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6629U - 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 Google Patents

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6629U
CN209946629U CN201921199870.0U CN201921199870U CN209946629U CN 209946629 U CN209946629 U CN 209946629U CN 201921199870 U CN201921199870 U CN 201921199870U CN 209946629 U CN209946629 U CN 209946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mirror
screen
half mirro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98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口义规
垰幸宏
多昌贤
井上诚二
久保田雅树
大狭正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G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C Inc filed Critical AGC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6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6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显示面积的大小无限制、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的镜屏幕和投影系统。镜屏幕具备:具有5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和95%以下的雾度值的透射屏幕结构体、具有30%以上且70%以下的可见光透射率和30%以上且70%以下的可见光反射率的半反射镜层、以及支承透射屏幕结构体和半反射镜层的透明构件。投影系统具备镜屏幕和配置在镜屏幕的透射屏幕结构体侧的投影仪。

Description

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显示装置和半反射镜作为一体而构成的带显示装置的镜子。例如,专利文献1的带显示装置的镜子是从半反射镜的背面贴合显示装置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70997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专利文献1的带显示装置的镜子因为是从半反射镜的背面贴合显示装置的构成,所以显示画面的大小有限制。从显示装置的对温度及湿度的耐久性考虑,带显示装置的镜子的能使用的环境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画面的大小没有限制、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的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镜屏幕具备:具有5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和95%以下的雾度值的透射屏幕结构体、具有30%以上且70%以下的可见光透射率和30%以上且70%以下的可见光反射率的半反射镜层、以及支承透射屏幕结构体和所述半反射镜层的透明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投影系统具备上述的镜屏幕和配置在镜屏幕的透射屏幕结构体侧的投影仪。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镜屏幕和投影系统的显示面积的大小没有限制,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投影系统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投影系统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投影系统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屏幕的剖视图。
图5是透射屏幕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屏幕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屏幕的剖视图。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屏幕的剖视图。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屏幕的剖视图。
图10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镜屏幕的剖视图。
图11是显示投影系统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显示投影系统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显示镜屏幕的参数和评价结果的表图。
符号说明
10投影系统、20投影仪、30镜屏幕、32透射屏幕结构体、32A透明层、32B光散射粒子、32C光吸收粒子、32D透明基材、34光学透明粘合剂、36透明构件、38半反射镜层、40透明构件、42、44中间膜、46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48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50透明支承构件、80前侧隔壁、82后侧隔壁、84上部隔壁、130、230、330、430、530、630镜屏幕、U观察者、U1镜像、C文字影像、I图像影像。
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以下,依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镜屏幕和投影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投影系统10具备投影仪20和镜屏幕30。观察者U从相对于镜屏幕30与投影仪20相反的一侧能够观察从投影仪20投射的影像,即、透过镜屏幕30的影像。这里,以镜屏幕30为基准,有时将观察者U侧作为“前方”、将投影仪20侧作为“后方”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没有从投影仪20投射影像的情况下,镜屏幕30反射观察者U侧(前方)的光。其结果是,镜屏幕30发挥镜子的作用,将观察者U的镜像U1显示在镜屏幕30中。
如图2所示,在从后方的投影仪20向镜屏幕30投射影像的情况下,镜屏幕30显示观察者U的镜像U1,且镜屏幕30显示从投影仪20投射的文字影像C。在图2中,镜屏幕30中同时显示镜像U1和文字影像C。
