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1477U -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1477U
CN209931477U CN201920128310.XU CN201920128310U CN209931477U CN 209931477 U CN209931477 U CN 209931477U CN 201920128310 U CN201920128310 U CN 201920128310U CN 209931477 U CN209931477 U CN 209931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porous section
smoke
tobacco tar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83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云开
胡瑞龙
李永海
徐中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283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1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1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1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内设有储油腔、雾化组件、烟气传输管,外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多孔体包括第一多孔段、从该第一多孔段延伸出的第二多孔段、以及依次贯穿第一多孔段和第二多孔段的烟气通道;发热体设置于第一多孔段上,第一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与烟油接触以传导烟油给该发热体,该发热体用于加热烟油以生成气溶胶,第二多孔段与烟气传输管连接,用于承接并吸收该气溶胶在所述烟气传输管内冷凝形成的冷凝液。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电子烟雾化器,采用第二多孔段对冷凝回流的烟油液滴进行重吸收,从而降低雾化器冷凝油泄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气顺畅且不漏油的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电子烟通常包括电池杆和雾化器两部分,雾化器用于存储雾化液并将其雾化,电池杆的一端与雾化器机械连接,从而为雾化器供电。然而,为了追求最快捷的气流路径,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化器中的气流通道大多是采用直通式的设计,即进气孔位于发热元件所处的雾化腔的下方或上方。以进气孔位于雾化腔的下方为例,外部空气从下方的进气孔吸入后,直接向上流动并途径雾化腔,然后直通式地继续向上流动并从顶部的出气孔被吸出,同时进气孔也与上述发热元件的距离较近。用户在抽吸过程中或者两次吸烟相隔较长时间过程中易在雾化腔内产生冷凝烟油,上述这种直通式的气道构造会导致冷凝烟油容易顺着进气口流出,从而污染雾化器与电池杆的接触位置。
为了解决以上烟油泄露的问题,通常会在雾化器的进气孔上添加阻挡结构设计。比如麦克韦尔在201820119392.7号专利中采用的“在进气孔上设置挡片”,挡片能够对进气孔起到遮挡作用,并将进气气流变为由挡片两侧流入至雾化腔,以避免从雾化组件泄露的雾化液或是气流通道冷凝回流的雾化液向下落经进气孔。挡片两侧设置收容槽收集流下的烟液,进而避免雾化液流出对雾化器与电池杆的连接处造成污染。
而以上挡片结构的雾化器在使用中,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或者减少冷凝烟油的渗漏量,只能阻挡烟液直接从进气孔渗漏。并且两边的收容槽的空间有限,当收容槽内收容的烟液的量超过收容槽的一定空间时,会对进气的气流通道堵塞,从而导致雾化器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产生的烟油渗漏和影响进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气顺畅且不漏油的电子烟雾化器。
基于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用于吸取烟油并进行雾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气溶胶传输至外壳体外的烟气传输管;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上的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包括第一多孔段、从该第一多孔段延伸出的第二多孔段、以及依次贯穿第一多孔段和第二多孔段的烟气通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第一多孔段上,所述第一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与烟油接触以传导烟油给该发热体,该发热体用于加热烟油以生成气溶胶,所述第二多孔段与烟气传输管连接,用于承接并吸收该气溶胶在所述烟气传输管内冷凝形成的冷凝液。
优选地,所述烟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段内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多孔段内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沿靠近第一部分的方向上孔径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多孔体还包括由第二多孔段向烟气通道内延伸出的承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多孔段至少一部分沿烟气通道径向方向的外径小于烟气输送管的管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面沿烟气通道径向向内倾斜设置,且沿所述烟气输送管的轴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插入至烟气输送管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多孔段上套设有一吸油套。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雾化组件的硅胶座;该硅胶座具有与雾化组件相对的第一表面;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该容纳腔中;所述硅胶座内还设有与烟气通道相对的收容槽。
优选地,所述硅胶座还具有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表面;
所述硅胶座内还设置有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进气端与外壳体的进气口气流连接,所述出气端与烟气通道的第一端气流连接、且与烟气通道的第一端错位设置。
