产生排斥力,应对来自路面传来的冲击力,起到减震作用。
由于不同工况下的路面,其凹凸不平的程度不同,导致车辆出现颠簸的程度也不同,通过加速度检测件60可以检测出电磁减震装置100随车辆颠簸而产生的加速度,通过控制线圈220的电流大小就能调整铁磁体210上的磁场强度,即调整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之间的排斥力大小,也就是说电磁减震装置100整体的刚度能够实现调节,这样就可以适应不同工况下路面传来的冲击力。
例如,当受到的冲击力较大时,通过控制线圈220内的电流就可以增大电磁件2的磁场强度,即增大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之间的排斥力,提高电磁减震装置100整体的刚度;当受到的冲击力较小时,通过控制线圈220内的电流就可以减小电磁件2的磁场强度,即减小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之间的排斥力,减小电磁减震装置100整体的刚度,以适应不同的工况路面,提高电磁减震装置100的减震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的设置方式可以包括多种形式,根据情况可以具体进行设置。
例如,第一磁性件20可以为电磁件2,第二磁性件30也可以为电磁件2,一个电磁件2产生恒定的磁性,另一电磁件2根据加速度检测件60检测到的加速度适应性地调整磁场强度,或者同时控制两个电磁件2的线圈220的电流大小,调整两个电磁件2之间的排斥力。其中,两个电磁件2中一者为固定件,与筒体10保持相对静止,另一者为移动件,随滑块40作用在工作腔101上滑动,以实现相对固定件移动,当受到来自路面的冲击力时,通过移动件的上下移动起到缓冲作用。
例如,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还可以一者为电磁件2,另一者为永磁件,永磁件可以产生恒定磁场强度,磁场稳定且可靠,电磁件2则根据加速度检测件60检测到的加速度适应性地调整磁场强度。如第一磁性件20可以为电磁件2,第二磁性件30为永磁件,或者第一磁性件20为永磁件,第二磁性件30为电磁件2。永磁件和电磁件2两者中一者为移动件,另一者为固定件,如永磁件为固定件,电磁件2为移动件,或者电磁件2为固定件,永磁件为移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减震装置100,通过在筒体10内设置可相互排斥的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至少一者为电磁件2,电磁件2包括铁磁体210和围绕铁磁体210设置的线圈220,以及加速度检测件60电连接线圈220并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能调整线圈220的电流值,使得电磁减震装置100整体刚度可调整和可选择,并且实现对刚度的线性变化调节,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减震,具有比较好的减震效果,该电磁减震装置100结构简单,采用电磁力调整刚度的方式灵活、平稳、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滑块40至少设为两个,至少两个滑块40间隔开地设在移动件上。移动件作为移动部件,需要在工作腔101内移动以缓冲冲击力,通过将滑块40设置成多个可以实现移动件和工作腔101滑动配合,提高移动件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如图1所示,滑块40可以为两个,两个滑块40设在移动件的上下两端,保证移动件的移动可靠且稳定。当然,滑块40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值,随着移动件的长度增加,滑块40的设置数量可以相应地增加,根据情况可以具体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40为滑套,滑套外套在移动件上,滑套内套在工作腔101上。通过将滑块40设置为滑套,既可以增大滑块40和移动件的安装面,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也能增大滑块40与工作腔101的接触面,增强滑动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腔101可以构造为圆柱腔,滑套构造为圆形滑套,圆形滑套和圆柱腔配合,既方便装配同时也能提高滑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腔101可以构造为多边形腔体,滑套构造为与多边形腔体相适配的多边形滑套,例如,工作腔101为截面呈矩形的腔体,滑套为矩形滑套,工作腔101可以为截面呈五边形的腔体,滑套为五边形滑套,采用这种多边形腔体和多边形滑套的方式可以避免工作腔101和滑套相对转动。
可选地,如图1所示,当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一者为电磁件2时,电磁件2和移动件为同一部件,滑套外套在铁磁体210上。例如,第一磁性件20为电磁件2和移动件,滑套外套在铁磁体210上,既方便滑套安装,也能提高铁磁体210移动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一者为电磁件2且另一者为永磁件,永磁件设在工作腔101的底部上,电磁件2为移动件且位于永磁件的上方。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磁性件20为电磁件2和移动件,第二磁性件30为永磁件并设在工作腔101的底部上,永磁件产生恒定的磁场,电磁件2产生与永磁件磁性相同的磁场,两者在排斥力作用下使移动件处于悬浮状态,移动件连接承载件50用于承载外部载荷,例如车架,通过电磁件2和永磁件之间的排斥作用就能起到减震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磁减震装置100还包括:弹性缓冲件70,弹性缓冲件70设在铁磁体210的朝向永磁件一侧的端部上。