如图3所示,在从后方的投影仪20向镜屏幕30投射了影像的情况下,镜屏幕30显示观察者U的镜像U1,且镜屏幕30显示从投影仪20投射的图像影像I。在图3中,镜屏幕30中重合显示镜像U1和图像影像I。
如上所述,镜屏幕30具备:将从后方投射的影像相对于前方的观察者显示影像的作为投射屏幕的功能;以及使来自后方的影像透过、且将来自前方的光镜面反射,向前方的观察者显示镜像和影像的作为半反射镜的功能。
接着,说明镜屏幕30的优选构成。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屏幕130进行说明。镜屏幕130具备透射屏幕结构体32、光学透明粘合剂34、透明构件36和半反射镜层38。
透射屏幕结构体32具有5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和95%以下的雾度值。透射屏幕结构体32通过具有95%以下的雾度值,将来自后方的投影仪20的影像显示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上。透射屏幕结构体32通过具有5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使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上所显示的来自投影仪20的影像向前方透射。
透射屏幕结构体32优选具有95%以下的可见光透射率。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可见光透射率优选在50%以上且65%以下。
透射屏幕结构体32优选具有5%以上的雾度值。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雾度值优选在20%以上且90%以下。
透射屏幕结构体32例如具有相向的2个主面,是具有大致恒定厚度的片形状。透射屏幕结构体32例如具有可挠性。透射屏幕结构体32在主视观察时为四边形,但对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主视观察表示从主面侧观察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情况。
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可见光透射率是透射屏幕结构体32使可见光通过的比例,可根据ISO9050:2003规定的方法测定。
此外,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雾度值是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中透过的透射光中,被扩散的透射光(漫射光)的比例,可根据ISO14782:1999规定的方法测定。
基于图5对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透射屏幕结构体32例如具备透明层32A、分散在透明层32A中的光散射粒子32B和光吸收粒子32C、以及与透明层32A层叠的透明基材32D。
透明层32A由透明树脂构成,作为透明树脂,例如优选使用光固化性树脂(光固化性丙烯酸树脂、光固化性环氧树脂等)的固化物、热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丙烯酸树脂、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等)的固化物、热塑性树脂(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三乙酰基纤维素、环烯烃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烯烃树脂、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热塑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离子聚合物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ETFE、热塑性有机硅等)。其中,作为透明层32A的透明树脂,从透明性的角度考虑,优选光固化性丙烯酸树脂。透明层32A优选具有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厚度,更优选具有5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厚度。
作为光散射粒子32B,可使用氧化锆(折射率:2.4)、氧化钛(折射率:2.5~2.7)、氧化铝(折射率:1.76)等高折射率材料的粒子、多孔二氧化硅(折射率:1.25以下)、中空二氧化硅(折射率:1.25以下)等低折射率材料的粒子。光散射粒子32B优选具有0.02μm以上且1μm以下的平均一次粒径,更优选具有0.03μm以上且0.8μm以下的平均一次粒径。平均一次粒径是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MicrotracBEL公司(マイクロトラック·ベル社)制的Microtrac MT3000II)测定的中值粒径。具体而言,向粒子照射激光,根据前方散射光的衍射光的亮度和大小、或侧方和后方散射光的信息求出粒径分布,将其中值粒径作为平均一次粒径。
透明层32A中所含的光散射粒子32B的浓度优选在透明层32A的100质量%中,为0.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以相同的平均一次粒径进行比较时,存在光散射粒子32B的量越多则雾度越高的倾向,但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容易将雾度调整至优选的范围。
透射屏幕结构体32如图5所示,可包含光吸收粒子32C。光吸收粒子32C防止对比度降低,因此透射屏幕结构体32能够维持良好的影像。作为光吸收粒子32C,可使用碳黑、钛黑等。
透明层32A中所含的光吸收粒子32C的浓度优选在透明层32A的100质量%中,为0.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透明基材32D由透明树脂构成,例如透明树脂可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光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热塑性树脂等。其中,作为透明基材32D的透明树脂,从耐久性和透明性的方面考虑,优选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三乙酰基纤维素、环烯烃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透明基材32D的厚度优选在0.01mm以上且0.5mm以下,更优选在0.05mm以上且0.2mm以下。为了提高透明基材32D的耐久性,可在透明基材32D上配置硬质涂层。硬质涂层例如由包含有机聚硅氧烷的有机硅类硬质涂层剂组合物构成。
图5的透射屏幕结构体32具有层叠在透明层32A的一侧的透明基材32D,但透明基材32D也可层叠在透明层32A的另一侧。为了提高透明层32A的耐久性,可在透明层32A上配置硬质涂层。此外,透射屏幕结构体32可以是不具有透明基材32D的构成。