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端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上、且靠近容纳腔设置。
优选地,所述气流通道呈弯折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多孔段包括沿靠近第二多孔段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多孔部和第二多孔部;其中,所述第二多孔部沿烟气通道径向方向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被配置为所述雾化面和吸油面;
所述第一多孔部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一多孔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多孔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电子烟产品,包括中空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用于吸取烟油并进行雾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气溶胶传输至外壳体外的烟气传输管;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上的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包括第一多孔段、从该第一多孔段延伸出的第二多孔段、以及依次贯穿第一多孔段和第二多孔段的烟气通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第一多孔段上,所述第一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与烟油接触以传导烟油给该发热体,该发热体用于加热烟油以生成气溶胶,所述第二多孔段与烟气传输管连接,用于承接并吸收该气溶胶在所述烟气传输管内冷凝形成的冷凝液。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电子烟雾化器和电子烟,采用第二多孔段对冷凝回流的烟油液滴进行重吸收,从而降低雾化器冷凝油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电子烟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电子烟中雾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雾化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2实施例电子烟中硅胶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硅胶座的立体图;
图7是图2实施例电子烟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实施例电子烟部分烟气循环路径的示意图;
图9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硅胶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器,产品可以作为分体式的电子产品的雾化装置部分,也可以适用于含有电源的一体式电子烟。
具体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参见图1至图7所示。图1所示的电子烟产品是以一体式电子烟为例,其结构包括有圆筒状的外壳体10,外壳体10内部用于安装电源和雾化器等等。外壳体10具有沿轴向方向相对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从图2可以看出,当电子烟竖直放置时其上、下两端分别为上述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上设置有供吸烟者抽吸电子烟气溶胶的吸嘴组件20,并且在第二端12上开设有进气孔121,用于在吸烟者抽吸产生电子烟内部负压时将外部空气导入,实现气压平衡和烟气循环。以上进气孔121靠近第二端12的位置是比较优选的实施位置,可以避免在外壳体10中部位置开孔影响美观;在以上优选之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进气孔121的位置进行变化和调整。
进一步参见图2,外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一个与外壳体10的截面形状相适配的硅胶座30,该硅胶座30将外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硅胶座30上方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硅胶座30下方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用于存储烟油、安装雾化组件50等;第二部分用于安装电源装置70、电路控制组件90等。沿第一端11向第二端12的方向,在第一部分内依次设置有烟气输送管40、和雾化组件50;该烟气输送管40的上端与吸嘴组件20连接、下端与雾化组件50连接,从而将雾化组件50雾化生成的烟油气溶胶传输至吸嘴组件20被吸食。而雾化组件50设置于硅胶座30上,从而通过硅胶座30将雾化组件50固定保持在外壳体10内。
雾化组件50以及烟气输送管40与外壳体10内壁之间的空间共同形成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60;储油腔60上端被吸嘴组件20封闭、下端被硅胶座30封闭,形成不漏油的密闭空间。同时,在使用时为了便于查看储油腔60中的烟油量,外壳体10上相对于储油腔60的位置设置有透明观察窗B,用于观察储油腔60中的烟油剩余量;当烟油量不足时,用户可以取下吸嘴组件20向储油腔60内补充注入烟油。
为了防止漏油和改善进气,参见图3至图4,本实施例硅胶座30和雾化组件50的结构中,雾化组件50包括一多孔体51;该多孔体51包括用于从储油腔60吸取烟油并雾化的第一多孔段511,以及从第一多孔段511延伸出的第二多孔段512;其中,第一多孔段511用于从储油腔60吸取烟油并雾化;第二多孔段512被用作为回收冷凝烟油使用。多孔体51还包括依次贯穿第一多孔段511和第二多孔段512的烟气通道513;烟气通道513具有与第一多孔段511相对的第一端部、以及与第二多孔段512相对的第二端部;在使用中,第一端部与硅胶座30内的进气结构连接,第二端部与烟气输送管40连接,从而将雾化生成的气溶胶顺着气流输出至烟气输送管40直至被吸食。
进一步多孔体51安装实施中,将第一多孔段511沿径向方向的内外表面分别被配置为吸油面5113和雾化面5112使用;第一多孔段511的外表面设置为吸油面5113与储油腔60中的烟油接触,吸取烟油;第一多孔段511的内表面被配置为烟油的雾化面5112,设置用于发热体52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