当承载件50连接的载荷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铁磁体210下移的行程较长,容易与永磁件发生碰撞,通过设置弹性缓冲件70可以在铁磁体210接近永磁件时,将惯性力转化为弹性缓冲件70的弹性势能,避免铁磁体210与永磁件碰撞,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可选地,弹性缓冲件70为弹簧,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70还可以为橡胶垫或气弹簧,同样可以较好的缓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弹性缓冲件70的朝向永磁件一侧的端部上设有垫块80。当弹性缓冲件70多次接触永磁件时,频繁接触容易导致弹性缓冲件70受损,通过设置垫块80能避免弹性缓冲件70直接接触永磁件,降低弹性缓冲件70损坏的概率,缓冲次数较多时受损的只有垫块80,因此只需更换新的垫块80即可,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承载件50包括:固定套510和连接杆520,固定套510内设有套孔5101,筒体10部分套设在套孔5101内,加速度检测件60设在固定套510上;连接杆520设在固定套510上,连接杆520位于套孔5101内且穿设于筒体10,连接杆520连接铁磁体210。连接杆520用于承载载荷和连接移动件,并随着移动件上下运动,由于连接杆520部分伸出筒体10,固定套510与连接杆520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套510和固定套510内设有配合在筒体10上的套孔5101,可见固定套510能对连接杆520伸出筒体10外的部分起到导向作用,提高连接杆520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将加速度检测件60设在固定套510上,则方便加速度检测件60的安装和更换。
可选地,加速度检测件60为加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仪,以起到检测加速度的作用。
可选地,如图2所示,固定套510构造圆筒状,易于加工,且外观较好。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电磁减震装置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电磁减震装置100包括:筒体10、第一磁性件20、第二磁性件30、承载件50、加速度检测件60、弹性缓冲件70。
筒体10内设有工作腔101,工作腔101为圆柱形。
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设在工作腔101内且相互排斥,第一磁性件20为电磁件2和移动件,电磁件2包括:铁磁体210和围绕铁磁体210设置的线圈220,移动件上设有滑块40,滑块40可上下滑动地设在工作腔101上,滑块40设为两个且为圆形滑套,圆形滑套外套在铁磁体210上且内套在工作腔101内,两个圆形滑套设在铁磁体210的上下两端。第二磁性件30为永磁体,位于电磁件2下方且设在工作腔101的底部。
弹性缓冲件70为弹簧,弹簧设在铁磁体210的朝向永磁件一侧的端部上,弹簧的朝向永磁件一侧的端部上设有垫块80。
承载件50包括:固定套510和连接杆520,固定套510为圆筒状且内设有套孔5101,筒体10部分套设在套孔5101内,连接杆520设在固定套510上,连接杆520位于套孔5101内且穿设于筒体10,连接杆520连接铁磁体210。
加速度检测件60为加速度传感器,且设在固定套510上,加速度传感器电连接线圈220以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调整线圈220的电流值。
如图3、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1000,包括:车架200、下摆臂300、电磁减震装置100、控制板400。
车架200上设有横梁201和安装支架202;下摆臂300设在横梁201上;电磁减震装置100为根据前文的电磁减震装置100,承载件50连接安装支架202,筒体10连接下摆臂300;控制板400设在车架200上,控制板400电连接加速度检测件60,以根据加速度检测件60检测到的加速度控制通入线圈220的电流值。
下摆臂300用于连接车辆的车轮结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车轮受到来自路面的冲击力时,电磁减震装置100通过调整自身的刚度可以调节减震和缓冲效果,对车架200减震,电磁减震装置100能随车架200一同在受到冲击力时震动,并与车架200上下震动时的加速度相等,控制板400可以理解为是车辆的中央控制器,如ECU,由于控制板400电连接加速度检测件60,在检测加速度较大或较小时,驾驶员或乘客可以经控制板400手动调节线圈220的电流大小,或者控制板400自动计算并处理加速度检测件60传来的信息实现对电磁减震装置100的自动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1000,通过设置刚度可调整和可选择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并通过控制板400电连接加速度检测件60,可以自动调节电磁减震装置100的刚度以适应突然变化的路况,提高整车的平稳性,保证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还能保证悬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车辆悬架1000还包括:缓冲块支架500,缓冲块支架500设在车架200上;缓冲块600,缓冲块600设在缓冲块支架500上;减震器700,减震器700的一端连接车架200且另一端连接下摆臂300,减震器700和缓冲块600设在电磁减震装置100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为,缓冲块600和减