如图4所示,光学透明粘合剂34将透射屏幕结构体32和透明构件36贴合。作为光学透明粘合剂34,例如可例示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光学胶)。藉此,能够确保可见光的透射性。OCA可以以片或膜的形态提供。另外,光学透明粘合剂34的厚度只要是能够维持将透射屏幕结构体32和透明构件36贴合的强度的厚度即可,例如优选在0.01mm以上且1.5mm以下,更优选在0.05mm以上且1mm以下。
透明构件36是透明的板形状的构件。板形状由相向的两个主面和连接两个主面的侧面构成。透明构件36例如由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铝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等无机玻璃、或者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透明树脂构成。透明构件36在主视观察时为四边形,但也可以是四边形以外的任意形状。主视观察表示从主面侧观察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情况。透明构件36的厚度例如优选在0.01mm以上且10mm以下,更优选在0.05mm以上且5mm以下。
透明构件36的一个主面和透射屏幕结构体32通过光学透明粘合剂34而贴合,透明构件36支承透射屏幕结构体32。例如,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具有可挠性、透明构件36的刚性比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刚性大的情况下,透明构件36通过贴合可赋予透射屏幕结构体32自支承性。
半反射镜层38配置在相对于透明构件36与光学透明粘合剂34相反的一侧。半反射镜层38由透明构件36支承。半反射镜层38具有30%以上且70%以下的可见光透射率、和30%以上且70%以下的可见光反射率。通过将半反射镜层38设为上述的可见光透射率和可见光反射率的范围,观察者能够识别镜屏幕130上所显示的镜像和影像。
半反射镜层38的可见光透射率是半反射镜层38使可见光通过的比例,可根据ISO9050:2003规定的方法测定。
半反射镜层38的可见光反射率是入射到半反射镜层38的入射光中,被半反射镜层38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的比例,可根据JIS R3106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半反射镜层38例如可由金属膜、电介质的单层、多层膜、或它们的组合来形成。半反射镜层38优选由包含铝(Al)或银(Ag)的金属材料形成。半反射镜层38优选由金属薄膜构成,或者由按照氧化物膜、金属薄膜、氧化物膜的顺序层叠的膜构成。金属薄膜的厚度优选在20nm以上且55nm以下,更优选在25nm以上且50nm以下。
通过蒸镀、溅射等,在透明构件36的另一主面上形成半反射镜层38。半反射镜层38因为是薄膜,所以通过形成在透明构件36上,能够作为透明构件36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构成物进行保管、搬运和组装等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屏幕230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有时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镜屏幕230具备透射屏幕结构体32,从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厚度方向夹持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中间膜42、44,从中间膜42、44的厚度方向夹持中间膜42、44的透明构件36,和追加的透明构件40。半反射镜层38配置在相对于透明构件36与中间膜44相反的一侧。
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屏幕230是在所谓的由透明构件36、中间膜42、44和追加的透明构件40构成的夹层玻璃中,由中间膜42、44夹持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构成。
作为中间膜42、44,例如可使用PVB(Poly vinyl butyral: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或EVA(Ethylene-vinyl acetate: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屏幕230中,因为中间膜42、44夹持透射屏幕结构体32,所以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不暴露在外部。因此,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耐久性提高。
追加的透明构件40可使用与透明构件36同样的构成。可以将追加的透明构件40和透明构件36制成相同的厚度和相同的组成,或者,也可将追加的透明构件40和透明构件36制成不同的厚度和组成。对于追加的透明构件40和透明构件36的组合的变化无特别限定。
<第三实施方式>
基于图7对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屏幕330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有时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镜屏幕330具备透射屏幕结构体32、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46、透明构件36、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和可配置半反射镜层38的透明支承构件50。
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46将透射屏幕结构体32和透明构件36贴合。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在透明构件36中的与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46相反的一侧、和在透明支承构件50中的半反射镜层38侧,将透明支承构件50和透明构件36贴合。
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蒸镀、溅射等在透明支承构件50的一个面上形成半反射镜层38。半反射镜层38因为是薄膜,所以通过将半反射镜层38形成在透明支承构件50上,从而能够作为透明支承构件50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构成物进行保管、搬运和组装等操作。透明支承构件50也可具备硬质涂层(未图示)。
透明支承构件50例如可使用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铝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等无机玻璃、或者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等光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热塑性树脂等。