基于使用时第二多孔段512功能与第一多孔段511上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将其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基于抽吸中生成冷凝油的量并不大,且第二多孔段512不主要用于传导烟油,那么可以使第二多孔段512具有比较好的表面烟油吸收效率,和相对低的烟油传输效率。具体可以通过材质或者孔隙进行调整;在一种方式中,可以使第二多孔段512采用利于表面吸收的材质制备,比如表面吸油效果好的纤维体/海绵体等材质,而第一多孔段511采用通常的多孔陶瓷制备。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多孔段512表面孔径和孔隙率相对内部大一些,利于对表面的吸收。
进一步参见图4中所示,烟气通道513包括位于第一多孔段511内的第一部分5131、以及位于第二多孔段512内的第二部分5132。储油腔60内的烟油从吸油面5113被吸收后,传导至雾化面5112上被加热雾化成气溶胶;气溶胶在抽吸气流带动下,往上依次通过第二部分5132和烟气输送管40输送至吸嘴组件20吸食;在这一传输过程中,气溶胶发生冷凝形成的液滴会大部分在烟气输送管40的内管壁吸附和凝聚,进而回流到第二部分5132内表面时会被第二多孔段512吸收,因此可以大量减少冷凝烟油往下渗流出雾化组件50。
在实施的过程中,图4中采用将第二部分5132的孔径略微小于烟气输送管40的管径,那么烟气传输管40内的冷凝油能滴落在第二多孔段512的内表面或者端面上,从而有助于直接被重吸收。基于这一思路,也可以使第二多孔段512的外侧面也能承接滴落的冷凝烟油,采用将第二多孔段512至少一部分沿烟气通道513径向方向的外径小于烟气输送管40的管径,比如下述图13实施例所示,则可以保证烟油滴落时能直接滴落在第二多孔段512的内外表面上,提升重吸收效果。
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4所示,为了提升雾化组件50烟油传导的效率、以及便于与硅胶座30稳定连接,第一多孔段511采用哑铃形状设计,包括沿靠近第二多孔段512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多孔部5110、第二多孔部5120和第三多孔部5130。沿烟气通道513的径向方向,第二多孔部5120的截面外径要小于第一多孔部5110和第三多孔部5130,从而第二多孔部5120由于外径相对小、烟油传输效率快,这一部分的内外表面被配置为吸油面5113和雾化面5112使用。第三多孔部5130和第一多孔部5110的外径尺寸相对第二多孔部5120较大,便于作为连接和装配使用;比如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多孔部5110与硅胶座30对应形状适配的保持结构连接固定;第三多孔部5130与烟气传输管40端部抵接。
参见图5和图6,硅胶座30在结构设计上,具有与雾化组件50相对的上表面31、以及与电源装置70相对的下表面32;上表面31上设置一与第一多孔部5110形状适配的容纳腔33,第一多孔部5110容纳于该容纳腔33内从而被固定和保持。
硅胶座30内还设置有与烟气通道513相对的收容槽34,用于收集从烟气通道513落下的少量冷凝烟油。硅胶座30还包括一进气通道36,该进气通道36具有进气端361和出气端362;其中,进气端361设置于下表面32,出气端362与烟气通道513连通、且出气端362的朝向方向与烟气通道513端部错位设置。通过使其出气端362朝向与烟气通道513端部错开,可以进一步防止冷凝的烟油直接落入进气通道36内。以上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出气端362与烟气通道513端部错位连通方式,是采用通过一空腔35与烟气通道513间接连通进行;容纳腔33与收容槽34之间具有一空腔35,那么出气端362位于空腔35内壁上,与烟气通道513不直接相对即可。
进一步实施中,雾化组件50的发热体52两端分别设置导电引脚(常规做法,图中未示出),导电引脚贯穿硅胶座30直至连接至电源装置70的正负电极上,形成完整的发热电路。
电源装置70与外壳体10内壁之间还具有一定的空隙,用于保证空气能从进气孔121流动至硅胶座30下表面32上的进气端361。
进一步为了便于烟气的顺畅传输和雾化组件50与烟气输送管40的连接固定,雾化组件50与烟气输送管40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80。该连接件80的结构参见图7所示,具有与烟气输送管40适配的第一插槽部81、以及与第二多孔段512适配的第二插槽部82;分别将烟气输送管40插接在第一插槽部81内、以及将第二多孔段512插接在第二插槽部82内,从而紧密连接。并且连接件80的第一插槽部81和第二插槽部82之间是连通状态,以保证烟气的顺畅传输。
同时,吸嘴组件20包括位于外壳体10内的吸嘴芯21、以及盖合于外壳体10第一端11的盖帽22。
为了保证电子烟产品使用中的气密性,在吸嘴芯21与烟气输送管40的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23,多孔体51与连接件8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83。
根据产品使用的需求,外壳体10内靠近第二端12的部位还安装有电路控制组件90,包括有电路板、气流传感器等等,用于控制产品的通断,保证产品正常的使用控制需求。
以上电子烟产品使用时,吸吮吸嘴组件20在外壳体10内产生负压,外部大气通过进气孔121进入至外壳体10内,然后沿着图8中箭头R1所示路径,由硅胶座30下表面32,通过进气通道36进入空腔35;进而再携带烟气通道513的第一部分5131内生成的气溶胶,依次经第二部分5132、烟气传输管40,直至吸嘴组件20处被吸食,形成完整的气流循环。
进一步在以上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提升对冷凝烟油的吸收效率,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多孔体采用图9所示的结构;在图9中,多孔体51a的外形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包括第一多孔段511a、第二多孔段512a、以及贯穿第一多孔段511a和第二多孔段512a的烟气通道513a,烟气通道513a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多孔段511a和第二多孔段512a的第一部分5131a、以及第二部分5132a。第二部分5132a沿靠近第一部分5131a的方向上,其孔径D逐渐减小;通过使第二部分5132a孔径减小的方式,可以使其侧壁呈一定的角度倾斜,那么有助于增加与从上方落下的冷凝烟油液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对冷凝烟油液滴的吸收效率。
或者基于相同的立意,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多孔体采用图10所示的结构;多孔体51b包括第一多孔段511b、第二多孔段512b、以及贯穿第一多孔段511b和第二多孔段512b的烟气通道513b,烟气通道513b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多孔段511b内和第二多孔段512b内的第一部分5131b和第二部分5132b。多孔体51b还包括有从第二多孔段512b向第二部分5132b内延伸出的若干承接部5133b。通过这些承接部5122b来承接从上方落下的冷凝烟油液滴,并将其吸收,从而有助于防止烟油泄露。进一步,在细节上可以采用将承接部5122b与第二部分5132b的内壁优选采用呈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设置,且其倾斜的方向是朝着烟气输送管40的方向倾斜,如图10所示。这一倾斜的设置方式,在对上方落下的液滴承接之外,还能对烟气在第二部分5132b往上流动时具有导引功能。