震器700能够与电磁减震装置100协同配合以吸收和衰减整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使车辆在受到激励后快速平稳,从而为车辆悬架1000带来更好的减震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块600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缓冲块的结构组成,而减震器700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弹簧减震器或气弹簧减震器,这里也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筒体10上设有第一安装部102,固定套510上设有第二安装部5102,第一安装部102连接下摆臂300,第二安装部5102连接安装支架202。例如,第一安装部102可以为铰接座,铰接座与下摆臂300铰接相连,第二安装部5102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支架202上,从而以更好的实现电磁减震装置100在车辆悬架1000上的安装。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车辆悬架10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车辆悬架1000包括:车架200、下摆臂300、电磁减震装置100、控制板400、缓冲块支架500、缓冲块600、减震器700。
车架200上设有横梁201和安装支架202。
下摆臂300设在横梁201上。
电磁减震装置100为根据前文的电磁减震装置100,承载件50连接安装支架202,筒体10转动连接在下摆臂300上。
控制板400为车辆的中央控制器,设在车架200上,控制板400电连接加速度检测件60,以根据加速度检测件60检测到的加速度控制通入线圈220的电流值。
缓冲块支架500设在车架200上,缓冲块600设在缓冲块支架500上。
减震器700的一端连接车架200且另一端连接下摆臂300,减震器700和缓冲块600设在电磁减震装置100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车辆悬架1000具有以下优点:
1、该电磁减震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简单,较为稳定,装车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适用车型范围广泛。
2、通过电磁减震装置100的加速度检测件60传输信息给控制板400,实现由控制板400控制改变悬架结构的刚度,以适应突然变化的路况,保证乘客安全性和舒适性,也保证悬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该电磁减震装置100可以实现线性变刚度,根据不同路况,可以人工自己选择调整悬架刚度,也可以让控制板400进行调整改变刚度,更加具有可调性和娱乐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车辆悬架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其车辆悬架1000的刚度可调和可选择,可以更好地适应突然变化的路况,提高整车的平稳性,保证乘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悬架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减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0),所述筒体(10)内设有工作腔(101);
第一磁性件(20)和第二磁性件(30),所述第一磁性件(20)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0)设在所述工作腔(101)内且相互排斥,所述第一磁性件(20)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至少一者为电磁件(2),所述电磁件(2)包括:铁磁体(210)和围绕所述铁磁体(210)设置的线圈(220),所述第一磁性件(20)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一者为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滑块(40),所述滑块(40)可上下滑动地设在所述工作腔(101)上;
承载件(50),所述承载件(50)穿设于所述筒体(10)上并连接所述移动件;
加速度检测件(60),所述加速度检测件(60)设在所述承载件(50)上,所述加速度检测件(60)电连接所述线圈(220)以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调整所述线圈(220)的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至少设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滑块(40)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移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为滑套,所述滑套外套在所述移动件上,所述滑套内套在所述工作腔(1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磁性件(20)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一者为电磁件(2)时,所述电磁件(2)和所述移动件为同一部件,所述滑套外套在所述铁磁体(2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20)和所述第二磁性件(30)两者中一者为电磁件(2)且另一者为永磁件,所述永磁件设在所述工作腔(101)的底部上,所述电磁件(2)为所述移动件且位于所述永磁件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减震装置(100)还包括:弹性缓冲件(70),所述弹性缓冲件(70)设在所述铁磁体(210)的朝向所述永磁件一侧的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70)的朝向所述永磁件一侧的端部上设有垫块(8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50)包括:
固定套(510),所述固定套(510)内设有套孔(5101),所述筒体(10)部分套设在所述套孔(5101)内,所述加速度检测件(60)设在所述固定套(510)上;
连接杆(520),所述连接杆(520)设在所述固定套(510)上,所述连接杆(520)位于所述套孔(5101)内且穿设于所述筒体(10),所述连接杆(520)连接所述铁磁体(210)。
9.一种车辆悬架(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200),所述车架(200)上设有横梁(201)和安装支架(202);
下摆臂(300),所述下摆臂(300)设在所述横梁(201)上;
电磁减震装置(100),所述电磁减震装置(100)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减震装置(100),所述承载件(50)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02),所述筒体(10)连接所述下摆臂(300);
控制板(400),所述控制板(400)设在所述车架(200)上,所述控制板(400)电连接所述加速度检测件(60),以根据所述加速度检测件(60)检测到的加速度控制通入所述线圈(220)的电流值。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悬架(1000)。
CN202122421600.3U 2021-10-08 2021-10-08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Active CN216231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1600.3U CN216231566U (zh) 2021-10-08 2021-10-08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1600.3U CN216231566U (zh) 2021-10-08 2021-10-08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1566U true CN216231566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9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21600.3U Active CN216231566U (zh) 2021-10-08 2021-10-08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1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8078B2 (en) Vehicle seat or vehicle cab with a suspension system, and utility vehicle
KR100352254B1 (ko) 서스펜션 유니트
CN109982892B (zh) 悬架
JP2019202749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機構、マルチサスペンション機構及びダンパー
US20200114789A1 (en) Suspension mechanism
CN111376803A (zh) 主动减震车辆座椅和车辆座椅主动减震的方法
CN216231566U (zh) 电磁减震装置、车辆悬架及车辆
KR100448777B1 (ko) 자동차의 쇽업소버 진동흡수장치
KR101938530B1 (ko) 차량용 전자식 서스펜션
US20080272528A1 (en) Vibration Control Mount Apparatus
KR101913082B1 (ko) 차량용 전자식 서스펜션
KR200416228Y1 (ko) 충격완화장치
JP6883333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
EP2247491A1 (en) Cab suspension arrangement and cab suspension
JPH10245179A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制振装置
CN113619347B (zh) 防侧倾控制装置及车辆
KR100471830B1 (ko) 차량의 현가장치
KR100616010B1 (ko) 차량의 스트럿어셈블리
KR100544037B1 (ko) 현가장치 및 현가장치가 적용된 차동 구동형 이동체
KR102383140B1 (ko) 차량용 완충 장치 및 방법
KR100242933B1 (ko) 전기장을 이용한 자동차의 쇽 업소버 설치구조
KR101317572B1 (ko) 측 하중 저감 타입 맥퍼슨 스트러트 현가장치
KR100206544B1 (ko) 대형 차량용 리바운드 스토퍼 구조
JP2555984Y2 (ja) 自動車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ート
KR20050009017A (ko) 전자기 효과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서스펜션 및 차체 거동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