由透射屏幕结构体32、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46和透明构件36构成的现有的透射屏幕,通过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贴合透明支承构件50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构成物,可制成镜屏幕330。通过所谓的后安装一体构成物,可以将透射屏幕制成镜屏幕330。
在将透明支承构件50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构成物贴合在透明构件36上时,优选透明构件36和半反射镜层38处于夹着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且相向的位置。通过将一体构成物贴合在透明构件36上,能够减少在半反射镜层38中发生损伤。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屏幕330中,因为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和透明支承构件50夹持半反射镜层38,所以半反射镜层38不暴露在外部。因此,半反射镜层38的耐久性提高。
<第四实施方式>
基于图8对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屏幕430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有时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镜屏幕430具备透射屏幕结构体32、半反射镜层38、光学透明粘合剂34和透明构件36。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半反射镜层38配置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上。通过蒸镀、溅射等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一个面上形成半反射镜层38。半反射镜层38因为是薄膜,所以通过形成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上,能够作为透射屏幕结构体32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结构物进行保管、搬运和组装等操作。
另外,透射屏幕结构体32是图5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半反射镜层38配置在相对于透明基材32D与透明层32A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
光学透明粘合剂34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中的半反射镜层38侧,贴合透射屏幕结构体32和透明构件36。透射屏幕结构体32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构成物被贴合在透明构件36上,因此一体构成物的平坦度提高,能够抑制镜像和影像的变形。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屏幕430由较少的构成部件构成。半反射镜层38没有暴露在外部,因此半反射镜层38的耐久性提高。
<第五实施方式>
基于图9对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屏幕530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有时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镜屏幕530具备配置有半反射镜层38的透射屏幕结构体32,从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厚度方向夹持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中间膜42、44,从中间膜42、44的厚度方向夹持中间膜42、44的透明构件36,和追加的透明构件40。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半反射镜层38配置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上。通过蒸镀、溅射等在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一个面上形成半反射镜层38。能够作为透射屏幕结构体32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构成物进行保管、搬运和组装等操作。
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屏幕530是在所谓的由透明构件36、中间膜42、44和追加的透明构件40构成的夹层玻璃中,由中间膜42、44夹持配置有半反射镜层38的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构成。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屏幕530中,因为中间膜42、44夹持半反射镜层38和透射屏幕结构体32,所以半反射镜层38和透射屏幕结构体32不暴露在外部。因此,半反射镜层38和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耐久性提高。
另外,透射屏幕结构体32是图5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半反射镜层38配置在相对于透明基材32D与透明层32A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
<第六实施方式>
基于图10对第六实施方式的镜屏幕630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有时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镜屏幕630具备透射屏幕结构体32、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46、可配置半反射镜层38的透明支承构件50、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和透明构件36。