或者在图11所示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多孔体51c同样包括第一多孔段511c和第二多孔段512c、以及烟气通道513c;烟气通道513c具有第一部分5131c和第二部分5132c;不同在于第二多孔段512c的外周侧面的至少一部分能用于承接冷凝油;设计时可以采用将其外周侧面为图11所示的倾斜设计,倾斜的方向为沿烟气通道513c径向向内倾斜设置,并且至少一部分的外径要小于烟气传输管40的管径即可。并且装配时,可以采用将其至少一部分直接插入至烟气传输管40内,那么当冷凝油沿箭头R2落下时,能被第二多孔段512c沿第二部分5132c径向方向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均能吸收冷凝烟油。
同时基于促进对冷凝油的重吸收效率的提升,在图12所示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多孔体51d在第二多孔段512d上套设有一吸收套514d;该吸收套514采用吸油效率更好的海绵体、纤维棉等材质制备,相比多孔陶瓷材质的第二多孔段512d,具有更好的烟油重吸收效果。
对于与多孔体51向配合进气和装配的硅胶座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图13所示方式进行,硅胶座30c包括与第一多孔部5110形状适配的容纳腔33c;以及当多孔体51容纳在容纳腔33c时,与烟气通道513的第一部分5131相对的收容槽34c。而进气通道36c由下表面32c贯穿至收容槽34c内,进气端361c位于下表面32c上,出气端362c位于收容槽34c的侧壁上;并且出气端362c位于收容槽34c侧壁靠近容纳腔33c的位置。
进一步,在该方式中还可以使收容槽34c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部分5131,保证出气端362c的端口朝向是与第一部分5131的错开的,防止冷凝烟油径直落入出气端362c。同时,进气通道36c的形状采用弯折的形状设计,如图13所示,进一步防止冷凝烟油从进气通道36c直接流出。
在以上各实施例提出的一体式电子烟的结构中,实施中还可以采用具有以上相同的防冷凝油渗漏的分体式电子烟,参见图14,包括相互可以拆卸的雾化器10d和电源装置20d;其中,雾化器10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
包括外壳体11d、储油腔12d、烟气输送管13d、多孔体14d、发热体15d、硅胶座16d、端盖17d;其中,端盖上设置有向雾化器10d内进气的进气孔171d。多孔体14d的结构同样包括第一多孔段141d、第二多孔段142d、和烟气通道143d;第一多孔段141d主要用于从储油腔12d内吸取烟油并进行雾化,第二多孔段142d主要用于吸收冷凝回流的烟油液滴,烟气通道143d用于提供烟油雾化的雾化空间和气溶胶的传输通道。硅胶座16d内设置有气流通道161d,进一步还采用将气流通道161d的出气端1611d与第一多孔段141d的烟气通道143d气流连通、并错位设置,防止冷凝烟油液滴落入气流通道161d中。端盖17d上对应气流通道161d对应设置气道171d用于在抽吸时将外部空气补入外壳体11d内。
雾化器10d和电源装置20d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电连接的电极柱18d和导电弹针21d;构成雾化器10d和电源装置20d完整的电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采用将雾化进气与雾化腔错位设置,并且使多孔体对回流的冷凝烟油液滴进行重吸收,从而保证雾化器吸气顺畅的同时无漏油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用于吸取烟油并进行雾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气溶胶传输至外壳体外的烟气传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上的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包括第一多孔段、从该第一多孔段延伸出的第二多孔段、以及依次贯穿第一多孔段和第二多孔段的烟气通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第一多孔段上,所述第一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与烟油接触以传导烟油给该发热体,该发热体用于加热烟油以生成气溶胶;所述第二多孔段与烟气传输管连接,用于承接并吸收该气溶胶在所述烟气传输管内冷凝形成的冷凝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多孔段内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多孔段内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沿靠近第一部分的方向上孔径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还包括由第二多孔段向烟气通道内延伸出的承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段至少一部分沿烟气通道径向方向的外径小于烟气输送管的管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面沿烟气通道径向向内倾斜设置,且沿所述烟气输送管的轴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插入至烟气输送管内。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孔段上套设有一吸油套。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雾化组件的硅胶座;该硅胶座具有与雾化组件相对的第一表面;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该容纳腔中;所述硅胶座内还设有与烟气通道相对的收容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座还具有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表面;