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46在透明支承构件50中的与半反射镜层38相反的一侧,贴合透射屏幕结构体32和透明支承构件50。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在透明支承构件50中的半反射镜层38侧,贴合透明支承构件50和透明构件36。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通过蒸镀、溅射等在透明支承构件50的一个面上形成半反射镜层38。通过在透明支承构件50上形成半反射镜层38,能够将其作为透明支承构件50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构成物进行保管、搬运和组装等操作。透明支承构件50也可具备硬质涂层(未图示)。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将透明支承构件50和半反射镜层38的一体构成物贴合在透明构件36上时,优选透明构件36和半反射镜层38处于夹着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且相向的位置。通过将一体构成物贴合在透明构件36上,能够减少在半反射镜层38中发生损伤。
此外,在第六实施方式的镜屏幕630中,因为透明支承构件50和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48夹持半反射镜层38,所以半反射镜层38不暴露在外部。因此,半反射镜层38的耐久性提高。
接着,基于图11和图12,说明具备投影仪20和镜屏幕30的投影系统10的使用状态。
如图11所示,为了形成可设置投影仪20的内部空间S,准备前侧隔壁80、后侧隔壁82和上部隔壁84。前侧隔壁80是靠近观察者U侧的隔壁。
前侧隔壁80和后侧隔壁82隔以一定的距离进行设置。为了堵塞由前侧隔壁80和后侧隔壁82形成的上部开口,设置上部隔壁84。藉此,形成可设置投影仪20的内部空间S。前侧隔壁80具有与内部空间S连通的开口。在开口处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屏幕130。虽然示出了设置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屏幕130的情况,但对镜屏幕的构成没有限定。
在投影仪20不投射影像的情况下,镜屏幕130显示观察者U的镜像。在投影仪20投射影像的情况下,镜屏幕130显示观察者U的镜像和来自投影仪20的影像。投影系统10优选在观察者U侧的照度B与内部空间S的照度A的比(B/A)在2以上的环境下使用。如果B/A在2以上,则能够防止镜像和影像的识别性下降。
在投影系统10中,因为在镜屏幕130上没有贴合LCD等显示装置,所以具有耐热性、耐久性,对环境的适用性高。
如图12所示,投影系统10可并列使用多个镜屏幕30。因此,显示影像范围没有限制,能够使投影范围大面积化。
实施例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为了确认作为镜屏幕的特性的镜功能和影像识别性,进行了以下的评价。使用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屏幕进行了评价。
(例1)
在15g紫外线固化性丙烯酸树脂单体(日立化成株式会社制,ヒタロイド(注册商标)7981)中添加15g氧化锆微粒(平均1次粒径:0.5μm),一边脱气一边混炼10分钟,得到了光散射材料。接着,对于与上述相同的紫外线固化性丙烯酸树脂单体26g,添加0.08g上述光散射材料,再添加光吸收材料(碳黑的乙酸丁酯分散液,固体成分:30质量%,碳黑的平均1次粒径:30nm)0.08g(固体成分:0.024g),一边脱气一边混炼10分钟,得到了例1的糊料。
在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记为PET)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コスモシャイン(注册商标)A4300、厚度100μm)的表面上涂布例1的糊料,照射紫外线,得到了例1的透射屏幕结构体32。透明层A的厚度为10μm。
在上述得到的透射屏幕结构体32的PET膜侧表面上,通过溅射法形成25nm的AgPd膜,形成了半反射镜层38。依次层叠上述得到的带半反射镜层38的透射屏幕结构体32、OCA膜(材质:丙烯酸类树脂,凡纳克株式会社(パナック社)制,厚度:25μm)和透明构件36(材质:浮法玻璃,AGC株式会社制,厚度:6mm),进行真空加热压接,制作了例1的镜屏幕。
(例2~7)
除了如图13所示改变半反射镜层38的厚度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了例2~7的镜屏幕。
在评价中,改变例1~7的透射屏幕结构体的可见光透射率和雾度值、半反射镜层的可见光透射率和可见光反射率、环境照度(B/A)、投影系统的各种参数,确认了镜屏幕的可见光透射率和雾度值、镜屏幕的镜功能和影像识别性。
“镜功能”表示被镜屏幕镜面反射的镜像的识别性。如下进行了评价:A:能够识别,B:稍微难以识别,C:无法识别。
“影像识别性”表示从后方向前方投影并在镜屏幕上所显示的文字的识别性。如下进行了评价:A:能够很好地识别,B:能够识别,C:无法识别。
图13是显示镜屏幕的参数和评价结果的表图。根据图13的表图,在测定镜屏幕的雾度值的情况下,随着入射光的方向不同,值存在差异。从透射屏幕结构体侧入射光,在半反射镜层侧测定扩散光的情况下,雾度值变小。认为其原因是成为雾度值成分的扩散光在半反射镜层被部分反射,没有透过镜屏幕。
根据图13的表图,相当于实施例的例1~4的镜屏幕的镜功能和影像识别性均为A。相当于比较例的例5中,半反射镜层的可见光反射率小于30%,因此镜功能的评价为C。相当于比较例的例6中,半反射镜层的可见光反射率超过70%,因此影像识别性的评价为C。相当于实施例的例7中,镜功能和影像识别性均为B,镜功能和影像识别性比例1~4稍差。认为其原因是观察者U侧的照度B与内部空间S的照度A的比为1,几乎相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子,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进行各种改良或变形。

Claims (10)

1.一种镜屏幕,其具备:
具有5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和95%以下的雾度值的透射屏幕结构体;
具有30%以上且70%以下的可见光透射率和30%以上且70%以下的可见光反射率的半反射镜层;以及
支承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和所述半反射镜层的透明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具有95%以下的可见光透射率和5%以上的雾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屏幕,其特征在于,具备贴合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和所述透明构件的光学透明粘合剂,
所述半反射镜层配置在相对于所述透明构件与所述光学透明粘合剂相反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屏幕,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厚度方向夹持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的中间膜;
从厚度方向夹持所述中间膜的所述透明构件;以及
追加的透明构件,
所述半反射镜层配置在相对于所述透明构件与所述中间膜相反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屏幕,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配置所述半反射镜层的透明支承构件;
贴合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和所述透明构件的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以及
在所述透明构件中的与所述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相反的一侧、和在所述透明支承构件中的所述半反射镜层侧贴合所述透明支承构件和所述透明构件的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反射镜层配置在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上,
具备在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中的所述半反射镜层侧将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和所述透明构件贴合的光学透明粘合剂。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屏幕,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厚度方向夹持配置有所述半反射镜层的透射屏幕结构体的中间膜;
从厚度方向夹持所述中间膜的所述透明构件;以及
追加的透明构件。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屏幕,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配置所述半反射镜层的透明支承构件;
在所述透明支承构件中的与所述半反射镜层相反的一侧贴合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和所述透明支承构件的第一光学透明粘合剂;以及
在所述透明支承构件中的所述半反射镜层侧贴合所述透明支承构件和所述透明构件的第二光学透明粘合剂。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镜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具备透明层、和分散在所述透明层中的光散射粒子。
10.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屏幕;和
配置在所述镜屏幕的所述透射屏幕结构体侧的投影仪。
CN201921199870.0U 2019-05-23 2019-07-26 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Active CN2099466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1832U JP3222473U (ja) 2019-05-23 2019-05-23 ミラースクリーン、及び投影システム
JP2019-001832U 2019-05-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6629U true CN209946629U (zh) 2020-01-14

Family

ID=6747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9870.0U Active CN209946629U (zh) 2019-05-23 2019-07-26 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22473U (zh)
CN (1) CN20994662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22473U (ja) 2019-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92829B2 (ja) 映像表示透明部材、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US7167309B2 (en) Optical compensation of cover glass-air gap-display stack for high ambient lighting
US10481480B2 (en) Reflection-type screen and sheet for reflection-type screen
JP6569673B2 (ja) 映像表示透明部材、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CN108761583B (zh) 反射结构及其应用
JP2001066701A (ja) 光拡散性シートおよび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KR20160115849A (ko) 투명 스크린 기능을 구비한 투명 차열 부재
US10964918B1 (en) Display screen and terminal
CN108369368B (zh) 反射型透明屏幕
JP2016018195A (ja)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US20220390823A1 (en) Transparent projection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JP2016109778A (ja) 透過型透明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JP2016095456A (ja) 映像表示透明部材、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WO2021139995A1 (en) Glass vehicle side window and partition window with active projection transparent screen
JP6489816B2 (ja) 反射型プロジェクタースクリーン
JP2016109894A (ja) 映像表示透明部材、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CN209946629U (zh) 镜屏幕和投影系统
JP2017076078A (ja) 映像表示透明部材を備える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10542939A (zh) 反射结构及其应用
CN218122282U (zh) 一种防窥膜
JP2003005662A (ja) 保護板を備える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好適な保護板
TW591246B (en) Optical film with high contrast
JP3222486U (ja) プライバシーフィルム
CN11233107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JP3225573U (ja) ミラースクリーン、及び投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