所述硅胶座内还设置有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其中,所述进气端与外壳体的进气口气流连接,所述出气端与烟气通道的第一端气流连接、且与烟气通道的第一端错位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端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内侧壁上、且靠近容纳腔设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呈弯折设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段包括沿靠近第二多孔段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多孔部和第二多孔部;其中,所述第二多孔部沿烟气通道径向方向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被配置为所述雾化面和吸油面;
所述第一多孔部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一多孔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多孔部。
13.一种电子烟,包括中空的外壳体,该外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用于吸取烟油并进行雾化生成气溶胶的雾化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气溶胶传输至外壳体外的烟气传输管;所述外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多孔体、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上的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包括第一多孔段、从该第一多孔段延伸出的第二多孔段、以及依次贯穿第一多孔段和第二多孔段的烟气通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第一多孔段上,所述第一多孔段的至少一部分与烟油接触以传导烟油给该发热体,该发热体用于加热烟油以生成气溶胶,所述第二多孔段与烟气传输管连接,用于承接并吸收该气溶胶在所述烟气传输管内冷凝形成的冷凝液。
CN201920128310.XU 2019-01-24 2019-01-24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Active CN209931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8310.XU CN209931477U (zh) 2019-01-24 2019-01-24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8310.XU CN209931477U (zh) 2019-01-24 2019-01-24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1477U true CN209931477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1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8310.XU Active CN209931477U (zh) 2019-01-24 2019-01-24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14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9672A (zh) * 2020-01-14 2020-05-08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液化固态气溶胶基质烟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87497A (zh) * 2020-08-26 2020-11-06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气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9672A (zh) * 2020-01-14 2020-05-08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液化固态气溶胶基质烟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87497A (zh) * 2020-08-26 2020-11-06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气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5486B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09195461B (zh) 加热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025057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061101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09931477U (zh)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508924A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496260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100487A (zh) 一种双口味双油仓雾化电子烟弹及电子烟
CN113142652A (zh) 一种设有棉芯雾化器的电子烟烟弹
CN218185212U (zh) 一种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US20220240572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6723145U (zh) 具有横置雾化芯的雾化器
CN216220213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5347062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2437292U (zh) 一种导油结构及超声波雾化器
CN214156229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112535328A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1882180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9396279U (zh) 一种电子烟烟弹及电子烟
CN216906812U (zh) 雾化器及加热不燃烧装置
CN215075482U (zh) 一种设有棉芯雾化器的电子烟烟弹
CN111165880A (zh) 一种雾化器
CN21912536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5736924U (zh) 雾化器
CN220000845U (zh) 滤嘴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